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價值觀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W

大學生價值觀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優秀調查報告

他們是即將邁向社會的一羣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家的希望,他們是時代的象徵,他們純潔善良,熱情奔放,他們敢於冒險,勇於探索,他們就是當代的大學生。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二)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國家,為集體作出貢獻,贊同以集體主義為價值的核心。但目前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也頗有市場。一些大學生認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一當前事,先為自己打算。一些人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等價交換關係,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毫不熱情,缺乏社會責任感。

(三)重才能輕道德品質。 一些大學生認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僅決定於個人的學識,才能,機遇和人際關係,而與個人品質無直接關係,故出現了“重才輕德”的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方面,而在個人道德上出現滑坡,他們在政治上不求上進,不講職業道德,為謀求個人利益而見利忘義。

(四)重奢侈享受輕艱苦奮鬥。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出現了高收入階層,不爆發者少者以高消費為榮,大肆揮霍,加之少數輿論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確引導,造成社會心態的躁動和失衡大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也受次衝擊和影響,少數大學生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費。在一些大學生中,講虛榮,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檔消費成風,他們把高消費看作是一種排頭,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 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己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市場經濟的負面消極影響。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極大地推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市場經濟對廣大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有促進的一面,如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對於當代大學生培養自強精神,以及敢於維護羣眾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有着積極的作用。 但不應諱言的是,市場經濟對當代大學生也具有負面的消極影響。市場經濟自身的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的消極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此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人們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加之社會上對“大款”們豪華的高消費生活有意無意的渲染使得人們心裏發生不平衡現象,這都使得錢的多少,成為不少大學生衡量人的價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二)社會不良思潮的滲透侵蝕。 隨着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種思潮的衝擊下,人們的思想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學生心目中發生動搖,一些大學生認為共產主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些人只知道這句話的前半句,豈不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們將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當好東西學習,從而迷失了自我以至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出現了問題。

(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 當代社會上存在的嚴重的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朽現象也給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地人生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少數黨員幹部經不起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忘記了入黨誓詞,在金錢美女面前敗下陣來,成為不擇手段,以權謀私,揮霍國家財產腐敗分子。

(四)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點。 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令人憂慮的弱點,這是造成其人生價值觀取向上出現問題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對他們來説,唯一的重要人生競爭就是大學聯考,故當他們跨入高等學府後,不少人就認為從此前途有了保障,可以鬆一口氣,不再刻苦學習,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不少大學生為獨生子女,其家庭環境優越,從未經受過艱苦生活的磨練,往往被家長當作小皇帝嬌寵,形成自私心裏,這使他們不可避免地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出現種種弱點,如只講索取,不願奉獻,自私自利等。

【第2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説,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為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為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為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為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着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集體主義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為了振興中華”和“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羣體為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着社會的轉型,作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範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第3篇】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經過40多個小時的顛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成功抵達了貴州省凱裏市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始了對於我們來説可以稱之為“一場生命”的遠行支教之旅。

前往貧困山區支教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很好的載體。正如五四青年節時,習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所言,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對於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我們來説,時代的責任在我們身上。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回饋社會,是對五四運動精神最好的詮釋。也正如習主席所説,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着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用十幾天的時間,去做一生難忘的事。”這十幾天的支教,是一羣志同道合的青年響應國家的號召,來到山區,為山區的孩子播撒希望,因此它有着獨一無二的意義。

首先支教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們愛上學習,明白讀書的意義。“教”的目的並不是要教會孩子們很多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改善他們薄弱的環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他們一些簡單並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能夠使他們在未來學習中受益。而且伴隨着思想的轉變,他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定位,夢想的憧憬都會發生變化,最終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也進而會影響我們的國家、民族的未來。如果有一天,你聽到這樣的聲音:“哥哥姐姐們,以前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每天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但現在我知道了,我以後也要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那正説明,我們的支教是有意義的,我們為這些在山區的孩子們樹立了一個人生的榜樣,理想的目標,對他們來説,大學不再遙遠,夢想觸手可及。讓夢想從基層飛揚,讓祖國的未來展翅翱翔,我想這也是這次支教最大的意義所在。

其次,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而言,支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克服了艱苦的條件,感受到了孩子們誠摯的內心,收穫了不經意間的感動和孩子們真摯的友誼,同時也收穫了人生的思考。正如錢五肅王在給他夫人的信中寫道,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在支教這條路上,我們也聽到了花開的聲音,嗅到了花開的味道,我們也彷彿看到了十年後祖國大地處處都有這羣自強的青年人的身影。

記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習主席講話時説:“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着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藴,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習主席的一番話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我們——這羣代表着初生朝陽的青年人,在未來日子裏,將擔當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發揚五四精神的重任,書寫出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第4篇】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瞭解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瞭解情況調查報告

一 調查對象

全體在校大學生

二 調查背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由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以“八榮八榮”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組成。

202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分三個層次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提出覆蓋全國各方面意見、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這個表述是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進行的。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毛澤東同志一再強調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這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也體現了同樣的思想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有利於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 調查目的

開展此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研活動,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不同層面進行相關課題調查,能夠有效加深我們青年大學生對其內涵的深入瞭解。同時,也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俗化、大眾化的發展。有利於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建設、宣傳教育和學習踐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好地走進學生、引領學生。積極引導同學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四 調查時間

2022年x月xx日

五 調查內容

調查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共13個選擇題和一個主觀題。問卷主要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及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與看法。

六,調查結果

各問題分析結果如下:

1.你的年級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據調查統計,接受本次調查的主力軍是大一新生,大二、大三、大四參加的人數比例依次呈遞減趨勢。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態度更為明顯,而高年級學生對這方面的興趣比較淡弱,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弱程度可能會隨着年齡、經歷、生活狀態等個人或社會因素的影響而改變。

2.你的性別()

a.男 b.女

據調查統計,參與本次調查的男生佔絕大多數,而女生參與度只佔到了25%左右。由此可見,較之於女生,男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更強,女生偏弱。

3.你聽説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

a聽説過 b.沒聽説過 c.剛剛聽説

據調查統計,絕大部分學生聽説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部分學生剛剛聽説或者沒聽説過。由此可見,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仍然存在漏洞與不足,應該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做到人人皆知,為深入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好堅實的基礎。

4.您主要通過什麼方式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a.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 b.書籍或雜誌

c.講座、討論會、學習班 d.家庭教育 e.其他

據調查統計,學生通過報紙、廣播等新聞媒體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佔到半數以上,通過其他媒介的佔一小部分。由此分析得出,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可着手於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尤其要利用好網絡這一便捷快速的渠道。同時也要做好其他媒介的宣傳工作,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宣傳。

5.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主要內容是?

a.倡導愛國主義、倡導集體主義、倡導社會主義

b.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c.倡導社會公德、倡導職業道德、倡導

家庭美德

據調查統計、分析,絕大部分學生能夠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只要內容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但仍然有小部分學生對該內容產生混淆與誤解,由此可見,在新時期,部分人們心中所理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與時代軌道所需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了略微的偏差。

6.您對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看法是?

a.與個人密切相關,需倡導更需踐行 b.這是少數人討論的問題

c.與我無關

據調查統計,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個人密切相關,需倡導更需踐行,小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少數人討論的問題甚至認為與自己無關。由此可見,當今大學生絕大多數能夠在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武裝思想,投身於社會主義實踐。但部分大學生仍然缺少這樣的意識。

7.您認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羣體是:

a.黨政機關幹部 b.企事業單位職工 c.青少年學生d.社會公眾人物 e.農民 d.區居民

據調查統計,35%左右的學生認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羣體為青少年學生,25%左右的學生認為該重點羣體為黨政機關幹部,還有其他學生認為應該是企事業單位職工、社會公眾人物等社會其他羣體。由此可見,當今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肩負到自己的身上,但仍然存在理解的偏差。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的分歧也可以作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依據。

8.您認為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有效地途徑是:

a.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b.加強社會環境建設

c.加強典型的引導示範 d.動員全社會參與,從自己做起 e.其他

據調查統計,50%左右的學生認為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有效途徑是動員全社會參與,從自己做起;約25%的學生認為最有效途徑是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還有部分認為是加強社會環境建設和加強典型的引導示範。由此可見,全社會參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踐行的重要意義,以及學校家庭在這方面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

9.您認為志願者精神和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很小 c.沒有作用 d.不清楚

據調查統計、分析,志願者精神與志願者活動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為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應該不斷弘揚志願者精神,積極開展志願者活動。

10.您學習道德模範和參加學雷鋒活動的主要動力是?

a受周圍人認可 b.實現自我價值

c.受社會環境影響 d.受到表彰激勵

據調查統計,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道德模範和參加學雷鋒活動的主要動力是實現自我價值,還有小部分認為是受社會環境影響。由此可見,當今大部分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尋找到學習之外的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渠道。

11.您認為開展哪種活動最有利於思想道德建設?

a.道德模範評選和學習實踐活動 b.形勢政策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c.送温暖獻愛心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 d.其他

據調查統計,45%左右的學生認為“送温暖獻愛心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最有利於思想道德建設,30%左右的學生則認為是“道德模範評選和學習實踐活動”,還有20%左右的學生認為是“形勢政策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由此可見,思想道德建設的方法方式多種多樣,志願服務、公益活動最受歡迎;道德模範評選和學習實踐活動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今後的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可以依此進行加強與改善。

12.您認為目前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或社會公益活動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信息渠道欠缺 b.沒有保障制度 c.受到激勵較少 d.沒參加不知道

據調查統計、分析,目前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或社會公益活動的不利因素按調查

比例以此為信息渠道欠缺、受到激勵較少、沒有保障制度和沒參加不知道。據此,應完善志願服務活動和公益活動的信息渠道並加強宣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完善該方面的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善措施。

13.您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結果的預測是怎樣的?

a.消極 b.積極 c.不關心

據調查統計,除少部分學生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結果預測持消極或不關心態度外,絕大部分學生持積極態度。對此,應加倍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以應對社會各方面的不同態度。

14.您認為目前您可以如何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七 總結和建議

一、總體現狀

我校大學生大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着初步認識,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着健康向上、積極進步的態度。

1、大多有了解,但深度不夠。大多數學生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所瞭解,但只有極少數對其有着深入的理解

2、從我做起,政治態度積極向上。大部分大學生認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自己有着密切聯繫決定從自身做起,積極踐行。願意開展獻愛心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不足之處

1、很多大學生僅僅聽説過,而並不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也並沒有真正去踐行。

2、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舉辦的很少,學生只是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瞭解而已,並沒有廣泛的在學校內傳播。

三、解決方法

1、學生自身應加強對國家事務的關注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

2、媒體應該正確全面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學校應該多開展有利於思想道德建設以及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活動。

4、以自身為起點帶動更多人甚至全社會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5篇】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第6篇】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第7篇】關於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

價值觀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信念和標準。判斷一個社會怎樣,不僅要根據它的經濟的發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麼樣的人。因此,研究當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特點及形成過程的影響因素,對於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大學生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需要與客觀事物所能滿足這種需要的關係之間產生的觀念,也就是當代大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和現象進行評價、取捨的思想觀點。在新的社會轉型時期,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及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訪談和學生自我總結相結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內容包括社會態度,個人態度和行為方式三個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是積極的,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們善於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報紙、廣播、電視特別是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們關注國際形式走向,關心國內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同時也關心下崗困難職工、貧困失學兒童等。大多數對人生價值觀的標準基本相同,對社會還是很有責任心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為偏遠貧困 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是務實的,在這次調查中,許多大學生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已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而把努力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鍛鍊各種駕馭生活的能力,瞭解社會放在第一位。課餘時間很多學生通過書籍或網絡開拓知識面,涉獵廣泛。他們渴望求知,多學些本領,多掌握幾種技能,適應競爭,適應社會,已為大學生普遍認同。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是進取的、向上的。他們崇尚“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他們富於同情心、責任感和正義感。對現實社會充滿信心,並擁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誤區

人生理想的不明確和個人主義現象。在世界不斷變化和多樣化的衝擊下,不少大學生個人主義現象有所抬頭,表現在:只顧自己利益,處處為自己着想,並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願意關心和幫助他人,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狹隘的個人主義現象嚴重。

拜金主義興起和急功近利的表現。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不斷提高,個別大學生開始接受並認為金錢至上的觀點,出現拜金主義現象。他們渴望金錢,以含金量作為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有些大學生過於看重和追求名利。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對策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在我國當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構建當代科學價值觀的理論基礎,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是人們價值取向的實踐標準。要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科學價值觀的教育,使大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學會歷史地、全面地認識社會,正確地把握社會的本質和主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擺正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把個人命運與國家興衰聯繫在一起。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他們克服過於看重金錢和名利的追求,從而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取向。

尊重大學生自我發展意識。正確的自我發展意識有利於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有利於大學生髮展自己的長處,更能增強他們對社會的適應性。對此應予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

加強集體主義教育。是他們懂得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分不開的,幫他們克服過於看重個人的發展而忽視社會發展的價值觀。給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以廣大人民羣眾為主體的社會實踐,藴藏着豐富的精神營養,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雖然這一次的調查分析中我們僅僅是探討了本校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中小小的一個區域,但是,作為這一次調查主體的同齡人,我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來自於我們和所有調查主體身體裏的青春和朝陽的氣息,儘管也會有頹廢的時候,但是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我們仍然堅信:世界的明天會因為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

【第8篇】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範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經過40多個小時的顛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成功抵達了貴州省凱裏市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始了對於我們來説可以稱之為“一場生命”的遠行支教之旅。

前往貧困山區支教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很好的載體。正如五四青年節時,習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所言,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對於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我們來説,時代的責任在我們身上。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回饋社會,是對五四運動精神最好的詮釋。也正如習主席所説,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着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用十幾天的時間,去做一生難忘的事。”這十幾天的支教,是一羣志同道合的青年響應國家的號召,來到山區,為山區的孩子播撒希望,因此它有着獨一無二的意義。

首先支教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們愛上學習,明白讀書的意義。“教”的目的並不是要教會孩子們很多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改善他們薄弱的環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他們一些簡單並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能夠使他們在未來學習中受益。而且伴隨着思想的轉變,他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定位,夢想的憧憬都會發生變化,最終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也進而會影響我們的國家、民族的未來。如果有一天,你聽到這樣的聲音:“哥哥姐姐們,以前我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每天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但現在我知道了,我以後也要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那正説明,我們的支教是有意義的,我們為這些在山區的孩子們樹立了一個人生的榜樣,理想的目標,對他們來説,大學不再遙遠,夢想觸手可及。讓夢想從基層飛揚,讓祖國的未來展翅翱翔,我想這也是這次支教最大的意義所在。

其次,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而言,支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克服了艱苦的條件,感受到了孩子們誠摯的內心,收穫了不經意間的感動和孩子們真摯的友誼,同時也收穫了人生的思考。正如錢五肅王在給他夫人的信中寫道,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在支教這條路上,我們也聽到了花開的聲音,嗅到了花開的味道,我們也彷彿看到了十年後祖國大地處處都有這羣自強的青年人的身影。

記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習主席講話時説:“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着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藴,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習主席的一番話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我們——這羣代表着初生朝陽的青年人,在未來日子裏,將擔當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發揚五四精神的重任,書寫出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第9篇】2022年六月份大學生思想報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敬愛的黨組織: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麼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並指引一個人採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中國_____作為我國的執政黨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此來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

黨的十六大通過的《中國_____黨章》規定“中國_____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_____*。”這既是對於黨的性質的科學表述,也藴涵着黨的根本價值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中國_____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是_____人價值觀的根本觀點。中國_____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除了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沒有自己絲毫的特殊利益。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是中國_____存在和發展的全部依據。_____在《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一文中指出,_____,“它之所以成為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羣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羣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羣眾的利益和意志,並且努力幫助人民羣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鬥爭。”

如今,我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為了更好的向黨組織靠攏,我也應努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

第一,要認真學習,提高自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習主要靠自學,當然,必要的灌輸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要勤於實踐,改造自我。除認真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要想認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標準,不斷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任性和偏私,還要敢於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要勇於接受組織和羣眾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的目的。像周恩來同志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第三,要善於區分觀念的正確與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樂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貪圖安逸,追求吃喝玩樂。在它的影響下,一些人講“不要活得太累”,“過把癮就死”等。面對燈紅酒綠的美食城、歌舞廳、夜總會,有的領導幹部經常泡在裏面,還美其名曰“工作應酬”。對諸如此類的觀念和説法,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區分,對錯誤的東西必須要堅決抵制,否則,你原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會被這些所謂的“新觀念”所替代 。

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像毛澤東同志所説的,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彙報人:思想彙報

2022年6月16日

【第10篇】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下面是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歡迎參閲讀借鑑。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 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説,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為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為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為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為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着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集體主義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為了振興中華和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羣體為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着社會的轉型,作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範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2 對於愛情的茫然

現代社會中,愛情婚姻對於現代大學生而言不再是一個朦朧而羞澀的話題,被調查者們反映出來的這種渴望成熟愛情的思想在一定層面上也反映了他們都是很重視感情的人是有別於對待家庭的但是不管怎樣,從一定意義上説,現代大學生渴望一種理性的思維模式和理性的生活模式。此外還可以看出,對於大學生而言,愛情在其生活中還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本質上而言,如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所言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會我們重新做人,也就是説她不僅是浪漫的感情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是有性愛,感情,理想和義務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精神生活現象。如此看來,大學生對成熟的愛的選擇似乎與家庭安定形成悖論,這其實正好反映出大學生內心對愛情及其觀念強烈的衝突:一方面,他們渴望去愛和被愛,嚮往神聖成熟的愛情,這種吸引力本身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法則,它的生根發芽成長源於人類最原始的愛的需要。它是個體成熟和社會成熟達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男女之間的相親相愛,互相傾慕的美好感情;另一方面,大學生們都對他們所渴望的愛情信心不足,他們害怕被騙,更怕受到傷害,他們對於一種安定的幸福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self-defense(自我防衞),人們往往説一些和自己內心想法相反的話,本來成熟的愛情的落腳點最終會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於對社會的不信任或者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難以把握,他們選擇了放棄,甚至是否定。

會出現這一種迷茫和愛情價值觀的激烈衝突,其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兩個:

「1」 愛情的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大學生對於愛情充滿美好的憧憬,其中大多數具有濃厚的理想色彩,而對於社會現實認識得不夠深入,容易把愛情和婚姻視為同一,這樣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容易碰壁,而該年齡階段的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所以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

而婚姻除了要考慮愛情以外還有考慮諸如: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等各種因素。另一方面,現實中的戀人也並非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他們都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又各具優劣的人。這一切都使青年感到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並常常由此產生失望、彷徨、煩惱和痛苦。

「2」 社會的原因

離婚率的連年上升,社會誠信度不斷下滑,人們思想趨向越來越複雜,對於愛情和婚姻也日趨標準化這一切的一切都對大學生的愛情觀有着或多或少的衝擊和影響,甚至開始懷疑愛情的真實性。所以他們有些收起了內心純粹的感情甚至於由於曾經的挫折封閉起自己的心扉,在這樣的條件裏健康的愛情觀念以及自身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和態度都會發生畸形。

3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這個結果是一個推論,而表面的結果顯示為大學生都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並出現個人價值的傾向。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大學生的這一種個人主義的傾向是來自於其心理深層的對世界的不信任甚至於恐慌(請注意,這裏出現了一個反面的名詞:不信任)。

社會是人類的社會,由於有人的參與而帶來了人際關係的聯繫,各種利益關係的複雜化使得人們尤其是我國人們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這一種信任危機不僅僅存在於完全社會人之中,也影響着即將進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信任的大敵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除了他們自己,他們不相信別人有完成任務的能力,他們事必躬親,對別人做的事總能找出錯誤、找到缺陷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便迫使大學生不得不在進入社會之前努力汲取知識,這也是和我們調查的結果相符合的。

現在,在組織中,要讓每個人能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務,我們需要信任。信任總是出現在它的替代物消失之後。德國管理學者萊恩哈德.斯普倫格説,在他看來信任的替代物是權力與金錢。實際上,過去的目標並不包括讓每個人心情愉快,而只是完成任務。權力和薪酬可以達到目標,最初權力可以讓沒有自主意識的人服從,接着薪酬又吸引他們繼續這樣做。但對於現在接受過良好教育、有着自主意識的人來説,權力和金錢的效果都在褪色這也和第一部分中當代大學生反映出來的個人價值傾向的結果相吻合。

六.建議和展望

從作這一次的調查開始,我們就在身邊的同齡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種種氣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認為不應悲觀地看待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價值觀的狀況。畢竟,他們是渴求發展渴求進步並努力迎合社會的一羣,在這一次的調查當中,幾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將一種令人興奮的、有刺激的生活(有活力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價值觀排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男生將這一項選擇為第二重要的),從這裏可以看到他們朝陽般的氣息和生命力,的確社會需要這種生機勃勃的幹勁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發展。這種不甘平庸,積極創造的精神特質也是現代大學生身上非常可貴的品質。

而在着手寫這篇報告的時候,我們翻閲了一些資料,許多資料表現出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結果:認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和價值觀的狀況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危機時刻,但是從這一次的調查來看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還是相當理智和清楚自己所處環境的。儘管在這一次的調查中也暴露了一些諸如關於家庭、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衝突,慾求不滿等方面的困惑,但對於正處於向現代社會轉型期,全社會一時難以確立有共識的新的主導價值觀的外部環境而言,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出現浮躁,迷惑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無所適從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此階段的一切意識形態都將會成為新的價值觀確立的鋪墊和反鋪墊。

眾所皆知,人生價值的特點,首先在於價值關係中的兩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會和他人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時又有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以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於價值表現上的能動性,人既是價值的承擔者,又是價值的創造者。再次在於價值取向上的社會需要性,符合社會需要並被社會肯定的人生便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我們這一代年輕的知識分子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對我們有更大的考驗,特別是身處經濟特區的我們,在第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且各種思潮的湧入必然會讓我們面臨更多的誘惑。所以,更多地引導學生以面向未來的眼光看待現實,超越由現實問題引起的種種困惑,更多地倡導一種必要的犧牲精神,求得國家、集體與個人三者利益的統一,對於這一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盪滌中健康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裏,本着建立良好價值觀念的目的,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操作性強的建議:

1 現代信息技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影響很大,故需正確運用網絡,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念:如今的網絡,可是説是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對於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可提高大學生辨別事物是非的能力;可培養並樹立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意識;還可利用網絡上的大學生信息認識大學生、教育大學生。

2 正視自己,藉助內外力量挖掘潛能: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其本身自信心影響,最大限度的挖掘個人內在潛能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我們建議可以藉助親近的人的評價發現自己的潛能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熟悉的生活圈子,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對你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在家庭主要有父母、親戚、在外有朋友、同學、老師,因為長期的交往使他們對你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和評價,大都很中肯、客觀,這對了解自我的潛能起到了直接作用;另外一個方法則是藉助諮詢機構來了解自我潛能和發展計劃專業諮詢機構一般會設計比較具體的問題,形成一套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再輔之於和專業諮詢人士面對面的交談,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針對調查中大學生輕看家、國的結果,提供系列講座和諮詢,使大學生認識到個人目前追求的一切東西都是與家和國休慼相關的。

最後,在這篇調查報告的結尾,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大學生價值觀發展動向:

1 由於網絡時代的不斷髮展,大學生所能吸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價值觀念將陷入一個更加錯綜複雜的狀態。

2 由於大學生本身身處大學之中,所以在未來,大學對於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也將一如既往的重要,其中從現在開始到未來的日子裏面需要逐步改變的是:學校過強的共性制約以及過重的功利導向使部分學生個性發展出現偏差;過窄的專業教育以及深度和吸引度不夠的思想教育,使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和發展受到限制。

3 價值觀念中關於合作和創新的部分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同時由於個人價值的地位逐步增加會給合作和思想以及行動的創新帶來不小的阻力。

至此,我們這一次的分析報告就告一段落,雖然在這一次的調查分析中我們僅僅是探討了特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中小小的一個區域,但是,作為這一次調查主體的同齡人,我們已經深深的體會到來自於我們和所有調查主體身體裏的青春和朝陽的氣息,儘管也會有頹廢的時候,但是通過這一次的調查,我們仍然相信:世界的明天會因我們而變得更加美麗!

【第11篇】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的報告

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的報告範文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20xx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着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着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佈的《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説,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着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

【第12篇】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的調查報告

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的調查報告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20xx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着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着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佈的《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説,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着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

【第13篇】關於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優秀調查報告

他們是即將邁向社會的一羣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家的希望,他們是時代的象徵,他們純潔善良,熱情奔放,他們敢於冒險,勇於探索,他們就是當代的大學生。

目前,我國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人的價值不僅包括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而且也包括人對社會的責人和貢獻。然而,由於我國當前正處以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運作法規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衝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對其人生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其主要表現在:

(一)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贊成或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但也有人內心認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渺茫的。他們大多數雖然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但往往又未將其完全付諸行動。部分大學生把掙很多錢,當官發財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大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刻苦學習,高唱六十分萬歲;有的人甚至認為理想理想,見錢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圖。

【第14篇】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報告

大學生價值觀研究報告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 以個人價值取向為主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説,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為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為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為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為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着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集體主義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為了振興中華”和“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羣體為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着社會的轉型,作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範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2 對於愛情的茫然

現代社會中,愛情婚姻對於現代大學生而言不再是一個朦朧而羞澀的話題,被調查者們反映出來的`這種渴望成熟愛情的思想在一定層面上也反映了他們都是很重視感情的人——是有別於對待家庭的——但是不管怎樣,從一定意義上説,現代大學生渴望一種理性的思維模式和理性的生活模式。此外還可以看出,對於大學生而言,愛情在其生活中還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本質上而言,如法國劇作家莫里哀所言“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教會我們重新做人”,也就是説她不僅是浪漫的感情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是有性愛,感情,理想和義務等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的精神生活現象。如此看來,大學生對“成熟的愛”的選擇似乎與“家庭安定”形成悖論,這其實正好反映出大學生內心對愛情及其觀念強烈的衝突:一方面,他們渴望去愛和被愛,嚮往神聖成熟的愛情,這種吸引力本身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法則,它的生根發芽成長源於人類最原始的愛的需要。它是個體成熟和社會成熟達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男女之間的相親相愛,互相傾慕的美好感情;另一方面,大學生們都對他們所渴望的愛情信心不足,他們害怕被騙,更怕受到傷害,他們對於一種安定的幸福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self-defense”(自我防衞),人們往往説一些和自己內心想法相反的話,本來“成熟的愛情”的落腳點最終會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於對社會的不信任或者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難以把握,他們選擇了放棄,甚至是否定。

會出現這一種迷茫和愛情價值觀的激烈衝突,其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兩個:

「1」 愛情的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大學生對於愛情充滿美好的憧憬,其中大多數具有濃厚的理想色彩,而對於社會現實認識得不夠深入,容易把愛情和婚姻視為同一,這樣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容易碰壁,而該年齡階段的青年缺乏社會經驗,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所以會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

而婚姻除了要考慮愛情以外還有考慮諸如: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等各種因素。另一方面,現實中的戀人也並非想象中的那般完美,他們都是一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又各具優劣的人。這一切都使青年感到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並常常由此產生失望、彷徨、煩惱和痛苦。

「2」 社會的原因

離婚率的連年上升,社會誠信度不斷下滑,人們思想趨向越來越複雜,對於愛情和婚姻也日趨標準化……這一切的一切都對大學生的愛情觀有着或多或少的衝擊和影響,甚至開始懷疑愛情的真實性。所以他們有些收起了內心純粹的感情甚至於由於曾經的挫折封閉起自己的心扉,在這樣的條件裏健康的愛情觀念以及自身所追求的目標以及對生活的意義和態度都會發生畸形。

3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這個結果是一個推論,而表面的結果顯示為大學生都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並出現個人價值的傾向。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大學生的這一種個人主義的傾向是來自於其心理深層的對世界的不信任甚至於恐慌(請注意,這裏出現了一個反面的名詞:“不信任”)。

社會是人類的社會,由於有人的參與而帶來了人際關係的聯繫,各種利益關係的複雜化使得人們尤其是我國人們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這一種信任危機不僅僅存在於完全社會人之中,也影響着即將進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信任的大敵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除了他們自己,他們不相信別人有完成任務的能力,他們事必躬親,對別人做的事總能找出錯誤、找到缺陷——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便迫使大學生不得不在進入社會之前努力汲取知識,這也是和我們調查的結果相符合的。

現在,在組織中,要讓每個人能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務,我們需要信任。“信任總是出現在它的替代物消失之後。”德國管理學者萊恩哈德.斯普倫格説,在他看來信任的替代物是權力與金錢。實際上,過去的目標並不包括“讓每個人心情愉快”,而只是完成任務。權力和薪酬可以達到目標,最初權力可以讓沒有自主意識的人服從,接着薪酬又吸引他們繼續這樣做。但對於現在接受過良好教育、有着自主意識的人來説,權力和金錢的效果都在褪色——這也和第一部分中當代大學生反映出來的個人價值傾向的結果相吻合。

六.建議和展望

從作這一次的調查開始,我們就在身邊的同齡人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種種氣息:有清新的,有偏激的,也有其他的……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認為不應悲觀地看待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價值觀的狀況。畢竟,他們是渴求發展渴求進步並努力迎合社會的一羣,在這一次的調查當中,幾乎全部的男生和女生都將“一種令人興奮的、有刺激的生活(有活力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價值觀排序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男生將這一項選擇為第二重要的),從這裏可以看到他們朝陽般的氣息和生命力,的確社會需要這種生機勃勃的幹勁和理想才得以不停的往前發展。這種不甘平庸,積極創造的精神特質也是現代大學生身上非常可貴的品質。

而在着手寫這篇報告的時候,我們翻閲了一些資料,許多資料表現出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結果:認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和價值觀的狀況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危機時刻,但是從這一次的調查來看當代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還是相當理智和清楚自己所處環境的。儘管在這一次的調查中也暴露了一些諸如關於家庭、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衝突,慾求不滿等方面的困惑,但對於正處於向現代社會轉型期,全社會一時難以確立有共識的新的主導價值觀的外部環境而言,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出現浮躁,迷惑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無所適從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此階段的一切意識形態都將會成為新的價值觀確立的“鋪墊”和“反鋪墊”。

眾所皆知,人生價值的特點,首先在於價值關係中的兩重性,人既有自身的需要,要求社會和他人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同時又有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以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其次在於價值表現上的能動性,人既是價值的承擔者,又是價值的創造者。再次在於價值取向上的社會需要性,符合社會需要並被社會肯定的人生便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我們這一代年輕的知識分子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對我們有更大的考驗,特別是身處經濟特區的我們,在第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且各種思潮的湧入必然會讓我們面臨更多的誘惑。所以,更多地引導學生以面向未來的眼光看待現實,超越由現實問題引起的種種困惑,更多地倡導一種“必要的犧牲”精神,求得國家、集體與個人三者利益的統一,對於這一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的盪滌中健康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在這裏,本着建立良好價值觀念的目的,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操作性強的建議:

1 現代信息技術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影響很大,故需正確運用網絡,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念:如今的網絡,可是説是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對於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可提高大學生辨別事物是非的能力;可培養並樹立自由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意識;還可利用網絡上的大學生信息認識大學生、教育大學生。

2 正視自己,藉助內外力量挖掘潛能: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其本身自信心影響,最大限度的挖掘個人內在潛能有利於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我們建議可以藉助親近的人的評價發現自己的潛能——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熟悉的生活圈子,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對你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在家庭主要有父母、親戚、在外有朋友、同學、老師,因為長期的交往使他們對你有不同程度的印象和評價,大都很中肯、客觀,這對了解自我的潛能起到了直接作用;另外一個方法則是藉助諮詢機構來了解自我潛能和發展計劃——專業諮詢機構一般會設計比較具體的問題,形成一套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再輔之於和專業諮詢人士面對面的交談,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 針對調查中大學生輕看家、國的結果,提供系列講座和諮詢,使大學生認識到個人目前追求的一切東西都是與家和國休慼相關的。

最後,在這篇調查報告的結尾,我們展望一下未來大學生價值觀發展動向:

1 由於網絡時代的不斷髮展,大學生所能吸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價值觀念將陷入一個更加錯綜複雜的狀態。

【第15篇】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

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在本次調查後推出了《2006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着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於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於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着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於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佈的《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願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於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於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説,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淨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諮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於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中華英才網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説,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鍊有助於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着不小的影響。中華英才網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鑑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