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石潭記》的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7W

《小石潭記》的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篇一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語句,學習本文寫景的方法,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淒涼的心境。

【教學重點】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教學方法】朗讀法、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回憶導入:出示柳宗元的詩《江雪》(同學們熟悉這首詩嗎?作者是誰?你瞭解他多少?)齊讀詩,找出詩中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字,並談談理由。

明確:是“孤”和“獨”。在一個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個人在“釣寒江雪”這個人就是柳宗元——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他曾官至禮部員外郎,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這裏他寄情山水,寫下了一系列山水遊記文章,叫《永州八記》,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小石潭記》。

二、揭示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語句,學習本文寫景的方法,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淒涼的心境。

三、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有學生談自己所查的關於作者的資料,教師總結補充)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與韓愈、劉禹錫為同朝為官,由於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貶永州司馬。從此柳宗元在荒遠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後又被改貶到更為荒涼的柳州,四年後,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年僅四十七歲的生命。 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借山水,欣賞大自然來排遣心中的愁悶。 他在永州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有名的《永州八記》文稿由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柳宗元,貞元初年進士,官監察御史。順宗時,王叔文執政,他任禮部員外郎,鋭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敗,他也被貶為永州司馬,遷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於柳州。

柳宗元是傑出的思想家,憑着一股積極的熱情和出色的才能進行政治活動。中年以後的處境更加悲苦,但這卻使得柳宗元有機會深入生活、接近百姓、反思歷史,從而使他成為一個卓越的散文家和詩人。

柳宗元的詩,數量較多的是抒寫個人抑鬱的心情和離鄉去國的悲哀。

四、題解:《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五、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歷史上很多文人都熱衷於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其中寫山水散文遊記藝術最高的應該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風格的就是這篇《小石潭記》

1、檢查預習:出示課文內容,(課文沒有標點,讓學生讀,檢查並練習學生讀文言文停頓情況)出示字詞注音: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坻(chí) 為嶼(yǔ) 為嵁(kān) 佁然(yǐ)俶爾(chù) 翕( xī)忽 差(cī)互 悄愴(qiǎo chuànɡ) 幽邃(suì) 龔(ɡōnɡ)古

2、聽錄音,出示課文(重點字詞注音)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青樹翠蔓(màn),蒙絡搖綴(zhuì),參(cēn)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悽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 )古,餘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3、仿讀課文,模仿錄音來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句子的停頓、作者的感情。

4、指名讀。瞭解學生讀的情況。邊讀邊評。

5、齊讀:我們來齊讀一下文章,注意體會作者感情

六、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根據課文註釋和自己的理解,試着翻譯課文。

2、小組展示,全文分為五段,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給大家講解,並點出本段中的重點字詞。

3、思考:課文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説説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七、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背誦全文。

2、翻譯課文,用現代漢語寫一篇介紹小石潭景色的文章。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抓住景物特徵加以細緻描摹的方法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誦讀、小組合作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景物的情感。

學習重點:背誦全文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學習難點: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以下問題請用原文回答)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3、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二.合作交流。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請寫出本文的寫作思路。

2、圍繞小石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寫景都用了什麼寫法?

3、第二段的重點是寫水的“清冽”,卻為什麼花大量的篇幅寫魚?

4、作者抒寫在潭上所見的景物時,突出了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文章開頭寫“心樂之”,結尾又寫“悄愴幽邃”,前樂後憂怎樣理解?

三、拓展延伸。

1、試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景物最精彩的句子,並説説它的精彩所在。

2、生活中一定有你心馳神往的景物,請加以想象和描繪,説給同學們聽。

四。總結全文:

《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以寫景取勝。作者以細緻入微的手法,通過形象的比喻,對潭水、巖石、藤蔓、竹樹、游魚等進行生動刻畫,把自己抑鬱失意的隱痛巧妙地寄寓於悽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達到高度的和諧和統一。文章先寫所見景物,再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後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被貶謫的心常常憂傷悲涼,欲求解脱卻又無法解脱,小石潭氣氛恰當地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全文形似寫景,實則寫心,往往寥寥幾筆,神形兼備,各盡其妙。

最新《小石潭記》優課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②誦讀課文

2、能力目標:

①體會文章按照遊蹤移步換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徵。

②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寫作特點,學會鑑賞情致化的景物描寫。

3、德育目標:

①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②理解文中作者悲涼悽苦的情懷。

教學重點

關注文中描寫潭中游魚的文字。

體會景物描寫中融注的思想感情,重點關注第四段,理解作者悽苦孤寂的心境。

教學難點

文章先些“心樂之”,後面又見“俏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對此該如何認識?

教學流程

激情導入:聆聽鋼琴曲,欣賞山水圖片,激發同學們的激情。

第一環節:佳景導遊

(檢查上節課留的作業:學生學寫導遊詞,本節課有學生導入新課。)

檢查對作者的瞭解。

第二環節:尋景悟情

(一)尋找小潭。

①學生找出發現小石潭的語句,並讀出。

(教師稍做朗讀指導,然後檢查上節課內容翻譯此句話。)

②這句話中那些字暗含了尋找的開始?

(隔聞伐取見要求學生在文勾畫這樣的詞)學生看音畫素材。

小結:在這樣一個無名的小丘之上,小石潭的現身怎不讓柳宗元老先生“樂”呢?

小潭的發現是我們尋找到的,也就是説移動了自己的腳步,想起向前去走,引領我們欣賞到了不同的景點,這無形中已經教給了我們遊記散文的一種寫法:移步換景。

(二)潭中景物

請大家放慢腳步根據自己的喜好盡情的欣賞小潭的景色,然後用這樣的句式來回答:我喜歡這裏的xx(景物),因為xx。(學生在文中找景物,並動筆描繪所喜歡的景物。同桌可以互相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預設問題:

①柳宗元筆下的“石”有四種形態,都是什麼?

教師解釋“巖”中空的石頭。

②小石潭的樹是什麼樣子?

(學生試讀,讀出樹的飄逸,讀出柳宗元的快樂,教師指導)

③那些句子體現了魚的自由自在?這裏寫水了嗎?(學生讀此段,找句子,教師引導寫作方法:動靜結合,側面描寫體現水清澈。介紹定點觀察。)

小結:柳宗元“樂”在石,“樂”在樹,“樂”在魚,此時柳宗元沉浸在其樂融融中,除這些還寫了什麼?我們繼續來遊賞。

(三)小潭源流

請同學們齊讀第三段。

問題:

①宗元此時抬頭向潭西南望去,他看見的小溪是什麼樣子?(找句子,翻譯此句,教師點撥介紹寫法:比喻手法,動靜結合,觀看幻燈片。)

②時此刻,作者的心情怎樣呢?(這個句子是由樂轉憂的過渡,似乎沒有明顯變化,但卻暗含着一個“悲”)

小結:此時,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孤獨的老人正茫然的望着小溪的源頭“不可之其源”,柳宗元的心情陡然下滑。

(四)潭中氣氛

讓我們環顧小潭四周,看看四周是怎樣的一種景色?(第四段,即興説出小潭的美景。)

問題:

①裏景色有什麼特點?

②柳宗元為何要離開小潭?(引導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③那些句子體現悽清?柳宗元是怎樣的心情?

④文章先些“心樂之”,後面又見“俏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對此該如何認識?(學生先交流回答, 然後教師介紹柳宗元的處境。)

小結:難怪有人説,讀《小石潭記》就如同品一杯濃濃的苦丁茶,清香在前,仔細品味卻有一種悲苦在後。

第三環節:做業佈置。

①背誦課文

②課後習題三

第四環節:再次欣賞小石潭的美(在朗朗的讀書中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