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讀為主以情動人《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04K

以讀為主以情動人《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3.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設計理念:

以讀代講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畫一種最可愛的動物。

2.齊畫和平鴿

3.同學們,你們愛它嗎?

(愛)

因為它象徵着“和平”!是呀,這純白的鴿子在向我們呼喚着和平,然而,這世界卻並不太平。

4.觀看錄像。

戰爭帶給人們的是什麼?

5.小結:

戰爭,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陽光普照,而是一片陰暗,那瀰漫着戰火硝煙的地區,有多少孩子失去父親,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親失去兒子!同學們,在這樣殘酷的戰爭面前,讓我們一起呼籲----

世界要和平! (板書)

(二)新授課文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就在我們呼籲和平的同時,有一箇中國的孩子也發出了同樣的呼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板書課題)

2.自由初讀課文,注意讀準確。

3.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讀到你願讀的地方你就站起來一起讀。)

4.同學們,這篇課文感人之深,催人淚下。請你們再讀讀,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動的一處,反覆品讀。

⑴四人小組交流

⑵集體交流(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重點指導

句子一: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讀。

⑵你是怎麼讀“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還有誰願讀?

⑷願讀的同學一起讀。

小結:雷利的父親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懷來愛他的孩子,來愛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讀。

⑵你為什麼把“罪惡”、“嬌嫩”讀得那麼重?

⑶還有誰讀,男生讀。

⑷看世界地圖(出現戰爭國家爆炸,有硝煙的圖景)

⑸學生結合當前形勢談對句子的理解。

⑹教師激qing(放戰爭災難的圖片,配悲樂)

敍述:同學們,你們看!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將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戰爭,讓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呀!戰爭,它只會帶來犧牲!犧牲!犧牲!

⑺此時此刻,你心裏有什麼感受就大聲地説出來吧!

小結:戰爭太殘酷了,我多麼想向那戰爭呼喊-----停止吧!我們要和平!和平!(板書)

過渡:然而悲劇卻無法避免地發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親在一次維和戰爭中犧牲了。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中國又一位偉大的父親在這美伊戰爭中犧牲了,他就是-----鬱建興。(齊説)

(配樂師述)他,一位偉大的生化學家,他的死是光榮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個母親失去了兒子,又一個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個孩子失去了父親。

句子三: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⑴教師範讀。

⑵指導學生讀(站立讀,加上動作,表情)

⑶同學們,從你們的朗讀中,我聽到了雷利的心聲,聽到了全中國人的心聲,聽到了全世界人的心聲,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們,你們都是和平的使者,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麼?

(學生談)

教師指導:我想寫-----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大膽地寫,可以給安南,薩達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戰爭苦難的小朋友寫一寫你的心聲。

6.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夢想實現了,世界一片和平,那會是一幅什麼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畫和平的景象,並給你們的畫取一個題目

(四人小組作畫,師生演板作畫)

(三)總結全文

我們的呼聲永不停止(全體起立)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聽到我們的呼籲-----“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板書設計:

和平鴿

和平!

和平! 和平!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二

教例:人教版第八冊《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

師:"威脅"的"脅"是個生字,你想怎麼記住它?

生:我是這樣記的--把"協助"的"協"的"十"字旁換成"月"字旁就行了。

師:嗯,你用的是換偏旁法。誰有不同的想法?

生:也可以在頭腦中想象着八根"肋骨"的樣子來記住它。(眾笑)

師:哈哈!這個辦法有創意。我們來給它取個名稱吧。

生:我想叫"想象記憶法"。

生:叫"畫面記形法"。

生:叫"望形生景法"。

師:同學們説得真好。你們喜歡哪個名稱就叫哪個名稱。--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我準備編一個故事來記住它--在漆黑的小巷裏,有八個歹徒拿着八把刀抵住一個過路人的肋骨説:"把錢拿出來,不然就殺了你!"(學生緊張地睜大眼睛)

師:(追問)那後來呢?

生:後來……嗯,正在這時,有八個警察閃電般地出現了。手裏還拿着槍呢。那些歹徒一看形勢不妙,只好把刀子扔了,乖乖地舉起了雙手。(學生都舒了一口氣,笑了)

師:好險啊!大家發現沒有,他很聰明,不但記住了字形,而且還把"威脅"的意思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你能給這種辦法取一個名字嗎?

生:就叫"故事聯想法"吧。

生:我還能用一句話來記住它--月亮掉下來了,我們怎麼辦?

師:(驚奇)有意思!不過,你能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嗎?

生:我想,"月亮"的"月"和"怎麼辦"的"辦"合起來就是"脅"字,而且月亮如果掉下來,就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眾鼓掌)

師:好!了不起的想法。老師幫你取個名稱吧,就叫"趙明識字法"。(該生叫趙明)(眾大笑,繼而熱烈鼓掌。該生得意地坐下)

師:接下來,我們也像趙明同學這樣,用自己的方法來記住其它的生字,好嗎?(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躍躍欲試)

[評析]

阿基米德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我想引申到今天的課改中就是:"給課改一個支點,課改才能有質的飛躍。"那麼,課改的支點在哪裏呢?以上的教學片段可以為我們提供幾點有價值的思考。

首先,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的角色已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引導者。這個引導不是將學生引到自己事前準備好的答案上去,比如讓學生説出"脅"字的間架結構,書寫時的注意事項等。而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想象,得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沒有強加於人的痕跡。

其次,在這一教學片段中,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教師重視的是讓學生主動探究記住字形的方法和規律。在尋求字形特點的互動過程中,經過了一系列的判斷、比較、選擇,多種觀點不斷碰撞,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思維被充分激發出來了,從而獲得了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另外,教師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使教學過程 充滿情趣和活力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當學生髮現除了拆字法,還可以想象成八根肋骨來記住它時,教師善於捕捉學生的這一創新火花,及時給予表揚,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總結成記憶方法。學生受到鼓勵,學習興趣和熱情空前高漲,從而產生了"月亮掉下來,我們怎麼辦"這一令人稱絕的奇思妙想。

因此,我想只有徹底轉變學習方式,將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作為課改的支點,才能真正煥發出課程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文章以書信的形式通過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信,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作者在文中多處使用了轉折句式,表達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強烈情感。

根據中年級學段閲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和本冊閲讀教學的目標,結合本課的特點將“初步感知書信格式,通過感情朗讀、聯繫上下文、聯繫現實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語意轉折的句子在文中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情感”作為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

本單元的主題是“戰爭與和平”,因此,體會語意轉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和“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及熱愛和平的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雖然有了一些閲讀積累,但本文內容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他們沒有因戰爭失去親人的經歷和感受,因此在把握內容和作者表達的情感上可能有一定難度。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採用藉助圖片再現情景、加配音樂、列舉生活實例、聯繫課文具體事例、各種形式的讀、教師聲情並茂的敍述等形式,縮國小生對本篇課文理解的情感差、時間差,以使學生能和作者產生共鳴,理解這個寫信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學習課文。

二、教學目標

⒈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寫“犧牲”兩個生字,初步感知書信格式。

⒉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兩處關鍵語句和重點詞語的意思。

⒊ 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熱愛和平的感情,以及語意轉折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熟讀課文,通過查找資料,瞭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及相關音樂。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明意理序

⒈環節預設內容

⑴瞭解書信基本格式,練習生字書寫。

⑵瞭解一箇中國孩子向全世界發出呼籲的內容和發出呼籲的原因;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⒉環節預設方式

教師指導活動

⑴引領學生了解書信的基本格式。

⑵點撥學生學寫“犧牲”兩個生字。

⑶引領學生了解呼籲的內容和呼籲的原因。

⑷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歸納主要內容。

學生學習活動

⑴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書信的基本格式。

⑵練習書寫“犧牲”兩個生字。

⑶認真讀課文,瞭解一箇中國孩子發出了什麼呼籲,理解發出呼籲的原因,畫出相關句子。

⑷練習歸納這封信的主要內容。

師生交互活動

⑴學生根據老師的引導瞭解書信的基本格式。

⑵針對學生學寫“犧牲”兩個生字出現的問題,師生共同加以評價,相互交流。

⑶通過互動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呼籲的內容和呼籲的原因。

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練習用簡練的語言歸納主要內容,教師予以點撥指導。

⒊環節難點預設

⑴書寫“犧牲”一詞,學生可能把握不好生字右半部分的位置和寬窄。

⑵課文主要內容可能一下子難以全面把握。

⒋突破難點策略

⑴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生字的特點,適時予以點撥,並且互動評價。

⑵引導學生結合板書歸納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書信格式,落實課標對中年級學段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要求。】

(二)品讀重點,學習表達

⒈環節預設內容

⑴體會語意轉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⑵理解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一個句子的含義。

⒉環節預設方式

教師指導活動

⑴結合上下文,引導學生體會兩個語意轉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⑵提出默讀要求:畫出其他語意轉折的句子。

⑶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並示範朗讀。

⑷點撥學生理解書中的“小泡泡”和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一個句子。

學生學習活動

⑴默讀課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⑵動筆畫出語意轉折的句子,同桌或小組合作朗讀後全班交流閲讀理解,讀出體會。

⑶對別人的朗讀進行評價。

⑷聯繫現實和課文內容理解書中的“小泡泡”和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一個句子。

師生交互活動

⑴結合上下文,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兩個語意轉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學生讀書感悟,教師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⑵教師提出默讀要求:畫出其他語意轉折的句子。學生默讀)本站○(課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流。

⑶學生動筆畫出語意轉折的句子,同桌或小組合作朗讀後全班交流閲讀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並示範朗讀。穿插引導學生對別人的朗讀進行評價。

⑷引導學生聯繫現實和課文內容理解書中的“小泡泡”和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一個句子。

⒊環節難點預設

⑴學生朗讀語意轉折的句子有困難,可能把握不好輕重緩急,表達不出句子特有的情感。

⑵學生可能對“和平之花”,嬌嫩的“和平之花”理解有偏差。

⒋突破難點策略

⑴通過看圖片、聽音樂以及師生合作讀的形式體會語意轉折的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⑵聯繫現實和課文內容理解書中的“小泡泡”和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一個句子。

【設計意圖:落實課標中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體會這一要求,提高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並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個性化的獨特感受、體驗的尊重。】

(三)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⒈環節預設內容

⑴理解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二個句子的含義。

⑵背誦積累語言。

⒉環節預設方式

教師指導活動

⑴引讀“呼籲”。

⑵點撥學生理解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二個句子並指導背誦。

學生學習活動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二個句子並背誦。

師生交互活動

⑴教師引讀“呼籲”,學生跟讀“呼籲”內容。

⑵教師幫助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課後思考題中所舉出的第二個句子並指導背誦。

⒊環節難點預設

⑴學生可能對句中“為戰爭敲響喪鐘”“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的含義不太理解。

⑵短時間內積累語言可能有難度。

⒋突破難點策略

⑴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⑵提示有效的背誦方法。

【設計意圖:完成書後練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積累詞句,落實課標豐富語言積累,提高運用能力。】

板書設計:

15.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爸爸維和犧牲 ↘

要和平不要戰爭! 語意轉折

世界並不太平↗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通過蒐集相關資料和課堂中品析重點詞句,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形勢,樹立熱愛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世界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觀念。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孕育感情

1.播放課件,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

(1)配有輕鬆愉快音樂的一組畫面,反映我國人民在和平、安寧的環境裏幸福地生活着;

(2)一羣兒童在轟炸聲中顯露惶恐和絕望神態的畫面。

導語: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安寧、幸福的環境中。你可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一切!你們看,這些都是生活在戰爭環境中的兒童!他們中有的被戰爭奪去了親人,有的房屋被炸,無家可歸,無糧充飢。戰爭,這個惡魔,時刻都在奪走無數無辜的生命。戰爭是多麼殘酷呀!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個被戰爭奪去父親的中國孩子,去感受他的內心世界吧。(板書:22課《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2.自學課文,與文本對話。

(1)把課文讀通、讀順。生字詞多讀幾遍,並把它們畫出來,再通過聯繫上下文或查字詞典理解詞義。

(2)小組同學間相互説説,雷利發出了什麼呼聲?為什麼要發出這樣的呼聲?

(3)再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並請教同組同學。

(4)找出自己喜歡的句段,在深入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展示,學生在幸福與悲慘景象的強烈對照中,產生心靈震撼,為本課的學習情感定下“基調”;自主學習給了學生獨立地、充分地與文本、與夥伴、與所蒐集的資料和與老師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讀通、讀順課文,運用學過的理解詞句的方法,初步把握了課文的內容。為情感激發及深入理解課文內涵做了鋪墊。]

二、探究“呼聲”,彰顯親情

1.再現幸福生活場景。

(1)雷利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他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如果爸爸活着回來了,父子相處將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2)飛機已經在機場上空盤旋,近了,更近了……雷利此時在想些什麼?

2.感悟父親的形象。畫出課文描寫爸爸的語句,想想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引導學生明白:

(1)從“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好的父親和丈夫。

(2)從聯合國祕書長讚揚爸爸的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卓越的人。

(3)從爸爸臨上飛機時對“我”説的話中,看出爸爸對維和行動充滿信心。

(4)從“染紅了”、“浸滿了”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勇敢的、盡職盡責的人。

(5)從“精通四國語言”,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非常能幹的。

(6)從“彷彿呼喚着什麼”,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用生命捍衞世界和平的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場景,彰顯了親情,使教學形成藴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的、遞進的新情境。學生的正義情感在強烈反差中得以充分激發,維護和平的觀念自然產生。同時,幸福與不幸形成強烈的對照,也為突破重點詞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樣,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感悟父親的形象,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把握和對人物情感的領悟水到渠成。]

三、感悟“呼聲”,體味悲情

1.多媒體播放哀樂,學生靜聽教師範讀正文第4自然段,在腦海中再現靈柩歸來的情景。

2.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的心情如何,你會説些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正文第3自然段,畫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説説你的感受。

4.感情朗讀指導:如,讀“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鮮血”一句,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表達“我”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説:“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這一句應用堅定的語氣讀,表達爸爸的堅強信念;“我彷彿聽見爸爸的‘呼喚’……”是一個長句,層層遞進,朗讀時音調要提高,特別是連用的三個“和平”更要重讀,以表達強烈的感情,讀出小作者對失去父親的。悲憤,讀出大家對世界和平的渴望。

[設計意圖:靈柩歸來場景的再現,語境的想象和移情體驗,為學生走進文本,實現與文本所透露的感情交流,與人物內心對話,與自己心靈對話創造了條件。實際上,這是營造一個語言和精神底色極為鮮明的教學情境,以求達到語文課堂應“突出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要求。]

四、直面“呼聲”,呼喚真情

1.出示句子:“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你知道現在哪些地方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

(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圖片或資料,認識到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如,海灣戰爭、波黑戰爭、美國轟炸南聯盟、美國轟炸阿富汗、巴以衝突、伊拉克戰爭……

(2)教師播放一段美國轟炸伊拉克城鎮的電視報道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民的苦難。再讓學生談談看到這些血淋淋的戰爭畫面有什麼感想?

2.雷利的呼聲,這只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嗎?

3.作為國小生,為了制止戰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昇華學生的情感。

5.小練筆,道心聲:給那些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表達對他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譴責。

6.播放“讓世界充滿愛”歌曲結束教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高潮。它融師生情、文本情、作者情於一體。這又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進一步的感知、感悟中,又一次受到情感的薰陶。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意在強化學生情感,讓他們由衷地發出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小練筆,道心聲”環節的安排,目的在於讀寫結合,讓學生在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情感得以昇華,初步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觀念。]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五

[教材分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屬書信體的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緬懷父親,並代表中國孩子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本文情感強烈,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教學這篇課文一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二是進一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一)學情分析:

課文是一篇書信體裁的文章,出自一箇中國孩子痛失父親後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一封信,信中飽含着一個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摯情感。由於國小生對戰爭特別是戰爭中痛失親人罕有情感體驗,只能從電影、電視中目睹一些場面,教師可利用音像呈現及影片剪輯、提供數據資料等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縮國小生與文本在內容、時空、情感上的視界差距,憑藉課前的這一精心預設為課堂教學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二)文本生長點分析: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理念。語文課堂的生成應是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根據學生的閲讀心理特徵,對照教學目標,導學本課,可抓住以下幾個生長點達成生成的自主建構:

1、在情境中生成建構:課前藉助播放《戰爭中的兒童》影片剪輯及讓學生聆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詩歌朗誦並同步觀看一組有關戰爭的畫面,在學生情感受到強烈震撼之時,不失時機於上課伊始,再憑藉一組關於戰爭與兒童的數據資料,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聽到的詩歌和看到的畫面來説一説感受。“入境始為親”,這裏藉助教師動情的語言渲染及聲像情境的創設, 學生“情動辭發”,暢言個性化表達。

2、在引讀中生成建構:“語言有温度,字詞知冷暖。”教學時應注意抉微探幽,引領學生“抽絲剝筍”,親歷文本,努力破解語言隱含的信息。在徜徉語言之河後,學生自然生髮情感及個性感悟。如:抓住“兩年多來”“對妻子説”“對兒子説”“聽見了”“呼喚的是”等,挖掘其情感內涵,採用想象畫面、迴旋復沓式的引讀方式,學生切己體察,從不同角度、不同對象、不同方式展開多維體驗,把對文章的內涵理解引向深入,最終努力達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3、在“移情”中生成建構:設計“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如何?你會説些什麼呢?”這一叩問,這裏配哀樂,並輔之以靈柩歸來的場景。教師藉助“換位思考,移情體驗”策略,帶領學生走進角色,實現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產生三維互動,催生心靈震撼,達到 “一石二鳥”的功效——既有效開發教學資源,又提升了學生情感。

4、在品讀中生成建構:以加利先生評價爸爸的一句話中的“卓越”一詞為支點,進行層遞性拓展。在學生通讀全文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找出有關語句,抓住關鍵詞,説説:雷利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學生在潛心會文之後,運用語言多角度多層面談雷利眼中的父親——自己眼中的雷父是個怎樣的人。

5、在想象中生成建構:教師抓點輻射,喚起共鳴:雷利多麼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迴來,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爸爸回來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幹什麼?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場景,形成藴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遞進的新情境,與下文的不幸形成了強烈比照。

6、在對話中生成建構:引導學生讀第 2自然段,談談在段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並説説你的感受。在學生展開與文本深入對話,並對雷利的“喪父之痛”有了深切體悟之後,師再引入“爸爸,我想對您説”“孩子,請聽我説”這一模擬情境對話,進一步昇華情感,交融情理。

[設計思路]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理念 。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以“呼聲”起首,以“悲憤”貫之,以“渴盼”作結。全文落點在“呼聲”,“呼聲”承載的“惋惜”、“悲痛”、“憤恨”、“渴盼”等情感意向如一紅線貫穿全文始終。基於這樣的理念,再注目文本情真意摯的寫作特色,我設想本課第一課時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言”,採取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教學總策略,運用 “以疑導引,細讀文本,互動生成”這一模式進行本課時教學。教學時以“情”為切入口,順學而導,讓學生在師生多元互動對話中,在情感多向交流碰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使自身情感脈搏與作者情感脈搏形成強烈共振,最終求得學生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建,和諧發展。因此,我試圖從以下三方面構想教學:

㈠一條主線,兩個板塊,全息閲讀。

教學時,可抓住“一條主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兩個板塊”:“感悟父親形象”和“體味喪父之痛”,憑藉“呼聲”提揳全文,兩個板塊整體規劃,以簡馭繁,凸顯重點,做到“有所不為有所為”。

㈡以疑導引,細讀文本,實現生成建構。

教學時,可努力營造輕鬆和諧的對話氛圍,在學生據題質疑後,聚焦“呼聲”,細讀文本,充分把握言意融合的文本生長點。引導學生在詩歌與畫面等的視聽情境中,在品讀父親形象中,在“兩年多來”, “呼喚的是”等的邏輯引讀中,在對父親履約如期而歸的想象中,在“你是雷利,你想和爸爸一起幹什麼”的“移情換位”中,在“爸爸,我想對您説”“孩子,請聽我説”的模擬情境對話中自主建構,逐層推進,把多元理解與語言品味緊密結合起來。

㈢順應言語欲求,引導潛心會文,激情誦讀。

首先,開課伊始,教者可創設聲像情境,實現詩歌、誦讀與戰爭畫面的整合,藉助視聽衝擊,達到拓展課程資源,鋪墊史實背景,縮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緒基調,營造解讀期待的目的;其次,在文本解讀中,緊扣一個“情”字,抓住一個“憤”字,引導學生含英咀華,以心契心,此“情”此“憤”,感同身受。“道始於情”,教學時可用語言傳情,用幸(對雷利父親履約而歸幸福場景的想象)與不幸(雷利父親犧牲的無情現實)的比照參讀鋪墊,用哀樂渲染,引領學生在對文本言語材料的深度拓展中,披文入情,激情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其間的讀可以有側重情感表達的外顯的有聲有色的練讀、演讀、悟讀等,也可以有側重於思考與想象的內隱的默讀、想象讀等。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 “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妻子、充滿”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體驗和獲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親人的悲憤、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和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4、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誦讀導引、涵詠品味,感悟爸爸為維護和平壯烈犧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親人的悲憤,從而體會和平的可貴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以及熱切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難點:理解“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活動:

1、觀看《戰爭中的兒童》影片剪輯,師生互動交流。(可抓住孩子的一句話:“爸爸,等戰爭一結束,我們這兒就是天堂。”交流導入本課主題。)

2、播放《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詩歌朗誦並同步觀看一組有關戰爭的畫面,生生互動交流。(學生可一邊欣賞一邊輕聲交流感受。)

一、資料導入,引出“呼聲”。——入情

1、屏示課件:關於戰爭與兒童的數據資料

2、結合課前聽到的詩歌和看到的畫面來説一説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由於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中國這片和平的聖土上,對於戰爭,他們缺乏深入的瞭解。為此,教者創設聲像情境,努力實現詩歌、誦讀、戰爭畫面的整合,藉助視聽衝擊,達到拓展課程資源,鋪墊史實背景,縮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緒基調,營造解讀期待的目的。在學生了解了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後,學生暢言個性化表達。)

3、談話導入課題。

二、以疑導引,聚焦“呼聲”。——傳情

1、據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一: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預設問題二:他發出什麼樣的呼聲?

預設問題三:為什麼他會發出這樣的呼聲?

預設問題四:難道這只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嗎?

(教學策略:以學定教。)

2、學生自學反饋。(依據學情,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1)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2)指名輪讀課文。反饋:信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自主釋疑。

三、探究“呼聲”,感悟父親形象。——動情

1、層遞性拓展訓練:爸爸在戰爭中犧牲了,那他是個怎樣的父親?

(設計意圖:以加利先生評價爸爸的一句話中的“卓越”一詞為支點,進行層遞性拓展:在學生通讀課文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找出有關語句,抓住關鍵詞,運用語言多角度多層面談談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2、情境創設:

①雷利多麼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迴來,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爸爸回來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幹什麼?

②飛機已經在機場的上空盤旋,近了,更近了……雷利彷彿看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場景,形成藴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遞進的新情境,與下文的不幸形成強烈的對照。)

四、潛心會文,體味喪父之痛。——煽情

1、多媒體播放哀樂,並再現靈樞歸來的場景。

2、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在第3自然段裏,哪些詞語深深打動了你?為什麼?説説你的感受。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相機出示:

語段一:“ 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語段二:“ 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但、卻”“染紅”“浸滿”等關鍵詞,揣摩體味,採用自由讀、齊讀、評價讀、範讀、比賽讀、配樂情境引讀等多種形式讀。)

2、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的心情如何?你會説些什麼?

(教學策略:換位思考,移情體驗。)

3、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相機出示語段:“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

(抓住 “沉浸”“深情”等關鍵詞,揣摩體味,採用想象邏輯引讀、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學生對雷利的“喪父之痛”有了深切體會,進一步昇華情感。)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激情

請你來當代言人:

(雷利代言人)爸爸,我想對您説: 。”

(雷利父親代言人)孩子,請聽我説: “ 。”

(設計意圖:虛擬情境對話,抓住學生內在多元、鮮明的感受,內化為情感,轉化為寫作遷移訓練。)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七、佈置作業。

1、把你印象深刻的詞句摘抄下來。

2、查閲、瞭解並收集世界動盪不安,仍然瀰漫戰爭硝煙的地區局勢的資料。

第二課時(簡案)

一、自主探究,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

二、拓展實踐,昇華情感。——延情

1、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少年兒童,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能做些什麼?

2、同桌討論,彙報交流。

3、總結昇華。

三、指導十四個生字的書寫。

1、指導觀察字形,説説寫時要注意什麼?

2、學生自由書寫。

3、小結書寫情況。

四、拓展與作業。

1、學生質疑。

2、作業:給那些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案設計 篇六

一、學習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4、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點: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時數:2課時

四、課前準備:課件、資料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學習內容: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信中對爸爸的描寫的內容。

第二課時

課前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一)激qing——凸顯“呼聲”。

1、聽寫詞語。

2、同桌互評自改。

3、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4、同學們,雷利的呼聲是——要和平不要戰爭。一個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雷利,為什麼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共同探究的重點內容。

[意圖:通過課前播放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那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為本節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又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的情感,凸顯“呼聲”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究——感悟呼聲。

1、默讀課文,找原因。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並動筆畫一畫,找出“雷利為什麼會發出如此強烈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

2、小組合作、議原因。

小組互相交流讀書體會。

3、班級交流,悟原因。

問題:雷利發出這樣的呼聲,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①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語句,教師點拔、領悟“雷利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呼聲”的最根本原因是“世界並不太平”。

②出示語句——“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課後思考練習2)

③讀句感悟

(a)理解重點詞語“太平”“嬌嫩的和平之花”、體會句子意思。

(b)聯繫課文內容,互評促進,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c)交流具體事例,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d)觀看錄相圖片,體會“世界並不太平”。

④小結:同學們,大家從“雷利的爸爸為維護和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收集的有關具體事實和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想到了什麼,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要和平不要戰爭)。

⑤過渡:“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的呼聲,更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人們共同的心聲,讓我們拿起課本和小作者一同吶喊,一起呼籲!(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意圖: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難點所在,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從有關事例交流和觀看錄相圖片中以評促學突破難點,使學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延伸——內化呼聲。

1、聯繫實際,寫行動。

學習課文中的有關語言或句式小練筆。

2、內化情感,道心聲。

學生在班上交流,評價。

3、總結:同學們,我們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為了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讓我們一起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同學們把我們的心聲唱出來吧!(音樂響起——《讓世界充滿愛》)下課。

[意圖:通過自己寫行動,交流評價道心聲,意在讀寫結合,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內化情感,進一步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板書: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要和平不要戰爭

世界並不太平

[設計説明]

一、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又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這個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重視“三維”目標的評價,突出素養;注意加強詞句訓練,紮實基礎,培養能力。

二、教材處理。根據《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提示,應圍繞思考·練習2、3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後思考·練習2——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句話,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與文本對話並通過聯繫實際,小練筆、道心聲等途徑讓學生加深感悟,突破難點。

三、設計意圖。

1、以“呼聲”為情感線——激qing。《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意情感體驗,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是一篇情感性很強的課文,在設計中,貫穿“呼聲”於全過程。課伊始,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激起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在感悟語句,突破難點,情感共鳴時,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強化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又在“小練筆,道心聲”內化情感時,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昇華學生情感,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樣,讓學生沿着小作者的情感階梯,邁向情感高潮,產生共鳴,受到薰陶,得到啟迪。

2、以“評價”為槓桿力——促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是我們學校“語文學習能力科學評價”實驗課題的子課題,我們力圖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摸索,努力實施,儘量發揮課堂評價的功能,努力達到以評促學的評價目標。如在聽寫詞語後,讓學生對照屏幕同桌互評自改,促進學生把詞語寫正確,把字寫工整漂亮;在突破難點時,讓學生互評感受,讀中互評,以評促理解,以評促朗讀;在小練筆、道心聲時,又讓學生互評行動,互評語言運用,促進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的進一步內化。

3、以“讀悟”為主渠道——內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如:“默讀課文,找原因”這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找出最根本的原因,讀讀有關句子,體會體會。這樣,讓學生有的放矢地讀書,通過讀書、思考、感悟原因所在。又如在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個語句時,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感悟這個語句的意思,又聯繫全文讀書內化,突破了難點,從而實現了師生與作者、編者之間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溝通,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以讀為主 以情動人──《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七

各位老師,你們好!

首先,請大家欣賞一首兒童詩《呼喚和平》,和平是人類的追求,今天,我以“戰爭與和平”作為説課的主題。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第四組第15課《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本組課文體裁多樣,圍繞“戰爭與兒童”的主題,以孩子的眼光關注國際局勢,表達了他們對和平的渴望。為第五組課文“熱愛生命”打下了基礎。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中小作者通過深情回憶他爸爸出征前及犧牲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的心情,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衞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文情感強烈,語言樸實,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讀起來催人淚下。小作者借這封信強烈呼籲全世界的人民都來關注和平,捍衞和平。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圍繞本文內容,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書信的主要內容,結合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心理及感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失去父親後的無比悲痛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4)發展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愛護和平,維護和平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新課標中指出“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在這種教學思想指導下,我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切實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作為教學重點,把加深對當今世界和平環境的認識,激發孩子們熱愛和平的情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作為教學難點。

教法學法:

新課程表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為了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本課特點的特點及本組課文的“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切實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的訓練重點,我採用整體感知、創設情景、合作探究、以悟促讀、拓展延伸等方法,引導學生運用閲讀法、討論法、發散思維法和合作學習法進行學習。

教學流程:

語文教學應當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應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簡簡單單的語文教學的境界。因此,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在聽中激活情感

這樣既體現了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又直擊主題,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學生在初讀中能對整篇文章有個大致瞭解,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我選擇讓學生運用默讀的方式首先整體感知課文,然後直切課題提問“這個中國孩子到底在呼籲什麼?”帶着問題讀,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有價值地獲取。

三、探究,在議中體會情感

語文教學就必須清清爽爽地教,明明白白地教,因此我將這一環節分成幾大塊來探究學習,讓人一目瞭然。

1、勾畫詞句,瞭解“我”的爸爸。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相當於文章中的引子,是體會“我”對爸爸的無限崇敬以及對他的死悲痛欲絕情感的關鍵所在,怎樣理解,當然不能泛泛而談。抓住關鍵詞句,品文析句是一種好方法。

採用讀、畫、議的方法,我讓學生先讀相應段落,畫出體現爸爸人品的句子,邊讀邊悟,可以自己體會,也可以跟周圍的同學探究,然後進行全班的交流。交流的同學談自己的體會,和自己體驗的情感,並且讀最後採用師生、生生評價朗讀的方式來進行反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運用學習方法,避免了他們盲目地讀,沒有效果地讀。能讓學生走入文本,讀得更有感情,談得更有深度。同時,探究學習也從中體現出來。

2、入情入境,體會“我”的傷痛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只有充滿情味的課堂才能使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後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教學這一部分時,我的具體做法是緊扣文中作者的感情線索,讓學生在讀中揣摩、領悟、體會其中豐富、真摯的情感。教師先用承上啟下的導語引到這部分的學習中來。“爸爸是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他和我們約定,這次出行回來,一定要送一頂藍盔給我,而我要用最美的花獻給他,可如今……”,接下來,教師配樂、充滿激qing地朗誦課文第四自然段,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激qing,在聽到這段感人至深的話語後,學生的情緒已經被感染。隨之,教師創設情景“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呢?”這就是為學生創設情景。角色發生了轉換,學生的眼前出現的不再是個陌生人,而是與自己有着血緣關係的爸爸,自己最親愛的爸爸。曾經那麼依依不捨地送爸爸出行,曾經那麼盼望爸爸能帶着藍盔凱旋而歸,盼着能象別的孩子一樣,牽着爸爸的手一家三口去公園遊玩,盼着能象別的孩子一樣,在爸爸的輔導下做作業,可如今,等着的卻只是爸爸冰涼的遺體,一切化為泡影,再也看不到爸爸的微笑,再也不能在爸爸的懷裏撒嬌,再也不能,再也不能,……學生的情緒在瞬間被調動起來,有的學生眼眶裏還噙着淚水。千絲萬縷般感受化作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語,字字句句感人肺腑,有表達對戰爭恨的,有表達對爸爸愛的,有對爸爸死悲的,有表達對爸爸偉大精神敬佩的,這就是情感體驗。一時間,學生的情飽脹得似乎要爆發出來,老師趁熱打鐵,給他們一個舞台--課堂,讓他們充分表現。怎麼表現呢?讀,大聲地讀、悲傷地讀、憎恨地讀、期盼地讀,只要能表達情感都行。這是以悟促讀。接着,我繼續讓學生讀,讓學生帶着情感讀這段中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邊讀邊悟,邊作批註,這是讀中有悟。整個過程體現了創設情景、體驗情感、以悟促讀、讀中生悟。

接下來就是理解這一段中最後出現的三個“和平”,這是文章的一個小高潮,把小作者的期盼和平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老師引句,學生回答,用這樣的師生互動環節教學。“師:我聽見了爸爸的呼喊--生:和平!師:媽媽聽見了爸爸的呼喊--生:和平!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爸爸的呼喊--生:和平!師:全世界都聽見了爸爸的呼喊--生:和平!”,通過師生的互答,讓這幾個“和平”在重複中,體現情感的遞增,也體現了不同層次的讀。讓讀更深入。

3、合作交流,説出“我”的心聲。運用搜集整理資料,合作交流談感受的方法也是一種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好方法。這部分中意義深刻的句子較多,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表現國際中的戰事的資料,我也親自蒐集了一些無辜人民受戰爭迫害的圖片,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數據等)。

教學中,我把這麼多事實擺在學生面前,緊接着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你們想説些什麼?”他們的情感又一次被激發出來,似乎再多的語言也表達不出自己對戰爭的憎恨之情,和對和平的渴望。有了情感鋪墊,再通過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他們對“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等較難理解的句子就迎刃而解。有了情感,有了感悟,要讀出雷利的呼聲就不是難事。於是我因勢利導,緊緊抓住這個突破點,設計以下教學步驟。“雷利的情感和我們一樣強烈,於是他發出了內心的呼喊--”學生被點燃激qing,異口同聲地回答“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我接着問“這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僅僅是中國孩子的呼聲嗎?當然不是,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我們大聲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全班同學的回答聲響亮而堅定,充分印證了他們的情感達到最高潮。

4、延伸,在讀中昇華情感。

學完課文後,我進行了拓展延伸,向學生展示了一篇課外閲讀內容--《兒童和平條約》,這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由世界各國的兒童代表分別代表本國兒童共同簽定的一項公約,當《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響起時,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每個人祈盼和平的情感再次昇華!本課在歌聲和朗讀聲中姍然落幕!

五、説板書設計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和平!

和平!

和平!

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我用“三個和平”作為板書內容,並通過字體的大小來體現情感的遞升,這樣不僅體現了板書的概括性,目的性特點,而且緊扣主題。給人醒目、簡潔的感覺。

六、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要緊緊扣住文本語言,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我設計的教學環節,主要圍繞“讀、悟、情”三個點展開。正確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有讀才有悟,有悟再促讀,讀中情意濃”。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為什麼發出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世界裏,這裏有親人的疼愛,朋友的關懷,師長的誨,這裏有鳥語花香、明媚陽光……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並不屬於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許多孩子因為戰爭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不得不在死亡線上掙扎着,有的失去了自己摯愛的親人,無家可歸。有一箇中國孩子給前聯合國祕書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個孩子對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他的心靈呼喚吧!

2、板書課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雷利在這封信中對聯合國祕書長説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1、將課文讀通讀順,讀不通的地方反覆朗讀幾遍。

2、點名讀課文,師正音。

三、精讀感悟

過渡:相信大家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已經有所瞭解了,那麼他一箇中學生為什麼要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信,發出這樣的呼聲呢?

帶着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再深入地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作點旁註。

1、學生自學課文,師巡視指導。

2、交流,點撥:

第一層理解:爸爸在執行維和行動中犧牲了,很悲痛。

⑴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1~4小節。

師引導概括出:工作出色、愛妻子、愛孩子、熱愛和平。

⑵ 練習朗讀課文。啟發:你認為在讀這一部分內容時應帶着怎樣的感情?(激動、悲傷、驕傲)

⑶ 點名朗讀──學生互評:

老師點評:老師聽出了激動、悲傷的語氣,但自豪的味兒還不夠,特別是在第3小節中,當我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中無比的悲傷,但是也為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爸爸而自豪。

⑷ 齊讀第3小節。

⑸ 第3小節的結尾處連用了三個“和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借爸爸的口表達了自己熱愛和平,迫切希望世界和平的願望。)

⑹ 教師引讀:

所以聯合國祕書長對爸爸的殉職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一名……素質”。

第二層理解:和平之神還沒有永駐從間。

師: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

⑴ 學生交流:

相機出示“世界並不太平──”。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大家可以聯繫課前的預習來交流。(師點評)

⑵ 學生自由交流:

師點評:看來是個關心時事政治的人;你的課外閲讀真豐富;你的預習很充分。

⑶ 演示cai課件:

師小結: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只有錚錚的白骨和成堆的屍骸,它不僅是對生命的摧殘,更侵蝕着每個純潔的心靈。如果你看到了這些場面,你會對聯合國祕書長説什麼?

⑷ 自由交流。

⑸ 帶着這樣的感情朗讀課文第5小節:

點名讀──集體讀。

師點評:看來大家已經讀進了課文,與小作者產生了共鳴。

師: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麼經得起戰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欣賞兩首小詩《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呼聲》。

⑹ 學生選讀──集體齊讀:

讓世界遠離戰爭,讓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愛,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讓我們一起唱響《讓世界充滿愛》。

⑺ 學生欣賞音樂。板書:和平

四、小結昇華

師:同學們,為了制止戰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學生自由暢談)

【板書設計】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九

課文簡介: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精讀課文是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着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衞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意圖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閲讀、理解與感悟,與小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呼籲和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語:

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堂內最顯眼的位置,掛着一副最古老的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學生子夏説的,聯合國想告訴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夠和平相處,讓戰爭遠離我們。聽完老師的敍述,你想説什麼?

2、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詞是什麼?(和平板書)

2、我們看到“和平”這個詞就容易想到哪個詞?(戰爭板書)

3、這篇課文是雷利寫個加利祕書長的一封信,這封信講了什麼?

4、用筆勾畫出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語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點批註。

提示:勾畫好的同學再想想為什麼這個地方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傾聽,有同學在發言時,要轉身看着發言的同學,仔細聽,或許他説到了我們想説的話,或許他説的對我們有啟發,使我們有話可説。

(一)句子:我們如約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

①生讀,談感受

②看到“如約”一詞,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個詞?(相約)讀相關句子

③引導學生邊讀邊體會心情

可是,爸爸回來了,藍盔回來了,我和媽媽如約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生接讀“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讀到這裏,你心情怎樣?原因是什麼?

④生再讀這幾句話。

⑤老師聽到了同學們的悲痛,聽出了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呼聲,再讀這段的最後一句,讓加利祕書長能聽到雷利的心聲。(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⑥能將這句背下來嗎?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來,先找找這句話有什麼規律?

師背

⑦現在我們把這句話放到這段文字裏,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課件出示:武警戰士把聯合國維和戰士的靈柩徐徐地從飛機的懸梯上抬下來,周圍站滿了淚流滿面的男女老少。(悽楚、哀婉的背景音樂)請同學們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照着讀,後面的文字我們背。

孩子們藍盔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可爸爸是躺在靈柩裏回來的,看着大屏幕,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二)同學們,從你們深情地朗讀裏,我相信雷利一定會感動,加利一定深受感動。

①孩子們,你們知道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②這樣的爸爸離開了我們,心情是怎樣的?請帶着這樣的心情朗讀第五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有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衞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③爸爸倒下了,可是戰爭停止了嗎?課文哪些寫戰爭還沒停止?(6、7段)

④讀完課文6、7段,同學們想到了些什麼?

⑤孩子們,我們一想到戰爭就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生讀7段

⑥課件出示:戰爭給人類帶來慘烈深重的畫面及統計傷亡數據

看完,再讀7段

三、感受品味,昇華情感

1、戰爭是殘酷的,戰爭讓多少像雷利一樣的家庭妻離子散,戰爭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園毀於一旦,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雷利向當時的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發出了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聯合國在總部大堂掛上了這幅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你,我,我們大家,我們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都應該深深地發出我們的呼籲——(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2、二十一世紀已經來到,可是戰爭的喪鐘還沒有敲響,今天戰爭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學完這篇課文,你想説點什麼?思考一下,把它寫下來。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孩子們,我們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要和平不要戰爭!)

相信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呼聲!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由此變得更加美好,最後,送給大家一段音樂《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在音樂聲中,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吧!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教學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感情朗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中。

首先運用老師的導語,給學生創造“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和諧氛圍,伴着老師動情的演説,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其次,老師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式,如文章的重點部分,作者對爸爸深切懷念,對和平的渴望,採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鼓勵學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通過師生互背,學生的感情讀等方式來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滲透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藴涵的思想感情,對文章最後發出呼籲的部分,老師做了精心的設計,通過三次呼籲,引導學生在激情的齊讀中共同昇華了維護和平、熱愛和平、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最高境界。

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訴之於筆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筆紙的交流,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事物,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了語文的思想性,同時也注重了對學生散發思維的訓練。

總之,本課的教學我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裏,把控教學的節奏,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和諧、融洽、平等、互動的氛圍,學生參與意識也積極主動了。

以讀為主 以情動人──《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十

大家好!我是來自渠縣湧興鎮第一中心國小的楊玲,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第二課時。這篇課文選自:國小語文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我的説課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領悟課標精神,深挖教材內涵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書信類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緬懷了為維護和平而犧牲的父親,並代表中國孩子向整個國際社會發出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課文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與世界因戰爭帶來的不幸有機的結合起來。引起了讀者感情的共鳴。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齡段的孩子接觸事物直觀、具體,喜歡通過自己的觀察去發現生活,文中內容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自主感悟和平與戰爭兩個對峙性強的不同概念還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礎。但我充分運用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和孩子們充分的課前準備,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和平與戰爭的立體空間,感悟課文內涵,完成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訓練的重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上堂課學生已完成生字新詞的學習,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認知目標: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社會、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技能目標:

提高利用課外資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同時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重點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理解“嬌嫩的‘和平之花’”的深刻含義,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堂課的難點。

第二部分:科學運用媒體資源,指導學生學習

一、教學策略

1、重難點解決方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是這樣來解決本堂課的重、難點的。

⑴ 運用運教資源,營造學習氛圍:

遠程教育資源可以創造層面豐富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表現手法多樣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方刺激,從面創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從而消除聽課者的疲勞,提高教學效率。

⑵ 依託情感,精讀細悟:

語文教學必須依託於情感,而讀則是加深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讀中感悟的教法。通過學生自由讀、品讀、指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通過學生的評讀、賽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老師的引讀與範讀渲染氣氛,再現文中感人至深的場景,為突破重點做準備。

⑶ 創設情境,進出文本:

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創設“找身邊爸爸優點”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進出文本,放飛思想,突破重點。

⑷ 收集資料、積累感知:

由於文中內容距離現實生活太遠,孩子們在和平的環境中,對於戰爭缺乏深入瞭解,所以,我讓孩子們在課前收集本課的相關資料。通過資料的累積和展示,激發情感,拓寬視野,幫助孩子們較為深入地瞭解戰爭、理解戰爭的災難性,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2、個性發展策略:

孩子們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通過、課前收集──讀中感悟──情境創設──思維擴散這一系列的個性發展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步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們,讓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參與的學習中去感悟。

二、媒體環境構思

1、通過遠程教育資源上本課關於戰爭的圖片以及關於和平的音頻資料,讓學生不斷穿梭於戰爭與和平的時空,感悟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2、通過課文範讀,指高孩子們的朗讀興趣與能力。

3、通過屏幕展示重點朗讀句子,讓學生重點探討和領悟。

4、通過音樂的薰陶,讓孩子們感悟和平帶給世界的祥和與寧靜。

三、課堂評價方式

通過課堂提問、合作實踐、課堂辯論、小組討論、小組交流等多種課堂評價方式,讓學生對作者父親的品格、戰爭的殘酷性以及人們對和平的渴望進行多角度多層次自評、互評、點評。

第三部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優化教學過程

根據前面的教學準備,本堂課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根據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國小生因情感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難以“入境”。因此,我採用了“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

首先我播放以下課件(課件1~4),請孩子們仔細觀察圖片,讓他們同今天的幸福生活作比較,説出自己的感想、並互相交流。目的是利用課件的直觀、形象性等特點把孩子們引入到本篇課文的深入學習之中。

然後孩子們默讀課文,仔細品味,讓孩子們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畫下來。(這個環節大概要7分鐘)

二、多方朗讀,讀中感悟

讀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精髓。整個課堂要扣讀導悟,所以我這堂課要以學生有感情的讀為重點。

在這個環節裏,首先,我讓孩子們欣賞課文範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地模仿讀出來。再讓他們相互評價讀得怎樣,從而運用課件視聽結合的優點提高孩子們朗讀和鑑賞能力。

接着我出示課件,讓孩子們朗讀這些個子,並問孩子們從中知道了什麼?讓孩子以此感受作者對父親深刻的懷念。再用這段文字進行朗讀比賽,同時我給予點評,從而提高孩子們朗讀的能力。然後我提出:“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説什麼?”這一問題,讓孩子們聯想,然後由我引讀這段文字,目的是讓孩子們體會爸爸寧死不忘和平的精神,引發孩子們情感上的共鳴。

接下來我再出示下面兩個句子,讓孩子們自由讀,體會兩者異同。並讓他們自由發表意見。同時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考:“如果自己有這樣的爸爸,會覺得怎樣?”讓孩子們去發現爸爸的優點,讓他們產生自豪感。接着,我指導孩子們用自豪的語氣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最自豪。讓孩子們在反覆的朗讀中去感悟。

孩子們的情緒在這時都很高漲,最後我提出“爸爸是一個樣的人?”這一問題。讓孩子們對文中父親作出評價,我再適當地予以補充。這個環節我通過屏幕展示重點朗讀句子,讓學生採用多種讀法去探討和領悟。也可以消除孩子們聽課的疲勞。(本環節需要15分鐘左右)

三、拓展實踐,昇華情感

本堂課以培養孩子們探究性閲讀能力為主,為了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加深孩子們的情感體驗,接下來我設計了拓展實踐、昇華情感這一環節。

首先,出示課件,抽孩子朗讀這段文字。提出這兩個問題引發思考,接着,讓孩子們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舉出世界上不太平的事例。提出“面對戰爭你想説什麼”這一問題。讓孩子們小組討論後做出回答。從而讓孩子們把課內、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加深體驗。

緊接着我出示收集的圖片(21~22),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戰爭中兒童們的苦難。出示課件詩歌《地球的呻吟》讓孩子們朗讀。並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考:看着戰爭中和你年紀相仿的孩子,聽着《地球的呻吟》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應該怎樣做呢?給孩子們留獨立思考時間後再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彙報。

最後在課件《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引讀這個句子,讓孩子們感悟和平帶給世界的祥和與寧靜。本環節我讓孩子們在音樂和圖片中感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重要性。起到昇華情感。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這個環節我控制在12分鐘左右。)

四、檢測目標,作業設計

讓孩子們給深受戰爭苦難的小朋友寫一封信。先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説,然後請孩子們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目的是讓孩子們掌握書信的格式。也是對文本的昇華。起到測檢目標的作用。(這個環節需要6分鐘)

五、板書設計

本課從讓學生“小眼看小事,放眼觀大局”的角度來設計的板書,板書不同的角度重點把握了“要和平,不要戰爭”的精髓。

【教學後記

在我設計的這課堂中,我以孩子的讀做為導線,用不同形式的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以讀導悟,化繁為簡,變花為實。使整個課堂有張有弛,環環相扣。而遠程教育資源在本課就尤如為學生插上了聯想的翅膀,讓學生不停地在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時空中穿梭,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本課教材內涵。

我的説課內容結束,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予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