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67K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精品多篇)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一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為學生在小組中可以通過表達、交流,將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材料、思維方式、思維成果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共享,還可以通過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與其他小組的同學共享。

如教學“觀察鯽魚外形特徵和內部主要結構”時,將學生分成4組去做“探究魚的各種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的實驗,每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組,剪去背鰭和臀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背鰭、臀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二組,剪去尾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尾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三組,剪去胸、腹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胸、腹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第四組,剪去所有的鰭後觀察其游泳狀況,分析魚鰭在游泳時所起的作用。各組得出結論後向大家彙報,再組織學生在組間交流觀察。在實驗過程中,人人有事幹,個個有收穫,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熱情,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師生角色得到了轉換,教師僅負責課程的設計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參與其中,還能針對學生的問題和困難適當進行引導,更多地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火花。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消除了過去學習中的緊張、枯燥、厭煩的情緒,體現了學習的“易”、“趣”、“活”,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二

合作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它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共同參與任務,直接交流,相互分享。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設定目標,如討論、演唱、合奏、創作、遊戲等。它不僅可以使教學民主化,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使傳統的信息傳播網絡化,擴展學生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嘗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發現“熱鬧”的場面背後,只有41%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效果,51%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只是流於形式,8%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則是在浪費時間,毫無功效。例如,在教學中有下面一個片斷:

在聽賞美妙的人聲《閒聊波爾卡》(七年級上冊)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對作品的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作品表達出來,例如,畫畫、一首小詩、圖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我身邊的一個小組在認真地研究着,討論着,由於意見不一,爭得面紅耳赤;離我視線較遠的地方的一組,四個女同學在認真地討論着,兩個男生在嬉鬧,還有一個女同學坐着悶聲不響;其他的小組表面看來很認真,但不知合作的結果如何。

十分鐘後,小組學習結束。各小組開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組有形式但無內容,有的有內容但形式單一,由此可見,剛才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失敗的。那麼,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合作價值

形式為內容服務。為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眾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2、合作學習的態度要誠懇,要有集體協作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悦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為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為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3、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 篇三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合作價值

形式為內容服務。為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眾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2、合作學習的態度要誠懇,要有集體協作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悦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為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為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3、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四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和健康個性的養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利於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鍊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正確率。如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觀摩了匯景、昌樂、陶育路、駿景四間國小的課堂教學之後,我的`心中有了更為明確的答案。

一、小組學習的組合形式。

在小組學習的初始階段,各小組的成員經過比較合理的組合後,在一個時期內各組的成員就相對固定,哪怕是調座位,也要考慮小組固定不變這個原則。組內的分工很明確,誰發起討論,誰維持紀律,誰代表發言等,在一個時期內都相對不變,只有全體同學對合作學習這一方式能夠適應了,才考慮重新組合各小組。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需要用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時,要求是不需要老師提的,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找到自己的小組,很自然地投入到討論交流中,很少有多餘的動作。發言時,不是個別同學的發言,而是整個小組的發言——發言時,全體小組成員起立,可以想互啟發相互補充,發言完畢後才全體坐下。這是以生為本的課堂,是羣言堂,教師只主導,學生是主角,可以自由的發揮,大膽的創造,這是一個個小團隊在學習,所以極少有我們所苦惱的個別學生開小差的現象發生,這是多麼高效的課堂。這是老師們長期培養學生長期訓練的結果,看得出,學生們也很喜歡這種方式。因為在小組彙報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每個小組都可以展現自己的(廣州的學校對班額的控制是説一不二的,都不超過46人,人數不多,所以小組數也不是很多),能夠時常表現自己,獲得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學生當然樂此不疲。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常態化。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不但語文數學英語科經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音樂等課,也會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各年級都是如此。在聽課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學生在合作中與人交往、合作探究、共同應對等方面素質都比較高,有着非常強的團隊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五

自從聽了縣教育局徐主任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報告後,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班級的小組建設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以及與任守昌老師的探討,我初步打算在班內實行以下幾點小組管理的細則:

一、本着“事事有人做,人人事做“的原則,由各個學習小組的組長牽頭,把檢查作業,課堂得分的記錄及各科的特色作業的檢查等工作,分別落實到小組內各成員,班內不再做統一要求,各小組長要各司其職,恪盡職守,相互監督。

二、為調動各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每個小組都必須樹立“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不讓一個成員掉隊。要將課堂展示的機會均勻地分到每個小組,在學生回答問題、黑板展示中,能做到講解清析,能很好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並且能做到聲音宏亮,口齒清楚,充滿自信者,A類學生每展示一次加1分;B類學生每成功展示一加2分;C類學生每成功展示一次加3分。各小組長每天將各成員在各節課中的得分情況彙總到合作小組成員得分表中。各小組長一定要做到認真、公平、公正記錄每一個成員的得分情況。並於每週五的最後一節彙總到班主任。

三、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的題目,各小組長一定要認真組織本組成員認真的完成。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於問題答案的形成,應該充分調動小組的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特別鼓勵B類和C類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在形成答案的過程中要先聽取這兩類學生的意見,如果他們的答案合理就應該採納並對該成員進行鼓勵,其它成員可以採用鼓掌或口頭讚揚的方式對其鼓勵;同時為該生記相應的得得分。

四、以這兩週為起點,將八年級上學期的期未成績作為參照,在本次期會考試中,學生個人在班內每進步一個名次,A類學生得3分;B類學生記2分;C類學生得1分。各學習小組內,成績能進入年級前10名的學生加5分/生;11——20名的學生加3分/生;21——40名的學生加1分/生。

五、針對組內成員學習不主動,合作不積極,像上課隨意説話,吃東西、睡覺,看與學習無關的書籍以及早退、遲到、曠課等違紀情況,根據實際,一併給相應小組扣相應的分數。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 篇六

語文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已經逐漸融入到語文教師日常的工作話語中。現在更多的中學教師認為,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重視語文的感染薰陶作用”、“尊重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學會做人的過程,個人認為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變得更愛學習,學習內容的設計需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學過程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合作地學習,培養學生髮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應儘可能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向教師提問,尊重學生的意見、進行民主管理是重要的,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實現了師生的共同發展。

一、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初步的轉變。

相對於對新課程理念的接受與認同,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正在逐漸發生變化。那種“滿堂灌”的講解少了,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強調誦讀領悟的多了;以教參中的解釋作為唯一正確解釋的少了,尊重學生的理解,強調通過閲讀討論、分享交流生成對文本的合理解讀的多了。注重積累,培養語感,鼓勵學生自由、有創意的表達成為許多語文教師的實際教學行為。隨着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着積極的變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漸為學生所熟悉和掌握。

二、語文考試評價的改革對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考試評價對教學實踐有着直接的導向作用,很多人都把考試稱為“指揮棒”。改革語文考試內容和形式,儘可能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發揮考試評價的教學反饋和教學改進的功能,積極促進綜合素質評價的推進,語文考試評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語文國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的試卷從測試材料的選擇上,更加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熱點、地方文化特色、傳統文化內容、學校校園生活都成為創設測試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情境因素,體現出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測試的內容上看,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基本價值追求。積累與運用、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都成為考察的內容。更加關注對學生實際語文運用能力的考查,重視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語言,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恰當運用語言;重視學生對閲讀材料的整體把握,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利用文本信息並聯繫個人經驗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重視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問題,側重考查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實的體驗,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重視學生有創意的表達等,都成為考試內容的重點。從測試題型上看,零碎繁瑣、死記硬背的題目越來越少,題目的綜合性、開放性明顯增加。刻板的命題作文越來越少,通過話題、自擬題目、不限文體的則越來越多。簡單唯一的評分標準越來越少,依據學生不同的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以及思維水平、採用分級賦分的評分標準越來越多。

三、語文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語文課程的活力都在逐漸增強。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10年間,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少實驗區的教師和學校領導做了大量的積極的有意義的探索,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開發意識逐漸增強。擴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推進語文綜合性學習,在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成為許多教師課程開發的重點。隨着各實驗區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推進,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語文課程基礎性及其與生活的聯繫體現得更為明顯,語文課程的活力也明顯增強。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七

通過本週的新課學習,很明顯的感到,經過了長時間的假期修養,學生們的狀態非但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相反,很多學生似乎越發的失去的對理想目標的拼搏和進取精神。他們不管是優秀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差生,都無一例外的不在狀態。他們這些表現讓我很是費解和頭疼。也許真的到了需要開一個主題班會的時候了。

從學生的現有狀態來看,下一步,我需要在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更好的將學生的在校學習意識加強。

任何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縱然是簡單的單純的課堂教學也無一例外的呈現這種特點。本週的公開課的效果在我的預料之中,課堂氛圍並沒有出現領導們想那樣的情況。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小組磨合,學生相互熟悉了每個人的學習特點,知道了各自的優缺點,甚至於出現了厭煩的情緒。我不否認,在班級管理中,我依然存在漏洞,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疲勞期的到來。學習,本身就是學生髮自內心的事情,如果學生出現了大面積的厭學情緒,我想所謂的小組合作就成了一紙空文。

自從新學期開學以來,學生的學習狀態很不好,更多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組長的積極主動引起了小組的逆反情緒。我覺得,不管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積極主動,濃厚的學習氛圍,遠遠要高於所謂的模式。所以,我接下來的任務,將一如既往的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調整班級學習氛圍上下文章,只要這些做好了,任何老師到我的班裏上課,都會組織起一節高質高效的成功的課。

課堂小組合作的學習反思 篇八

小組合作學習對當今課堂教學改革而言,其意義是很大的。特別是一年級的課程,經常要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但對於剛剛入學的小朋友而言又是那麼的困難,所以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的實踐中還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形式上的小組活動,沒有實質的合作;只聽或看一位好學生的操作或發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缺乏合作學習的足夠培訓,不知道怎樣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學習。所以現在的合作學習還有很大的缺陷。

(一)小組活動重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

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低年級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還沒有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師要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

(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還容易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這種情況比班級授課制更為嚴重。班級教學中學生都面向講台,教師很容易發現學生是不是在認真聽課;而小組學習中,學生圍桌而坐,教師不容易發現學生開小差。

(三)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

在小組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現象,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性格自私、獨立,所以造成了這種現象。

(四)班級人數過多,不利於分組活動

我聽過的合作學習課,大部分是6人一組,每個班8~9組(因受條件的限制即分組比不分組佔的空間大),個別情況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來上課。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5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於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因為有很多課不需要小組合作學習,一個班級的桌椅在課間休息的幾分鐘裏重新佈置是不現實的。。

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是新課程裏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有待於我們老師在實踐中深入地探討和研究。不僅僅是要有理論的支持,更要有實際的操作。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 篇九

小組合作學習成功與否不僅要看個人更是要看集體,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措施的得利,小組“代言人”要輪換真是恰到好處。自主合作學習理論是依據主動發展和動機理論,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師生交流活動過程。採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方式,正是優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活動的重要形式。它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評比活動,創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目標。而教師的評價不僅面向個體,更注重對小組集體成就的肯定,讓小組成員在激勵中感受集體智慧,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習的使命感。

其次,一堂課結束後,教師需要組織小組自評,給學生流出時間,讓小組成員就他們與他人一起工作的經歷進行反思;學生在一起評價他們的工作,描述成員在達到小組目標的過程中什麼行為是有幫助的或沒有幫助的,什麼行為需要繼續或改變。小組合作學習以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等理論為基礎,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從而達到改善班級學習氛圍、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成績和技能為根本目標。而我們的評價活動也僅僅是個實踐和嘗試,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總結和摸索更為完善和科學的方法和經驗,以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再次,小組“代言人”要輪換。每次學生的合作學習都由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通常由學優生擔任),作為本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對於這類學生來説,能獲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滿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會做得好些。然而對於小組內其他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呢?他們也有一種獲得尊重、獲得表現的需要。因此小組“代言人”不應固定,要進行角色輪換,尤其要關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夠的,有些自卑感的學困生。教師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學困生的長處並加以表揚,使其能揚起自信的風帆,從而主動參與小組學習,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對學優生要進行教育,鼓勵他們主動幫助學困生,在小組內形成良好的協作關係,感受學習的樂。如果各個小組的學困生都能起來做“代言人”了,那麼我們的小組學習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了。大家説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