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國論》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48K

《六國論》教案多篇

國論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作者關於六國滅亡的觀點。

2.掌握率、厥、彌、判、速、洎、殆等字的意義。

3.品味文中的句子。

4.能結合現實對國家大事進行評論。

教學重點

熟悉全文並結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文中詞類活用現象。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簡介相關知識,熟讀課文,翻譯課文第一段。

一、導入新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總結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六王畢,四海一”,在《阿房宮賦》裏,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國、一統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為秦王朝過於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所以後人總愛在秦的暴滅上作文章,而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秦為什麼能夠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或六國何以由強趨弱,轉勝為敗?歷史學家語焉不詳,文學家往往指斥不當。《六國論》是歷史上第一篇不鞭強秦之暴行,而剖六國之痼疾的文章它不足600字,言簡意賅,機鋒雄辯,又有很強的文學性兼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1.作者簡介: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蘇洵家有老人泉,梅堯臣曾為之作詩,故自號),眉州眉山(現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説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現在河南開封),以所著文章22篇(《幾策》二篇、《權書》十篇、《衡論》十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授職祕書省校書朗,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參與修纂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為文,學《孟子》、《荀子》、賈誼、司馬遷諸家,尤以《戰國策》為主要楷模。蘇洵精於古文寫作,尤長於策論,主長“言必中當世之過”。為文見解精闢,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縱橫捭闔,雄奇遒勁,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後來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並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三蘇”,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國論》是《權書》十篇的第八篇,原題為《六國》,課文從通行選本標題為《六國論》。

2.背景材料:

在我國曆史上,戰國是七雄爭霸的時代。《六國論》中的“六國”,就是指戰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後的國家,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來強盛的六國卻因宗法勢力的強大,因循守舊,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後,積極向東方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又各有自已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並不鞏固。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並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也相繼滅亡。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蘇洵不從其他方面去論證,而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鍼砭現實服務的。

北宋建國以後,鑑於唐末藩鎮割據,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專制集權制度,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歸中央。為了防範武將軍軍權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也必須按皇帝頒發的陣圖行事。將官經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鬥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後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行不限制兼併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社會矛盾尖鋭。政治上的專制,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向西夏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六國論》的。

3.解題:

“六國論”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上應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

三、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者播放錄音,學生對照書本劃出自己仍不會的地方。

2.學生自由閲讀,力求不犯錯誤並試着理解讀出感情。

3.學生試讀,師生共同訂正錯誤。

四、翻譯課文

1.學生試譯第一段:

2.提名翻譯重點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繼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一、文言知識點:

1.一詞多義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詞)斯用兵之效也(戰爭,名詞)而秦兵又至矣(軍隊,名詞)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舊,形容詞)

故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所以,因此,連詞)此言得之(對,説得對,動詞)

得誠不得已(能夠,動詞)較秦之所得(得到、獲得,動詞)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喪失、丟失,動詞)

亡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滅亡,動詞)暴秦之慾無厭(兇暴,兇惡殘酷的,形容詞)

暴暴霜露(暴露,動詞,讀pù)終繼五國遷滅(終於,副詞)

終惜其用武而不終也(用到底,堅持到底,動詞)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前“為”意為“治理”,動詞;後“為”是“被”,介詞)

為以荊卿為計(作為,動詞)邯鄲為郡(成為,動詞)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起初,副詞)

始始速禍焉(才,副詞)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如果,連詞)

向併力西向(對着,這裏有“對付”的意思,動詞)

2.古今異義

率賂秦耶(古義:一概,全都。今義:率領;不慎重)

至於顛覆(古義:終究,到……結局,今義:表示另提一事,連詞)

其實百倍(古義:那實際情況。今義:實在的,事實上)

思厥先祖父(古義:祖輩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後秦擊趙者再(古義:兩次。今義;表示又一次)

可謂智力孤危(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古義:先例,舊事。今義:指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的事情)

3.詞類活用

李牧連卻之(卻: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始速禍焉(速:形容詞用作動詞,招致)

早割月削(日,月;時間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用作動詞,禮遇)

4.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②被動句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讒誅。

③倒裝句趙嘗五戰於秦。(介詞結構後置)

5.通假字:厭、當

二、參考譯文

六國的滅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於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嗎?”(回答)説:“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説:‘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在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賄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那麼秦國最大的慾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於戰爭。

他們的祖輩父輩,冒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象拋棄(不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可是第二天)起牀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分得清清楚楚了。終於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説:“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説對了。

齊國並沒有賄賂秦國,(可是)終於也隨着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避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打算,能夠守住他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所以燕雖然是個小國,卻最後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對秦國五次作戰。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可以説(他們的)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護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道理,假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吃飯都咽不下的。真可悲歎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賂秦的手段戰勝秦國的形勢。假如我們憑仗着這樣大的國家,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老路,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分析文章論點論證。

一、課文分析:

1.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幾個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內容是什麼?

明確: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提出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第二部分為2、3段,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兩個分論點——“賂秦而喪”、“不賂者以賂者喪”——分別論證;第三部分為4、5兩段,總結六國破滅之教訓,勸諭當朝統治者“無使為積威所劫”。

2.課文最後一段,也用了比較法,請問比較的內容是什麼?

明確:課文第5段也有兩組比較,一組是明比,將“六國”與“秦”比,結果是秦強而六國弱,但六國當有不賂秦而戰勝秦的可能。第二組比較是將“宋朝”與“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處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騷擾,宋朝統治者不是堅決抵禦,而是割地賠款,然而從力量的比較上,統一的大宋遠遠強於邊境小國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3.宋與契丹、西夏比,為何要暗比而不明説?

明確:這正是蘇洵散文的長處,行文至此,作者觀點已十分明確,用舊事來諷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這是其散文具有《戰國策》風格的體現。

4.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文的大致內容,文章抓住那一箇中心內容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的?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樣的?(討論、交流)明確:課文圍繞一個“賂”字展開論證。

開篇一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好一個“賂”字!點明瞭全文的中心論點,也開門見山道出了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作者先以秦受賂所得土地與侵佔所得土地的事實和六國賂秦割地的事實作了鮮明比較對照,讓讀者進—步明白,六國因賂秦而力虧。又由於六國賂秦頻繁無度,使秦變成了一隻餓虎,所以“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對於野心勃勃的侵略者來説,“以土地換和平”只是—種海市蜃樓式的美景。有趣的是,作者沒有用過多的筆墨在這些問題上糾纏,筆峯一轉,重點剖析“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這個問題。很顯然,六國並沒有都在“用土地換和平”。比如齊國“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這恐怕更令讀者感興趣。作者首先肯定,齊、燕、趙的滅亡固然是由於用武不終”,但更重要的是由於楚、韓、魏永無休止的割地,而使齊、燕、趙失去強有力的外援,致使其勢單力孤而亡,這種禍根仍然是由於‘賂秦’所致。作者接着進—步假定,“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真是發人深思。可是歷史沒有照着這個假定去走,卻上演了一出悲劇。所以作者歎道,“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所以作者在反覆説明—個“賂”字是六國滅亡的道理之後,聯繫現實,“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讀者不難理解作者發自肺腑的警示:若不以六國滅亡為訓,歷史還將重演—出悲劇。可是蘇洵哪裏知道,一篇文章怎能喚醒根探蒂固、墮落成性的統治階級呢?事隔幾十年後,宋王朝不但賄賂了半壁河山,連東京也賄賂給了金人。歷史真是給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二、品味句子。

1.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問:這幾句話是怎樣形象地説明割地賂秦是自欺欺人的?明確:模擬狀貌、意圖和現實的巨大反差、時間(數字)的對比]

2.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問:句中“苟”相當於“如果”,作者為什麼不直接指出批評的對象?明確:要結合背景,當時的形勢非常嚴峻。

三、拓展思維

你贊同作者對六國破亡原因的看法嗎?你還有補充意見嗎?

明確: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佔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經濟得到較快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蘇洵僅從鬥爭策略方面論六國之過,未從政治、經濟、歷史的發展等方面考察,結論是偏頗的。

但我們知道作者寫此文,並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國破滅的原因,而是為了“諷今”,因此便從某一角度着眼分析歷史,總結教訓,告誡北宋統治者。作者這種鍼砭時弊,關心國家前途的精神應予肯定。

四、相關資料

1.有關興亡治國的言論:《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記身

《諫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出師表》:廣開言路、親賢遠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阿房宮賦》:戒奢以儉《鄒忌諷齊王納諫》:廣開言路

《勾踐滅吳》:勵精圖治,心憂天下,尊賢重士,法紀嚴明

《我們對於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針鋒相對,寸利必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決不搞屈辱

2.外交

《觸龍説趙太后》:磨鍊國君意志,培養能君主《季氏將劃顓臾》:君賢臣能且上下精誠團結

《寡人之於國也》:使百姓不飢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方面都得到發展

《六國論》(蘇轍):六國相互背盟敗約而失韓魏之天下要衝

五、作業:

1.本文的寫作方法是借古諷今,試着寫或者改編一篇歷史小故事,反映出社會現實。

2.熟讀成誦

國論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並能運用有關文言知識解讀文言作品;

2、學習本文運用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並舉例論證的方法,領略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

3、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研習,學習審視歷史,反思歷史,接受和借鑑歷史經驗,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戰國七雄,論富有,秦國比不上齊國;論兵力,秦國比不上趙國;論地域的遼闊,秦國比不上楚國。可是最後六國卻全部被秦國一一滅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蘇洵對這個問題的的闡述。

二、簡介作者:

蘇洵,“三蘇”,“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聲朗讀課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

四、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小組討論。

如不能解決,在課堂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解決。

積累文中重點的實詞虛詞。

五、分析課文內容結構:

1、出示秦滅六國時間表: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滅趙;前221年滅齊。

2、在文中找到六國滅亡的原因。

同學在文本中查找,歸納概括為:韓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韓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而燕國因荊軻刺秦,趙國因李牧被誅,齊國因與嬴而不助五國。

3、由此請學生將六國分為兩類:賂秦者,韓魏楚;不賂秦者,燕趙齊。

再讓學生在文中找到兩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不賂者”“失強援”。

由此學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六、分析蘇洵寫作此文的動機:

1、討論六國滅亡的原因:你怎麼看待六國的滅亡?

2、蘇轍在《六國論》中提到“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國背棄了盟約自相屠殺而導致滅亡;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提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指出六國沒有愛惜百姓而導致滅亡;李楨在《六國論》中提到“孟子嘗以仁義説樑、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國沒有施行仁義而導致滅亡。

那麼蘇洵並非歷史學家,見解未必準確,他為什麼強調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因為“賂秦”呢?

3、展示“時代背景”:北宋中葉以來,遼和西夏逐漸強大,成為北宋王朝的嚴重威脅。宋軍和遼軍、西夏軍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了外交上的妥協投降,例如1004年與遼訂立“澶淵之盟”議定,每年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1042年,宋又在遼要挾下,應允每年增納白銀10萬兩,絹10萬匹;1044年,宋又與西夏簽約,每年納白銀7萬兩、絹15萬匹,茶葉3萬斤。

4、結合北宋的地形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本文的寫作動機:借古諷今,勸誡北宋統治者不要採取以賄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國的覆轍。

5、明代詩人何仲默評價此文説:“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

七、反覆誦讀,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1、歐陽修評價蘇洵説:“吾閲文士多矣,獨喜尹師魯、石守道,然意猶有所未足,今見子(蘇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學者儲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東坡先生錄》卷五中曰:“老泉論六國之弊在賂秦,蓋藉以規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請學生概括本文的語言風格並在文中找出能夠代表這種風格的語段,誦讀品味。

八、體會感悟:

《貞觀政要》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徵去世後,感慨地説:“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學過本文以後,你能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九、課下閲讀:

一門三父子同樣都寫過對於六國的論述,請課下查找蘇轍的《六國論》以及蘇軾的《六國論》,與本文作比較閲讀,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六國論》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瞭解蘇洵,積累、梳理並歸納文言知識。

2、理解並掌握本文關於六國滅亡的觀點、嚴密的論證及借古諷今的寫法。

3、瞭解六國滅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諷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現實意義。

4、比較《六國論》《過秦論》的異同。

【學習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初步體會作者縝密的構思和對比手法。

2、學習文言字詞和固定句式。

【學習難點】

1、提高學生對古今異義詞語的準確識別,運用的能力。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用多種論證方法逐層論證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特色。

3、比較《六國論》《過秦論》的異同。

【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閲讀全文,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理清句意,疏通課文大意,歸納文言基礎知識,提出疑難問題。

2、查資料,瞭解作者的生平簡介,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3、朗讀課文,注意讀正字音、讀清文意、讀出感情。

一、激趣導入,培養興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二十歲,到京師卞梁(開封)去考進士在京師等考期間,有幾個自負的舉人看蘇軾年輕,瞧不起他,有意戲弄蘇軾六個舉人備了六個下酒菜,延請蘇軾喝酒,蘇軾欣然前往入席,一舉人建議為助酒興,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內容是每人説一個歷史人物的典故,聯繫那樣菜,那樣菜就歸誰吃,行令要從年紀大的到年紀小的其餘五舉人連聲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釣魚”,年最長者傲氣滿臉地端走了魚;“秦瓊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十足地端走了馬肉;“蘇武北海牧羊”,第三個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張飛蜀都賣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豬肉;“關羽荊州賣豆腐”,第五個從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個舉人正準備高興地吃菜喝酒,蘇軾開口了:“各位,該我行酒令了!”他説出了六個字,不緊不慢地把六盤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後笑眯眯地説:“諸位兄台,請!”原來蘇軾行的酒令是(嬴政併吞六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第一個大動盪、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時期七雄爭霸並於秦,後世英傑多扼腕對這段歷史,後人多有評説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蘇軾和蘇轍之父)就曾有過十分精闢的論述那就是《六國論》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來領略蘇洵精闢與廣博的分析。

二、知人論世

(一)學生眼中的作者

請學生結合課前預習及相關資料進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課前預習中的疑問。

(二)老師眼中的作者(老師ppt小結,給大家一張蘇洵的名片)

1、作者簡介:

蘇洵(1000─1066)字明允,號老泉,宋朝眉山人。與他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成為文學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門就佔了三人。朱德老總曾有詩稱讚:“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嵋共比高”。蘇洵長於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關心政治,論文大多針對時政而發,議論鋒利,切中時弊,説服力強,著作有《嘉佑集》。據説蘇洵27歲因應試不中,焚去以前所寫文章,刻苦攻讀,博覽羣書,潛心鑽研,終於形成自己文章的風格。由於他下筆頃刻數千言,語言曉暢,雄辯有力,深得歐陽修的賞識。嘉年間,歐陽修把蘇洵的22篇文章推薦給朝廷,一時名動京師,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為《嘉佑集》。本文選自《嘉佑集》中的《權書》,原題為《六國》,一般選本改作《六國論》。

2、解題

(1)。六國:在我國曆史上,戰國是七雄爭霸的時代,為了獨佔天下,國與國之間經常進行戰爭六國就是指的戰國七雄中秦國以外的齊、楚、燕、趙、韓、魏六個國家,它們都被秦國一個個地擊破而消滅了“六國論”在這裏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應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

(2)。“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散文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於析理,一般有兩種,即政論文和史論文,政論文主要用於發表作者對於時政的見解和主張,史論文主要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鑑。

提問:本文屬於政論文還是史論文?

(史論文)

三、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句子,並説出句子的意思。

率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燕趙之君()

洎牧()以讒誅()革滅殆盡()

2、對掌握的文言知識進行彙報,師生共同點評,教師在ppt中展示

3、質疑環節,鼓勵學生找茬質疑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四、整體把握(導、思、議、展、評)

1、出示“戰國七雄形勢圖”補充講解史實:

在我國曆史上戰國七雄爭霸時代,《六國論》中的“六國”即除秦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後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本強大的六國卻因循守舊,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後,積極向東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並不鞏固,外交上,秦採取“連橫”這一有針對性的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並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也相繼滅亡。

2、對於如此歷史事實,蘇洵有着怎樣的見解,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那麼蘇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3、文章是以怎樣的論述結構這個中心論點的。(各小組進行討論,小組彙總討論結果。)

明確(2、3):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論點,並作理性分析,從“不賂者”和“賂者”兩方面論證論點。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歷史事實論證中心論點,分別從“賂者”和“不賂者”兩方面進行論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總結歷史教訓,點明寫作目的。

總結:(思考後回答,幻燈片)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點:。第二段是以作為論據,論證。第三段再從的具體事實來論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授,不能獨完”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後一段借古諷今,。

4、本文既是一篇有見地的史論,也是一篇典範的文言文。請從文章的論證結構探究其典範性。(學生畫出思維導圖)

明確:

論證結構:

(1)引論——提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開宗明義)

分論點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2—3)本論——論證中心論點,從論證兩個分論點來論述。

第2段: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論證方法:例證法(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證法(以地事秦……火不滅)。

第3段:論證“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論證方法:例證法(齊附於秦、燕趙用兵後亡),對比法(附於秦之非——用兵之效)

(4-5)結論——總結六國破滅之教訓,勸諭當朝統治者“無使為積威所劫”。

5、明確寫作意圖,借古諷今。

怎樣理解作者的結論?

學生結合註釋回答,文中通過議論六國滅亡,批評北宋朝廷賄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國策,告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補充:

北宋與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圖,補充講解時代背景:

北宋第一個皇帝趙匡胤是從軍事政變中取得政權的。他鑑於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害怕武將擁兵自立,反對中央,因而實行了一系列防範武將軍權過重、地方武裝過強的措施,但這種做法卻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國後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到北宋中期,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社會矛盾尖鋭,政治上專制腐敗,軍事上驕惰無能,外交上極端軟弱。蘇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治者面對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並在此基礎上向西夏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北宋這種輸幣、納貢求和的辦法,與“六國”賂秦而求一夕安寢的政策極為相似。

總結:歷史與現實有時候是驚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為國者”皆被敵人積威所劫,以物供敵,以錢富敵。蘇洵睹之心憂,憂而思救,一個“賂”字把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以“六國破滅之道”來諷諫,希望北宋統治者改弦更張,勿蹈覆轍,於是寫下了這篇醒世文章。

五、課外拓展

我們在學習前人對歷史解讀的同時自己也要學會總結、反思,《過秦論》、《六國論》都是史論文,試着比較的兩者的異同

討論明確:

歸納相同點:[板書:體裁、題材、創作目的、寫作手法]

①體裁:兩篇文章作者雖然所處年代有先後的差別,但表達思想都用了史論的方式。

②題材:兩篇文章都是借戰國時期秦與六國間的戰爭來議論的。

③創作目的:兩篇文章都強調借過去的史實來諷喻當今的最高統治者,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④寫作手法:兩篇文章都採用了對比的方式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2、。相異點的區分理解。

歸納區分相異點:[板書:主旨、結構、語言]

①主旨:

《過秦論》所體現的意圖是分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原因,從反面總結出中心思想,即“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它的現實針對性是指西漢初期的政策,是勸諫西漢統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國論》主要是論述了六國滅亡的原因,目的在於諷喻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鑑,不為遼和西夏的“積威之所劫”,一味納幣輸絹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謀臣”,“禮天下之奇才”,奮起抵禦外侮以維護統治。(補充: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於此前經過秦末戰爭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漢文帝反覆宣講仁義之道,認為“德莫高於博愛人,而政莫高於博利人”,“政莫大於信,治莫大於仁”。他認為按照禮的規定,“國有飢人,人主不飧;國有凍人,人主不裘”。他繼承並發展了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認為民是國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離開了民則國將不國,君將不君,官將不官,誰敢與民為仇,必將為民所埋葬。因此,他極力向漢文帝宣講仁政的道理。)

蘇洵也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説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六國論》是一篇政論文,蘇洵從六國破亡的教訓立意,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借古諷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②結構:

《過秦論》的結構

第一步:秦孝公至莊襄王不斷擴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臨下、高屋建瓴的架勢。秦始皇上台後吞併六國,一統天下。

第二步:敍述秦王朝勝利後所實行的種種錯誤政策:一為“焚百家之言”,一為實行高壓政策,武力防範。

第三步:記述陳涉發難,天下雲集響應,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敍述的基礎上議論,表明作者的政治見解。

《六國論》的結構

第一步: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第二步:將中心論點轉化為兩個分論點:一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一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第三步:總結歷史教訓,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步:諷諫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國的覆轍。

補充:這兩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敍史,後作結;後者是先提出論點,後舉例論證。

③語言風格:

《過秦論》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氣勢磅礴”。用敍事來説理,可以説是本篇最大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文章飽滿充沛,氣勢磅礴。第二個作者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説理散文。《過秦論》的語言如辭賦一般,詞采華麗,千變萬化,多用對偶和排比句式,長句較多,用語雅而不俗;文章一氣呵成,文脈如行雲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首尾氣貫長虹,感情充沛。

《六國論》是語句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句式豐富多彩,交相輝映;論證語言隱、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幹練老辣,有“戰國縱橫之學”。

可以這麼説,《過秦論》的語言主要着眼於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國論》的語言則着眼歷史事件的現實意義。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濃厚,後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國論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分論點,並舉例論證的方法,領略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數等詞語的意義。

歸納:得、非、或、相、勢等多義詞的義項,瞭解使動用法。

教學設想:

本文不同於純粹論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重點是理解它的政論目的,即借古諷今,批評北宋政府對西夏、契丹的妥協政策。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作者及背景,整體把握課文,研習一、二段。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在文學上取得顯著成就,是經過一番刻苦讀書、認真作文的過程的。據他自述,少年時,他不愛學習,到了二十五歲,才開始知道讀書。自以為比夥伴們學得好,但後來取古人之文一讀,才覺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於是下決心將過去所寫的數百篇文章全部燒燬。然後,將《論語》《孟子》、韓愈的文章取來,終是誦讀,讀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確實寫得好。時間一久,讀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還未敢自出其言。又經過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將它書寫下來。到了這時,落筆為文,才“渾渾乎覺其來之不易矣”。這就是歷史上關於蘇洵焚稿、勤奮讀書、刻苦作文的美談。

蘇洵為文,成就顯著。因此博得他同時代的文壇領袖歐陽修以及著名文學家曾鞏的好評。歐陽修指出:蘇洵之文“博辯宏偉”。曾鞏認為:蘇洵之文“其雄壯俊偉,若決江河而下也;其輝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蘇)之文章,盛傳於世。得而讀之者,皆為之驚,或歎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師至於海隅障徼,學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書。

2.導語設計: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徵去世後,感慨地説:“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如何以史為鏡,關鍵在於發現錯綜複雜的歷史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繫,理出導致王朝興替的中心線索,才能達到借鑑史實、古為今用之目的。戰國七雄,何以演變為秦一枝獨秀,且看蘇洵是如何抽絲剝繭、層層剖析的。

3.聽課文錄音,介紹背景,瞭解寫作意圖。

在我國曆史上戰國七雄爭霸時代,《六國論》中的“六國”即除秦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後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本強大的六國卻因宗法勢力的強大,因循守舊,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後,積極向東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並不鞏固。秦採取“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並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也相繼滅亡。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蘇洵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鍼砭現實服務的。

《六國論》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從歷史評論的學習中,進一步瞭解如何處理議論文中觀點和材料的關係。

2、學生能品味出人們把握和認識歷史的不同的方式和感情態度。

3、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研習,學習審視歷史,反思歷史,接受和借鑑歷史經驗,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

教學設想:

從文本入手,激發學生問題探討的熱情,並由文本聯繫實際,發揮創造性思維,以史為鑑,學以至用。

教學步驟:

一、激發閲讀興趣,調動探究慾望。

在前一課時結束時,出示一首小詩“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讓學生猜寫的是歷史上的哪家父子。學生當然明白老師的意圖,一猜就猜出來。馬上指出三人文學成就很高,父親寫過《六國論》,兒子蘇軾和蘇轍也寫過《六國論》,就在《讀本》上,不失時機的佈置閲讀蘇轍《六國論》的任務:

1、找出蘇轍關於六國滅亡的觀點。

2、編寫文章的論證結構。

二、比較閲讀,探究六國滅亡的原因。

(一)師生對話,弄清蘇轍的觀點及論證過程。

蘇轍的觀點: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即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六國的謀士只看到眼前利益,沒有戰略眼光,並且不知道天下的形勢,不援助韓魏而互相殘殺。

論證過程:

提出觀點: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分析論證:

1、秦與諸侯爭奪的不在齊、楚、燕、趙,而在韓魏之郊。

2、秦進攻燕、趙,不曾有韓魏兩國襲擊的憂慮,因為韓魏抵擋秦國受挫後依附了秦國

3、韓和魏不能單獨抵抗秦國,可是天下的諸侯卻依靠它來抵擋秦國

總結六國諸侯不知定出協助韓魏抗擊秦國的策略,卻貪圖好處,背棄盟約,互相殘殺。

蘇詢的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論證過程:

提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分析論證:

1、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2、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二)學生討論,探究六國滅亡的原因。

兩人的觀點各不相同,而論證過程都很嚴密,都能自圓其説,對同一段歷史,父子兩人的看法迥然有別。其實關於六國滅亡的原因,清代的李楨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不採用孟子的仁義學説,不施行仁政。你你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引發學生討論。

【附】討論結果:

1、一個國家和朝代的興亡,首先在於人君的素質。秦始皇胸懷統一天下的大志,其他六國的國君要麼是碌碌之輩,要麼沒有雄才大略。

2、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經濟飛速發展,為它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六國雖有改革,但不徹底。

3、秦王恨毒,不留後患,不放虎歸山。長平之戰40多萬降秦趙軍被活埋。

4、六國不誠信,“合縱”不徹底,尤其楚國只圖眼前利益。

5、六國沒有認清共同的敵人。

6、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六國滅亡,秦統一天下是必然趨勢。

……

(三)活用文本,探討現代社會如何以史為鑑。

總結歷史經驗借古諷今,向統治階級發出建言或警言,是歷代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和精神。像這樣的文章,在中學裏已經學過不少,我帶領學生回顧一下學過的文章中史論家關於天下興亡的觀點,以激發愛國熱情,並指出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也存在這種種弊端,我們如何以史為鑑,革除社會弊端,讓社會機體能無障礙運轉,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附】討論結果

1、六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沒有堅持“合縱”政策而被秦所滅中,我們可以明白,在商業經濟中,大家遵守行業行規非常重要。不至於導致不公平競爭,反而讓某個企業吞併。

2、六國經常受利益的誘惑,彼此缺乏誠信,反而害了自己。現代社會提倡誠信也非常重要。

3、秦由於改革,實力增強,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基礎。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內部也應該苦練內功,增強實力,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4、楚國因貪圖小利,而上了秦國的當。腐敗貪污分子應該從中獲取教訓。

5、作為領導者,應該耳根堅定,不能輕信。對方經常會用反間計。

6、“有勇無謀者,莽夫也”,秦王就是個懂得用腦子的人,作為領導者應該善於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夠各個擊破。

……

設計指導思想:

平時我們的教育總是為學習加上一大堆崇高偉大的意義,加上一大堆規則和限定,加上一大堆“人見人怕”的過分精確的答案,從而使學習過程滿布陷阱,成為孩子提心吊膽卻最終無法繞出的謎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指望為感受自由而教學、為感受自由的歡樂而教學嗎?

我之所以組織《六國論》的探究學習,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發展人的素質為基點,以全面提高人的社會效能為最終目的。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新教材的開放性,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努力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方式一定要實現三個轉變:第一要轉變他律的被動學習現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第二要轉變單一的個體學習現狀,培養合作交流能力;第三要轉變機械的接受學習現狀,培養探究實踐能力。課堂上,應給學生更大的空間,讓他們自主地學習,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長創造性思維。所以,我以教師的教為本位的教學觀轉向以學生的學為本位的教學,以書本知識為本位的價值觀轉向以學生髮展為本位的價值觀。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動手、動口、動腦的學習活動中,真正地體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情感的滿足和自我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創造的衝動與潛力,把學習看成是“我要學”的快樂事。這樣,課堂教學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