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登高》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47K

《登高》教案多篇

《登高》教案 篇一

作者:夏永

一、教學目的:

1、欣賞並領會近體詩的藝術特點。

2、品味詩歌的意境。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難點: 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

三、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講解《山居秋暝》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引入--複習詩歌的知識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劉逸生《唐詩小扎》(有刪改)

王維的山水詩有個很突出的特點,用熱鬧的字面不是寫出熱鬧的境界而是寫出幽靜的境界。我説它是"寓靜於動"或"動中顯靜"。同樣是水飛、雲起、鳥啼、花發,在別的詩人筆下,也許只能是熱鬧的鋪排,而在王維的筆下卻恰好就是幽靜的意趣。你看: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下。(《欒家瀨》)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户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這一類小詩,畫面上充滿了動態,有些還是十分熱鬧,然而意境還是異常幽靜的。這些在紙上看來又吵又鬧的傢伙,完全沒有破壞作者所企圖創造的意境,反而是構成這意境的主力。你能説不是有點奇怪嗎?照我看來,這就是人們把王維的優秀山水詩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區別開來,認為他的詩"豐縟而不華靡"的原因之一。

這首《山居秋暝》,通過對於秋色的描寫,説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麗和平的恬靜,從而作出人們可以繼續在山中隱居的結論。開頭兩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説。這裏要着重談的是中間那四句。

中間四句,作者全力描寫秋天的晚景,亦即題中點出的"秋暝"。寫秋,前人很容易寫出一片哀頹蕭殺:

"庭風吹故葉,階露淨寒莎。"(雍陶)

"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僧無可)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層黯淡的色彩。比較豁達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維在這裏卻把"空山"的秋暝寫的如此熱鬧:"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見,下一句是所聞。"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上一句是所聞,下一句是所見。錯落地把當時的景色、人物勾畫得如此幽美,如此絢麗。看起來,這裏洋溢着一片熱鬧;可是,這些明月、清泉、浣女、漁舟的熱鬧,和作者所要表現的幽靜基調並不牴觸,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正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寫出事物的動態不是為了破壞這個幽靜的境界,而是為了烘托它。人們從這些喧鬧的景物中,很自然地體味出一種和平恬靜,體味出恬靜中的一片活潑生機,因而它給人的感覺,就不是枯寂陰森,荒涼可怕。它和那些寫幽靜就必然是寂寞悽清的寒瘦詩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風格。被稱為"四靈"之一的南宋詩人翁卷(字靈舒),他在雁蕩山時,曾寫出他的觀感:

"背日山梅瘦,隨潮海鴨寒。平途迷望闊,峻嶺疾行難。"

"嵐蒸空寺壞,雪壓小庵清。果落羣猴拾,林昏獨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當時的心情如何,也許他認為這樣才算是"真實"地寫出雁蕩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靜看得過分死板了,認為只有使用瘦、寒、迷、難、空、昏、壞、獨等類字樣,才顯得幽靜,因而他不能不墮入了枯寂的一途。許多山水詩人也打不破這個圈子,把幽靜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靜並不等於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寫枯寂死寂的話),只有知道幽靜與熱鬧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相反相成的關係,才不難理解王維的優秀山水詩何以與眾不同。

在詩的結末裏,詩人用"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來點明自己願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現代漢語就是説,春夏兩季的許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經衰謝了。由他去吧(所謂"隨意")!山中的隱士(所謂"王孫",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內)完全能夠欣賞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詩,並點出作者作詩的用意。

三、背誦這首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講解《登高》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故事引入

(語調低沉,語速緩慢,滿懷感情)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衝擊。淒冷的風中,有幾隻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棗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痺。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湧上心頭……

二、課文分析引導

1、放音樂《二泉映月》

2、老師在樂聲中滿懷深情地朗誦《登高》全詩。營造凝重的課堂氣氛。

3、師再朗誦,學生跟讀

4、講解: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老師在讀這首詩時就真是這樣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樓,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所以,讀好一首詩,理解--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書:理性地把握)這應是誦讀好的一個前提。

可是,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你們並沒有跟我一樣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這首詩呀,你們為什麼也讀得這麼好呢?

3、啟發式教學:(1)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

(2)各分別用什麼詞描寫的?

(3)十四字寫六種景,什麼特點?

(4)急風、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飛鳥,各給人什麼感覺?設身處地想想。身體的,還是心靈的?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飛鳥,你們想像一下,應該是一種什麼處境的鳥?

同學們敢於展開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隻歡樂的鳥呢?

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想像成一隻歡樂的呢?而且大家為什麼都認為是一隻,而不是多隻?

詩人毛澤東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雞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5)教師提示:就讓我們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淒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着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子要很高並帶拖腔,衝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我多麼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視,清渚、沙白--要俯視,"鳥飛回"--要遠望,向着家鄉看。

要求學生對老師的示範,既要聽,又要看。(師生共讀)

(6)頜聯,寫了幾種景物?

由落水,我們想到什麼?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繫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

生命怎麼樣?長久還是短暫?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

如果説"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萬古長青。那麼,這兩句應該怎樣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麼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麼?你心裏的潛台詞是什麼?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麼樣?

同時,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説,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讀的時候,大家應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該讀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湧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略高。尤其"滾滾"二字應該讀出磅慮的氣勢。待到這裏,已經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該高昂一些。

5、集體背王維詩《九月九回憶山東兄弟》

6、討論杜甫的人生

三、根據本課的學習,自學其餘幾首近體詩

1、學生自學

2、每首詩歌指一名學生分析講解,其餘學生討論是非

四、課後小結和作業

1、小結課文內容

2、背誦全詩

《登高》教案 篇二

目標定位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初步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4、感受詩人深沈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設想

1、朗讀吟誦。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吟誦感受畫面的悲涼氣氛和詩人深廣的憂思。

2、情景再現。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再現秋江廣闊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過再創意境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點。

3、加強背誦指導

學習時數

一課時

課前閲讀準備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長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稱少陵野老, 世稱杜少陵, 出身於鞏縣(今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西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勝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代表作>、組詩“三吏”“三別”。

2、寫作背景

>這一首詩,向來傳為名作。前人對他的地位評價極高,楊倫稱之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胡應麟更把它喻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詩寫於大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沒來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覺得中原以定,於是陡然萌發了“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念頭,但未能實現。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嚴武辭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況愈下,只好離開了經營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們,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當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個年頭,可能還得四處漂泊。就在這三個年頭裏,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難,身體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這首詩是在極度困苦的情況下寫成的。

[美文欣賞]

浣花溪畔落沙鷗

有這麼一位詩人,他有豪情萬丈,志在報國,他渴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然而蒼天弄人,他一生數起數落,鬱郁不得志,在友人庇護下,於蜀中浣花溪畔看盡羣鷗翻飛。

這就是你嗎?一代詩聖,壯志凌雲的杜甫。

你少年好學,漫遊吳越,遍覽齊趙,過着“裘馬輕狂”的生活,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已過而立,進京趕考,終因小人阻撓而功名難就。長安十年,困頓潦倒,三次獻賦,一片至誠。安史之亂,兵荒馬亂,仍未能消除熱情,隻身一人,迢迢千里,奔赴靈武,只為能在新即位的肅宗之前一展才華。拜得左拾遺之職,是你的宿願,也是你的執着,然而你為人耿直,重情重義,便是你遭人攻擊的一個致命弱點。當房管獲罪,被貶入獄時,你急疏肅宗,竭力相救,於是,你冒犯龍顏,你觸怒小人,直至被貶為華州司馬參軍,是你的宿命,你的無奈。

遭遇的坎坷至此,便只能揮別朝廷,經秦入蜀,在蜀地找一片屬於自己無奈的天空。

成都草堂中,你似乎找到人生的快樂。“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羣鷗日日來”,在浣花溪的潺潺流水中,你送走了五載春秋。你不再需要四處覓封侯,不再需要提防小人。“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其樂融融,不亦樂乎?嚴武之死,將這恬淡寧靜生活終結。

告別浣花溪,你開始新的漂泊。一葉孤舟,載着孤寂的你,別蜀出峽,漂泊於長江之上。“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月夜,你一人站在船頭上,眺望遠方,你是否想起了浣花溪畔的日子,你是否記起了家人,你是否記起了嚴武君?回首往日,你還有雄心壯志,吟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嗎?在唐朝由興盛急遽走向衰敗的時代,你崇高的政治理想,偉大的才情抱負,終究還是被碰得頭破血流。你飽嘗現實社會的冷酷,悲歎自己命運的多舛,真可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是的,你一生就像沙鷗,四處遊蕩,有家難回,骨肉分離,仕途坎坷,屢被貶黜。你沒有李白那樣灑脱,能“斗酒十千恣歡謔”;你也永遠不會豪邁的宣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因此,你只能沉鬱,你只能壓抑,只能在儒家忠君思想的禁錮下,一面同情百姓的疾苦,又常常為帝王辯護,你的人生就是在這樣的痛苦矛盾中磨礪着。

當你拖着病體獨自登上江邊的高處時,九九重陽,一派蕭條,“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氣磅礴,更是悲涼沉鬱。當你再逢李龜年時,江南風景依舊,但已是物事人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無盡滄桑無盡悽苦全在其中,

一生的落魄潦倒,最後的孤單飄蕩,最終只能在江湘舟中默無聲息地終結。你走了,告別了人世間的冷酷辛酸,這對於你,是一種釋然嗎?

學習步驟

一、聽示範朗讀,初步感知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1、理性的把握

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首先得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我們常説一句話,叫做“文如其人,言為心聲”,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你就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在讀這首詩時你就要真這樣想,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樓,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所以,讀好一首詩,理解——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的把握。(板書:理性的把握)這應是誦讀好的一個前提。

2、感性的表現

好的誦讀,能夠感染聽者,對深化詩歌的意藴起到極大的作用。好的誦讀包括這幾個條件:形象而動情的語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讀者應力圖造成一種氛圍,用這來“衝擊”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書:形象的語言描述)

其它還有語調、表情、動作、音樂等。

如本詩,語調低沉、憂傷;朗誦到“潦倒新停濁酒杯”時,可以有一個端起杯來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的動作。

諸多因素綜合到一塊,就形成了一種境界,文學上叫做“意境”。本詩的意境就是“悽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的。

實際上,誦讀者的語言、語調、表情、動作,再加上音樂,這就是一種“暗示”,聽眾在不自覺中接受了這種“暗示”,不自覺中啟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進入了誦讀者所設定的(實際是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這些都是感性,是感性的表現。(板書:感性的表現)

這是一篇飽藴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現。

我們就以這兩條為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二、賞析文本

1、鑑賞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分別用“急” “高” “嘯哀”“清”“白”“飛回”來描寫。十四字寫六種景,極為凝練。

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飛鳥,可以是一隻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隻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還可以是一隻跟鳥羣失散的鳥。賞析時要敢於展開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隻歡樂的鳥呢,是一隻孤獨痛苦的鳥。

我們不能把它想象成一隻歡樂的鳥,而且只能認為是一隻,而不是多隻。這是因為我們都是根據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鳥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閒自在的鳥。王維特別嚮往幽靜的大自然。鳥就是王維的化身。

我們也要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淒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着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子要很高並帶拖腔,衝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我多麼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視,清渚、沙白——要俯視,“鳥飛回”——要遠望,向着家鄉看。

對老師的示範,既要聽,又要看。

(師生共讀)

2、鑑賞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頜聯只寫了兩種景物落木、長江。由落木,想到了樹,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繫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暫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

如果説“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

應該是時間的無窮,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把這聯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繫起來總結一下,是互相對比着寫的,也有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或者反過來説,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人的生命”,指的是個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萬古長青。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麼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麼?你心裏的這兩句,心裏想——我老了;我怎麼這麼快、轉眼間就老了呢?(試讀,很沉鬱)

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有些無可奈何。還有一種很宏大的氣勢。但同時,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説,他不僅僅是無可奈何,也不是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更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律。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讀的時候,大家應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該讀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湧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略高。尤其“滾滾”二字應該讀出磅礴的氣勢。待到這裏,已經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該高昂一些。

(全體讀)

小結:從畫面上,首聯和頷聯有着不同,首聯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聯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用電影鏡頭來比方一下,首聯是一系列鏡頭的組合,頷聯就是江和樹的一個大場景。

前者有鏡頭組接、切換,俯仰天地;後者是長鏡頭,大筆揮灑,一氣呵成。如果説前兩聯是寫景的話,那麼後兩聯就是抒情。

3、賞析頸聯------“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做客”和現在的“做客”不同,這裏的“做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杜甫這裏是漂泊他鄉、流浪他鄉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時是在戰亂的年代。是長久的,不斷的。“常”做客。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什麼叫登台呢(根據過去學過的詩解釋一下,生集體背王維詩《九月九回憶山東兄弟》)?登台,是九九重陽節的一種習俗。古人為什麼登台?是為了祈求長壽。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獨自一人,登台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而杜甫呢?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悲涼的秋天。做客並登台,已是兩層“愁”,是雙倍的愁。想想看,再這樣層層疊加上去已是六層了。

再往深處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體,這樣又是八層愁苦。

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那種沈鬱頓挫的深層次的內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鄉,“萬”“悲”“常”都要重讀,如“萬”,開口要大,腔調要拖長,以描繪迢遙萬里之狀;讀“常做客”,要倍感身世淒涼。“百年多病獨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什,形單影隻,無所依傍。“百”“多”“獨”都要重讀,其中“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

(生齊讀、單讀)

4、賞析尾聯------“艱難苦困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由於艱難痛苦和仇恨,使我兩鬢斑白了。苦,是什麼意思?在國勢艱難的時候,我極度痛恨,我已經老了,以致兩鬢斑白了。苦,是極度的意思。這樣更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是一種憂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髮叢生,兩鬢染霜。心有餘而力不足。另外,從句法角度還能講出些道理來。比方,前後兩句是對偶的,句法的結構應該相同。後一句是“潦倒新停濁酒杯”,“新停”與“濁酒杯”之間是動賓結構,是“剛剛停下濁酒杯”的意思(也就是剛戒了酒)。那麼上句相應的詞“苦恨”與“繁霜鬢”也應該是動賓結構,是“極度痛恨兩鬢染霜”的意思。

句法結構對應,相應的詞也兩兩相對。“新”與“苦”都是副詞。

“艱難”也不僅僅指國家艱難,更主要的還有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這裏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應該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寫到喝酒了。還能舉出些喝酒的例子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九日》詩中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咱們中國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時是重陽節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還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麼了卻,怎麼疏解呢?——只能鬱結在詩的結尾,鬱結在杜甫老人的心頭。我們讀的時候,也應該把這種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錶達出來。

“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間吐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 “新停濁酒杯”時,要把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

(師生共讀)

5、結束賞析

同學們,這首詩大家已經背下來了。杜甫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先輩。讓我們在樂聲中背過這首詩,永遠銘記這首詩,這是杜甫老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課在深情的朗讀聲中結束)

三、作業 佈置

1、背誦全詩

2、譯成白話詩

翻譯時要發揮想象,補充形象,再創意境,充分創造本詩“悽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的基調氛圍。

板書設計

誦讀要領:

理性的把握:瞭解詩的作者

理解詩的內涵            文如其人,言為心聲。

走進詩人內心

感性的表現:語言、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情感藴藏:

首聯        哀婉

孤獨

頷聯        沉鬱

高昂

頸聯        愁苦

沉痛

尾聯        憂憤

無奈

2003/10/

《登高》教案 篇三

【教學課的緣起】:在與學生一起討論寫秋的古代詩句時,學生舉了好多有關秋的詩詞名句。從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到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特別有同學提到了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句,可以説同學們已不僅僅是從寫景體現秋季來回答問題,而是大多從秋所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來展開討論。在這種情況下,我便萌生了上一節《登高》課堂探究討論課的想法,藉此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地認識詩歌所表現的意圖與思想情感,能夠既感受到詩歌的形象性,更能領會詩歌思想藴涵的深刻性,培養學生對古典詩歌的審美意識,汲取古詩豐富的營養,為學生課外閲讀古詩奠定基礎,提高欣賞品位。

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的這堂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登高》詩,學習詩的最好的辦法是誦讀,通過誦讀,可以走進作品描寫的意境中去,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裏去,從而受到感染,獲得啟示。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登高》詩的配樂朗誦和有關詩句的畫面。

(用多媒體放映詩與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學生認真地觀看,感受詩意)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再跟着畫面朗讀這首詩,討論這首詩寫了什麼?又是怎樣寫的?下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學生思考片刻後,有幾個舉起了手)

生1:寫了夔州的秋天、落葉、長江、沙渚、猿鳴、飛鳥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視,是從多個角度來寫的。

生2:還有詩人的登高遠眺。從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峽秋景圖”,是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來寫的,採用了不同的視角。上、下、遠、近的秋色塞滿了整個天地之間。

生3:詩的前四句寫景,後四句寫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寫法

師:很好。你們對詩文內容已經很瞭解。那麼,前四句寫景出現的“猿鳴”、“飛鳥”、“落葉”、“長江”四個意象有什麼寓意呢?詩人的意圖又是什麼呢?有什麼深刻的藴涵呢?

生:……(生沉默)

師:哪位同學能發揮一下想像,把這幅“三峽秋景圖”具體描繪一下,讓同學們再深刻地感受一下,體味詩的意象,從而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情感和意圖。

(有幾位文學基礎好些的學生埋頭在紙上快速地寫着)

生:這是唐代宗大曆二年深秋的一天,陣陣秋風,送來山猿聲聲長嘯。山鳴谷應迴盪在天際,令人心驚膽顫。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邊沙石,孤零零幾隻小鳥在其間低飛,秋風吹動稀疏的白髮,詩人步履蹣跚,獨自登上三峽一處荒寂的高台。呼嘯的風聲,澎湃的濤聲,淒厲的猿聲,聲聲入耳。那被風吹落的片片枯葉,滿山遍野,不時掉落在詩人的腳下,又很快被秋風捲走。面對着淒涼蕭殺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詩人禁不住老淚縱橫……

(不少學生鼓掌)

師:説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種感覺。同學們想想過去我們學過的古詩中,“猿鳴”一般是不是用來表達人的內心的一種憂愁,那麼“飛鳥”呢?

生1:“飛鳥”既然是在空中飛,説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生2:“落葉”有落葉歸根的意思。

生3:長江一瀉千里,比喻時間的流逝。

師:詩的意境已經深挖出來了,我們再聯繫一下“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體會詩人借景寄託的心境。大家再把這四句詩反覆讀幾遍,小組討論一下,然後作一番交流。

(學生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1:這幾句詩寫出了詩人晚年的心境,因為“常作客”指萬里漂泊,居無定所;

“百年”指年邁衰老;“多病”指疾病纏身;“悲秋”寫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來比喻收穫,是喜悦,但詩人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就生出了無限的悲傷。

生2:説心境,不如説是處境:詩人因為漂泊無定,備嘗艱難潦倒之苦,使自己白髮滿鬢;又因為疾病纏身,詩人喜喝酒而酒又沒有了,自然就觸景生情,心中的悲傷難以排譴。

生3:我覺得整首詩層次應該很清晰,前四句寫季節之秋,後四句寫個人之秋,全詩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貫穿,充分體現了詩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難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晚年的心境嗎?

師: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好!同學們,如果用悲季節之秋,悲個人之秋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情感,並進而認為這就是詩人晚年的心境,那還是杜甫嗎?

生:……(生沉寂)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杜甫當時年老多病,為什麼還要登高呢?

生:因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亂的硝煙尚未消散的祖國山河,雖然他知道登高望遠,滿目都是秋,但還是止不住那登臨的沉重腳步。

師:能看到真的硝煙嗎?

生:看不到的,那是他心裏的硝煙,那硝煙中,不斷湧現出來的是大唐衰微,朝綱不振,滿目瘡痍……

師:那麼,回過頭,我們再一起來思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難道僅僅是季節之秋嗎?“艱難苦恨”難道僅僅是由於作客,多病嗎?讓我們一起走入詩人的心靈,深挖一下詩歌的思想藴涵。

(再次播放詩與畫《登高》片段,讓學生沉浸其中,感悟詩情)

生:無邊落木彷彿就是唐帝國衰敗的寫照,從江河東去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無情的歷史變遷,蕭瑟的秋意中飽含着杜甫多麼深厚的憂國憂民的感情啊。

師:説得好啊!

生:“艱難苦恨”也不是杜甫個人萬里作客的悲傷,“繁霜鬢”是由於杜甫憂國憂民,憂慮過深過重造成的。

…………

(發言的學生很多,這裏不一一詳述)

師:太感人了。同學們談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感受詩的氛圍,從觸景生情中去感受無處不盪漾着的災難時代的痛楚聲音,就一定能夠理解《登高》詩的真正意藴。現在,同學們再討論一下:在季節之秋和個人之秋中還滲透着一個怎樣的“秋”呢?

(師在黑板上畫了三個圈)

生:在季節之秋和個人之秋中,還滲透着一個國家之秋,正是這個“秋”充斥着詩人的心胸,並且與季節之秋、個人之秋產生了共鳴,只有這個“秋”才是詩人所悲之秋的真正靈魂。

師:這就是杜甫身處人生之秋,望着季節之秋,心裏裝着國家之秋啊!老師還覺得“艱難”與“苦恨”間必然存在一種關係,是什麼關係呢?同學們,請認真思考一下,沒有“艱難”,何來“苦恨”?這是什麼關係呢?

生:是因果關係。艱難的世事,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國難深重,正是匹夫有責,奮力報國的時候,可是杜甫自己卻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萬分憾恨。

師:噢,原來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為國為民盡力了!這是詩人的自責,他憂憤深廣,既不像蘇軾,也不像李白。蘇軾在政治上失意時,能曠達自解、“倚杖聽歌聲”;杜甫做不到,他終生坎坷,卻從不談清風明月,即使晚年走投無路,也未曾問過桃園仙蹤,他活得太執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總是在自我張大,一會兒上九天攬月,一會兒下五洋捉鼈;杜甫卻總在自責自己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不能救生民於水火,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藴,這才是獨一無二的杜甫心哪!

同學們,這一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了《登高》詩的思想藴涵,邊説邊談,邊談邊説,每一個活動細節都進行得很好,特別是有好幾位同學的發言很深刻,關於結構藝術方面的問題,由於時間關係,留着咱們下次説,好不好?下課。(師生道別)

教後感:

本堂課師生對話的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調動了自己的知識體驗,想象與直覺,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釋詩句的含義與思想藴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的探究型語文審美教學課使學生認真地閲讀作品,師生之間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從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傳遞的諸多信息。

《登高》教案 篇四

師:同學們願意聽電影故事嗎?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衝擊。淒冷的風中,有幾隻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棗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痺。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湧上心頭……

(放音樂《二泉映月》,老師在樂聲中滿懷深情地朗誦《登高》全詩。課堂中氣氛凝重,有些學生流下淚來)

師:這個老人是難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師,請您再朗誦一遍吧!(她紅着臉,噙着眼淚。全體學生都應聲附和)

師:老師朗誦得好嗎?還沒聽夠呀。

生:好,還想再聽!

(師再朗誦,學生跟讀)

師:大家讀得相當棒!我猜一定比平時讀得好。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一生:老師,你很動情。你感染了我們大家,我們被不知不覺感動了。

師:那麼,老師為什麼很動情?

一生:你很瞭解杜甫,很瞭解這首詩。

師:瞭解還是理解?

生:理解。

師:對,要想讀好,首先得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我們常説一句話,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師:“言為——”

生:言為心聲。

師:我有這樣一個觀點,不知對不對?即,要想讀好一首詩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當成作者,化身為其人,就當這首詩或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寫的。老師在讀這首詩時就真是這樣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個老病孤獨的杜甫。我就站在長江邊上,衣衫襤樓,蓬頭垢面,登高望遠,懷想家鄉,思念親人,牽掛祖國,同時更淒涼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這一輩子。

所以,讀好一首詩,理解——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謂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書:理性地把握)這應是誦讀好的一個前提。

可是,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你們並沒有跟我一樣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這首詩呀,你們為什麼也讀得這麼好呢?

(課堂中一時沉寂。學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們被你開頭的描述感動了。

一生:你開頭的描述,非常淒涼,再加上我們一想像,挺難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們不知不覺就進入到一種意境中去了。

師:對,老師形象而動情的語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老師力圖造成一種氛圍,用這來“衝擊”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書:形象的語言描述) 僅靠語言嗎?還有沒有其他因素?

一生:還有老師的語調、表情。

一生:再加上動作。

師:語調、表情怎麼樣?動作又怎麼樣?

生:語調低沉、憂傷。

生:朗誦到“潦倒新停濁酒杯”時,你有一個動作,你端起杯來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師:對,語言,語調,表情,動作,(板書:語言 語調 表情 動作)這都是非常關鍵的。

一生:還有,音樂的烘托。

師:對,還有音樂的烘托,這也是很重要的。(板書:音樂)諸多因素綜合到一塊,就形成了一種境界,文學上叫做——

生:意境。

師:什麼“意境”呢?

生:悽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

師:實際上,老師的語言、語調、表情、動作,再加上音樂,這就是一種“暗示”,同學們在不自覺中接受了這種“暗示”,不自覺中啟動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覺中調動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進入了老師所設定的(實際是杜甫的語言所設定的)特定情境。(板書:不自覺)所有這些語言、語調、表情、動作、音樂,都可以叫什麼呢?這些都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師:感性的表現。(板書:感性的表現)

這是一篇飽藴情感的文學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現;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擔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現。我們就以這兩條為準則進入到這首詩中去。

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詩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

生:六種。風、天、猿、渚、沙、鳥。

師:各分別用什麼詞描寫的?

生:風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別用“嘯哀”“清”“白”“飛回”。 師:十四字寫六種景,什麼特點?

生:凝練。

師:急風、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飛鳥,各給人什麼感覺?設身處地想想。

一生: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

師:身體的,還是心靈的?

生: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生:心寒。

生: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生;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師:“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飛鳥,你們想像一下,應該是一種什麼處境的鳥?

一生:我想,應該是一隻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隻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覺得,這是一隻跟鳥羣失散的鳥。

師:同學們敢於展開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詩給我們留下的空白。總之,這是不是一隻歡樂的鳥呢?

生:不是,這是一隻孤獨痛苦的鳥。

師: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想像成一隻歡樂的呢?而且大家為什麼都認為是一隻,而不是多隻?

一生:因為我們都是根據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像的。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師:詩人毛澤東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鷹擊長空”;詩人王維筆下也寫過一種鳥,“雞鳴山更幽”。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一生:毛澤東筆下的鳥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鳥。

一生:王維筆下的鳥是悠閒自在的鳥。

師:為什麼?

一生:因為毛澤東當時正處在立志改造中國的青年時期。

一生:王維特別嚮往幽靜的大自然。

師:如此説來,那鷹與鳥就是毛澤東和王維的化身了?

一生:我認為是這樣。

師:就讓我們化身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風中,面對清渚、白沙、孤鳥,誦讀一下這兩句。“風急”——要讀得很淒寒,似乎在牙齒間顫抖着讀出這兩個字;“天高”——調子要很高並帶拖腔,衝上去,描繪得很遼遠,但內心很孤單渺小;“猿嘯哀”——要有欲哭的調子;……讀“鳥飛回”——要想,我杜甫孤獨漂泊,遠離家鄉,我多麼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還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嗎?

語調、表情、動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視,清渚、沙白——要俯視,“鳥飛回”——要遠望,向着家鄉看。

對老師的示範,既要聽,又要看。

(師生共讀)

師:頜聯,寫了幾種景物?

生:只有兩種,落木、長江。

師:由落水,我們想到什麼?由樹及人,還是要聯繫杜甫的此時此境來聯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葉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

師:生命怎麼樣?長久還是短暫?

生:生命短暫。

師: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

如果説“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感的話,那麼,“不盡長江”呢?

生:應該是時間的無窮。

生:是歷史長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師:能把這聯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繫起來總結一下嗎?

一生:我覺得似乎是互相對比着寫的。

師:是對比,有沒有襯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

師:或者反過來説——

一生: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師:“人的生命”,指的是人類的生命,還是個人的生命?

一生:是個人生命。歷史和時間越悠久,個人生命就越顯得短暫。

師:總結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萬古長青。那麼,這兩句應該怎樣朗誦?你就是杜甫,面對蕭蕭落木,你應該是什麼心情?讀這句你應該想什麼?你心裏的潛台詞是什麼?

一生:我心裏想——我老了;我怎麼這麼快、轉眼間就老了呢?(生試讀,很沉鬱。全體學生為之鼓掌)

師:第二句,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怎麼樣?

一生:有些無可奈何。

師:有一些。還有呢?

一生: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覺得這句更多是……是一種氣勢。

師:什麼氣勢?

一生:一種很宏大的氣勢。

師:對的,有無可奈何。但同時,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的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説,他僅僅是無可奈何嗎?難道他對生命的短暫想不通嗎?他是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律。

師: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讀的時候,大家應該把這種豁達、坦蕩,那種氣魄讀出來。應該讀得昂揚一些。站在長江岸邊面對洶湧的波濤,目光遠望,音調略高。尤其“滾滾”二字應該讀出磅慮的氣勢。待到這裏,已經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時應該高昂一些。

(全體讀)

師:從畫面上,首聯和頷聯有何不同?

一生:首聯是一個一個局部景的連綴,頷聯就是一個整體的大景。

師:用電影鏡頭來比方一下。

一生:首聯是一系列鏡頭的組合,頷聯就是江和樹的一個大場景。

師;前者有鏡頭組接、切換,俯仰天地;後者是長鏡頭,大筆揮灑,一氣呵成。如果説前兩聯是寫景的話,那麼後兩聯是什麼?

生:抒情。

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什麼是“做客”?是否和現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這裏的“做客”是客居他鄉的意思。

師:是一般的那種客居他鄉嗎?比方説,有的同學也是在外求學,這也是客居他鄉呀,有什麼不同嗎?

生:杜甫這裏是漂泊他鄉、流浪他鄉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時是在戰亂的年代。

師:是短時間的嗎?

生:是長久的,不斷的。“常”做客。

師:杜甫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

什麼叫登台呢?能否根據過去學過的詩解釋一下?

(生集體背王維詩《九月九回憶山東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陽節的一種習俗。

師:古人為什麼登台?是為了祈求長壽。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獨自一人。

師:登台的地點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鄉,而杜甫呢?

生:是在離家萬里的他鄉。

師:什麼季節呢?

生:悲涼的秋天。

師:做客並登台,已是兩層“愁”,是雙倍的愁。想想看,再這樣層層疊加上去已是幾層了?

生:六層。

師:再往深處想,杜甫登台是在什麼年紀?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師:拖着什麼樣的身體?

生:多病的身體。

師:這樣又是幾層、幾倍的愁苦了。

生:八層愁苦。

師: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努力傳達出杜甫老人那種沉鬱頓挫的深層次的內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體實在的體驗。如讀“萬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鄉,“萬”“悲”“常”都要重讀,如“萬”,開口要大,腔調要拖長,以描繪迢遙萬里之狀;讀“常做客”,要倍感身世淒涼。“百年多病獨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什,形單影隻,無所依傍。“百”“多”“獨”都要重讀,其中“獨”字要讀得特別痛苦。跟老師一塊讀。

(生齊讀、單讀)

師: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生: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

師:是從哪聯的哪句詩知道的?

生:從“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知道的。

師:這句詩怎麼解釋?

生:由於艱難痛苦和仇恨,使我兩鬢斑白了。

師:苦,是什麼意思?

失:痛苦。

師:這樣解釋大體上也講得過去。不過,老師還有一種解釋:在國勢艱難的時候,我極度痛恨我已經老了,以致兩鬢斑白了。苦,是極度的意思。咱們比較一下哪種解釋更好?

生:老師的解釋更好。因為,這樣更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

生: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

師:是一種什麼心情?憂愁還是憂憤?

生:憂憤,心急如焚。

師:對,就是心急如焚,這個詞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髮叢生,兩鬢染霜。心有餘而力不足。另外,從句法角度還能講出些道理來嗎?比方,前後兩句是對偶的,句法的結構應該相同——

一生:後一句是“潦倒新停濁酒杯”,“新停”與“濁酒杯”之間是動賓結構,是“剛剛停下濁酒杯”的意思。(師:也就是剛戒了酒)那麼上句相應的詞“苦恨”與“繁霜鬢”也應該是動賓結構,是“極度痛恨兩鬢染霜”的意思。

師:句法結構對應,相應的詞也兩兩相對。“新”與“苦”都是副詞。大家應該為這位同學的認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學再認真想想,“艱難”僅僅指國家艱難嗎?

一生:我覺得更主要的還有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

師:有道理,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這裏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我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寫到喝酒了。還能舉出些喝酒的例子來嗎?

生:“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師:杜甫《九日》詩中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咱們中國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時是重陽節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為棗

一生: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

師:同學們,借酒才能澆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麼了卻,怎麼疏解呢?——只能鬱結在詩的結尾,鬱結在杜甫老人的心頭。我們讀的時候,也應該把這種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悶錶達出來。

“艱難”要讀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別重,從牙縫間吐出這兩個字,“繁霜鬢”又要稍緩,但聲音不能低。當讀 “新停濁酒杯”時,要把欲罷不能的情緒表達出來。(師生共讀)。

師:(深情地)同學們,這首詩大家已經背下來了。杜甫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先輩。讓我們在樂聲中背過這首詩,永遠銘記這首詩,這是杜甫老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課在深情的朗讀聲中結束)

登高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沉鬱頓挫的藝術特點。

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背誦全詩。

2、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題解

[導語設計]

1200多年前,一個秋天,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大風凜冽地吹,吹得江邊萬木凋零。樹葉在天空中飄飄灑灑,漫山遍地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滾滾翻騰,急劇地向前衝擊。淒冷的風中,有幾隻孤鳥在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棗這時,一位老人朝山上走來。他衣衫襤褸,老眼渾濁,蓬頭垢面。老人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他已經滿身疾病,有肺病、瘧疾、風痺。而且已經右臂偏枯耳半聾。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湧上心頭……

[詩人簡介]

(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衞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脱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敍,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背景簡介]

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於長江之濱、矍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抒發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隙而起,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詩人只得繼續“飄泊西南天地間”。他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裏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為了排遣濃雲一樣時時壓在心頭的鬱悶,他抱病登台,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學生自讀感悟

自讀全詩

悟主旨

根據註腳,解讀詩歌的內容與結構

(問題,本文寫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內容 ?)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重在寫景,以天、風、沙、渚、猿嘯、鳥飛、落木、江水構圖;後四句依景抒情,

寫詩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個人 長年飄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鬢 、停灑杯,獨登台

國家 憂國傷時 艱難苦恨

壯志難酬 繁霜鬢、落木蕭蕭下,長江滾來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間的聯繫

感悟沉鬱頓挫的美學風格。

1、師生討論:前四句所繪的秋景圖是一幅什麼樣的圖畫,

(是一幅淒涼的秋景圖。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

2、溶鑄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和意境?

A體會“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意境

意境 : 淒涼,悽清、

高遠,廣闊

情感 :“猿嘯哀”之聲,使頓生悲情, 悲傷

B體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接 “落木蕭蕭”“長江滾滾”,

意境:雄渾,壯闊,遼遠、

沉鬱,悲涼,綿邈

情感:着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一種韶光易逝、壯志難酬、憂國傷時的感愴

——師生討論:後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內化為整個民族的苦難與艱辛的?

(第三聯從時空着筆。由異鄉飄泊到鑫病殘生,“萬里、百年”呼應上聯的“無邊、不盡”,使悲秋具體而沉痛。第四聯從白髮日多寫到護病斷飲,使人聯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時世的艱難。這樣,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鑑賞對仗工整的形式美。

C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義,詳述了人生悽苦的境況,“悲秋”二字,使人深感悽愴之情。“常作客”則表明作者飄泊淪徙的生活。“豐年”指暮年,面對蒼涼寥廓的秋景,詩人想到自己客居他鄉、老邁多病的處境,悲涼之情頓生。“獨登台”將悽清的景物和悲涼的心情結合起來,令人頓生同情。尾聯含義深刻,概括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實,

意境:蒼涼寥廓

情感:長年飄泊、老病孤愁

品藝術

A對仗工整

——請同學以詩中的某一聯為例,研討對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讀體會文章的意韻美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例句:首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對仗極其工整。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詩八句皆對,顯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較閲讀感悟與王維的《山居秋暝》比較,感悟兩位詩人不同的風格特徵。

(兩詩均以“秋景”為描寫對象,但景物特點、繪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較大差異。)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寫景,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鋪墊, 情景交融。

B詩人想到自己客居他鄉、老邁多病的處境,悲涼之情頓生。

“獨登台”將悽清的景物和悲涼的心情結合起來,令人頓生同情。

C尾聯含義深刻,概括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現實,發現了詩人的衰歎。

“艱難苦恨”導致了詩人“多病”和“繁霜鬢”的境遇。特別是因多病而斷酒,詩人的悲情更難以排遣,這些都道出對時世“艱難”不滿,對自己人生之秋的悲歎。

總結:

詩人雄俊奔放的筆勢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悲壯豪邁、心胸闊大的感覺

情感藴藏:

首聯哀婉孤獨

頷聯沉鬱高昂

頸聯愁苦沉痛

尾聯憂憤無奈

探問題

a、杜甫為人何愛特愛喝酒,

答: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

杜甫客也喝酒,憂也喝酒。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時是重陽節,按習俗應該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卻不能喝酒了。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還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麼了卻,怎麼疏解呢?——只能鬱結在詩的結尾,鬱結在杜甫老人的心頭。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國難,是連年的戰亂。

這樣更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

壯志難酬,

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是一種憂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髮叢生,兩鬢染霜。心有餘而力不足。“艱難”也不僅僅指國家艱難,更主要的還有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一直伴隨着杜甫老人的一生。這裏既有國家的艱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二者都有。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應該特別強調杜甫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窮達,都是兼濟天下。

處境悲涼,年老多病,漂泊無依

《登高》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本詩的寫作背景和杜詩沉鬱頓挫的詩歌特色。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準確、規範、生動地解讀詩歌中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突破】

抓住意象,通過知人論世、品字、對比、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突破。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與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4分鐘)

同學們,我們知道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又叫“重九”。由於“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常在此日進行祭祖和敬老活動,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與三月九年級“踏春”相對應,重陽還被稱“踏秋”,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災”以求長壽,還會插茱萸、喝酒賞菊,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國小時我們學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其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公元767年的重陽節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長江邊上,一位衣衫襤褸、疾病纏身、年過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蹣跚地朝山上登高而來。在這個滿目衰敗的殘秋裏,面對水急風大的萬里江天,面對疲倦而孤獨的飛鳥,面對了無生氣的枯樹,這位一生坎坷、窮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賦詩一首,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一首七言律詩——《登高》。

二、《登高》的寫作背景(2分鐘)

《登高》向來被譽傳為名作,被明代的胡應麟稱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詩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當時雖然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趁機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民不聊生。同時,唐與吐蕃等外族戰爭不斷。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詩人杜甫的鬱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各種苦悶像濃雲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為了排遣苦悶,詩人抱病登高,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體感知(3分鐘)

1、播放錄音朗讀,找出本詩的主體情緒是什麼?(詩眼:悲)

2、聽老師示讀,注意詩歌的字音、節奏及停頓。

3、大家自由朗讀,注意結合課文註釋,翻譯不懂的字句。

四、品讀詩歌(30分鐘)

1、[鑑賞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問題1:首聯利用工筆細描的手法共寫了幾種景物?

六種:風、天、猿、渚、沙、鳥

問題2:這六種景物分別用什麼詞描寫的?

急、高、嘯哀、清、白、飛回。十四字寫六種景,形、聲、色、態兼備,十分凝鍊。

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飛鳥,可能是一隻找不到食物的孤獨痛苦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隻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

問題3:我們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隻歡樂的鳥?或者想象成不是一隻,而是多隻?

不能,我們得根據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風、高遠的天空、哀鳴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島、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飛盤旋的水鳥。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徵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渾高遠,又肅殺淒涼。

2、[鑑賞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問題1:頷聯,寫了幾種景物?由落木和江水,我們能想到什麼?

兩種景物:落木、長江。杜甫看到落葉飄零,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於712年,卒於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意,傳達出年華易逝的感慨。

“不盡長江”傳遞的信息是時間的無窮,給人一種歷史長河永不停息的感覺。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有些無可奈何。但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説,他不僅僅是無可奈何,也不是對生命短暫的想不通,更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律。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很宏大的氣勢。

問題2:能把這聯的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繫起來總結一下嗎?

從表達技巧角度,此聯運用對比襯托,用時間的無窮襯托了生命的短暫。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相反,時間和歷史越是悠久無窮,就越顯得人生命的短暫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萬古長青。此聯“無邊”“不盡”,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這種複雜深沉的情感藉助兩個修飾詞“無邊”和“不盡”表現得更為充分。這兩個詞與下聯的“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排遣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詩的境界更加雄渾壯闊,更能表達出深沉複雜的思緒。

總結:寓情於景,為全詩奠定了沉鬱、悽清、悲愴的感情基調。如果説前兩聯是寫景的話,那麼後兩聯是什麼?抒情。

3、[賞析頸聯]------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問題1:南宋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評析此聯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異鄉“作客”,寄人籬下,此其一;系舟“萬里”,故鄉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為氣”,節令淒涼,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終,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體弱“多病”,纏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親,此其七;孑然孤“獨”,此其八。

羅大經對這一聯的總結的確極為精當,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謂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萬里”:寫出了自己距離故鄉之遠,相隔千山萬水,思鄉之情,溢於言表。這是第一層意思。

“悲秋”:這兩個字寫出了詩人在秋天的悲涼感受。秋天,是草枯葉落,百花凋零的季節,人在秋天往往會有一種悲涼的感覺。悲秋,是我國文人墨客的一種傳統文學題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詞,意思是説秋天的時候,男子會覺得繁華落盡,滿目蕭瑟,有些英雄末路的傷感。我們再聯繫詩人杜甫所處的時代和四處飄泊的經歷,就能夠體會出“悲秋”中這個“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這是第二層意思。

“作客”:詩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鄉。漂泊他鄉的人,難免會有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在秋天就會更加濃烈。這是第三層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這一個“常”字,説明了什麼?它説明在詩人的一生中,經常要到處飄泊,四處流浪。杜甫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如果説“作客”他鄉,已經讓人心懷愁緒的話,那麼“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淒涼。這是第四層意思。

“百年”:不是説一百年,也不是像書上註釋那樣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當時作者已經55歲了,這麼大年紀還在外飄泊,這就不能不讓人非常感傷。這是第五層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飄泊生活中,詩人身患多種疾病,一個身體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況是在悽清冷落的秋天呢。這是第六層意思。

“登台”:詩人登上高台所見到的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悽苦悲涼的景象,讓詩人心中產生了無限感慨,再聯想到時局的動盪不安,聯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會更加沉重。這是第七層意思。

“獨”:在“登台”前面加一個“獨”字,就使“登台”更加悲涼。在傳統的重陽節到來之際,詩人既不能走親訪友,又不是舉家齊登,而是獨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負未展,疾病纏身,家鄉難回,知音漸少(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怎能不感慨萬千?那種孤苦無助之感,可謂是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是第八層意思。

總結:大家看,雖然只有十四個字,卻能夠寫出八層意思,這就難怪此詩千百年來為世人年稱道。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在這兩個詩句中,這八層意思不是並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疊加在一起的。它描繪出這樣一幅景象:一位年過半百而又疾病纏身老人,遠離家鄉,多年飄泊在外,在一個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的秋天,獨自登上江邊的高台,面對着滾滾江水、茫茫蒼穹,禁不住慨然長歎。這是一幅多麼悲涼的景象啊!這其中任意一種意思就足以讓人沉重,更何況是八層意思呢?為了使這種複雜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達,詩人在接下來的兩個詩句中,對自己當前的處境又進一步做了具體揭示:

4、[賞析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問題1:聯繫當時詩人所處環境説説尾聯中艱難二字的含義。

“艱難”指國家艱難,更多的是指個人艱難。因為杜甫此時已經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渾身是病,他估計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時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艱難的不容易的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幾乎伴隨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憂己,更憂民憂國。古代許多知識分子常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處世準則,而杜甫卻是無論貧困還是發達,都是心懷天下的。憂國憂民是杜甫詩歌的主旋律。

問題2:用自己的話説説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達了極度的意思。這樣更表現出杜甫的憂國憂民。杜甫想為國家出力,平定戰亂,但是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所以極度遺憾,這是一種憂憤的心情。老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髮叢生,兩鬢染霜。

問題3:此時是重陽節,按習俗應該喝酒賞菊花。酒是中國人的最愛,似乎惟有酒能夠淋漓盡致地表達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這個人特別愛喝酒,無論高興還是傷悲都要來上一口。在我們學過的杜甫的詩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寫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但是現在的杜甫卻不能喝酒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有肺病等多種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還因為窮困,他也不一定能夠有酒喝。借酒才能澆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悶的情緒。可是卻不能喝酒,這愁悶可怎麼了卻,怎麼疏解呢?——只能鬱結在詩的結尾,鬱結在杜甫老人的心頭。

小結:國家與個人的雙重艱難,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於是才有了滿頭的花白,而一個“繁”字,則寫出了白髮之多,詩人的潦倒生活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正需要借酒澆愁,好來個“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為生病而剛剛戒了酒,心有萬千愁緒,無法排解,詩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詩人似乎還有千言萬語,萬語千言要向世人訴説,但卻又不説了。人在憂愁苦悶的時候,如果能夠向人盡情訴説,或許可以排解一些苦悶,而詩人卻不説了。不是不想説,也不是不能説,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説也説不完,訴也訴不盡,所以索性不再説下去了。這就為讀者的進一步體會,進一步感受留下了無限廣闊的空間。這正是杜詩沉鬱頓挫的藝術特色所在:沉鬱是指其作品思想內容的博大精深,題材的嚴肅,感情的深沉、深摯。頓挫是指其表現手法的沉着藴藉,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覆低迴。

五、結束語(6分鐘):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詩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陽登高,我們的靈魂彷彿再一次受到洗禮。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裏有對漂泊生涯的感歎,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這就是那個一生坎坷,曾經豪情萬丈,志在報國的杜甫,那個無論窮達,都不忘兼濟天下的杜甫,那個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還掛念祖國興衰的杜甫。同學們請記住這位偉大的老人。下面讓我們一起飽含感情的朗誦一下《登高》。

登高教案 篇七

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的這堂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登高》詩,學習詩的最好的辦法是誦讀,通過誦讀,可以走進作品描寫的意境中去,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裏去,從而受到感染,獲得啟示。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登高》詩的配樂朗誦和有關詩句的畫面。

(用多媒體放映詩與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學生認真地觀看,感受詩意)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再跟着畫面朗讀這首詩,討論這首詩寫了什麼?又是怎樣寫的?下面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學生思考片刻後,有幾個舉起了手)

生1:寫了夔州的秋天、落葉、長江、沙渚、猿鳴、飛鳥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視,是從多個角度來寫的。

生2:還有詩人的登高遠眺。從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峽秋景圖”,是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來寫的,採用了不同的視角。上、下、遠、近的秋色塞滿了整個天地之間。

生3:詩的前四句寫景,後四句寫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寫法。

師:很好。你們對詩文內容已經很瞭解。那麼,前四句寫景出現的“猿鳴”、“飛鳥”、“落葉”、“長江”四個意象有什麼寓意呢?詩人的意圖又是什麼呢?有什麼深刻的藴涵呢?

生:……(生沉默)

師:哪位同學能發揮一下想像,把這幅“三峽秋景圖”具體描繪一下,讓同學們再深刻地感受一下,體味詩的意象,從而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情感和意圖。

(有幾位文學基礎好些的學生埋頭在紙上快速地寫着)

生:這是唐代宗大曆二年深秋的一天,陣陣秋風,送來山猿聲聲長嘯。山鳴谷應迴盪在天際,令人心驚膽顫。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邊沙石,孤零零幾隻小鳥在其間低飛,秋風吹動稀疏的白髮,詩人步履蹣跚,獨自登上三峽一處荒寂的高台。呼嘯的風聲,澎湃的濤聲,淒厲的猿聲,聲聲入耳。那被風吹落的片片枯葉,滿山遍野,不時掉落在詩人的腳下,又很快被秋風捲走。面對着淒涼蕭殺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詩人禁不住老淚縱橫……

(不少學生鼓掌)

師:説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種感覺。同學們想想過去我們學過的古詩中,“猿鳴”一般是不是用來表達人的內心的一種憂愁,那麼“飛鳥”呢?

生1:“飛鳥”既然是在空中飛,説明它無處停息,比喻孤獨無依。

生2:“落葉”有落葉歸根的意思。

生3:長江一瀉千里,比喻時間的流逝。

師:詩的意境已經深挖出來了,我們再聯繫一下“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體會詩人借景寄託的心境。大家再把這四句詩反覆讀幾遍,小組討論一下,然後作一番交流。

(學生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1:這幾句詩寫出了詩人晚年的心境,因為“常作客”指萬里漂泊,居無定所;

“百年”指年邁衰老;“多病”指疾病纏身;“悲秋”寫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來比喻收穫,是喜悦,但詩人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就生出了無限的悲傷。

生2:説心境,不如説是處境:詩人因為漂泊無定,備嘗艱難潦倒之苦,使自己白髮滿鬢;又因為疾病纏身,詩人喜喝酒而酒又沒有了,自然就觸景生情,心中的悲傷難以排譴。

生3:我覺得整首詩層次應該很清晰,前四句寫季節之秋,後四句寫個人之秋,全詩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貫穿,充分體現了詩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難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晚年的心境嗎?

師: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好!同學們,如果用悲季節之秋,悲個人之秋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情感,並進而認為這就是詩人晚年的心境,那還是杜甫嗎?

生:……(生沉寂)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杜甫當時年老多病,為什麼還要登高呢?

生:因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亂的硝煙尚未消散的祖國山河,雖然他知道登高望遠,滿目都是秋,但還是止不住那登臨的沉重腳步。

師:能看到真的硝煙嗎?

生:看不到的,那是他心裏的硝煙,那硝煙中,不斷湧現出來的是大唐衰微,朝綱不振,滿目瘡痍……

師:那麼,回過頭,我們再一起來思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難道僅僅是季節之秋嗎?“艱難苦恨”難道僅僅是由於作客,多病嗎?讓我們一起走入詩人的心靈,深挖一下詩歌的思想藴涵。

(再次播放詩與畫《登高》片段,讓學生沉浸其中,感悟詩情)

生:無邊落木彷彿就是唐帝國衰敗的寫照,從江河東去中我們分明可以感受到無情的歷史變遷,蕭瑟的秋意中飽含着杜甫多麼深厚的憂國憂民的感情啊。

師:説得好啊!

生:“艱難苦恨”也不是杜甫個人萬里作客的悲傷,“繁霜鬢”是由於杜甫憂國憂民,憂慮過深過重造成的。

…………

(發言的學生很多,這裏不一一詳述)

師:太感人了。同學們談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感受詩的氛圍,從觸景生情中去感受無處不盪漾着的災難時代的痛楚聲音,就一定能夠理解《登高》詩的真正意藴。現在,同學們再討論一下:在季節之秋和個人之秋中還滲透着一個怎樣的“秋”呢?

(師在黑板上畫了三個圈)

生:在季節之秋和個人之秋中,還滲透着一個國家之秋,正是這個“秋”充斥着詩人的心胸,並且與季節之秋、個人之秋產生了共鳴,只有這個“秋”才是詩人所悲之秋的真正靈魂。

師:這就是杜甫身處人生之秋,望着季節之秋,心裏裝着國家之秋啊!老師還覺得“艱難”與“苦恨”間必然存在一種關係,是什麼關係呢?同學們,請認真思考一下,沒有“艱難”,何來“苦恨”?這是什麼關係呢?

生:是因果關係。艱難的世事,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國難深重,正是匹夫有責,奮力報國的時候,可是杜甫自己卻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萬分憾恨。

師:噢,原來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為國為民盡力了!這是詩人的自責,他憂憤深廣,既不像蘇軾,也不像李白。蘇軾在政治上失意時,能曠達自解、“倚杖聽歌聲”;杜甫做不到,他終生坎坷,卻從不談清風明月,即使晚年走投無路,也未曾問過桃園仙蹤,他活得太執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總是在自我張大,一會兒上九天攬月,一會兒下五洋捉鼈;杜甫卻總在自責自己不能挽狂瀾於既倒,不能救生民於水火,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藴,這才是獨一無二的杜甫心哪!

同學們,這一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了《登高》詩的思想藴涵,邊説邊談,邊談邊説,每一個活動細節都進行得很好,特別是有好幾位同學的發言很深刻,關於結構藝術方面的問題,由於時間關係,留着咱們下次説,好不好?下課。(師生道別)

教後感:

本堂課師生對話的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調動了自己的知識體驗,想象與直覺,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釋詩句的含義與思想藴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的探究型語文審美教學課使學生認真地閲讀作品,師生之間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從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傳遞的諸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