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1W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2、在閲讀中,體會文中的細節描寫,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感受“我”是怎樣進步的,感悟老師巧妙的做法是對“我”的尊重、信任、和鼓勵,從而使人產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舉手對我們來説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上課回答問題要舉手,有問題請教老師也要舉手。舉手會有什麼祕密呢?現在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小組合作探究、導引釋疑

1、在學習中,“我”遇到了什麼困境?當時我心裏是怎麼想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方法提示:a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 b結合實際,談自己遇到類似困境時,最希望什麼?c有感情的朗讀來感悟我的。心情。

2、正當“我”傷心時,高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後來又用什麼巧妙的方法幫我進步的?為什麼高老師不當眾提出這種辦法呢? 方法提示:a有感情地讀3、4自然段來感悟 b結合重點詞句理解 c充分發揮想象力。

三、全班展示

預設:

當“我”不會回答問題舉手露餡時,心情會怎樣?應怎樣用讀來表達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並適時指導朗讀。

2、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自己最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脱離困境或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舉手的祕密”是指什麼?後來我走出困境了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中,使我能體會到高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愛護、關心和鼓勵、、、或在遇到困境時,別人的鼓勵、尊重能使自己樹立自信和勇氣,從而走出困境等)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那淺淺一笑,照亮了我快樂的童年”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我”克服了困難,並擁有了快樂的童年。如果你是當時的“我”,你有什麼話想對高老師説?

2、你希望老師跟你之間有什麼“祕密”嗎?可以寫在小紙條上告訴老師。

四年級上冊語文夜間飛行的祕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系”,會寫14個生字,會寫“雷達、蚊子”等12個詞語。

2、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

【語文要素】

3、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系”,會寫14個生字,會寫12個詞語。

2、瞭解課文大意。

3、學會根據課文內容來提問。(重點)

一、識字導入

1、教師板書“我會寫”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圖片,提出問題:“你們認識它嗎?”指名學生回答,強調字音,並指導書寫。在學生書寫後,教師提出三個問題:

(1)“蝙蝠”二字都是蟲字旁,它是昆蟲嗎?

(2)蝙蝠會飛,那它是鳥嗎?

(3)蝙蝠是什麼類的動物?從哪得知呢?

2、剛剛我們認識了蝙蝠,那麼飛機的夜間飛行和蝙蝠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

(1)學習生字詞,重點學習“系”的讀音、“即”的書寫。學生讀詞、寫字,同桌互查。

(2)解説一個重要的雙音節詞:根據課文內容闡釋“祕密”一詞的含義。

2、瞭解課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的大意嗎?

課文大意:科學家在反覆試驗中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三、提問角度:根據課文內容提問

1、學生初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並進行交流。

生1:為什麼文章一起筆就寫“清朗的夜空”中飛機在航行呢?(這是一種對假設的情景進行描寫作為文章開頭的方法,既表現出一種生動的筆法,又順利地引出了“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話題。)

生2:文中兩次設問“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鋭,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這兩個設問重要嗎?(是的,它們很重要,在文章的結構和內容上,這兩處設問前後關聯,逐層深入,引出課文的重點內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

生3:怎樣結合“蝙蝠”的生理特點來解説“雷達”的科學原理呢?(原來,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雷達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發出的超聲波,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2、教師小結,並引導學生利用問題清單,發現提問角度:“大家的問題都很有價值,看來是經過認真思考後提出的。讓我們去分享更多的問題,和小組成員互相交流,並羅列問題清單。認真閲讀自己小組的問題清單,你有什麼發現?

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進行總結:“同學們都很聰明,能夠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種提問角度。”

活動過程: 篇三

(一)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及他們的特點,你發現大多數人喜歡去哪兒買東西呢?

大部分學生説“超市”

師:我們猜想的對不對呢?請看課本14頁不同場所人數統計圖,從圖中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小組內討論交流。

中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水的祕密》 篇四

【活動來源】

隨着天氣漸漸變暖,我發現園中的孩子們對水的興趣很大,經常在水管前嬉戲、打鬧,以致把衣服弄濕了也不願意離開,有幾個“小調皮”

甚至為了能在水池邊多玩會兒,主動要求幫老師洗抹布、涮拖把。綱要中指出:

“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時機,提供適當引導,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我心想,何不利用孩子們的這種興趣,來上一節關於水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

2、知道水會隨温度的變化呈現不同的狀態

3、瞭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準備活動】

1、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組一個大塑料盆

2、事先在冰箱裏凍好冰塊

3、教師準備酒精燈、燒杯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出示各種玩水玩具,如水槍、瓶子、水盆等。請每組幼兒自由玩水師:

“剛才,孩子們都玩得很高興,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誇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水的祕密,好不好?”

幼:“好”

評析:利用幼兒平時比較感觀熟悉又喜歡玩的東西,引起他們的興趣,利用幼兒的好奇,引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慾望,為本節課學習打下基礎。

二:認識水的特性

1、看教師請幼兒出示裝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師:你們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請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説説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只用眼睛看語氣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濃濃的`;水是無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結:水是無色的評析:

本環節,教師多次強調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對物體的感知有多種經驗,尤其對平常喝的水、牛奶,他們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師引導孩子用“看”這個感官系統,幼兒又自然運用上“顏色”這個詞彙,水的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來了。

2、嘗教師請幼兒嘗一嘗牛奶、水有何不同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沒有味道。

小結:水是無味的啟發幼兒:水與牛奶比,還可以與什麼比嘗是無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醬油是鹹的,加深水是無味的評析:讓幼兒嘗,他們親自感受,探索興趣更濃了3、觀察師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別放入一片鮮豔的花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説出自己的感覺,例:

你能看見嗎?為什麼?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結:水是透明的。

啟發幼兒想辦法: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證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乾淨水中,隔着盛滿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見等。

評析:教師對於孩子一些偏離實際的説法、想法要及時正確引導,引導並啟發他們能夠及時回到要體現的內容上來,孩子也在不停的討論、探討中形成了知識。

4、動幾人一組將杯子裏的水倒入盆中,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提問:水是怎樣的?

小結:水是可以流動的。

水的流動性還從哪裏看出來,啟發幼兒説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評析:讓孩子動起來,使枯燥、抽象的知識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師幼共同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本環節總評:

幼兒與教師一同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等多種形式,對水的特性有了一個全面瞭解。

三、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1、水變冰師:水對小朋友説: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教師時刻要為幼兒的探索認知創設一個寬鬆、和諧、自由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認識物質的性質。本次教學活動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幼兒從親身體驗中,對水的概念從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是“實驗者”,知識在孩子們的實踐中自然就形成了。

四年級上冊語文夜間飛行的祕密教案 篇五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語言周密,尤其是課文的第3自然段,一句話就寫出了蝙蝠飛行的靈巧。用詞十分恰當、貼切。從教材的內容看,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弄清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重點理解科學家做實驗的初衷及經過。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減緩學生掌握本文科學知識的坡度,運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使多樣化的信息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

本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科普文。課文層次清楚,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提出飛機為何能在夜間飛行這一問題;三次特殊的實驗;受蝙蝠的啟示製造出了雷達。本課教學設計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根據課文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突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獨立閲讀能力的培養。同時,適度進行拓展,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在創設一個生動具體、新穎活潑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有形可見,有話可説,從而發展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説教學目標。

1、瞭解飛機靠雷達能在夜間安全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2、引導學生善於觀察事物,並從中受到啟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文本的內容,明白蝙蝠和雷達的關係。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善於觀察事物,並從中受到啟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説教法、學法。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突出朗讀,以讀代講,寓講於讀,小組合作,自主學習交互使用,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説教學時間

2課時

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設疑激趣

1、教師出示蝙蝠和雷達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

2、學生出示課前蒐集的資料並進行交流。

3、今天我們這篇課文為什麼把蝙蝠和雷達放在一起呢?

4、老師播放介紹蝙蝠和雷達的課件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詞。

(1)字音方面,提醒不要把蝙(biān)蝠讀成piān蝠,不要把熒(yínɡ)光屏讀成yín光屏。

(2)字形方面,注意“揭、鋭、捕”的寫法

(3)詞義方面,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自主讀書,先好好地將課文讀幾遍,然後再讀,掃清障礙。具體要求。

兩人一組,相互將課文讀一遍,相互指出對方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交流自讀時的收穫:認識了哪些生字?有什麼其他的發現等。

三、互助學習,交流反饋。

1、同桌或者小組之間交流一下各自的收穫。

2、全班交流。

(1)你能流利地朗讀嗎?(教師可指名學生朗讀片段或朗讀全文)

(2)檢查一下大家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可出示生字卡片)

(3)概括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過渡內容,導入新課。

二、導讀提示,細讀理解

1、提出問題和要求,讓學生合作探究。

課件出示問題:

(1)課文中哪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2)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最終得出了什麼結論?你能概述一下實驗的過程嗎?

(3)“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讀讀這句話,“反覆”和“終於”説明了什麼?

(4)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雷達是怎樣在夜間幫助飛機飛行的。

2、學生圍繞上面的提示對課文進行深入的讀,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3、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三、互動交流

1、教師引導:在學生自主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展開交流。

2、小組內進行交流,要求人人都圍繞“你讀懂了哪些?”“你發現了哪些?”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參與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交流時,教師要適度進行歸納和展示。

4、教師引問:你對蝙蝠有什麼新的認識?

(1)學生讀相關的段落和句子。

(2)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蝙蝠的生物學行為”。

(3)在學生概述雷達的工作原理後,教師用課件展示雷達的工作情況。

5、學生完整地將課文讀一遍。

(1)看看還有什麼新的發現或疑點?

(2)你認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四、拓展昇華,保持興趣。

1、:還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雷達?

2、假如你是蝙蝠、雷達或者飛機,請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工作的。

五、佈置作業。

你還知道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利用了自然界生物的一些特點,你是如何知道的?

課程過程 篇六

1、猜謎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玩個遊戲,請你們猜一個運動用品,我會説幾個提示,看誰能先猜出來,第一個提示,圓形,第二個提示,腳。(足球)

你們玩過足球嗎?足球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圖案?

2、遊戲:找足球。(足球祕密一:花紋)

出示若干球,請幼兒從中找出足球。

師:你是根據什麼猜出這是足球呢?

(足球上有五邊形和六邊形的花紋)

師:為什麼足球的花紋和別的球的花紋都不同呢?

足球到底是怎麼變成今天這個花紋呢?

3、觀看視頻,瞭解足球從古至今的變化。(足球祕密二:由蹴鞠變身而來)

師:剛才我們觀看了一個視頻,你們現在知道了吧,足球是什麼人發明的?(中國人)足球原來叫什麼?(蹴鞠)一開始是用動物毛皮縫製,用兩塊皮,然後為了讓足球更圓,又用四塊皮,十塊皮等,發展到現在,才成為了現在的足球。

3、探尋足球的小祕密(足球祕密三:現代科技最美足球)

師:現在的足球,為了讓它更圓,更好踢,用了一些新技術,設計除了許多既漂亮又實用的足球。

如果你們來做設計師,你們想設計一個什麼足球?

4、幼兒作畫,設計自己心目中漂亮的`足球。

5、將幼兒設計的足球展示出來。

課程反思 篇七

足球是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也是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體育活動。足球運動能全面發展人的身體素質,增強人的體質。培養少年兒童的身心,抓住足球運動的特點及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本次活動是以《足球的祕密》為主題開展的,從足球五邊形的花紋入手,拓展開來,和孩子們一起了解足球的前世今生,探尋到足球從“蹴鞠”華麗變身為現在的“足球”到底經歷了什麼,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興趣點,讓他們一下子就對足球好奇起來,原來足球還藏着這麼多的祕密呢!整個活動開展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和孩子們一起去挖掘祕密,極大地吸引着孩子們,也為他們之後開展足球遊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水的祕密》 篇八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瞭解水的三個特性。

2、能仔細觀察和比較,樂於嘗試。

3、懂得保護水。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活動準備:

1、兩個透明碗(一個碗內有水和葉子;一個碗內裝大米,大米里有塑料玩具),一盆水,塑料杯清水,白糖、鹽、顏料、石子、紅豆、攪拌棒(吸管)。

2、塑料小籃、清水、毛巾、塑料玩具、小勺子、顏料盤。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它的祕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祕密。

(2)幼兒猜猜水裏、米里有什麼。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一個碗內有水;一個碗內裝大米,你們知道米里、水裏都藏着什麼東西嗎?

幼:有的説水裏有條葉子;有的説水裏有葉子在飄來飄去。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有的説一看就知道;有的説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麼?

幼:有的説只有米;有的説什麼也沒有;有的説看不出。

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玩具。

小結:師:小朋友們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知道了水是透明的,透過水我們能看見水裏的物體。

2、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水活動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小籃子,請你們用籃子盛毛巾和塑料玩具,看看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幼A:毛巾沒有掉出來,在小籃子裏。

幼B:塑料玩具一直在小籃子裏面,沒有像水一樣流出來。

師: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毛巾和塑料玩具是固體,不會流動。

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用小籃子來盛水,看一看它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呢?

幼A:水從籃子裏流出來了。

小結:師:小朋友們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水是液體,會流動;評:提供材料,幼兒在自己的嘗試操作中感知與比較水是會流動,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結論,使幼兒有了成功的體驗,為下一嘗試活動奠定了基礎。

(2)溶解實驗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實驗呀?好,在動手做實驗之前呢,小朋友們要仔細看看老師是怎麼操作的。

3、老師演示白糖溶解的實驗師:通過老師剛剛白糖溶解的實驗,小朋友們在做實驗時需要注意:

(1)回到座位上拿出記錄表和筆,根據記錄表的順序開始操作;

(2)每個小朋友只能舀一小勺的材料,把材料放進去時用攪拌棒攪拌均勻;

(3)每做完一個實驗要用筆記錄下來;

(4)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小朋友們要小聲討論,不影響其他小朋友,有問題的請舉手。

(5)在做實驗時,老師會放音樂,等音樂停止,鋼琴曲響起時,無論有沒有做完實驗,所有小朋友都要拿着記錄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幼A:鹽放在水中沒有了,紅豆沉到了杯底。

幼B:顏料放在水中,攪一攪後沒有了,水變成了淡紅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鹽、顏料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紅豆、石子都在水裏。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

師:好,現在小朋友們跟着陳老師一起來驗證剛剛所得的實驗。

小結:師:通過我們剛剛的實驗,我們知道了:鹽巴、顏料放入水中不見了,它們和水分不開來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而石頭和紅豆經過攪拌,它們能和水分開並可以將它們取出,所以它們是不被溶解的;最終,我們得出了結論:水是能溶解的。

師:在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説果珍,有的説阿華田,有的説味精,有的説化肥,有的説感冒沖劑。

(提供多種材料,引讓幼兒嘗試操作,並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講述自己的發現。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義。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4、引導幼兒保護水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小魚兒們要生活在水裏面,我們要喝水。可我們經常在電視看到一些河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幼A:不把髒東西丟進河裏。

幼B:工廠裏污水不能放到河裏。

幼C:看到河裏有垃圾把它撈上來。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裏的水倒到水桶裏,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教學反思:

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節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