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1W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農曆三月三的節日來歷 篇一

追念伏羲氏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tuán]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王母蟠桃會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説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九年級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説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説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説中,又把西王母説成是福壽之神。

真武帝壽誕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裏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説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漢代上巳節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裏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説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曆三月三的節日及習俗 篇二

漢族

三月三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同時,上巳也稱為女兒節,女兒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壯族

農曆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盛大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歌圩一般以唱山歌開場,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個方塊都很有壯鄉特色,人們捧着五色糯米飯,抱着壯鄉的美酒,扛起勞作的鋤頭,精緻的簸箕也被舉在手中。

侗族

傳説古時侗家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苗族

苗族三月三又稱“挑葱節”,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日演化而來,據傳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為名彙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葱邊説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裝,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展示她們的美麗,小夥子們也等着這一天,他們有機會認識很多姑娘,和她們對歌,如果相互喜歡的話,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會散了之後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瑤族

瑤族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裏。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同時,瑤族也以三月三為歌節,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還唱訴苦歌和謝仙歌,但很少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