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24時計時法》教學有感(即我的評課)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5W

《24時計時法》評課

觀《24時計時法》教學有感(即我的評課)

新課標説:“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的過程”。這位老師注重聯繫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使抽象知識更加具體,起到了優化教學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教學設計新穎獨特。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同桌互説發現新知。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24時計時法》的教學重點是: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難點是: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互相轉化。

24時計時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但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因此程老師在課堂設計時注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台,並且以小組交流的形式主動構建知識此體系,使其逐步建立時間觀念。本節課思路清晰,層次緊湊,板書合理,有針對性。下面我從教學重難點把握上來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1、巧妙地設疑,彰顯重點

在課開始時,老師先讓學生猜謎語,接着拿出時間的“朋友”--鐘錶,再接着説一説這一時刻(3時)老師在幹什麼,由於學生對24時計時法不瞭解,所以大多會説成下午3時的情境,老師的緊接着追問了一句“我在睡覺。”老師在睡覺的三時是什麼時候的三時呢?這樣就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引出24時計時法。這樣的引入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調動了學生學習24時計時法的積極性。

2、對比比較,突破難點

利用“時間尺”來理解24時計時法。 “看來這新的時刻是時針走玩一圈後,不是重新排而是接着數得到的。”引出了24時計時法。緊接着排列時間詞,用時間詞來表示普通計時法。接着讓學生用一天中的時刻(選擇一種時間尺來説),感受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區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區別。在教學實施中,劉老師也很注重引導,放手讓學生用這一方法獨立去發現知識,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也有合作討論的機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同時及時的設問“為什麼中午之前時間一樣,中午之後時間不一樣”,讓學生更好的加以區分。每次的區分,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至於哪種記時法好,眾説紛紜,課堂氣氛很活躍,課堂也很民主,生生、師生互動非常和諧、民主。

3、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充分體驗24時。

在學生了解了24時計時法後,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理解24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24時的過程:“新的一天從0時0分開始了,時間慢慢的向前推進(時針繼續移動)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中午了時針開始走第二圈了……”劉老師這個環節設計的不錯。這樣邊演示邊講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24時(一天)的過程,而且讓學生更深的理解了什麼是24時計時法。

4、教師教學基本功紮實

板書很合理,一看就知道,兩種不同的記時法,便於學生進行探究、思考。教態很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能聯繫實際(節目單),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教師的語言也很有啟發性,語調適中。 新課標説:“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與建模的過程”。

5、教師語言循循善誘,學生樂於接受

這位老師注重聯繫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使抽象知識更加具體,起到了優化教學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教學設計新穎獨特。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同桌互説發現新知。由具體到抽象,讓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