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旅“新玩法”消費新體驗有什麼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9W

文旅“新玩法”消費新體驗有什麼精品多篇

文旅經濟如何發展? 篇一

創新開展惠民工程 豐富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指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公共文博場館免費開放政策已經實施了十多年,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也存在經費不足、人才短缺、內容同質化等比較集中的問題。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提質增效?

魏新:建議加強面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的考核,對部分人流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的公共文化場館,停止或減少政府財政補貼。對社會力量主導的公益文化場館,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多樣化,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提質增效。

李國新: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促進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要素均衡發展。一是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保障力度,讓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在數量和質量上與時俱進;二是積極發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激發供給活力,充分滿足人民羣眾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服務需求;三是大力推動人民羣眾自我創造、自我表現、自我服務的文化活動,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生態。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指出,“豐富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當前,人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趨多樣化、立體化、個性化,對文化產品質量、品位和風格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的文藝生產創作和公共文化服務應如何有效適應這一新的情況,以更好地豐富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李國新:豐富人民羣眾的精神世界,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文藝生產創作和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發揮在豐富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需要進一步重視羣眾性文藝創作和生產,強化基層文化館(站)羣眾文化藝術創作生產的組織、指導和展示功能。廣大人民羣眾的文化藝術創造迸發湧流,是文藝百花園生氣勃勃的生動寫照。

楊俊:守正創新才能讓文藝創作生產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首先,文藝作品要有當代意識。以戲曲為例,內容可以是講傳統的故事,樣式上仍舊是穿着古裝戲服,但在表達的主題上、在思想性上,一定要是現代的。比如,老戲新拍時,要注入當代意識、當代表達。其次,文藝工作者要善於運用互聯網,要主動適應網絡傳播對文藝創作提出的新要求,還要利用好網絡平台能及時反饋廣大人民羣眾需求的這一特點,反向指導文藝生產創作。再次,文藝來自人民,要回饋於人民。要積極將文藝生產創作成果與人民羣眾共享,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羣眾身邊。

梅亦:建議在國家層面實施“百部舞台好劇中國行”支持計劃。一是優中選優建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庫,提供“點單式”服務,為全國巡演提供劇目支持。二是推動開展“百部好劇中國行”行動。通過精品劇目的全國巡演,弘揚中華文化、凝聚中國力量、樹立中國形象。三是打造永不落幕的雲劇場。加強省際交流,藉助全國戲曲劇種聯盟等平台,共建優秀舞台藝術整合與協同發展平台,共享精品劇目,共擔保護傳承瀕危劇種重任。同時,創新服務方式,創建雲劇場,探索戲迷會員制,適當收費,將經典、瀕危劇種劇目搬上雲端,永久保護、廣泛傳播。四是增加巡演資金投入。加大政府購買公益性文藝演出力度,為納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庫劇目的交流演出提供資金保障,根據不同地區差異,分類指導,制定不同的購買標準,搭建起精品好劇與大眾的橋樑,激活經典,以文化人。

持續推動文旅復甦 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幫扶旅遊業”。今年春節假期,國內旅遊市場呈現出明顯復甦跡象,下一步,該如何進一步增強文旅消費能力,持續推動文旅復甦發展?

魏鵬舉:過去三年,由於出行不便,無論是國內旅遊還是國際旅遊需求都沒有得到充分釋放與滿足,從而形成一種累積效應,文旅消費已成為老百姓的消費剛需。世界這麼大,要去轉一轉。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國內整體居民消費升級最主要的一個出口。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文旅消費,提供更好的文旅消費環境。關鍵還是要做到三點:首先從財政政策方面要更有針對性,一個是幫扶文旅企業,尤其是在過去三年深受疫情影響、處在生存邊緣的一些文旅企業,要讓它們恢復生機。第二要切實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創造更好的交通條件和消費環境,讓老百姓有能力消費、敢於消費,而且願意消費。第三要不斷推進文旅消費新業態的發展。這些年文化和旅遊融合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還需要結合現代人們消費的變化,結合現代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新型文旅消費業態的迭代發展。總的來説,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改善、文化科技融合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消費的復甦,會帶來一種良性的互動,相信文旅消費在後半年會有更好的發展。

魏新:下一步,旅遊市場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如何把握機遇?建議在激勵政策和管理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延長免費時限。比如,對全國3A級以上景區,凡屬集體所有制的,均全年免費;同時,積極鼓勵私有制同類景區,也免費向社會開放,通過免費開放帶來更多的餐飲食宿和購物消費。二是拓寬免費類型。除景區外,博物館和全部文物保護單位,只要具備開放條件的,也一律全年免費開放。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文物是靜默的歷史,通過觀瞻館藏文物和古建古蹟,社會民眾的文化藝術素養不斷得到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快更廣傳播,民眾文化自信的底氣更加堅實和厚重。三是給予特定優惠。此次抗疫中,廣大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風前行,他們的精神感人肺腑,建議參照軍人、退役軍人免費的做法,所有景區對他們長期實行憑證免費。四是規範網絡預約。五是擺正服務定位。景區可以免費,但服務不能免責,質量更不能打折。六是加強監督管理。各景區在深挖特色旅遊,提升自身品位的基礎上,各級政府部門也應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打擊各種不法不利不當行為,維護景區品牌形象,維護地區發展形象。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工作重點中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文化與科技等行業融合趨勢凸顯、文化產業內部結構調整升級、文化消費模式和需求發生變化的新時期,加快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應從哪些方面着手?

魏鵬舉:加快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一方面要納入現代產業建設體系,另一方面要超越現代產業體系的建構,突出文化屬性,體現建設文化強國的自覺擔當。建議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着力:一是在文化屬性上,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使命和責任,包括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二是推動文化創新,將文化創新和其他領域的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進行深度的有機融合。目前,文化科技融合的一個焦點領域就是信息化和數字化,乃至智能化。三是建構合理的、可以自我掌控的現代文化產業鏈,也就是從內容的生產、傳播、再生產,以及相關的周邊產品開發,應該形成一個有機的、完整的產業鏈。四是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建設要與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市場是檢驗產業是否合理、產業是否有競爭力的關鍵。首先要為國內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要提升我們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文化市場的雙循環。

李國新:進一步打通公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互動通道。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產業終端產品和服務重要消費場所,文化產業又為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比如今天成為圖書館標配的自助借還設備、文獻消毒設備、數字閲讀設備等,就是事業產業互動發展的生動案例。今天,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數字化文化體驗場景建設,需要大量的裝備、系統、軟件,瞄準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台階的新需求,文化產業賦能公共文化服務的空間廣闊。此外,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一個重要內容是積極發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管理運營,與此相伴隨,一個專門承接公共文化場館、活動管理運營的現代服務業羣體呼之欲出,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增添了新元素。

文旅“新玩法” 消費新體驗有什麼? 篇二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踏青旅遊,尋親訪友,舒展身心,正逢其時。各地也都在結合自身特色優勢,創新供給,打造沉浸式的文化遊覽項目,其中不少項目已經小有名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想來親身感受。這些個性十足的項目會讓身臨其境的遊客擁有魅力獨特的旅遊新體驗。這種文旅融合的新玩法,正在形成一種新趨勢,成為新型消費的重要場景。

走進西安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各種唐代歷史人物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

在日晷前提問的是狄仁傑,在酒肆旁對詩的是李白,為了能感受這樣鮮活的唐朝市井文化,很多遊客會買票進來和這些演員近距離互動。

要想讓遊客有身臨其境穿越回唐朝的感覺,光靠扮相可不夠。這些演員還需要了解和尊重歷史,儘可能真實地再現唐朝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角色隨機應變,讓遊客感受到互動的樂趣。像這位很受歡迎的玄奘法師扮演者,就特意在互動中加入了很多細節。

聲聲叫賣帶着遊客們回到了千年前繁華的唐朝街市。一襲紅衣的酒娘推銷着新釀的桂花酒,別具風情的舞姬拉着客人們遊戲。遊客願意在這裏遊玩、消費,不僅僅是因為美食,更是沉醉於美食裏藴含的歷史和文化。

在這裏,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這種文旅相融合、以沉浸式歷史場景為特色的消費方式,給遊客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既拉動了消費,又讓傳統文化走進了大眾生活。

夜晚來臨,整個大唐不夜城燈火輝煌、盛唐重現。街頭就是舞台,各種傳統表演隨處可見。行走在其中,你能看到穿着各式漢服的人,不過他們並不是這裏的演員,而是遠道而來的遊客。

為了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有不少遊客特意在這裏的店鋪買了漢服,還去找專業化粧師做了粧發。

在大唐不夜城裏,除了各種餐館、商鋪,還特意建起了一些歷史遺蹟和街區景觀相結合的博物館、非遺體驗店,在這裏,很多遊客會付費體驗自己動手製作藝術品,更深入地參與和體驗歷史文化。古老的非遺技藝被巧妙植入到各種新潮的文創產品中,讓這種文旅融合的消費有了更多文化衍生品。

文旅融合的健康有序發展,對拉動消費、傳播傳統文化起到推動作用。黨的報告中提出,要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作為繁榮文化產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政策指引下,許多地方也根據實際情況,出台可行方案,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在南京,近幾年,當地政府也抓住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機遇,出台政策、發揮創意,打造具有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

在南京熙南里歷史文化街區內,沉浸式互動演出《南京喜事》正在上演。

演出講述了南京大户人家寧家的八個子女為老太爺賀壽的故事,其中每一個子女都掌握着一門南京當地的非遺技藝,在演出中他們會各顯身手。演出以這樣的創意對南京百年來的文化風俗進行了全景式的生動呈現。

在這場戲中,除了介紹梅花篆字的人是專業演員,這些和她交談的都是來看演出的觀眾。在這裏,觀眾並不只是簡單的看客,同時也是劇中的角色,他們要換上傳統服飾,和演員一起入戲。

這些正在學寫梅花篆字的觀眾,其實也正在演出,他們演的角色是劇中的八小姐請來給老太爺賀壽的客人,他們要用梅花篆字寫下對老太爺的祝福。

這些巧妙的設計把南京特色非遺文化不着痕跡地融入到劇情中,讓觀眾能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許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由此愛上了這些傳統技藝和文化。

易文珂是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的一名學生,作為一個南京本地人,她一直很想能走出課堂,去探尋書本之外、家鄉的歷史。於是這個週末,她約上了同學一起來看《南京喜事》的演出。為了能有更好的遊覽體驗,他們特意買了觀看時間更長、互動機會更多的深度體驗票。演出開始後不久,她們就被劇中的八小姐請進了房裏。很快,讓她們驚喜的互動環節開始了。這些對話並沒有經過預先設計,而是演員根據觀眾的表現即興發揮,一問一答詼諧有趣,讓易文珂和張為傲不知不覺沉浸其中。

姜明明是江蘇蘇州的一位青年評彈演員,平常一有空她就會去看話劇、舞蹈等各類演出,想借鑑其他藝術形式來創新自己的評彈表演。這個週末,她特意從蘇州趕來南京看《南京喜事》的演出。

演出中特意設置了一個賓客獻禮的環節,鼓勵觀眾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藝,為劇中的老太爺賀壽。這讓姜明明感覺很新鮮,於是她主動上台表演了一段評彈。這種沉浸式表演的新體驗讓她印象深刻。

在這個開放的舞台上,唐詩宋詞、歷史傳説、戲曲武術,各種傳統文化都被創新演繹。許多來這裏的觀眾,通過這種參與式體驗,從以前很少接觸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到逐漸瞭解、產生興趣,甚至愛上了它們。

現在,《南京喜事》的演出已經成為南京旅遊的一個新亮點,從2020年10月1日開演之後,《南京喜事》一共演了700多場,票房收入1200多萬元。

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個寶藏,為旅遊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在國家政策推動下,各地都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文化內容,與當下消費熱點相結合,打造文旅融合的項目,讓拉動消費和傳播文化形成互動、相互促進。

這是在浙江杭州,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勾連起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和近1000年的南宋文化;這是在福建武夷山,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將大紅袍的傳説娓娓道來,訴説着一杯茶的前世今生;而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的《大宋·東京夢華》則選取了多首人們熟悉的經典宋詞,勾勒出北宋都城東京的歷史圖景。

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項目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着遊客來探尋古老文化、體驗新式消費。

文與旅相伴,旅因文而興。在這個春天,沉浸式、互動式的文旅融合新業態,讓消費者可以在歷史文化中徜徉,滿足對“詩”和“遠方”的美好向往。同時,這種沉浸式文旅項目,使得一些景點從“賣門票”升級到了“賣場景”,讓消費者的吃穿住行變得更加自然,實現了文化傳播和提振消費的同頻共振。希望有更多優質的文旅融合項目能夠脱穎而出,讓遊客在美麗中國中感受文化中國。

文旅經濟是什麼? 篇三

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樑,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標。多年來,我省大力傳承弘揚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深挖藴含其中的文旅資源“富礦”,全力推進全域生態旅遊省建設,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文旅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福建處處有文化,滿眼皆山水,發展文旅經濟優勢獨特、潛力巨大。我們要以開展學習貫徹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全面落實“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激發文旅市場活力,增強文旅產業發展動能,推動文旅資源大省向文旅經濟強省轉變,滿足人民羣眾對文化旅遊生活的更高需求。

旅遊業是綜合性產業,對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拓展就業渠道、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在供給與需求上雙管齊下,既立足福建特色,做足“文旅+”文章,提供更豐富的文旅產品,又着力促消費、擴投資,加速推動文旅市場復甦,激活文旅市場“一池春水”。要提升服務水平,以遊客的滿意指數、幸福指數為目標,打造良好的八閩旅遊品牌形象。要加快智能化進程,把數字文旅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新體驗、新服務。要加大政策供給和投入力度,強化一把手抓文旅經濟的意識和本領,推進全領域、全行業、全要素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讓我們攜起手來,把這次大會制定的發展目標,與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相結合,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更好為發展增光添彩、為百姓造福添福,全面促進文旅市場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奏響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