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導入淺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1W

首先我們對語文新授課和複習課的課堂導入進行研究。那麼,什麼是新授課?新授課有效導入有何作用?我們課題組在研究中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以傳授新知識、學習新方法為主要教學任務的課稱為新授課。它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課型,語文課堂教學新授課需要進行有效的導入,有效的導入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可以為課堂教學找到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導入,這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一線語文教師的共識。新授課的課堂導入應簡潔有趣而又有啟發性。那麼,語文課堂教學新授課如何有效地導入呢?為此,我們課題組成員進行了不懈的嘗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寫心得體會,積累經驗,不斷完善。雖然存在一些困惑,但我們不斷改進、分析、歸納。我們認為,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導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

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導入淺談

(1)舊課導入

所謂舊課導入是通過複習已學過的語文知識,引出本節課需要學習的語文新知識的導入方法稱為温故導入法。這種方法可以在温習舊知識的同時,激發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的慾望。可以很好地引領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做到左右勾連和上下貫通。這樣,讓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鋪築路基,讓新知識的學習為舊知識的複習留下一點空間,使新舊知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例如,我們課題組XXX老師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莫懷戚的《散步》一文閲讀教學時,他根據剛學完的張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設計温故知新式的導語導入新課:同學們,上一篇課文圍繞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羚羊木雕”,寫了發生在“我”、萬芳和“我”的父母之間的事情,揭示了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讓文中的主人公“我”左右為難,傷心極了!提出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家庭成員之間的分歧和矛盾,那麼,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學習莫懷戚的《散步》一文,學完這篇課文,大家就有了解決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好辦法。

利用温故導入法還可以把內容相關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聯繫起來。如講魯迅的《社戲》時,可這樣聯繫:大家以前學習他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間魯迅先生寫小時候讀書時候的事情,那麼今天我們又學習一篇也有關他對小時候一些所見到的風俗的一種感受。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促使他們認真地去讀文章。

(2)教具導入

教具是輔助一種重要手段,運用教具進行教學,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如講《長征組歌兩首》時,我們課題組XXX老師掛出“四渡赤水”示意圖,就能使學生了解紅軍行軍路線圖及怎樣機動靈活作戰。

我們課題組成員在進行這一內容研究中,不斷切磋,交流經驗,寫心得體會,獲得了這一研究成果。

其次是關於複習課課堂教學的導入。課題組成員也進行了不懈的鑽研,在研究中撰寫研究報告,寫心得。那麼,什麼是複習課?複習課課堂導入我們又是如何做的呢?以系統複習所學知識為主要教學任務的課稱之為複習課。它的主要目的是繼續鞏固和加深學過的知識,使之系統化。複習是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學習。它與新授課有着根本的區別。它是通過回憶呈現知識,以問題為中心,圍繞對問題解決,形成知識的重新建構,最終形成能力而保留下來。語文複習課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往往興致不高,進入狀態也比較慢,特別是課堂的前五分鐘講課效率不高。如果教師能精心設計導語,將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情感,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所以複習課的導入應既承上啟下又新穎有趣。在實踐中,在教學中,我們課題組成員大膽創新與嘗試,積累了複習課課堂導入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

(1)利用詩文名句來創設情境

詩詞名句是濃縮的精華,它們的內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讓學生接受美的薰陶,這種薰陶不僅有利於語文學習本身,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育。

例如在複習到現代文閲讀專項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可見登山臨谷之重要。然而,要想真的知道“天高地厚”,閲讀則必不可少。荀子有言:“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它可以使人增知、益智、怡情、脱俗。我們的現代文閲讀訓練,同樣可以把你帶進讀書樂境。

(2) 故事導入,曲徑通幽

聽故事,是學生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以講故事開始,這樣能很快地把課堂導入到和諧有序的課堂氣氛,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和諧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時又能使課內和課外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收到“一石二鳥”之效。同時對於學生來説,要將作品中的情感遷移過來,化而為自己的情感體驗,往往需要一種氛圍,需要一種感情環境,而與文章有着緊密聯繫的故事能很快將學生導入到一種理想的課堂氛圍之中。

(3)練習導入,引起關注

練習,可以使學生將學習獲得的知識進行鞏固、運用。以練習作為課堂的導入,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強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而,我們的複習課練習是不少的,學生做多了,也都會生煩。所以,以練習作為課堂的導入時要考慮到練習的趣味性、發展性,這樣才能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作為課堂的第一環節,導入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在課前偶然聽到的一句話,或者上一節課的一個亮點,都可以作為課堂的精彩導入,但是無論如何設計,導入都應該切合學生實際。

再次,是關於綜合性學習課及作文課的課堂教學導入。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同時新課標也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具體要求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綜合性學習課與作文課,都與學習實踐、生活實踐緊密相關,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因此上好綜合性學習課和作文課對於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在課堂導入時應有新穎激趣的特點。對於該項研究,我們課題組成員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心血,對學生進行了座談,傾聽學生們的意見。我們結合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積累了綜合性學習課以及作文課的課堂教學導入方法藝術。

(1)故事導入法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容特別感興趣。我們課堂上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收到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講述生動有趣的故事繪聲繪色,引人入勝,講述科學知識,要講究語言的科學性和條理性;一方面引起學生興趣,另外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也培養想象能力,學習寫作想象作文。

(2)情境導入

平時的生活和課文中所描繪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創設出一個與課堂相符合的情境,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如《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説》中我們用多媒體播放一幅幅雨的圖畫,看着春雨細輕柳絲長,夏日暴雨曬高陽,秋雨梧桐鎖清秋,冬雨纏綿心愁涼的雨景,聽它快樂而靈動的聲音,一開始就將學生帶入到優美的情景中。

(3)抓住文題,激趣導入

課文的標題,往往與內容有着緊密聯繫,它有時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時是文章內容的濃縮。在導入環節中,也可依據情況,從標題中尋找新穎生動的方式。設氛圍,激發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活動內容、確立活動目標。

(4)插圖導入法

利用插圖導入新課,既形象直觀,又能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如七上教材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也來對對子》,我們讓學生課前收集三幅對子並配以插圖或相片,這為新課的導入創設了美好的情境。

(5)巧設圈套導入

無論是道理還是知識的學習,如果能讓人親身體驗,定會長久不忘。這種注重學生體驗的思路,也是新時期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閃光點。因此,如能在導入環節中運用新奇的方式讓學生親自體驗一番知識的內涵,勢必會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快樂。

(6)音樂導入法 

播放與本課有關的音樂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利用音樂導入新課,同學們便自然而雙輕鬆愉快地進入了學習新課的角色。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設計合適的導語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在自主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綜合性學習及作文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語文課堂上紮下了深根,給學生的暢想開闢一方樂土!

最後是關於同一單元同一主題不同課型的課堂導入的研究。現行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多將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兩類。縱觀語文教材中的精讀課文,都是經過嚴密篩選的。在題材、體裁、思想內容、知識結構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目的性。精讀課是培養學生閲讀技能的基本課型,在精讀課中指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能力的重要途徑。略讀課也已成為十分重要的課程形態。略讀課是連接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的橋樑,略讀是學生在取得了精讀的經驗和方法後的一種自主閲讀實踐。其教學方式也應有別於精讀課。雖然同一單元的講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非常相近,但對於略讀課文而言,則在學生學習的廣度與深度上的要求要相對降低,不要求與講讀課文相當,安排略讀課的目的是作為精讀課學習方法和技能的補充和訓練因此,導入的特點也不盡相同,精讀課導入需要目標性更強,略讀課需要更吸引學生參與課堂。

八年級國中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都是敍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朱自清的《背影》突出刻畫父親的“背影”,黃飛的《甜甜的泥土》敍述了一個離異家庭孩子渴望得到母愛的故事,《人琴俱亡》表現了深厚的兄弟情誼,鄒韜奮的《我的母親》敍述幾個有關母親的片段,表現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思考,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表現天下父母對子女的一顆崇高愛心。

教學《父母的心》這篇小説,我們課題組成員XXX老師這樣導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遊子吟》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寫出了母愛這種世間最無私、最偉大的感情。或許我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能意識到,在平淡的生活中其實藴藏着許多愛的細節。多年以後,回首往昔,我們才體會到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心情。就連魯迅先生這樣偉大的文豪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日本小説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説《父母的心》,體會文章中所藴含的至愛真情。同樣,教學朱自清的敍事散文《背影》我們課題組XXX老師這樣導入: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周圍,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是他的哪些地方?可能是某個人的臉面,可能是某個人的身材……而對於我國現代文學家朱自清先生來説,父親留給他最深刻的印象,卻是父親的背影。為什麼作者難以忘懷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作者曾説:“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裏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正是背影體現了真摯無私的父愛,請同學們仔細閲讀課文,認真體會一下作者描述父親背影的真摯感情。

以上二篇課文是本單元的略讀和精讀課文的典範,在導入時可巧用詩詞創設情境,可引導學生留意生活,捕捉生活中打動自己的親情片段,可直接引用凸現要閲讀的文章主題的名人名言,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達到使學生迫切希望隨老師一起解讀、感悟的目的。

由以上的單元教學導入來看,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是應用。精讀教學的任務是要學生掌握技巧,略讀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迅速地通過文本的閲讀,獲取信息,把握文本主旨從而為我所用的能力。因此,精讀課的導入應側重設疑激趣,而略讀課的導入則應偏重於啟發思維。

在研究國中語文教學導入藝術時,我們課題組成員不僅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不懈的嘗試,而且不斷的開展聽評課活動,聆聽專家講座,精心設計教學案,舉行賽課活動,制訂問卷並撰寫問卷調查報告,為深入研究語文課堂教學導入做了大量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課題組成員XXX、XXX、XXX、XXX同志分別撰寫了《同一單元同一主題不同課型的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藝術》、《國中語文複習課課堂導入藝術》、《綜合性學習課及作文課的課堂導入藝術》、《國中語文新授課課堂教學導入藝術》等課題研究的相關論文並獲得了市、縣級的獎勵。

從研究效果來看,我們對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新的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一些成功的範例和模式,並且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的反思形成了文字性的成果。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的理論水平和教學素養,促進了我們的專業化成長,併為其他課程的課堂導入提供一些新思路。

存在問題及改進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參與研究的成員都感覺到語文課堂導入的豐富多樣性,越是探究越覺得言不能盡,但基於理論水平的有限和研究時間的匆促,我們在研究的成果展示上與實踐結合較多,而能真正上升到理論水平的太少,所以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使自己能把源自教學實踐的靈感、方法及成果更好地記錄下來,總結出來,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使自己真正成為學者型、專家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