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多篇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1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如下:

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悦。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今後還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2

最近,在高一年級初試新課改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教師只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課上先自主學習基礎知識,然後請同學走上講台,對本課的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勾畫,並説明自己的學習心得、感悟,最後教師再對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並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總體來説,效果不錯,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不看書,不勾畫知識點,一味的聊天、扯淡,東瞅瞅,西看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就是不學習。等到找同學上去講的時候就開始嚷嚷還沒看完呢,很是頭疼!

其次,在台上講課的同學雖然課前有讓他們準備,但可能是緊張的緣故,他們在台上講的時候不能自由發揮,條理不清,思路不暢,而且和下面的同學交流甚少。有的時候台上同學已經開始講下一個問題了,可是下面的同學還停留在上一個問題上,不知台上同學到底在講些什麼,真替他們着急!

第三,同學講課的時候課堂氣氛很活躍。可是,這活躍裏面卻有很多人是在起鬨。慶幸的是,通過這次課,我發現了他們班的問題:幫派現象。大哥級的人物只要説句話,其他人肯定會附和,而且聲勢不小!以後上課時我就有辦法了:只要制服那幾個挑頭的,課堂秩序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了!

第四,有的同學講課時聲音實在太小了,以致於即使全班沒有一個人説話,後面的同學也還是聽不清枱上的同學在講什麼,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一現象給我敲響了警鐘:以後上課不管什麼情況,都要聲音洪亮,要讓最後一排的同學聽清楚我所講的每一句話。如此,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而不是我自己一人在講台上表演,其他人在下面“看戲”。

以上便是我初試新課改教學模式的一些感悟、教訓。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逐步改善,將課講的越來越生動、有趣,讓學生開心地學、主動地學!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3

20xx年3月25日至28日,我與另三位語文教師來到賀州聆聽了全區國小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比賽課。這次展示的全區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一共有15節,選手們是來自廣西各市縣的優秀青年教師,教學內容均選自一、二年級下冊的課文,基本都是以指導識字寫字和整體感知課文為教學重點,但教學設計卻各顯特點,可謂精彩紛呈。其中我最欣賞的有三節課,分別是桂林麥茜執導的《歡樂的潑水節》,柳州林娟娟執導的《鳥島》,梧州龔岫雲執導的《數星星的孩子》。

下面我重點談談柳州林娟娟執導的《鳥島》這節課。

首先,林老師優美動聽的聲音和標準的普通話,讓我耳目一新、陶醉其中,相信全場聽課的教師和同學也與我有同感。同時,我深為林老師所任教班級的孩子感到驕傲和榮幸,因為聽林老師講課一定是一種美的享受,所以聽課率應該是很高的。此時我看到林老師的簡介,原來她曾榮獲全國美文誦讀比賽一等獎呢!

第二個亮點,是林老師進行書寫指導時,巧妙地把生字的書寫重難點編成了兒歌,聽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突出了每個生字的書寫技巧和具體要求,非常具有實效。比如“離”字這樣教:一點一橫長,點壓豎中線,撇點交叉在中間。下面的“豎、橫折鈎”要扁寬,“撇折、點”藏裏面。瞧,經過林老師一筆一劃的邊寫邊説,孩子們都牢牢的掌握了“離”字的寫法,這樣的教法多有趣也多有效啊!

第三個亮點,是隨文理解詞語意思,進而指導感情朗讀。低年級孩子對詞語的理解是有限的,怎樣突破這些難解字詞呢?林老師採取的是“課件演示,朗讀感悟”的方法。比如“陸續、築巢安家、養育後代”這三個詞語,本是比較空洞難解的,但經過直觀的課件演示,讓孩子們看到鳥島上鳥兒成羣生活、繁衍的情景,使得孩子們自主領會到了這些詞語的意思,而且通過造句、朗讀進一步加深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理想。

還有其他老師一些課堂的精彩,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此次前往,真是不虛此行啊!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4

考前複習經驗總結,使我增長了許多的知識,每位老師對自己的教學,都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複習方式,不僅增進了同事們之間的交流,更能充實自己的教學工作。

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採取,生生互動的形式,以趣味性的方式充實課堂,杜絕枯燥乏味的複習方式。例如,在我們班會認的字,可以採取課堂上逐個認讀的方式,明顯可以看出來,會與不會顯而易見,其他同學跟着他們讀,然後有不會的同學大家在一起教他,這樣他的記憶比較深刻。

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多背、多讀、多記、多寫、我覺得非常好,在語文教學中,背、讀、記、寫這四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這些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相信複習的質量一定是非常好的。達到一定的標準,可以免寫作業,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了。教師要讓學生進入狀態,使學生沒有一個消極鬆懈的狀態,同時也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教師對於會背誦的課文,一定要嚴格把關,會寫的字一定要讓他們會默寫。

學生年齡尚小,教師要正確引導他們的心態,降低浮躁的情緒,爭取家長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回家的時間學習,是對一天知識的總結和回顧,與家長做好溝通保持聯繫,提高複習效率,把家校緊密的結合起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對孩子門有信心,他們確實努力了,也很踏實,教師與孩子們共同努力,結合改進合理的班級風氣,相信會收穫良好的果實。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5

學習了《國小語文教學常規實施要求》後,我更加體會到了閲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提高閲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國小語文教學常規實施要求》指出:“閲讀教學要激發學生理解、積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理解課文藴含的道理,有閲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

所以我認為,首先應抓好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因為它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寫作特色的基本途徑。語文教學不但是為了讀,而且是為了應用,但讀是基礎。由此可見閲讀是語文課程中極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閲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同時閲讀教學是培養聽説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我一定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

要適應新的教改,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而代之以學生自讀,教師點撥。要求教師要少講,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講授課文,而是引導學生學習。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説,教師要發揮的是主導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要以學生自讀為主,把讀書思考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由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閲讀,增加學生自我閲讀的實踐,要求學生對一篇課文通過認真閲讀,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哪怕是不夠正確的認識,通過課堂講解,以達到共識。同時,在教學中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此建立在教師點撥下以學生自讀為主的“自讀”機制。只有自學,學生才能形成語文能力。

課堂閲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過分地依賴課內閲讀,把培養閲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分析課本閲讀上,由於量小,不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語文學科既有鮮明的獨立性,又具有廣闊的兼容性。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寬閲讀領域,以多種渠道激趣和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可以把閲讀教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可以通過別的信息渠道去閲讀一些有關的書籍;也可組織學生收聽或觀看與課文相關的廣播、電視、音像製品等,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教材內容,還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分析人物的特點,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知識,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總之,語文閲讀教學不能侷限在狹窄的圈子裏閉門造車,而應恢復自己的生動和精彩。

學語文教學常規心得體會篇6

本週我組老師都認真學習了《語文教學常規》,同時對照自己以往的教學工作加以反思,查找不足之處,每人都寫了簡單的體會。

綜合大家的體會,首先大家都覺得這項規則出台地非常及時,對我們的工作能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其次,它對教學的各個環節明確了具體的要求,如備課制定目標明確要求體現三維整合,清晰具體、針對實際、便於檢測,大家認為今後要多開展集體備課,統一課程目標再根據本班學生情況加以調整,是目標的制定更合理,更科學。還要利用網絡優勢,瞭解他人對某一知識點的設計,從而博採眾長,更有利於教學。

俗話説無規則不成方圓。作為一名教師,當然也得有一定的規則進行約束,遵守教師的規則,教師才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才能不辜負人們對教師的期盼。比如常規中規定了每節課的練習時間,朗讀時間,而目前的狀況時老師經常講滿四十分鐘,學生課堂練習時間嚴重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下課才佈置練習,導致練習不到位。因常規硬性規定練習時間,這樣就會促使教師在備課時給練習留有餘地。有了足夠的練習,學生的基本技能當然淡然能得到提高。又比如常規中談到對學困生的作業批改採用面批,因為學困生在課堂上不能很好的領悟知識,沒掌握的知識就會在作業中顯現出來,如果此時採取面批,對他對症下藥式的輔導,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細細研讀每一條常規,感覺都是那麼恰到好處。

同時常規中也對教師的個人成長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論學習、及時反思、參加教研和撰寫論文、案例等。備課組的老師學習後普遍在體會中反思這是自己做的較為不足的方面,特別是撰寫論文和案例,因為本教研組以中老年教師為主,大家研究意識相對薄弱,這是今後需要加強學習的方面,大家也討論,在目前階段,大家靠個人的能力無法獨立完成課題研究,可以以備課組為單位來開展科研,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促進共同的提高。

大家表示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自覺用常規來約束自己,雖然有的於己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