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實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79K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實用【多篇】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一

①細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們的特徵區別很大。細菌雖然小,要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但它除了擁有生命的基本單位核酸之外,還有一大套賴以生存的配套設施。包括作為居住“公館”的細胞壁,儲存營養物質的“倉庫”,以及進行新陳代謝的“化工車間”。依靠這些.細茵能夠攝取外界的物質並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憐得多,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實際上它只有一個分子大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整個家當也只是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來做比喻,細菌最起碼也有條褲子,有隻討飯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細菌雖然必須在人體內部的良好環境中才能繁殖,但處在惡劣環境中仍能生存較長的一段時間。而病毒則像個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張吃奶的嘴外便一無所有,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裏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體外,病毒就活不了幾個小時。

③大部分抗生素對細菌起作用,是因為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胞繁殖,干擾它們形成新的遺傳結構或者細胞壁。而正因為病毒只能寄生在別人的細胞內,自己不能完成這些生化反應.所以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這麼弱,為什麼還會那樣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極強,病死率可達80%。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麼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冠狀病毒本來致病的能力並不強,問題在於“變種”上。變異的病毒和原來的不同了,它可能是無害的,但也可能變成“殺傷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它會因反覆變異而使殺傷力次第增大。因為就殺傷力而言,變異就像,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記錄。如果有過,可能現在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

⑤必須指出的是殺傷力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羣的免疫力。變種冠狀病毒之所以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類還沒有接觸過這樣變種後的新病毒。當人羣有足夠多的人產生了抗體之後,這種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也就小得多了。

12.本文的説明對象是什麼?(2分)

答:説明對象是

13.仔細閲讀全文.歸納病毒的主要特徵。(3分)

(1)(2)(3)

14、選文第②段劃線部分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答:

15、選文第④段“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麼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中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麼?(2分)

答:

1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請簡要回答。(2分)

答:

閲讀理解答案:

12病毒

13病毒結構簡單,只有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裏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應.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14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病毒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

15不能去掉。“大多數”和“有的”只是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全部了,就和實際情況不符了。這正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6本文介紹了病毒的結構及生理特性,告訴人們病毒可以防治,並不可怕。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二

做閲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閲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瞭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沒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注意在認真品讀原文,最好用筆標記重要信息。要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以速度也要質量,要求閲讀二至三遍能讀懂全文。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着這些問題仔細的閲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閲讀。

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範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説:

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閲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準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係,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佳藝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着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例: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閃着黃綠的眉眼。微風拂過,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滿活力的嫵媚的眼睛。夏天,葉子長成小扇子的摸樣,綠得似乎碰就會滴下油來。到秋天,葉子變黃了,一陣風過,搖下一樹金片。抬頭仰望,就像大地舉起一支飽蘸黃色油彩的大筆,要為藍色天空添一幅美麗的畫圖。秋天吹得更緊了,片片黃葉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蝴蝶在追逐嬉戲。冬天,落在地面的葉子漸漸地被塵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進大地,為來年新葉生長提供養料。

概括本段的大意: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

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三

對於閲讀理解題目,希望同學們很好的做到理順序,把順序理清楚了才可以更好的做題目。

理順序

事件的前後因果關係、地點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貴重好壞、課程的內容時間、人物的思想品質等,必須根據試題要求進行重點的比較和整理,然後作出判斷。

通過上面對語文閲讀理解理順序答題方法的講解,相信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學習吧,希望同學們會學習的更好。

國中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之破疑點

同學們對於破疑點的方法有了解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破疑點

快速閲讀中,必定會產生許多疑點,如對某些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不確切、人物事件的關係不清楚、作者的觀點態度不明朗等等,有時讀完一篇較難的短文,甚至有"如入雲裏霧中"的感覺。如何突破疑點從而改善閲讀的心態呢?

第一,藉助試題破疑點;第二,比較用語的異同破疑點。

通過該上面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做到破疑點,很好的進行閲讀理解題目的解答,相信同學們會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哦。

國中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之抓要點

同學們下面是老師對閲讀理解抓要點解題技巧的知識講解,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語文知識。

抓要點

閲讀理解短文的信息較為密集,考試時並不要求每句都透徹理解並瞬間強記所有信息,在領會短文大意之後,可根據試題迅速抓住有關段落或句子核查與分析,然後作出合理判斷。

通過上面對抓要點解題技巧的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相信同學們會學習的很好的哦。

國中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之明主旨

下面是對語文閲讀理解明主旨解題技巧的知識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明主旨

文學作品往往通過故事反映社會生活的某一本質方面,這就是主題。議論文總有一箇中心論題,作者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對此觀點加以論證,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個課題,通過實例或實驗給以科學的分析解釋,即使是新聞報道,也以某一事件作為報道的主要內容,將該事件的時間、地點、原因、過程及結果等幾方面交代清楚,從而引起讀者的普遍關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題、中心、大意很關鍵。

以上對語文閲讀理解明主旨解題技巧的知識講解,相信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學習吧,希望同學們考試成功。

文體知識備忘錄: 篇四

(一)説明文閲讀

1、明確説明對象:辨析説明對象可以:

a、看文章題目;

b、根據説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説明內容:事理説明文説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説明(説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視具體説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説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常見的有:

a、從概括到具體;

b、從整體到局部;

c、從主要到次要;

d、從現象到本質;

e、從原因到結果;

f、從特點到用途。

事理説明文一般都採用邏輯順序的説明順序。

4、明確説明方法:

(1)説明方法:a、下定義(模式:什麼是什麼);b、舉例子;c、作比較;d、列數字;e、打比方;f、分類別;g、列圖表。

(2)分析説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説明方法;b、再聯繫説明內容分析該説明方法説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徵。

5、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答題規範:答:不能刪去,“xx”表示……去掉後就變成了……影響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不符合實際情況或過於絕對化)

6、明確説明文的結構(作為劃分層次的依據):常用的結構模式: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説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並列方式安排。

(二)議論文閲讀

1、找準論點:標題、開頭、篇末、不明顯需精練概括。

還可以通過分析論據來找論點。

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

或者分析題目,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證話題,作者對論題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

2、分析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考點:補充一個論據;(要緊扣論點,選取真實典型的事例)

3、明確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

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採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

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

考點:分析論證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論證方法;

2、分析該論證方法證明了作者的哪個觀點。

(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採用論證方法的前一句)

4、論證結構: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

5、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準確性、概括性)

6、議論文一般開頭由某件事、一則名言、寓言故事等生髮議論。

所以它們的作用是:作為引子,引出論證的話題。

7、議論文常用設問句作過渡,反問句式以示強調。

(1)設問(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讀者注意,啟發讀者去思考,發人深思。

(2)反問(手法)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強調作者的觀點,發人深思。

(三)記敍文閲讀:

1、記敍的順序:順敍、倒敍、插敍。

倒敍: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

倒敍作用:倒敍一般是為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敍述有波瀾、或為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敍的線索:一般有:以時間為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

3、記敍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敍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敍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為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

(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

(3)第二人稱記敍,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敍、抒情、描寫、説明、議論

5、描寫方法: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人物描寫:肖像(外貌)、語言(對話)、動作(行動)、神態、心理、正面、側面、細節。

何為細節描寫:對人物的`肖像、動作、神態等的細微處的具體描寫。

(2)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動場所;襯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6、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記敍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

(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

(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

(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説)的構思、佈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

回答時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誇張、烘托、以小見大等表現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的象徵手法。

10、當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

(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

(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

(1)表引用

(2)反語,表諷刺否定

(3)表強調

(4)特指

破折號:

(1)表解釋説明

(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

(3)表聲音延長

(4)表插説或中斷。

省略號:

(1)表內容的省略;

(2)表靜默或思考;

(3)表語言的中斷;

(4)表説話斷斷續續;

(5)表話未説完,語意未盡。

12、小説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小説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13常見寫作方法:象徵、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小説)、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鋪墊、過渡(承上啟下)、前後照應、首尾呼應、點題、總結全文。

15、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昇華主旨、深化中心)

16語言特點評價用詞:準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瞭、委婉含蓄、意味深長、富有感染力等。

17、圍繞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或感受:答題模式:先用1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2—3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若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結合親身經歷。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五

盧溝橋位於北京新安,跨越拱頂鶴,有乾隆題寫盧溝曉月碑亭,此橋為著名燕京八景之一。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⑤由於各拱相聯,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⑥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態的獅子。⑨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這段文字共九句話,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從下列四種劃法中選出一種正確的,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個層次,分別説明了盧溝橋的四個特徵。這四個特徵是什麼?用簡潔的話寫在下邊的橫線上。

3、文中將盧溝橋和與之有關的兩岸河堤作比較,説明了盧溝橋的什麼特點?

4、盧溝橋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這11個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間一個最大,左右一對一對兩兩相對稱的?根據課文回答問題,並説説文中這樣寫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什麼特點?

5、幾乎與河面平行,幾乎一詞用得準確,表達了什麼意思?

6、這段文字的最後一句對盧溝橋上的石刻獅子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這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描寫有什麼表達作用?

總結:該橋曾於1967年改造加寬成通行汽車的交通橋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1986對盧溝橋進行全面整修,以恢復古橋原有風貌。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六

七年級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 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文章題目的作用: 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4、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説,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5、中間句、段的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6、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7、寫作人稱的好處: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8、容易弄錯的術語:

(1)表達技巧 = 藝術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2)表達方式= 記敍+描寫+抒情+議論+説明

(3)表現手法 = 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託物言志)……

(4)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反覆……

(5)語言特點= 通俗易懂/ 嚴謹/ 優美、生動、鮮明/ 充滿感情色彩(常與修辭手法合用)

9、在哪兒找線索:

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0、引號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表強調。

記敍文閲讀:

一、記敍文基礎知識:

(一)記敍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二)記敍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敍文的順序:順敍、倒敍、插敍

(三)記敍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二、語段閲讀題答題總原則:

1、快速瀏覽全篇文章。

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可適當做標記

2、帶着問題讀文章的相應段落。

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開頭、結尾、過渡句段、修辭句、抒情議論句畫上角標記號。

注意從題幹中找出答題關鍵點,帶着問題讀文中相應段落。

3、答題。

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覆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運用下文常見答題技巧回答;如無法判斷,可摘抄文段原文原句。

字跡工整,卷面乾淨;可用①②③等序號對答案進行標註。

二、常見題型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也就是説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敍文、小説),埋下伏筆(記敍文、小説),設置懸念(小説),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敍文、小説);深化主題(記敍文、小説);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敍文、小説)

答題格式: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表現了 的特點(使語言更加 ),

表達了 的感情(反映了 的形象)。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可以從2個方面談:(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 的語氣。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答題格式:使用設問,引起讀者對 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 突出了 。

5、反覆:強調了 加強了語氣。

(三)根據閲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答題格式:我認為(覺得) 。因為 。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只有等):

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説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提煉中心、主題:

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敍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讚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説明……、揭示……、反映……等

説明文閲讀:

一、常見的説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常見的説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

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二、常用的答題技巧:

(一)説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題:

答題格式:本句用了 的説明方法,生動形象(具體直觀/深入淺出/科學準確)地説明了 (説明內容),使讀者 。

(二)“××”詞好在哪裏?

答題格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説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三)“××”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格式:

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説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説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四)説明文中的主觀題

1、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準確的改寫。如:根據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

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説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説明。

3、聯繫實際舉例説明。(要符合文段的説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説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説。(結合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七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先説雲的作用,再説雲和天氣的關係,最後説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牀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雲。捲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燦爛的陽光,雲塊四周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雲都在上午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高積雲是成羣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捲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

總結:掌握文本中使用的擬人、比喻、排比等的修辭方法。本文説明雲的形態變化、光彩現象同天氣變化的關係。

語文閲讀理解解題技巧 篇八

常見説明方法的作用:

(1)下定義的作用:準確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容,使讀者對事物的概念有了十分清楚的瞭解。

(2)打比方的作用:使被説明事物形象具體化,增加文章的生動性,趣味性,展現事物的特徵,便於讀者理解。

(3)舉例子的作用:準確形象地説明被説明事物的特徵,事例典型,深入淺出地説明事物,便於讀者理解。

(4)列圖表的作用:直觀、清楚地説明事物,一目瞭然,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5)列數據的作用:用科學數據具體準確地説明事物特徵。

(6)分類別的作用:把某一事物進行具體形象的説明,眉目清楚,層次清晰。

(7)作比較的作用:通過對比突出強調了被説明事物的特徵,使讀者對説明事物的特徵有更清楚的瞭解。

語文閲讀理解答題技巧 篇九

各年級考點

三年級閲讀理解考試方向

1、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4、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5、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6、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7、理解文章內容,明白文章藴含的道理

8、理清文章條理

9、體會生動的人物形象

10、體會優美語句的表達效果

四年級閲讀理解考試方向

1、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句子的感情色彩

4、從描寫中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5、體會按照遊覽順序進行敍述

6、理解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揣摩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8、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9、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

10、體會按照一定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

五年級閲讀理解考試方向

1、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2、體會關鍵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3、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通過事、景、物理解人物的情感

5、熟悉説明方法的作用

6、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

7、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8、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9、體會人物形象

六年級閲讀理解考試方向

1、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4、理清文章的思路

5、體會文章感情的表達方式

6、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7、體會重點句段的意思

8、體會鮮明的人物形象

9、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式

10、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