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人事蹟材料(推薦23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91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3篇《感人事蹟材料》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感人事蹟材料》相關的範文。

感人事蹟材料(推薦23篇)

篇1:感人事蹟

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並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裏,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裏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張寶豔 秦豔友 陽春佈德澤】

篇2:感人事蹟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此後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站,張寶豔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願者。2009年,張寶豔提出的“關於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據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採納,DNA數據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佈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篇3:感人事蹟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中美巔峯對決,身高1米84的中國女排主攻手郎平擊潰了美國女排的防線,幫助中國女排登上了冠軍的寶座,賽後誕生了一個流行詞——“鐵榔頭”。“鐵榔頭”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累倒在工作當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年齡隊友陳招娣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於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毀於一旦”的風險再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於2014年時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台,最終奪得亞軍,並於2015年重奪世界盃冠軍。30年來,從擔任主攻手時的“五連冠”到任教練率中國女排重返世界之巔,“鐵榔頭”似乎已經是奇蹟的代名詞。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篇4:感人事蹟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着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閻肅 絃歌感人腸】

篇5:感人事蹟

《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於藝術殿堂寶座的藝術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之手。1950年,20歲的閻肅來到西南青年文工團,並於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自那時起,閻肅就常常跑基層,慰問廣大官兵,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紮上完成的。為了創作歌劇《江姐》,閻肅來到重慶渣滓洞體驗生活,反銬雙手,戴上腳鐐,並坐上老虎凳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黨員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與世長辭,閻肅的夫人説,昏迷期間,閻肅只有聽到自己寫的歌時才有反應,甚至會流淚。在閻肅心中,他的作品裏飽含着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國多良材】

篇6:感人事蹟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着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莫振高 化作光明燭】

篇7:感人事蹟

莫振高,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裏的瑤鄉,有着眾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於是,莫振高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瞭解的情況一一記錄在冊,並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然而,自己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面對數量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為通過社會力量,幫助更多的瑤鄉兒女走出大山。

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因積勞成疾,莫振高於2015年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緣”之路改變了數以萬計貧困孩子的命運,現在他已桃李滿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東 天下英雄氣】

篇8:感人事蹟

鄭州戲曲圈裏有這樣一位老藝術家:台上兢兢業業唱好戲,台下盡心盡力做善事,戲迷們誇他是德藝雙馨的好人,他就是74歲的王寬。1998年退休後,王寬夫婦陸續收養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並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但王寬依舊堅持每天騎着自行車,一家一家茶館地跑,常常晚上六七點就去了茶館,等到天亮才回家。後來為了能夠讓更多人點他的戲,王寬又學起了川劇變臉。如今,王寬夫婦苦心撫養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兩口卻還在堅持資助老家的孩子。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辦起一個孤兒藝校,發揮自己的特長和餘熱,讓這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特別緻敬:抗戰老兵和愛國僑胞】

篇9:感人事蹟

買買提江·吾買爾是新疆伊犁地區布力開村村支部書記,維吾爾族。3歲時,吾買爾的父親就過世了,第二年母親也改嫁了。就這樣,吾買爾是吃着村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飯長大的,也由此對鄉親們產生了化都化不開的濃濃感情。當上村支書之後,吾買爾把“不讓一個人受窮,不讓一個人掉隊”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帶領村民奔小康。在布力開村,各族羣眾和諧相處,從沒有紅過臉,更沒有出現過民族歧視。吾買爾説,只有民族團結經濟才能發展。如今,布力開村已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開村1120户村民全都蓋起了有網有電話的新房,鋪上了總長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買上了小汽車。在民族團結的大道上,布力開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團結帶來的生產力。

【王寬 君子抱仁義】

篇10:感人事蹟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在“9.3”閲兵式上,贏得最多掌聲和最高敬意。他們是歷史,也是現在。他們中既有抗日戰爭的親歷者,也有抗戰老兵的後代,還有海外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當300餘名抗戰老兵組成的乘車方隊經過天安門城樓時,蒼蒼白髮,熠熠勛章,這羣耄耋老人用微微顫抖的軍禮表達着對祖國強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們是走上抵禦外辱、保家衞國之路的勇士,在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後,他們依舊對國家和民族懷抱拳拳之心。和抗戰老兵羣體一樣,在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海外華僑華人或是組織抗日救亡團體,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戰,或是直接回國參軍,愛國僑胞們眾志成城,築起一條堅不可摧的血脈長城。

積澱在他們身上的赤子情懷和文化血脈,將助推整個中華民族走向共圓“中國夢”的未來。在這裏,我們向抗戰老兵、愛國僑胞兩個羣體特別緻敬,不僅是為了重温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傳承他們為民族盡忠義的擔當。

相關內容分享:

1.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3.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4.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5.2016年感動中國觀後感

6.2016感動中國觀後感10篇

7.2016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8.2016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

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2016

篇11:感人事蹟

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翻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海軍工程大學搶險救援分隊。6月2日抵達救援現場後,他第一個跳入水中,面對水流湍急、能見度極低的雙重考驗,官東首先在船艙內發現硃紅美老人,他一邊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幫她穿戴好裝具,最終成功將其救出,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還者。14時15分,官東再次下水,在機艙部位找到了船員陳書涵。面對體力嚴重透支,陷入絕望的陳書涵,官東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裝備給了陳書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險僅靠輕潛裝具支撐。撤退時,他身上的信號繩被纏住,危急之下,官東割斷信號繩,與水面徹底失聯。官東在黑漆漆的艙內摸索近20分鐘,終於找到出艙口,怎料,一個暗流瞬間將他捲入深水區,而此時,裝具裏的氧氣即將耗盡,官東果斷丟掉所有裝具,憋着一口氣猛地往上游。由於上升速度過快,剛出水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面對大家的讚許,這個帥氣的90後小夥兒,沒有多言。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軍人應有的擔當。

【買買提江 吾買爾 盛德表一鄉】

篇12:班主任感人事蹟

師愛,好似春雨,潤物細無聲;猶如春風,恬淡而愜意。然而,更多的情景下是“相關情無限”的詩意,是“沾襟比散絲”的柔情;是“無理而妙”的機智。十年來,在吳迎春老師的辦公桌上一直襬放着自己的工作承諾:“向學生投去關注的目光,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 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歷練,讓她形成了“以尊重為前提,以活動為載體,促學生髮展為目的”的工作思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她始終堅持知難而進、鋭意進取,每走一步都紮實穩健。今年她又以優異的成績送走了一批畢業生,看着那些從剛入學時的稚嫩走向成熟,由聽之任之到有主見,有思想,充滿朝氣的學生,那是一種超乎想象的人生享受。學生的成長過程,同樣也是她這個年輕班主任的成長曆程,其間,她曾經為“學困生”焦慮、曾經為工作中的失敗哭泣、曾經為學生的取得的優異成績興奮、曾經為相處中的一個個故事感動,這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的平等對話,心靈與心靈的睿智碰撞。

一、愛,以尊重為基石

有這樣一句教育格言:“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人才,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人才。”熱愛學生才會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良好成材環境。吳老師認為,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用教師真誠的愛心與不泯的童心去與一顆顆稚嫩的童心對話,這份尊重如同一把金鑰匙,可以破譯任何心鎖的密碼,讓孩子充分感受家庭以外的陌生世界的安全與友善,自然地表現真實的自我,快樂自由地成長。

1、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具有可比性,簡單地整體劃一是行不通的。教育者要從孩子的視角去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特質得到發展。吳老師在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生活中,留心觀察發現了每個孩子的“獨有”。她讓擅長繪畫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學校,專門在班內舉辦畫展,並讓他們參加板報小組,發揮特長;她讓體育成績突出的孩子成立體育小組,帶動全班同學參與體育鍛煉;她讓愛讀書的孩子專門管理班裏的圖書角,並定期為同學推薦好的書目„„吳老師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為每個孩子的需要搭設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顯露身手,展示才華,增加自信。從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對他人服務的快樂。

她班裏還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叫萬全,是四年級才轉入吳老師班的一名學生,雖説剛來沒幾天,但天天有孩子跟吳老師告狀,説他不是説髒話罵人,就是欺負同學,要不就是值日生剛做好值日,他就亂扔廢紙,甚至上課不聽講,總是不交作業很令吳老師頭疼。這孩子不僅學習跟不上,各種習慣也沒有很好的養成,怎麼會這樣呢?吳老師通過和家長的溝通這才知道:原來孩子今年已經13歲了,按理應該上中學了,由於自己身體和智力的問題,一直在國小學習。又因為父母離婚,才由原來的學校轉到了她班學習。得知了這些情況,吳老師制定了一個“缺啥給啥”的轉變計劃,並很快付諸實施。在以後的日子裏,吳老師經常找萬全聊天,談他感興趣的話題,上課時隨時提醒他注意聽課,每天放學前,總是把他單獨叫到一旁耐心地輔導他把作業做完,並抓住他愛勞動的優點,在全班表揚。從這以後他漸漸有了改變,作業雖然不能全對,但能按時交了;下課他也願意和同學們一起做遊戲了,今年開學還被同學評選為班裏的衞生監督員。他的轉化,讓吳老師深刻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愛是多麼重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現力,這不是具有高智商和強技能的孩子的專利,所有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思維、語言,素質教育的前提就是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然後做到面向每個學生。一個表揚,一個微笑,對成績好的學生是錦上添花,對那些需要鼓勵的學生則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輕鬆且美麗;“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她深刻地記得北京164中副校長翟宗説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平等的發言權,這才是教育。”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有着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必須順應學生內在的成長規律,才能取得育人的最佳效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發展

2、尊重獨立意識,創設自我發展空間

學生需要教師的教誨、關心和愛護,同樣需要教師對他們獨立意識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識地保護他們呢的獨立意識,培養他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去年的六一兒童節全校的文藝匯演選拔賽上,由於準備的不充分,她班報上的節目被刷掉了,此時離正式演出僅有三天的時間了,重新編排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當吳老師向全班同學宣佈這個消息時,班裏的孩子們個個都很着急,“六一”兒童節是屬於他們的節日,在自己的節日裏和大家一起歡慶是他們盼望以久的事情,如今卻要落空。這時,幾個班委主動説:“老師,我們會利用課餘時間加緊排練新節目,肯定會被選上的。”其他孩子也紛紛站出來説:“老師,您相信我們吧,請您和大隊輔導員老師説説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聽了孩子們的話,吳老師覺得很欣慰,她感到了自己的學生已經有了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和獨立的意識。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三天後,學校慶祝六一的文藝匯演上,孩子們伴着優美的旋律跳起了藏族舞蹈,從編排到服裝和化粧,都是他們自己籌劃的,節目結束,他們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的掌聲。通過這次事情,增強了孩子們的獨立意識,提高了他們的組織能力,班級的凝聚力更強了。

此後,吳老師在各種班級的重大問題,如:班級的班風、班訓,班規的制定,班委的選舉,主題班會的設計,各種體育或知識競賽的舉辦等等都要廣泛聽取學生的建議,充分發揚民主,放開手腳,為學生創造一個個鍛鍊的機會,學生的獨立意識逐步樹立起來了,併發揮實效。

二、愛,以理解為槓桿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和活動中,他們才能夠放鬆身心,學到知識,懂得道理,得到鍛鍊。作為班主任,吳老師深刻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抓住和創造各種教育機會,創設全新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感情和關注社會、關愛他人的品質。

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同學之間互相攀比,請客過生日、送禮物,花錢大手大腳的現象日益嚴重,同時又有部分學生家長也向老師反映這種情況,希望在全班進行教育。但吳老師知道不管是單獨談話,還是全班教育,這樣的紙上談兵學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有效果,但時間久了,這種現象依然會反覆,甚至更嚴重。針對這種情況,吳老師設計了一次家庭消費調查,讓每個孩子回家記錄自己家一個月的開銷,並做好記錄。通過整理數據,孩子們發現每月家裏日常的消費不過千餘元,還有相當一部分用在自己的學習和穿衣上,而家長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卻少之又少。看着眼前自己調查的數據,她讓孩子們談談看到這些數據後的感受,使孩子真正意識到了自己亂花錢的行為不對,應及時改正,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錢,在吃穿上不攀比。隨後,為鞏固教育效果,吳老師又召開了“一分錢,撿嗎?”的主題班隊會活動,幫助他們學會節儉,懂得每一分錢都是勞動換來的,都應該珍惜,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正所謂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遊戲活動中,孩子們有了切實的感受,由此產生的行為才是發自內心的。

類似於這樣的活動在吳老師的班裏還有很多,如:她通過“尋找最乾淨的桌洞”、“穿衣疊被比賽”進行自理能力的訓練;通過“每天做一件好事”活動,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通過“手拉手”活動,進行互幫互助的教育;通過班會介紹祖國的名山大川,激發孩子的愛國情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通過參觀消防基地,進行放火安全自救的訓練;通過講自己名字的由來,引導孩子理解父母,孝敬父母;還有“起跑線”、“作文園地”、“成長的腳步”等活動都讓孩子興奮異常。活動中,他們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鍛鍊,活動為學生搭設了成長的大舞台。

三、愛,以公平為前提

我們都知道,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天真可愛的孩子,這就要求老師有一顆平等、慈愛的心。從踏上講台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決心,要當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把自己的愛均勻地灑向他們,使每個學生的心田都有教師愛的雨露、愛的陽光,不因個性、美醜、貧富、學習成績的好壞、進步與落後而有所偏愛。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她也是這麼做的。她能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不諷刺、不歧視學習紀律較差的學生。特別是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她從不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而是本着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態度,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因為她深深知道只有人格平等才能換來信賴和友誼。以誠信對待他們,信任他們,不歧視他們,多同他們交心、談心,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只要我們能邁出平穩的第一步,轉化就有了基礎。接下來再放下架子深入到他們中去,洞悉其內心世界,用真誠的關懷去換取他們的信賴。這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她相信:花園裏的花兒並不是天生就那麼鮮豔,他們需要我們辛勤的修剪和澆灌!

這個學期,她擔任五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工作,臨近期末複習,各科的課程任務都比較緊張,她班裏有個孩子因為平時學習基礎比較差,這個時候就感到非常吃力,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甚至有的時候上課不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看到這種情況,吳老師主動找這個孩子談心,並在課下經常注意這個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給他補課。在這個過程中,對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一點一滴的成績,都及時給予鼓勵。如果在一週內表現很好,無違紀行為,學習上有進步,就在全班宣佈,對其嘉獎、表揚,並及時打電話通知家長,讓學生回家也能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他的快樂。這樣做無疑會使家長、學生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也領略到了初戰告捷的喜悦。這種激勵便成了他們上進、轉變的動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期末考試中,這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當然,要培養一個人,僅靠學校和老師那是遠遠不夠的,老師是聯繫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紐帶,而家庭和社會才是真正影響人一生的大課堂。因此,轉化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家訪,家訪是家庭和學校互通學生表現和學習情況的一種特殊形式,以達到共同教育學生之目的。使用得法,對於轉變後進生也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常見的報喜、報憂是老師家訪的主要內容,但目前報憂的居多,尤其是對後進生。因此吳老師應改變了家訪的形式和內容。第一,讓家長確定面談時間;第二,家長、老師、學生,三方共聚一堂,開誠佈公;第三,老師對學生的優點及其愛好濃墨重彩,以此增添家長、學生的信心;第四,提出重懇的希望,以利學生進步。

這樣一來,無論是多“壞”的學生都應該理解老師的這份苦心。因為她堅信一個道理——“孩子,是一株幼苗,不是一段朽木”,我們經常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要塑造靈魂,僅用知識是不夠的,它需要心靈與心靈的撞擊,需要老師用全身心的愛去温潤每一顆稚嫩的心。

四、愛的付出,愛的收穫

在三尺講台前站了十年,當了十年的班主任,吳老師深感責任的重大。她堅信: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帶出高素質的學生。無論是教育觀念更新,還是教學內容、方法的運用,都取決於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一名教師必須具備很高的業務水平,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功底,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她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北京教育學院國小教育專業的全部課程,後有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現已取得了大本學歷。此外她還學習了計算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計算機a級合格證書。在教學中,她努力將學到的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一般原理、原則、方法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注意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注重了平時的訓練,因此學生思維敏捷,口頭表達能力強。

她所教的班級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們能夠互相互助,團結合作,學習成績優秀;連續幾年,她們班在跳繩、踢毽、長跑、廣播操比賽都名列前茅。在師生不懈的努力下,他們班被評為優秀中隊,吳老師曾被評為優秀輔導員,XX年2月被評為“紫禁杯”優秀班主任。

班主任感人事蹟篇二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我參加工作並從事班主任工作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我工作踏實認真,得到學生和校領導的一致好評。班主任工作是艱鉅而又重要的。從我當上班主任時間起,我一直盡心盡力地為當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我每天都是早來晚走,品嚐盡了作為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是,如果讓我再次選擇,我還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班主任工作。因為我在與孩子們交往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活潑可愛,天真熱情。我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穫的是學生們可喜的成績;我燃燒了自己火樣的青春,收穫的是學生們豐厚的感情。回想着點點滴滴,我真的無怨無悔!

一、用愛心感染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就要用自己全部的愛去關心照顧學生,就像關心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既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又要關心他們的健康,還要關心他們是否懂得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這正是作為班主任的職責所在。愛心是具體的,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離會考僅剩3個月時,班上有個學生因踢足球小腿骨折,要卧牀休息一個月,我就帶着水果,當然更多的是對學生的關愛,去看望他。做他的思想工作,一起制定複習計劃,家裏也可以複習。再比如,有一次我突發腎結石,疼痛難忍,醫生建議掛水休息一週,而我就在家休息了兩天就坐不住了,堅持來學校上課,就在晚自習堅持到7點半的時候實在堅持不了,就請同事把我送到了醫院,一直折騰到夜裏三點。家長感激,學生感動,我認為:這些看起來很平常,因為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其實這正是一個班主任愛心的具體體現。

二、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

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重視班會,開好班會;二是重視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多與學生談心。

重視班會,開好班會,為的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大環境,側重的是學生的共性。結合學校各項工作,我們班積極開展了許多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明事理、長見識。我還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響學科學習的時間開短小精幹的班會,及時把發現的不良的思想苗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來,對事不對人,進行警示性的引導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響班風、學風的不良思想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樣取得良好的效果。

重視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多與學生談心,側重的是學生的個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在這個時候,我就是他們的好朋友,儘量為他們排憂解難,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數學生的喜愛和信任。上學期,我班轉來一位復讀生,他特別反常,上課不聽課,趴桌子,課間從不和班上同學交流。經瞭解他在以前成績還行,後因早戀而使成績下降,導致會考“死亡線”都沒過。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批評和指責他,而是引導加鼓勵,把他消沉的狀況逐漸扭轉過來,該學生及家長都很感激我。

二、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學生管理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的,是瑣碎的,力不從心、精力有限是我們經常有的感覺,這種情況下,我發現把一些工作交給孩子們去做是不錯的選擇。

班裏的衞生最初是我親自去檢查的,但是後來由於瑣事繁多常常無暇顧及,後來我就在班裏成立了衞生督查小組。小組成員是從班上挑選出來的為人正直、做事認真的孩子。首先我給他們講述了檢查的標準,並要求發現不合格的立即整改,必要時親自動手。這個方法實施之後,督查小組成員檢查非常認真,常規考核扣分情況就罕見了,幾乎每月在學校的常規中都能得前三。

另外,教室的門窗和燈我也安排了專人去關,圖書角和講台的衞生我也就近安排了專門的人去清掃。午自修和自習課也有專人負責,基本可以做到班主任在與不在一個樣。總之,班裏每個同學,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而每個人的完成情況我也會在每週班會上進行總結和獎罰,總之,我努力做到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來幫助我進行班級管理,讓班級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三、做好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形成家校合力

多數家長對待孩子學習不夠重視,在他們的觀念裏,學習只是老師的事情,家長所該做的事情就是掙錢供孩子讀書,供他們吃喝穿戴,至於孩子學好學壞那是老師的事情。正是由於這種偏激看法的影響,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在行為習慣上,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為了讓家長更好的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校表現,除了每學期必開的家長會,我還抓住任何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進行溝通交流。

班裏的台灣的孩子,平時做作業經常是偷工減料,做題時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常常空着或者是胡亂寫上幾句敷衍了事,這種狀況在週末作業中表現尤為明顯。每次開學回來,我或對其暴風驟雨的批評,或對其和風細雨的勸誡,但效果一直都不明顯。為了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我先後與其家長通過幾次電話,告訴他孩子的週末作業狀況,最初家長也只是幾句應承話,“在家問他作業寫完了嗎? 他説寫完了啊!”後來,我只好把家長請到學校來跟她當面講明:在學校里老師管孩子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但是在家裏家長也必須得盡一定的責任,否則在學校裏養成的學習習慣就會遭到破壞。作為家長,即使不能幫孩子檢查作業的對錯,但最起碼得監督到位,保證作業按質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許起不到顯著的效果,但是此後只要是該生出現類似問題,我總會與家長積極溝通,強調家長監督的重要性,終於在我的近乎“軟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長逐漸改變了固有觀念,懂得了家長應該“有所為”的道理,而孩子也漸漸能在家完成作業了,而且作業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四、充分利用學校的各項活動,樹良好班風

教育是種活動。班主任老師應帶領班級的學生積極、踴躍參加學校組織形式多樣的大型集體活動,如運動會、英語短劇比賽等。通過集體活動,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將德育思想和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行動,培養他們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腦入心,不甘落後、團結拼搏的精神。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武裝學生,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對於參加的活動,無論是取得了成績還是以失敗告終,有活動就有總結,學生自己要總結,班主任要總結,使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明辨是非,好的表揚,差的批評,這樣正氣會得到弘揚,歪風習氣會有效的遏制,對整個班風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這幾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成就感,一種成長,一種歷練。當孩子們取得優異的成績時,當孩子們懂得團結友愛禮貌待人時,當孩子們取得一個又一個進步時,我的內心是欣慰的,是滿足的,是驕傲的,我感到自己無愧班主任這個稱號,無愧學生們喊得那一聲聲的老師,無愧家長和領導對我的信任和支持。

一切榮譽只代表過去,回顧我這幾年多的班主任工作歷程,我會永遠記得一句話:生活中充滿了問號,生活永遠是個逗號,生活要永遠追求感歎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謙虛的向別人學習,更加真誠地對待我的那羣孩子!

篇13:班主任感人事蹟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導人。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全身心地投入班級管理;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我細心關注班級每位學生行為。2011年九月份,我新接任六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像往常一樣,我細心觀察瞭解班級的每個學生,用心管理班級每項事務。一年來,班級學生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班級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

一、為人師表,注重身教,做學生表率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很注意提高自身修養,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學生愛護環境衞生,我只要見到紙屑就隨手撿起;要求學生按時到校,我堅持早到校;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學習,我努力做到了認真教學,做事。用我自己認真、嚴謹的作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自己所教育的學生。

二、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作為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我對自己的服務對象傾注了無限的熱情和關愛,尊重他們並以誠相待。工作認真負責,從不敷衍塞責。深入瞭解學生,關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變化,處處為學生着想,時間一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知心朋友。這個班80%以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組織紀律渙散。面對有着這樣不良習慣,我靜下心來,耐心尋找工作的突破口,經過細心觀察,冷靜思考,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愛,用愛滋潤每一個學生稚嫩的心靈,努力讓學生先愛上自己——新班主任,以此獲得教育的最大功效。

當班主任所能感受到的那份濃濃的師生情,像春風,那是一種獨特的、高尚的人生體驗,尤其使我感受深刻的是同學們取得點滴進步的時候,從中我才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價值和意義,從中得到了喜悦和成功感。對待學生,尤其是那些學困生,最怕的是“把人看扁”、“把人看低”,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一好應百事,一錯變百錯”,學困生看似一片漆黑,無任何亮光可言,做了好事得不到表揚,稍有差錯便遭到訓斥,批評個沒完。其實,即便是他們犯了錯誤,做了某些壞事,也能找到積極的因素,我從他們的極端的表現中也敏鋭地看到,這正是他們期待信任和尊重,期待關心和温暖的表現。要從這對抗、對立的病態情緒中,看到那顆受到嚴重傷害的心靈。我們要努力去尋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倍加珍惜,要使用“沙裏淘金”的精神去發現、挖掘,並悉心扶持,讓它發揚光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爭取進步的信心。有十幾位學生在學習上有些困難,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再加上自己貪玩,家長過於溺愛,教育方式不正確導致的;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造成的學習成績及各方面都比較差。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掌握了這些學生的一些基本狀況,與他們單獨交談,讓他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再如有的學生是因為思想懶惰、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按時完成導致的學習習慣較差,造成成績上不去。面對這種情況,我努力幫助他克服了懶惰心理,校正了學習習慣,讓他變得愛學習了。作為班主任,我對於這些特殊學生,首先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瞭解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儘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幫助,儘快提高學習成績。

三、培養班隊幹部,帶動班隊工作

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小幹部的重要作用。因此,培養得力的小幹部是很重要的。我手把手地向他們傳授工作方法,在他們剛開始工作缺乏經驗時,我不是加以責備,而是耐心地給予具體的指導。對小幹部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樹立威信。有了好乾部就可以全面抓班級工作。讓每位班隊幹部有了競爭意識,有了我要管理好本職工作的心理,每位班隊幹部的積極性很高,儘管是每天要用大量的時間來處理班務,但從來沒有哪位班幹部忘記自己的工作。有位家長告訴我自己的孩子經常給他談起自己的管理計劃。

四、勇於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

不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能墨守陳規,死板教條,教育更是如此。社會的日益進步,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在工作中積極進行改革,勇於創新,為做好班隊工作,我不僅要求自己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能,還特別在“創新”二字上下功夫。我在班裏組織學生開展了比作業優秀、比朗讀水平、比演講口才等活動,激發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另外,我特別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和競賽,學生們也都投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並在活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張張獎狀書寫着我們這個集體的凝聚力。

社會地飛速發展,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感責任重大。社會需要我們把學生培養成守紀律,愛學習,懂禮貌,有愛心,具有高素質綜合型的人才。因此,我們既要抓學生的學習,也要重視班隊活動的開展,在活動中不斷提高隊員的各種能力,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我將繼續用“心”來管理班級,去孕育出一個個真、善、美的心靈,培養出一班好學生,帶出一個好班級。

篇14:教師感人事蹟

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我們的田野,平靜的湖中開滿了荷花,金色的鯉魚長的多麼肥大。湖邊的蘆葦中藏着成羣的野鴨。

一曲童聲歌唱把晚會帶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上。

昨日,教師節的前夕,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上,十名入選的最美鄉村教師和一個最美鄉村教師的羣眾紛紛亮相,他(她)們的事蹟給在場的觀眾以極大的振憾。作為一名電視觀眾雖然不能零距離接觸這些共和國的功勛人物,但能夠利用電腦互聯網手段記錄他(她)們的英雄(xiong)事蹟,供大家分享。

第一位,宋玉剛

遠離拉薩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腳下的日多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海拔4600米。夏季那裏暴風裹挾冰雹,鋪天蓋地,經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漏雨。冬季風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極寒,有時我們都不敢出去。(日多鄉黨委副書記巴桑説)。在這樣的惡劣懷境下,有一所牧區國小,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可15年前,一個漢族小夥子宋玉剛從拉薩市師範學校畢業後卻主動寫下志願。當時學校沒水沒電,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當時一齊來的老師一個一個的都走了。但宋玉剛卻選取了留下。可當他走進都是藏族孩子的課堂時,卻應對了真正的困難。到教室我先説: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第幾頁。那些同學卻以為叫他們讀課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腦筋裏全部是空白了。語言不通,漢族老師宋玉剛就無法走進藏族孩子的內心。為了孩子他開始苦學藏語,他跟其他藏語老師説:從這天晚上開始,我到你這來,教我兩句,教會了,我回去睡覺,教不會,你不能睡覺,我也不能睡覺。整整四年,從一個單詞到一句問候,從簡單地與人交流到熟練自如地給學生上課,宋玉剛不僅僅完全掌握了藏語,而且把自己全部的愛,都交付給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們。冬天的時候,有些孩子沒襪子穿,他就帶上班長給全班每個孩子都買上襪子。鞋子壞了,他就

用自己的錢買。一個孩子説:我生病了,他就帶我去醫院。那時學校沒水沒電,宋玉剛就用罐頭盒做燭台,點起蠟燭給孩子們輔導。一盞燭台相伴,這樣的日子,他整整過了九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假期別人休息,宋玉剛老師卻走遍了高原,把牧場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們帶回校園。同事説:宋老師熱愛這塊土地,還有孩子。宋玉剛老師的學生對宋老師説謝謝!2003年,在宋玉剛的發奮下,日多鄉國小第一次建起了電教室,第一次開設了計算機課。讓海拔4600米的高原國小與大千世界緊緊相連。一年後,宋老師結識了剛分配來的老師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説:他第一次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剛開始還以為那裏有個康巴小夥子呢。2006年倆人結婚,婚後這對藏漢夫妻,把家安在校園裏。這間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讓寄宿在學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個温暖的家,他們也成為孩子們血肉相連的藏族阿媽,漢族阿爸。日多鄉國小老師巴桑曲扎説:我們的宋老師的付出,也好,我們的德措老師付出也好,都是個性讓人感動。都是付出了自己的愛,宋玉剛的學生説:宋老師不僅僅是我們的老師,

校園的門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線。這正是宋玉剛的父親60年前進藏時參與修通的。60年,一個甲子,一條路,兩代人。60年父親把血脈留在了那裏。60年後宋玉剛也把根紮在了雪域高原。

第二位,鄧麗

2009年27歲的鄧麗放下了武漢當白領的工作,帶着幢(zhuang)憬(jing)和好奇,來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工作,成為那裏唯一的女老師。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英語老師。鄧麗鄉村教師生涯開始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困難,擺在她的面前。她應對的是一羣內向,羞澀,又膽怯的孩子。他們站在那裏,我就走過去,把他們的頭一摸,然後問:你叫什麼名字?都就往後退。有的往旁邊躲,都不做聲。在鄧麗看來,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打開他們的心扉。釋放天性。於是,她開始了她的快樂教學旅程。她鼓勵孩子們寫紙條,説心裏話。鄧老師我們愛您!一向愛您到千年萬年。這張紙條是一個聾啞孩子譚兵,寫給鄧麗的心聲,每次給譚兵上課的時候,鄧麗都要做出誇張的口型和手勢。對還是錯?錯!錯那時什麼意思呢?停!對,為了讓這個孩子再融入到羣眾中,她還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個手勢。我們就代表我和所有的`學生。我們和你,他就要在我們前應對着。就是和他在一齊。手拉手,心連心,然後在一齊。“我們和你在一齊”這無聲的語言,用温暖消除冷漠,用愛融化隔膜,如今這個手勢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相互鼓勵時最默契的語言。我們和你在一齊,着愛的語言,不僅僅拉近了鄧麗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也讓課堂變得簡單,充滿了樂趣,我們在那裏能夠一邊説一

邊學,很搞笑,鄧老師,加油!田老師必勝!我覺得學校裏有鄧老師,好幸福,好開心。她就是一個調皮搗蛋,還有一個可愛漂亮的一個人。鄧麗的快樂感染着孩子們,也植入到這所偏僻的山村國小。每個老師的心田,鄧老師就像一個魔術師似的,一來就把學校變好了。鄧老師的同事説:她就好像一支興奮劑,帶活了這個學校,快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快樂也讓孩子們充滿了想象力。又到了畢業的時刻,這8名畢業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的愛與尊重。老師們!您辛苦了!我們永遠愛您!鄧麗激動的説:我真的很激動,就期望你們離開高原國小之後,不管走到哪裏,必須要記住老師們,跟你們説的必須要好好學習,必須要走出大山!必須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第三位,徐德光

貴州省遵義市的扇子林教學點,健在羣山壞繞的半山坡上。周圍幾個村寨的孩子都要到那裏來上學。徐德光説: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啊?如果學校沒了,我們這上方的學生只有選取輟學了。全校15名6到10歲的孩子,每一天都要在這密林雜草中,穿行兩三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有一條路能夠較安全的到學校上課。山高林密,當年18歲的徐德光就是這樣用五年的時刻,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們的求學路。徐德光伸出手説:我的手你看都被砍殘廢了。給徐老師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但讓徐老師感到欣慰的是,從此一羣又一羣的孩子,沿着他劈出的十幾公里的山路,走進了課堂,走出了大山。學校裏還有位功臣不能不提,它就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白馬。名字叫白龍。十七年前,徐老師看着透風漏雨的校舍,他賣掉了家中僅有的一頭豬,還借了點錢,買回了白龍。從此間的小路上就有了徐老師牽着白龍行走的身影。一個人一匹馬,硬是將9萬塊磚,2萬多斤水泥馱上山。建起了兩所學校。沒有白龍要能堅持到這天都很難。白龍馬!貴州多雨,山體陡峭鬆軟,每逢大雨,徐老師五點就會起牀,牽着白龍馬挨家挨户的接孩子們上學。全是這樣的泥濘路。還有一些甚至垮了。萬一走了摔下來該怎樣辦?每個孩子的家住哪裏?那條路最安全?徐老師都牢

牢的記在心裏。他們家就在這山上。就是那家。怕顛倒孩子,徐老師就把家裏的棉被鋪到馬鞍上。擔心孩子從馬背上摔下來,兩三個小時的路程,他一向死死地拽着韁繩,不能有半點鬆懈。就在9年前,為了保護學生,徐老師跌下了山坡,摔白龍也撞到了樹枝,一隻眼幾乎失明。這些年來,徐德光一路走來,已經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創痛。而白馬在年復一年的攀爬中也傷痕累累。在這艱難孤獨的旅程中,白馬是徐老師最好的夥伴。也是他心靈的慰籍。這天累了沒有?徐老師問白馬。白馬似乎懂得徐老師的心事,也能體會到他對這座大山和孩子們的赤誠與愛。徐老師邊走邊説。看不見了,年紀大了。歪沒歪,歪了,一個學生看見徐老師半天仞不上針就説:我來幫你穿吧。扇子林教學點只有一到四年級,這天四年級的學生是最後一次聽徐老師的課,下學期,他們就要到鎮上去讀五年級了。我們的家鄉在那裏,看着自己從學前班一點點帶大的孩子們,即將離開,徐老師的心裏既欣慰又不捨。孩子們不會忘記,大山不會忘記。徐老師37年的堅守,20萬公里跋涉的艱辛,時光流逝,如同白駒過隙。也許徐老師和白馬無法不蒼老。但是這座大山卻正因他們跋涉和堅守愈來愈年輕。

篇15:教師感人事蹟

鄧紅梅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工作認真負責,求實創新,教學成績優秀。長期從事德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德育工作經驗豐富。多次被市、區、校評為“模範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一、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1996年8月,鄧紅梅同志被分配到楊家浩國小工作。她懷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踏上了農村教育的征程,嘔心泣血,勤奮工作,課堂上一縷縷師生情結,生活上一幕幕母子關愛,學生與她結下了深厚感情。她每一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問她:你怎樣不調進城裏?但她坦誠地説:“我捨不得那裏的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一干就是11年,她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二、矢忠教育,盡顯光輝

鄧紅梅同志以事業為榮,以學校為家,以他人為友。工作中虛心求教,鍛鍊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優化教學行為。她勤於課改,潛心教研,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導為基礎,以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質為重點,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課堂上,優化教育資源,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課外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堅持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多年來,她的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優質課競教也在區、校贏得好評。

鄧紅梅同志擔任教務員,帶頭上好研究課、示範課,與教師一道學習理論、鑽研教材、勤於實踐、優化教學、強化科研、擴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導下,許多教師成長為教學骨幹。

三、德育引領、率先垂範

鄧紅梅同志擔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間兼任大隊輔導員三年,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德育經驗豐富。她嚴以律己,言行舉止堪為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羣眾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從常規入手,以活動為載體,培養班級幹部,營造優良班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信任,因勢利導,幫忙後進學生,引導問題學生,關愛留守學生,資助貧困學生,發奮為學生排憂解難,師生關聯和諧。多年來,她所帶的班級經常在學校户外會、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區、校“先進班羣眾”,許多學生被評為市、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四、播灑愛心、鑄就師魂

鄧紅梅同志經常説:“教育事業就是愛心事業”。學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與夥伴,她與學生朝夕相處,歡度節日,分享快樂。她不辭辛勞,足跡踏遍每一個村落,為學生補課,送學生回家,為學生買學習用品,與家長談心,她體會到只有在愛心的澆灌下學生才能健康成長。1999年秋季,她班上來了一位學生叫盧存林,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體弱多病,家境十分貧寒,學校免費讓他讀完了國小。百般無奈的父親苦於生計,沒有潛質供他上國中。在愛心的驅使下,鄧紅梅同志下定決心要幫忙他繼續學業,從那時起,她就包攬了盧存林的全部學習和生活費用。國中畢業後,鄧紅梅同志為他聯繫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送他報名,繳清一切學習費用後,每月還要負擔幾百元的生活費。為了顧及家人的感受,鄧紅梅同志只有獨自承受着經濟的壓力,倍加節省自己的開支,就連兒子過生日,也只是花費幾元錢買上一件小禮物,每每想到這些,她都會偷偷地流淚。儘管如此,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強。有人計算過,照這樣下去,盧存林完成學業,至少要花去她好幾萬元,這對於一個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個小的付出,但是她堅持了四年,而且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鄧紅梅同志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愛心和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她用愛心詮釋了教育的真諦,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的風采。

篇16:抗洪救災感人事蹟

今年入夏以來,我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強降雨,境內主要河___河以及___洪區__江水位猛漲,全市抗洪搶險形勢異常嚴峻。高安市公安局黨委委員__同志在市局黨委的組織領導下,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他身先士卒,以堤為家,哪裏有險情就出現在哪裏,哪裏險情最重,哪裏就有他衝鋒在前、揮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公安民警心繫羣眾、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良作風,有力地確保了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奪取抗洪搶險的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防大汛,他的足跡踏遍河堤 6月19日,今年以來的最強降雨襲擊高安,市防汛指揮部提前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預案。副市長、公安局長__立即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抗洪搶險救災指揮部。作為指揮部成員,徐四清接受任務後,立即陪同__同志深入一線查看汛情。他們首先來到看守所、拘留所,部署汛期監所安全防範工作,隨後又趕赴錦河沿岸的__、__、__等鄉鎮,全面部署並督察防汛工作,認真調查掌握險情發生後所涉及的人口數量和農田面積。

在市公安局掛點的__鎮,他根據實際情況,會同有關部門詳細制定了《__萬安堤防汛應急方案》和《龍潭萬安堤人口疏散緊急預案》。一連數天,他都堅守在___鎮,吃住在派出所,時刻關注汛情和水位漲落情況,組織對萬安堤灰埠大橋施工地段險情的搶修。6月20日下午4時20分,高安市委書記___同志來到萬安堤巡視汛情時,得知__、徐四清等公安幹警連續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深情地對大家説:“有公安幹警在險堤險段,市委就放心了!”

二、救險情,他是最有戰鬥力的突擊隊員 6月24日,新一輪強降雨再次來襲,該市汛情再度告急。6月25日凌晨3點,駐守在___鎮的徐__同志接到市公安局緊急指令____區___河___村委會楊家村堤段發生險情,十多米堤壩產生裂縫,外堤局部垮塌,市防汛指揮部要求緊急調用武警、消防官兵增援。險情就是命令。作為聯繫武警、消防工作的市公安局領導,徐四清接到指令後,立即從龍潭駐點趕回市局,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武警、消防隊員共25人,火速馳援灶崗,與先期趕到現場指揮搶險的__同志及30多名市公安局特警隊員會合,組成搶險突擊隊,迅速加入搶險戰鬥。

此時,堤壩裂縫正在加大,外圍繼續在垮塌,險情仍在加劇,情況萬分危急。現場參與搶險的羣眾有的出現慌張情緒。徐四清同志處險不驚,在協助__同志用手持話筒喊話,組織人員有序搶險的同時,身先士卒,帶領突擊隊員抬卵石、運沙袋封堵垮塌口。

由於垮塌較為嚴重,沙石一時告急,指揮部下達指令,立即就近調集大米護堤。不惜一切代價防止潰堤,全力以赴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100斤一袋的大米,扛一袋跑上百米。就這樣,武警出身、年過四十的徐四清和年青突擊隊員以及搶險羣眾一道,一口氣來回十多趟,終於在河堤內側壘起了一道防洪牆,緩解了險情。同時,指揮部指令將一台中型農用車裝滿沙石,直接推入垮塌口,穩住堤腳。由於堤壩道路狹窄彎曲,又逢雨後路滑,車輛難以開行。___同志協助指揮部的同志,率搶險羣眾一起用手推,硬將滿載沙石、足足有十餘噸重的農用車推行了600多米,並推入垮塌口,隨即又馬不停蹄地運送沙石填埋,有效地穩住大堤,築牢了基礎,防止了大堤進一步垮塌。

下午18時許,離垮口20米遠的堤段又出現一處險情,來不及休息的突擊隊員又在__同志帶領下奔赴下一個戰場,經過6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終於加固了堤身,化險為夷。

篇17:抗洪救災感人事蹟

為了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忘卻自我,舍小家顧大家,衝鋒在抗災搶險第一線。在他的組織帶領下,他所在的__村無一人傷亡,羣眾的大部分財產得以保全,而自己家卻被山體滑坡所吞沒,財產損失在13萬元以上。

6月24日,記者來到____村,談起村黨支部書記____,今年64歲的低保户____説,是郭書記冒着生命危險,把自己從危險中救了出來。

時間回溯到6月21日。

這天清晨,___縣___村暴雨如注。不一會兒,村民房前屋後便成了一片澤國。由於安遠縣南片5個鄉鎮的河流都流經鶴子鎮,陽佳村村邊的河流河水猛漲,越過了河堤,漫向村裏。村裏的老人都説,有50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雨了。 清晨6時,陽佳村黨支部書記___就感覺雨情不正常。全村有600多户人家,是地質和山洪災害易發區。近段時間是雨季,雖然早已通知了地質災害重點户看到下大雨要立即轉移,可___還是不放心。

6時30分,面對越來越大的暴雨,___趕緊組織村幹部召開緊急會議,並組織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搶險應急小分隊。在會上,___話語不多,然而每句話都擲地有聲:“雨下得這麼大,我們村的地勢低,肯定要發大洪水。縣裏、鎮裏都派出了工作組到各個___村幫助大家抗洪救災,我們是黨的最基層幹部,大家都在看着我們的行動。在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也是組織上考驗我們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多想想羣眾,多為羣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簡單的動員之後,郭____立即分配力量,兵分幾路,一邊再次排查通知地質災害重點户立即轉移,一邊繼續監測觀察雨情和汛情,特別是加強對山塘、礦點的巡查。

到上午8時,降雨量達到90毫米,令人揪心的洪災終於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空心房倒塌和山體滑坡的消息接二連三傳來,郭____趕緊與搶險應急小分隊隊員們投入到轉移村民中去。

今年,我縣境內發生了歷史罕見的“7.3”和“8.21”特大暴雨洪災,引起山洪爆發,地災頻發,泥石流泛濫,造成道路、電力、通訊中斷,房屋倒塌,農田被毀,特別是山區鄉鎮在這次暴雨中受損嚴重。

在這次特大洪澇災害中,面對嚴峻的水情、雨情、災情,上安鎮黨委政府心繫重災區,在災情發生後立即號召全鎮黨員幹部支援災區,作為一名人民政府幹部,一名共產黨員__同志更是身先士卒,帶領全鎮20名抗洪搶險應急分隊深入受災嚴重的霧山鄉裕民小區,及時支援當地羣眾抗洪搶險。

篇18:警察感人事蹟

_x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始終保持了良好的政治本色和警察品格。他貌不驚人,語不豪邁,用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警察這個神聖職業的無比熱愛和滿腔熱血,抒寫着自己無悔的人生!

回報見證輝煌業績,某從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公安局工作,從一名巡警到派出所民警,又從派出所民警到經偵民警,在與形形色色的違法犯罪活動的鬥爭中,他嚴於律已、耐艱辛、守清貧、抗誘惑、經風險,成為公安戰線上的一顆新星。200x至200x年連續三年被公安局評為先進工作者;200x年3月被評為禁毒工作先進工作者;200x年7月被省公安廳政治部評為大練兵教官培訓班優秀學員;2_年1月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大練兵工作先進個人;200x年8月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戰術訓練教官優秀學員。這一個個榮譽後面無不傾注着某的智慧、艱辛以及對工作的滿腔熱血,這一個個榮譽無不折射出某對黨對人民,對公安事業始終忠貞不渝的人生軌跡。

從大練兵動員令發出的那天起,某積極響應上級領導的號召,以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和全國、全省、全州“二十公”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政治業務素質、執法水平、警務實戰技能、增強自我防衞能力和保護意識為目標,積極投身於崗位大練兵活動中。為了將崗位大練兵活動切實落到實處,取得成效,他多次向政工部門請纓,參加全省警務實戰技能暨大練兵教官、戰術教官的培訓。他虛心向警院教官和幫助西部警察提高警務實戰技能水平的香港教官請教,不怕苦、不怕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培訓任務。回來後,在局黨委的支持下,他將所學到的警務技能知識一一傳授給了每一位參訓民警,使大家深刻體會到了練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內涵。他還不斷鑽研練兵方法,將訓練場搬到了街道,讓大家在幹中練,在練中學。

打鐵必須自身硬。他時時刻刻以身作則、廉潔自律、作風民主、衝鋒在先,他把“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貫穿於自己的一言一行。他經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警察,代表黨和人民執法,我們的行為和形象與黨的形象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嚴格執法方面,他常説:幹好警察,沒有過硬的本領是不行的,我們不但要精通法律,而且要學習犯罪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才能克敵制勝,立於不敗之地。

由於某工作業績突出,被某公安局黨委任命為經偵大隊副隊長職務。從一名普通民警成為一名基層領導,他始終不忘自己的本色和職責,用他的話説:如果説以前我是一個戰鬥員的話,那麼現在我既要當好戰鬥員,還要當好指揮員。為了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經偵工作的需要,他主動請纓前往蘭州市城關分局經偵大隊學習實踐。就在這時,200x年2月10日縣城發生了一起入室殺人案。根據局黨委的安排,他馬上又投入到“2·10”專案偵破中去,和其他一道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共渡新春佳節的美好時光,加班加點,一絲不苟的在現場周圍進行走訪摸派工作。此時的他將自己視為一名刑偵工作的新兵,虛心向老刑警、老請教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案情分析會上,仔細傾聽大家的意見,並不時提出自己的觀點,雖然案件沒有太大的進展,但他和專案組的其它成員一樣,毫不氣餒,繼續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偵破工作中去。

20_年7月21日,正在公安局接受新任股所隊長培訓的他,再一次接到命令,迅速返回。原來20_年7月20日,我縣再次發生入室殺人案,全縣上下人心慌慌,各種流言蜚語從四面八方向公安局擁來,局黨委和全體民警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某也不例外,但他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同其它專案組成員一道吃住在刑警隊,不分白天和黑夜,張家進李家出,紮實有序的開展排查工作。經過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案子破了,他和專案組的的們彼此擁抱着,歡呼着,跳躍着,回想起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疲勞焦急、無數次的摸排調查……某露出了笑容,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羣眾證明保一方平安是人民警察的本色!

篇19:警察感人事蹟

抱着一種感恩的態度,踏實、執着的堅守在公安工作一線的王浩,曾代表博山分局參加全市社區民警比武大賽,曾駕駛警車追兇百里只為守護羣眾安危。正如所長宋本清所説,不善言辭的王浩,正在用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踐行着 “公安民警為人民”的職業使命……

他,也許是埋頭苦幹、任勞任怨的好;他,也許是愛崗敬業、團結同事的好搭檔;他,也許是熱情執法、辦事公道的好警察。他用平凡而忙碌的日子串起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用忠誠和正義傳遞着社會正能量,他用熱血和青春譜寫着“國家安危,公安繫於一半”的永恆主題。“閃亮的警徽”帶您一起走進淄博公安一線民警,體味他們的酸甜苦辣。

“兢兢業業、不善言辭、有上進心”見到王浩之前,在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八陡派出所的會議室裏,和所長宋本清聊起王浩時,宋所長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王浩不太説話,但是不管是在哪個崗位,他都能做到盡職盡責。”2010年參加工作的王浩在2014年被評為全市優秀社區民警,在每年的業務考核中他都能名列前茅……

夢想與現實的反差 卻在平凡中收穫感動

和很多年輕的公安民警一樣,王浩之所以走上公安崗位,與小時候看的電視劇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小時候看電視上演的警察都特別厲害,槍戰、追車都很刺激,報志願的時候就選了這個專業。”然而,現實總與夢想有所差距,2010年,在刑警隊度過了短短的幾個月實習期之後,王浩被安排到了博山分局源泉派出所從事户籍內勤工作。

“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特別鬱悶,內勤不應該是女民警乾的事嘛,為什麼會把我安排到這個崗位。”王浩坦言,被安排到户籍工作,自己着實生氣、鬱悶,心裏極度的不平衡。但是,作為一名出色的公安民警,在度過了最初的不適應之後,王浩從頭開始,與老民警學習户籍專業知識,積極瞭解轄區人口情況。王浩坦言,因為户籍工作關係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業、工作等多個方面,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悠閒自在。“加班也是户籍民警的一種常態,像學生,正常的上班族一般都是週末才有時間回老家辦業務,而且有時候是那種緊急的事情需要開户籍證明,為了更好的服務老百姓,户籍民警的工作也並不輕鬆。”

從最初的憤憤不平到用心為老百姓服務,在户籍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王浩終究收穫了屬於他的感動。“記得當時有一位老大爺,提着半袋子地瓜到所裏,非要謝謝我們幫他解決了户籍的問題,説實在的,那時候有一種説不出的感動。”

户籍民警到技術人才 “轉型升級”完美蜕變

2013年8月份,王浩從源泉派出所調任至八陡派出所,因為工作需要,他成為派出所的“技術員”。“所謂技術員,就是掌握一點勘察現場的技術,配合刑警工作。”因為刑警人員配置有限,在很多情況下,派出所的技術員肩負着勘察、現場保護、後期材料上傳等多項重任,一旦疏忽,就可能對案件偵破有所影響。

因為技術員的培訓時間有限,很多東西都沒法在課堂上學細學精,而技術工作的重要性讓王浩深感責任重大。他一邊自主網上學習,觀摩大量的視頻教程,一邊找有經驗的老民警學習,探討。“因為每一個案發現場都是獨立的,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技術員的工作不存在複製粘貼,每一次都需要認真完成。”

“作為技術員,他的偵查辦案能力特別強,在特殊情況下能完成獨立偵查破案的任務,王浩的工作值得肯定。”八陡派出所所長宋本清説。從户籍民警到技術人才,王浩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完成了“轉型升級”,讓自己有了第一次完美蜕變。

感恩生活執着付出 做老百姓的安全衞士

“他是我們的技術員,但同時也是我們的社區民警和消防民警。”因為警力不足,王浩在派出所的工作身兼數職,除了日常的執勤備勤工作,他還得守護着八陡鎮四個自然村八千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沒事的時候,我就會去逛,哪個村人口分佈有什麼特點,村裏有沒有特殊人羣,外來務工人員情況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去了解的。”兩年多的社區民警工作,讓王浩對轄區有了深入的瞭解,“如果我們現在要去某個村莊找某個人,您能知道大體位置嗎?”面對我們的問題,王浩從容的點了點頭。

王浩告訴我們,自從踏上公安工作崗位,他的手機就再也沒有關過機,而自從幹了社區民警,他的手機多了好多“陌生來電”。“老百姓在碰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打110了,而是找社區民警。”王浩説,擔任社區民警的兩年時間裏,他每天的來電量持續增長,老百姓碰到鑰匙鎖到家裏的情況,也會給社區民警打電話,面對這樣的“報警”電話,王浩説:“只要我們能幫老百姓的,就一定幫。”

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時間長了,老百姓對王浩的信任度也增強了。2015年,轄區內連續發生幾起藥店錢財被盜案,引起羣眾的一度恐慌。王浩在走訪調查中,深入到百姓中去,老百姓也幫王浩提供了很多有用線索。“我也得謝謝轄區的百姓們,謝謝他們對我工作的支持。”

抱着一種感恩的態度,踏實、執着的堅守在公安工作一線的王浩,曾代表博山分局參加全市社區民警比武大賽,曾駕駛警車追兇百里只為守護羣眾安危。正如所長宋本清所説,不善言辭的王浩,正在用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踐行着 “公安民警為人民”的職業使命……

篇20:村幹部感人事蹟

王海光,1980年3月出生,2004年7月畢業於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化學教育專業。現任神池縣賀職鄉孫家灣村村委副主任。2008年初山西省開展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創業工作。他積極響應,有幸成為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經過兩年的鍛鍊,他協助村“兩委”班子解決了村內的一些實際問題,帶領村民致富,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村民的肯定。2009年8月他當選為神池縣大學生村幹部聯誼會副會長,20xx年10月被評為神池縣“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今年又被評為“忻州市優秀大學生村幹部”,並獲得第三屆“忻州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2011年當選為第三屆忻州市政協委員。

三年來,從剛工作時的新鮮和盲目到現在對農村工作思路漸漸清晰和明朗,農村工作的瑣碎對他來説變成一種難以割捨的樸實情感,一是因為對農民兄弟深入瞭解後彼此相融的情意,一是對農村工作用心去做時那份動力和激情,在這樣的情感中,他漸漸成熟起來。王海光上任後,通過和村委新的領導班子的探討和研究,充分利用了村裏土地平整、土質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向縣扶貧辦申請,為孫家灣村爭取到了2009年“神池縣整村推進”項目,為村民們解決歷來的飲水困難,讓自來水入户,現在自來水入户工程已完成,全村76户人家全部告別了挑水吃的日子,吃上了自來水。

一波三折,迎來蔬菜大棚裏的綠意

在神池縣村官聯誼會組織的交流會上,王海光認識了縣裏另一名村官宮玉峯。這次相遇對於王海光也是一次機遇。從此他們開始了友好而長久的攜手與共。王海光説,宮玉峯的事蹟啟發了他,讓他知道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該從那裏入手,去為村民謀福利。

隨後他們倆開始着手瞭解關於蔬菜大棚的一些種植和構造技術。曾多次到長治、大同等地考察,聘請專業人員回來調查選址。最後決定從山東引進“移動式蔬菜大棚”。可是,當把材料放到地裏時他們才發現建造技術他們還沒有完全學會。於是又跑到有多年種植歷史的大同學習搭建技術,每天早上五點就到地裏幫農户們幹活,邊做邊問邊琢磨。

回來後,他們搭起了自己的棚,可能還是由於搭建技術不過關,防風措施不到位,在棚搭起不到一個月時就讓一場大風給刮塌了。付出那麼多辛苦和汗水讓一場無情的大風給抹殺了,海光他們心裏有點難過。但是,很快他們就調整了思路,重新又把棚建了起來,翻地、整地、澆水、種植,一切都又按部就班做起來。這一次,挫折變成了經驗,他們做的防風措施,效果很好,再沒有刮塌過。四月份,他們共建起兩座移動大棚,種植了甜瓜、豆角、西葫蘆、油菜,在克服了神池歷來風大、缺水的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第一茬菜試種成功,每畝收入達6100元。第二茬菜將在

10月份上市,每畝收入可達7000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這一成功的實例打破了我縣傳説中不能種植蔬菜大棚的歷史。同時也為農民提供了良好的致富途徑。由於這種移動大棚投資小、受益高等特點,在他們成功的示例下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縣農業局把這種移動大棚作為20xx年我縣農業推廣的重點項目。今年海光他們的移動大棚已在神池趙官莊村得到推廣。

勤學勤用,勇做農民科技致富的專家

在幾年的農村工作的實踐中,針對農村知識結構層次不一、技術力量薄弱的狀況,王海光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成立了“三農”服務志願隊,由王海光擔任隊長。2009年他們先後組織了20人到全縣30餘個村莊進行“三農”服務宣傳,服務的內容包括:種植、養殖、法律、計生等各類農業知識和法律常識,而且從不走過場。活動受到了全縣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大家都説。這些大學生村官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他用自己的事蹟證明了當初的選擇,證明了他的選擇是對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辛酸,他成熟了許多。由一個學化學的變成了一個種地的,有時候連自己也不敢想象。可他在農民們眼裏是致富的希望、科技的專家。今年他和他的團隊通過申請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新建了馬鈴薯脱毒基地,基地現在已建成。他們從甘肅、內蒙等多家大型育種基地引進回一批新品種在神池縣繁育、推廣。馬鈴薯是神池縣主要的經濟作物,但由於多年種植使得品種退化、單一,產量大幅下降。農户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影響,脱毒基地恰恰彌補了上述等問題,改良之後,產量可提高50%—80%,每畝地可增收500—800元。他們的這種行為受到上級領導和農委會的一致好評。但一向嚴謹且經歷過挫折的王海光知道,每一次創新和實踐,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心態與對策,他們有信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汗水,做好每一件有益於村民的事。

組織助跑,激勵着前進的步伐近來,忻州市委組織部、共青團忻州市委為了多渠道引導拉動和支持大學生村幹部創業創新、服務“三農”,爭取到的“大學生創業基金”,已經到位10萬元,憑着這樣的支持,王海光他們的事業正做得紅紅火火。當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大的時候,海光説,各級組織加大支持他們的力度,有這樣的後盾,海光和夥伴們充滿信心。20xx年他聯合了10名大學生村幹部和5名農村青年新建了神池縣大學生村幹部農業科技示範園。該園區是以推廣移動式大棚、日光温室大棚,馬鈴薯脱毒育種、新品種示範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農業科技園。園區計劃兩年時間投資360萬元建成,目前已投資150萬元,建起20棟日光温室大棚、4棟移動式大棚、11座馬鈴薯脱毒網棚、200畝的馬鈴薯育種基地。園區的建成同時解決了附近兩個村莊的飲水問題。成為了我縣龍頭農業企業,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20xx年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後,上海財經大學的同學們還專門到神池來,到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王海光的創業示範基地參觀、學習。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讚揚!2011年他們的脱毒馬鈴薯種薯在全縣推廣種植2000多畝。今年又引進“一邊倒”大棚油桃種植技術並在全縣推廣種植110畝。

海光的事蹟被縣、市電視台,忻州晚報、山西青年報等多個媒體報道。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一名新農村建設致富帶頭人,他夢想的源頭,還在不斷的延續着,他將伸展自己的臂膀,拓展自己的能力,帶動更多的農民踏上這片綠色希望的田野,使羣眾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

篇21:村幹部感人事蹟

“吾聞淮水出桐山,古來賢哲產其間。君今自稱亦私淑,漁鈎須當借一灣。”明唐寅為田王寨附詩於作桐山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聞名遐邇的田王寨坐落在一座山明水秀、安靜和諧的小村莊中——隨縣太白頂風景區王店村。這是一座祥和又富有生機的村莊,白牆綠瓦、綠樹成蔭、六畜興旺、温馨寧靜,房屋上空升起的裊裊炊煙,好似一名身穿白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陽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王店村位於桐柏山南簏,版圖面積19.25平方公里,人口1900人,山場面積22000畝,水田1800畝,旱地400畝,九個村民小組,328省道穿境而過。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王店村如此人傑地靈的地方必然少不了優秀人員的帶領,記者走訪王店村,瞭解到了一位優秀的村級領導幹部—— 焦榮江。

焦榮江,1970年生,復員退伍軍人,1991年在部隊入黨,曾在部隊榮立三等功。2008年任王店村主任,20xx年任村支部書記、村主任至今。“農村的雨露養育了我,農民的純樸和善良感染了我,我深深地知道農村的落後,農民的貧苦,所以我要盡己所能,去改變家鄉的面貌。”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剛剛退伍便滿懷着雄心壯志,而他後來也用實際行動一步步地實踐了自己的誓言。

以民為本

自上任以來,焦榮江處處為村民們着想,他把“村官”崗位當作施展自己才華的平台,把改變經濟薄弱村的貧窮面貌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組建村辦公樓,使黨員有了活動場所。村部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基礎陣地,是提高村級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載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加強村部建設,有利於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有利於鞏固村級政權,規範“兩委”工作,加強和改善黨羣幹羣關係;有利於培養新農民,提高農民羣眾的整體素質;有利於推進農村建設的目標。建設好村級活動場所對於加快該村新農村建設步伐有了十分深遠的意義,村部辦公樓的建設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近年來,結合市、縣的“潔美家園”和“綠滿隨縣”王店村共投入了百萬餘元,硬化通組公路7公里,使村內水泥公路通灣到户,改變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現狀;為了切實改善全村農業灌溉條件及用水蓄水情況,帶動農業的發展。該村在焦榮江的帶領下,共修建了8處損毀河壩,開挖了3000米引水渠道,整修了七座堰塘,切實解決了農業灌溉及蓄用水的問題;“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環境衞生狀況是衡量農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環境衞生狀況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農民的身心健康,也影響着農村全面奔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因此,該村特別在328省道沿線建了10處潔美家園垃圾池。

大公無私

“作為村幹部,在處理問題方面,一定要大公無私,不能為了講哥們義氣,顧及親戚朋友就不講原則。更不能見錢眼開,向村集體利益伸黑手。”這是採訪時村民闡述焦榮江的一句話。羣眾的話是這麼説的,焦榮江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村裏有一名40多歲的村民患了脊髓炎,患者本身家境清貧,是村裏的困難户,這會兒更是雪上加霜,他得知這個消息後立馬為該村民申辦了低保。但他卻駁了堂兄的面子。堂兄想沾沾當書記的弟弟的光,為其86歲的老母親辦個低保.‘‘按説大母80多歲了該辦低保,但你沒比下,我們村還有多少條件不如我們兄弟的,還在等着社會救助。我這個書記是全村的,不是我們老焦家的。’’為此堂兄弟二人間還鬧得異常不愉快,然而正是因為焦榮江有着一顆公心才被全體村民們所接納和愛戴。

建設家園

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坐落在王店村,村內不乏高大的樹木、低矮的滕蔓以及蕨類植物,而盜挖風景樹、古樹卻成了村裏村外得錢的好門道。據知情人士説,盜挖盜伐風景樹,一天能獲利上千或數千元。這對每月工資不足千元的焦榮江來説是個巨大的誘惑,然而他卻不為所動,他號召村民行動起來,制定生態保護公約、組建護山護林小隊,為堅決遏制盜挖盜伐、保護風景名木古樹,竭盡全力。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風景樹才得以完好的保護,遊客們才有機會在田王寨上看到“青山綠未了,一覽眾山小”的美麗景色。不僅如此,鑑於村莊周邊的自留山大多成了柴山或荒山,為了使山更青、水更綠,他還親自請回了外出務工的成功人士,回家鄉創業。邀請他們回鄉開墾荒山、發展經濟林果,創建綠色銀行。然而,由於觀念問題,不少農户寧肻自留山荒蕪,也不願流轉他人發展經濟。焦榮江不知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子,碰了多少壁,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片開懇400畝荒山,集種植油茶經濟林、休閒垂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生態園應運而生。一村民對記者説:焦書記算是“嚐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兒”。

山青了,水綠了,經濟發展了,條件改善了,站在昔日的荒山上,眼望着鬱鬱葱葱的經濟林木,和生機盎然的山莊田園,焦榮江更充滿了帶領鄉親建設更美家園的希望。

生態致富

作為著名景區核心景點的所在地,該村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單一的種植香菇木耳,雖然發展了經濟,卻破壞了植被和景區資源。山砍光了,遊客來觀什麼光?光禿禿的光呀?為了扭轉靠山吃山的現狀,抓住現有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焦榮江提出了以下2點:一是發展養殖業;二是發展旅遊餐飲業。

近年來隨着我國各大惠農政策的推出,養殖業也越來越被重視,牛羊畜牧業是科學發展農業的前沿,“牛魔王”、“楊貴妃”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市場對畜牧產品的鋼性需求,更催生養殖業越來越旺的美好前景。焦榮江説:“我們村山場面積大,養殖資源豐富,發展養殖業,即保護了旅遊資源,還青山綠水常在,還發展了經濟,增加了收入。”時下牛羊價格高,利潤空間大,加上村兩委積極引導鼓勵發展養殖業,使得王店村羣情慾動。一組鄭小五建起存欄150頭的養牛場,寨溝黃自成養羊存欄達到250頭,這一起起典型事例無不彰顯着走健康致富之路的成功。

依託秀美的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餐飲業是焦榮江帶領羣眾致富的又一重大舉措。隨着生活節拍的城市化,遠離喧囂,遠離紛爭,崇尚自然,追求寧靜,是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人們的一種嚮往和希冀,而休閒旅遊則是最好的寄託。-只家禽,-盤山菜,-盅谷酒,一縷炊煙......濃郁的鄉土氣息裏卻藴藏着巨大商機,原來家庭主要經濟來源靠種香菇木耳的王緒剛毅然改行,開起了農家山莊,讓久居城市的人們迴歸自然,感受濃厚的鄉土氣息,品嚐地道的農家飯菜。在遊客津津品味的享受中,掩飾不住的笑靨裏,依依不捨的目光下,悄然促進了鄉村飲食文化的發展。

焦榮江側記:焦榮江,太白頂風景區王店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一個可能是中國最小的官,焦榮江的當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為村民做事。他雖學歷不高,胸中卻有大義有大理。記者在採訪觀察到,正值年壯的他兩鬢白了頭髮,但他卻為了造福百姓綠了荒山。

他把最深的愛給了鄉親們,不眠不休;他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不離不棄。他是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地樑。山樑擋住了陽光,他用肩膀扛起鄉親們的期望,貼錢,貼命,還貼近鄉親們的心。其實,他只是一個擁有血肉之軀的凡人,他也是兒子、丈夫、父親。然而對待這些稱呼他並不合格,因為他把所有的的精力都用在了村莊的建設上。

虛懷千秋功過, 笑傲嚴冬霜雪。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亮節。焦榮江説,他願做一名引路人,指引鄉親們走上辛福的康莊大道!清廉,自上任之時起;奉獻,直到最後一天。

篇22:兒科護士感人事蹟

20XX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醫務室接待了四位特殊的“客人”:一位84歲的老人帶着他的兩個兒子和一位兒媳,專程從雲南機場趕到這裏,他們想見一個人,一位叫小李的護士,一位22歲的姑娘。

老人的大兒子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XX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歲的老人在緯七路口摔傷,無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周圍人求救。路人經過她的身邊,但並沒有誰主動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風讓她感覺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將喪失希望時,一個年輕的面孔出現在她的視野裏,她把老人扶起來,併為老人做了簡單的體格檢查,當她發現老人可能髕骨骨折時,立即聯繫了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通知他們説這裏有一位髕骨骨折的老人,請他們借推車過來把老人接到醫院。沒過多久,幾位護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車上,送到了醫院。之後李春燕又從老人那裏得知了家屬的聯繫方式,用自己的手機與家屬取得聯繫。家裏電話不通就撥手機,一遍遍地撥打着號碼……家人得知老人摔傷的消息後萬分焦急,小李又在電話裏向家屬介紹了老人目前的情況,告知他們老人已經被送到武警雲南肝病醫院,開始接受檢查和治療。當家屬趕到醫院時,老人已經做完檢查,準備接受進一步治療,而一直守在她身邊的就是我們這位年輕的護士——小李。

老人和家屬都萬分感激,但小李只是説“作為護士,這是我應該做的”。在家屬的一再詢問中,“倔強”的她還是不願意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着離開了……

“執着”的家屬還是想方設法想知道他們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萬般無奈下,幾經周折,終於得知她是武警雲南肝病醫院肝病科的護士——小李。受傷的老人在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這位年輕的姑娘一直牽動着她和家屬的心。他們一定要找到這位救命恩人,當面表達對她的謝意。

84歲的老人和兒子兒媳找到了武警雲南肝病醫院肝病科的科室,當這位老人見到小李燕時更加激動地握着她的手説:“你是我老伴兒的救命恩人啊!我們全家謝謝你,謝謝你啊!”老人眼裏閃着淚花,他親手把錦旗和感謝信送給小李。樸實的李春燕還是微笑着説:“我是護士,這是我應該做的。”而當她得知那位受傷的老人病情平穩,正在接受治療時,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風瑟瑟,一縷陽光射進來,讓人倍感温暖……

篇23:兒科護士感人事蹟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題記·冰心

4月14日上午,在急診科外,一次毫無預兆的真實搶救突然來臨……

一名77歲的老人心臟病突發,被救護車送來。王文珍和急診科的護士們迅速配合醫生投入到搶救中。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心電監護、心房除顫……分秒必爭的一個小時後,老人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危險緩解。此刻,王文珍額頭上滿是汗珠,她喘着氣説:“這就是我們急診護士最真實的工作狀態!”

走出急診室,漫步在玉蘭飄香的路上,與她並肩長談,記錄下她的真情告白……

“病人好不容易活過來了,但車子只是被一塊小石頭輕輕顛了一下,病人的心跳一下子就沒有了。人的生命有時就是這麼脆弱”在急診科當護士22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其實很脆弱。

記得一年,一個男子跳水時傷了頭和頸椎,溺水垂危。我們在救護車上搶救他,好不容易活過來了,但車子只是被一塊小石頭輕輕顛了一下,病人的心跳一下子就沒有了……人的生命,有時就是這麼脆弱。所以,急診科的醫生也好,護士也好,首要的職責是救人,不僅要搶時間,爭速度,還要正確處置。説到這裏我想起我的父親。我16歲上護校那年,爸爸突然得了心梗,夜裏送到醫院。但是,家鄉醫院當時的急診醫生、護士都不專業,讓他等了好半天,還讓他自己上樓下樓,連一片藥也沒有給他吃。兩小時後,爸爸就去世了。急性心梗是特別疼的,父親去世後,媽媽發現他的襯衣襯褲都被汗水濕透了。那年,我爸爸才48歲……當時我就想,如果醫護人員處置得果斷、及時、正確一些,我父親也許不會那麼早離開我。我當護士,一定要盡職盡責,不讓這種可以避免的悲劇發生。所以,急診護士有一個禁用語:“請等一下。”這話平常聽起來沒什麼,但急診病人聽起來很不舒服,他們會想:“我掛的是急診,你們為什麼不急?”我們平常呆5分鐘,覺得沒有什麼,但是病人的心理等待時間比實際的時間要長。記得《讀者》上登過一篇文章,説愛因斯坦這樣給別人解釋“相對論”:熱戀中的情侶,過5分鐘就像5秒,但讓你坐在火爐上,5分鐘就像5年。爭分奪秒是急診的特點。我跟我們的護士説,你們要對醫生非常熟悉,甚至要知道醫生哪邊的耳朵好、哪邊的耳朵不好,去叫醒醫生的時候就能節約時間。在急診,分分秒秒都是生命。我還常跟我們的護士説:衡量一個醫院的急診科是不是好、我們的護理工作是不是好,有一個簡單的標誌,那就是問一下你自己——如果你家裏的親人得了急病,願意來我們急診科看病嗎?

“來看急診的病人,都是着急的。平時大家彬彬有禮,急了就可能失去理智。我們的職業特點需要我們在勞累中忍辱負重”來看急診的病人,都是着急的。就説除夕之夜吧,千家萬户和和美美,打電話發短信都説祝福的拜年話。可是,每年除夕來看急診的病人特別多,急診護士什麼病人都可能遇到——鞭炮炸傷的、煙花燒傷的、酒喝多了摔傷的、魚刺扎嗓子的、吃不好鬧肚子的……你能説大過年的這些人怎麼這麼煩人嗎?病在誰身上誰痛苦,病也不會挑時辰……所以,急診科本來就是極易產生糾紛的地方。一邊是病情危急的病人,一邊是情緒焦躁的家屬。平時大家彬彬有禮,急了就可能失去理智。不瞞你們説,我們急診室的門被踢壞過好幾扇,電視也被砸過……但我從來不認為病人是沒事在找我們的事兒,一個好的急診護士必須要明白,我們的職業特點需要我們在勞累中忍辱負重,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病人特別是家屬的心情。

記得有一對戀人眼看快要結婚了,小夥子在前面開摩托車,姑娘坐在後面兜風。半空中有一條鐵絲,小夥子看見了把頭低下,後面的姑娘沒看見,鐵絲像刀子一樣,一下子……幸福沒了,災難來了,就在一瞬間。你説小夥子受得了嗎?常言説樂極生悲,悲到極處就會氣憤,他會想:“這種事怎麼就讓我趕上了!”他會覺得他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其他任何人都比他好。到了醫院,他看誰都不順眼,説幾句過頭話,辦一點過頭事,你能不理解他嗎?

這方面,我們的急診護士做得都很好。一個小護士,被焦躁的病人踢了一腳。十八九歲的小姑娘,在家裏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到大都沒有捱過打。我很過意不去,也怕小護士受不了和病人吵起來,就去安慰她。沒想到這位小護士笑笑説:“沒事,我不會計較,他是病人!”這句話讓我特別感動。還有一次,一個病人急了,把我們一名護士的胸卡揪下來扔在地上,嘴裏還罵罵咧咧。我們這名護士一聲不吭把胸卡撿起來,重新掛上,把衣服整理好,含着眼淚給罵她的病人打針。這位病人不好意思了,來到醫院機關表揚這名護士。我知道這件事後,特別為這名護士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