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來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呢?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W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如何來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呢?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煉,是“積學”的捷徑,是治學與科學研究的起點。《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生課外閲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總閲讀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古詩50篇(段)。”可見課外閲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的比重,而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產生閲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地培養學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他們擁有廣闊的活動天地,電視、卡通、動畫深收學生的青睞,但由於家庭、學校等諸多的因素,他們對課外閲讀不一定都有濃厚的興趣,這就要靠老師的培養、指導。如何來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呢?我作了一些嘗試。

一、創設氛圍便能誘發閲讀的興趣

良好的讀書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級中積極創設一種濃厚的閲讀氛圍。

1、以講故事誘發興趣。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國小生,一聽老師要講一個故事,個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平時,我一有空,就讓學生圍坐在一起,給他們講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等故事,把孩子帶進一個美妙精彩的世界裏,在享受故事帶來的奇妙世界裏感受到課外閲讀的誘惑。

2、以設獎激發興趣。在班級中建立圖書角,每星期開放兩次,有專人管理作好記錄,並定期對借閲記錄進行檢查,對借閲次數多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例如:把學校的圖書優先借閲獲獎的學生,評比“閲讀章”時優先考慮等。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

通過以上途徑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喚醒學生的閲讀意識,引導他們開始漫步書林,引發閲讀熱情。

二、加強指導便能保持閲讀的興趣

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閲讀的興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短,許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鐘熱度”。因此,必須加強指導,並“授之以漁”——教給讀書方法。

〈2〉 指導學生選擇讀物。閲讀是一項反映個性和人格的活動,而讀物的選擇是個性的表現。只有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讀物,他們才能深入理解讀物內容,受到讀物的感染。但是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閲讀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指導的過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現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閲讀讀物。

〈2〉 根據學生學習需要推薦讀物。課外閲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必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我在教學中常常根據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給學生指定一些閲讀的範圍,促進他們的課外閲讀興趣。如教完《五彩池》、《黃山奇石》等課文後,指定學生閲讀有關介紹祖國美好河山的文章,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深化,領略到大自然的美,祖國河山的壯麗。

〈2〉根據學生的年齡推薦讀物。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實興趣也隨之不同。我研究的對象是中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的學生喜歡童話類、科學類、節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祕感、創造性的讀物。因此必須選擇他們個性的、能吸引他們的讀物。如:在寒暑假有目的的向學生推薦《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記》、《打戰火星人》等。魯迅先生曾經説過:“看書必須同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話,才能釀出蜜來。”所以我還指導學生廣泛閲讀文學、數學、史地、天文等各種通俗科普讀物,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

2、閲讀方法的指導。

〈1〉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創設“發揮空間”。《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當今科學事業突飛猛進,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酌句的讀,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因此,我們還應教學生略讀法,指導學生讀看書先看序言、後記、目錄內容提要等,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藉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對於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詳加研究,其它內容可採用略讀形式。任何一次課外閲讀都是多種讀書方法的綜合運用,都應略讀中穿插精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學完《海底世界》一課後,讓學生去探索海底的奧祕,查找有關的資料交流。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有關的書籍,通過瀏覽,篩選有關章節,找到了海底內容的部分,最後精讀,篩選有關知識點進行交流。這樣,使學生從中掌握這些閲讀的方法。

<2>閲讀與記錄相結合.人們常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而,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從所閲讀的讀物裏摘錄精彩的語句語段便成了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時常用的閲讀積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本摘記本,讀書也是一種創造,“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累特”。讀書筆記本應該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了什麼書,在讀書筆記上記下篇名、作者、出初及閲讀日期,這是日後考核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及時摘錄好詞佳句,寫上自己的感受,發現的新問題、新知識。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是閲讀的收穫。閲讀累了,在本子描描畫畫,或花草樹木,或蟲魚鳥獸,給課外閲讀增添無限的情趣。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靈動的思想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穩定學生對課外閲讀的興趣。

三、展示成果便能鞏固閲讀的興趣。

在實踐中我意識到:只有儘量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的閲讀成果的舞台,定期對他們的閲讀情況加以檢查評定,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1、比賽每週的課外閲讀課時間,在組長帶領下開展閲讀和交流,並定時展開評比。如:每讀完一本書,便加一顆五角星;每背完三首古詩也加一顆五角星……這種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比賽,不僅引發了學生個人間的良性競爭,還利於學生互相鼓勵,維持對課外閲讀的長久興趣。每週五教師把(採蜜集)進行查閲,記載的好的,分星級進行評比。同時利用興趣課進行賽讀。(速讀賽、朗讀賽、讀書知識賽等)。

2、展評在班級中定期展評學生的讀書筆記、剪貼、手抄報等。學生在展評過程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對課外閲讀的興趣又進一步得到鞏固。

3、遊藝儘量多舉行學生喜歡的課外閲讀實踐活動。在班中開展了“課本劇表演”、“童話故事演講”、“走進歇後語王國”等實踐活動。這樣為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舞台,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讀書的成功喜悦,從而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讀書熱情。

採用上述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學生的閲讀興趣得到不斷鞏固,閲讀量大大增加,學生就越會讀書,越喜歡讀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最終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通過一年的嘗試,我班學生的表現令人驚喜:發現孩子們對課外閲讀產生了濃濃的興趣。一年來的實踐我也感悟之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尋找課外讀物,盼望着讀,自覺去讀,甚至於手不釋卷,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