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慶節的意義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W

國慶節的意義精品多篇

國慶節的意義 篇一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

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

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國慶節來源 篇二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看了國慶節意義的人還看

國慶節簡介 篇三

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週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裏,每個國家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力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力諾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

新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因此全國各地人民會在每年的10月1日舉行慶祝活動。2017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8週年紀念日。

為什麼把國慶節定在十月一日 篇四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何日的兩種説法

“國慶日”就是共和國的“生日”。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何日,有兩種説法。

第一種説法:1949年9月21日。1949年9月21日,全國人民渴望已久的為新中國奠基的盛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當時,就有人把這一事件看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誌。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舊中國滅亡了,新中國誕生了》的社論。社論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開幕,“這是全中國人民空前大團結的會議。這次會議宣告了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

第二種説法:1949年9月30日。當時,持這種觀點的人比較多。比如,9月30日,朱德在政協會議的閉幕詞中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工作,已經勝利地完成了。我們全體一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 baihuawen.c n和國的成立。”同天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也指出:“當我們舉行會議的時候,中國人民已經戰勝了自己的敵人,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宣言還指出:“中國的歷史,從此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全國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已宣告成立。”

第二天,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開國大典。毛主席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業已集會……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決定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於本日在首都就職,一致決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公告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時間是有先後之分的。共和國成立在先:在9月30日結束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人民政府成立於後:10月1日下午2時舉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就職典禮,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為什麼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

既然上述兩種説法中,關於新中國宣告成立的日期都不是10月1日,那麼10月1日又是怎麼被定為“國慶日”的呢?應該指出,在舉行開國大典之際,新中國的領導人還沒有考慮“國慶”一事。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政協委員馬敍倫。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敍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該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這個建議是符合歷史實際和代表人民意志的,決定加以採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

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辰”,即“國慶日”,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選一個具有標誌性的重大事件;最好是個吉利的日子。

按照這兩個條件,9月21日與9月30日,也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與閉幕之日,顯然都不太合適。10月1日,則符合這些條件:其一,在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率副主席、委員就職,無疑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這一事件若在外國,就相當於第一任總統的就職典禮;若在中國古代,就相當於開國皇帝的登基。其二,10月1日即十月的第一天,吉利。

因此,《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指出:“這個建議是符合歷史實際和代表人民意志的。”

國慶節意義 篇五

慶祝一個國家的成立和誕生。摺疊

國家象徵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徵,是伴隨着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象徵着國家的正式成立。摺疊

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摺疊

基本特徵

體現人民的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節慶典的四個基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