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國旗的誕生和意義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4W

中國國旗的誕生和意義精品多篇

國旗相關知識: 篇一

國旗是國家的一種標誌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它通過一定的式樣、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上一般不得隨意懸掛他國國旗。

在國際交往中,形成了懸掛國旗的一些慣例,為各國所公認。在建築物上或在室外懸掛國旗,一般應日出升旗,日落降旗。遇需懸旗致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升至杆頂,再下降至離杆頂相當於杆長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有的國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國旗上方掛黑紗致哀。升降國旗時,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禮,升國旗一定要升至杆頂。懸掛雙方國旗,按國際慣例,以右為上,左為下。兩國國旗並掛,以旗本身面向為準,右掛客方國旗,左掛本國國旗。汽車上掛國旗,則以汽車行進方向為準,駕駛員左手為主方,右手為客方。所謂主客,不以活動舉行所在國為依據,而以舉辦活動的主人為依據。國旗不能倒掛。有些國家的國旗由於文字和圖案的原因,也不能豎掛或反掛。有的國家明確規定,豎掛需另制旗,將圖案轉正。

各國國旗圖案、式樣*本站 *、顏色,比例均由本國憲法規定,不同國家的國旗如比例不同,同樣尺寸製作,兩面旗幟放在一起,就會顯得大小不一,因此,並排懸掛不同比例的國旗,應將其中一面略放大或縮小。

各國國旗上的圖案都有一定的含義。美國的星條旗,紅白相間的13條橫條,原意是代表美國當年的13個州。後來固定了下來,用國旗上的星代表各個州。現在旗上共有50顆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鷹和獅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徵,埃及、贊比亞、阿爾巴尼亞、奧地利、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國的國旗都採用雄鷹圖案。斯里蘭卡等國採用雄獅圖案。不丹是一個封建王國,國旗上是一條龍,既象徵國家的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

五星紅旗的意義: 篇二

紅色,象徵革命;五星呈黃色,有象徵中國人為黃種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即士、農、工、商,“四民”,但依共產意識型態,順序被改為工、農、士、商,再以現代詞彙稱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及民族資產階級)。

四顆小星環拱於大星之右,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擁護。

中國國旗的歷史: 篇三

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是在大清國晚期出現的。

(1)1873-1890年——黃龍旗(三角形)

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着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官僚,當時的總理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

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

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

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2)1890-1912年——大清國旗

三角黃龍旗由於軍艦必須懸有政府的旗號以供辨識。清廷於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黃龍旗”作為官船的旗號(注:有説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滿清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到了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為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並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

旗為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説,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

(3)中華帝國旗——1915.10.22-1916.3.22

中華帝國是袁世凱在1915年至1916年稱帝成立的政權。

袁世凱於1912年(民國元年)3月就任第二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涉嫌於1913年3月派人刺殺國民黨領導人之一的宋教仁,導致同年7月孫文等國民黨人發起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

1915年12月12日,參政院擁袁世凱為皇帝,同時宣佈1916年更改為“洪憲元年”(後來被人一拆為二,諷刺為“半是前清,半共和”),改國號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北洋政府總統府改為新華宮(今中南海),並在天壇祭天以準備登基。

1915年12月,護國軍在雲南起義,並把袁世凱的北洋軍打得節節敗退,迫使袁世凱在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帝國滅亡,其存在僅有102天(此年為閏年)。

但護國戰爭仍未停止,袁世凱本人也在同年6月6日病死。袁世凱洪憲帝制的國旗;據説曾有提議在五色旗上加紅日一輪,以表示“五族共戴一君”的含義。

(4)中華民國五色國旗——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革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

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訂為海軍旗。

五色旗由於產生於革命時期,對當時民眾影響很大,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為這樣,它又被當時各軍閥所利用,託革命之名,成為籠絡人心的工具。

五色旗組成:五色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注:有説五色旗是根據清朝的五色官旗改變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説代表的五方的顏色)

(5)1928年-1949年中華民國國旗——今台灣沿用

同盟會成立的第二年,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之妻陳淑字(一説淑宗)依孫中山的構想縫製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草案於同盟會歷次起義中被普遍採用。

1925年(民國十四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改編所屬各軍為國民革命軍時,特選該旗為軍旗。

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黨北伐成功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為中華民國國旗。採用藍、白、紅三色。

青天白日滿地旗象徵意義

“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藍色代表自由,同時也代表民族主義。

“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指示人們要有光明潔白、毫無污點的純正心地與思想;白色代表平等,同時也代表民權主義。

“紅地”象徵革命黨的熱血,指示人們要有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精神;紅色象徵博愛,同時也代表民生主義。

(6)1949年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聯鬆設計。

國旗上的五星代表意義

其中紅色象徵革命;五星呈黃色,有象徵中國人為黃種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即原“士、農、工、商”之所謂“四民”,但依共產主義意識形態,順序被改為“工、農、士、商”)。

四顆小星環拱於大星之右,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擁護。

國旗的誕生 篇四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徵求啟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從收到的3012幅圖案中選出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

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在關於國旗的討論中,會議研究決定去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濃厚,且與蘇聯國旗相仿的鐮刀斧頭標誌。最後形成以紅色為底色,四小星拱衞大星的五星紅旗方案。

2019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70年來,人民政協伴隨着新中國一起成長,經歷了怎樣一段艱辛歷程,又取得了哪些偉大成就?兩會期間,人民網聯合中國政協文史館,推出系列策劃《政協•往事》。讓我們一起走近人民政協,感受時代印記。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中南海召開。會議成立了六個小組,其中第六小組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

籌備會專門通過報紙發出徵稿啟事。最終,共收到國旗圖案設計稿2992幅,其中有38幅脱穎而出。

很多設計者把象徵長江、黃河的橫線畫到了國旗上,但有人説,黃線分割紅地,就像國家被分裂了。所以,帶有橫線的樣式都沒有被採納。

經過層層篩選、分組討論,最終,來自上海的曾聯鬆,設計的“紅地五星旗”受到眾人矚目:

一顆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分別代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每個小星都有一角指向大星的中央,並且圍繞在大星的周圍,以示團結。

最終,這幅設計稿經過稍加修改,於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