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市公園設計説明。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49K

城市公園設計説明。精品多篇

遛狗公園設計説明書 篇一

遛狗公園設計説明書

一、規劃背景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而且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大都市罕有的100多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市區面積的1/4,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構成了武漢氣勢恢宏、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截止2011年底擁有公園70個,公園綠地面積6038.48公頃。綠化覆蓋率37.54%。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2.8萬公頃。森林面積16.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6.80%。2011年,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隨着社會發展,截止到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1012萬人。然而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飼養寵物狗,以作為減少孤獨感,彌補精神空虛和培養愛心的一種途徑。而在脅迫的城市環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城市公共綠地,為人和寵物提供安全的活動場所,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禁止在公園中遛狗”——這項在不養犬的人看來非常合理的要求,對眾多養犬人士而言,卻可以算是一項嚴重的歧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榮譽退休教授克萊爾·庫珀·馬科斯(Clare Cooper Marcus)在其專著《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中曾經説過,“大多數城市都應該至少有這樣一個公園.它裏面可以包含一處狗專用的部分。與所有公園都禁止狗入內相比,這看起來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解決辦法。因為禁令常常難以實行下去。隨着我國養犬人士的增多,寵物犬數量的增加引起了一系列社會矛盾,主要表現為遛狗行為對城市公共場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缺乏專為遛狗提供的場地等。如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2008年),對飼養寵物犬隻的多個方面作出規定,提出市政園林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其管理的公園內開設公共犬隻活動區域。居民委員會、住宅區業主委員會可以劃定本居住區內的犬隻活動區域。犬隻活動區域應當設立相關環境衞生設施,並將區域範圍、開放時間、警示事項予以明示”。因此,如何創造符合國情的解決辦法對建設良好居住環境意義重大。

二、規劃總則

2.1規劃依據、原則及目標(1)規劃依據: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②《城市規劃編制實施細則》 ③《公園設計規範CJJ48》 ④《武漢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⑤《武漢市養犬管理條例》(2)規劃原則 ①功能設置始終是首位

遛狗公園是由於功能需要而產生的,因此在設計時功能必須放在首要位置考慮。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有:是否需要根據犬隻體型分區,如何清晰地將標誌與告示提供給犬主,選擇恰當的位置與範圍,配置大小適中的停車場,挑選耐用的鋪地材質與休憩設施。設計燈光與夜景的效果,設置能有效保持清潔的糞便箱等。值得一提的是休憩設施的設置,由於養犬者都在集中的時間段和地段遛狗,犬的主人們會樂於交談而忘記看管犬隻,因此在設計時有意將凳子分開擺放,避免人與犬隻過多聚集在同一處。②以景觀美感的營造為輔

功能第一,並不代表遛狗公園可以完全忽略美感。毋庸置疑的是.雖屬錦上添花,但是美感的營造仍然是犬主評判遛狗公園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小小的的構思,如骨頭型的鋪地、犬隻形狀的藝術綠籬都能成為來往遊人津津樂道的話題。③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

遛狗公園同樣需要考慮植物的種植。粗壯葱鬱的大喬木是遮蔭的首選,而灌木和草本植物除了可作為分隔大小型犬不同區域的自然屏障外,應種植在人和犬聚集較少的地點,避免影響其生長。所以配置植物時應特別注意選擇能抵抗惡劣環境的本土物種。. ④根據地域氣候作調整

合理應對各種氣候有利保護犬隻的身體健康。在炎熱的環境下,足夠的樹蔭與飲用水是讓犬避免中暑的有效措施。犬隻必須很容易地接近水源且不能在公園內停留過長的時間。因此最好的遛狗時間是在氣温升高前的早晨。相反,在寒冷的日子,一旦氣温跌至零攝氏度以下,讓犬留在室內才是明智的選擇。⑤配合當地政策法規

許多城市都對寵物犬的行為有嚴格的規定。在為一個地區設計遛狗公園時需結合當地的政策法規,才能使公園發揮最大的效用。(3)規劃目標

根據茅屋嶺地區的區位條件和周邊環境特點,通過合理的改造和景觀設計,塑造武漢市獨有的、優美的、富有特色的景觀形象,成為一個合法自由的寵物公共休閒場所,以達到人、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發展。2.2規劃範圍

本設計規劃範圍從八一路和魯磨路交叉口開始,以兩條城市道路為邊界,總佔地面積32公頃。2.3規劃主題

該遛狗公園定位於一種文化 旅遊項目,是以市民休閒文化為基礎,以寵物休閒娛樂為主導,集體育運動、娛樂休閒、餐飲住宿、寵物理療服務、寵物培訓等各種主題項目於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公園

三、場地綜合現狀與服務對象分析研究

3.1區位現狀分析

規劃區位於武漢市洪山區茅屋嶺,地處武昌中心地區光谷商業步行街附近,周邊有東湖風景區,武漢市植物園等旅遊休閒地帶,近處有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也在其不遠處。概括而言,該地塊處於商業,旅遊與教育的節點處,良好的區位優勢對城市居民和外來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對於城市公園來説是一個較為理想的建設場地。3.2交通現狀分析

茅屋嶺周邊是八一路,喻家山北路和魯磨路交叉口處,同時在其外圍不遠處有珞瑜路城市主幹道,交通可達性很便利。此外光谷作為城市中心交通樞紐,在此集聚了來往於城市各處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士,公交,地鐵)。藉助於光谷的優勢的交通區位,可以擁有更廣大的交通服務輻射範圍,為公園的參觀遊覽者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3.3規劃範圍內氣候、水文、土壤與植物、動物與建築分析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常年雨量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旱澇更替、冬冷夏熱、四季分明。以夏季最長約130多天;春秋二季各約60天。初夏從每年的五月中旬開始,7月進入盛夏,氣温最高氣温大部分時候在37-39度,但最低氣温比較高,一般在29-30度,加上濕度往往較大,常令人感到悶熱難受。十月之後進入初秋,氣温逐漸下降,平均氣温在20-25度,天氣乾燥,有時候氣温也會異常達到接近30度或超過。從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氣南下,氣温迅速下降。12月底到次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氣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氣好時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時常常在0度以下,比較陰冷。該基地位於武漢市洪山區茅屋嶺處,其開發的強度較小,整體上處於待開發狀態,因此其氣候特徵受城市的“熱島效應”與“温室效應”等較小,該規劃區的整體範圍內的氣候特徵大體上等同於武漢的自然特徵。

武漢水系發達,其間由長江和漢水通過,市域範圍內有湖泊166個。該基地位於東湖湖畔,附近有嚴西湖,水果湖等湖泊,於長江相距也較為緊密。其規劃區在較為廣闊的地域內有較好的濱水沿江景觀可以為狗狗及遊覽參觀者提供更為充足的遊覽資源,將公園融入其中,更好的吸引旅遊參觀者。

武漢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植被多為常綠闊葉林。多生長樟樹,法國梧桐,石楠等植被。該規劃區地處武漢開發較弱地帶,植被保留了相對原始的樹種,多以樟樹等樹種為主。該規區植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山體沿線一帶。其橫向兩側分別各有一塊山地,豎向則有較大湖泊水體,其餘為相對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帶,同時也是此次規劃設計的重點部分,也是反映主要設計思想的主要承載體。

規劃區內土壤類型以紅土為主,土壤較為肥沃,其間仍有農户在此種植蔬菜等農作物,自然也有農户們飼養的家禽,也有在此長期聚居的原生種族。由於該地區所開發的強度相對較低,因此在其周邊的建築多為當地居民所居住房屋,同時還有少量的沿街的零碎零售店與小型超市。整體而言,其在建築強度和高度上都能夠很好的保證視野的通暢。3.4服務人羣分析

基地周邊多為居民區、高校區和東湖生態風景區,有較多寵物犬飼養者。

四、規劃方案解析

4.1總體佈局與規劃結構

該遛狗公園總體佈局上多以綠地植被和水景為主,設有多個功能分區,能讓寵物犬及參觀遊覽者充分的享受公園的每一處。公園設有多個寵物犬專區和綜合遊樂區,集娛樂休閒、餐飲文化、寵物醫療等多功能為一體。

4.2功能分區與景點設置

本方案設有個5個大型遊玩區域,分別為中小型犬區、大型犬分區、寵物游泳區、森林軌道、兒童遊樂區,有3個主園務管理區,還設有寵物訓練場地、寵物酒店、寵物醫院及寵物墓園。

五、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5.1路網規劃

因公園總佔地面積較大,園內車行道以環形為主,方便遊覽者到各個功能分區中參觀遊覽。步行主路則連通各個入口及景觀節點,園內小路分佈在功能分區中。5.2交通設施規劃

兩個主入口設有停車場,車位共有98個。功能分區中還有森林軌道,園內還設有遊園專用車,供遊覽者使用。

六、植被規劃

6.1植被現狀

武漢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植被多為常綠闊葉林。多生長樟樹,法國梧桐,石楠等植被。該規劃區地處武漢開發較弱地帶,植被保留了相對原始的樹種,多以樟樹等樹種為主。該規區植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山體沿線一帶 6.2樹種選擇

因狗狗身體較為敏感,許多植物會對狗身體產生危害,例如:牽牛花、萬年青、蘇鐵、文殊蘭、黛粉葉、馬鈴薯葉、喇叭花、水仙、葱蘭、韭蘭、軟枝黃蟬、長春花等,所以植物的選擇尤為重要。儘量避免花粉多且帶毛絮的植物,喬木如香樟、水杉、垂柳、杜英、國槐、廣玉蘭、紅楓等,灌木多為法國冬青。

七、重要景觀節點設計

7.1入口廣場

入口廣場主要採用植物、水景及鋪地的結合,色彩豔麗突出立體效果,讓遊覽者在入園時刻就能感受到寵物主題公園的趣味性。

7.2景觀節點

狗狗的腳掌較為細嫩,多行走在水泥道路上會使腳掌產生磨損。時光長橋連接寵物賓館與沙池,因此該節點處採用木料鋪地,草坪中的小路採用鵝卵石鋪地,對狗狗的腳掌可起到保護和按摩作用。

八、綜合服務設施規劃

8.1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三個主入口分別設有園務管理處,各功能分區中設有休憩小站,內有小賣部、電話亭及衞生間。8.2無障礙服務設施規劃

無障礙設計是“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的重要體現,在活動場所有地坪高差處均設坡道(坡度不大於1:12),於地面設盲人引導器,所有地面均有良好的排水與防滑措施,以保障老人及殘疾人在園內遊玩的安全及便捷。

九、景觀設施規劃

9.1街具系統

主路每隔80m設置直飲水設施和垃圾桶,每隔40米設置休息長椅

9.2照明系統

當前城市的“亮化、綠化、美化”已成為城市的主要形象工程,夜景設計是道路景觀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鐘樓南路的空間佈置及空間形態,設置恰當的燈光照明,通過明暗及色彩的變化,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給人以美好、和諧的印象。(1)廣場和建築的主入口及重點部位,設高杆燈柱,設計照度為20-50LX。(2)草坪及樹叢,設草坪燈,設計照度5-10LX。(3)沿街主要建築、雕塑、高大喬木設置泛光燈。

(4)入口、台階等地面設引導燈,保證晚上市民行走的安全。(5)沿街道兩側設置廣告燈箱,形成美麗的街道夜景。

公園設計説明 篇二

哈爾濱某公園景觀設計説明

一、項目認知

1.1區位關係

此基址位於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開發區佔地面積較大,但是在這裏目前還沒有綜合性公園。今年政府決定擬在開發區內建一開放型綜合性公園,公園佔地面積11.12公頃。

南面、西面為公司雲集的高樓大廈,北面和東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區。

其中西面街道為城市交通幹道,其餘三條街道人流量並不是很大。

1.2區域自然條件 1.2.1氣候條件

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中國緯度最高、氣温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春、秋季氣温升降變化快,屬於過渡季節,時間較短。

哈爾濱的氣候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佔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氣温約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氣温約23度。[14] 4-6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温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達10℃左右。氣温月際變化強烈,一般在8~10℃左右。

7-8月份為夏季,氣候温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温19-23℃,最高氣温達38℃。平均降水量佔全年的60%-70%,氣温月際差異很小,為各季之最。

9-10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温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温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

11-次年3月份為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有時也會出現暴雪天氣。1月平均氣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温曾達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1.2.4地形地貌

哈爾濱市區及雙城區、呼蘭區地域平坦、低窪,東部縣(市)多山及丘陵地。東南臨張廣才嶺支脈丘陵,北部為小興安嶺山區,中部有松花江通過,山勢不高,河流縱橫,平原遼闊。哈爾濱市區主要分佈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級階地上:第一級階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間,主要包括道里區和道外區,地面平坦;第二級階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級階地逐步過渡,無明顯界限,主要包括南崗區和香坊區的部分地區,面積較大,長期流水浸蝕,略有起伏,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哈爾濱市重要農業區;第三級階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佈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區南部等地,再往東南則逐漸過渡到張廣才嶺餘脈,為丘陵地區。 1.2.3水文條件

哈爾濱市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於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蘭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螞蜒河、東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圖河、少陵河、五嶽河、倭肯河等。松花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其幹流由西向東貫穿哈爾濱市地區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來,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庫工程,1996年已經合龍蓄水,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151平方公里,庫面面積40.86平方公里。水庫建成後,新增灌溉面積15133.3公頃。哈爾濱水資源特點是自產水偏少,過境水較豐,時空分佈不均,表徵為東富西貧。全市水資源人均佔有量為1630立方米。 1.2.2土壤條件

受地形、氣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為活動的影響,全市土壤類型較多,共有9個土類、21個亞類、25個土種。黑土,是郊區及12縣(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土壤類型。黑土在全市分為2個亞類(黑土和草甸黑土)、3個土屬(粘質黑土、砂質黑土、草甸黑土),共7個土種。黑土土壤養分含量比較豐富,適於各種農作物生長。黑鈣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佈在中部平川地和崗平地上,在全市分為3個亞類:黑鈣土、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共8個土種。黑鈣土養分含量僅次於黑土,適於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數分佈在沿江河低窪淋溶地帶和松花江台地漫灘地帶。草甸土在全市分為6個亞類:草甸土、鹼化草甸土、氾濫地草甸土、鹽化草甸土、潛育草甸土、硫酸鹽草甸土,共10個土種。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較差,宜發展草場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澤土,主要分佈於江河兩岸河灘和低窪地塊,適於發展漁業、牧業。

1.3歷史文化

1.3.1歷史沿革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裏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佈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6年至1903年,隨着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裏,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與此同時,中華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併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和後來抗日鬥爭的指揮中心。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先後湧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併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動力、平房、松北和呼蘭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代管五常、雙城、阿城、尚志等4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72平方公里。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

2014年5月,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縣級雙城市,設立雙城區。[8] 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雙城9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尚志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

二、場地現狀分析

2.1現狀山體改造

由於場地內自然山體的存在,在公園設計中對部分等高線進行了改造,挖湖堆山--在場地內設計一水域,在水體內設計了島,在佈置場地時將原油等高線進行了小的改動,保證場地內部的平整,同時進行了大量的豎向設計,增強立面景觀的豐富性。

2.2場地適宜性分析

1、該場地周邊建築是居民區和辦公樓,為了滿足周圍居民及工作人員休息娛樂的需要,將該公園設計成一綜合性質的公園。

2、場地地勢有平坦,也有山體。所以將中心景區及廣場、老人休閒活動區設置在平坦地區。設計標高比義峯路低,植被尤其是大樹比較豐富,宜挖湖形成水面加大景觀的縱深,避免單一,另將挖出的土方堆在垂直的山腳形成緩坡。

3、場地北側為居民區宜設計綠色屏障,減少公園對商業及居住區的影響。

4、場地西側為商場,所以在此設置公園主入口。東側設置次入口,入口處為老年活動區。

5、湖體南側栽植大量密林,打造生態綠林。

三、設計定位

3.1有利條件

自然條件——植物資源豐富,環境優雅,是休閒漫步佳地。 人文景觀——體現金源文化。

交通方面——四面臨街,交通便利。

城市依託——體現哈爾濱文化特色,別具一格。 3.2不利因素

雖然具有眾多有利條件,但是由於自身山體比較大,為設置場地及湖體增加了困難。 3.3功能定位

將不利因素化為有利條件,體現生態主題,打造大型生態主題綜合性公園,因此公園不僅可以為附近居民服務,還可吸引周邊城市的遊客,為他們提供青山綠水、田園人家的自然生態型休閒公園,兼顧城市公園性質,突出生態公園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特色,具有生態遊覽、度假休閒、娛樂健身、和素質教育等功能綜合體。

四、主題概念

4.1 設計理念

尊重自然、生態為先,合理利用自然景觀 遵循場地肌理,遙記滄海桑田

尊重場地精神,塑造精神溯源地和文脈延續場所 4.2 設計原則 可持續性發展原則 保護性開發原則 特色性原則 經濟實用原則 4.3 主題概念 生態 自然 休閒

五、整體佈局

5.1 景觀分佈

“一核”以某為生態綠核,大量綠色植被與主體功能區共存的景觀核並由此向四周發散,在原有山體的基礎上進行挖湖堆山,建立起來的“生態水軸”,將城市的自然綠地景觀界面和山體自然景觀界面有機的貫穿起來,再由數個景觀節點點綴其中,形成清晰的空間格局、動態的室外空間,層次豐富多樣。 5.2功能分區

根據場地條件及項目所需功能的要求,方案分為四個功能區——濱湖景觀區、主題廣場景觀區、辦公休閒區。

六、景區景點設計

根據場地的功能佈局及各自所處位置的獨特稟賦,方案大致形成六個不同特色的景區——“稻香盈岸”景區、“花田疊翠”景區、“綠谷擁翠”景區、“花潭草坪”景區、“義峯聳翠”景區和“義門莊園”景區。

七、道路交通設計

場地的交通系統實行了人車分離,嚴格控制機動車上山,給予遊客充分的安全感和自然的寧靜,故可分為車行交通系統與人行交通系統兩大部分: 車行交通系統主要分佈在場地周邊,由於山體景區嚴格控制機動車上山,故場地內的車行路較少,只集中在花谷、新賓館、休閒度假村及青少年活動中心四處,因此主要車行入口及停車場也位於這四個節點位置。

人行交通系統可分為主要人行步道和次要人行步道。主要人行步道主要環繞某景區,並聯系車行路和各重要節點的樞紐,供人們散步休閒、晨練健身之用。其中從主入口到中心這段路設計12米,其他主路寬8米,平時管理不允許機動車進入,緊急情況下滿足消防車與急救車的通行。人行小步道1.5—3米,主要加強主要步行道之間的聯繫,以青石板和石汀為主。

八、水景設計

水是整個場地重要的景觀特徵,水岸的處理也成為設計中重點考慮的部分。根據水體位置和性質的不同,水岸設計分成溪水岸,親水岸,涉水岸。溪水岸是在水似小溪時,輕輕的流過,柔柔的,讓人能感到它的清澈、它的温順。親水岸是在彙集的大的水面處,大片的木棧道——親水平台伸向水面,讓人感受水的自然靈性。涉水岸是緩坡草坪入水,淺淺的水岸,人們可在其中自由自在的嬉戲。

九、植物綠化設計

9.1綠化設計原則

1、保留場地內的原有植被,以利於保持景觀的連續性,同時可以降低費用,節約成本。

2、適地適樹,在原有植被基礎上添加的樹種均以鄉土樹為主,並從本地自然植被中選擇優良樹種,便於粗放管理;草坪選用當地生長良好的草種,減少維護。

3、在植物空間設計上,利用植物維和空間,在平面上有聚有散;在豎向上,進行分層設計,形成喬木——小喬木——灌木——地被的空間模式。

4、植物品種的選擇與相應的功能區相協調,滿足不同功能、景觀的需要。

5、強調植物季相性變化,注意各類植物的花期在時間上的連續性,注意秋色樹在造景上的搭配,如忍冬、白樺等。

十、景觀小品設計

11.1 休息設施

該項目中的休息設施主要包括景觀構築物和休息座椅。 景觀構築物設計——景觀構築物設計取向造型樸實,結構突出明顯,空間組織豐富合理,材料選擇以木材、石材、鋼材為主,內配設施(如座椅、照明器)齊全,形成自然質樸大氣的效果。

休息座椅設計以木質材料為主,造型簡潔現代,考慮符合人體特徵的親切尺度。休息設施的設計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進行個性化處理,以提高藝術趣味,直線造型、硬朗邊角,呼應主題。座椅的設置還必須以不阻礙行人活動為原則。在林下空間設置集中的休息設施,在道路兩側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座椅,設置間距為25-50米,為行人提供必要的休息設施;方形造型與整體設計元素呼應;椅面以防腐木為材料,冬暖夏涼,更為人性化;椅墩採用天然石材為材料,結實耐用;椅墩內設置照明設施,保障夜間安全。

11.2 標識設施

以鋼材為主要材料,綠色、桔黃色、灰色相結合;外形採用直線、方形硬朗的設計元素;設計為一系列標識,統一風格,其中包括停車場標識、方向標識、位置標識、指示標識等,設置在路口等較為醒目的地方,起到很好的引導、指示作用。

11.3 夜景燈光

燈光是公園景區的夜粧!燈光讓公園景區的夜景更迷人!獨特而有效的燈光設計能讓公園景區充滿魅力,使人流連忘返。燈光的設計原則以人性化設計原則為先導,以合理有效的照度、色温、光色、光照角度體現人文關懷。結合藝術性的視覺需求和審美需求,藝術地創造人性化的光環境。

公園景區光環境區域照度設三個層次,按照度的強弱依次為 (1)廣場羣眾性的交流和紀念性的標誌構築物需求的強照度區(依功能需求而定)。(2)主要入口處交往區的次強照度區(依功能需求而定)。(3)沿河的休閒交往區及主要景觀節點藝術性照明(依視覺審美需求而定)。

道路照明照度分四個層次:車行道雙側設置高杆燈泛光照明,一級人行道雙側設置多種裝飾性照明, 二級人行道單側設置地腳燈。主要出入口和景觀節點根據設計的需要設計裝飾性景觀燈光效果,突出景觀夜景的裝飾性,沿河岸廣場和花田台地肌理採用裝飾性照明,部分湖岸邊和水生植物生態區設計了裝飾水下燈,突出湖岸邊界和水景觀柔美和變幻的效果,紀念碑、主題雕塑、景觀牆、標誌性構築物等根據需要照明。

11.4 公共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的設計應該充分地體現人性化的設計,體現人性關懷!公共服務設施的佈置應該從公園中各年齡層次的遊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發,結合公園科學、有效、方便的管理方法需求來決定。

景區公共服務設施系統的建立是以服務核心點網絡為特徵的,將小賣部、餐飲服務、廁所等服務設施組成服務核心點,集中便於管理,儘量少佔綠地和破壞生態系統。其中小賣部與餐飲的服務半徑為400到1500米之間,電話報警系統的服務半徑為500到1200米之間,廁所得服務半徑在500m以內,人行道路燈服務半徑為50到80米之間,分佈於公園裏人流主要集散地,形成網絡,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形成完善的現代公園功能體系。

同時,在道路交叉處、主入口處設立垃圾投放點,間距為200米以內,按顏色分類: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為城市清潔衞生提供保障。室外坐椅和其它服務設施根據遊覽路線佈置在人流集散地和道路邊及其它有需要的地方。

廣場公園設計説明 篇三

城市廣場設計説明

作者:嚴鵬 Q Q:345269294

城市廣場,被稱為城市的客廳,是提供人們散步休息、接觸交往和娛樂等的公共活動場所。

⒈文化原則

廣場設計力求挖掘高安歷史文化底藴,並體現新時代的城市風貌。 ⒉以人為本

該廣場作為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在設計時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廣場空間充分考慮了人們的多維感覺。

⒊生態原則

充分考慮田南氣候特徵,並評估周邊地區環境特徵,實現人與自然,廣場和區域的和諧共生。

⒋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

廣場設計時充分考慮了以後的發展,在協調全局的同時,併為以後的發展預留了空間。

⒌經濟原則

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其經濟因素,廣場構成要素力求在利用最少的資源和能源的同時,獲得環境上、經濟上和社會上最大的利益。

⒍分期建築原則

廣場建築可以分階段及分片實施。每一步實施的過程都以整體空間形態相結合。

三、綠色景觀設計

㈠本方案綠色景觀設計原則如下: 1. 充分發揮鄉土植物生命力強的作用。

2、創造人工植物羣落的羣體效益,季相色彩效益。 3. 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生態環境。

4、建立人文與自然景觀的融洽關係,創造迴歸自然的環境條件。 5. 使綠地林蔭等“軟質景觀”與道路廣場等“硬質景觀”達到平衡。 6. 把人們的審美及保健遊賞需求和創造生態景觀結合起來,取得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效益。

(二)植物配植要點

1、整個廣場的植物造景設計遵循生態學和美學理論,以生態為特色,生物多樣性為特色,充分尊重功能需求和人與自然的融合;綜合考慮當地氣候和土壤因素,以鄉土樹種為主,突出地方文化內涵;追求綠地的景觀效益,最終形成季相分明、個體優美、羣體宏偉的景觀效果。

2、綠化景觀考慮一定的層次,並採用複合混交林的綠化方式,增加綠化覆蓋面積和葉面指數。在空間豎向上求得景觀的平衡和增加植物的層次美和景觀展示條件。

3、植物配置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力求意境上的獨特性、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上的科學性、經濟上的合理性、風格上的地方性。以香樟、桂花、紅楓、銀杏等為基調樹種,選用多種喬木、花灌木進行搭配,做到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豐富多彩。這些花木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花可賞、四季有景可觀的景觀效果,並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時間流轉和萬物生長的變化。

4、在林間綠地,為了不影響廣場的採光、通風,在林間種植小喬木、花灌木,設置種植有台灣四季青草、金葉女貞、瓜子黃楊、紅花繼木、杜鵑、茶梅的模紋花壇等。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喬、灌、草相互交錯的完整的植物羣落。

5、充分運用垂直綠化等形式,增加綠化的景觀效果,美化廣場環境。

一、規劃設計背景

登封市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世界聞名的少林寺位於該市。本次規劃的廣場位於登封市區北部,通往少林寺的公路從此地經過,本廣場上承著名風景區少林寺,下接旅遊城市登封市,上可觀嵩山巍峨雄姿,下可覽登封市現代的城市建設新貌。次廣場為登封市主要的一處景觀節點,是聯結登封市區和少林寺的重要的節點。

二、設計指導思想與原則

該廣場環境設計上,充分體現本廣場的觀景、休閒功能,利用植物在環境與觀賞上的主要功能,改變由大面積的鋪地形成的硬質大空間(主空間),創造由植物構成的軟質小空間(次空間),將兩者有機結合,構成一系列親切的富有生命力的、和諧的綠化空間,使在次地遊玩、休閒的人們真正能感受到親切、自然、賞心悦目。因此,我們確立了在使用功能、觀賞功能及景觀質量設計中的幾條原則:

a)在設計中、充分結合環境,結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使用功能要求,運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手法,創造一種開朗明麗、恬靜自然的新世紀高品位的廣場綠化景觀。

b)充分突出其觀賞性和使用功能,給從此地經過的人們在視覺上產生強大沖擊,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印象;讓在次地遊玩、賞景的人們留戀忘返。

c)廣場內植物配置上選擇落葉和常綠樹木相結合,觀花、觀果、觀葉樹木兼顧,創造“季季有變化,四季色不同”的景觀效果。

d)在總體設計中,大面積地進行綠化,提高其觀賞性;綠地內硬化地面,為人們提供休憩、遊玩的空間;園林小品控制在較低限度,以提高綠化率,降低資金投入。

e)依據確定的特色和綠地的空間形式,創造與之協調的地形、地貌,建設出獨具特色、高質量、高品位、高標準、低投資、優美宜人的環境氛圍。

三、設計構思

廣場環境的設計中運用規則簡潔的圖案突出其開朗明麗、恬靜自然、簡潔大方的特色;綠化以爛漫的春景和絢麗的秋韻為主旋律,以濃蔭的夏景和翠綠的冬景為基調;以簡單、活潑、明瞭的雕塑羣反映登封市文化特色。廣場規劃共分為東、西、中三部分:中部禮儀廣場區,為整個廣場的重點部分,是整個廣場的主題、靈魂所在;東部、西部分別為兩處休閒觀景區,為中心廣場的展開部分:

1)禮儀廣場區

該區位於廣場中部,是文化廣場的主要部分,採用規則對稱手法,入口處兩側運用彩色卵石鋪裝,創造充滿活潑、自然情趣的意境;沿入口中間部分向裏為規則整齊的花崗巖鋪裝,其上嵌條形草坪,草坪上沿中心軸線兩側佈置兩排燈柱,再往裏正對廣場中間部分佈置了主題雕塑,其後設置了四根景觀柱,作為主題雕塑的背景。這樣就形成了廣場前後高低錯落有致的空間。

該區為廣場中心部分,通過規則鋪裝、草坪,使其主題、靈魂功能更加突出。另外,廣場主題雕塑羣為抽象少林武僧樣式,生動活潑、直觀地體現了登封少林寺特色。

2)東西部休閒觀景區

東西部景觀區為廣場的展開和豐富部分。在該部分設置了景觀柱廊、附屬雕塑、景石等小品設施,景觀柱廊不僅構成了廣場的背景,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處觀景平台;附屬雕塑為主題雕塑的補充,與主題雕塑共同組成了完整的雕塑羣。另外還佈置了行列式的林木,突出廣場的簡潔大方。

四、綠化景觀效果

根據季節的變化,設計多種多樣的植物,達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且層次分明,色彩鮮豔,對比感強烈,早春時節,萬物復甦,碧桃、紫荊、紅葉李、白玉蘭等花滿枝頭,給人暖暖春意,緊接着鮮豔的各種草花競相怒放,更使明媚春光富於浪漫情懷,夏秋期間,綠茵芳草地,濃濃綠樹成蔭,繁花似錦 的合歡、紫薇花滿枝梢,呈現出絢麗多姿、色彩斑斕、欣欣向榮的夏秋景觀。金秋送爽,那果實簇簇的木瓜、黃山欒掛滿枝間,盛開的桂花香飄萬家。在萬物凋零的冬季,樹姿優美的龍柏,整齊一致的海桐球,枝葉紅豔的南天竹、濃香的臘梅等各領風騷,總體看來,綠化景觀層次鮮明,錯落有致,季季有景。

公園設計説明 篇四

綜合設計論文—— 《綜合性公園設計説明書》

東北農業大學 風景1102班 A02110037

姚苗苗

綜合性公園設計説明書

一、綜合公園的定義

綜合公園是城市公園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僅為城市提供大面積綠地,而且具有豐富的户外遊憩活動內容,適合於各年齡和職業的城市居民進行一日或半日的遊賞活動。它是羣眾性文化教育、娛樂、休息的場所,並對城市面貌、環境保護、社會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二、綜合公園功能

綜合公園除具有綠地的一般作用外,對豐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的功能方面更加突出。

1、政治文化方面

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介紹時事新聞,舉辦遊園活動,為集體活動,尤其少年、青年以及老年人組織活動提供合適的場所。

2、娛樂遊憩方面

全面照顧到各年齡段、職業、愛好、習慣等的不同要求,設置遊覽、娛樂、休息設施,攝影人們的遊樂、休憩需要。

3、科普教育方面

宣傳科學教育成果,普及生態知識及生物知識,通過公園中個組成要素潛移默化的影響遊人,寓教於遊,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

三、綜合公園設計原則

1、生態性的設計原則:

該綜合公園公園在景觀要素與設計構思中,其生態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對於城市內環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穩定性,減弱了汽車尾氣對區域內大氣的影響,是城區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是圍繞以植物造景為主的生態型城市景觀的營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態習性及形態、色彩、特性等營造各具特色的景觀區域,植物配置運用喬、灌、草三者相結合的多層次植物羣落的構築,在有限的綠地範圍內,達到最大的綠量,使之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在城市中間形成一條充滿綠色、生機盎然的“綠色公園”,成為城市景觀的補充和完善。

2、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人有大半的時間是在居所和學習工作中度過的,所以公園應致力於創造出有自身風格,符合當地文化習俗的環境,而不單單是鋼筋水泥的簡單組合。融入很多的人文色彩,讓恬靜、質樸、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於我們的夢想之中。設計一個小型的公園,其設計理念我注重於以“人”為本。

3、休閒的設計原則:

休閒性是現代城市綠地設計重要的特徵之一,是生活性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又是體現現代景觀設計的“人本主義”原則的重要標誌之一。任何設計都是為了人類能夠更好的生存、生活,給人的生活帶來歡樂、悠閒、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設計中精心設置了園路,休息觀景亭、台等,達到道路線型流暢、曲徑通幽、移步換景的效果。一切園林要素的佈置都要滿足人們工作之餘的放鬆和休閒。

四、綜合公園設計構思

在設計中注重了景觀的節律感,以符合人在運動中的視覺規律,園林小品採用現代的材質、現代的景觀手法,營造一個簡潔、美觀、富有現代氣息的休閒場所,真正體現出綜合公園生態美的特色。

為使景觀符合生態公園的景觀效果,綠地以植物造景為主要手法,保持綠地景觀的生態性特色。適當點綴部分園林建築小品,供遊人觀景、休閒之用。

五、綜合公園設計概述

1、概況

此基址位於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佔地面積11.12公頃。

南面、西面為公司雲集的高樓大廈,北面和東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區,其中西面街道為城市交通幹道,其餘三條街道人流量不是很大。

2、設計目標

整體目標為創造景觀型、生態型、文化型相統一的現代城市綜合性公園。 設計佈局合理、使用方便、內涵豐富、景觀優美、獨具特色的城市居民遊憩綠地系統,實現“服務市民。重塑綠城”的目標。

3、設計佈局

兩條主軸線將公園分為四個區域,左右分別為廣場區和綠地區,上下分別為特定人羣服務區和公共服務區。

4、功能分區

(1)左上方藍色區域 —— 周圍居民遊憩區

該區局緊鄰居民區,人流浪不是很大,以滿足周圍居民休閒遊器為主。上部為健身活動區,設有籃球場、乒乓球場,網球場,還有各種健身器材,使大家都能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中部是廣場舞池,可以中、老年人集體跳舞休閒娛樂,也可以作為組織宣傳活動的開放性場地。左下方為兒童遊樂區,設有滑梯、鞦韆、沙坑等活動場地,滿足各個年齡段兒童的需求,景觀小品設立的獨具特色,寓教於遊。兒童活動區旁邊為休息觀賞區,家長可以在此區域等待玩耍的兒童,此區域設立了很多形式的座椅,周圍設立丁香花,夏日香氣四溢,半開敞較為私密,是休息小坐的主要場所。該區域可滿足周圍各個年齡段居民的遊憩和娛樂。

(2)右上方黃色區域 —— 辦公人羣遊憩區

此區域一半半開敞,一半開敞左側設立了大面積的半開敞場地,可以供人休息,一邊面對辦公樓,一半用灌木叢與園路分割,使周圍辦公人羣在在辦公室的壓抑後,能看到些許綠意,半開場的環境也可以使人心情放鬆,豁然開朗。此外,該區域還設有咖啡廳,讓人民在享受綠色的同時享受生活。右半部分為開敞式,建造模式是借鑑瑪莎施瓦茨的雅克博。亞維茨廣場。設立大量S形座椅,一面開敞一面私密,滿足不同辦公人羣的需求。

(3)中間藍色區域 —— 公共休閒遊憩區

此區域以綠 地為主中間設計小的廣場。以地形為主,通過地形營造山林特色。該區域以還原城市生態為主,打造城市園林為主。

(4)下方粉色區域 —— 主入口及流動人羣休憩區 由於緊鄰商場,馬路人流量大,所以此區域以廣場為主。可以滿足大量人羣的集散。商場正對主入口。為開敞性廣場,可以在此處舉辦公眾活動。周圍設立眾多的樹池座椅,滿足流動人羣的休息需要。此區域上部分以灌木叢分割公園綠地區和廣場區。此外,此區域還設立了咖啡廳,茶室,滿足不同人羣需求。

5、豎向設計

地形的設立主要在中間的公共遊憩區,此區域以綠地為主,用地形的變化體現景觀層次的變化。

六、景觀分區的説明

充分體現現有地形,以重點與一般佈置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別各年齡段遊人的活動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對綠地進行功能分區。主要為芳香花草區,景觀樹叢區,露台活動區三大板塊。

各功能分區即可以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景觀,又通過連貫的遊覽路線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集休閒、遊覽、趣味於一體。

各功能分區説明:

1、芳香花草區 芳香花草區可根據季節,栽植各類芳香植物,如丁香、暴馬丁香等。即可觀賞又可實用,使遊人在遊覽途中充分感受芳香的樂趣,是夜花園的主要模式。

2、景觀樹叢區

景觀樹叢區的設置,遵循的是“風吹氣散,樹擋氣聚”的原理。樹林就像是一道綠色的牆,夏天遮蔭,冬天擋風。其間榆葉梅、樹錦雞兒、茶條槭等植物,讓人感受到植物的季相變化和自然和諧之美。樹下地被植物的運用,不僅創造了生態的多樣性,也是為了打破方形廣場空間的呆板,使整個公園設計顯得靈活而富有變化。

3、露台活動區

露台活動區是以小亭子、露台為主體的多功能區域。露台採用木質紋樣,再加一現代桌凳,方便與夏日高温時的消夏活動。在園中利用不同造園材料的質感和線條的對比,產生豐富的變化,增添情趣。

七、植物設計説明

植物配置力求做到喬、灌、草結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色,冬有綠,體現植物的季相變化。讓園主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無窮魅力。

植物種植採用叢植,列植為主要形式,使整個公園顯得簡潔、自然。為豐富景觀,也採用了多種種植形式,有對植,孤植等,選用的樹種多為常用的鄉土如樹種,如丁香、紫椴、榆樹„„並配以糖槭、百花花楸等葉色葉形豐富的植物,強調園中色彩的變化。

公園中大塊草坪的設置,均一的顏色、細膩的質感、以及可以踩踏和讓人親近,給人一種愜意的享受。這也是別的地被植物所無法比擬的。草坪還把樹、灌木、花草有機聯繫在一個和諧的背景中,統一視覺。

垂直綠化。利用一切空間,採用多種形式擴大綠化擁有量,圍牆都佈置了五葉地錦,做到牆體的垂直綠化,即豐富了景觀層次。

春景:連翹樹籬,榆葉梅、毛櫻桃灌木叢等 夏景:丁香,暴馬丁香,樹錦雞兒等

秋景:糖槭,蒙古櫟,茶條槭樹籬,四大觀果樹種等 冬景:紅瑞木樹籬

公園設計説明 篇五

設計説明:

該園是一個規則式的小遊園,設計佈局合理,從功能角度出發,全園有休息廣場,和兒童遊樂場及老年人的活動區。該園前是校園圖書館,説以人口比較密集,必須有個大的廣(不同的鋪裝突出風型圖案)供人們集散,花壇供人們休息之餘欣賞。從道路系統分析,園路成對稱式,本園道路貫穿全園,設有大的入口,而且多個入口,減少了人流擁擠現象。園內景點多個,左右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景點,小型觀景牆廣場,組合型花架,設計巧妙的將這兩個景點縮小和中央景點放大,從而突出主題。兒童遊樂區配有兒童遊樂的基本設施,地面是沙地,防止兒童受傷,老年活動區配有老年人健身的基本設備,園內還設有一個小水池假山,道路通過橋連接兩側,讓人們在園中不盡能看到山還可以看到水,好比自己就生活在自然中。園內植物配置種類多樣,為園內營造了一個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讓遊人不僅能觀賞景色,更能享受生活。

(一)地理位置

遊園位於河南城建學院校圖書館後面,遊園東臨十號教學樓,西鄰山頂操場,北對校圖書館,南為學院教師公寓。

二、設計理念 (一)綠地定位: 遊園公共綠地不能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公園。它既是各座大學校園綠化景觀的延伸和補充,更是展示多種學術風格、思想方式的公眾舞台。

(二)我們的理念: 1.完整的生態理念——自然 (1)尊重現實的自然觀。“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類對自然的認知和採取的態度,我們的生態理念也源於這一樸素的自然觀。

(2)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在繼承先人思想的基礎上,我們融合了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現代的生態觀。採用綜合的、完整的生態設計方法,在各綠地所處位置、環境的自然地理條件下,綠地的要素設計均考慮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和對生態最大程度的改善。2.獨特的文化理念——溝通與超越

(1)“遊園噴泉區”的設計依託“溝通”和“超越”理念。人們獲取信息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從而使自身以及整個團體得到提高。其後,終將實現自我的超越,這也是人類體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強”的最佳體現。

(2)我們希望這種對環境景觀的體驗與實踐,能讓莘莘學子們獲得源於自然,超越自我的一種感悟。 (3)植物配置説明1.綠化的分區

本標段的公共綠地是我們學院公共景觀的核心部分。其位於整個學院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塊地區,地塊呈弧形狀,分為

2、滲透“以人為本”的主題

植物配置中所謂的“開放式”,充分體現了1標公共綠地的共享屬性,這是一片從功能和形式上都必須考慮其使用主體(廣大學子以及教工)的熱土。

公園設計説明書 篇六

一。實施區域現狀

1、區域位置:本項目位於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北臨德賽二街,南街益洲大道,東臨盛華南路,西接元華路,佔地222畝,不規則四邊形,地勢比較平緩,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氣候。平均温度16攝氏度,年降雨量1500mm,四季分明。2.實施區域現狀特點:天府新城是成都南部園區的重點發展區,新城位於成都中軸線南段,在城市總體規劃中該段軸線定義為科技商務中軸線,以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屬於整個城市向南發展的光導區和核心區。3.交通區位條件優越,距離雙流機場12公里,緊臨成都火車南站。距成雅、成仁高速公路3公里 二。設計依據

綜合分析場地現狀、所處地理條件及地方歷史文化沿革,以及城市生態化、園林化發展帶來的契機,利用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自然生態、樹木雲水、歷史文化的表現特性化為園林景觀中的視覺效果。通過表徵水脈、綠脈、文脈、生態脈的景觀設計元素展現一個生態的空間、藝術的空間、文化的空間、休閒的空間和一個永恆的空間;營造一個靜穆濕潤、遊覽休閒、康身健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滿足人民對物質和文化生活不斷提高的需要。將公園建成以植被景觀為主要景觀特色,以歷史文脈、地域文化、自然生態為內涵,集觀賞遊覽、文化、娛樂、休閒、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景觀優美、使用方便的開放式綜合性公園。

整體規劃目標是創建“四境”,即“品質高雅的文化環境”、“生機盎然的綠化環境”、“舒適宜人的活力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 三。設計原則 1 以人為本原則

人是設計的使用者。因此首先應考慮使用者的要求,做好總體佈局,創造清新、優美、舒適的公園生態環境,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羣往往有着不同的行為需求和喜好,創造一處從美學和功能上富於變化的空間,滿足不同人羣對多樣化空間的渴求,實現人民接觸自然的最大化,強調服務對象“人”的多重需求和體驗要求,強調人的參與性,強調景觀延續性、適用性和多樣性。2 生態原則

設計中注意綠化植物配臵結合自然,富有野趣,避免城市化傾向。大處着眼,注意整體效果;小處着手,結合景區、景點創造相應的植物景觀。植物觀賞區、濱湖休閒活動區、密林遊覽休閒區,分別運用鬆、柏、樟等常綠樹種以及各種花灌木、耐陰性花卉植物,與相應的或密林幽靜、或四季常青、浪漫詩境等的景點氛圍相符合。再者就是在保護場地原有林木的基礎之上,儘可能多運用本土植物或野生地被植物,以保證近期長勢及遠期景觀效果。多種植物高低錯落及彩色葉樹種合理搭配,形成植物景觀層次,避免裸露地面,更能體現園內景觀的自然生態。3 節約原則

多運用本土植物,輔之以引進植物協調搭配,近期景觀效果得以保證,同時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四。設計構思

本次規劃一方面要以“綜合性公園”為定位,進一步充實遊覽內容,提高景觀質量,增強園林藝術的感染力,強化其服務功能,突出特色;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規劃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完善、提高,儘量保留原有的自然、人文環境和設施,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使其成為公園的重要景觀元素、重要景觀基質、重要的遊覽活動內容,做到傳統與現代兼容,人文與自然輝映,為周邊街區,為城市所共享。因此,整個公園規劃建設要堅持“人、資源、人文、生態”相融合的原則。突出三大理念 設計中以“創造優美生態城市空間”為線索,以“開放型城市公共綠地,中心區標誌性公共開放空間”功能定位為依據,具體依照:公園綠色基質融解。將公園綠色基質融解到市區之中,公園與城市無界線,建成開放式公園綠地,讓城市迴歸自然,打造“天藍、山青、水秀、岸綠、景美、遊暢”的自然生態綠地和城市濱河景觀遊憩空間,體現具有文化品味的城市生態概念。滿足遊人參與性需求。為遊人創造旅遊新體驗。即把公園的發展融入到市區的發展中,體驗新型時尚活動的需求。為其提供新的旅遊、遊覽體驗,用現代休閒理念打造人文化生活新概念的綜合活動空間。注重文化傳承。文化的傳承在於對歷史精華的繼承而又不束縛於傳統的框架。平輿縣的歷史文化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設計中在融入傳統文化,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體現新時代的要求和特點。五。景觀功能分區

公園為開放式公園。公園出入口規劃體現“融解”概念,遊人可根據自己的行為軌跡在園中穿行。公園的空間環境是環境主體(人)的行為和客體(物質環境)的統一。在公園中設臵各種不同的功能分區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使人們在更大範圍內進行社會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高公園空間的人氣,充分體現其親和力和人性化。1.濱湖休閒娛樂區

彰顯“智、人、山、水”的文化底藴,給人以綠林醉心,湖虛水鏡的感覺。水系處理以豐富水形、水態,形成具有自然特徵的宜人景觀為主要目的。水面形成開闊水域,空間開敞,利於開展划船活動。駁岸設計以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觀為宗旨,以草坡駁岸和卵石駁岸為主,種植水生植物,湖周圍設臵部分木樁駁岸,形成部分親水空間,增強自然、樸野的氣氛。結合水域,創造了豐富的生態意境,整個湖邊場地綠蔭覆蓋,自然清新,喬木配以各類花灌木及水生、濕生植物,柔化了幾何形空間,在保證空間秩序明晰的同時,提供了都市田園般的景觀體驗。有綠蔭聽楓、木岸觀荷、伴竹聽鬆、曲水荷香、親水棧道、湖心小築、品茗聽湖、湖心觀景、垂釣賞景等景點,這些景點沿湖岸布臵,相互因借,形成豐富的觀賞效果。聽戲可以説是老成都人休閒娛樂的必要環節,一壺茶一齣戲,很難讓人聯想到快節奏的都市生活。2.植物觀賞區

位於公園一些行道處周圍區域,在原來植物配臵的基礎之上,加以梳理、深化。有雕塑、姊妹(紫薇)爭鋒、槐林幽香、石楠春色、碧桃爭豔、盆景展覽、枇杷鬧秋、林海攬翠等景點,該區滿目翠綠,鳥語花香,老人與孩子在山水之間徜徉,姑娘小夥在花香叢中留戀。花影、人影、水影,構成一幅和諧的場景。3 密林遊覽休息區

該景觀規劃的理念就是以自然生態為主,形成“山環水抱”之勢。利用堆石造山建設山林景觀區,加強原有林地的培育保護,改造豐富林相,創造優美的森林植物景觀。充分借鑑清摯山、清平山、鏡湖、小清河等山水資源,利用4米的地形高差,再通過豐富的植物配臵,讓遊人看湖心曠神怡。利用現場山頭分別布臵亭、平台,將人的景觀視線拉遠,從視覺上起到拓寬公園範圍的作用,沿山脊線設計步行遊路,可停處設臵休息空間,沿路布臵山石題刻。植物配臵上以落葉與常綠植物搭配,以常綠為主,體現冬季特有的植物景觀,並且與此區的清雅氛圍融合。有疏林飄香、密林雅境、登高覽勝、倚亭遠眺、羣英錦繡等景點,沿登山小道布臵,形成景觀序列。六。植物配臵

植物景觀設計在整個環境規劃設計當中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整個環境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公園對植物的要求相對比較嚴格,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所以在配臵方面應特別注意,春季綠化,夏季遮蔭,秋季觀景,冬季朝陽。形成舒適的交往、休閒與活動場所。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態景觀羣落的適當構成,它是自然化景觀再現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態景觀羣落構成,富於自然化的景觀空間就是無源之水。

該公園的綠化樹種搭配多樣,空間變化豐富,能夠較好地展現自然之美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首先綠化配臵上突出“草鋪底、喬遮蔭、花藤灌木巧點綴”的綠化特點,同時量化上儘量使其能發揮最佳生態效益。其次,樹木的種植方式也隨場地的規模和功能定。如以欣賞樹木的姿態應孤植;利用樹木劃分空間,引導視線可以採用列植;在遊戲場地可以利用樹木圍合成獨立的空間,並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區域可種植滿足遮陽隔音的樹種等等。再次,樹種選擇上,充分考慮了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即根據氣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條件來選擇能夠健壯生長的樹種,一般是選用本土樹種和地方品種。最後,在空間佈局上體現點、線、面相結合,注意再生空間的綠化等以達到模擬自然,創造鳥語花香之意境。因此,環境綠化不再是簡單的種樹栽草,而應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落葉喬本、常青灌木、常綠草坪高低參差、交相輝映,充分滿足崇尚田園生活的現代人的審美情操。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植物羣落是以常綠闊葉樹與落葉闊葉樹為主,考慮到冬日對陽光的需求,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礎上,大量運用的植物種植羣落,具有以下層次結構:

上層大喬木:以落葉闊葉樹和常綠樹為主(主要有銀杏、楸樹、香樟和雪松),形成上層界面空間,以保證四季有綠,特別是落葉闊葉樹夏季有濃蔭冬季有充足的陽光。中層喬灌木:以落葉闊葉樹種為主,同時結合觀花、葉、果、杆及芳香物種,形成主要植物景觀感受界面空間。下層是耐蔭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綴花草地。以保證公園的環境生態功能與使用功能以及豐富季相變化。

在植物羣落的空間整合形態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間場所中的心理體驗與感受的變化。從密林幽靜、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開闊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動靜的對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間。

在考慮植物配臵的多樣化的同時,大量採用了不同用途的植物主要包括(1)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種,例如:香樟(具有驅蚊防蟲的作用),雪松(四季常綠、具有防塵、減噪作用),紅瑞木(四季色彩進行變化、殺菌),丁香(清新醒腦的藥用功能),龍柏(防塵、減噪作用),石楠(四季常綠,對有害氣體有抗性,隔音,早春嫩葉絳紅,初夏白花點點,秋末累累碩果,豔麗奪目)等;(2)彩色植物,例如:銀杏、烏桕、黃櫨、鵝掌楸、五角楓、紫葉李、紅葉石楠等;(3)觀賞性植物,例如:日本晚櫻、西府海棠、柿樹、枇杷、水杉、桂花、廣玉蘭、木瓜、碧桃、龍爪槐等。

公園設計説明書 篇七

公園設計説明書

1、方案設計

通過公園設計的需要,以及綜合公園地理特徵及地貌地況的分析,和調查羅平縣的歷史資料,將公園分為五個大區:綜合文化遊覽區、安靜休息區、體育運動區、兒童遊樂區、公園管理區。

其中綜合文化遊覽區有:以羅平縣面名原因為主題的羅雄塔,展覽館,文藝館,舞場和劇場。

體育運動區分為: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兒童遊樂區分為: 安靜休息區分為:

公園管理區分為:停車場、職工住宿區、辦公區、苗圃等。2、各種指標

主要繪圖

包括:總平面圖、現狀分析圖、功能分區圖、道路系統圖、綠化規劃圖、局部景觀效果圖、豎向設計圖、鳥瞰圖等

3、分區介紹

4、各大區介紹 安靜休息區,是個人民休息和遊覽的地區。

為公園西部起步區,以山體和大的水面為主要特質,空間開闊,該區功能主要為廣大遊人特別是青少年提供兼具有教育與遊憩功能的户外活動場所,活動設施的引入以滿足教育性與遊憩性為原則,該區遊人量大,但樹木多,大多數是很茂密的樹林。可以拱大量的遊人休息和遊覽。這個區的佔地面積是這公園相對其他區是最多的。因此。也起到主導全園的作用。聯繫全園的作用。

安靜休息區的構成。由自然林和一些特色樹種,一些觀賞和遊覽休息用的亭子。一些小的自然式休閒廣場。可以滿足人們各種休息遊覽需要。設計思想,本分區主要是以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為設計思想。充分考慮用綠色來美化我們的家園。

與生長健壯的幾個樹種為骨幹,突出周圍環境季相變化特色。在植物配置是根據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天際線的變化,採用自然式配置樹木。在林間空地中可設置草坪、亭、廊、花架、坐凳等。

樹種主要應用當地的本地樹種,適當的用外來樹種。這樣的配置可以體現當地特色。也可以豐富種羣。有理由不受病蟲害的大範圍的影響。

區中,各級道路相互接通,方便遊人們能到達不同的地區。能完成不同的娛樂項目。

樹木顏色變化:主要是綠色基調,但也有紅色的雞爪槭等一批變色樹種。

安靜休息區的主要景點是“羅雄塔”,羅雄塔位於山頂上,登上塔的頂端,可以看到全園的全景。塔中設有大量的具有紀念意義的碑文、雕刻、塑像等。體育活動區

體育活動區主要設計在居民區的附近,方便居民出入。

設計了不同種類的的體育活動項目,方便不同的體育愛好的運動人生。

各種體育運動場設計在附近,方便出入和交通等。公園管理區

是提供公園管理的場所。是供給管理區的工作人員居住和辦工的地方。要具有不影響遊人休息和遊覽的要求。具有方便管理公園的要求。專門設有專用通道。可以儘量減少對公園的影響。綜合文化區

通過分析地形和羅平的歷史,本區充分體現羅平悠久的歷史韻味,設計了展覽館、文藝館和舞場劇場。展現了文化性、歷史性、地方性、多樣性。另外此區的集散廣場的構圖採用了“雞”形圖,充分説明了羅平縣“雞鳴三省”的美譽。兒童娛樂區

為促進兒童門的身心健康而設立的專門活動區。本區的設計是從入口就可以看到一個唐老鴨的雕塑。園中設有綠色迷宮。可以供大人和小孩玩。還有一些小孩的各種活動場所。例如有小孩玩的各種遊戲和娛樂設施。園中種植各種植物。促進小孩學習愛護自然。園中的主要設施重要有攀梯,吊環,圓筒等。

5、各種圖介紹

道路系統圖

(1)、道路系統的分級:根據公園設計要求以及公園的面積大小,將公園道路系統分為出入口道路+四分級道路系統。出入口道路:分主出入口道路和次出入口道路。前這指主大門到中心廣場的道路,寬20M,兩邊種有高大喬木銀杏和樹球,採用了一高一矮的種植手法,具有豐富的參差感和韻律感。次出入口內設計了廣場,有很好的集散空間。

四分級道路系統:一級道路、二級道路、三級道路和四級道路。一級道路主要指機動車道,寬8M;二級道路主要指遊覽車道,寬6M;三級道路主要指通往各個景點的道路,寬3M,主要是引導遊人到各景點、專類園,自成體系,組織景觀;四級道路主要指散佈在公園各個景點的遊步道,為遊人散步使用,寬1。2M,是公園中最多的道路。

(2)、園路線形設計

與地形、水體、植物、建築物、鋪磚場地及其他設施結合,形成完整的風景構圖,創造連續展示公園景觀空間或欣賞前方景物的透視線。主要縱破小於8%,橫坡小於3%。園路在危險地段設置了防護設施,如欄杆就是其中一種。

(3)、園路的佈局

此公園的道路主要通過公園的綠地內容和遊人量的大小來確定。主次分明,因地制宜,有地形密切配合。如水邊的園路主要通過地形分析,環山繞水,但沒有和水平行,同時因為依山面水,活動人次多,園林小品多,如花架,石凳等。在平坦的地段彎曲柔和,密度有時大有時小,主要按地形環繞,沒有形成回頭路的格局,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在丘陵地段,更是美妙絕倫。

(4)、彎道的處理

總體來説,此園路的轉彎銜接通順,符合遊人的規律。在設計時,園路在遇到建築物、植物、山水、陡坡等障礙,必然產生彎到。但本設計沒有過多的改造原由地形,而是合理的應用障礙物能組織景觀的作用,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另外,園路的轉彎處,應用了外側高,內側低的的處理手法,以妨事故發生。

(5)、園路交叉口處理

當兩條園路交叉或從一干道分兩條小路時,必然會產生交叉口。其中,當兩條主幹道相交時,交叉口做了擴大處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廣場,方便行車和行人。當小路和主幹道交叉時,採用了斜交的處理手法,但適當地控制了交叉口的數量和和他們之間的接近程度,達到了主次分明,相交角度適宜的效果。另外,在“丁”字形交叉口,點綴了不同風格的景點,豐富了公園的觀賞性。上山路與主幹道交叉自然,藏而不露,吸引遊人入山。在紀念性園林中,主要採用了正交手法,如羅雄塔就是一處。

(6)、園路與建築的關係

當園路通往大建築(如展覽館)時,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擾建築內部活動,在其前面設計了類似“雞”的集散廣場,使園路由廣場過度再到建築物,同時表達出了羅平縣“雞鳴三省”的美譽;當園路通往一般建築物時,在建築物面前適當的加寬了路面,形成分支,發表遊人分流。此外,整個公園沒有園路通過建築物。

(7)、園路與橋

本公園有兩道橋,都設置在水面較窄的地段,節省了材料,橋身與岸邊垂直,創造遊人視線交叉,方便遊人觀景。園路與水邊的建築物形式、風格體量、色彩與公園的總體設計、周邊的環境相協調一致。

6、綠化規劃圖

整個公園的植物組羣類型及分佈,主要根據羅平縣的氣候狀況、園外的環境特徵、園內的立地條件,結合景觀構思、防護功能要求和當地居民遊賞習慣確定,作到充分綠化和滿足多種遊憩及審美的要求。

(1)、公園綠化樹種的選擇

以鄉土樹種為主,外來馴化樹種為輔,充分運用原有有樹木和苗木,以大苗為主,適當密植。選擇具有觀賞價值高,又有較強的抗性,病蟲害少的樹種。

(2)、公園綠化樹種的佈局

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城市的特點、市民的愛好,進行喬木、灌木、草本結合的佈局,創造優美的景觀。既作到充分綠化、遮陽、防風,又滿足遊人進行日光浴的需要。

首先,用了3種基調樹種,形成統一基調。其次,在娛樂區,為創造熱烈氣氛,選用彩葉樹種和花卉;在安靜休息區和綜合文化區,選用冷色調花卉。在休息區,形成一年四季季相構圖,春季觀花,夏季濃郁、秋季觀葉,冬季有綠色叢林,方便遊人遊覽。

(3)、公園設施環境和分區綠化

①、園路:主幹道選用高大濃郁的喬木和耐陰的花卉。

②、廣場綠化:既不影響交通,又形成景觀。在中心廣場的四周植高大喬木、灌木等;中間佈置草坪和花壇,形成寧靜的氣氛。

③、公園小品建築旁邊:設置花台、花壇、花鏡等。

(4)、科學文化普及娛樂區:由於地形平坦開闊,主要以花壇花架為主,同時大量採用樹林草地和樹林花地的佈置形式。、體育運動區:主要選擇了一些生長快、高大挺拔、樹冠大而整齊的樹種,以利夏季遮掩,但沒有選用易於落花落果的樹木。、兒童活動區:以生長健壯、冠大濃郁的高大喬木為主,沒有使用帶有刺激性味道的樹種。

遊覽休息區:以樹林佈置為主。

公園管理區:主要選擇一些高大喬木等。

7、豎向設計

此次公園豎向設計主要根據羅平地形進行改造。羅平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地勢多平緩,水力資源豐富,著名的魯布格水電站就建於此地,所以水體的設置並不會十分困難。地形改造主要以挖低,剷平為主,並加造人工島兩做。首先先確定水體位置,水體選取了圖紙上地勢較低的東北方向和中西方向,改造前最低高程分別為1488.78和1491.80,鏟低後湖底高程分別為1483.10和1489.30,而後確定了匯水區域,並用人工挖鑿的小河連通兩處水域。改造後在東北方向的湖區加造了兩座人工島,高程都為1489.90。接下來是公園廣場區的地形改造,廣場區位於公園中部,面向主入口,背朝中西部湖區,廣場周邊地勢較平緩,中部有一座小山丘。改造方案是將高成為1493.58的山丘剷平,並將廣場區地型平整,改造後高程控制在1493.30,廣場的排水坡度控制在3℅左右,便於廣場景觀的建設和維護。其餘地型均不做大改動,保持原場地地貌。

8、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主要將公園分為公園管理去,體育娛樂區,遊覽休息去,兒童娛樂區,民族風味園,湖岸景觀區,老年人活動區,廣場區,科普娛樂區,温室區,菜花山,梯級景觀,湖景區13個功能主體。功能分區注重場地特點,當地自然生態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功能實用性,本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進行規劃。從年齡角度分析,兒童,青年,老年人均有各自的活動區,並且各區都具有相應的設施,為不同年齡層的人提供需求。菜花山,温室區,民族風味園又體現了當地的民族特色及自然景觀特色。一座金黃的菜花山不論從遠處還是近處都給人一種視覺的衝擊;民族風味園又為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了各色的美食,温室區精美的温室以及其中各色的植物一定會使公園更加精緻。廣闊的湖區為遊客提供了更多的景觀以及娛樂空間,湖上加造的人工島更能豐富景觀內涵。可以説各功能區都是各具特色,並且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現狀分析

周邊情況:北面和南面為居民區,西面為政府機關,東面為貴州路,屬於高級道路。

地形分析:政府背靠高山,依山而建,充分尊重中共山水之説;內部地形主要呈西高東底,南高北底;地貌主要為丘陵地,可以塑造美麗的丘陵景觀;除了西面等高線較為密集之外,其餘較為均勻。局部景點效果圖

此處,主要選擇了六大景點:羅雄塔、觀景台、茶樹園、噴泉、廣場、水邊景點。

公園規劃設計用説明書目錄 篇八

天津城市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現狀概況及設計構思。.。.。.。.。.。.。.。.。.。.。.。.。.。.。.。.。.。.。.。.。.。.。.。.。1

一、背景分析。.。.。.。.。.。.。.。.。.。.。.。.。.。.。.。.。.。.。.。.。.。.。.。.。.。.。.。.。.。.。1

(一)區位分析。.。.。.。.。.。.。.。.。.。.。.。.。.。.。.。.。.。.。.。.。.。.。.。.。.。.。.。1

(二)歷史與文化背景分析。.。.。.。.。.。.。.。.。.。.。.。.。.。.。.。.。.。.。.。.。.。.。1(三)規劃範圍。.。.。.。.。.。.。.。.。.。.。.。.。.。.。.。.。.。.。.。.。.。.。.。.。.。.。.。1

(四)規劃依據。.。.。.。.。.。.。.。.。.。.。.。.。.。.。.。.。.。.。.。.。.。.。.。.。.。.。.。1

(五)規劃目的。.。.。.。.。.。.。.。.。.。.。.。.。.。.。.。.。.。.。.。.。.。.。.。.。.。.。.。1

二、自然經濟條件分析。.。.。.。.。.。.。.。.。.。.。.。.。.。.。.。.。.。.。.。.。.。.。.。.。.。.1

(一)經濟條件分析。.。.。.。.。.。.。.。.。.。.。.。.。.。.。.。.。.。.。.。.。.。.。.。.。.。1

(二)自然條件分析。.。.。.。.。.。.。.。.。.。.。.。.。.。.。.。.。.。.。.。.。.。.。.。.。.。1

(三)民風民俗分析。.。.。.。.。.。.。.。.。.。.。.。.。.。.。.。.。.。.。.。.。.。.。.。.。.。1

三、設計構思。.。.。.。.。.。.。.。.。.。.。.。.。.。.。.。.。.。.。.。.。.。.。.。.。.。.。.。.。.。.。1(一)初步印象與理念構想。.。.。.。.。.。.。.。.。.。.。.。.。.。.。.。.。.。.。.。.。.。.。1

(二)領悟設計主旨。.。.。.。.。.。.。.。.。.。.。.。.。.。.。.。.。.。.。.。.。.。.。.。.。.。1

第二部分 規劃設計及分析。.。.。.。.。.。.。.。.。.。.。.。.。.。.。.。.。.。.。.。.。.。.。.。.。.。.1

四、總平面整體規劃。.。.。.。.。.。.。.。.。.。.。.。.。.。.。.。.。.。.。.。.。.。.。.。.。.。.。.。2

五、結構功能分區。.。.。.。.。.。.。.。.。.。.。.。.。.。.。.。.。.。.。.。.。.。.。.。.。.。.。.。.。2六、道路交通分析。.。.。.。.。.。.。.。.。.。.。.。.。.。.。.。.。.。.。.。.。.。.。.。.。.。.。.。.。2

(一)出入口和停車場。.。.。.。.。.。.。.。.。.。.。.。.。.。.。.。.。.。.。.。.。.。.。.。.。2

(二)內部交通。.。.。.。.。.。.。.。.。.。.。.。.。.。.。.。.。.。.。.。.。.。.。.。.。.。.。.。2七、公共設施分析。.。.。.。.。.。.。.。.。.。.。.。.。.。.。.。.。.。.。.。.。.。.。.。.。.。.。.。.。3

八、亮化照明分析。.。.。.。.。.。.。.。.。.。.。.。.。.。.。.。.。.。.。.。.。.。.。.。.。.。.。.。.。3

(一)道路照明。.。.。.。.。.。.。.。.。.。.。.。.。.。.。.。.。.。.。.。.。.。.。.。.。.。.。.。3

(二)廣場、人行道和綠地照明。.。.。.。.。.。.。.。.。.。.。.。.。.。.。.。.。.。.。.。.。4

(三)水體照明。.。.。.。.。.。.。.。.。.。.。.。.。.。.。.。.。.。.。.。.。.。.。.。.。.。.。.。4九、景觀結構分析。.。.。.。.。.。.。.。.。.。.。.。.。.。.。.。.。.。.。.。.。.。.。.。.。.。.。.。.。4

(一)景觀軸線分析。.。.。.。.。.。.。.。.。.。.。.。.。.。.。.。.。.。.。.。.。.。.。.。.。.。4(二)活水景觀分析。.。.。.。.。.。.。.。.。.。.。.。.。.。.。.。.。.。.。.。.。.。.。.。.。.。4

(三)視線滲透分析。.。.。.。.。.。.。.。.。.。.。.。.。.。.。.。.。.。.。.。.。.。.。.。.。.。5

十、豎向設計分析。.。.。.。.。.。.。.。.。.。.。.。.。.。.。.。.。.。.。.。.。.。.。.。.。.。.。.。.。5十一、植物配置種植分析。.。.。.。.。.。.。.。.。.。.。.。.。.。.。.。.。.。.。.。.。.。.。.。.。.。5

(一)植物種植分區分析。.。.。.。.。.。.。.。.。.。.。.。.。.。.。.。.。.。.。.。.。.。.。.。5

(二)樹種分析。.。.。.。.。.。.。.。.。.。.。.。.。.。.。.。.。.。.。.。.。.。.。.。.。.。.。.。6

(三)植物配景分析。.。.。.。.。.。.。.。.。.。.。.。.。.。.。.。.。.。.。.。.。.。.。.。.。.。7

十二、主要景點分析。.。.。.。.。.。.。.。.。.。.。.。.。.。.。.。.。.。.。.。.。.。.。.。.。.。.。.7

(一)太白廣場。.。.。.。.。.。.。.。.。.。.。.。.。.。.。.。.。.。.。.。.。.。.。.。.。.。.。.7

(二)醉仙亭。.。.。.。.。.。.。.。.。.。.。.。.。.。.。.。.。.。.。.。.。.。.。.。.。.。.。.。.7

(三)杜鵑花梯。.。.。.。.。.。.。.。.。.。.。.。.。.。.。.。.。.。.。.。.。.。.。.。.。.。.。.7

(四)水植物園。.。.。.。.。.。.。.。.。.。.。.。.。.。.。.。.。.。.。.。.。.。.。.。.。.。.。.8

(五)觀景坡地。.。.。.。.。.。.。.。.。.。.。.。.。.。.。.。.。.。.。.。.。.。.。.。.。.。.。.8

十三、透視效果分析。.。.。.。.。.。.。.。.。.。.。.。.。.。.。.。.。.。.。.。.。.。.。.。.。.。.。8

十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8

十五、分期建設。.。.。.。.。.。.。.。.。.。.。.。.。.。.。.。.。.。.。.。.。.。.。.。.。.。.。.。.。.8

(一)近期建設。.。.。.。.。.。.。.。.。.。.。.。.。.。.。.。.。.。.。.。.。.。.。.。.。.。.。.。8

(二)遠期建設。.。.。.。.。.。.。.。.。.。.。.。.。.。.。.。.。.。.。.。.。.。.。.。.。.。.。.。8

十六、實施措施。.。.。.。.。.。.。.。.。.。.。.。.。.。.。.。.。.。.。.。.。.。.。.。.。.。.。.。.。.8

城市公園設計説明。 篇九

設計説明:

一、本方案的景觀設計概念一反“常規自由的”公園設計思路。我們的設計思路和概念斷然將規則式園林遷到了公園裏。我們相信這種規則式的建設會引起長沙人的認同,這是一種可以同時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廣場和公共綠色空間等區域,人們可以在這裏用餐、娛樂、工作、休閒放鬆。我們堅持利用自然,反對一切粗劣的東西,相信人們會願意感受自然的光線、新鮮的空氣,地域的情調、優美的建築和材質。自然的規則感受將更有趣、更藝術化。一切能發揮人們想像的景觀元素將呈現在公共空間裏。

二、設計目標

1、“以人為本”

設計的主角是以人為主。以人的活動為主要考慮因素。根據人們的交往、觀賞、娛樂、休憩等考慮設計空間。通過不同空間序列來符合人們的行為活動和心理活動。使人感到舒適愉悦。

2、空間層次

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通過資料,考慮其人的活動心理和行為特徵創造出不同性質、不同功能、不同規模的公共空間。疏密有致、虛實互間,有封閉、半封閉、敞開等不同選擇。每一個空間都將給遊客帶來不同的心裏感受。

3、文化傳承

其地理位置是位於長沙市,因此考慮文化上的深入挖掘,尊重傳統、延續歷史、繼承文脈。

4、生態建設

設計通過樹木的種類、數量、配置方法引入自然、再現自然、在有限的空間裏盡情感受自然。通過此次項目為其生態建設獻出一份力量。也為我們的生活質量提供一個優質的保障。實現都市綠洲的生態目標、發揮植物生態功能,展示植被景觀效果。

三、總體佈局;

佈局的形式以直線轉角的形式來表現,突破格式塔心理學,創造趣味性、實用性、觀賞性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性公園。

四、道路系統

道路系統以環路為主,主次清晰,並以不同鋪裝材質、紋路、尺寸來區分。同時道路分級明顯,為管理,娛樂,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提供方便。

五、植物配置

在景觀上,植物配置上是以“四季皆有景”為目標,是整個公園特色。在整個公園佈局上營造出一個季節以一個季相色為主,形成一年四季四種顏色鮮明變化。春季:竹子、海棠、白玉蘭等,夏季有馬褂木、紫薇、欒樹、荷花等,秋季有桂花、紅楓、三角楓、銀杏等,冬季有梅花、臘梅、羅漢松等。在數量是上,數量上採用疏密有致。形成一個一個特色空間。有的採用數量眾多形成氣勢宏大之勢。在植物配置方面不僅考慮到季相色,同時考慮到整體空間上的處理有門柱綠化、垂直綠化、平面綠化。同時落葉和常綠搭配合理。樹種的選擇多數採用鄉土樹種。利用其生長優勢以最好效果速度創造出最多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

濕地公園設計説明 篇十

濕地公園設計説明

一、項目概述

某某縣位於江西中部偏東,撫州地區南部。地處東經116.01--116.28,北緯27.03--27.43。東接南城,南豐縣,南接樂安,崇仁縣。西毗寧都縣,北靠臨川市。地理位臵的氣候風貌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氣候温和濕潤,非常適宜景觀水景的設臵和各類大中型灌木,喬木,地被的種植。

“某某濕地公園”位於某某縣城新區某某頭兩側,南靠濱江大道,北臨某某河,規劃總面積: 33萬餘平米;其中,陸地河灘面積約206畝,約14萬餘平米;規劃區域內某某河水域面積約:19萬餘平米。

二、項目設計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條例》

2、國家《公園設計規範》

3、《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設計導則(試行)》

4、政府對該項目的批文批示,

5、建設方提供的水文地質和地形圖等基礎資料;

6、建設主管單位的指導意見

7、對現場初步踏勘後收集的資料

三、規劃設計基本原則

1、人性化設計原則

濕地公園是位於某某新城區內,其建設目地之一是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因此不僅需要注意物質性的硬環境,還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軟環境。不但應具有景觀環境,而且要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為市民放鬆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場所。充分利用環境的心裏學,行為學和人體學等原理,從人的角度上尋求行為上的舒適,視覺上的美感和心靈上的愉悦。

2、和諧共存和持續發展的原則

把自然、人、社會緊密結合,相互滲透,讓生態服務功能和歷史文化信息繼續隨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個充滿生機並富有文化精神的環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則

根據現有的地形,地貌特點,因勢利導地引導某某縣濕地公園的建設,合理組織遊憩空間,並根據當地的氣候和資源條件合理進行綠化環境建設。

4、自然生態的原則

濱江綠化帶在景觀要素與設計構思中,其生態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對於城區內環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設計 的重點是圍繞,以植物造景為主的生態習性及形態、色彩、質地等營造各具特色的景觀區域。植物配植運用喬、灌、草相結的多層次植物羣落的構築,在有限的綠地範圍內達到最大的綠量,使之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在城市道路---“灰色景觀帶”和城市河流---“藍色景觀帶”的中間形成一條充滿綠色,生機盎然的“綠色景觀帶”作為城市景觀的補充和完善。

5、親水的設計原則

濕地公園沿某某河展開,現狀決定了親水性設計的原則。水,對人類有着開然的親和力,園林的親水性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因此,沿河邊布臵鋪裝硬地,布臵園路,點綴景觀建築小品,所有鋪裝小廣場,園路,景觀小品均依水展開,給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裏上的愜意,同時,又可在立面上豐富河道景觀。

6、休閒的設計原則

休閒性是現代城市綠地設計重要的特徵之一,是生活性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又是體現現代景觀設計的“人本主義”原則的重要標誌之一。任何設計都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生活,給人的生活帶來娛樂悠閒,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設計中精心設臵了園路,達到線型流暢,步移景異的效果。一切園林要素的布臵都要滿足人們工作之餘的放鬆和休閒,最終體現景觀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

四、規劃設計指導思想

1、以現代園林藝術構成理論為指導

遵循某某新城區總體規劃,以現代園林藝術構成理論指導園林規劃設計。通過園林建築及小品、石景、綠化造景等造園要素,突出濕地主題,使其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創造優美的人文環境,提高某某新城區的城市品味。

2、運用園林環境藝術設計手法

注重運用園林環境藝術設計手法,使整體環境具有較好的景觀觀賞性,同時使某某濕地公園景觀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藴,以及景觀特色。

3、選擇性的保留部分現有樹木

該地塊經過褪耕還林建設,現有植被覆蓋率較好,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景。在新的環境景觀建設時,尤其是園林建築和小品建設,應有選擇的保護好現存喬灌木,並根據景觀建設的需要,採用喬灌草多層次配臵造景的手法,增加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樹種,以提高植物羣落的景觀品味。

4、園林建築和小品體現時代特徵並融入自然環境

園林建築和小品既要具有現代所必須的設施和便利,體現時代特徵,又要在外形上力求與濕地生態風格相符。

5、貫徹“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共存”的思想

貫徹“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共存”的思想,以景觀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吸收國外環境景觀設計的先進理念,繼承中國傳統造園思想,充分發揮綠地對環境的改善作用,形成濕地公園完整的環境體系,使建築及小品能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成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五、濕地公園功能分區和總體構思

某某河原為農業生產灌溉用的農灌河,周邊均為農田,菜地。隨着某某縣城建設的發展,該項目周邊規劃為城市功能用地,濱江大道南側為某某一中,河道的性質亦將轉變成縣城景觀河道。因此設計的目標是將規劃範圍內的濱水綠帶建造成某某縣城帶狀開放性濱江濕地生態公園,成為市民休閒,遊憩,交往的良好場所。同時,通過濱河綠地的建設,能夠很好地調節周邊自然環境的氛圍和城市色彩。

濕地公園的初步分為五大功能區:

1、濕地生態景觀區

2、水上運動休閒區

3、疏林草地區

4、百鳥園自然生態區

5、農耕民俗文化區。

六、空間意境構想

1、意境構想

沿湖濱景觀道徐行,喧鬧聲漸漸遠去,主遊路兩邊綠樹林立;某某河長河似練,春水東流。水溶於景,景包含水,粼光閃耀,輕舞妞揚,明月之夜,把酒臨 風或泛舟其上,“舟遙遙以清風飄飄以征衣”,桃源勝景乍現眼前,心情隨之雀躍奔騰,波瀾不驚的紊流蕩起細緻漣漪,遠處花木葱鬱,青翠欲滴,亭台廊架隱於山林中;時而空間感受狹長,時而豁然開朗,空氣中慢慢瀰漫晨露,令人浮想。

2、景觀設計意境:

濕地覓趣、棧橋卧波、荷塘詩意、蛙鳴魚躍 綠波引勝、魚舟唱晚、四季花溪、杉杉相印、碧野芳蹤、竹翠桃碧、陽光溪地、秋色生輝 林深鳥鳴、桑青水碧、層林盡染、蘆蕩掩映

七、景觀元素和景觀主題設計構思

1、景觀主題一 水景

水,在我國的古典園林中水是極為重要的構圖元素。設計中經常利用設臵湖泊,池澤,流泉,匕瀑等水景來豐富景觀,調節生態,甚或作為組織空間的脈絡。

人見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遠,進廟堂而思佛追古。水為萬物之靈,生命之源。水令人致遠,石令人思古。臨近水邊,使人心曠神怡,遠離塵囂,靜謐和平。

水,更賦予公園以最自然的靈性美感,穿越曲折蒼勁的老松木板橋,蜿蜒的卵石水溪,各種嶙峋的露頭石或散點或成組的擺放,半掩半露;各種奇花異木瀰漫開的是帶有森林的氣味;耳聞某某河嘩嘩的水聲,溶於景內,鳥語花香,“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緒”。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過有意的設計,將人與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併,從而達到“天、地、人”合一。本案萃取了中外園林設計精華,充分利用某某河下游滾水壩建成後,水道變寬、水流變緩,因地制宜,引某某河水進入園區,形成小溪在林間穿行的景觀效果,並在各景觀節點則設臵旱地噴泉、親水平台等,構成景觀設計的高潮,成為人們駐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場所。如此點、線、面結合,使水景設計主次分明,層次豐富,空間富於變化。

2、景觀主題二 駁岸線;

某某河岸線多為不規則駁岸,蜿蜒迴旋,結合湖畔鬱鬱葱葱的林帶,成縈繞迂迴之勢,水清木華,空間峯迴路轉,虛實退進,千姿百態。沿湖而行,水流勃勃,落英紛紛,美不勝收。將白然引在身邊,成就長遠以來人反樸歸真,迴歸自然的夢想。

3、景觀主題三 園路;

本園的道路基本以 “曲路”和“直路” 構築。曲路延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做法,縈繞迂迴,曲徑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聯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直路是採用帶有西方景觀設計的時尚。在平面脈絡的規劃上,以直線與曲線交替變化,穿插交切,融合貫通,讓整個路脈系統“順”起來,同時多變的園路鋪裝形式和現代與傳統材料的交叉運用使園路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真正實現“移步換景,景隨步移”。

在立面垂直空間的處理上強調了空間之間互相交錯與流動,增加了公園的通透性;公園的台階坡道、綠地高低錯位,疊泉流瀑,亭廊的點綴,地形有機的波動,串連各組景觀,構造出一個大氣、舒展、蜿蜒的空間。

4、景觀主題四 園橋

景觀設計中有橋可造,可謂錦上添花。我們的先輩有着非常優秀的造橋技術和藝術。去江南看看,那裏有數不盡的橋,連成一氣,橋橋有景,橋橋有情。

而在此項目中我們運用中國古典造園手法一曲橋連接休閒島與湖岸。輕巧的橋身,簡約的護欄扶手,舒適的防腐木板材…,在這裏應該稱得上是“隱隱妞橋隔夜煙,石攀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水流,洞在清溪河處邊… ”

5、景觀主題五 植物;

綠色總與環境連在一起,江南的早春最是風景,綠色之營造應考慮其四維特點,即時空之變化。

在植物配臵上應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資源,展現豐富多彩的四季景觀。應考慮當地的氣候狀況,避免一季開花、一季蕭瑟,偏枯偏榮的現象,儘量使春色早臨,秋色晚去,使得綠色(花草樹木)有春之絢爛、秋之金黃。

在配臵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葉、果,冬之枝、幹都是很好的素材,或以春花為主,或以秋實為主,或可側重一面,突出一季:可建成為桃花源、葡萄溝、批把林、杏花村、幽蘭苑、荷花塘、修竹園、梅花弄、楊柳城等,更具詩情畫意。 植物配臵上體現本地鮮明的季相特點,順應天時,景色隨四季而變;使空間更具觀賞。

6、景觀主題六 農耕民俗文化;

某某不僅風光秀美,而且人傑地靈,文化根基雄厚,本設計充分利用某某的歷史文化(農耕文化)氛圍,將之與現代生活理念相結合,引古博今,讓歷史長河徜徉在古樸的大地上塑造新的家園。

農耕民俗文化區主要表現某某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從農耕、桑蠶、漁事、服飾等等方面,通過巧妙的造園手法,將其表現在方寸之間。園區內放臵某某的特色農耕物品,如:水車、手搖船等等

八、景觀環境和小品設計

建築和景觀小品是構架臻善臻美生態水景公園的主要硬件,兩者互動,空間上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相互映照,共塑公園環境的完美與和諧。本案運用推窗即見景、低首即望水的設計理念。景觀設計結合景觀小品、雕塑和綠化、各種形態路面和水面的交匯,淺灘溪流配合設臵,層層遞進。從而達到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環抱圍合的優質生態。

公共活動場地綠化、湖岸綠化、道路綠化等均有細緻入微的設計,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虛實結合,從而真正達到景觀設計的勻質感和理想化。

九、地相景觀設計 從早春到深秋,景觀的顏色由淺到深,但總的色相為綠色,在這個顏色的底色上,植物配臵的色彩與季相對草坪空間景觀與藝術效果的影響是相當顯著的。景觀中的色彩需要組織,要掌握好補色對比、冷色對比、中和色、近似色補色對比的應用造成的不同景觀和意境,如在受光的草坪上種植大紅的花木和花卉,能取得明快的對比效果。

樹木的色彩體現在葉、花、果、幹四個部位,設計時應最先考慮葉色的安排。除少數色葉樹外,大多數樹木的葉色都呈綠色,但隨樹種、四季時間的不同而有深、淺、濃、淡之分。據瞭解,很多落葉樹的葉子在陽光透射下會形成光影閃爍的效果,葉背呈

現出嫩黃色顯得輕快活潑。落葉樹的冬態也可持續較長時間。常綠樹葉子濃密厚重,冬天其色彩過於醒目也會造成重點分散而影響整體佈局。

草坪上配臵的植物宜選擇花、果豔麗,花期(果期)較長的樹種,如紫薇、石榴、月季、薔薇、桃、杏、繡線菊類、櫻花、海棠類、珍珠梅、迎春、連翹、棣棠、錦帶花等。

草花或其他地被植物及石塊等組成一些色彩豔麗、靈活多樣的花叢、花境、模紋及小景,在草坪的邊緣或中心,可以疏密相間、曲折有致地配臵。在這類植物配臵中,草花的栽植要根據草坪的空間形式、地形特點靈活掌握。另外要隨季節及時更換品種,保證花開不斷,常見的有國慶菊、一串紅、萬壽菊、太陽花、寶石藍、雞冠花、羽衣甘藍、金盞菊等;模紋和圖案植物色彩搭配一定要與草坪的綠色形成較鮮明的對比或較大的色度差,品種一般常用紅葉小槳、金葉女貞、小葉黃楊等,而且要及時修剪,保證模紋、圖案的清晰、整齊。

十、水景的生態駁岸的設計

河道斷面的處理和駁岸的處理有密切的關係。河道斷面處理的關鍵是要設計一個能夠常年保證有水的河道及能夠應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牀,可以採取一種多層台階式的斷面結構,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證一個連續的藍帶,同時至少滿足3一5年的

防洪要求;當較大洪水發生時,允許淹沒灘地。

1、自然原型駁岸

對十坡度緩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慮保持自然狀態,配合植物種植,達到穩定河岸的目的。如種植柳樹、水楊、自楊、構樹以及蘆葦、葛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們生長舒展的發達根系來穩固堤岸,加之其枝葉柔韌,順應水流,增加抗洪、護堤的能力。

2、自然型駁岸

對於較陡的坡岸或沖蝕較嚴重的地段,不僅種植植被,還採用天然石材、木材護底,以增強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腳採用石籠、木樁或漿砌石塊(沒有魚巢)等護底,其上築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種植植被。實行喬灌草相結合,固堤護岸)。

3、台階式人工自然駁岸

對於防洪要求較高、而且腹地較小的河段,在必須建造重力式擋土牆時,也要採取台階式的分層處理。在自然型護堤的基礎上、再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確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將鋼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製成梯形箱狀框架,投入大的石塊、或插入不同直徑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魚巢、再在箱狀框架內埋入大柳枝、水楊枝等;鄰水則種植蘆葦、葛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縫中生長出繁茂、葱綠的草木。

十一、種植設計

在設計中,種植景觀上考慮一定的層次,採用複合層次的綠化,增加綠化覆蓋面積和葉面積係數。採用常綠、落葉、色葉、香花喬木搭配,景觀層次分明,色彩豐富;根據公園物色,用植物造景和造型,構圖新穎別緻,綠化與美化相結合。色彩上強調整體感,大色塊對比。以植物造景為手段,以清新、高雅、優美為目的,強調視覺上的效果,不僅有圖案美,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樹種的選擇方面首先以鄉土樹種為主,選用對當地的土壤及氣候適應性強,有地方特色的樹種。其次,要選擇淨化能力,抗風能力強,以及對土壤、氣候、病蟲害等不利因素適應性強的樹種。最後,在臨水區要選持而濕樹種,並採用垂枝打破水與地面的空間距離感,並在水邊多種臨水植物,豐富湖岸的景觀層次。 本案主要樹種:

常綠闊葉喬木:香樟、深山含笑、廣玉蘭、白蘭、柚子、桂花。 落葉闊葉喬木:楓香、櫻花、烏柏、喜樹、無患子、銀杏、合歡、朴樹、合歡

常綠針葉喬木:南洋杉、羅漢松、灑金側柏、濕地松

花灌木:龍爪槐、紫荊、丁香、垂絲海棠、碧桃、雲南黃馨、春鵑、紫薇、大花梔子、夏鵑、山茶、臘梅、月季

色葉樹:紅楓、雞爪槭、南天竹、紅花繼木、紅葉李、桃葉石楠、

紅背佳

攀援植物:紫藤、凌霄、木香、絡石、葡萄

地被和草坪:高羊茅、紅花酢漿草、鋪地柏、葱蘭、二月蘭、花葉蔓常春藤、滿天星、麥冬、迎春

竹類:方竹、菲白竹、孝順竹、佛肚竹、鳳尾竹 球類:無刺構骨球、紅花繼木球、海桐球、大葉黃楊球

十二、給排水設計

本案給水主要分為功能用房給水與綠化給水。

功能建築相對比較少,給水比較簡單,主要根據建築的位臵就近接入市政給水管網。

綠化給水主要人工拉皮管澆灌方式,坦設的水管採用PPR管。按間距不大於40米布臵灑水栓,由養護人員皮管澆灌。另外也可以採用移動水泵從河中直接抽水用於綠化澆灌,可節省成本。 排水主要分為功能建築污水和綠地雨水,污水就地建化糞池,經處理後呼綠地的雨水通地形處理直接徑流某某河。

十三、景觀電氣照明

主要考慮從使用功能和景觀效果進行布臵

綠化照明分別採用高杆庭院燈、園林小品裝飾燈、高壓汞投光燈和草坪燈五種燈具。

高杆庭院燈-----H=3—4m,布臵於鄰水道路內側。

裝飾燈------根據園林小品夜景需要進行點綴裝飾

高壓汞投光燈-------用於雕塑、假山、花缽等小品的單體照明 草坪地燈-------主要用於灌木叢邊緣,增加綠化照明的趣味。 背景音樂:在管理用房設背景音樂音響系統設備,園內各主要道路及廣場旁按15m左右設揚聲器,可根據環境選擇相關形式的揚聲器。

十四、投資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