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蹟【通用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5.43K

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蹟【通用多篇】

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蹟 篇一

95歲的吳孟超身着軍裝一出現,場內所有人起立致敬並鼓掌。吳孟超在感謝電影主創的同時,也幾度敬軍禮,“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要堅持做一個軍人、一個共產黨員、一箇中國醫生,始終為人民服務。”

是醫者,更是醫學拓荒者

吳孟超至今堅持在醫療一線,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已經超過1萬5千台。無論是年輕時從割膠刀改拿手術刀,還是毅然回國報效祖國,以及創造出中國肝膽外科無數個第一,吳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書寫的部分。

拍吳孟超的醫者仁心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電影篇幅裏不走尋常路。導演謝鳴曉説:“製片人最初把故事梗概交到我手裏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頭皮有點發麻,這部電影不容易拍,尤其是如何用電影的方式去表現吳老的家國情懷。”

所幸,編劇黃丹拋開了常規的手術枱救人套路,他總結了吳孟超一生的奮鬥目標是:搞超前的科研,從根本上救治病人。“這也是他醫德、醫術中的最閃光之處。”

《我是醫生》中,吳孟超有句讓人過耳不忘的台詞:“一把刀、一台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一片基礎研究的華蓋能庇佑更多人”。

電影中,吳孟超想搭建基礎研究平台,擴大實驗室規模,他希望得意門生趙一濤能隨己投身其中。但對外科“一把刀”趙一濤而言,從手術室抽身去實驗室,尤其是要致力於當時還被普遍質疑的細胞治療,他的事業前景不啻於“霧裏看花”。

現實中,由於癌症至今並沒有攻克,趙一濤的質疑心理曾存於不少人心間。對此,吳孟超的迴應是:“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手割過橡膠,描過圖紙,但自從拿起手術刀後便再沒有放下。我已經90多歲了,還能做多長?不知道。我要趕緊把科學院、研究院建好,把平台建好,再培養人才。有人、有平台,基礎研究就能開展下去,20年、30年、40年總能解決問題。到那時,我在天上看。”

真實是最打動人的藝術力量

電影中的所有故事都來自於吳孟超的真實生活。《吳孟超傳》作者方鴻輝記得吳孟超説過:“我哪怕是化成千手觀音,一天也只能做一千台手術。手術也好,化療也好,放療也好,都不能解決問題,根本性的治療方案就要靠基礎科學。”

吳孟超口中的這個“基礎科學”是細胞免疫治療。方鴻輝説:“他不僅僅是一個傑出的外科醫生,也是一個醫學教育家和科學大家。他在東方肝膽醫院設立了一個研究院,這個研究院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吳老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早早佈局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並把他覺得最好的研究生派到這個研究領域。”

《我是醫生》監製、同為醫生的`李捷偉表示:“吳老的眼光非常準確,他認為細胞免疫治療肯定是一個方向。尤其是今年,細胞免疫治療已經成為主流,這在兩年前電影開拍的時候還是天方夜譚。當時,醫療界普遍認為細胞免疫治療像中醫一樣是非主流,手術、化療、放療才是最主要的手段。短短兩年,治療方法鉅變,確確實實體現了吳老的戰略性眼光。”

《我是醫生》的另一條支線落在吳孟超和患癌症的女兒之間展開。在醫學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醫生不給親人開刀。電影中,學生趙一濤主動請纓做手術,吳孟超拒絕了,説自己可以。

吳孟超的女兒吳玲告訴記者:“這是真實的事情,患病的是我妹妹。電影呈現得略帶戲劇化,真實的情況更簡單。我父親覺得,在手術枱上,就算是他自己的女兒,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病人,而我是最瞭解這個病人病情的主刀醫生,僅此而已。”

復旦大學楊俊蕾教授坦言:“這樣一部有正能量的人物傳記的影片,其中藴含的科學精神、動人情感,以及醫學手法的結合,藝術效果非常好。”

“《我是醫生》告訴每一個觀眾:什麼叫醫學?醫學就是人學,也是孔子説的仁學。全片充滿了對患者、同事、家庭的關愛。”中國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表示:感謝我們這個時代,湧現了吳孟超這樣傑出的充滿人道主義情懷、又有着高超醫術的醫生。

有意思的是,“閒不住”的吳孟超在研討會上透露,最近因為心臟小問題休息了一段時間,打算下週“復出”繼續到手術枱上做手術。“一個人有飯吃、有覺睡,還能幹什麼呢?還需要有工作。健康的生命就需要更好地為國家、為黨、為人民繼續作貢獻。”

吳孟超同志先進事蹟 篇二

很多人都想知道,吳老的手術成功率為什麼那麼高,為什麼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很清楚,他不完全是靠技術,更不是靠運氣。他真正的過人之處,是他對待每一台手術都極其認真負責。

儘管吳老醫術高超、經驗非常豐富,但他對每一台手術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不管這個病人是誰,不管病情輕重,不管病人的ct、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結果多麼肯定,他都要在動手術的前一天,再次和b超室的醫生做一次術前病灶確認,上手術枱之前,還要在看片燈上再次查看病變部位,驗證一下,好做到萬無一失。

當遇到比較複雜的病情時,吳老一定要召集專家會診。一次會診不滿意,就再來一次,甚至換一批專家會診,充分吸納各個方面的意見,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預見到,把各種應對措施都制定好,他才會上手術枱。

我想,這就是吳老的手術為什麼總是做得那麼好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我每次跟他上手術枱,心裏就很有底氣。

去年冬天,上海有個肝癌病人,在一家醫院做手術,腹腔打開後,醫生説,這個腫瘤靠腔靜脈太近,沒法切,我們這裏正好有肝源,建議做肝移植。病人經濟條件不允許,醫生就把刀口又縫上了。他的家人不甘心親人就這樣等死,找到了吳老。

吳老仔細研究了病人的資料,覺得切除腫瘤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他沒有輕易動手,而是兩次組織專家會診,並把病人的親屬請到會診現場,詳細地瞭解病人的情況,每次會診都用去了很長時間。吳老這樣嚴謹負責,幾次把病人親屬感動得流淚,他們説:“吳院長,我們先來找您就好了。你們這樣認真,我們到這裏看病,就是治不好,也認命了。”

手術開始了,這時,我注意到吳老十分從容,上台、開腹、探查、剝離、切除……流暢地操作着,一切就像以往做過的無數例高難度手術那樣,最後是有驚無險,成功地把腫瘤切了下來。走出手術室,摘下口罩的時候,吳老輕輕地説了一句:“比我想象的容易。”就這輕輕的一句,忽然讓我非常感動,沒有百遍千遍的琢磨,哪有吳老所説的“容易”?

42天后,病人平安出院了,他拉着吳老的手説:“我這條命是您給的,您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救命恩人!”

我上學的時候就聽説,吳老成功地做了不少堪稱“中國第一”的手術,來醫院手術室後,又親眼看見他做了許多別人從沒做過的手術。很多人説,他有做手術的天賦。我很清楚,比他的天賦更為寶貴的是,他總以開放的胸襟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他那虛懷若谷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教育。

吳老有個學生叫陳訓如,在成都的軍區昆明總醫院工作,最早在我國應用腹腔鏡開展腹部手術,並取得明顯效果。吳老感到這項技術很好,提出派人去學習。有人説,在國內,我們醫院是領先的,有必要去學他們的嗎?吳老説:“不能這麼講,只要是先進的、對病人有用的,我們都應該學。”陳訓如聽説吳老要派人來學習,連忙打電話給吳老説:“您就別派人來了,還是我去上海給您彙報吧。”吳老説:“這項技術你運用得早,你就是老師嘛!這次我派人先去學,過些日子,我也要去學的,你可不要留一手啊!”正是在吳老的倡導和帶動下,我們醫院在國內最早把這項技術應用到肝臟手術上。

1994年2月,一位19歲的大學生遭遇車禍,被急送到我們醫院,當時昏迷不醒,已處於休克狀態。經診斷,這位大學生腹部閉合傷、肝臟破裂、顱腦外傷,生命危在旦夕。吳老和專家們緊急會診,感到病人傷得這麼重,如果實施開腹手術,他將難以承受。吳老決定立刻施行“腹腔鏡下肝破裂修補手術”,經過多名醫生的全力搶救,只用了90分鐘,就補好了全部裂口,止住了肝臟出血。學來的這項新技術,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

讓我特別佩服的,還有吳老那種面對險情不迴避的敢於擔當的精神。外科醫生在手術中,遇到處理不了的意外情況,需要其他醫生來救場,這是免不了的事。不過近些年,由於醫患糾紛增多,擔心出了問題責任不好劃分,願意主動救場的醫生漸漸少了。但在吳老這裏,不管哪個醫生求援,他都是隨叫隨到。他還專門定下一條規矩:“任何時候、任何人,只要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不管我在幹什麼,都要及時向我報告,我會立即趕來支援。”

記得一天中午,吳老剛做完一台大手術,出來路過2號手術間時,從裏面跑出來的護士告訴吳老:手術大出血了,正在搶救!吳老一聽,轉身就衝進房間,只見手術枱上病人的腹腔內都是血,止血的紗布已經用了200多塊,地上4個2500毫升的大玻璃瓶都裝滿了血,眼看情況就要失控,看得出來,主刀醫生有點頂不住了。吳老立馬上台,果斷剪下兩根紗布帶子,沿着血管瘤和正常肝組織的分界線,迅速把出血部位捆紮起來,巧妙地緩解了出血。要知道,用紗布帶子捆紮肝臟的出血部位,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規動作,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做的。那一幕,至今想來都讓人驚心動魄。事後我問吳老:“您當時想沒想過,如果搶救失敗,可能毀了你一世英名啊!”吳老一聽這話,臉就板了起來:“是我的名聲要緊,還是救病人的命要緊?”那一刻,我覺得,吳老雖然只有1米62的身高,可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