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21W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選修語文《石鐘山記》教案 篇一

一。教學要點

1、掌握“函胡/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

等常用實詞和虛詞;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3、掌握判斷句/定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後置句;

4、掌握蘇軾和本課的有關文學常識;

5、瞭解和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敍/描寫/抒情

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6、瞭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7、學習以事明理的寫法。

二、教時安排:二教時

三。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 一 教 時

一、導入:俗話也説:“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果發現,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範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三蘇”:蘇洵(父)蘇軾 蘇轍(子名與車有關)“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 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築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麼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補充註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 鼓:振動

3、水石相搏 搏:拍擊

4、南聲函胡 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揚

6、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騰:傳播;歇:消失

(二)解釋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餘韻徐歇

4、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三)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四)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註釋

1、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赴:赴任,就職

3、餘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詞,相當於“於之”,在洞和縫裏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涵淡:水波動盪

7、因笑謂邁曰 因:於是

(二)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三)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於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餘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讀第二段,並通譯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註釋

1、而臆斷其有無 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 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 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歎酈元之簡 蓋:表原因、目的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餘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及讎仇已滅,天下已定

7、長樂王回深父

8、暴秦之慾無厭

第二教時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請生朗讀課文,要求聲音宏亮,吐字清楚,斷句正確。

二、分析課文結構

請生齊讀課文,根據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結構。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第三部分(4):釋疑

三、分析賞讀

1、《水經》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麼書?

答:《水經》也叫《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遊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麼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麼?採用了什麼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鍾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

5、酈道元、李渤、蘇軾關於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説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鍾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聲音像鍾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鍾得名

6、本段在評説中採用了什麼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指什麼?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8、。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五。 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遊。

從遊未盡興生髮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形式是記遊,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議論——記遊——議論。

寫法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重在“立”。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有“破”有“立”。

作業:

1、學案中的練習

2、完成課後練習,

3、翻譯背誦全文。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二

學習目標

能夠通過作品學習認識到蘇軾所表現出的可貴精神和存在的不足;

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學習任務探究蘇軾身上的可貴精神及對我們的教益;

分析蘇、李實地考察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及留給我們的思考。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準備

知識資源準備從學過的遊記散文中,知道一般遊記的特點;

閲讀李渤的《辨石鐘山記》及羅洪先、俞樾等短文資料。

方法技能準備有一點辯證思考問題的意識;

知道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主要學習問題設計

問題1:《石鐘山記》與一般的遊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

問題2: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問題3:為什麼蘇軾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

主要學習活動與步驟

活動一活動任務整合感知文章,比照本文與以前學過的遊記作品的不同。

問題引領《石鐘山記》與一般的遊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

主要步驟

導入新課

1.《石鐘山記》與一般的遊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一般遊記重在描寫景物,抒發情懷;

本文重在敍事議論,緣事明理。

2.《石鐘山記》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請簡單地疏理一下思路。

明確:

第一段——疑命名之説:探遊之因

第二段——探命名之實:冒險夜探

第三段——拓命名之義:緣事明理

笑而不信寺僧扣石——探險動因

三笑為線笑謂邁曰得名之由——探險悟名

譏笑李渤淺陋臆斷——探險思考

活動二活動任務合作學習:研討蘇軾實地考察的價值。

問題引領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主要步驟

1.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2.班級交流分享。

3.教師總結:

①勇於質疑,大膽挑戰

②注重實踐,小心求證

③切忌妄斷,實事求是

④吃苦耐勞,才有收穫

⑤透過表象,總結規律

活動三活動任務延伸探究: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必須深入、全面探究

問題引領為什麼蘇軾和李渤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

主要步驟

1.李渤是如何考察石鐘山的?如何理解蘇軾的'“目見耳聞”?

討論、分析

①李渤能對酈元之説提出質疑,並且親赴石鐘山考證,身歷其境,以目見之,以耳聞之,當是“目見耳聞”。(蘇軾另有他意)

②蘇軾認為“目見耳聞”應該是要做全面、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停留於表面現象甚至是假象的認識。蘇軾在其文論中一向強調要對生活進行直接觀察和實踐。

2.為什麼蘇軾和李渤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①季節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

②白天與夜晚、晴天與陰天、風霜雨雪可能都有不同

③囿於“聲音論”的影響

④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

3.蘇、李實地考察卻不能探究命名的原因,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

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①跳出前人思維的窠臼,多角度看問題

②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要深入調查研究

③分辨真偽,分清表裏,透過現象看本質

④真理也是在不斷髮展、完善的,誰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的真理。

4.蘇軾實地考察卻“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是否影響《石鐘山記》的地位和價值呢?

①不是科學論文,不能以科學的標準來評判。

②作者不畏艱難實地考察的精神值得學習。

③能從日常現象中總結出一般的客觀規律。

劉克莊:“坡公此記:議淪,天下之名言也;筆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畫也。”

方苞:“瀟灑自得,子瞻諸記中特出者。”

劉大櫆:“文章妙趣洋溢行間。坡公第一首記文。”

呂留良:“此翻案也。李翻酈,蘇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獨得,詳前之所未備,則道元亦遭簡點矣。文最奇致,古今絕調。”

學習成果(作業)

就本文學習的諸多啟迪,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習作。

後續教學預習(非必須填寫)

教學反思《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記,與一般的遊記在內容與寫法上有較大的差異,更多以敍事和議論為主,闡明目見耳聞對於客觀真理認知的重要性,本節課確立兩個目標,一個是能夠通過作品學習認識到蘇軾所表現出的可貴精神和存在的不足,這是立足課本本身內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個是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個以課本為媒介,進一步拓展學生思辨能力的問題。所以前一個目標重在從課文的解讀中提升學生的認識,而後一個目標則是延伸拓展,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辨,這也是近年來大學聯考作文的主要能力要求所在;同時“記”這種文體,也一直是大學聯考文言二所考查的主要對象,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材料內涵、主旨、手法以及分析、評價等,讓我校這樣層次的學生在心裏多少灌輸一些大學聯考的意識也是很有必要的。

基於此,本人以問題為抓手,設計了三個問題,《石鐘山記》與一般的遊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為什麼蘇軾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第一個問題緊承上節課課文的詞、句、語段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來,對內容和思路進行梳理,這也是為後面的問題解決做鋪墊;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從正面去理解,發掘和學校蘇軾身上所藴含的可貴精神和人格品質;第三個問題則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分析問題,並從中能學習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逐步分析,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加深拓展。同時三個問題貫穿一節課能是教學思路清晰,重點難點把握有度,內容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至於分散遊離。

當然由於學生對教材內容還不是很熟悉,思維的能力與層次還很有欠缺,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討論的程度還很膚淺,回答問題還是不夠流暢,只能靠教師反覆提示誘導才能順利地完成各個環節。

故此針對設低層次的學生而言,設計的問題還是很淺顯一些,力求讓學生通過閲讀來提出問題可能更好一些。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辨析、積累文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辨析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把握通過記遊揭示哲理的寫法特徵。

2、過程與方法:文言文是學生比較害怕的,但通過精心地層層設疑,能引導學生進行目的性明確的閲讀,激發學習興趣;小組討論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把握文章寫法特色,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在質疑中對蘇軾的評價。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導入檢測(幻燈)學生口頭回答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情況(預習任務見附),積累文言知識。

提問:石鐘山頗有名氣,景色也不錯(幻燈感受),要寫“石鐘山記”這樣一個題目,按通常的寫法,應怎麼寫?思考回答:描寫山水景物初步體會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提問:本文怎樣寫的?回答出文章的大體思路:質疑——解疑——總結為具體感受文本做鋪墊。

提問:文章質疑了什麼?為什麼質疑?有了疑問怎麼做的?解答疑問後怎麼總結的學生討論回答

(見附的板書)進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確文章主旨,體會寫法特色。

引入總結寫法特色回答:通過記遊揭示哲理進一步明確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拓展:由體會作者的觀點和作者對李渤的態度,導入對蘇軾的質疑。

1、李渤真的可笑嗎?

2、事情目見耳聞就可斷定了嗎?小組討論,體會文中和《辨石鐘山記》中體現李渤“目見耳聞”的文字,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提問:蘇軾對李渤的嘲笑是不應該的,他自己的結論也有問題,這是不是影響了同學們對他的評價?點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和“對李渤進行嘲笑是不對的,但他反對臆斷,注重實踐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引導學生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一分為二地看待。

總結談自己的體會培養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拓展:

1、學生寫作

2、提供互聯網信息

(1)以“由蘇軾的質疑説開去”為題列一份提綱;

(2)有興趣和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登陸網絡自己進行拓展學習。

(3)讓學生學以致用。

(4)滿足不同層次和條件的學生對學習的要求。

附:

(一)預習、自學題:

1、藉助老師提供的翻譯,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詞和特殊句式;

2、對照文言詞彙手冊,總結“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體會文章的主旨;

4、讀懂李渤的《辨石鐘山記》。)

(二)、幻燈檢測題: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

餘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詞作狀語現象的是

1、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2、土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3、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a、得雙石於潭上

b、古之人不餘欺也

c、石之鏗然有聲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e、今以鐘磬置水中

(三)、幻燈板書:

酈道元:人常疑之

質疑

李渤:餘尤疑之

白天小童擇亂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實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絕壁下

(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

總結不可臆斷其有無

寫文章的目的

《石鐘山記》教案 篇四

石 鍾 山 記

蘇軾

[教學目標 ]

1、 認識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觀點。

2、 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抑揚頓挫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

瞭解記敍、説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提問:這篇就是説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説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説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閲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師示範背誦全文和學生齊讀全文。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教師背誦完畢,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後學生齊讀全文。

(三)劃分結構的探究主旨。

説明:本文説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敍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説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説明作者的意圖(“歎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説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歎”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歎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結構的分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敍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説用“人常疑之”,對李説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説純系臆則,而酈説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説的表態?(對李説——“笑而不信”;對酈説——“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説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裏所説的事實導出。

3、板書:

對舊説質疑——實地考察中所見——結論

(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説明:在分析主旨和結構時,可依次寫出,最後用線連結如圖,不要等到分析完畢再寫。

(四)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並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説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敍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説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五)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範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敍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裏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歎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後分層練習背誦。

説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現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餘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現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4、檢查背誦。

(六)討論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

問:酈、李二説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説認為“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説認為潭石有聲。)這意味着什麼?(李説是對酈説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説明信李説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説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説“尤疑”,為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着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説,正所以批李説。)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為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説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為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説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説則是絕對否定。

(七)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説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説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⑤“餘是以記之……李渤之陋也”——卒章顯志。

3、教師領誦。

4、檢查背誦。

(八)比較、辨析。

1、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

2、教師將本文改成一篇説明文,學生聽後再進行比較。進一步認識本文的特點。

改寫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⑤近港口處,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則多竅,與風水相吞吐,發為窽坎鏜鞳之聲,與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酈元注《水經》,但云⑥“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可謂⑦言之不詳。⑧唐李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自以為得之,其實悖矣。

説明:教師讀的速度要慢一些。讀前告訴學生,用鉛筆劃出書上的語句,並標上句子的序號。便於學生連綴成文。

從比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①蘇文的內容核心是説明性的,跟考察記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內容跟記遊結合在一起,不僅寫了景物,也寫了自己的心態,這就屬於生動的説明了。由此可見,從基本性質來説,本文文體應定為考察記。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補酈説之不足,破李説之陋。由此自然生髮出“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的議論。

③文中的記敍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謂石鍾者”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緣由的;描寫成分只有“大石側立……此鸛鶴也”這一小段,是為了説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鐘山記》教案 篇五

閲讀能力的考查,是語文“大學聯考”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軾《石鐘山記》閲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軾《石鐘山記》閲讀答案及譯文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①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②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③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④。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⑤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⑥,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⑦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 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註釋】①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製成。②扣,通“叩”,敲擊,敲打。③桴(fú):鼓槌。④硿硿(kōng )焉:硿硿的(發出響聲)。⑤噌(chēng )吰( hóng ):形容聲音洪亮。⑥罅(xià ):裂縫。⑦窾(kuǎn )坎(kǎn )鏜(tā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B.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C.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D.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經即作為思想、道德、行為等標準的書,亦稱宗教中講教義的書,或稱某一方面事物的專著。《水經》是中國第一部記述水系的專著,它簡要記述了全國137條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

B.中國干支歷採取天干地支計算年、月、日、時,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不重複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如“丁丑”。

C.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獎善行,稱為諡或諡號,如周景王、魏莊子。

D.公元前520xx年周景王鑄造了一套名叫“無射(yì)”的大型編鐘。無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鐘聲合乎無射的意律,故用“無射”作鍾名。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和以動襯靜的手法,把大石、棲鶻、水波的形態或聲音描繪得形象逼真,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圖景,繪形繪聲,寫得十分出色。

B.文章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着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

C.作者寫了兩處水聲,都寫得比較舒緩,有徐察細勘之意;對兩處鳥叫的描寫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寫其聲,後寫其名。

D.作者在和兒子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繫,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的緣由。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參考答案

4.A【解析】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着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像要撲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中發出磔(zhé)磔的鳥鳴聲;又有一種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説這是鸛鶴(的叫聲)。

5.C【解析】諡號用以褒貶善惡,不只褒獎善行。

6.C【解析】先寫出了“棲鶻”之名,寫水“大聲發於水上”。

7、(1)酈道元認為(此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譯出“臨”“鼓”“搏”各1分,大意2分)

(2)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還自己認為得到了石鐘山得名的真相。(譯出“陋”“考”“實”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水經》説:“鄱陽湖口有石鐘山。”酈道元認為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尋它的所在地,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打它們,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餘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説法,我更加懷疑它。山石被敲打時能鏗鏘作響的,到處都這樣,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為什麼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湖北黃州坐船到汝州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鍾”的山。廟裏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出聲響,我本來就懷疑,根本不相信這説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蘇邁坐着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着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像要撲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中發出磔磔的鳥鳴聲;又有一種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説這是鸛鶴。

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鐘聲洪亮像鐘鼓的聲音連續不斷。船伕大為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湧進洞穴和裂縫,波浪激盪便形成這種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因此我笑着對蘇邁説:“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

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根據主觀猜測去推斷它的有或沒有(正不正確),可以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説得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願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懸崖絕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人和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而淺陋的人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記下以上的經過,是因為歎惜酈道元的解釋過於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六

【文本解讀】

《石鐘山記》是一篇遊記,詳述出遊之緣由、見聞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絕壁下”一段,將山水之間萬籟俱作、鳥鳴浪湧、眾聲紛起之狀,寫得妙趣橫生,興會淋漓,堪稱“繪聲”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記遊,在登山臨水的興致之中,始終縈繞着求真辨偽的旨趣。出遊之因,乃疑前人之説,既析之以理,又驗之以實;父子出遊,不避深夜舟小,親身探訪,終有所得;進而引申為事須“目見耳聞”,不可臆斷的道理。全文將情趣與理趣融為一體,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體現的質疑和求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素養目標】

1.瞭解蘇軾的生平及文章寫作背景,積累文化常識。

2.積累文言知識,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結構。

3.感受集記敍、描寫、議論於一體的行文特點和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的文筆。

4.鼓勵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學習重難點】

鑑賞藝術特色,學習科學態度。

【學習方法】

合作探究法。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又字和仲,號,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2.相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今屬河南)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今屬江西)任縣尉,途經湖口縣時,遊覽了石鐘山後,寫了這篇文章。

3.瞭解文體“遊記”

遊記,古代遊記作為古代散文文體的一種,前人多把它歸入“雜記體”中。它是模山範水、專門記遊的文章,以描繪山川自然、風景名勝為內容,寫旅途的見聞和對大自然風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寫自然景色,然後再生髮感慨,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有的則採用“議—敍—議”的方式,如蘇軾的《石鐘山記》。

4.解題

①石鐘山,

②記,

二、初讀感悟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磬()桴()鏗()硿()

鶻()磔()噌()吰()罅()

窾()鏜()鞳()射()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釋詞義、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請概括段意:

(第二段)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請概括段意:

(第三段)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請概括段意:

【思考2】把握內容,分析作用

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歎”一“笑”,有什麼深刻含意?

2.作者認為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名字由來的原因是什麼?作者對前人不同做法的態度又是什麼?。

【思考3】把握情感態度

1.“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思考4】鑑賞手法

1.作為遊記,蘇軾對夜遊石鐘山情景的描寫很有特色,請列舉兩例,簡要説明其運用的表達技巧。

【思考5】試概括本文的藝術特色,並簡要分析。

【思考6】深度探究

1.蘇軾自己實地考察發現了石鐘山得名的由來,認為這證明了“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請分析他這一論斷內在的邏輯思路。

2.蘇軾感慨“酈元之簡”“李渤之陋”,有人認為蘇軾自己的觀點也未必完全正確,請分析文中蘇軾考察石鐘山的時間和結論,説説你的看法。

【思考7】對比閲讀

《春在堂筆記》卷七

俞樾

東坡《石鐘山記》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至今遊石鐘山者,皆以坡語為然。餘親家翁彭雪琴侍郎……駐江西最久,語餘雲:“湖口縣鐘山有二,一在城西,濱鄱陽湖,曰上鐘山;一在城東,臨大江,曰下鐘山,下鐘山即東坡作記處。然東坡謂山石與風水相吞吐,有聲如樂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風水相遭,皆有噌呔鏜韉之聲,何獨茲山為然乎?餘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徑蜿蜒如龍,峭壁上皆枯蛤黏着,儼然鱗甲。洞中寬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層則昏黑不可辨。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復寬廣,可容三人坐。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雲:‘我來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上鐘山亦中空。此兩山皆當以形論,不當以聲論。東坡當日,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

(有刪改)

問題:試概括本文觀點。

四、明晰主旨

五、拓展閲讀

材料一:

蘇東坡十一歲時,進入中等學校,認真準備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當時的學生必須讀經史詩文,經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最努力苦讀的學生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東坡讀書時也就是用這種方法。若對中國詩文樸質的經典,以及正史中常見的名稱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這種讀書方法,自有其優點。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後,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決非僅僅閲讀多次所能比。這種用功方法,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

蘇東坡與弟弟蘇轍正在這樣熟讀大量的文學經典之時,他父親趕考鎩羽而歸。蘇洵對功名並未完全死心,自己雖未能考中,但他以純粹而雅正的文體教兒子,教兒子深研史書為政之法。這樣的家庭氣氛,正適於富有文學天才的青年的發育。

(摘編自林語堂《蘇東坡傳》)

材料二:

蘇軾生活在佛教傳播相當發達的四川,處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蘇軾家庭的宗教氣氛也十分濃厚,其父蘇洵是雲門宗四世圓通居訥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優婆夷,其弟和其繼妻都信佛,這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蘇軾的經歷看,他剛開始雖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對佛教抱有好感,然而並沒有真正信奉佛教,元豐三年烏台詩案後,四十一歲的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政治上的挫敗使他開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並借佛老的方法來淨化自心。這一時期,他審視自己的經歷以及處世態度,重新尋找心靈的支撐點,開始思考人生的真諦,開始接受佛教思想。謫居黃州以來,蘇軾躬耕東坡,作詩賦詞,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極富魅力的'“東坡居士”形象。

黃州詞如此豐產的數量也預示着它內容的豐富性,其中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貶後曠達心情的抒發,有登高臨水、弔古傷今,有對親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對世間醜惡的譏諷;既有火樹銀花的都市,也有靜謐祥和的鄉村……題材之廣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氣磅礴,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而後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樸質清淡。

蘇軾詩詞的主導風格是灑脱曠達,其曠達風格的形成並非因其個人與偶然,同時也是整個宋代文化浸染下的產物。蘇軾從來都是以一種無所不適的超然態度來面對自己所遇到的種種挫折,佛學思想的影響讓他形成了一種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詩詞中抒發人生如夢的感觸,表現超然自如的人生態度,營造出一種空靈、恬淡而又清雅的獨特意境,從而構建出一個“詞意高妙”的超然曠達的藝術高境。

(摘編自趙凡龍《蘇軾黃州詩詞論析》)

材料三:

相比唐詩,詞在日本的影響要弱一些,這是因為觀念上詩為正宗,詞為詩餘,而且寫作技術更難。儘管如此,日本文人寫詞還是代不乏人,他們學習、模仿唐宋詞人,其中特別喜歡效仿蘇軾的詞作。蘇軾是開闢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詞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且早就流傳到了東亞各國。夏承燾在《論詞絕句》中雲:“坡翁家集過燕山,垂老聲名滿世間。”説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國外廣為傳播。

日本詞人學習、效仿蘇軾的詞,首先是仿調,即採用蘇軾創作的詞調。蘇軾最有名的豪放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水調歌頭》,許多日本詞人也喜歡用此詞調作詞。在日本詞人中,森槐南特別心折於蘇軾,也最有蘇詞之風,夏承燾在《域外詞選》序言中稱讚他:“日本詞人為蘇辛派詞,當無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題髯蘇大江東去詞後”,與蘇軾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我思坡老,鐵綽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東去意,試問南飛烏鵲。斜月熒熒,明星爛爛,撐住曹瞞槊。人生知幾,仰天長嘯寥廓。”森槐南用蘇軾詞調憑弔蘇軾,一方面揣摩蘇軾創作該詞時的心路歷程,對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對蘇軾的人格魅力和風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評價,稱其“文章卓犖”,為“一世之雄”,可稱是東坡的“異代知己”。

其次是用韻,即按照蘇軾詞的韻腳來進行創作。如林讀耕齋有次韻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野村篁園有次韻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梅巖蓉湖枉過,詞以記喜,用坡老韻”;森川竹磎有次韻蘇軾的《勸金船》“送橫川唐陽赴任豐橋,用蘇東坡原韻”;鈴木豹軒有次韻蘇軾的《念奴嬌汴京懷古》。這些詞不光次韻,大都也是以蘇軾詞為範本創作。有的步韻和蘇軾原作韻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讀耕齋的《滿庭芳警世》詞,韻腳與蘇軾的《滿庭芳警世》詞完全一樣。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蘇詞的語詞句式、立意、風格來進行創作。有的直接擷取化用蘇軾詞的經典語詞,表達其相似情懷。如用“瓊樓玉宇”,森槐南的《水調歌頭》:“摩壘曉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高野竹隱的《水龍吟》:“料瓊樓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學句法,對蘇軾詞中的經典句法進行效仿。如對蘇軾《水調歌頭》中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模仿,高野竹隱的《水調歌頭》雲:“我欲採槎去,招手海邊鷗。”森川竹磎的《水調歌頭琵琶湖上賦》雲:“我欲橫吹鐵笛,乍可呼醉仙客,對酒拍闌干。”竹隱詞中也出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頃,月照山河一片”和蘇軾的《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垂)中“一千頃,都鏡淨”意象彷彿。有的效仿已脱略蘇詞形跡,達到自出機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調歌頭》:“論填詞,板敲斷,笛吹酸。聲裂哀怨第四,猶道動人難。摩壘晚風殘月,接武瓊樓玉宇,酒醒不勝寒。”在詞中抒發胸襟懷抱,表達詞學見解,與蘇軾一樣境界宏闊開放、豪健清雄。

(摘編自錢錫生《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

問題:蘇軾作為“開闢了宋詞新天地的一代詞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請結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六、素材積累—蘇軾名句

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2.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3.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4.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6.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7.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着心裏,你喚做眉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

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七、作業

完成配套練習。

答案

一、1.子瞻,東坡居士,蘇黃,蘇辛

4.解題

①石鐘山,素有“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城區,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

②記,遊記,一種文體。

二、初讀感悟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磬(qìng)桴(fú)鏗(kēng)硿(kōng)

鶻(hú)磔(zhé)噌(chēng)吰(hóng)罅(xià)

窾(kuǎn)鏜(tāng)鞳(tà)射(yì)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釋詞義、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靠近)深潭,微風鼓(激盪,掀動)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即使)大風浪不能鳴(使……發出聲響)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才)訪(訪求)其遺蹤(舊址,陳跡。這裏指所在地),得雙石於潭上,扣(敲打)而聆(聆聽)之,南聲函胡(同“含糊”,指聲音重濁模糊),北音清越(清脆悠揚),桴(鼓槌)止響騰(傳播),餘韻(餘音)徐歇(慢慢消失)。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也,餘尤(更加)疑之。石之鏗然(形容敲擊金石發出的響亮的聲音)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命名),何哉?

請概括段意:提出石鐘山得名的由來的兩種説法,以及對這兩種説法的懷疑。

(第二段)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往、到)臨汝,而長子邁將赴(赴任、就職)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拿着)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敲打)之,硿硿焉。餘固(本來)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鳥鳴聲)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有人)曰此鸛鶴也。餘方(正)心動(內心驚恐)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形容鐘鼓的聲音)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裂縫),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水波動盪)澎湃(波浪相激)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江河水流中央),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窟窿),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之聲,與向(先前)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知道)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鍾名)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請概括段意:記敍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

(第三段)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大概)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淺陋的人)乃(竟,竟然)以斧斤考擊(敲打)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請概括段意: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的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

【思考2】

1.明確酈道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歎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的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2.明確主要原因:沒有耳聞目見就主觀臆斷

具體原因:

人物原因態度

酈道元、漁夫水師講述太簡略、不會表達歎惜

李渤、士大夫、陋者主觀臆測、沒有實地考察譏笑

【思考3】

1.明確(1)“至暮夜月明……或曰此鸛鶴也。”(2)表現了作者凡事要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的思想感情。

【思考4】

1.明確(1)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以動襯靜的手法,把大石、棲鶻、水波的形態和聲音描繪得形象逼真。

(2)運用了“磔磔”“噌吰”“窾坎鏜鞳”等擬聲詞,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且所用擬聲詞都是聯綿詞,韻律和諧。

【思考5】明確①結構獨特。全文夾敍夾議又不同於一般遊記,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

②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文中寫對舊説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

③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形象的擬人,貼切的擬聲詞,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

④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

【思考6】

1.明確因為古書上記載:“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這是古人描述的鐘聲的特點,也是人們對鐘聲的共識,是認識的前提。蘇軾實地考察發現:“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並且兩者相應,“如樂作焉”,這表現了水聲如鍾,符合人們對鐘聲的共識,所以,石鐘山應是以聲得名。這與古人酈道元的説法“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相合,所以説,“古之人不餘欺也”。

2.明確蘇軾選擇“暮夜月明”時進行考察,這個時間段不適合全面觀察,細緻考察,結論未必可靠;蘇軾通過考察,探求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説法,並據此提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一論斷,認為凡事都必須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才能判斷它的有和無,這否定了間接經驗在人的認識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夠準確的。

【思考7】明確

①在作者看來,蘇軾考察石鐘山,以為其得名是因風水相吞吐而為聲,這也沒有探察到問題的根本。

②蘇軾笑李渤考證石鐘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認為蘇軾與李渤犯了類似錯誤。

四、明確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敍述相結合,通過夜遊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鐘山得名的説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

五、明確

(1)青少年時期運用科學的讀書方法,加深對經典詩文的理解;

(2)父親在文體和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對蘇軾大有裨益;

(3)家庭環境和宗教氛圍,對他的成長和思想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4)政治上的挫敗和對人生價值意義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創作題材廣泛,風格獨特;

(5)整個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響,使他的思想藝術境界達到極致。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七

學習要點

1、瞭解蘇軾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現的基本文言知識;

3.瞭解和體會本文將議論、記敍、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4.瞭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重點講解

課文簡析

課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敍述關於“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兩種説法,然後分別提出質疑,為下文作者親臨其境進行探究提供了依據。第二段,寫作者親臨石鐘山和探究石鐘山得名原因的經過,作者在這段裏生動細緻地敍寫了親自探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石鐘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寫作者探訪得實後的感想:凡事須親歷而不可主觀臆斷,點明瞭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作為線索。先“疑”,後“探”,再“斷”,最後是“歎”。文章結構嚴謹,脈胳清楚,記敍、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是宋人遊記常用的寫作方法。本文的特點是記敍內容容量大而條理分明,寫景奇特,真切動人,而通過對石鐘山命名的探索,闡明瞭“臆斷”有害於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臆斷”的方式又是多麼謬誤和淺陋可笑。

寫作特色簡析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

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説法,提出別人對此説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歎。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歎酈元所説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敍、夾議,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因事説理的千古名篇。

反饋練習

閲讀唐代李渤《辨石鐘山記》,完成文後各題。

《水經》雲:“彭貂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於南隅,忽遇雙石,漱(傾斜)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鍾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峯,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1、解釋加橫線的詞。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產茲奇石乎茲;

(4)瀕流庶峯庶:

2、寫出《石鐘山記》中與本段中下列語句意思相應的句子。

(1)枹止響騰餘歇:(2)如善長論:

3、與“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義相同的一項()。

a.有仙則名b.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眾寡d.而此獨以鍾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詢諸水濱

(2)聊刊前謬,留遺將來

(3)有銅鐵之異焉

5、用上文中的有關語句回答問題

(1)李渤探訪石鐘山遺蹤所得的結論是什麼?

(2)李渤對酈道元的觀點持什麼態度?文中是怎樣説的?

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對李渤的觀點是怎樣評價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

1、(1)藴含(2)沿襲(3)這(4)眾多

2、“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3.d

4、(1)向住在水濱的人詢問原因

(2)姑且修訂前人的錯誤説法,以留給將來的人

(3)有銅鐵那樣的特異聲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山仍石名,舊矣。”

(2)否定。“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峯,皆可以斯名貫之”

6、“然是説也,餘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鐘山記|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2.重點掌握“鼓”、“是”、“遺”、“得”等實詞的用法。總結“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的規則。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文言詞語的用法和句式

2、蘇軾散文特點及其治學精神

教學課型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時博通經史,20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等,政治上反覆升沉,飽經憂患,曾因反對新法而遭貶謫,後又因反對舊黨盡廢新法而貶至瓊州。蘇軾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詩詞都“雄視百代”;其散文平順曉暢;詩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詞波瀾壯闊,豪放天成。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易傳》《書傳》《論語説》等。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本文是元豐七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時寫的,此時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時,此前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由湖州刺史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二、關於“石鐘山”

關於石鐘山的資料: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屬江西湖口縣。石灰巖質。關於它命名的原因歷來有三種意見,(一)風水聲如鍾,認為山下縫隙洞穴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的聲音。北魏酈道元與北宋蘇東坡就是持此説。(二)石聲如鍾,由於此山是石灰巖質,內中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也會發音。唐代李渤持此説。(三)山形如鍾。《石鐘山志》記載:“上鍾崖與下鍾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鍾。”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説,他在《春在堂筆記》中記着: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門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瓏,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寬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如雲:“我來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無人識。”“小憩千年人不識,桃花春漲洞門關。”無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

三、課文聽讀、美讀 正音

1.噌吰如鐘鼓不絕:鼓,《説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詞義項即所敲之鼓外,還有動詞的義項即以手擊鼓之意,引申為“敲擊”。而“噌吰”課本中的解釋是形容鐘聲宏亮,所以“如鐘鼓不絕”中的鼓應為動詞,譯為像敲擊鐘的聲音響個不停。

2.鐘磬:(磬,qìng,這裏指佛教的打擊樂器,形狀象缽,用銅製成。)

3.臆斷:(臆,yì)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4.夜泊絕壁下:(泊,bó,這裏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7.殆與餘同:(殆dài,這裏是大概之意;百戰不殆,殆的意思為“危險”。)

8.汝識之乎:(識zhì,這裏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9.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饒,ráo)(蘇軾的)長子,蘇邁要到饒州的德興縣去任縣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説明:

本文説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敍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説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説明作者的意圖(“歎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説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歎”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

(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歎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

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五、課文整體把握(歸納各節要點)

結構小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第1段大意:

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

作者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説用“人常疑之”,對李説則用“餘尤疑之”,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第2段大意:

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説純系臆則,而酈説是正確的。

對李説——“笑而不信”;對酈説——“古之人不餘欺也”。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裏所説的事實導出。

第2課時

教學重點:課文字詞句分析

(一)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並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③“是説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敍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説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何哉”——駁得有力。

(二)誦讀第2段。

1.學生齊讀這一段。

2.教師範讀,加簡釋及評語。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敍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裏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歎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宏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3.學生討論層次劃分,然後分層練習背誦。

説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第一層(段首至“此鸛鶴也”)發現聲源之前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第二層(“餘方心動欲還”至段末)發現聲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相關字詞:

舟:名作狀,

適:去(“之”、“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號,六月丁丑,陰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紀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獨:副,僅搏:擊

且……且……:也……也……

有大石當中流:(當,dāng)有塊大石頭在水流中間。

察:細看

淺深:同義複詞,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盪漾

澎湃:形容波浪衝刷

與風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詞,代風水。

汝識之乎:(識zhì,這裏結合上下文的意思,應釋為“知道”。)

因笑謂:因,副,於是

古之人不餘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餘,在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前置。條件:一是否定句或疑問句,二是代詞作賓語。

(三))誦讀第3段。

1.學生練習誦讀2~4遍。

2.教師提問。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説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説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⑤“餘是以記之……李渤之陋也”——卒章顯志。

相關字詞:

臆斷:(臆,yì)僅憑主觀推測來斷定。

事不目見:事,名詞狀語

殆與餘同:殆,副詞,差不多

終不肯:副,始終

此世所以不傳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會思考的人

乃:竟

實:真實的原因

是以:因此

(四)比較、辨析。

1.將本文跟《遊褒禪山記》作比較。

説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遊。

從遊未盡興生髮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形式是記遊,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遊,後議論。議論——記遊——議論。

寫法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重在“立”。敍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敍事;議論有“破”有“立”。

五、總結:

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敢於質疑,並且去小心地求證,還要尊重事實。大家能不能舉出一些科學家大膽質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説”。還有布魯諾捍衞哥白尼的學説。伽利略提出空氣阻力學説。毛澤東不迷信陳獨秀,在革命關鍵時刻堅持真理。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無論是科學家還是革命家,他們這種敢於質疑的思想都是一種科學思想,以為科學家提出一個觀點遠遠要比證明一個觀點更難,所以,質疑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要培養這種精神。

六、教後感

作者郵箱:

[1]

《石鐘山記》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文章脈絡,辨析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冏,把握通過記遊捐示哲理的寫法特徵。

2、鼓勵學生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語法現象。

思維發展與提升:自讀自譯課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學能力。

審美鑑賞與創造:結合寫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徹悟一旨。

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本文了解蘇軾散文的特點及其嚴謹治學的態度。

重點:學習掌握本文敍述、描寫和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難點:感受作者所闡發的“事須目見耳聞,不可臆斷有無”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勇於質疑和善於探究的科學精神。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蘇東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詠菊詩的草稿,才寫了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心想:菊花生長於秋天,獨耐風霜,即使老來枯憔,也是留香枝頭,絕不落瓣的!提筆續詩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説與詩人仔細吟。

後來,蘇東坡遭貶到任黃州。時值秋季,一日,大風過後,蘇東坡到花園賞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黃花紛紛凋落,果寘是“滿地鋪金”。他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錯了。

“蘇軾黃州菊花誤”的故事,可以看出蘇軾是個怎樣的人?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蘇軾的《石鐘山記》。

二、寫作背景

蘇軾平生最講究求實,早年他針對北宋危機的形勢,上書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時代,他認為熙寧新法有些激進,便站在保守派邊反對,等到哲宗親政,舊黨上台要徹底廢除新法時,他卻又“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張保留新法的合理內容。即使遭貶,也不“隨時上下”,這種可貴的求實精神不僅貫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實地考察和因事闡發。《石鐘山記》就是在深入調査後總結的事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三、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四、題目解説

“石鐘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關於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認為,“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今人經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既具有鍾之“聲”,又具有鍾之“形”。“記”,遊記。本文是一篇因事説理的遊記,記錄作者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的過程。

五、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自然段:(記敍、議論)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説法表示懷疑。

第二自然段:(記敍、描寫)記遊石鐘山。

第三自然段:(議論)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描繪月夜絕壁之景的?為什麼要着力描寫這絕壁之景?

明確:

特點:作者在發現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寫大石、棲、鸛鶴等,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狀形、摹聲和繪態。

觀察的角度:由上(視覺)到下(聽覺)。着重描寫石鐘山月夜的陰森恐怖,説明一般人在平常情況下不敢涉足。

原因:①使議論不顯乏味,引人入勝,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②説明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長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為環境艱險。③營造陰森可怖的氣氛,和下文“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應。

2、“噌味”與“窾坎鏜韉”有什麼不同?作者反覆寫聲源有何意圖?

明確:

“噌昡”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窾坎鏜韉”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作者反覆寫聲源是為了證實酈道元的説法,推翻李渤的“謬論”。

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麼?試分析。

明確:

①“餘笑而不信也”

這裏的“笑”是作者對李渤説法的'“尤疑”的笑,正因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説法,所以他對寺僧的做法、對小童的舉動都到好笑。因為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這根本就不能説明石鐘山何以得名,李渤説法的漏洞是顯而易見的(“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這裏的笑,還含有作者對李渤説法的清醒認識。他知道李渤的説法已近乎“權威”。而他卻不盲從,不迷信前人的説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謂邁曰”

這裏的“笑”是作者會心的笑、得意的笑。蘇軾夜乘小舟至絕璧下”後親身探訪、考察,瞭解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由來,為自己的巨大收穫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更重要的是,他對酃道元和李渤的兩種説法的懷疑,經過實地探尋終於得到了正確的解釋。他沒有主觀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終於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

③“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這裏的“笑”,是對李渤淺陋的説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實地去考察過,但他的考察是膚淺的、機械的。他“忽遇雙石,欹枕潭際,影滄波中”,即問“水濱”之人,得知其有“銅鐵之異”,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李渤《辨石鐘山記》),即由此斷定,石鐘山命名的原因是石聲如鍾。李渤的這種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這種結論的得出過程是一種簡單的邏輯推理。正因為如此,蘇軾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經過實地考察,蘇軾解開了石鐘山命名之謎,為他對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4、蘇軾自己實地考察發現了石鐘山得名的由來,認為這證明了“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請分析這一論斷內在的邏輯思路。

明確:

蘇軾實地考察發現:“大聲發於水上,噌呔如鐘鼓不絕”“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褡之聲”。並且兩者相應,“如樂作焉”,這説明了水聲如鍾,符合人們對鐘聲的共識,所以,石鐘山應是以聲得名。這與古人酈道元的説法“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相合,所以説,“古之人不餘欺也”。

5、《石鐘山記》不是一般的遊記,作者是怎樣處理寫景與議論的關係的?

明確:

《石鐘山記》不是一般遊記,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寫,而重因事説理,通過具體記游來闡發道理。

關於石鐘山的命名,無論是北魏酈道元的“水搏論”,還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論”,蘇軾都持懷疑的態度,並提出了懷疑的依據。而且帶着疑問,在送子赴任途經石鐘山時,親臨絕壁實地考察,他不拘成説,不畏險阻,泛舟絕壁之下,親眼看到了石鐘山陰森恐怖、驚心動魄的夜景,親耳聆聽了江水衝擊石洞巖縫而發出的像鍾一樣的響聲,從而弄清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團渙然冰釋。於是欣然命筆,用一個反問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來闡發強調實踐,注重調查研究,反對主觀臆斷這一見解,給讀者以豐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啟迪,可謂水到渠成。由此看來,蘇軾是有疑而來,釋疑而返。蘇軾心中先有辯論的對象,是有意於考據。

6、蘇軾寫《石鐘山記》的意圖是“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這説明“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但後人考證認為,蘇軾的説法也不正確。那麼,學習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呢?

明確:

觀點一:不輕信前人的説法。蘇軾的説法也許不完全正確,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後人對蘇軾説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説,不主觀臆斷,而自願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

觀點二:實踐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強調耳聞目見進行實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對主觀臆斷,草率盲從,這是科學的、重調查研究的態度。我們強調實踐出真知,就應該像蘇軾一樣勇於實踐。

七、中心思想

本文記錄了作者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的過程,文中的敍事、議論皆由探尋石鐘山命名的由來而發,卒章顯志,先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觀點,再用“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的一歎、笑表明自己的寫作意圖。

八、寫作特點

(1)因事説理,敍議結合。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遊記散文那樣先記遊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敍,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而且議論、記敍層層深入,全文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渾然一體。

(2)筆墨集中,結構緊湊。

本文寫得很集中。從頭至尾,緊扣石鐘山的命名來寫。第一段提出問題,第二段解決問題,第三段得出結論。文中寫寺僧使小童扣石出聲,是為了核實李渤扣石發聲之説,是為了探求石鐘山命名的由來,而與石鐘山命名關係不大的則一筆帶過或略而不寫。如作者與寺僧的語言對答,如乘舟夜遊,“舟人大恐”時的對話,這些作者均未寫出。又如,只有他“笑謂邁曰”,而無蘇邁的回答,這也是迴避不寫的。作者集中寫石鐘山的命名問題,使得文章結構顯得很緊湊。

(3)行文波瀾起伏,有緩有急。

行文有緩有急,抑揚頓挫,波瀾起伏,詼諧風趣。如夜遊石鐘山一段,寫得極為精彩,作者先交代遊覽的時間、地點、同伴方式,語氣比較舒緩;接下來是環境描寫,大石“森然欲搏人”,棲鶻驚飛,鸛鶴怪叫,寫得陰森可怕,寒氣逼人,讀者讀到這裏真有點毛骨悚然,心驚肉跳;然後以“餘方心動欲還”,暫緩緊張氣氛,忽又有“大聲發於水上,噌如鐘鼓不絕”,不僅“舟人大恐”,讀者也不免為之“大恐”,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經過“徐而察之”,發現原來是“水石相搏”的聲音,讀者緊張的心情才漸趨平緩。

九、補充資料

“記”是古代一種散文體裁,通過敍事、寫景、狀物、寫人來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借景抒情,託物言志。

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①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敍人物生平事蹟的文體,如《五人墓碑記》。

②遊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石鐘山記》等。

③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如《核舟記》《病梅館記》。

④記……事:是古代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文體,如《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十、總結全文

本文寫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作者先考察歷史文獻對酈道元的説法表示懷疑,對李渤的説法表示“尤疑”。得到機會後親自實地考察,補充了酈道元的説法,否定了李渤的説法。得出“事不目見耳聞,不可臆斷”的結論,表現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佈置作業

蘇軾寫《石鐘山記》的意圖是“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這説明“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但後人考證認為,蘇軾的説法也不正確。那麼,學習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呢?

課後訓練

1、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查)餘尤疑之(更加)

B.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説出來)有大石當中流(處在)

C.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到……去)空中而多竅(孔,洞)

D.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大概)汝識之乎(認識)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與現代漢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B.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

C.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D.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3、下列對文中相關文化常識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鐘磬”,鍾、磬是古代兩種重要的器具,它們各有不同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製成;鍾是由饒發展演化而來的,由銅或鐵製成。

B.“元豐”,宋神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與當代日本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C.“丁丑”,干支紀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週,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D.“水師”,水師包括多種含義:古代以水為名的官長;官名;水軍,兵種之一;船伕;水手。本文中的“水師”是最後一種意思。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對於石鐘山的得名緣由,酈道元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聲如洪鐘”,因而得名石鐘山。

(2)對於酈道元和李渤的説法,人們和作者的看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懷疑酈道元的説法,原因在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懷疑李渤的説法,原因在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蘇軾與蘇邁夜乘小舟來到石鐘山,看到旁邊側立千尺的絕壁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蘇軾夜間乘小船來到絕壁下,聽到了山上棲息的鶻鳥“________________”的驚叫聲,以及“________________”,這兩種聲音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圖。

(7)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有幾個原因:一是酈道元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蘇軾一樣,“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石鐘山記》中,蘇軾認為石鐘山的得名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除了酈道元記錄不詳細和漁工水師不能用文字記載以外,還在於“________________”,從而説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9)蘇軾在《石鐘山記》中用反詰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是作者經過實地考察後得出的結論,也是對李渤的主觀臆斷、自以為是的態度的批評。

(10)在《石鐘山記》中,作者用一個賓語前置句來表達自己知道石鐘山得名的原因後輕鬆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項,考,敲,擊。B項,言,用文字記載。D項,識,知道。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用法的能力。D項,赴:古義,奔向、前往,為某事奔走或投身某種事業;今義,到(某處)去。

3、答案:B

解析:“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錯誤,有些皇帝在位期間,會有幾個年號。

4、答案:(1)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人常疑之;餘尤疑之;

(3)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4)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5)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6)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8)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9)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10)古之人不餘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