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華羅庚的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華羅庚的故事(新版多篇)

關於華羅庚的.故事 篇一

華羅庚是一名世界有名的科學家。在他20歲時,他得了瘟疫,奄奄一息,發了高燒,大家都以為他可能會死了,誰知奇蹟湧現了,華羅庚的燒退了,但全部左邊半身全都痛起來,成果,左腿曲折變形,最後便落了個終身殘疾。國中畢業後,華羅庚給父新當助手,在工作之餘,他仍然刻苦研究數學。當時,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引起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的主任——熊慶來的注意。1936年,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任教之後,去劍橋學習,哈代告知他,兩年內能獲得博士學位。正常情況下,博士學位要三年才幹獲得,而且可以在國內可以謀一官半職。可華羅庚就説了一句話: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得學位。後來,由於他的刻苦,獲得了卓絕的造詣,成為了美國一所大學的終身教授。但他沒有自滿,而是經常到各地講學,這位數學家的最後一刻就是倒在主席台上。

在當時,有這樣一句話: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華羅庚説過一個笑話:一個小偷想偷教授的東西,可那位教授一説:“我是教授”,那小偷一聽,就走了。這個笑話不就闡明,當時教授不僅待遇差,而且不受人尊敬。華羅庚很多著作就是在“燈”下完成的。後來,他的待遇才慢慢的好了起來,這闡明,華羅庚學數學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民從,為了大眾,他一直工作到最後一刻。

我一直記住華羅庚對哈代説的那句話: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得到學位的。知識是無價的,能讓自己受用一生。而混一張文憑,只能讓你誇耀一時。時間如流水,在你還沒有因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而感慨時,快學習吧!只要你學習華羅庚的精力,抓緊時間學習,説不定有一天,你的名字也會在史冊上湧現!

數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 篇二

今天是星期天,已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我感到特別的輕鬆。

終於可以出去好好的玩一玩啦,正當我規劃怎麼玩的時候,突然間我看到了爸爸桌子上放了一本書——《數學家華羅庚》,當我打開第一頁我就被裏面主人公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華羅庚小時侯很愛動腦筋,下課,別的同學都出去玩了,他還在教室裏想老師講的問題,有時侯由於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同學叫他,他都聽不見。久而久之,同學們送了他一個外號,叫他“羅呆子” 。

華羅庚國中畢業後,考進了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到最後一個學期因為家裏實在拿不出50元食宿費,只好退學,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國中文憑。但是不能上學並沒有阻擋華羅庚愛學習的勢頭,失學回家後一邊自學數學,一邊幫助父親照顧小店,他一鑽進數學題就好象進入了無人之境,不是忘記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氣走了,還經常算錯了帳多找了錢。父親氣極了,有一次他把華羅庚的數學書燒了,華羅庚心疼得暈倒在地。

1932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了一名管理員,他一個人幹好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認真地自學。

看完了這本書我心裏總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剛剛的我還在想完成作業要去哪裏玩了,對於作業就像是一項任務,早點做完就有多的時間玩。想想華羅庚小時候的學習條件那麼差他都可以那麼努力地學習,我們更應該像他一樣勤奮地學習。讀了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關於華羅庚的故事 篇三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刻苦學習,然而,華羅庚卻被叫去看店(賣棉花的鋪子)。

有一次,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説要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麼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説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了一包棉花走了。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師傅便讓他坐車追,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説:“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説:“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説:“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回家後,又計算起來……

華羅庚十二歲那年,民國政府已經存在十多年了,民國政府採取了新式教學方式,在各地興建學校。華羅庚在這期間,他進入江蘇省新式學校金壇縣立國中學校讀書。剛剛人學,每個孩子都會對陌生的課本愛不釋手,華羅庚就對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華羅庚對自己的興趣持之以恆,在數學上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天賦,被人稱為“神童”。

可能是兒童的共性,上國中時,華羅庚一度學習不認真,有些貪玩,甚至連數學考試也有不及格的時候,我國着名教育家王維克後來説,華羅庚雖然貪玩,但勝在思維敏捷,對數學題解題技巧有十分獨特的見解。

數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 篇四

華羅庚,著名科學家,1910年生,江蘇金壇縣人,長期從事數學研究和應用數學試驗及推廣工作,被稱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數學家之一”。

華羅庚的父親在縣城石拱橋邊上開了一個小小的店鋪,每年春蠶結繭的季節,代別人收購蠶絲,收入微薄。辛亥革命的風暴,衝擊到金壇縣,華羅庚的父親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地位,也捲入這場風暴,可是風暴稍現即逝,小鎮沒有什麼變化,貧窮的依然貧窮,愚昧的還 是愚昧。華羅庚的父親心灰意冷,成了一個因循守舊的宿命論者。

童年的華羅庚很貪玩,特別喜歡體育活動。父親的小店裏有一排櫃枱,被華羅庚看中了,他把櫃枱當作鞍馬,常常跳來跳去,跳得全家人都頭疼。他還 喜歡看戲,當時農村唱戲,在穀場上搭個台子,看戲不用花錢。華羅庚常常擠在前面,從開鑼看到深夜 散場。一年一度的燈節,更是他愜意的時刻。有一次,他在鬧燈節的隊伍裏,看到一個人裝扮成又高又大的“菩薩”,手舞足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散戲後,他跟着這個“菩薩”走了好幾里路,到城外一座古廟裏,看見那個人脱去戲裝,摘掉道具,露出又瘦又小的原形,才心滿意足地走回家去。他玩得如痴如呆,而功課常常不及格,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他“羅呆子”。母親生氣地説:“我們前世作了什麼孽呀?生下這麼一個呆子!”

其實華羅庚一點也不呆。他十分聰明,而且還 很懂事,家庭生活不寬裕,他就幫助母親纏紗換錢以維持家中的生活。

華羅庚剛上國中時,並沒有顯示出超眾的才華。他對數學、語文課雖有興趣,數學習題也做得快,可是字寫得不太好,作業塗改又多,分數平常,並沒有引起老師的注意。1923年,華羅庚上國中二年級時,來了一個教數學課的青年教師,叫王維克,很有學問,是意大利詩人但丁名著《神曲》的翻譯者。這位多才博學的老師發現了華羅庚的數學天賦,就精心培養他,鼓勵他勇敢攀登數學科學高峯。這對於華羅庚後來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

想一想:呵呵!大數學家小時候竟也稱為“呆子”,沒聽説過吧。還 好,他遇到了“伯樂”王維克老師。小朋友,你的伯樂就在你的身邊,只要你是一匹“千里馬”啊。

數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 篇五

華羅庚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出生於魚米之鄉的江蘇太湖西北一個名叫金壇的小縣城。

華羅庚從小就愛動腦筋,讀國中時,他的數學天分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國中畢業不久,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華羅庚輟學了。以後,他就幫助父親打理小雜貨店。

熱愛數學的他,並沒有因為失學而放棄鑽研數學的機會。為了擠出時間學習,華羅庚每天天還 沒亮,就起牀點着油燈看書,常常全神貫注到忘記了時間,直到顧客來敲門買東西,他才趕緊跑去開門招呼客人。白天,顧客來了,他就幫父親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趕緊埋頭看書或演練數學題。

有一次,華羅庚正在櫃枱上奮筆疾書,這時,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看着貨架上的筆問道:“這筆多少錢一支?”他頭也沒抬,脱口而出:“586892!”男子轉頭對着華羅庚驚詫地問道:“多少錢?”“586892!”男子不説話了,帶着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往店外走,正好撞見從外面辦事回來的華羅庚的父親。一問才明白,原來,華羅庚回答的是一道數學題的答案。等顧客走後,父親強忍住的怒火終於發泄出來,他臉色鐵青,一把從櫃枱上扯過稿紙,撕得粉碎。他警告華羅庚説:“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下次還 這樣,我就把你這些稿紙全部燒掉!”

華羅庚就是這樣,邊幹活邊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如飢似渴地學習。無論是數九寒天還 是盛夏酷暑,他都堅持不懈地刻苦鑽研,就連一場大病使他終身殘疾,都沒有難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強。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力,不斷地朝着數學的殿堂大步邁進。他僅用了五年時間,自學了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為獨立研究數論夯實了基礎。

有志者事竟成。1930年春,十九歲的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看後對他大加讚賞,邀請他到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助理員。他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常常通宵達旦地鑽研數學。半年之後,華羅庚已經和研究生坐在一起聽課了。第二年,華羅庚的論文開始陸續在國外著名的專業雜誌上發表,清華大學也破例將只有國中學歷的華羅庚晉升為助教。

從國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的時間。幾年之後,華羅庚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回國之後,成為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

華羅庚不僅在學術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更有一顆拳拳赤子之心,始終表現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1946年9月,華羅庚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前去講學,後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在那裏,華羅庚和家人有漂亮的洋房和豪華的汽車,生活條件十分優越;學校還 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科研環境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當新中國誕生的消息傳來,華羅庚毅然地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在給留美的中國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

這就是華羅庚,不僅代表了當時中國學術的巔峯,更是中國人的脊樑。

數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 篇六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刻苦學習,然而,華羅庚卻被叫去看店。有一次,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説要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麼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説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了一包棉花走了。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師傅便讓他坐車追,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説:“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説:“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説:“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回家後,又計算起來……

1979年,我國着名數學家華羅庚應邀到英國講學。在一次宴會上,一位美國女學者來到華羅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揚聲問道:“華教授,您不為自己當初回國感到後悔嗎?”這裏説的“當初”,是指1950年。那年春天,華羅庚欣聞祖國大陸解放的消息,毅然放棄在美國優裕的條件,帶領全家人回國。途徑香港時,他發了一封《致留美學生公開信》,信中寫道:“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建立。”“為我們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面對這位女學者不友好的提問,華羅庚堅定而又禮貌地回答説:“不!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回國,是要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做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舒服,活着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祖國。”鏗鏘有力的回答,擲地有聲,愛國的摯情,溢於言表,充分體現了他愛國情操。孩子們,從數學家華羅庚的兩個小故事中,我們是不是要鼓勵自己認真學習數學,同時,更要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關於華羅庚的故事 篇七

華羅庚,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現代數學之父。在他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説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由於青年時代受到過“伯樂”知遇之恩,華羅庚對於人才的培養格外重視,他發現和培養陳景潤的故事更是數學界的一段佳話。

數學家華羅庚的小故事 篇八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着走着;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於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説: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

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

膽大的華羅庚笑着説:“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説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着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説:我怎麼能知道呢?你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呆子’。”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説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

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説道:“等你將來當了數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華羅庚不顧鄰家孩子的嘲笑,堅定地説:“以後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

當然,計算出這些石人、石馬的重量,對於後來果真成為數學家的華羅庚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裏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起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裏走來,馬上坐着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非常虔誠。拜後,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裏投入錢,就可以問神問卦,求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後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為什麼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麼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説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着“菩薩”。看到“菩薩”進了青龍山廟裏,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裏面看。只見“菩薩”能動了,他從馬上下來,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粧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來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裏的每個人,人們終於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呆子”了。

關於華羅庚的故事 篇九

中學畢業後,他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在牀上躺了半年之後,病雖然痊癒,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裏,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關節劇烈的疼痛,拄着枴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

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

數學成績不好引起華羅庚的警覺,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趕上去。於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數學課本看,尋找數學題來做,漸漸地對數學產生了興趣。

有一天,數學老師李月波把課講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題讓大家去做。題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當其他同學還在冥思苦想時,華羅庚卻很快舉手回答:“23!”李老師頗為驚訝,走過來詢問:“你看過《孫子算經》,它是中國的?剩餘定理?,傳到西方後被稱做?孫子定理?”。老師又問:“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説説,你是怎麼算出來的?”華羅庚不緊不慢地陳述了他的思考演算過程:“我是這樣想的:這個數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這道題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餘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數了!”老師興奮地告訴同學們:“華羅庚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確的。”從此,全班同學對華羅庚刮目相看了。

華羅庚的數學智慧,讓老師大為驚喜。老師的鼓勵又使得華羅庚興趣大增,在數學上加倍用功,於是,數學成績便突突地往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