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82K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多篇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托爾斯泰及文章作者茨威格的成就及著作。

2、感受文章“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語言

(二)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根據文章核心內容提出問題,並利用問題探究、分析課文的能力。

2、示範並練習:利用與文章協調的音樂來控制語速和情緒的朗讀技巧。

(針對中專幼教專業)

(三)情感目標

1、引導學生多形式地接觸名家名著,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追求。

2、理解並領會文章所描繪的“樸素美”以及托爾斯泰的人格美

教學重點、難點:

啟發引導學生探求托爾斯泰的墳墓美在何處,真正理解並領會文章所描繪的“樸素美”以及托爾斯泰的人格美。

教學方法:

情境法、誦讀法、啟發引導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詢問學生對“墳墓”的感受。

教師歸納:恐怖、陰冷、哀傷……,總之很難和“美”產生聯繫。雖與墳墓有關,但我們要展開的卻是一段尋“美”的歷程,希望大家用心感受,你們會有一份美的收穫。(多媒體出示課題)

2、根據課題提出問題(板書)

誰的墳墓?

什麼樣的墳墓?

為什麼是最美的墳墓?

(要求學生將對問題的思考貫穿於接下來的學習中,藉此引導學生學會根據文章核心內容分析理解課文)

二、課文講析

(一)誰的墳墓?

播放課件,瞭解托爾斯泰的成就及著作,感受其顯赫的聲名。

(二)什麼樣的墳墓?

1、看圖片

並對比世界著名陵寢圖片談感受

2、讀課文

(1)關於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課件)

(2)(配樂朗讀))教師朗讀課文第一段做示範,學生朗讀第二段,注意感受朗讀語速與音樂節奏的配合,體會文章的內在情韻。(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與文章協調的音樂來控制語速和情緒的技巧)

3、體會詞句

(1)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到描寫托爾斯泰墳墓的句子,體會並歸納托爾斯泰墳墓的特點:樸素逼人

(2)思考:樸素=最美?(用問題引導學生作進一步探求,不是簡單回答問題)

(三)為什麼是最美的墳墓?

1、人們懷着怎樣的心情來到托爾斯泰的墳墓?

敬仰,這種情緒甚至感染了周圍景物(情景交融)

2、這種發自心底的敬仰來自什麼?

對比其它聲名顯赫的偉人墓地(課件顯示)

3、出示直接評價托爾斯泰墓的句子:

理解作者的“宏偉感人、打動人心、劇烈震撼”都指向了墓主人的人格美

4、對前面的思路進行歸納(板書)

震撼

無名墓冢 偉大聲名

樸素逼人 對比 反差 無比敬意

托爾斯泰墓的樸素 其他偉人墓的奢華

人格美

三、拓展與小結

(播放課件)跟隨著名主持人王利芬老師再次造訪“世間最美的墳墓”,在情境中感悟托爾斯泰人格的高尚之美。

四、佈置下節課活動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一、瞭解中外散文雖在背景、句法、行文等方面都顯著不同,但都具有抒寫真實情感,表現對生活獨特感受的特點。領會《世間最美的墳墓》寄寓在對墓地樸素美描繪中的對托爾斯泰偉大人生選擇的讚美,領會《冬天之美》對鄉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繪中寄寓的作者的精神追求。

二、加深學生對樸素美、自然美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

三、繼續訓練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運用本單元學習的方法,概括這兩篇文章的內容要點。

教學設想

這是兩篇外國散文,既應注意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又應將其作為一股散文進行分析概括。

《世間最美的墳墓》從文中使用的對比手法入手(包括文章結尾部分與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墳墓的具體比較和前文敍述中沒有句式的連續使用含有的對比)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獨有特點,進而引導學生分析為什麼如此樸素的墳墓卻是俄國最宏偉、最感人的。分析托爾斯泰的選擇及作者獨到的認識中體現的價值觀及審美觀。

《冬天之美》在閲讀中注意欣賞作品委婉親切、如話家常的風格具有的感染力。通過對大都市和鄉村冬天的對比及作者鮮明態度的概括,領會作者厭惡虛榮名利,嚮往樸實、安祥、寧靜生活的理想。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種方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作家,以其獨特的。人物傳記和中短篇小説在歐美享有極高的聲譽。1928年,茨威格的俄國之行參觀了許多宏偉感人的景觀,但他認為最宏偉、最感人的是托爾斯泰墓。

二、指導自讀《世間最美的墳墓》。

①字詞:

遠離塵囂:遠離人世間的紛擾喧囂。

蔭庇:大樹枝葉遮蔽陽光,宜於人們休息。舊時比喻尊長照顧晚輩或祖宗保佑子孫。

②自讀課文,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

A.文中哪一個詞能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特點?

答:樸素。

B.與其他偉人的墓相比托爾斯泰墓缺少哪些東西

答:沒有:十字架、墓碑、墓誌銘、名字

只有:小小長方形土丘、鮮花

沒有:好奇(破壞寧靜)

只有:敬意

C.篩選並概括作者對托爾斯泰墓的評價。

答:托爾斯泰墓是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中最宏偉、最感人的,它逼人的樸素引人敬慕、感人至深。

D.仔細閲讀第一節,解釋作者為什麼詳細交代托爾斯泰墓地選擇的原委。又為什麼將托爾斯泰最終的決定稱為更美好的啟示?

答:全段先總述,再介紹墳墓,從樹的來歷入手,引出托爾斯泰的願望,這樣就把這座樸素的墳墓與托爾斯泰的追求、品格直接聯繫起來了。更美好的啟示則暗示了這座墳墓對後人的影響,帶給後人的劇烈震撼及深深思考。

③小結: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通過與其他偉人墓的對比,通過對參觀者崇敬之情的具體描繪,寫出托爾斯泰墓逼人的樸素,歌頌了托爾斯泰不重聲名、追求樸素自然的高貴品格。在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歌頌中,也體現了作者的價值判斷最樸素的最動人。

三、作業: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

①朗讀:風兒和暖的陽光冬天,白雪這一段景物描寫,並思考這段景物描寫在全文中起什麼樣的作用?

(提示:①在朗讀中,注意體味作者語言的特點,體會景物描寫中滲透的感情色彩。②結合文章主題考慮。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反襯出墓地的寧靜。托爾斯泰墓周圍的自然景物與其他墓地奢華裝飾形成對比,更顯示了墳墓的樸素。優美的自然景物也給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增添了温暖、優美的色彩,使讀者不僅感受到嚴肅,更感受到美好、動人。)

②作者在第二節中已經清晰地寫出了托爾斯泰墓的逼人的樸素,為什麼還要用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的墓來進行比較?

(提示:前文雖提到托爾斯墓與其他偉人墓不同,但較籠統,與這三人做具體的比較,才能給讀者具體而深刻的印象。而且只有用偉人與偉人相比較,才更能使人體會到這幽暗小土丘的宏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茨威格以滿懷激情的語言描繪了最樸素而又最宏偉的托爾斯泰墓,也表達了自己對美的看法。喬治·桑在《冬天之美》中同樣詳盡描繪了鄉村冬天的美景,是否也傳達了作者的想法,表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喬治·桑是法國文學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一,她創作的時代正是19世紀中期法國社會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矛盾激化,局面錯綜複雜的時期。而喬治·桑則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她的作品表達了作家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嚮往,她譴責社會的壓迫與剝削,頌揚社會平等與正義。她的作品還具有一種特有的細膩抒情的詩意。

三、指導自讀《冬天之美》。

①字詞:

奢侈(shēchǐ):花費大量錢財追求過分享受。

天倫之樂:骨肉團聚的歡樂。天倫:指父母、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係。

領略:瞭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滯留:停留不動。

悖謬(bèimiǜ)山:荒謬,不合道理。

盎然(dngrán):(生氣)洋溢的樣子。

休憩(xiūqì):休息

②自讀課文,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描述鄉村冬天的美好。先鋪墊,寫大都市的臭氣熏天,永無干燥,令人噁心;再寫鄉村空氣清新,地面乾爽,令人嚮往。表達了作者對鄉村冬天的熱愛之情。

第二部分(第2段)生動描繪了大自然冬天的美麗圖畫,着重描繪了自然界萬物的生機盎然。

③閲讀第一段找出幾組對比,並體會對比的作用

A.鄉村的冬天與城市的冬天

B.作者的鮮明態度:熱愛、噁心

C.城市工人無可奈何與富翁們的自願

D.作者嚮往的生活(火爐邊的天倫之樂)與富翁們的追求(舞會、穿着、奢侈揮霍)

結論:我們的富翁們所過的人為的、悖謬的生活,違背大自然安排,結果毫無生氣。(體現了人與自然關係,引出主題。)

④朗讀第二段,並指出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以及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

具體描繪了陽光、麥田、苔蘚、常春藤、報春花、紫羅蘭、孟加拉玫瑰、百靈鳥、白雪樹梢的冰凌等。

在這一段開頭作者由人們對冬天的想象毫無生機,引起對大自然冬天的描寫,形成對比,收到強烈效果。

作者描寫這些景物,主要從三方面入筆。一是從聲音(美麗的鳥兒的喧鬧)、顏色(麥田的碧綠,常春藤塗上的鮮紅和金色)、光(陽光的燦爛)諸方面的展示冬天的明快色彩。二是從事物的動態和靜態及動靜結合上,不僅展示形態美,也顯出盎然生機,激發人們的嚮往之情。三是從人物行動和心理狀態來反映外物,以微妙的感受傳情達意。

⑤據上述分析概括作者觀點,分析其中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文中他們在一年當中最不適於舉行舞會的季節大自然在冬天邀請我們天倫之樂我們的富翁所過的違背大自然的安排,結果毫無生氣等句子,概括作者觀點,領略作者對鄉村冬季景物的極力讚美,目的在於抒發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之情,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應有的和諧統一的關係。作者將鄉村冬天描寫得生機盎然、優美如畫,表達了作者厭惡虛榮和名利,嚮往樸實、安祥、寧靜生活的理想。

四、比較《世間最美的墳墓》與《冬天之美》兩篇散文的語言特色。

兩篇散文都是寓情於景的散文,藉助於對景物的描繪抒寫個人情感。兩篇散文語言都體現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對景物的描繪中也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世間最美的墳墓》語言深摯動人,感情激烈濃厚。《冬天之美》則是娓娓而談,如敍家常,親切動人又極富詩意。《世間最美的墳墓》更多使用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自己印象、感受。《冬天之美》則把作者的理想、追求隱藏在對鄉村冬天景物的描繪之中,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追求。

五、小結:

這是兩篇優美的散文,特別宜於誦讀,同學們應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文章語言之美,體會作者感情之真。更應該深入理解作者所讚美的樸素的品格自然、寧靜、樸實的生活。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要求: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2、把握課文以簡樸的語言寫樸素的墳墓的特點,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作者及人物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奧地利作家。擅長寫小説、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和翻譯作品。自幼喜好文學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義,相信通過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變人的精神面貌。他從唯美主義到人道主義到反法西斯主義,始終沒有跨出資產階級意識範疇。最終攜妻在巴西自殺。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1828~1910),不僅是俄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作為俄國和西歐現實主義優秀傳統的繼承者,他以大量卓越的藝術作品,把現實主義推向了輝煌的高峯,從而極大豐富了俄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寶庫。

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列寧對作者的評價: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托爾斯泰的創作是“全人類藝術發展中向前跨進的一步”。魯迅對作者的評價: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的巨人”。

二、出示問題:

1、我們想像中的托爾斯泰墓應該是怎樣的?

2、托爾斯泰墓實際是怎樣的?

3、作者為什麼認為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

4、概述本文的寫作特點。

三、賞析課文:

四、作品賞析:

第一步:理清思路,把握全文

1、速讀全文,説出本文主要內容

記遊托爾斯泰墓,抒發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

2、讀第一段,它主要寫什麼?寫作順序如何?怎樣劃分層次?

寫托爾斯泰墓給人的總印象

寫托爾斯泰墓的地點,環境,形狀等

寫樹的由來,引出托爾斯泰的願望

層次:三層(1)托爾斯泰墓宏偉感人。

(2)托爾斯泰墓普通平凡

(3)托爾斯泰墓的修建是作家本人願望

第二步:理清段落間關係

1、兩段間的銜接

有過渡句(他當即表示願意將來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額樹木之下。後事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銜接自然緊密

2、兩段內容上的關聯

讀第一段會產生如下疑問:

第一、第二兩層的內容是否矛盾?如果不矛盾,它們是怎樣統一的?

可以從第二段去尋找答案

第三步:抓住關鍵詞、句,賞析文章(以第二段為例)

1句:承接上文

2句:世間最美,印象最深,最感人,(點題)

3句: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排比)(樸素)

4句:不留名姓(類比)

5句: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他接近人民)

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人民崇敬他)

(破壞寧靜:參觀墓地)

6句:樸素(托爾斯泰墓的基本特徵)

7句:描寫景物(襯托墓地寧靜、樸素)

8句:樸素,最偉大人物(作者直接讚揚)

9句: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絃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

10句、樸素、打動人心(再次肯定了上句)

第三步:重點分析托爾斯泰墓的描寫:

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裏。順着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墳墓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廕庇。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的名字也沒有。

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特點:樸素:遠離塵囂、沒有裝飾、沒有墓碑

第二教時

一、進一步研讀課文:

1、作者為什麼要敍述托爾斯泰的兒時的故事?(自由回答)

敍述托爾斯泰的兒時的故事,揭示托爾斯泰內心對美和幸福的渴求,使託墓的樸素之中有了一種不平凡的內涵。

2、“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什麼?

就像倒斃的流浪漢、無名的陣亡的士兵一樣在世間流失。

把托爾斯泰與流浪漢、無名士兵進行對比,在對比中人們感情的波瀾被激發了起來。

3、“夏天,風兒……和暖的陽光……;冬天,白雪……”這段景物描寫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由於沒有奢華的裝飾,描寫自然景物更顯示墳墓的樸素。

景物描寫還渲染出墓地寧靜肅穆的氣氛,讓人感到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位睡其中是幸福的。同時,景物的變化表明時間在行進中,讓感受到一個偉大的靈魂的永恆不變。“

4、作者用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來進行比較,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意在襯托出託墓逼真的樸素中所藴含的不平凡。人物英名蓋世,墳墓卻平凡普通,在這個似乎不相稱的統一體中,人們感受到心靈的震撼。

5、作者説託墓”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從文中找出兩個具體描寫參觀者這種崇敬之情的句子。

”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在在聲説話。“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着紀念。“

6、如何理解”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可引原文回答,也可自己表述。)

”無論你在夏天或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着當代最偉大人物當中的一個。“

托爾斯泰的墳墓極普通、極樸素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土丘,無人守護,無人管理,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名字也沒有。但它是”世間最美的墳墓“,其所以美,正是因為樸素的墳墓裏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偉人,一位給人類創造巨大精神財富的偉人。墳墓的平凡普通與偉人英名似乎不相稱,但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藴含偉大,對比中使人發現一種不同尋常的精神力量。

7、説説這篇散文的中心思想。

借遊覽托爾斯夫墓抒發了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並表達這樣一種觀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並讓人們永久記住。

8、作者為什麼説”特殊的日子“?

託翁誕生一百週年(1828-1928)。

二、分析寫作特點:

1、結合感受進行描寫。

2、巧妙運用襯托手法。A、分析下列結合感受進行描寫的文句:

⑴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列夫托爾斯泰更宏偉、更感人的了。⑵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的墳墓。⑶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後留下的、紀念碑似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

⑷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説話。

襯托手法的運用:正襯:這個比誰都感到被自己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反襯:老殘軍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崙的墓穴,魏瑪公侯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裏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情感。

三、拓展遷移:

我們常常聽到樸素美、自然美、心靈美、社會美等這樣一些關於”美“的詞語。結合課文請談談你對”美"的看法。

四、作業:

《導學與同步訓練》基礎知識1 4 5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四

一、説教材:

1、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世間最美的墳墓》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試驗修訂本? 必修)語文教材第

一冊第三單元《外國散文兩篇》中的第一篇,這是一篇課內自讀課文。

本單元由四課五篇文章組成,其中一篇記遊形式的散文,一篇回憶性敍事散文,

一篇序言形式的散文,兩篇寓情於景的散文。單元教學要求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概括內容要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本單元前幾課已經對單元學習重點“概括要點,提取精要”進行了學習,本課

主要解決的就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概括能力。

2、課文簡析:

《世間最美的墳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表面看這似乎是一篇遊記——記遊托爾斯泰墓,但在實質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遊覽托爾斯泰墓抒發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並表達這樣一種觀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並讓人們永久記住。學習這篇散文,應注意引導學生體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3、教學目標:

高中教學大綱對學生閲讀能力訓練要求中明確提出“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根據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所以,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我強調“三突出原則”,即突出“大綱要求”,突出“課文重難點”,突出“學情特點”,依據本課文“自讀提示”和“訓練重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領會本文寄寓在對墓地樸素美描繪中的對托爾斯泰偉大人生選擇的讚美。

(2) 加深學生對樸素美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 運用本單元學習的方法,繼續訓練概括文章內容要點,揣摩語言的能力。

4、教學重點與難點:

在本冊前面單元學習中,學生已基本掌握了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等閲讀方法,結合本單元具體情況,我把“概括要點,揣摩語言”定為本課的重點。

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範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加深學生對樸素美的理解,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則被定為本課的難點。

二、説教法:

現代教學理論要求:課堂教學要貫徹啟發式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考慮到本文在單元的位置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打算採用“自讀與點撥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在誦讀熟悉的情況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達成目標。

具體教法是:

(1) 誦讀激情法:就是在誦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會文章的美感。

(2) 問導法:這裏的“問”絕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串講串問,而是一種開啟學生創造心智的具有點撥意義的“問”,這裏的“導”就是引導幫助學生達成目標。

(3) 點撥法:即“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當學生思維出現障礙時,就要教師幫助點撥,以提高學生的閲讀效率和閲讀能力。

三、説學法:

大綱要求:“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葉老也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學習指導和能力訓練上,我的做法就是“導讀為重,理解為主,訓練為輔”。

(1) 速讀課文,習用圈點、勾畫、批註法。

(2) 在教師指導下,理解樸素美的含義和體味景物描寫的作用。

(3) 抓關鍵詞、句的讀書法。

四、説教學程序:(安排一課時)

(一) 本課的課堂導入語我是這樣設計的: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偉人,你死後希望自己的墳墓建成一個什麼樣子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回答)

那麼,作為一代偉人的列夫托爾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板書課題),看看在他筆下“托爾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

導語的設計不僅在於激趣,還在於激思,激情,而且應爭取學生的參與,挖掘學生智力潛能,激活他們的思想,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為本課的順利進行作準備。

(二) 交代學法:

此前已有有關的閲讀知識作鋪墊,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其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勾畫、批註、質疑、討論等方法,把握課文,達成目標。

(三) 自讀指導:

1、誦讀指導:

學生齊讀課文。

(1)解決生難字詞。

(2)感情基調。

在朗讀中,注意體味作者語言的特點,體會景物描寫中滲透的感情色彩。

誦讀的目的在於激情,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喚醒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能正確理解作者包含的深厚的感情。其次,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這是進行閲讀理解關鍵環節。

2、整體感知,概括要點:

整體閲讀是進行閲讀理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求學生迅速把握文章的基本意圖與大體走向,概括要點,語言要簡明,如文中有現成語句,可藉助有關詞語概括;如沒有,可用自己的話概括。因此,我打算採用問導法與點撥法,培養學生的整體閲讀能力。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

(1) 文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特點?

點撥:樸素。

(2) 托爾斯泰墓具有哪些具體的特徵?作者是通過什麼手法來描寫的?

點撥:沒有:十字架 墓碑 墓誌銘 名字

只有: 小小長方形 土丘 鮮花

沒有: 好奇(破壞寧靜)

只有: 敬意

對比手法。

(3) 為什麼説樸素是最美的?

學生自由交流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不要求答案統一。

3、辨別篩選,提取精要:

這一環節,我打算採用抓關鍵詞,句的讀書法,即讓學生自由的進行閲讀交流,勾畫,找出相關的語句,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1) 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並思考其作用。

點撥:學生找出後,全班齊聲朗讀。

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反襯出墓地的寧靜。托爾斯泰墓周圍的自然景物與其他墓地的奢華裝飾形成對比,更顯示了墳墓的樸素。優美的自然景物也給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增添了温暖、優美的色彩,使讀者不僅受到“嚴肅”,更感受到美好、動人。

(2) 篩選並概括作者對托爾斯泰墓的評價的句子。

點撥:托爾斯泰墓是作者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中最宏偉、最感人的,它的逼人的樸素引人敬慕、感人至深。

(四) 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的目的,主要是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達成課堂目

標,因此,我設計了以下5個題,從不同方面訓練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

閲讀全文,完成下面的題:

1、“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漢一樣坎坷,曾像士兵一樣戰鬥。

B(他)終於與流浪漢、士兵那樣的社會底層民眾融為一體。

C(他)就像倒斃的流浪漢、無名的陣亡士兵一樣在世上消失了。

D(他的聲名)像流浪漢、士兵等勞苦大眾那樣被社會吞噬。

2、作者用那破侖、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來進行比較。這樣寫起到什麼作用?下面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可以顯示出三人與托爾斯泰思想品格的差異,從而表明托爾斯泰才真正偉大。

B從墳墓的迥然不同的風格,可以反襯托爾斯泰墓的逼人的樸素。

C三個人都聞名世界,只有偉人與偉人相比較,才能使人體會到這幽暗小土丘的“宏偉”。

D前文雖提到托爾斯泰墓與其他偉人的墓不同,但較籠統,以這三人的墓為例,讀者才能得到具體而深刻的印象。

3、者説托爾斯泰墓“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從文中找出兩個

具體表寫參觀者這種崇敬之情的句子。

4、如果要簡述托爾斯泰墓的環境和形狀,下面的語句中哪四項是必不可少的?

A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

B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

C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

D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E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裏。

F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G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

H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

L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

5、作者為什麼説“特殊的日子”?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散文寓情於景和對比的手法。

2.學會抓住關鍵句品讀文本的閲讀方法。

3.領悟“美”的內涵,感受託爾斯泰樸素中藴含絢爛、平淡中藴含醇厚的人格境界。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抓住關鍵句品讀文本的閲讀方法。

2.領悟托爾斯泰人格境界之樸素中的絢爛和平淡中的醇厚。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方法

問題設置法+品讀法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跟着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腳步,去俄國探訪一處世間最美的墳墓。

二)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1、這處墳墓埋葬的是哪一位偉大的人物?大家知道他哪些情況?

2、世間最美的墳墓,這“美”字,有一個同義詞,那就是——

漂亮和美有何不同?

(外在的;視覺感知;B、可以是內在的,需用心體會)

3、美需用心體會,那麼請大家調動自己的思維和想象,融入情境。有感情散讀課文,用心去體會托爾斯泰墓的美。

4、學生描述:托爾斯泰的墓地在哪裏?是什麼樣子的?找出課文中的語句。

5、當你面對着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長方形土丘,你會產生一種“最美”的感覺嗎?

(引發學生的討論)

三)精讀課文,賞析:

1、提問:像托爾斯泰這樣偉大的人物,完全有資格享受世界上最豪華的葬禮,長眠於最華麗的陵墓中,可他為什麼會默無聲息地埋身於這片土地?

A、托爾斯泰的願望B、兒時往事和關於幸福的奇妙許諾

2、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托爾斯泰要追求的是這種幸福?(安寧的幸福)

教師補充:聯繫他的生平。

從墳墓那樸素的外觀上,我們看見了托爾斯泰那——樸素的靈魂

3、現在大家覺得這個墓是不是比你們初次感受時美一點了?看出其中的豐富的內涵。文中將托爾斯泰墓與那些墓作了對比?作者對這些墳墓有何評價?

拿破崙的墓穴、歌德的靈寢、莎士比亞的石棺。

托爾斯泰墓更美,“最美”。

4、齊讀課文第二節。體會一下長眠於這片樹林中的托爾斯泰感受到的幸福吧。

説説幸福體現在哪些地方?(環境美)

5、文章是怎樣描寫環境的?這段優美的景物描寫最打動你們的是那些詞語?為什麼?

6、能體現參觀者崇敬之情的有哪些句子?(態度、情緒、舉止)

後人為何對托爾斯泰有如此之高的敬意?(崇敬他人格的偉大)

聯繫作者的生平,成就。

六、總結全文:

xxx

七、作業佈置:

1、系統瞭解一下托爾斯泰的生平和思想,寫一篇人物評傳。

2、有計劃地選讀托爾斯泰的作品。

《世間最美的墳墓》優質教學設計 篇六

教材分析:

《世間最美的墳墓》為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十四課。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於1928年遊歷俄國,參觀托爾斯泰墓後寫的一篇遊記。表面看這是一篇遊記——記遊托爾斯泰墓,但在實質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遊覽托爾斯泰墓抒發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表現作者對樸素、恬淡人生的追求,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學習這篇散文,應注意引導學生體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教學設計思想:

首先通過學生自讀,教師範讀整體瞭解課文內容;再通過介紹人物加深理解;最後,由教師引導講述、學生討論把握課文語言,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2.把握課文以簡樸的語言寫樸素的墳墓的特點,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3.掌握對比手法和襯托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1.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鑑賞美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學生理解樸素美、人格美的內涵,爭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為什麼説托爾斯泰墓“最美”?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二)教學難點

“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生命終結無可避免。古往今來,世人對生命的最後的驛站——墳墓作了各種不同的詮釋。墳墓通常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樣的墳墓是美的墳墓?讓學生思考:(答案不定).世間有哪些美的墳墓?

課件展示世間公認美的墳墓的圖片並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幻燈片25)。請同學們概括出這些墳墓的特點(幻燈片6)

作者認為上述的墳墓都不是最美的!作者是何許人?

作者簡介:(課件展示,幻燈片7)

到底在他眼裏怎樣的墳墓才是最美的?今天我們一起隨着作者來到俄國參觀世間最美的墳墓——托爾斯泰的墳墓!(課件展示托爾斯泰的墳墓的圖片,幻燈片8),並介紹托爾斯泰其人

3.托爾斯泰簡介:(課件展示,幻燈片9-14)

二、引導點撥,展開教學

(一)引導學生感受託爾斯泰墓與前面列舉的名人的墳墓的差異(課件出示圖片,幻燈片15,使學生直觀地加以比較,從而得出結論),試用一詞概括對托爾斯泰墓的整體感覺——樸素。

(二)聽讀課文(課件出示幻燈片16,播放課文朗讀),劃出值得注意的字詞以及體現托爾斯泰墓樸素的句子

1.正音(課件展示:幻燈片17)

2.體現托爾斯泰墓樸素的句子:(生回答後用課件展示:幻燈片18)

師點撥:托爾斯泰墓的周圍,該有的卻什麼都沒有,我們看到的只是隨處可見的陽光、白雪、一個長方形的土堆和稀疏的木柵欄,以及四周盛開的鮮花和幾株大樹,聽到的只是清風拂過樹梢時發出的“颯颯”聲響。如果要給這樣的“樸素”再加一個修飾語的話,那便是文中的一個詞——逼人。的確是“樸素”撲面而來,不知道同學們感受到了沒有。下面我們一起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些句子吧!

(三)感受託爾斯泰墓的“樸素美”

1.請一些同學談談讀完了這些文字,除了“樸素”,還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的答案不一)

師小結:我們還感受到了一種“美”,這裏景色優美,環境寧靜,很美。讓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親臨墓地的人們有什麼感受吧!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明確: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絃:……震撼每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課件直觀展示,幻燈片19)

3.再找出表現作者感受的句子,明確:

“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也沒有比列夫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

“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

4.師點撥、引導:來這裏參觀的人們心裏受了強烈的震撼,作者更是用了三個“之最”來表達感受——世間最美、最宏偉、最難忘的墳墓。感受都比我們深刻。這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思考:托爾思泰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神奇力量?墓冢的樸素,與人們的崇敬形成了怎樣的聯繫,這種關係説明什麼?

學生回答後,課件展示(幻燈片21)

(四)探討:請同學們談一談對美的認識。

1.生思考,討論,形成意見,回答

2.師點撥:托爾斯泰墳墓的美,其原因不僅在於它的形式,還在於托爾斯泰本人的一種人格的美!是他的形象宏偉,品格感人!其實“美”不僅僅是指能給人們帶來視覺享受的有形的東西,它還包括那些強烈地衝擊人們的心靈的、給人們以心靈的震撼力的事物。震撼越是強烈,審美的效果便越好。“美”還在於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幻燈片22)

(五)思考:文章結尾為什麼要提到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的墳墓?

課件展示三位偉人的墳墓圖片及簡介(幻燈片24,25,26)

生思考,討論,形成意見,回答

明確:對比。拿破崙、歌德、莎士比亞他們的墳墓雖然豪華、華麗,但這並不為過,這和他們偉人的聲名是和諧統一的,而托爾斯泰墓的樸素與他淡泊名利的品格是一致的,因而人們認為它是最美的,那就讓這位偉人享受這種自然、寧靜,幸福地安睡在這片遠離塵囂的林陰裏,讓我們默默地向托爾斯泰墓告別吧!

三、拓展延伸

討論:對學生化粧,穿高檔華麗服裝的看法。

四、作業

(一)讀一部托爾斯泰的名著

(二)預習新課

世紀後半期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托爾斯泰出身於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但他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但是都沒成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戰爭與和平》是他前期創作.總結。《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創作的第二個里程碑。《復活》是他長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説。 篇七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聽示範朗讀錄音。

2、請同學們在客觀描寫墳墓的句子下面畫橫線。

四、概括課文要點

1、文中哪些句子對托爾斯泰墓進行了描寫

    明確:(1)“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陰裏。”

         (2)“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廕庇。”

         (3)“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4)“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

2、體現了托爾斯泰墓怎樣的特點呢?明確 :自然、普通、樸素、、寧靜

(板書)  樸素    遠離塵囂     沒有裝飾      沒有墓碑

3、作者認為樸素的托爾斯泰墓是“世間最美的墳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發了作者的這種感情呢?   (1)“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列夫·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

(2)“他的墳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

(3)“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後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沒有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

4、這種樸素對到他安息地來的人又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影響?

   明確:“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説話。”“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紀念。”       這種對內心的強烈震撼引發的是一種崇高的敬意。

(板書)                              感人                                   扣人心絃

           樸               打動人心         敬

           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