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察物體的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W

觀察物體的教案新版多篇

《觀察物體》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課本P67例1及練習十五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係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學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後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説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瞭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徵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説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説説。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説一説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説一説,説完之後,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後再 本站 在小組中説一説。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説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並説説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説一説從前、後、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説一説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最好,好在哪裏?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的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結果是不同的。

三、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玩具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

1、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形,問學生最都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怎麼辦?

2、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為什麼每個人得到的結果不同呢?”

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那麼為什麼會不一樣呢?你同意誰的結論?

生:他們四人都不對,因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師:對呀!這四個人得到的結論都不是全面的。為什麼呀?

生:他們四個人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師:要全面的瞭解一個物體的特徵,必須要全面的去觀察這個物體,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綜合無分析把握這個物體的形狀和特點。我們本節課就來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觀察物體

(1)出示鬧鐘,(放在學生中間)分組進行。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

(2)學生活動,觀察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看到的物體形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師:為什麼會這樣呢?

生1:因為我在鬧鐘的前面。

生2:因為我在鬧鐘的後面。

生3:因為我在鬧鐘的左邊。

生4:因為我在鬧鐘的右邊。

師:我們每一個人只看到一種結果,你相信別人的結果嗎?真是這樣嗎?

學生交換位置觀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觀察位置)

(3)師:通過剛才的不同觀察,你有什麼想法?

生:沒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沒一個物體都不一樣,有好多形狀。

師:是這個物體不一樣嗎?

生:不對,是我們人看的餓位置不一樣。

師生小結: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結果是不同。

(4)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

師:誰能説一説圖中恐龍的三個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並説明理由。

小組彙報、課堂交流。

應用拓展:

1、多媒體課件出示圖:桌上放着一個茶壺,四位同學從各自的角度觀察。

(出示茶壺四個方向看到的圖形)請指出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

2、小組活動進行觀察

67頁“做一做”中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數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後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後,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鞏固新知:

1、每個學生從各自的方向觀察自己的玩具,説一説看到的玩具有什麼不同。請幾個學生説給全班同學聽。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狀)”

2、小組活動鞏固知識:任選小組成員中的一個玩具,放在桌子中間,説一説從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B: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應用總結:

師:那麼“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個人的説法對嗎?他們四個人怎樣説,才是正確的?

生1:應該説:“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應該説:“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應該説:“大象的尾巴像一條蛇。”……。

師:你們還可以怎樣説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師:他們如果這樣説,你還笑他們嗎?

生:不笑了,他們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説的。

課堂小結:

1、説一説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告訴同學們好嗎?

2、如果讓你去觀察一個物體你用怎樣的方法觀察呢/

通過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對的,對一個物體應全面的觀察。

反思:

觀察物體 篇三

説課

隨着國小數學教育改革的深化,數學課程標準把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定在探索、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強調要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樹立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放手給他們一個自行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自我發展中發現,在自我發展中創新。

一、説教材,説學情

從數學知識、方法的角度看,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在直觀認識了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它是“空間與圖形”中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以前的幾何教學,教材上主要是對形體的具體認識的設計,對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培養沒有一定的落實措施,教師在教學中的隨意性較大,而現在根據“空間與圖形”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編排的“觀察物體”,就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觀察物體”一課與美術有很密切的聯繫,但並不等於美術課,它是教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世界,與純粹的美術要求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表現世界是不一樣的。此課例是要通過學生的空間想像和對幾何圖形的記憶,讓學生初步體驗二維與三維空間相互轉換的關係,使學生有一個豐富的數學學習經歷,使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從學生思維特點的角度看,在我們的環境中,除了看不見的空氣,不定型的水之外,絕大部分東西都有形狀,只是有的形狀簡單,有的形狀複雜,因此,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置身於三維世界之中。他們具有較多的關於形狀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經驗,上國小後,隨着兒童思維能力的提高,他們漸漸將這種感性經驗發展為抽象的概念,漸漸獲得了簡單的幾何形體的概念,這是一個體驗、積累和昇華的過程,是建立在對周圍環境直接感知基礎上,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係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個包括觀察、想像、比較、綜合、分析,不斷由低到高向前發展的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對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而言,這一學段的教學要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要聯繫實際生活,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注重知識發展和探索的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只有在這樣點點滴滴的累積之中,學生的視野才會不斷拓展,對圖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課的設計總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説教法,説學法

(一)組織反映空間觀念的數學材料

本課設計了以下五組材料:1.依次出現冰箱的三視圖,運用反例,讓學生思考這是一個什麼物體。2.讓學生將從家中帶來的玩具、物品等實物擺放在桌上,仔細觀察,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3.利用課件提供的具體生活情境:三個小朋友從不同角度給熊貓照相;小老鼠看水壺等小朋友喜歡的畫面。4.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相關的練習。5.動手操作擺積木的遊戲。

(二)設計體現空間觀念的呈現方式

先從看圖片到猜物體,學生猜得五花八門,展現了他們的豐富想像力。對三維空間關係的認識能力本質上是一種空間想像能力,一種更高水平更復雜的空間概括能力。因此,課一開始設計的“猜一猜”有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再從看實物到畫出它的一個面,仔細觀察,分析比較發現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觀察,結果畫面不同。然後通過創設生活情境,進一步體驗感知,有助於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達到感知的昇華。最後通過搭積木的練習,利用課件出示的三視圖,讓學生想一想,再把頭腦中形成的物體的表象擺出來,由面到體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樣的呈現方式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和認知規律,採用逐步滲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研究有助於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

1.學生已有經驗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又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對物體的認識學生並不是一點沒有的,因此在設計教學時,要把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融合,從課一開始就遵循這個原理,猜冰箱、畫實物、動畫演示等,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漸漸地靠近。

2.發展空間觀念的途徑應多樣化。過去,比較強調用算式加語言來表達數學思想,其實,表達數學思想的方式有很多,還可以用符號來表達,也可以用動作來表達,發展空間觀念也同樣如此。本課中就通過學生生活經驗的再現、回憶(照相、穿球鞋)、對實物的觀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動手操作(畫畫、搭正方體)、猜測等途徑,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有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空間觀念需要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氣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小房子,並且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再和同組的四個小朋友交流所畫、所想、所思,這樣以學生為本的操作活動,使學生更加具有主動性、創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與交流的意識,使他們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發展了自己的潛能,培養了空間觀念。

觀察物體 篇四

第一課時

【知識點】:

1、舉出生活中的簡單物體讓學生觀察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形狀。

2、引入由正方體搭建的立體圖形,給學生示範書中提供的搭建活動,邊操作邊講解。

3、讓學生分組進行操作,並給予指導,引導學生觀察所搭建的立體圖形。

4、總結:同一立體圖形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形狀。

第二課時

【知識點】:

1.示範書中提供的第二個搭建活動。

2.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在學習中學會如何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對學生搭建活動予以指導和肯定,讓學生在搭建的過程中學會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4.指導學生多做幾次搭建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觀察物體》 篇五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者所在位置;

2、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準備活動:

課件、積木、小茶壺、勛章、小五星。

活動步驟:

一、激趣引入。 動物王國有一名著名的小鴨偵探,這幾天動物王國出了一系列的盜竊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貴茶壺丟失了。讓我們一起來破案好嗎?

二、活動展開。 小鴨偵探已經忙了好幾天了,也找到了4把與丟失的茶壺差不多的茶壺,這是他拍回來的照片,下面讓我們一起幫小鴨偵探把丟失的茶壺找出來吧。

(一)方法呈現

1、學生4人小組交流,取出準備好的小茶壺,每個人在觀察後説説自己看到的形狀,然後交換位置説説看。找出那把失竊的茶壺。

2、學生觀察、討論結果,並説説為什麼。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結觀察中發現的內容,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小鴨偵探:謝謝大家幫我找回了丟失的茶壺。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和我一樣做個名偵探?做一個好偵探的一個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敏鋭的觀察力,下面就讓我來考考大家。做得又對 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給他帶上一顆智慧星。

(二)體驗方法

1、第一排的物體與第二排的哪個圖形有聯繫?説説有什麼聯繫?

2、擺擺、説説,從哪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是一樣的?

3、想想、畫畫。(從上面看是什麼圖形、從前面看是什麼圖形)

4、比一比看誰的方法最多。 用6塊積木擺兩個圖形,你能擺出幾組從上面往下面看一樣的圖形嗎?

三、拓展活動:

小鴨偵探: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啊!我現在就帶你去破案,你們願意嗎?表現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後我要授予他小鴨勛章。

1、我已經在小偷房子外邊埋伏好幾天了,終於找到小偷藏髒物的房子的門。其中三扇有機關,只有一扇門很安全,那是哪一個 門呢?

2、終於走進小偷藏髒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將茶壺裝在箱子裏,房子裏又有許多箱子,究竟在哪裏呢?這是我在藏有名貴茶壺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讓我 們一起根據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壺吧。

3、我們用集體的智慧終於找到了丟失的茶壺,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兩張照片,請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哪兒去了?

四、全課總結。

評選出本課最出色的小朋友,授予“小鴨勛章” 請小朋友説説,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觀察物體》 篇六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0—41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並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觀察照片,激活相關的生活經驗

1、談話引入,觀察照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兒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後拍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麼照片會不一樣呢?(啟發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3、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評析:通過觀察從自己教室拍的兩張不同的照片,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二、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視圖

1 、給小熊“拍照”。

(1) 指導“拍照”方法:請小熊“坐”在課桌中央,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

(2) 實地“拍照”:

先自己選一個喜歡的角度給小熊“拍”一張照片,想一想這張照片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再變換角度,從小熊的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想一想這些照片拍出來又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們都 “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評析:以模擬拍照這一遊戲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人人蔘與。通過有目的的指導和分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想一想照片的樣子並把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腦子裏,指導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去觀察,而且要注意觀察到了什麼,從而提高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3) 辨認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後、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在什麼位置拍的,就站到相應的位置去。當學生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困難時,引導學生到小熊的左、右兩邊再次進行觀察,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臉是朝哪邊的。經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生重新做出判斷,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

評析:讓學生根據照片判斷拍攝位置,並站到相應的位置去,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有利於學生人人蔘與,而且也便於老師及時瞭解學生觀察、辨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注意讓學生帶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進行觀察,並引導他們從注意觀察到的整體形象轉向注意局部變化,逐步領悟兩者的差別。

2、給小貓“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貓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生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果。

評析:有了上面給小熊“拍照”的經歷,學生不難解決這一問題。通過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讓他們利用在上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進行想象並作出判斷。

3、觀察茶壺。

(1)請組長拿出一把茶壺,按老師指定的朝向放在課桌中央。

(2)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察,並把每次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裏。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學分別從前、後、左、右觀察茶壺的場景,並出示四種不同的視圖,請學生判斷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在書上連一連。

(4)小組內交流,全班評議並核對結果。

評析:在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後,通過觀察對象的變化,讓學生再次參與實際觀察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會看到不同的視圖。

4、觀察茶壺和茶杯

(1)請組長再拿出一個茶杯,放在茶壺旁邊。

(2)引導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它們的位置關係。

(3)在小組內互相説説從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壺的哪一邊。

(4)請一組學生彙報觀察結果。

討論:4個小朋友看到的一樣嗎?為什麼會不一樣?

評析:觀察對象由單個物體發展到兩個物體的組合,通過讓學生實際觀察並在小組內交流觀察到的結果,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也有所不同。

5、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在學生經歷了三次觀察物體的活動以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對活動過程、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體驗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形成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會。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出示一張大樓的照片,説明:這是一幢長方體的大樓。

2、引導學生想象:從大樓的前、後、左、右去觀察,分別會看到什麼樣子呢?

3、在小組內互相説説想象的結果。

4、出示四張圖片,請學生判斷分別是在哪個位置看到的。

評析:讓學生根據大樓的照片想象大樓前、後、左、右的視圖,由於在課堂裏無法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需要綜合應用在前面的觀察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相關的舊知才能展開合理的想象,並需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作支撐,這對一年級的的小朋友來説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裏向學生提出這一任務,主要是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提供一種機會。在學生展開想象並交流想象結果的基礎上,再出示各種視圖,一方面讓學生作出選擇和判斷,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想象活動提供了反饋。

四、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後繼續觀察

你還想觀察些什麼?請同學們課後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交流。

總評:本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中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積累活動經驗。

設計者通過認真鑽研教材,在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活動作了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動活潑,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每一次觀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確,反饋及時,並儘可能讓學生人人蔘與,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體驗。

2、立足於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於教材。

各個層次的活動,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動線索而展開的,但在活動的具體設計和組織安排上,又能對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加工,以利於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觀察物體 篇七

教學內容:

觀察物體 蘇教版(第三冊)第40到4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同一個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根據看到的不同的形狀正確確定正面、側面、背面的觀察位置。

3.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並能根據觀察到的形狀確定觀察的位置。

教學準備:

玩具小雞、小雞四個面的照片、小雞頭飾、玩具相機、電腦課件。

給學生分四人一組,並給每個學生確定號碼1到4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昨天老師路過美術教室,看見同學們在畫一隻玩具小牛,這是老師從你們作業中選出的兩幅作品,瞧,畫的多可愛!他們畫的都是小牛,你能看出這兩幅畫分別是站在小牛的什麼位置畫的?

師:在我們平日的生活中,有時需要對一些物體進行觀察,會不會也有這樣不同的結果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塊去研究,掛出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教室圖片

師:學校要評比優美教室,課餘的時候,小記者們到全校每個教室去拍攝照片。你能説説這張照片是小記者站在教室什麼位置拍的?

(讓學生充分發言)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們發現由於拍攝時站的位置不同,所拍攝出來的照片也就不同。

三、觀察玩具小雞

師:(出示座位圖片),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隻玩具小雞,四個同學分別坐在小雞的前、後、左、右四個不同位置上,他們分別能看到小雞的什麼呢?

你們想不想像他們一樣也來觀察一下?請各小組把玩具小雞擺到桌上。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記在腦子裏。(學生活動)師把四張小雞照片貼在黑板上。

師:下面請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給小雞拍一張照片,想一想你拍的是這裏的哪張照片?(學生活動)

問:你看到的是哪張照片?(找三個人説)

師:請和他們看到的是一樣的起立。你們發現什麼?

師:同一位置的小朋友拍到的小雞照片是一樣。

師:很好,大家都能準確的找到自己拍的照片,你想親眼看一看你們這組其他小朋友拍到的小雞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就請大家一塊兒來做個找頭飾的遊戲。我們先來看二(3)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個遊戲的?(錄像)

學生遊戲。

四、課間操

師:下面到課間操的時間了,我們來放鬆一下。同學面對面站好。

問:做課間操時,老師發現面對面的同學伸出的手和腳正好相反,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師:當我們面對面時,你的右邊是對面同學的左邊,你的左邊是對面同學的右邊。

五、觀察小熊照片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這是它的照片。你知道它是誰?肯定是小熊嗎?要看它的哪一面就能肯定?現在你們看到它是小熊,請把它帶到你們小組。

問:這兩張照片分別是站在小熊的哪面拍的?

師:這裏還有兩張照片,又是站在小熊的哪面拍的呢?為什麼?

師:請各小組同學站到能看到小熊右手的這邊,和照片上一樣嗎?

問:這張呢?為什麼?

師:請你們也站到這邊看一看,一樣嗎?

出示打亂的小熊照片

問:老師重新整理了一下照片,這張是站在小熊的哪面拍的?(師指生答)

六、練一練(略)

七、觀察鋼琴(略)

師:觀察物體不僅可以從前、後、左、右進行觀察,還可以從其它位置進行觀察。以後我們還會繼續來研究。

八、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老師對你們今天的積極表現非常高興。

觀察物體的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教材第41頁例題,第41到42頁想想做做第1到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形,進一步深化對實物和視圖關係的認識。

2.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

會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根據指定視圖擺出物體。

教學準備:

掛圖,正方體教具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創設情境

出示教學掛圖

先數數

再擺擺

後畫畫

比一比問:從正面看這3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嗎?都是什麼樣的'?從側面和上面呢?

小結: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問:題裏要求我們做幾件事情?

指名回答題中兩個問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集體交流。

3.做第3題

全班交流。

全課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呢?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三副圖形分別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

學生擺擺。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與例題同樣的3個物體。

看一看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看這3個物體,你看到了什麼圖形?

學生試着把自己看到的圖形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畫的結果。

各自默讀題目

學生獨立操作、觀察。同桌互相檢查物體擺的對不對。

明確要求,學生連線,再回答問題。

先獨立拼,再小組為單位,比一比。討論各有幾種拼法?

觀察物體的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3、藉助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5、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6、對學生進行保護珍稀動物、關心集體的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1、從實際切入。

激趣:小朋友們,你們照過相嗎?哪位同學給別人照過相?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台照相機,誰想給大家拍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拍照。)

談話:你可真像個小攝影師!同學們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麼樣!(教師操作、屏幕出示剛才在不同位置拍攝的照片。)

提問:大家覺得拍的怎麼樣?你最喜歡哪一張?這張他是站在什麼地方拍的?拍的是這位同學的哪一面呢?(學生討論、回答)

生1:我最喜歡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歡側面的,站在她的旁邊,拍的是她的正面。

2、導入新課。

講述:同學們説的真不錯,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細觀察物體,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出示課題)

[設計説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拍照活動巧妙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構建新知。

(1)本位觀察:

談話:(出示玩具恐龍)這是什麼?你們知道都有哪些恐龍?大家看,老師手裏的這隻恐龍是什麼樣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鋒利的牙齒,白白的肚皮,手細細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翹起來的,樣子很兇猛。

要求:老師為每一組也準備了一隻恐龍,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了這隻恐龍的哪一面,是什麼樣子?(課件出示從正面、左側面、右側面、背面拍攝的恐龍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和屏幕上的哪張照片是一樣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圖是一樣的。

生2:我看到了側面,它有粗壯的腿。和第四幅圖是一樣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圖是一樣的。

談話: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老師想統計一下人數,請看到恐龍正面的同學站起來。看到側面的同學也站起來。沒有站起來的同學,你們看到的是哪一面?

3)全面觀察: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自己找一個位置觀察恐龍?好,那你們想到哪個位置就到哪個位置去觀察吧!(學生自主選擇喜愛的位置去觀察。

提問:你到哪個位置去觀察的?和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説明:這是老師繞着恐龍一圈拍攝到的錄像,我們來看一看吧!

(4)情感交流:

教師:看過之後,你都想對恐龍説些什麼?

生1:那些小恐龍真可愛,我都想養一個。

生2:恐龍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

談話:你們知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恐龍了?由於自然的原因,恐龍已經滅絕了,可是還有一些動物也快要滅絕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鞏固新知。

(1)擺一擺

教師: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熟悉的物體,比如説:書、書包、鉛筆盒……你觀察過嗎?現在,請每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數學書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數學書都是什麼樣的?你看到數學書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幾個面?(學生操作,回答。)生1:我看到了側面,我能看到3個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個面。

(3)找一找

實例:大家知道嗎,開學以來,只要我們班級的桌椅壞了,總是有一位同學把它修好,可是卻沒有留下姓名。老師一直調查不出來。在星期六的時候,老師正好看到了這位同學和他的爸爸一起為班級修理課桌,老師悄悄的拍下了這些鏡頭。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呢?

小結:我們大家應該向他們學習,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