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7W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多篇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一

教學案例:

張廣平老師把收錄機放在講桌上,然後喜氣洋洋地對學生説:“同學們,老師現在要了解一件事,喜歡聽河南戲的小朋友把手舉起來。”曲沃縣離河南很近,同學們熟悉河南戲,機靈的孩子們知道老師要放戲曲錄音,便不約而同地舉起手,隨後便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我喜歡”、“我喜歡”。

老師説:“好!老師也很喜歡,不過河南戲很多,昨天老師選了一段精彩的,請大家欣賞欣賞。”

老師放豫劇《花木蘭從軍》中的《誰説女子不如兒男》。

有的學生如痴如迷地聽着,有的學生竟跟着手舞足蹈地唱起來。

老師説:“請小朋友再認真聽一遍,然後試着唱唱你最喜歡的一句。”老師重放。

這一下學生可得意了,教室裏熱鬧起來,七嘴八舌地唱起來,有的唱:“白天去耕地,夜晚來織棉”。有的唱:“誰説女子不如兒男。”有的唱:“劉大哥講話理太偏”。有的竟能整段唱下來。學生還真是都積極地參與着。

當學生漸漸靜下來的時候。老師説:“咱們齊唱一句‘誰説女子不如兒男’吧!”師生們有滋有味地重複唱着這一句。

老師説:“同學們看課本63頁,帶上感情自由讀《木蘭從軍》,反覆熟讀課文,一直讀到能看到花木蘭站在了你的面前為止。今後我們再唱‘誰説女子不如兒男’時就更有感情了。”

我們看到學生十分投入地自由讀課文,用探究的眼光,用真誠的口氣,在呼喚着花木蘭快點走到自己面前。

熟讀課文大約15分鐘。

老師説:“在剛才熟讀課文的過程中,誰看到了花木蘭站在了你的面前?”

學生紛紛搶着回答:“我!”“我!”“我!”

有一個淘氣的小男孩説:“老師,我看到了,花木蘭是一個好好漂亮的姑娘呢!”

教室裏一陣笑聲。

老師也笑着説:“是嗎?我也看到了花木蘭是一個十分漂亮的姑娘,還是十分勇敢的姑娘,大家想一想,這麼漂亮的勇敢的姑娘是怎麼説服家裏人替父從軍的?”

學生沉默片刻後説話了:

有的説:“她肯定説,父親,你年齡大了,跑不快,讓我替你去當兵吧!我會打勝仗的”。

有的説:“她肯定是説,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吧,我不會給你們丟臉的。你等我的好消息吧”。

有的説:“她肯定説,爸爸、媽媽,我才不怕吃苦呢!我女扮男裝,照樣會打仗”。

還有的説:“她肯定迸會説,小弟弟,你照顧好爸爸、媽媽,我給你拿獎盃回來”。

學生的思維在互相碰撞中不斷進發出耀眼的火花。

老師説:“小朋友想象得真好,把老師都説服了。那麼大家一定會抄寫好這三個生詞吧!抄一抄,再各寫一句話。”老師邊説邊把“勝利”、“將士”、“徵兵”三個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寫生字詞,寫句子,時時鼓勵着學生。

課堂小結時,老師興奮地説:“今天同學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名字叫……”

“花木蘭”!學生也興奮地搶答着。

“好!讓我們再齊唱三遍‘誰説女子不如兒男’吧”。

師生在昂揚和諧的氛圍中走出了教室。有的學生還邊唱邊比比劃劃地跑在操場上玩耍。有的聽課老師也小聲哼着走出了教室。

案例分析:

課後我們和授課老師一番對話:

問:“這節課你自我感覺如何?”

答:“我本人自我感覺還是良好的。還是聽聽各位老師的意見吧”。

問:“這節課的目標你覺得把握的怎樣?”

答:“這節課的目標是反覆熟讀背誦課文,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學習6個生字,我覺得今天在我設置的“籠罩”裏,學生很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努力做一個發展的人。”

問:“你説的‘籠罩’是什麼意思?”

答:“我先放一整段戲曲,然後重點學會唱‘誰説女子不如兒男’一句,就是給學生創設一個利於學習本文的環境,使這個環境緊緊地‘籠罩’着學生的身心,學生在這個‘籠’裏面不知不覺地就‘熟’了”。

問:“我們覺得你在語文的人文性方面做得很巧妙,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答:“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統一的,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我想學生在熟讀課文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對花木蘭的崇拜之情,花木蘭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對學生的終生髮展是有益的。這裏我不強調讓學生學習花木蘭的什麼什麼精神,而是讓他自己去感悟,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嘛”。

新課程倡導師生共同成長。從這節課裏,我們確實看到了有收穫的不僅是學生,老師同時也大有收穫,我們這些教研員也大有收穫。張老師在這裏用一種環境 “籠罩”學生的身心,使我們很受啟迪,對二年級學生來説,他們儘管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但沒有強制性的約束是不行的,這個“籠罩”既有開放性又有強制性,還有藝術性,學生在這個“籠罩”裏確實是不知不覺地“熟”了。

反過來,我們設想一下學生,這節課一定能給他們留下難忘的印象。如果在此節課前會唱“誰説女子不如兒男”,那麼他(她)在這節課上得到了深一層的感悟;如果在此節課前不會唱“誰説女子不如兒男”,那麼他(她)會為這節課學會了唱而自豪。

花木蘭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學生的記憶裏,成了他們崇拜的偶像。學生樂於學生字詞,敢於想象,通過這節課,我們看到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二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

花木蘭這個名字早已耳熟能詳, 而木蘭從軍的故事家喻户曉、傳誦不衰。本文通過描寫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木蘭顧全大局、為國分憂的優秀品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尤為如此。因此,在上課之初我要求“盡情地讀,大膽地説”。“看誰得到的花最多?”話音剛落,許多學生就已經躍躍欲試了。

在上課一開始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她(木蘭)是怎樣一一説服家人的呢?為了切身體會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和她對家人的熱愛,此時運用“模仿表演”請大家展開想象,演一演木蘭是怎樣説服家人替父從軍的?這樣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寬了學生思維,鍛鍊了思維能力。

其次,我把學生帶入第二個片段“木蘭説服了全家,穿上戰袍,裝扮成小夥子,告別了家鄉和親人,隨着大軍到邊疆打仗去了。戰爭持續了十二年,木蘭為國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將軍。”我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和比較讀來感受這位毫不遜色於男兒的巾幗英雄,學生不同的語速和語調體現了他們對課文理解的程度。作者略寫了花木蘭軍營生活和作戰情況,只以“戰爭持續了十二年,木蘭為國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將軍。”這一句輕輕一點,但內涵十分豐富,啟迪讀者的聯想——多年征戰,時間長,戰況烈,對於一個女孩子又談何容易!

學生們敢於“盡情地讀,大膽地説”,我感到非常的高興,這不僅説明他認真地參與了,而且積極地思考了。從這節課裏,我看到了有收穫的不僅是學生,我 同時也有了很大的收穫。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

教學片段:

老師: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徵兵的文書。木蘭見到上面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這兩個句子中同一字組成的不同的詞語嗎?

學生:“緊急”和“焦急”。

師問:他們一樣嗎?

生1:不一樣,緊急是指事情很急,必須馬上去辦。

生2:緊急就是説一刻鐘都不能拖延了,必須馬上去辦。

生3:課文中就是説,徵兵很緊急,説明戰爭前線急需人去增加力量;

師:同學們説得可真好,那焦急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1:焦急就是很着急的意思,焦急萬分就是非常非常的着急,已經着急得不行了;

師繼續:那課文中誰在着急,她到底着急什麼呢?

生1:是木蘭着急,她着急爸爸年老多病,如果讓爸爸上戰場的話,不僅沒有作用,而且可能爸爸會被敵人殺掉,丟了老命回家;

生2:我要補充,她還着急,弟弟很小,也不能去參軍;

生3:我還要補充,木蘭還為自己着急,爸爸不能去,弟弟不能去,而自己又是個女的,而女的規定是不能參軍的,所以她很着急;

師:對啊,木蘭還真是着急啊,為爸爸着急,為弟弟着急,為自己着急,但雖然如此,她還是很想——出示卡片:為國為家分憂

師:你覺得木蘭是個怎樣的人?

生:非常愛國;

生:也愛自己的家人

生:我覺得她愛家人,也愛祖國,

師:於是她最後終於説服家人,——出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學生連讀兩遍。

她會怎樣去説服呢?同桌互相練説。

片刻之後,學生交流。

反思:

孩子敢於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疑問,我感到非常的高興,這不僅説明他認真地參與了,而且積極地思考了。新課程倡導師生共同成長。這節課裏,有收穫的不僅是學生,老師同時也大有收穫,很受啟迪,對二年級學生來説,花木蘭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學生的記憶裏,成了他們崇拜的偶像。學生樂於學習字詞,敢於想象,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孩子們的回答讓我這個做老師的感慨萬千。人的生命演變正如季節變化一樣,時序是不能變更的。兒童時代是人生的早春,這是一個想象豐富、充滿夢幻的時期。受孩子們的啟發,反思今天的教學,已不能再簡單地理解成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學的流程也不再是簡單地教,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豐富得多。另一方面從教師設想、計劃的教育過程到實際進行着的過程,從教到學,學生髮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動態轉化和生成的過程。強調課堂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如出現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預見的情形,成了本堂課的精彩之處。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突發性的問題,五花八門的回答,要善於傾聽,敏鋭感受,準確判斷最有價值的新鮮信息,抓住時機,根據實際態勢及時作出抉擇,在教與學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學相長。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三

教學目標

1. 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能在熟讀劇本的同時學習表演。

3. 初步瞭解劇本的基本結構,學習劇本內容,知道木蘭為什麼替父從軍,學習花木蘭自信自強,報效國家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初步瞭解劇本的基本結構,學習劇本內容,知道木蘭為什麼替父從軍,學習花木蘭自信自強,報效國家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自古以來,我國湧現了很多讓人們千古傳頌的英雄豪傑,你能給大夥兒介紹一個嗎?

2.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將軍,她的名字叫花木蘭。

3.小朋友,你們知道花木蘭和你們剛剛説的英雄有什麼不同嗎?(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你們剛剛説的英雄中女的很少?)

4.我國古代男尊女卑,男的可以當兵,女的卻不能從軍。那麼花木蘭怎麼能去從軍的呢?

5.帶着這個問題,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木蘭從軍》

二、初讀感知

(一)練讀

1.請小朋友們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注意將生字的字音讀準,讀完後標好自然段。

2.與同桌輪流讀一遍,注意將句子讀通順。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再讀一遍課文,注意要將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檢查

1.出示生字詞。

名字徵兵勝利朝廷年齡理應説服年老多病焦急萬分赫赫戰功英勇善戰文靜俊美

2.多音字。

燕子 燕山

將軍 將士

3.課文一定也能讀好。

(1)齊讀第一段,師評。

(2)指名讀第二段,自評。

(3)指名一組讀第三段,其他生評價。

(4)男生讀,女生評。

4.解決問題。

小朋友們課文都讀通順了,那麼剛才的那個問題能解決嗎?花木蘭怎麼能去從軍的呢?——女扮男裝

三、精讀第一、二自然段

(一)小朋友們真聰明,那麼花木蘭為什麼要女扮男裝去從軍呢?

1.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再説給同桌的小朋友聽。

2.指名交流體會。(恩,小朋友們説的都不錯。)

3.花木蘭所處的南北朝時期,時局動盪,戰爭頻繁。(經常發生戰爭)

4.那時侯,朝廷對老百姓發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書。這一天,朝廷下達的一份文書張貼了出來,這是份一般的文書嗎?(緊急徵兵文書)

5.木蘭看到這文書後,有什麼感受?(焦急萬分)

6.花木蘭為什麼會感到焦急萬分?她是怎麼想的?指名説,指名讀,強調“焦急萬分”。

7.可以不去呀,或者等過幾年弟弟長大了再去呀,強調“緊急徵兵”。體現愛國精神。

8.説話訓練:因為……所以,花木蘭要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二)花木蘭此時已打定主意,替父從軍,但戰場上兩軍廝殺,充滿了艱辛和危險,花木蘭的家人怎麼會同意她去的呢?(説服)

1.假設你是花木蘭,你準備怎樣説服你的家人呢?小小組中相互説。

2.老師就是花木蘭的家人,指名來説服老師。

(三)就這樣,花木蘭為了她那年老多病的父親,為了她那年紀尚小的弟弟,更為了她深深熱愛的國家,毅然地踏上了從軍之旅。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小朋友,通過你們的朗讀,我看見了一個勇敢、堅毅、視國事為己任的花木蘭,也明白了她為什麼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讚賞。她不愧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讓我們一同牢牢記住她的名字——“花木蘭”。

四、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名、徵、兵、父、病、男

2.説説如何記住這些漢字。

3.教學“疒”,範寫“病”。

4.學生描紅。

五、課後練習

剛才,小朋友都當了一回花木蘭,展開想象,説服家人,替父從軍。課後請小朋友把“木蘭怎樣説服家人的”幾句話寫下來。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四

《木蘭從軍》講述了木蘭代替父親去征戰的故事。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這篇作品閲讀訓練試題及其部分參考答案,僅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對你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附加題:

“木蘭從軍”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裏諸少年皆次當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弛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餘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木蘭從軍閲讀題目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少習射(少年時) B、市鞍馬(買)

C、長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裝(穿) 2、翻譯句子(4分)

⑴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

⑵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3、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是哪一句?(用原句回答)(3分)

木蘭從軍閲讀答案

1、D 2、(1)木蘭是古時候一個民間女子。(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做。

3、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木蘭從軍譯文

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着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給馬在集市配馬鞍,替父親出征。逆黃河而上,翻越黑山,騎馬轉戰共十餘年,多次建立功勛,屢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蘭從軍的事情後就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認識1個識字部首。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説説花木蘭是怎樣説服家人的,並能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第一段,知道木蘭是我國古代一位女英雄;學習文中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夠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緊扣“女英雄”,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説説花木蘭是怎樣説服家人的。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2課。齊讀課題。

2.出示第一段複習。(板書:女英雄。)

3.引導學生看木蘭女裝圖,讓學生感知木蘭的女子形象。

4.在古代,像這樣一位女子,應該足不出户。在家中,種桑養蠶,紡絲織布,繡花刺字。可是,木蘭卻成了女英雄。你心中的英雄是什麼形象的?

小結:發現沒有,你們心中的英雄都有一顆保家衞國的心,由此可見,木蘭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女子了。

二、精讀品味

(一)感知愛國愛家

過渡:讓我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最能體現木蘭熱愛祖國的句子來吧。

1.生仔細讀文後交流。

2.出示: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

“理應”什麼意思?(應該)這句話什麼意思? (自己應該為國為家分擔憂愁。)

3.國家有何憂患,家庭又有什麼憂愁呢?請你再讀第二段,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讀完了,我們來看這段話。(出示第二段)

4.引導學生感悟“國憂家愁”,指導朗讀。

1)國憂是什麼?(板書:國)指名讀。

a.凸顯1、2句,積累詞語:戰事不斷

b.北方戰事不斷,邊防將士死傷無數,情況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緊急徵兵。誰來讀好它?指名讀。再讀。

c.此時,國家正遭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敵人正在燒殺搶掠。假如是你,你怎麼辦?(我要為國出力……)

對,國家的興盛與滅亡,是關係到每一個國家成員的。沒有大家庭的安寧,哪有小家庭的温馨?國家有難,作為一份子,理應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就是人麼常説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出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齊讀)

2)過渡:國憂如此,那家愁又是什麼?(板書:家)指名讀。

a.凸顯4、5句話。

父親年老多病,弟弟幼小,家裏情況不如人意呀。你再讀。

b.凸顯“焦急萬分”,讀好“焦急萬分”。

師:面對這國憂家愁,木蘭的內心怎麼樣?(焦急萬分)“焦急”換個詞怎麼説?(十分着急)能理解這種心情嗎?用朗讀表達出來。

3)指名朗讀1234句。

師生評讀。

5.木蘭焦急過後想到了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 她怎樣去為國為家分憂的?她決定怎麼做?

指名讀:她説服了家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引讀出堅定的語氣。

6.引導説話

1)同學們,透過這句話的字面,你還能發現什麼?(家人不同意)

2)從哪裏看出來的?“説服”就是木蘭和家人講道理,讓家人同意她替父從軍。

3)鋪設説話語境

木蘭的家人有哪些?

你是她的弟弟,你同意姐姐離家嗎?你有什麼不理解的?

你是她的母親,你同意女兒從軍嗎?你擔心什麼?

你是父親,你同意孩子代替你嗎?為什麼?

家人都不同意她從軍。可是木蘭一心想着國家,只好一一説服他們了,她是怎樣説服家人的?想不想演演木蘭?

4)請你選擇一個説服對象,同桌先練一練。

5)説話表演。

師:小木蘭們,現在我就是你的家人,你來説服我吧!

a.弟弟:姐姐,你為什麼去從軍呀?你可是家裏的頂樑柱呀!你走了,爸媽怎麼辦?

b.母親:兒呀,你可不能去呀,你是個女孩子,怎麼生活呀?

c.父親:木蘭呀,國家有難,爹知道不能不去,文書上是爹的名字,還是讓爹去吧。你畢竟是個弱女子呀!

小結:你們的説服讓我感受到木蘭愛國愛家的高尚品質。(板書:愛)

她能夠堅定想法,為國為家分憂,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果真是一位——女英雄。

8.朗讀第二段

過渡:你敬佩她嗎?誰能通過朗讀告訴我們呢!

指名讀。你讀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你讀出了那份焦急,那份堅定。

(二)感知為國立功

引讀: 與親人的離別讓人傷心難過,可是為了國家的安危---木蘭告別了親人,披戰袍,跨駿馬,那威武的樣子不亞於男兒。一路上,她---渡黃河,過燕山,不辭辛勞,千里迢迢,終於---來到了前線。大家捧起書讀一讀第三段。

1.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2.我發現你重點讀出了這四個字“披、跨、渡、過”,能説説為什麼這麼讀嗎? (很快)為什麼要快?(戰事緊急)真是個愛讀愛想的孩子,能夠讀出自己的感受。

3.你們讀出什麼感受了?(很勇敢)怎樣勇敢?

從軍很辛苦,路途艱難,但木蘭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往直前。太值得大家學習了。把你的感受送進去讀吧!

4.在木蘭心中,國事當頭,戰事緊急。古文《木蘭詩》中是這樣描述木蘭趕往前線的。(出示古文“旦辭爺孃去……”)師解釋“旦”“幕”及大意。艱辛、困難都拋到了腦後。老師也為之感動,我也要讀。

5.老師讀得如何?你們一定比我讀的還好。齊讀。

評:你們讀出了重點詞,讀出了花木蘭的英姿颯爽,勇往直前。讓我感覺到花木蘭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一點兒也不輸給男孩子的氣概。

6.戰場上,花木蘭又如何呢?出示第二句讀。你知道了什麼?

1)交流:立功了。從哪裏看出來?赫赫戰功什麼意思?

2)多年是多少年,你知道嗎?木蘭在邊疆一蹲就是12年呀,她帶領軍隊打敗了敵人的許多次侵略。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齊讀詞語)

7.想不想看一看這位女英雄?(出示戎裝圖)指導讀。

瞧,她躍馬提槍,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一次又一次用智慧打敗了敵人。我們送個詞語給他,那就是——英勇善戰。(板書:英勇善戰)由於她的英勇善戰,她為國立下赫赫戰功,因此,她成了軍中英雄,成了大將軍。看,軍旗上寫着大大的花字,多威武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木蘭奮勇殺敵的情景吧!。

8. 出示朗誦第三自然段。

9.引導背誦第三段。

老師看到你都會背了,是嗎?你怎麼記住的?願意為我們展示一下嗎?

小結:讀到這裏,木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木蘭是名符其實的——女英雄。

(三)體會木蘭雙面

1.戰爭勝利了,戰功赫赫的女英雄花木蘭回到闊別12年的家鄉,脱下了戰袍,換上了心愛的女裝,來探望她的將士們怎麼樣呢?默讀第四段,畫出有關詞語。

2.出示女裝圖交流

師:大家看,重回女兒容貌的花木蘭還是那麼美。當將士們看着穿上女裝的木蘭時,都——驚訝。驚訝什麼?(板書:文靜優美)

3.説話訓練:有的將士忍不住説:天哪……

4.是呀,將士們怎麼也沒有想到,英勇善戰的的花將軍竟是位文靜俊美的姑娘!怎麼也沒想到,面前這文靜俊美的姑娘竟然就是戰場上英勇善戰的軍中英雄!捧起書,讓我們齊讀第四段,讀出那萬分無比的驚訝吧!

5.齊讀第四段。

小結:將士們,同學們,就是這麼一位文靜俊美的姑娘,她也同樣能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英雄啊!

三、總結延伸

1.指着板書小結:

現在,我們更深入的認識了花木蘭:她愛國愛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戰場上,她是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生活中她又是文靜俊美的姑娘。她真不愧是——女英雄。難怪她的故事千古傳頌。

2.人們以多種形式傳頌着這個故事,我國豫劇《花木蘭》就廣為流傳,課前老師選了一個精彩唱段,我們一起來欣賞。(播放:誰説女子不如男)戲中唱的好: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3.同學們,花木蘭只是眾多巾幗英雄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古今中外,在各個領域裏都有許多傑出的女子。如:科學家居里夫人,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巾幗英雄穆桂英……她們的故事值得我們去閲讀。讓我們走進課外閲讀,蒐集她們的故事,去領略她們的風采吧!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敍述故事大意。

2、會認16個字,會寫8個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為”。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我國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蹟,初步培養學生不怕困難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會講木蘭的故事。

教學難點:

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會講木蘭的故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木蘭從軍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課件)師生一同欣賞花木蘭的影片。

2、讓學生講一講看到的景象。

3、學生打開書指讀一遍課文。

二、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小組互相解決。

2、引導學生説一説明白了什麼。

3、你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嗎?

4、在對課文理解的同時,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5、去掉拼音讀一讀讀生詞、生字。

三、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站”、“徵”、“扮”三個生字。

2、其他生字學生獨立書寫。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後再下筆。

四、課內延伸

1、講一講課下蒐集的故事,評選出“故事大王”。

2、把課文以及課外故事中的好詞、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七

一、教學要求: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木蘭愛親人、愛國家和勇敢、剛毅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師:在課下老師瞭解到許多同學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就請一位同學把《木蘭從軍》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好不好?

2、學生講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讀課文。

2、師:花木蘭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3、學生思考發言。

(三)再讀課文,閲讀理解,指導朗讀

1、師:你最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能説一説理由嗎?

2、學生自讀喜歡的段落。

3、師生交流,生生交流。

學生朗讀,説理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出示課件並板書。

第二段聯繫《弟子規》中的“首孝悌”,注意體會木蘭的“思想矛盾,心情複雜”,讀出木蘭最初的矛盾和做出決定後的堅定、果敢。

第四段聯繫唐詩《從軍行》、《出塞》、《涼州詞》引導學生構想木蘭在戰場上的英勇善戰。

第五段中,教師點撥:

如果你是和木蘭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將士,看到一身女兒裝的花將軍,你會是什麼表情?為什麼驚呆?後來又是什麼心情?為什麼佩服?

引導學生帶着既驚訝又佩服的感情讀。

1、按照板書梳理木蘭的成長過程。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指名讀課文,同學評價。

(四)引導評價,鼓勵多角度思考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拓展

1、你還知道我國曆還有哪些女英雄?

2、花木蘭這個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愛。大家通過各種形式來傳唱、歌頌她。下面我們來聽一聽由豫劇演員常香玉演唱的豫劇《花木蘭》選段。(播放豫劇《花木蘭》)

3、這篇課文是由我國北朝時期民歌《木蘭詩》改編的,在課下有的同學找了資料,許多同學已經會讀了,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木蘭詩》。(出示《木蘭詩》課件)

(六)選擇性作業

1、喜歡《木蘭詩》嗎?那就背一背吧!

2、蒐集女英雄的資料,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3、把花木蘭的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

4、喜歡唱歌的同學學一學豫劇《花木蘭》吧!

《木蘭從軍》閲讀題的參考答案及翻譯 篇八

設計理念: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大家都知道花木蘭是古代北方的一位女英雄。對於花木蘭的本領、品格,我們後人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我們的孩子卻對她不甚瞭解,對於花木蘭究竟為什麼替父從軍,怎麼替父從軍知之甚少。為了讓花木蘭這個英雄形象能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讓花木蘭的故事能代代相傳,教者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通過環境的營造,角色的揣摩,一個個小故事的深入,《木蘭詩》的引申,一步步將孩子帶入故事的情境中,一步步使得花木蘭的形象在他們的腦海裏豐滿起來,進而受到人物品格與精神的震撼。

一、學習木蘭從軍前,體會木蘭為國為家的決心和勇氣

(一)、創設情景,理解木蘭為家為國擔憂,體會她焦急的心情。

花木蘭為什麼要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呢?那還得要從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份“徵兵文書”説起。(課件出示徵兵文書)指導同學們仔細觀看《徵兵文書》,瞭解朝廷面臨的危機,理解緊急徵兵的重要,體會木蘭當時的着急心情。

1、《徵兵文書》上説了什麼?看了這份文書後,你心情怎樣?説説你為什麼這麼着急?

2、其實當時的木蘭比你們還着急,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從哪一個詞語看出來?(焦急萬分)

3、師:什麼叫焦急萬分?她為什麼如此焦急?請大家再次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5、指導歸納出:木蘭是在為父親着急,因為父親年高多病,根本無法去打仗;她又為弟弟着急,因為弟弟年齡還小;也為自己着急,因為自己是個女孩,不是男孩;更自己的國家着急,因為自己的國家正面臨危機,沒有大家,何來小家呢?

6、引導讀出焦急的語氣。

(二)通過辯論,感受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勇氣。

1、這時,木蘭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是什麼?她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呢?(木蘭認為自己理應為國家分憂。)

2、“理應”是什麼意思?換一個詞語代進去讀一讀。

3、噢!“理應”就是“應該”的意思!那麼你們認為木蘭應該不應該去從軍呢?

4、引導爭論:認為“應該”的一方理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認為“不應該”的一方理由是:木蘭是個女孩子,女的是不可能上戰場打仗的

5、小結得出:木蘭是個女孩子,她根本不應該去前線打仗,因為只有男孩子才要去保家衞國。而木蘭卻覺得自己理應去保家衞國,你們認為木蘭是怎樣一個人?

6、指導讀二三句話,讀出木蘭的了不起!

(三)通過分角色表演,體會木蘭替父從軍,為國效力的決心。

1、讀一讀最後一句話,木蘭決定去,家裏人同意嗎?從哪個詞語看出家裏人都不同意她去戰場?(説服)

2、自由討論一下,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和姊妹,你願意讓木蘭上戰場嗎?為什麼?

3、現在我們就都是木蘭的家人,我們都不同意木蘭去打仗,哪位小木蘭來説服我們,讓我們心服口服。

生(飾父親):木蘭,你不能去!你是個女孩子!你怎麼能去打仗呢?

生(演木蘭):我不去,你不去,大家都不去,誰來保家衞國呢?我要女扮男裝去從軍!

生(飾母親):孩子,你不能去,刀槍可沒長眼睛呀!

生(演木蘭):我從小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正愁沒地方用呢!

生(演弟弟):姐姐,我不讓你去,我不想離開你!

生(演木蘭):弟弟,我們都不保衞國家,讓敵人打進來,我們姐弟就恐怕真要分離的!現在,姐姐只要把敵人打敗了,就可以回來和你團圓的。

4、木蘭終於説服了家人,從此,木蘭踏上征途。

(設計理念: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具體可感的角色,引導學生對這些角色進行體驗,能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他們探究性閲讀的能力。有時為了追求“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共鳴效應,課文往往有意識地留出空白。這些空白正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的好材料。本課的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便是如此,木蘭是如何説服家人的,文中沒有細寫,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將心比心,誰家父母願意讓從小嬌慣的女孩子家奔赴戰場?哪個做弟弟的願意讓與自己朝夕相伴的姐姐離開自己?本環節刻意地引導學生抓住“空白”進行角色體驗。學生越是進到角色裏去,就越是能體會當時木蘭家人難捨難分的情景,更能感受到木蘭報國的堅定決心。學生進入了角色,也就進入了課文的情境,學生對課文會有比較深刻的領會。角色體驗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

二、學習木蘭從軍時,感受木蘭行軍打仗時的艱辛與剛強。

(一)、找出動作詞,體會行軍征程的艱辛。

小聲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木蘭從軍路上表示動作的詞。(披、跨、渡、過)

1、思考:你以前在誰的身上看見過這些動作?(軍人、將軍)

而現在這些動作都表現在木蘭身上,你覺得木蘭怎麼樣?(木蘭很勇敢,很努力,很堅強。)

2、指導讀出勇敢堅強的語氣。

4、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木蘭在從軍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危險:木蘭在急速行軍中,體力不夠怎麼辦?走不動怎麼辦?在爬山時,爬不上去,能讓別人幫助嗎?可以撒嬌嗎?可以掉隊嗎?為什麼?

4、小結:木蘭只能咬牙,堅強地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這時你對木蘭是什麼感情?

5、再次指導讀一讀這句,讀出對木蘭的敬佩之情。

(二)、變換對仗句,讀出韻律美。

同學們,你們看這四個句子,第一個字是表示動作的詞,第二個詞是表示名稱的,字數相當,詞性相對,多工整哪,讓我們再讀一讀,讀出他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1、變換詩行出示第三段,配上激昂的音樂,讓學生體會練讀。

披  戰  袍

跨  駿  馬

渡  黃  河

過  燕  山

2、(出示課文插圖)看!這就是花木蘭!怎麼樣?(真帥!真威風!)

3、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三段,我們模仿第三段的形式來描寫一下花木蘭的威武形象!

4、師出示句式:花木蘭,

頭戴

身披

手持

腳跨

真是         !

5、學生練説。

(三)、講述小故事,感受木蘭的智勇雙全。

1、老師講述兩個小故事:①花木蘭武藝高強,她在敵人的包圍圈中單槍匹馬救出民賀元帥。②木蘭在一次夜裏巡營時,發現眾鳥亂飛驚鳴,料到敵人來偷襲,於是立即稟報了賀元帥,就獻上了四面埋伏計,一舉殲滅了所有敵人,戰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2、木蘭功勞非常大,書上怎麼説的?(赫赫戰功)伸出大拇指來誇獎一下我們的女英雄!

(設計理念:本段是寫木蘭離別了父母奔赴戰場。這裏用了四個排比句式,一句緊跟一句,顯示出戰事的緊迫、突出表現了木蘭馬不停蹄地趕去參戰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這段文字既很好地渲染了氣氛,讀起來又朗朗上口,讓人讀後為木蘭這一去感到躊躇滿志,熱血沸騰。本環節就是刻意地引導同學們去讀懂這段文字背後的情感。並且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此種句式來描寫課文插圖中的花木蘭:花木蘭,頭戴金盔,身披戰袍,手持長槍,腳跨駿馬,真是威風凜凜!這樣一來,一位英姿颯爽,威風八面的女英雄在師生的頭腦裏留下了更鮮明深刻的印象。)

三、學習木蘭從軍後,體會木蘭換回女兒裝的期待與迫切。

1、思考:經過木蘭和將士們的努力,終於把侵略者打敗了。當天子要獎賞將士們時,木蘭不要做高官,不要金銀財寶,你們猜她要什麼?(要一匹馬,回到故鄉。)

2、師述:閉上眼睛想一想,木蘭這一仗一打就是12年哪,爹孃盼木蘭一盼就是12年哪,4千多個日日夜夜,父母是望眼欲穿哪!現在,木蘭勝利了,木蘭回來了,家裏人會高興成啥樣?村子裏的人又會高興成哈樣?

3、師生討論:木蘭的父母高興地合不攏嘴,從上看到下,看看木蘭受傷了沒有。小弟一蹦三尺高。村裏的人將木蘭拋起來,向他們心中的英雄致敬。

4、可是,現在木蘭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你們猜一猜。(她想換上女裝,做回女孩子。)

5、教師小結:木蘭本來就是女孩子,她當然想和別的女兒家一樣穿美麗的裙子,化柳眉,上胭脂,塗口紅,帶玉簪。穿了十幾年的軍裝是為國為家迫不得已的。她這幾年哪會夢中不回到家鄉父母的身邊撒嬌親暱?哪會夢中不是穿着美麗的花裙子翩翩起舞?

6、當將士們趕來看望他們的花將軍時(出示圖),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7、引讀最後一句話,讀出敬佩的語氣。

(設計理念:教學語言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隨着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則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作用。教師的本領歸根結底就在教學語言上,教學藝術最後也體現教學語言中。當木蘭回到家鄉後,教者便用了一段教學語言來創設情景,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木蘭這一去戰場時間的久長,體會到在這麼長時間的征程中女孩子生活的艱難,體會到戰爭勝利時的無限喜悦,體會到打敗匈奴後木蘭心中最大的願望不是高官厚祿,而是重新做回女孩子的迫切心情。)

四、引申欣賞《木蘭詩》,初步感受漢樂府詩歌的魅力。

1、我們這篇課文是根據古時候的一首詩歌改編的,題目叫《木蘭詩》。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用心想,不懂的地方結合剛才我們學習的課文來理解一下,好嗎?

2、欣賞配樂朗誦《木蘭詩》。

3、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回去找找這首詩,和家人一起讀一讀,學一學。

(教學設計:語文要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單靠課內是不行的,須課內課外兩手抓。學生往往得法於課內,增益於課外。課外有他們學習的廣闊天地,在那裏他們能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傑作,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對後人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她和《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雙璧”。全詩風格明朗生動,質樸剛健,讀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堪稱北方民歌中的傑出作品。雖然引導二年級的學生去讀《木蘭詩》有一定難度,但是當學生學習了本文之後再去讀,一增加了興趣,二也減緩了坡度。能在課外去讀一讀,背一背,學一學這部文學瑰寶,對他們日後的語文素養的形成,一定會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