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課題研究總結多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1W

教學課題研究總結多篇

【第1篇】國小英語單詞教學法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單詞識記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會話能力,閲讀能力及其他一切能力的起點,沒有單詞的積累就像沒有磚是修不起來高樓大廈的,因此沒有足夠的單詞量就不能清楚的表達概念;不會靈活的運用單詞,勢必影響思想的交流,其他的一切也就無從談起。而國小英語單詞教學是在沒有音標學習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機械的,抽象的,枯燥的重複記憶。單詞識記包括單詞的朗讀,單詞的拼寫和單詞的中文含義,以及更為複雜高級的單詞在句子及短文中的靈活運用等等。所以單詞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説是英語學習的重點也是英語學習的難點。為了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充分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單詞學習、識記習慣,減少沒必要的機械、重複的課後單詞識記,減輕學生壓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國小英語單詞識記教學”,在開題這三個月,我認真實施課題任務,現在就這三個月的工作情況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一、理論的學習。

(一)國小六年級學生的特點:

1、心理特點

(1)、認知的發展。在注意力方面,學生的有意注意逐步發展並占主導地位。在記憶方面,有意記憶逐步發展並占主導地位,抽象記憶有所發展,但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仍非常明顯。在思維方面,學生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學會獨立進行邏輯論證。在想象方面,學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長並逐漸符合客觀現實,同時創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發展。國小高年級學生情感的內容進一步擴大、豐富,他們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後果,並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強。在道德情感方面,學生主要以具體的社會道德行為規範為依據,同時也開始出現內化的抽象道德觀念作為依據的道德判斷。在意志方面,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持性有一定發展,但不顯著。

(3)、個性的發展。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深刻,漸漸擺脱對外部控制的依賴,逐漸形成了內化的行為準則作為監督、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依據,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己內部品質的更深入的評價。

2、學習特點

國小高年級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態度,並且隨着主體意識的覺醒,自我意識、自我主張、自我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通過幾年集體生活的訓練,已經比較習慣於有組織的自覺性的班集體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體的一員,重視班集體的輿論和評價作用。隨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強,對學習、對集體的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同時逐漸形成了對作業的自覺負責的態度,開始認識到學習是一種義務,出現了意識較強的學習動機。

(二)國小生記憶的特點

國小生的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的效果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遞增,有意識記的增長速度更為明顯。意義識記在逐步發展,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也隨着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三) 研究方法論述

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跨學科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數量研究法、模擬法(模型方法)、探索性研究法、信息研究方法、經驗總結法、描述性研究法、數學方法、思維方法、系統科學方法等理論。

二、積累了一些國小階段常用但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單詞:here,there, hers, pear,year, wear, wear, where,were,hear,yours, ours, grandparents,parents, street,tree, outside, inside, beside等。

三、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

1、單詞識記方面,記單詞的學生一般都是死記硬背,機械記憶。記憶不準確,記錯、記漏單詞現象嚴重。

2、部分學生沒有興趣,根本不記單詞。

3、對於學過的單詞運用能力差,主要體現在閲讀,錯誤率非常高。而這就是不理解單詞的含義,不能讀懂短文而造成的。

四、準備採取的措施

1、巧用多媒體課件,增加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性。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學時間,改變了信息的傳遞方式,增強了信息的傳遞能力,增加了課堂活動的密度,使英語教學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同時使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課件,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能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真正的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學到了知識。

2、巧用實物或圖片教學。

實物或圖片看起來形象直觀,學生會一目瞭然地接觸到新知,在腦海中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教師還可以直接講授新知,不必為了讓學生弄清楚所學內容而花大量時間導入、翻譯。這樣做不僅為課堂教學節省了許多時間,還培養了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避免了母語的干擾。如:在講介詞:on/in /over/under/near/behind/in front of 時,利用製做精美的圖片來顯示一隻小球在盒子的不同位置,通過看一看、説一説、做一做的方式讓學生學習介詞,學生興趣極高,印象也非常深刻。

3、巧用遊戲、活動

遊戲和活動的加入,能夠使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如擊鼓傳花説單詞遊戲就能使在鞏固新授單詞時,改變方式,是學生感到新奇,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當然不同的單詞學習採用不同的遊戲還能達到不同的效果。在新授單詞用埋地雷遊戲,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同時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加深單詞的學習印象。在學較難的單詞是採用警察抓間諜的遊戲,用來進行強化訓練。

4、結合語音教學單詞

雖然,國小階段音標學習並不做要求,但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國小生需要掌握的單詞也逐漸增多。如果教師不帶領學生尋找記憶的規律,那麼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慢慢降低,甚至消失。俗話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這樣我們工作起來才會更輕鬆。單詞雖多,但總有規律可尋。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見詞能讀的能力。教師在教單詞時,把常見的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教授給學生。學生了解了字母組合的發音之後,以後再遇到含有這些字母組合的單詞時,他們就會迫不急待地去拼讀單詞了。教師的教學任務會大大減輕

【第2篇】2022年國小四年級紙袋裝飾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總結範文

國小生的紙袋裝飾是用各種繪畫和手工技法結合的方式表達兒童對裝飾生活美的感受,它融記憶、想象、創作為一體,它可以使孩子更加貼切地結合生活,將兒童的形象記憶與兒童的主觀意念融於畫面之中,是表現性與創造性極強的繪畫活動,也是最能抒發齣兒童個性特徵的表達方式。

結合贊科夫“發展”教學理論的思想是:教學觀念要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到既重視傳授知識、又重視學生髮展的層面,教學與發展是相互促進的。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先導和關鍵。維果茨基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後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中存在不同的需要,按從低到高排列,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與合作學習相關的需要(也即通過合作學習可以達到)就有多種,如交往的需要,表現的需要,遊戲的需要等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內心潛在的各種需要可以得到滿足,這樣的學習活動自然也就是愉悦的、可持續發展的。按照需要理論,一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厭學,不是他們自身智力的問題,而是缺乏足夠的滿足其需要的情境,比如,在學習中得不到尊重,表現自己才能的勁頭被壓抑,沒有集體歸屬感。而要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實現,相對更受學生歡迎。即學生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在此,我們進行研究的目的是表現性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從各種角度去觀察事物,用各種材料去裝飾表現事物,從而創作出具有創意的作品,拓寬學生的經驗世界,增強他們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使他們在創作設計中活出信心、活得快樂,加強人與物的交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研究的主要內容為:(1)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啟發、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留意身邊美的裝飾,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良好習慣。讓學生們學習紙袋的折法的過程中,把“裝飾紙袋”變成摺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對自己的紙袋不知不覺的就會想要裝飾一下,老師在這個時候加以引導,他們就會更加留意身邊的裝飾圖文,這個時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總結和積累經驗。

(2)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展裝飾紙袋的內容選擇,讓學生走進豐富的設計的世界。啟發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觀察。

(3)豐富紙袋裝飾的形式,通過綜合材料的運用使學生對設計和裝飾充滿熱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另外要求設計要新穎獨特,有自己的意念和想法。在創作中儘量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假如遇到困難自己可以通過參考圖書資料、上網查閲等途徑去參照、去臨摹,定期舉辦展覽會,提供一個學生交流的平台。

我們用xx年6月到xx年9月,共12個月的時間對四年級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學生共 88 人利用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閲與課題相關的書籍、網絡資源、報刊、雜誌等文獻資料,瞭解、收集紙袋裝飾教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

問卷調查法:通過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紙袋裝飾的材料認識與喜好程度,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對比實驗法:設置實驗班四年(1)班和四年(2)班,在實驗班中運用日記畫教學方法,與普通班進行對比教學,尋找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來進行紙袋裝飾的教學策略的研究。

對課程的研究主要經過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小結階段、總結階段四個過程來分工完成:(附表)

研究階段

研究時間

工作內容

負責人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

xx年6月~xx年8月

(1)查閲、研究與課題相關的文獻,收集有關“紙袋裝飾”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成立課題研究組,確定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並請專家予以指導。

(2)申報、簽訂合同。

(3)制定研究計劃和方案。

陳煜靜

吳楊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

xx年9月~xx年12月

(1)深入學習與研究關於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相關教育理論。

(2)研究制定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具體策略,設置實驗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3)撰寫單元教學計劃和教案。

【第3篇】國小四年級紙袋裝飾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總結

柯木塱國小 陳煜靜

國小生的紙袋裝飾是用各種繪畫和手工技法結合的方式表達兒童對裝飾生活美的感受,它融記憶、想象、創作為一體,它可以使孩子更加貼切地結合生活,將兒童的形象記憶與兒童的主觀意念融於畫面之中,是表現性與創造性極強的繪畫活動,也是最能抒發齣兒童個性特徵的表達方式。

結合贊科夫“發展”教學理論的思想是:教學觀念要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到既重視傳授知識、又重視學生髮展的層面,教學與發展是相互促進的。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先導和關鍵。維果茨基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後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中存在不同的需要,按從低到高排列,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與合作學習相關的需要(也即通過合作學習可以達到)就有多種,如交往的需要,表現的需要,遊戲的需要等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內心潛在的各種需要可以得到滿足,這樣的學習活動自然也就是愉悦的、可持續發展的。按照需要理論,一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厭學,不是他們自身智力的問題,而是缺乏足夠的滿足其需要的情境,比如,在學習中得不到尊重,表現自己才能的勁頭被壓抑,沒有集體歸屬感。而要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實現,相對更受學生歡迎。即學生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在此,我們進行研究的目的是表現性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從各種角度去觀察事物,用各種材料去裝飾表現事物,從而創作出具有創意的作品,拓寬學生的經驗世界,增強他們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使他們在創作設計中活出信心、活得快樂,加強人與物的交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研究的主要內容為:(1)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啟發、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留意身邊美的裝飾,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良好習慣。讓學生們學習紙袋的折法的過程中,把“裝飾紙袋”變成摺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對自己的紙袋不知不覺的就會想要裝飾一下,老師在這個時候加以引導,他們就會更加留意身邊的裝飾圖文,這個時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總結和積累經驗。

(2)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展裝飾紙袋的內容選擇,讓學生走進豐富的設計的世界。啟發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觀察。

(3)豐富紙袋裝飾的形式,通過綜合材料的運用使學生對設計和裝飾充滿熱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另外要求設計要新穎獨特,有自己的意念和想法。在創作中儘量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假如遇到困難自己可以通過參考圖書資料、上網查閲等途徑去參照、去臨摹,定期舉辦展覽會,提供一個學生交流的平台。

我們用XX年6月到XX年9月,共12個月的時間對四年級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學生共 88 人利用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閲與課題相關的書籍、網絡資源、報刊、雜誌等文獻資料,瞭解、收集紙袋裝飾教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

問卷調查法:通過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紙袋裝飾的材料認識與喜好程度,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對比實驗法:設置實驗班四年(1)班和四年(2)班,在實驗班中運用日記畫教學方法,與普通班進行對比教學,尋找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來進行紙袋裝飾的教學策略的研究。

對課程的研究主要經過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小結階段、總結階段四個過程來分工完成:(附表)

研究階段

研究時間

工作內容

負責人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

XX年6月~XX年8月

(1)查閲、研究與課題相關的文獻,收集有關“紙袋裝飾”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成立課題研究組,確定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並請專家予以指導。

(2)申報、簽訂合同。

(3)制定研究計劃和方案。

陳煜靜

吳楊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

XX年9月~XX年12月

(1)深入學習與研究關於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相關教育理論。

(2)研究制定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具體策略,設置實驗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3)撰寫單元教學計劃和教案。

(4)分單元的形式進行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教學。

(5)拍攝一節關於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錄像課。

陳煜靜

吳楊

第三階段

(小結階段)

XX年12月—XX年5月

(1)根據制定的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方案,在實驗班進行教學實驗,積累資料,及時在學校進行小結匯報。

(2)在實驗班、非實驗班進行對比教學,根據實施的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策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制定好完整的評價方案。

(3)舉辦紙袋設計的實物展覽,讓學生在觀看中對自己啟發設計靈感。

(4)拍攝一節關於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錄像課。

陳煜靜

吳楊

第四階段

(總結階段)

XX年6月—XX年9月

(1)把課堂相關資料放到天河部落上,與其他美術老師共同交流探討紙袋裝飾的教學方法;

(2)收集和整理課題的相關資料,分析和研究實驗情況,總結和提煉研究成果。

(3)完成關於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報告,寫教學心得。

通過紙袋設計的學習,學生循序漸進地用自己的方式來裝飾生活,培養了學生平時留意生活,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增加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其中據調查,100%的學生都會通過利用學習過的知識來裝飾紙袋,80%以上的學生能夠從裝飾的方法,用材,手段來裝飾紙袋,併為日後進行其他形式的美術創作積累了廣泛豐富的素材。

(1)積累了大量的學生紙袋裝飾作品,在天河部落進行學生作品展。

(2)在XX年11月3日課例在“第五屆全國中國小交互式電子白板學科教學大賽暨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教學課例評比中榮獲三等獎。

(3)實驗班和普通班學生在這一年多裏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繪畫比賽,發現通過學習了紙袋裝飾的課題後,學生繪畫速度大大提高了,題材也大多來自於身邊的、真實的生活,畫面也更加豐富生動了。參賽的成績也很顯著,其中:

(4)《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組全體成員在秦元老師的帶領下,查閲、學習了許多教學理論知識、進行了一定的文獻研究,提高了自身的理論和科研水平,在探索研究中也積累了更多的教育教學方法。

(5)通過總結《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的經驗和方法,收集整理了一些教育案例和心得體會

通過一年多的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證明紙袋裝飾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在國小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對學生在學習美術的興趣、對學習過的美術知識的鞏固上、對設計的理解初步的認識上、對自信心的培養上有一定的幫助,對於提高學生繪畫的興趣和繪畫的水平效果顯著!有效解決了學生在繪畫時缺乏繪畫題材、畫面內容空洞和創作難的問題。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事情的習慣,增強了觀察力、分析力、想像力,記憶力,發掘創造潛能,提高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和社會化發展。

【第4篇】2022年“提高國小體驗式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範文

3.研究的結論與取得的經驗

(1)作文與閲讀只有打動孩子的內心深處,孩子們才會有自己的“語言”。

許多孩子厭煩習作、畏懼習作,也有孩子“硬着頭皮”寫了幾行語病疊出的作文,的孩子從作文選中借鑑改寫了一部分“優秀”的作文,真正達到課程標準的學生只能佔到班級中的1/7—1/5。這樣的現狀讓人憂心,但當閲讀和習作觸動了孩子心底的那樣“神經”,觸動心底裏那最柔軟的地方,孩子因“學習”而被“禁錮”的思維打開了,語言因思維而活躍了。許多孩子寫出了平常不能想到不能寫出的話語。

(2)感受:感動不是一件精美的印刷品。

總以為孩子的心很容易被感動,這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們的心靈並還缺乏敏鋭,但當你用成人的方式去薰陶感染時,就會遭遇《感動中國》的尷尬。《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一檔很優秀的節目,特別是每年歲初的頒獎晚會,獲獎人物的“豐功偉績”總會讓人熱淚盈眶,但孩子拒絕這種“高雅的感動”他們容易接受感性和直觀,即使是六年級的學生。如果你把一件精美的印刷品帶進課堂,別指望什麼“出彩”,教師必須讓孩子有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否則“藝術品”也罷,只能高高在上。

(3)體驗:主題,一道豐盛的閲讀和習作大餐。

課題開展的主題教學給全校語文教師形成了一種視聽的、超常規的衝擊,特別是主題閲讀,圍繞一個閲讀主題,以文章的閲讀為主幹,附以2—精美短小的文章,讓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和體悟。如《奇蹟》一課,以《奔跑的母親》為主幹,附以《母親的速度》、《“拔河”》兩篇課文,形成了有機的整體,表現了母親在對子女愛的作用下作出的“奇蹟”,從而讓孩子們明白了,在母親的心中,孩子是最主要的力量,作為孩子要珍惜母愛,理解母愛,體諒母親,報答母親。豐富的主題閲讀積累了孩子們的語言,開闊他們的視野,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在此基礎上進行批註的感悟,思想就有了“語言的載體”。許多善於聯想的孩子寫出了很多優美作文。

4.存在的問題與希望

(1)問題:課題有研究因學校過於繁忙的工作,受了一定程度的干擾,雖能按計劃有序開展,但各位課題組成員深入的程度還不夠。本課題相關書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研究需要。課間活動內容與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學生參與體驗活動時對活動本身的關注過多,而到寫作文時仍有“有話倒不出”的現象。

(2)希望:課題組教師應進一步加強合作,積極構建優秀團隊,確保課題研究時間,課題研究有序穩步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在彼此感恩的情感激盪中,課題研究將些理性,些穩健,出成果。

“提高國小體驗式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課題組

【第5篇】國小語文課題研究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在學校分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按照學期教研計劃一步一個腳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進一步推進學校教學研究工作,以教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目標;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校本培訓為依託,用課題研究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紮紮實實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現將這一學期語文學科課題研究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重視課題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1、以研究課為中心,努力探討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2、認真做好語文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視研究過程,紮實有效,力爭早出成果。按計劃開展課題實踐,及時做好個案積累,及時彙報了課題進展情況。

二、依託課題,深入教研

1、課堂教學重視拓展,與課題緊密結合。本學期,是我校課題進入實施的階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師都要主動參與到課題的學習研究之中,不斷深化對課題的理解。我圍繞本年段制定的子課題展開教學研究,並落實到每一節課上進行教學嘗試,特別是在每一節研討課上都針對課題進行或針對課題的一個方面進行必要的研究,並使課本資源、媒體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等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和拓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視實驗的日常管理。注意實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後反思、典型案例記載等工作。要求自己創造性地使用實驗教材,落實課題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節課結束時,都對本課教學及時記錄,認真總結、反思。

3、圍繞課題開發校本教材,建設校園文化。本學期我加強了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閲讀量。

三、實施課題,突出特色。

本學期我在實施課題,深化教研的過程中主要以四大板塊為課外陣地,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1、以學校閲覽室、圖書室為載體,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首先是每期期初向學生開列出閲讀文學名著的書目,初步規定每個人每期必須完成的閲讀量。其次是要求學生在閲讀名著時必須寫讀書札記。最後是要求學生進行審美閲讀,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學素養。如寫讀書隨筆、書評等。濃郁的文化氣息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2、以“藝術天地”為展示台,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本學期,我班繼續加強對學生課內的書寫指導,狠抓寫字教學,強調書寫教學規範。

3、結合“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開展如誦讀《三字經》、詩歌朗誦、快板表演、繞口令展示、故事會、演講活動、手抄報評比等活動,探索語文課外教育活動的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課外活動成為課內教學的補充。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課題研究工作苦樂相伴,下學期我將充分利用博客網繼續加強交流和積累,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原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6篇】國小下學期綜合實踐課題研究與教學教研工作總結推薦

一個學期緊張繁忙的課題研究、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四個多月120多個日日夜夜,可謂一路探索、一路艱辛、一路欣喜、一路收穫。本學期,我繼續主持實施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品德學科的綜合與滲透研究”課題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有機整合目標設計有效性的實驗研究”,採取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理論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總體規劃與個別指導、集中研修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組織本校課題組成員集中研討8次,為本校課題組成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專題講座兩場;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泉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晉江市進修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議(兩次)、東石中心國小的課題研討活動,在本校主辦的課題研討活動中為全體與會者展示了一節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公開課;加入教育部中國小教師新課程2022年秋季遠程研修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團隊,負責對山東省濟南、濟寧兩地200名學員的研修,實踐持續4個月。下面,將本學期課題研究和教學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三年級二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兩課時。該年級同學均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該班同學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紀律不好、不愛動腦筋、興趣轉移快、做事虎頭蛇尾。鑑於該班同學實際狀況,第一個學期的入門指導、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決定着今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該班是否能夠長期有效的實施。

二、本學期目標:

走入社會,認識社會環境,探究社會問題,引導同學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觀察能力;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發展人際交往,融入集體,具有合作品質;啟發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親身實踐,嘗試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運用調查訪問、上網查詢等方法收集和處置信息,運用寫作、繪畫、表格等多種方式,表達想法、創意和探究結果。

三、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驗的實施過程:

(一)目標分解、任務明確

我把自身制定的學期總目標分層次滲透於活動主題的每個環節中,體現目標的結構性與個別化、具體化、情景化,追求目標設計的有效性,以活動主題為載體來達成目標。

本學期初,我通過創設情景,和同學一起討論,生成了活動主題“走進動畫片”,然後指導同學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確定了三個活動專題:一、好看的動畫片;二、動畫片知多少;三、製作我的動畫片。

“走進動畫片”活動目標:在教師引導下,同學留意身邊的事物,能通過觀察自主提出問題;針對自身的問題,設計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運用觀察、調查訪問、上網等等方法收集與自身的問題相關的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整理;能客觀、具體地描述活動過程、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尊重他人,樂意與同伴合作。

(二)過程清晰、環節緊扣

本學期已完成一、二兩個活動專題的教學計劃。第一個活動專題《好看的動畫片》,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歸納問題,確定三個活動專題——實施第一個活動專題——指導同學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交流、評價,改進活動方案——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實踐並寫出實踐的過程——各小組選出一名同學參與全班交流展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寫出活動心得(偏重同學的表示、評價、寫作能力的培養)。

第二活動專題《動畫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同學針對動畫片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單——學習、運用合適的發解決問題——彙報交流、梳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困惑——繼續解決問題單的問題——彙報交流——動手製作手抄報——手抄報效果展示(偏重同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創設情景指導同學學習運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學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關注細節、有效指導

本學期,我緊緊圍繞目標,密切關注同學學習活動過程的每個細節,在同學真正需要指導時和時給予到位的指導。

活動專題一的評出5個獎項的活動環節中,我發現8位同學評審員的評價規範不一致,原因是沒掌握每個獎項的評價要點(例如“最佳創意獎”的評價要點是同學扮演時所體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創意,這些創意可以從語言和道具等方面來考慮)。我沒有急於對同學評審員進行糾正,而是引導全班同學深入分析每個獎項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學很快發現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並認為原因是他們起先沒有真正理解每個獎項的實質,忽視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導致評價的不公正;在各小組選最佳組員時,我發現同學不懂得觀察和比較,就連對兩份作業質量進行比較也不會,甚至有一兩個小組還知道要做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和時在班上進行集中指導,再次指導同學對比自身設計的評價表,根據評價的各個要素,搞清楚究竟從哪幾個方面來評,怎麼評,比方我建議每個組員輪流看相互的作業,一起觀察和比較,然後一起討論和商定該份作業應該得幾顆星。

各小組推薦出最佳組員的環節共進行了兩節課,相對充沛的小組評比有助於同學通過組員之間作品的觀察、對比,瞭解和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自身的反思和改進自身的缺乏,認識自身的缺乏,進而改進自身的作業。兩節課結束後,我發現有10幾個同學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業,説明交流合作的目標達到了。

在討論同學提出的“動畫與漫畫有關係嗎?”時,同學説上網查不到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根本原因是同學不會分析問題。於是,我引導同學對首先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先上網查“什麼是動畫?”“什麼是漫畫?”,然後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相互間的關係,得出最後的結論,使同學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同學從剛開始的淡漠到喜歡到最後的欲罷不能,經歷了過程,豐富了體驗,掌握了方法,獲得了發展,同學的各種能力出現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驗證了我的理念---因為老師的用心,同學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長,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予充沛的認可。

(四)規範管理、科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

理與評價是制約這門課程常態化實施的瓶頸,特別是過程中的管理與評價又是瓶頸中的瓶頸。我把評價貫穿於每個環節中,依照班級公約,每節課都評出5名紀律星,教學秩序越來越好,使得同學也越來越注意認真傾聽了;我還結合同學在活動中的表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10個星星可以晉級為一個月亮,10個月亮可以晉級為一個太陽;通過多次的激勵和矯正,同學在自信、熱情、人際、考慮問題的方式、反思的意識、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鍛鍊,於是,良好的意識、習慣、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課程團隊高啟山老師的話);學期終結時我採用期終評價表來進行評價,通過設計一些問題讓同學、同學、家長、老師回答,引導同學對整個學期進行反思和總結,也為本學期目標達成度進行檢測提供重要依據,還可以贏得更多家長對這門課程的瞭解和支持;最後,評選出20名優秀組員進行獎勵。這些管理和評價的落實,有效的激發了同學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有力地促進這門課程的持續發展。

三、目標達成度的檢測與評估

80%的同學能初步懂得運用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能合理運用採訪調查、上網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能和同學分享效果,能逐漸認識到自身的缺乏和優點,並進行評價,能通過評價逐步約束自身的行為。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學方面

1.有形效果 本學期共完成兩個活動專題;每位同學完成實踐作業13份;全班共完成調查方案40份、手抄報35份、問題單80張、活動感受100篇、過程性評價70份、學期評價40份。

2.無形效果 70%的同學每週都能完成作業;90%的同學喜歡這門課程;同學越來越喜歡考慮問題,膽量變大了,逐步能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變得有序了。

(二)教師方面

對教師有效指導戰略的體會:

1.教師要深入地瞭解同學,這是活動勝利的基礎,同時讓老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2.根據年齡靈活制定學期目標和活動主題目

3.根據同學的年齡和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對活動方法進行分層設計,體現能力的遞進上升

4.堅持活動過程的連續,注重時間上的連續,追蹤同學的活動進程

5.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爭取家長的更多的支持。本學期初聘請一些熱心的家長當課外輔導員,請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在班上展示同學的效果,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這門課程,把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相關的內容打印貼在班級的牆上;從期末的評價表中,95%的家長支持學校開展活動,5%的家長還不瞭解這門課程,有疑問“開展活動對學習有協助嗎?”家長們寫道:“小朋友的膽量變大了;較以前喜歡考慮問題;動手能力提高了;對寫作水平有協助;會觀察事物了;這種課要堅持上…..”同時更為感動的是張美棋同學的家長提出了珍貴的意見:“老師應多提供方法指導,比方印發資料,告訴家長應該提供哪些支持和協助….”

張薪同學的媽媽自告奮勇幫班級打印期終評價表,幫班級拍課堂實錄…..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理由説家長不支持嗎?還有理由不踏踏實實去實施嗎?我們還會説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很難嗎?其實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狀態,一切以小朋友的發展為宗旨,讓我們的小朋友吸收着陽光,快樂地呼吸和生長。

五、存在的問題:

1.彙報的形式比較單調,同學的對於階段彙報的思路還不能考慮周全,如何讓彙報形式多樣,又不增加同學很多負擔,不佔用同學的很多課餘時間?

2.同學在活動中獲取的信息不夠不科學、不夠嚴謹

3.同學分析問題能力、篩選整理問題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學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夠集中。

六、下學期的工作思路

1.活動中注意培養同學的傾聽習慣。

2.加強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活動方法的設計目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