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改實踐中的寫作教學

欄目: 素材及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6.19K

課改實踐中的寫作教學 摘要:寫好作文必須具有豐富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積累。這些生活積累是一箇中心穩定、功能單一的單元記憶包,被激活後,它功能強大,可以成為寫作實踐的自由、充分、有效的素材。

課改實踐中的寫作教學

關鍵詞:厚積;豐富;存儲;激活

作者簡介:周穎,任教於福建省福清市福清華僑中學。

眾所周知,寫作是一種具有豐富人文色彩的行為。寫作的產物應該是包含着主體感情、充滿着人生體驗,顯示着渴望溝通的精神產物,而絕對不是板式化,魔方似的拼湊。豐富學生生活積累是寫作教學成功的一個先決條件,這是一個很好的作文教學觀念。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總是很難達到想象中的效果,缺乏實效性。大多數學生“厚積薄發”,積累很多東西寫作時卻總派不上用場,對提高寫作水平沒有直接作用,以致作文教學一直還是沒有效率的課堂活動。

一、厚積--豐富、存儲生活閲歷

劉雨在《生命體驗與文藝創作》中提到:經歷是人在生命歷程中的一種親歷行為,它具有直接性,是自己的親身活動,不是從他人那裏獲得的,不是道聽途説的,也不是推導和猜測出來的,體驗是生命的經歷,也是對經歷反思的結果。

千千萬萬的人共同經歷會考,但每個人對這場考試的體驗都不一樣。如果作文只是記錄共同的經歷,那麼文章就無法表現出生命個體的獨特性,寫出的文章就會千篇一律。可見,豐富生活體驗的積累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前提。

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全面地豐富他們的人生經歷,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經歷可以是很多人共有的且容易遺忘。所以要讓學生懂得珍惜每一次的親歷活動,懂得適用多媒質記錄手段來記錄人生的這些經歷。經歷同樣的一次春遊,每個同學眼中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儘管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心裏的感受體驗是不大一樣的。

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有過不少春遊經歷的人,更多地會採用比較的眼光來欣賞這一路的

美景;沒有春遊經歷的同學則欣喜若狂,感覺到什麼都新鮮,有目不暇接之感。有的同學特別喜歡花草,面對一路的奇花異草,這兒聞聞,那兒摸摸,這邊瞅瞅,那邊看看,流連不肯離去。有的同學特別喜歡流水,看到一卦瀑布或一條小溪,就在那兒吟詩作對,大作風雅。真可謂愛山愛水,見仁見智,各隨性情。春遊結束之後,把這些記錄人生經歷的材料珍藏起來,然後進行一段時間的“反芻式”咀嚼品味,打破原有線性的流水賬式的記錄順序,進行片段的分解、增刪、歸類、提煉和重組,讓它們之間進行全面信息的交互、轉換與融合。或製作一張經過編輯的碟片,或撰寫一首小詩,或寫一篇小品文,形式多樣地表達個人體驗。再開一次交流會,讓學生從多種感覺通道全方位、立體化地去感知這一次春遊經歷的所有信息,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系統、深刻的經驗化認識。假如春遊之前,語文教師佈置一道作文題,地理教師佈置一道地形地貌觀察題,生物教師佈置一道某植物生態觀察題,其他教師也不失時機地佈置了一道道思考題,戴着鐐銬跳舞,沒有人能夠輕鬆盡情感受這春天的美好景色,這樣的活動沒有也罷。

體驗真實生活要調用各種感覺器官全身心來感受,所獲得的信息才是具體、多方位、立體的,而不是抽象、片面、膚淺的。經歷一次真實生活體驗,比在抽象的文字上所獲得的感知要大得多,深刻得多。因此,要寫好作文請多多地去體驗生活,閉門造車是寫不出什麼好東西的。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很多有豐富生活閲歷的人最終並沒有成為作家?

二、能發--激活、派用背景信息

豐富的生活閲歷,是人生的一大寶藏,但寶藏並不等於就是財富,它必須經過挖掘,乃至加工處理,才可能轉化為財富。學好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生活閲歷,有了豐富的生活閲歷,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思維處理把它們激活,成為活性的寫作素材,再轉化為以語言為載體的寫作語料,最終才能形成文字作品。只有這樣,生活閲歷豐富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寫作高手。

1.化解材料的線性特質成為有活性的寫作素材

有豐富的生活閲歷,不等於具有很好的寫作能力,它是作文成功的一個先決條件,而不是唯一條件。有豐富的生活閲歷,只能説具有豐富的文化背景信息。這些豐富的文化背景信

息,是不是科學有序,有沒有活性,能不能轉化成語料,那才是寫作成功與否的關鍵。葉聖陶先生説過:“我們知道有了優美的原料可製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見空恃技巧卻造出好的器物來。”寫作的原材料來自於背景文化信息,葉老説的“優美原料”就是指豐富、科學、個性化的背景文化信息。近幾年來,語文教師都知道大抓閲讀背誦的重要性,於是,強調學生大量閲讀背誦古今中外詩詞美文。儘管背誦和整體閲讀感知在語文學習上有千種萬種的好處,它在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培養語感等方面確實有功不可沒的作用,而到了語言運用的時候,如果這些材料不進行中心消解和時間線性的消解,就不可能有較大的使用空間,所以整體閲讀與背誦是一種很好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它並不能直接轉化成寫作能力。讀過、背過很多書的人不一定會寫作,會寫作的人一定讀過很多書,關鍵是看他能否把作品中的語言知識、文化內容和思想感情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語言,可見做好語文積累,讓這些記憶的東西,消解了的基本語言素材在寫作中具有較強大的適用功能,作用會大大超過整篇文章。

2.篩選話題的活性語料進行新主題的線性重組

人的大腦具有強大的記憶功能,但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無限地記憶信息,故應該優化大腦的記憶方法,提高存儲和提取信息的速度,通過相似和相關聯想,讓腦海之中有限的基本寫作素材發揮出無限的派用功能。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考慮激活:

重視思維訓練。對這些基本寫作素材要不斷進行思考、分析、挖掘其應有的功能。以許多現有作文話題或命題作文題目為中心點,運用相關、相似思維創造性對它們進行重組、鏈接,開設通往新中心的信息通道,並以語言為載體,把它們轉換成許多具有共同中心主題的語言信息簇。堅持這樣的思維訓練,這些寫作素材,在不斷地與不同的中心主題,不同的信息通道進行鏈接時,就會大大地增強了它們的活性,強大了它們的使用功能。

重視語言訓練。這些基本寫作素材,是以多媒質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的,在運用某個臨時確定的中心主題進行思維訓練時,這些非線性的基本寫作素材,都會被有序地組合,並全部轉化成以語言為媒質的語料,鏈接之後形成線性的語流,在心為心語作文,在口為口頭作文,在紙為書面作文。這些不同形式的作文,都要使用語言(有聲的無聲的,有形的無形的)進行全方位的語言訓練,最終獲得大量以語言為媒質的能夠自由使用的寫作語料,為將來寫

作豐富了語料庫。

當大腦接到寫作指令之後,明確寫作話題,以該話題為刺激點,迅速形成一個以這個話題為中心,再擬定一個合適的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思想主題,對這些活性的語料進行分析篩選,派用最佳的寫作素材,然後調用或創造一種自己鍾愛的符合當前寫作要求的寫作模板,並以此為序把這些語料進行線性重組,快速勾勒出一篇文章。

三、結束語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比以往任何一次改革都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在語文作文教學方面,強調學習環境的“信息化”“生活化”,強調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關注和語言、文化、生活的積累,但積累不能侷限在語言層面,要跳出“小語文”的習慣思維,開闊視野,全方位、多媒質地去經歷體驗生活。讓學生快樂學習,厚積背景信息,然後運用上述一系列方法,進行信息處理,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寫作能力,而不是隻會改套拼湊的文字剽竊。這樣的語文積累,就不會造出唯書唯上、缺乏靈性的“書呆子”,而是能夠培養出大量厚積能發、會説會寫、富有個性、充滿創造慾望的現代公民。

參考文獻:

劉雨.生命體驗與文藝創作[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

李庭薌. 葉聖陶集[M].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章熊.中學生寫作能力的目標定位[J].課程·教材·教法,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