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閲讀教學研究新路徑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9W

閲讀教學的基本認識

閲讀教學研究新路徑

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其實都可稱為閲讀教學,有些老師重視閲讀方法,有些老師重視閲讀中的理解,也有閲讀能力的培養。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定位不準確,不清晰,造成我們在研究和實踐中的很多混淆。今天,我和老師們主要分享王榮生老師對閲讀教學研究的新認識,希望能讓老師們有所收穫。首先是對基本概念的認識。

對閲讀教學的基本認識,要討論五組基本的概念。一是閲讀與理解;二是閲讀能力;三是閲讀取向與閲讀方法;四是閲讀方法與文本體式;五是文學鑑賞與實用文章閲讀

(一)閲讀與理解

什麼是閲讀與理解?閲讀活動的核心是理解。閲讀研究專家詹森指出:“閲讀和理解之間的區別僅僅是語義上的區別,因為沒有理解,閲讀就只是在追隨書頁上的記號”。所以我們講的閲讀,其實質就是“閲讀理解”。學習閲讀,實質也就是學習如何理解語篇,如何與文本對話。

用一幅圖先解釋什麼是“閲讀”

       語文經驗   

學生       《背影》理解與感受

       生活經驗   

先解釋括號外面的部分。一個是閲讀主體,在這裏指的就是學生。一個是閲讀對象,就是學生學習的一篇課文,比如一篇大家熟悉的《背影》。簡單的説,閲讀,就是一個學生閲讀一篇課文,產生他的理解與感受。

因此,“誰在讀”,“讀什麼”。就前者言,學生的改變,閲讀活動就會改變;就後者言,讀的對象(如詩歌、散文、小説等)變化,閲讀活動也勢必發生變化,教學內容也就要因此變化。

再解釋括號裏面的內容。括號內就是閲讀活動在頭腦中所發生的事情。學生在頭腦中“理解”,要憑着兩種經驗,一是生活經驗,就是社會生活中的百科知識。比如國小生讀不懂一篇物理的材料,國中後學了物理再讀這個材料就會懂,這就是閲讀主體的百科知識豐富了,閲歷增長了;另一種是語文經驗,對閲讀來説,就是閲讀能力。學生憑着原有的閲讀能力來理解和感受課文,產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什麼是閲讀過程中的理解?綜合心理學的研究,理解的過程大致可以描述為四個方面: 

◎字詞辨識,句子處理,讀者把握語篇的字面訊息; 

◎讀者根據語篇的字面訊息,推論字裏行間沒有明言的隱含訊息; 

◎連貫篇章和建立語篇結構,使語篇銜接並連貫成為一個可理解的整體;                

◎讀者把所理解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照與結合,擴展和豐富對世界的認識,進而對語篇進行評價。 

 “理解”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叫表面理解,也就是字面理解。我們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我們看多、學習過許多教育教學理論,有些就是字面理解。比如,我問你“什麼是教育哲學”,也許我們會回答“教育哲學就是教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就是説,雖然能複述,但並不理解這句話到底説了什麼。

如果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解的狀態就已經到了第二層次:篇章結構的理解。在這個層次,理解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對讀到的材料能夠從整體上作解釋。

第三個層次,讀者能夠結合社會經驗對所讀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目前閲讀教學的現狀,學生根據教師的指令在課文裏找表面的信息。閲讀教學停留在第一層次,而閲讀教學不能僅僅滿足於表層的信息,要走向第二和第三層次。

(二)閲讀能力

根據以上對“閲讀和閲讀理解”含義的分析,閲讀能力至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需要具備認識字詞和理解語句的能力。二是具備相應的背景知識,比如百科知識和生活經驗。三是需要掌握閲讀能力的核心——閲讀方法。

閲讀能力,大致相當於閲讀方法,即關於“如何閲讀”的方法。這句話,在葉聖陶早年憑着對語文教學的理解和認識説的非常明白。他説:“國文教學有它的根本任務,就是閲讀和寫作訓練。”其含義是:第一,必須講究方法。怎樣閲讀才可以明白通曉,攝其精華。怎樣寫作才可以清楚暢達,表其情意,讓學生心知其故。葉聖陶這裏指的明晰式學習,也是當時背景下的認識。而今,我們知道,學習還有潛藏的方式,還有建構的方式。第二,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行的習慣。也就是説,方法最後要成為學生的行為。所謂的閲讀技能、閲讀技巧、閲讀藝術實際上都指的閲讀方法。

 “閲讀方法”:形象地説即“眼睛往哪裏看”和“從這裏看出什麼東西來”。

拿到一個作品,應該看什麼地方。一方面是如何找到語句和文本的關鍵處。但那些是關鍵語句呢?要靠我們頭腦去定位。

另一方面,從這些地方看出什麼東西來。這就需要讀者對這些關鍵處,如何做深度加工。讀者閲讀能的強和弱,生活經驗的豐富與否,所看出的東西就會有多少這分。

(三)閲讀取向

        大家都聽説過“快速閲讀”,也許在課堂中還用過。但快速閲讀適合的閲讀主體是兩類人,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工作人員。由於論文或文件太多,信息量太多,因此才需要快速閲讀。同時,快速閲讀的閲讀對象是論文和公文,而我們閲讀教學的大部分課文是散文,散文詩變化的,要體驗,體會,不能採用快速閲讀的方式。這就是閲讀取向的問題。

  閲讀取向分三種。

第一種叫常態。是正常的人正常情況下的閲讀方式。常態的閲讀取向,應該把小説當小説讀,把詩歌當詩歌讀,把散文當散文讀。

第二種叫異態。異態的閲讀取向是基於合理的目的、任務,而採取的與通常的不一致的閲讀取向。比如小説,編輯校對樣稿,是一種讀法;語言學家統計某種句法的使用情況,是一種讀法;依據小説中的描寫,研究那時的服飾樣貌,則是另一種讀法。異態的閲讀方式是可接受的,因為這個閲讀任務可接受。

第三種閲讀取向,王教授則稱為“變態”。變態的閲讀取向則是基於某種錯誤的觀念,長期地、習慣性地採取一種奇特的閲讀方式,有意或習慣性地曲解文本。

幾個例子,一篇散文中,作者些窗外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語文老師會問:“為什麼會寫窗外下起雨?”作者自己的回答是,我寫作的時候正好窗外下雨了,沒有什麼特殊意思。它是一種美感,是場合中形成的美感,意境和情境,並不表達什麼很深刻的思想。

再比如説,老師隨便拿一篇議論文就問,同學們,這個觀點正確嗎?正確。論據充分嗎?充分、論據嚴密嗎?嚴密。然後,王老師會問,這篇文章還沒讀,怎麼知道呢?這種現象就很奇怪。你還沒讀就知道是對的,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閲讀姿態?

文本解讀錯了,其實就是閲讀取向問題。閲讀目的決定了閲讀的姿態。語文教師經常採用的閲讀方式,是“為閲讀而閲讀”,“為學習閲讀而學習閲讀”,甚至“為語文考試(為答閲讀測試題)而學習閲讀”,我們解讀錯的地方可能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