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詠鵝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古詩詠鵝原文賞析【精品多篇】

註釋: 篇一

1、詠:用、詞來敍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讚美鵝。

2、項:頸的後部。這裏代指脖子。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撥:劃。

譯文: 篇二

鵝呀,彎曲着脖子對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色的腳掌撥動着清澈的水波。

鑑賞: 篇三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徵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拓展: 篇四

1、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敕勒歌

勅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4、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6、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詠柳 賀知章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7、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8、春曉 孟浩然

春曉不覺眠,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0、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詠鵝》鑑賞 篇五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徵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出來,融為一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小詩人細微入神的觀察力。

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脱穎而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

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説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徵表現傳達的豐富和全面。“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相映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無論從什麼角度和方面看,在藝術上,這首詩都是堪稱一絕的。

註釋 篇六

1、詠:用詩、詞來敍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 2. 項:頸的後部。 3. 掌:詩中指鵝的腳掌。

作者: 篇七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云為僧。

《詠鵝》鑑賞 篇八

這首詩以一個七歲小孩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的極為生動活潑。

第一句三個“鵝”字,是詩人對鵝的親切呼喚,也可以理解為模仿鵝的叫聲。第二句“曲項向天歌”。曲,彎曲。項,就是脖子。曲項,彎着脖子。歌,唱歌。這兩句讓人想象出,一個7歲的兒童在對鵝作詩,他指着鵝説:鵝,鵝,鵝,彎曲着長長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一下子抓住鵝脖子長的特徵,寫出它歡叫時洋洋自得的神態。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態,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羣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着重從色彩方面來鋪敍鵝羣戲水的情況。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豔麗,這也是當句對。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迴環往復,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浮”字説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撥”字則説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