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整式的加減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42K

整式的加減教案(新版多篇)

整式的加減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用代數式表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利用去括號、合併同類項等法則驗證所探索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總結等一系列過程,經歷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運算驗證規律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猜想等過程,體驗數學活動是充滿着探索性和創造性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

難點:學會從不同角度探索數量關係表示規律。

三、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式與學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結合的方法。

四、教學用具:

日曆、粉筆、黑板、多媒體等。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小時侯我們都玩過搭積木的遊戲,今天我們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見的圖形,探索規律。

2、合作交流,探索規律:

活動一:探索常見圖形的規律,用火柴棒按下圖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寫下表:

⑵照這樣的規律搭建下去,搭n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導學生概括探索規律的一般步驟:

尋找數量關係;

用代數式表示規律

驗證規律。

★練習:四稜柱有幾個頂點、幾條稜、幾個面?五稜柱呢?十稜柱呢?n稜柱呢?

活動二:探索具體情景下事物的規律

問題1.若有兩張長方形的桌子,把它們拼成一張大的長方形桌子,有幾種拼法?

問題2.若按圖2方式擺放桌子和椅子

⑴一張桌子可坐6人,2張桌子可坐 人。

⑵按照上圖方式繼續排列桌子,完成下表:

問題3.如果按圖3的方式將桌子拼在一起

⑴2張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張呢?n張呢?

⑵教室有40張這樣的桌子,按上圖方式每5張拼成1張大桌子,則40張桌子可拼成8張大桌子,共可坐 人。

⑶在⑵中,改成每8張桌子拼成1張大桌子,則共可坐 人。

活動三:探索圖表的規律

下面是20xx年五月份的日曆:

1.日曆圖彩色方框中九個數之和與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麼關係?通過計算找出這個關係。這個關係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嗎? (學生觀察日曆方框中九個數,四人小組討論並計算驗證自己的結論,四人小組再任選一方框計算驗證結論是否成立。)

2.這個關係在任何一個月的日曆中也成立嗎?

3.如果用a表示中間數請學生按前面找出的'關係填出框中另外8個數。

(引導學生觀察橫,豎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發現:

規律一,橫列三個相鄰數,後者比前者多1。

規律二,豎列三個相鄰數,下一個比上一個多7

讓學生想一想,並引導學生用代數式填寫,如下: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用式子表示九個數的關係:

(a-8)+(a-7)+(a-6)+(a-1)+a+(a+1)+(a+6)+(a+7)+(a+8)=9a

(使學生體會符號運算可以用來驗證所發現的規律。)

規律三:方框中九個數的和是正中間這個數的九倍。

3、小結

其實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存在着許多很多的數學信息,今天我們就利用數學知識發現了很多身邊事物所存在的數學規律。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繼續去探索周圍生活中的數學規律。

4、作業

觀察生活,編一道探索數學規律的題

六、預期的教學效果

1.學生更進一步的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會用代數式表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能用合併同類項、去括號等法則驗證所探索的規律。

3.通過交流合作,體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整式的加減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通過類比數的運算律得出同類項的概念,掌握合併同類項法則,會對同類項進行合併,發展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合併 同類項的法則及應用。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同類項,並同類項。

教學過程:

一、情境誘導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整式,這節課我們運用所學來看本章引言中的這個實際問題:

在西寧到拉薩路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 km/h,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20 km/h,列車通過非凍土地段所需時間是通過凍土地段所需時間的2.1倍 ,如果通過凍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這段鐵路的全長嗎?

得到:100t+120×2.1t 即:100t+252t

對於100t+252t怎麼計算呢?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是,板書課題:2.2整式的加減(一)

二、探究指導

(學生按提綱探究,老師先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進行巡視指導,掌握學生情況,為展示歸納做準備。教師提示:能獨立完成的請獨立完成,不能的請和小組內同學討論或向老師請求幫助。)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P62-P63練習前的內容,並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運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兩題(只寫過程,不寫結果):

100×2+252×2= =

100×(-2)+252×(-2)= =

觀察兩個式子的左邊結構有什麼特點?運用了什麼運算律,語言敍述你的運算律。

根據這一特點完成下面式子:

100t+252t= =

2、填空:

(1)100t-252t=( )t

(2)3x2+2x2=( ) x2

(3)3ab2-4ab2=( )ab2

上述各等式左邊多項式的項有什麼共同特點?上述多項式的運算有什麼共同特點?你能從中得出什麼規律?語言敍述你的結論,並用符號語言表示出來。

3、根據你的猜想,説出同類項及合併同類項的概念。舉出兩個例子。

4、説一説怎麼合併同類項?

三、展示歸納

1、抽有問題的學生彙報,學生説教師板書。

2.發動學生進行評價、補充、完善,學生説老師改寫,最後揭示性質。

3.教師畫龍點睛強調

四、變式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迴指導,瞭解情況,可抽取有問題學生,要充分暴露問題生成課堂資源。第1、2、3小題學生口答結果,説出怎麼想的。第3題再請學生彙報結果,老師板書,並請學生評價、完善,然後老師根據需要進行重點強調。)

1、下列各組是同類項的是()

A 2x3與3x2 B 12ax與8bx C x4與a4 D π與-3

2、–xmy與45ynx3是同類項,則m=_______,n=______。

3、下列各題計算的'結果對不對?如果不對,指出錯在哪裏?

(1)3a+2b=5ab (2)5y2-2y2=3

(3)2ab-2ba=0 (4)3x2y-5()xy2=-2x2y

4、計算:

課本P65練習1.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還有沒有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先請學生進行自主小結,再由老師概括總結,做必要的強調)

六、作業佈置

課本習題2.2第1、5、6題。

(修改稿)教學過程:

一、情境誘導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整式,現在我們來看本章引言中的這個實際問題怎麼解決:

在西寧到拉薩路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 km/h,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20 km/h,列車通過非凍土地段所需時間是通過凍土地段所需時間的2.1倍 ,如果通過凍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這段鐵路的全長嗎?(請列出算式)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

對於100t+252t怎麼計算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為了解決這問題,請同學們先來按照探究提綱開始探究(要求:不會的同學可以請教,也可以看書)

二、探究指導(學生按提綱探究,老師先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進行巡視指導,掌握學生情況,為展示歸納做準備。)

探究提綱:

1.填空:

(1)2t+52t=()t

(2)3x2+2x2=( ) x2

(3)3ab2-5ab2=( )ab2

(4)4xy+6xy=

2. 如果把上面每個算式左邊的兩個項叫同類項,你能總結出他的特徵嗎?你能説説出什麼是同類項嗎?

3. 仔細觀察上面三個算式的從左到右的運算,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請用語言敍述你的規律。

三、展示歸納

1、抽有問題的學生逐題彙報,學生説教師板書。

2.發動學生進行評價、補充、完善,學生説老師改寫,

3.教師最後揭示性質,並畫龍點睛的強調。

四、變式練習(第1、2、3、4小題學生口答結果,並説出為什麼;其它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迴指導,瞭解情況,可抽取有問題學生,彙報結果,老師板書,並請學生評價、完善,然後老師根據需要進行重點強調。)

1.説出兩組同類項

2.下列各組是同類項的是()

A 2x3與3x2 B 12ax與8bx C x4與a4 D π與-3

3.下列各題計算的結果對不對?如果不對,指出錯在哪裏?

(1)3a+2b=5ab (2)5y2-2y2=3

(3)2ab-2ba=0 (4)3x2y-5xy2=-2x2y

4.–xmy與45 x3yn是同類項,則m=_______,n=______。

5.計算:

課本P65練習1.

6. 課本習題2.2第1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還有沒有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先請學生進行自主小結,再由老師概括總結,做必要的強調)

六、作業佈置

課本習題2.2第5、6題。

《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 篇三

一、情境誘導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整式,現在我們來看本章引言中的這個實際問題怎麼解決:

在西寧到拉薩路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km/h,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20km/h,列車通過非凍土地段所需時間是通過凍土地段所需時間的2.1倍,如果通過凍土地段需要t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這段鐵路的全長嗎?(請列出算式)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

對於100t+252t怎麼計算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為了解決這問題,請同學們先來按照探究提綱開始探究(要求:不會的同學可以請教,也可以看書)

二、探究指導(學生按提綱探究,老師先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進行巡視指導,掌握學生情況,為展示歸納做準備。)

探究提綱:

1、填空:

(1)2t+52t=()t

(2)3x2+2x2=()x2

(3)3ab2-5ab2=()ab2

(4)4xy+6xy=

2、如果把上面每個算式左邊的兩個項叫同類項,你能總結出他的特徵嗎?你能説説出什麼是同類項嗎?

3、仔細觀察上面三個算式的從左到右的運算,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請用語言敍述你的規律。

三、展示歸納

1、抽有問題的學生逐題彙報,學生説教師板書。

2、發動學生進行評價、補充、完善,學生説老師改寫,

3、教師最後揭示性質,並畫龍點睛的強調。

四、變式練習(第1、2、3、4小題學生口答結果,並説出為什麼;其它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迴指導,瞭解情況,可抽取有問題學生,彙報結果,老師板書,並請學生評價、完善,然後老師根據需要進行重點強調。)

1、説出兩組同類項

2、下列各組是同類項的是

A2x3與3x2B12ax與8bxCx4與a4D π與-3

3、下列各題計算的結果對不對?如果不對,指出錯在哪裏?

(1)3a+2b=5ab(2)5y2-2y2=3

(3)2ab-2ba=0(4)3x2y-5xy2=-2x2y

4、–xmy與45x3yn是同類項,則m=,n=。

5、計算:

課本P65練習1.

6、課本習題2.2第1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還有沒有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先請學生進行自主小結,再由老師概括總結,做必要的強調)

六、作業佈置

課本習題2.2第5、6題。

《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①理解整式加減運算的過程,知道整式的加減實際上就是合併同類項,其結果仍然是整式;

②知道整式加減運算的步驟是:去括號、合併同類項;

③會按要求正確地列出多項式的和或差的算式,並求出其結果;

2能力培養

①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②培養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德育滲透點

滲透教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要為生活而服務的辯證觀點。

4美育滲透點

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號,合併同類項,結果總是比原來簡潔,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

利用去括號、合併同類項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算式,並求出結果;

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以舊引新,通過自己操作發現解題規律。

2、學生學法:練習總結步驟練習

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本章的最後一節課,在學習了去括號和合並同類項後學習什麼是整式的加減,我用了兩個生活中的實例去滲透知識。

問題一為:一種筆記本的單價是元,圓珠筆的單價是元小紅買這種筆記本3個,買圓珠筆2支;小明買這種筆記本4個,買圓珠筆3支,買這些筆記本和圓珠筆,小紅和小明一共花費多少錢?

對於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先思考寫在練習本上,不會的可以互相討論、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舉手回答,同學們再互相更正。説出多種解法。(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過程。)

這個問題師生互動完成的很好,學生分別用兩種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一:考慮兩人各花費多少,然後相加。方法二:考慮筆記本和圓珠筆各花費多少,然後相加。

課程繼續往下進行。當問題二進行完之後,我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得出這節課的課題:2.2整式的加減,並板書。此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減的概念和方法。

最後是練習和小結。

反思與收穫:

本節課是一節數學常規課,沒有遊戲和豐富的活動,在進行新課改的今天,這節課如何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就成了我思考的重點。反思這節課,我覺得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逐步引出課堂重點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的特點,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當堂課知識,有水到渠成的感覺,不再是灌輸式,而是引導式。教師的身份轉變為知識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課堂氣氛寬鬆融洽,有利與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二:在處理問題二時,學生的突然提問屬於課堂上的意外。對於這個意外,我自己感覺處理得比較好,解決了學生提出的疑問,保證了課堂的順利進行,維護了課堂公平、民主的氛圍,並保護了學生敢於質疑的膽量和精神,為學好數學奠定了基礎。

三:在處理問題一時,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培養了學生一題多解的數學素養,鍛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能力。

整式的加減數學教案 篇五

新課指南

1.知識與技能:(1)在具體情境中瞭解代數式及代數式的值的含義;(2)掌握整式、同類項及合併同類項法則和去括號法則;(3)培養學生用字母表示數和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規律並用代數式表示規律的過程,學會列簡單的代數式。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同類項的意義及合併同類項、去括號法則的必要性,總結合並同類項及去括號的法則,並利用它們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整式加減的學習,深入體會代數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它為後面學習方程(組)、不等式及函數等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使我們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產生來源於實際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務於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

4.重點與難點:重點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式規律,理解整式的意義,合併同類項的法則和去括號的法則。難點是探索規律的'過程及用代數式表示規律的方法,以及準確識別整式的項、係數等知識。

教材解讀精華要義

數學與生活

如圖15-1所示,用同樣規格的黑、白兩色的正方形瓷磚鋪長方形地面,在第n個圖形中,每一行有塊瓷磚,每一列有塊瓷磚,共有塊瓷磚,其中黑色瓷磚共塊,白色瓷磚共塊。

思考討論由圖15-1可以看到,當n=1時,一橫行有4塊瓷磚,一豎列有3塊瓷磚;當n=2時,一橫行有5塊瓷磚,一豎列有4塊瓷磚;當n=3時,一橫行有6塊瓷磚,一豎列有5塊瓷磚。綜上可以發現:4-1=5-2=6-3=3,3-1=4-2=5-3=2.即:一橫行的瓷磚數等於n加上3,一豎列的瓷磚數等於n加上2.所以,在第n個圖形中,每一橫行共有(n+3)塊瓷磚,每一豎列共有(n+2)塊瓷磚,共有(n+3)(n+2)塊瓷磚,其中白色瓷磚共(n+3-2)(n+2-2)=n(n+1)塊,黑色瓷磚共有[(n+3)(n+2)-n(n+1)]塊。這就是用字母來表示數,即代數式,你還能舉出這樣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

知識詳解

知識點1代數式

用基本的運算符號(運算包括加、減、乘、除、乘方與開方)把數和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起來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單獨的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例如:5,a,(a+b),ab,a2-2ab+b2等等。

知識點2列代數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數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相乘時常省略“×”號或用“·”。

如:-2×a=-2a,3×a×b=3·ab,-2×x2=-2x2.

(2)數字通常寫在字母前面。

如:mn×(-5)=-5mn,3×(a+b)=3(a+b).

(3)帶分數與字母相乘時要化成假分數。

如:2×ab=ab,切勿錯誤寫成“2ab”。

(4)除法常寫成分數的形式。

如:S÷x=.

整式的加減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掌握合併同類項、去括號法則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2、使學生掌握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熟練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教學分析

重點:整式的加減運算。

難點:括號前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的各項都要改變符號。

突破:正確理解去括號法則,並會把括號與括號前的符號理解成整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敍述合併同類項法則。

2、敍述去括號與添括號法則。

3、化簡: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簡,如果有括號,首先要去括號,然後合併同類項,所以去括號和合並同類項是整式加減的基礎。

2、例題

例1 (P166例1)

求單項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這四個單項式的和。幾個整式相加減,通常用括號把每一個整式括號起來,再用加減號連接。

解:(略,見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與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個多項式要加括號)

=3x2-6x+5+4x2-7x-6 (去括號)

=7x2+x-1 (合併同類項)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與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歸納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

整式加減實際上就是合併同類項。在運算中,如果遇到括號,按去括號法則,先去括號,再合併同類項。

三、練習

P167:1,2,3,4。

補: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

四、小結

1、文字敍述的整式加減,對每一個整式要添上括號。

2、有括號的要先去括號,如果雙有中括號或大括號,要先去小括號,後去中括號,再去大括號。

五、作業

1、 P169:A:1(3、4),3,5,6,7,8。B:1,2。

基礎訓練同步練習1。

整式的加減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

①理解整式加減運算的過程,知道整式的加減實際上就是合併同類項,其結果仍然是整式;

②知道整式加減運算的步驟是:去括號、合併同類項;

③會按要求正確地列出多項式的和或差的算式,並求出其結果;

2 能力培養

①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②培養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 德育滲透點

滲透教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要為生活而服務的辯證觀點。

4 美育滲透點

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號,合併同類項,結果總是比原來簡潔,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

利用去括號、合併同類項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算式,並求出結果;

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以舊引新,通過自己操作發現解題規律。

2.學生學法:練習總結步驟練習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出示兩道實際問題練習,學生解答歸納整式加減運算的一般步驟,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以多種形式完成。

教學過程:

本節課是本章的最後一節課,在學習了去括號和合並同類項後學習什麼是整式的加減,我用了兩個生活中的實例去滲透知識。

問題一為:一種筆記本的單價是元,圓珠筆的單價是元小紅買這種筆記本3個,買圓珠筆2支;小明買這種筆記本4個,買圓珠筆3支,買這些筆記本和圓珠筆,小紅和小明一共花費多少錢?

對於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先思考寫在練習本上,不會的可以互相討論、研究,得出答案的可以舉手回答,同學們再互相更正。説出多種解法。(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過程。)

這個問題師生互動完成的很好,學生分別用兩種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一:考慮兩人各花費多少,然後相加。方法二:考慮筆記本和圓珠筆各花費多少,然後相加。

問題二為:

做大小兩個長方體紙盒,尺寸如下(單位:cm)

長 寬 高

大紙盒 a b c

小紙盒 1.5a 2b 2c

(1) 做這兩個紙盒共用料多少平方釐米?

(2) 做大紙盒比做小紙盒多用料多少平方釐米?

這個問題在引導學生思考後,由學生貢獻智慧,敍述思路,然後由我板書解題過程:

解:小紙盒的表面積是2(ab+bc+ac)cm2

當我寫到這兒時,忽然,一個學生站了起來,

生:老師,那個2與後邊的小括號之間為什麼沒有乘號?

師:好,這個問題提得好!大家還記得嗎,我們前邊學習了一節課叫《代數式的`書寫》,其中我們學到了怎麼處理乘號和除號,當數字與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省略。

生:噢,老師,我想起來了。(坐了下去)

師:很好,這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並敢於提出問題,值得我們學習。

課程繼續往下進行。當問題二進行完之後,我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得出這節課的課題:2.2整式的加減,並板書。此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掌握了整式的加減的概念和方法。

最後是練習和小結。

反思與收穫:

本節課是一節數學常規課,沒有遊戲和豐富的活動,在進行新課改的今天,這節課如何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就成了我思考的重點。反思這節課,我覺得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逐步引出課堂重點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之於生活的特點,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當堂課知識,有水到渠成的感覺,不再是灌輸式,而是引導式。教師的身份轉變為知識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課堂氣氛寬鬆融洽,有利與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二:在處理問題二時,學生的突然提問屬於課堂上的意外。對於這個意外,我自己感覺處理得比較好,解決了學生提出的疑問,保證了課堂的順利進行,維護了課堂公平、民主的氛圍,並保護了學生敢於質疑的膽量和精神,為學好數學奠定了基礎。

三:在處理問題一時,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培養了學生一題多解的數學素養,鍛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能力。

《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 篇八

教材分析

1、這節的重點為:去括號。因此,本節所學的知識實際上就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和深化,要突破這個重點,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掌握。

2、去括號是整式加減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礎,也是今後繼續學習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數等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去括號法則是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時會經常出現錯用法則的現象。實驗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號法則。這是由於:(1)“去括號法則”,增加了記憶負擔和出錯的機會,容易出錯;

(2)去括號的法則增加了解題長度,降低了學習效率;

(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的學習是同化而非順應,易於理解與掌握;

(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是迴歸本質,返璞歸真,且既可減少學習時間,又能提高運算的正確率。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2、能正確運用去括號進行合併同類項;

3、理解去括號的依據是乘法分配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難點

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問題

青藏鐵路線上,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

請問:在格爾木到拉薩路段,列車通過凍土地段比通過非凍土地段多用0.5小時,如果通過凍土地段需要t小時,則這段鐵路的全長可以怎麼樣表示?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這段鐵路的全長為100t+120(t-0.5)(千米)

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問題,如何化簡上面的兩個式子?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索新知

1、回顧:

1你記得乘法分配率嗎?怎麼用字母來表示呢?

a(b+c)=ab+ac

2-(-2)=(-1)*(-2)=2+(-3)=(+1)*(-3)=-3

2、探究

計算(試着把括號去掉)

(1)13+(7-5)(2)13-(7-5)

類比數的運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號

(3)a+(b-c)(4)a-(b-c)

3、解決問題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號前,括號內有幾項、是什麼符號?去括號後呢?

去括號的依據是什麼?

三、知識點歸納

去括號法則: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號後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同;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號後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反.

注意事項

(1)去括號規律要準確理解,去括號應對括號的每一項的符號都予考慮,做到要變都變;要不變,則誰也不變;

(2)括號內原有幾項去掉括號後仍有幾項.

四、例題精講

例4化簡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鞏固練習

課本P68練習第一題。

六、課堂小結

1、今天你收穫了什麼?

2、你覺得去括號時,應特別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