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多篇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吐字清楚,讀音準確。

2、瞭解文學的內容和閲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3、體會課文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

學習重點:

1、瞭解文學的內容和閲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2、品味本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1、擬人手法和對話方式的運用。

學法指導

中學語文和國小語文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為了讓大家進一步的學好中學語文,特在此介紹一些學習語文的便捷的方法。

1、如何制訂語文學習計劃。

2、如何預習。

3、如何做課堂筆記。

幾種學習語文的方法介紹:圈點勾畫法、批註法、質疑發問法。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親愛的同學們,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門,大至國門,小至房門,林林總總,也有神奇的門,如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一扇陌生的大門,帶給我們無窮的想象。門後面永遠是那麼神祕,那麼充滿誘惑,當穿過那扇門,你會發現一個新的天地。同學們,當你踏入中學大門的時候,有什麼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想把我們領進文學領域的入口處,揭開文學這片神祕的面紗,讓我們盡情領略文學的無限風光,從而深深地愛上文學,做文學的忠實讀者。

(一)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列練習

1、請你用圈點勾畫法標出生字詞,掌握字音字形、

詮釋( ) 裨益( ) 裨將( ) 憧憬( ) qián移默化( ) wēi言聳聽( )

2、結合註釋掌握詞義,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語境義

⒈為你打開一扇門。( )

⒉世界上有無數關閉的門。( )

⒊每一扇門裏,都有一個你不瞭解的世界。( )

(二)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讀音準確。

2、反覆誦讀文章第四節,體會文章語言的優美、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體會課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優美豐富的語言。

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一、導入。由“門”的意思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文學常識,指名回答。

2.指名5個學生上黑板聽寫詞語,其餘的在下面聽寫。

憧憬 裨益 詮釋 斑斕 真諦

師生集體訂正,組內互評。

三、新授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優美的語言。

(1)佈置自學任務:

自由朗讀課文,瞭解:

①作者為誰打開一扇門;②作者要打開的是怎樣的一扇門;③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④聯繫全文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⑤作者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進而思考文章的結構。

(2)學法指導: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隨文圈點;然後小組討論。

學生自學,教者巡視。

(3)討論、啟發。

題目中的“為”,引出行為的對象――“你”(青少年),從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誠意和良好願望。

②作者要打開的是一扇文學之門。

③從文中第2節可知打開文學之門的條件。

④題目是講:把你領進文學領域的入口處。

⑤文章的寫作順序,即作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本文是:親近文學、領悟文學的思路,可分兩部分。

以上問題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經過啟發,學生作答。

2、學習第一部分(1――4節)

(1)學習第1――2節:

自由朗讀本部分,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①本段的話題是什麼?(門)

②第1節中的1、2句的兩個“世界”分別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合:領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麼人?(青少年讀者)

④第4句與第5、6句分別寫了哪兩種情形?二者形成了什麼?(“打開這些門”與“不想開門探尋”;對比,説明打開門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些門?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後指名回答。

(2)學習第3―4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討論:

①第3節在文中的作用;(點題)

②文學的特點是什麼?文學的內容、閲讀的意義是什麼?從第4節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序號)

③中心句;(第句)

④怎樣理解“高智商的野蠻人”?

方法指導:通過朗讀,給句子標上序號,找出有關句子,再小組討論、交流。

(3)點撥:作者寫作本部分的目的在於讓青少年讀者明白閲讀文學作品的意義所在。

(4)學生齊讀第4節。

四、當堂訓練:

完成《自主學習》第2頁1―4題。

五、佈置作業:(語言積累)

熟讀第4節,力爭背誦,並在組內過關。

第二課時

初備 統復備

一、檢查複習:指名三個同學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每人一節)。

二、導入本課的學習,揭示學習目標。

三、新授:

1、自學第5節,思考、討論:本段的寫作內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學習第6---11節:

(1)學生齊讀。

(2)佈置自學任務:

①從內容上看,這一部分採用了什麼方式寫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的?有什麼作用?

(對話方式,從文中第5節“我和文學的對話”可見;用了擬人手法;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便於讀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麼?(文學)

③這幾段從哪幾個角度分別寫了哪幾個內容,照應上文的哪一句話?

(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感情三個角度;寫了文學的廣闊性、反映社會生活的豐富性、文學內容的時間性、文學作品對讀者的影響、文學作品的真誠和忠實、文學作品愛憎分明幾個方面寫的;照應第4節的中心句)

④作者寫這幾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讀者對文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去打開文學這扇大門)

(3)學法指導: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感悟,先思考再討論。

3、學生自由朗讀,細細品味6―11節,欣賞文中優美豐富的語言。

四、當堂訓練:

《自主學習》第2頁的“語段研讀部分”。先獨立完成,後組內互評。

五、佈置作業:

1、寫下你學了本文後對文學的感受;

2、預習《冰心詩三首》。

附:板書設計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議論大門 門 引出話題

以理激人

初識大門 文學之門 文學的內容、閲讀的意義

打開大門 打開文學之門 對話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 篇三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體會課文優美豐富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體會優美豐富的語言。

【佈置預習】:

1、朗讀課文2遍;

2、抄寫文中優美的語句不少於10句;

3、抄寫預習提示上的字詞3遍。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門”的意思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文學常識,指名回答。

2.指名5個學生上黑板聽寫詞語,其餘的在下面聽寫。

憧憬 裨益 詮釋 斑斕 真諦

師生集體訂正,組內互評。

三、新授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優美的語言。

(1)佈置自學任務:

自由朗讀課文,瞭解:

①作者為誰打開一扇門;②作者要打開的是怎樣的一扇門;③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④聯繫全文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⑤作者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進而思考文章的結構。

(2)學法指導: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隨文圈點;然後小組討論。

學生自學,教者巡視。

(3)討論、啟發。

題目中的“為”,引出行為的對象——“你”(青少年),從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誠意和良好願望。

②作者要打開的是一扇文學之門。

③從文中第2節可知打開文學之門的條件。

④題目是講:把你領進文學領域的入口處。

⑤文章的、寫作順序,即作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本文是:親近文學、領悟文學的思路,可分兩部分。

以上問題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經過啟發,學生作答。

2、學習第一部分(1——4節)

(1)學習第1——2節:

自由朗讀本部分,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①本段的話題是什麼?(門)

②第1節中的1、2句的兩個“世界”分別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合:領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麼人?(青少年讀者)

④第4句與第5、6句分別寫了哪兩種情形?二者形成了什麼?(“打開這些門”與“不想開門探尋”;對比,説明打開門的必要《本站·》性)

⑤第2接中,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打開這些門?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後指名回答。

(2)學習第3—4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討論:

①第3節在文中的作用;(點題)

②文學的特點是什麼?文學的內容、閲讀的意義是什麼?從第4節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序號)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樣理解“高智商的野蠻人”?

方法指導:通過朗讀,給句子標上序號,找出有關句子,再小組討論、交流。

(3)點撥:作者、寫作本部分的目的在於讓青少年讀者明白閲讀文學作品的意義所在。

(4)學生齊讀第4節。

四、當堂訓練:

完成《自主學習》第2頁1—4題。

五、佈置作業:(語言積累)

熟讀第4節,力爭背誦,並在組內過關。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感受作者筆下的文字的魅力,從而熱愛文學;

2.體會文中優美豐富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通過閲讀,感悟文學的魅力。

【佈置預習】:

熟讀6———11節,並抄寫其中你最欣賞的一段,準備參加朗讀比賽。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指名三個同學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每人一節)。

二、導入本課的學習,揭示學習目標。

三、新授:

1、自學第5節,思考、討論:本段的、寫作內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學習第6———11節:

(1)學生齊讀。

(2)佈置自學任務:

①從內容上看,這一部分採用了什麼方式寫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的?有什麼作用?

(對話方式,從文中第5節“我和文學的對話”可見;用了擬人手法;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便於讀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麼?(文學)

③這幾段從哪幾個角度分別寫了哪幾個內容,照應上文的哪一句話?

(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感情三個角度;寫了文學的廣闊性、反映社會生活的豐富性、文學內容的時間性、文學作品對讀者的影響、文學作品的真誠和忠實、文學作品愛憎分明幾個方面寫的;照應第4節的中心句)

④作者寫這幾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讀者對文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去打開文學這扇大門)

(3)學法指導: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感悟,先思考再討論。

3、學生自由朗讀,細細品味6—11節,欣賞文中優美豐富的語言。

四、當堂訓練:

《自主學習》第2頁的“語段研讀部分”。先獨立完成,後組內互評。

五、佈置作業:

1、寫下你學了本文後對文學的感受;

2、預習《冰心詩三首》。

附:板書設計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議論大門 門 引出話題

以理激人

初識大門 文學之門 文學的內容、閲讀的意義

打開大門 打開文學之門 對話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 篇四

1.正確書寫、讀準、理解、運用下列詞語:

瀏覽 無聊 徘徊 詮釋 縮影 憧憬 裨益

野蠻 廣袤 斑斕 瞬間 跌宕 遮掩 真諦

敲門磚

情不自禁 危言聳聽 潛移默化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掌握課文中比喻的手法及比喻句。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文學的想法,體會文學對人的作用。

4.做到有感情地朗讀,精彩語段最好能夠背誦。

【情境探究】

1.怎樣理解“求知和閲世的過程,就是打開這些門的過程”?

作者用通俗、形象、新穎的比喻設其文題,並在前三個自然段中表述其“門”,順理成章地引入本文的話題——文學之門。作者把開門的過程提煉為“求知和閲世”,應該説這是學習的全過程。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説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講的主要是“閲世”。把“閲世”當做一種知識,往往是被人們所忽視的,人們更看重書齋裏課本上的求知,閲世的收穫往往是課本所學不到的。應該説二者並重,缺一不可,沒有書本求知的基礎,你的閲世是膚淺的,生活、社會這本大書你是無法看得懂的;如果你僅就書本而求知,你很可能是書呆子,或者如同紙上談兵的趙括。新課程標準強調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領悟作品的內涵並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這就是求知和閲世的緊密結合。

2·“我曾經寫過一段文字,題目是‘致文學’。這段文字,是我和文學的對話,表達了我對文學的一些想法。”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作者對文學的想法?

回答此題的難度是提煉主要內容,壓縮多餘的文字水分。嚴格來説,這部分文字可以稱其對文學的想法,是對第四部分的進一步詮釋,是用擬人的手法説明文學的表現形式、文學對於人的作用、文學的無窮魅力。而且段與段之間並不是截然的不同。可以根據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以摘取最主要的話來回答。概括基本如下:文學可以描繪一切美妙的事物,足不出户儘可遊歷其中;不同的角色演繹着人生悲、喜劇;將時間凝聚於書頁之中;是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聲音,書籍是人類的朋友。

3.怎樣理解“而對那些把你當做追名逐利的敲門磚的人,你會把門關得很緊。”

這句話是緊承上一句的對比,是用擬人的手法、童話的形式來説明學習的動機。學習動機不純,將不被“門”所接納。其實學習成績的優劣,與品德的高尚卑鄙沒有關係,卑鄙者學習好者大有人在,只不過不是可紅可黑而已。我們只能這樣理解作者的意圖:學習要下功夫,心有旁騖是不會學到真本領的,如同《世説新語·德行》所言:“管寧與華歆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華歆就是那種把學習當做追名逐利的敲門磚的人。

《為你打開一扇門》 篇五

學習目標:通讀課文,能結合自己閲讀文學作品的收穫去領會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

課前學習:閲讀《為你打開一扇門》,解決生字詞,做好批註。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精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情境創設:門,是很神奇的東西,是封閉世界通向外界的出口,門後面永遠是那麼神祕,那麼充滿誘惑,當穿過那扇門,你會發現一個新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將引領我們去打開一扇特殊的門。請你快速閲讀全文,想一想,作者為我們打開的是一扇什麼樣的門? 自由閲讀、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發表見解

3 情境創設:閲讀文章,在作者看來,打開了這扇門會有什麼樣的收穫?你有過類似的收穫嗎?你能舉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例子嗎? 閲讀、勾畫

4 組織活動、評價 思考、交流

5 學習評價:你的收穫與作者相比,與其他同學相比有差異嗎?你如何看待這樣的差異? 思考、發表見解

6 組織活動、評價 思考、交流

課後學習:準備向同學推薦一部文學作品,讓同學對你推薦的文學作品感興趣,並很希望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