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風暴”助成長 《比尾巴》教學案例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35K

“風暴”助成長 《比尾巴》教學案例

“風暴”助成長 《比尾巴》教學案例

一、背景分析

上學期是我第一次執教低年級語文,對於首次執教低年級的我來説心中十分忐忑,底氣不足。為此我刻苦鑽研教材,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經常去聽有經驗教師的課。其中,王老師的《比尾巴》給我的印象深刻、啟發很大。

二、案例片段

教學實錄片段一:

師:(出示大森林圖)森林裏有一羣小動物們正在聚會呢,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生:紛紛點頭並表示出好奇之情。

師;彆着急,拼出音節,你就能知道他們是誰。(媒體出示課文中動物的音節)

生自由拼讀。

師:(隨機出示:猴子、兔子、松鼠、鴨子、公雞、孔雀。)他們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比賽:比尾巴。(出示課題:比尾巴)

師:(出示6條尾巴)。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能不能為這6條尾巴找個各自的主人?

生:(都十分積極踴躍的要為尾巴找到主人,興趣很高。有個別預習課文到位的小朋友已經能脱口説出)

生1:1號尾巴是猴子的。因為猴子的尾巴長。

生2:2號尾巴是兔子的。因為兔子的尾巴短。

生3:3號尾巴是松鼠的。因為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生4:4號尾巴是鴨子的。因為鴨子的尾巴扁。

生5:5號尾巴是公雞的。因為公雞的尾巴彎。

生6;6號尾巴是孔雀的。因為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教學實錄片段二:

師:看,比尾巴的比賽還沒完,那邊,又有很多其他動物(隨機出示動物圖片),他們也要來比尾巴,有老鼠,老虎……等。

出示填空:看,動物們也來湊熱鬧了,有______,有_______,還有________。

生:(看到那麼多新的動物,學生表述出興趣。)

師:老鼠要先來比,它的尾巴————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其他朋友也來了,請你們也來模仿課文,編編詩歌。

學生分組討論後展示小組成果。

組1:誰的尾巴細?誰的尾巴粗?誰的尾巴像剪刀?

老鼠的尾巴細,烏龜的尾巴粗,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組2:誰的尾巴直?誰的尾巴卷?誰的尾巴像鞭子?

老虎的尾巴直,小豬的尾巴卷,獅子的尾巴像鞭子。

師:除了比尾巴還可以比什麼?(翅膀、四肢)

三、案例反思 

她抓住了兒歌中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猜”的形式導入課程,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調動孩子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又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使學生了解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教學中以朗讀訓練為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把整個閲讀教學安排在一個生動有趣的動物王國的比賽當中來進行,讓孩子們在課堂上一下子擁有了很多的角色體驗,首先是一個閲讀的國小生,同時又是比賽過程中的一個小觀眾,一個小評委,一個創作者,使整堂課在一個輕鬆、愉快地環境中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有人説:“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源泉”。在本課教學伊始,老師便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並鼓動學生“猜一猜”,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積極發言;而後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並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最後進一步激發學生情趣,“續寫課文,幫助其他小動物來比尾巴”,學生興致盎然,並迅速在小組內討論起來。在寬鬆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着讀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無遺。

二、延伸拓展,激活學生思維

什麼樣的課堂才是好課堂呢?精彩的課堂就像一首優美的詩,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啟迪着學生的思考,讓他們鮮活的個性在課堂中展翅、翱翔。教師除了要懂得鼓勵、欣賞學生,還要善於抓住課堂契機,捕捉課堂上稍縱即逝的“智慧火花”。當沒有“火花”時,我們要創造“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比尾巴》這篇課文後,老師想發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瞭解更多的動物尾巴的特點,便趁機出示其他動物讓學生繼續往下編,於是就有了“老鼠的尾巴細”,“烏龜的尾巴粗”,“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比完了尾巴,學生的興致還很高,又開始“比翅膀”、“比四肢”,這樣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充分發揮想象力,學生在用語言描述的過程,思維也更深層地拓展了。

三、充分朗讀,引導學生感悟。

在閲讀的過程和方法方面,《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第一學段在朗讀的目標上是這樣要求的“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這篇課文本身而言,那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易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所以在上課之初,老師就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好,讀得流利。為了讓孩子們喜歡讀課文,老師創設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學生能夠有感情地讀,流利地讀,最後在讀的基礎上能夠背誦。

隨着新課程的實施,教師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轉變,課堂放開了,學生活躍了,課堂上學生的話多了。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去優化教學過程,追求活動化、開放化,一定能實現教學的活潑有趣,課堂上定會百花齊放,百鳥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