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現代教學方法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現代教學方法精品多篇

教學方法心得 篇一

教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須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的發展。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髮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身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展。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運用了三種主體性教學方法。

一、愉快教育法

對一個教師來説,善於為學生營造寬鬆愉悦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了,學生自然地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也就會自然地形成。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減輕學生心靈重負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情感交流活動比較多,在教學中,要注意這種值感的交流作用。如在上音樂課之前,我經常用錄音機播放音樂,或面帶微笑和學生輕鬆地談話,或敲一敲打擊樂器等。一上課,我以親切隨和的教態和學生一齊聽着音樂參與做律動,這樣創設了一種愉悦、合作的學習氣氛,而學生在一種激奮情感的驅使下,很快產生了投入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情感的心理需求,這就為後一環節的教學,作了情感上的鋪墊。如在教第一單元《動畫城》中《小機靈的歌》一課時,教師彈奏《西遊記》插曲《一個師傅仨徒弟》,在導入新歌時教師説:“難聽出來了,這是哪部動畫片的插曲?如果聽出來,就跟着音樂模仿一下動畫片人物的動作。”教師彈着學生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學生都很認真地聽,有的學生走到台前模仿起孫悟空、豬八戒的動作,嘴裏還不由自主地唱了起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學生比較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片中的人物,教師在創設了讓學生進行音樂體驗的氛圍後,又調動他們的音樂學習經驗,用較為熟悉的《西遊記》插曲引人,進行了情感與音樂經驗的雙重鋪墊。當學習《小機靈的歌》時,學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

二、主動參與,積極交往法

主動參與,有助於學生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思想方法,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的主動權,形成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和學生平等相處,有了真摯的情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願意接近老師,願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親切和藹的教態,都是對學生的信賴。有了平等和諧的音樂氛圍,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願意去表現自己,才能主動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如在一年級實驗班有一個男同學,上音樂課不願唱歌,不願跳舞,非常靦腆,老師走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做律動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還是不唱,最後我鼓勵他上課坐得那麼好,聽得那麼認真,肯定在心裏早已經聽會了,看會了,然後我讓組裏的其他學生唱歌,讓他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結果他不但不為難,接過樂器伴奏起來,效果很好,我及時鼓勵他,最後他不但用打擊樂器伴奏而且還唱起了歌,這時全體學生為他鼓掌,這次鼓勵,使這個學生以後積極地參與到了音樂活動中。

三、激趣表現法

只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在課堂上有時我這樣提問:“老師和你一起唱這首歌好嗎?”“有誰願意上台來表演一下?”“你挑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下。”等等,用這種平等、友好的態度,學生容易接受,樂於表現。在分組合作學習,討論研究怎樣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表現方式。在分組展示時,有的學生選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或用不同樂器未同一節奏,或用相同樂器擊不同節奏;有的用表演動作表現歌曲;有的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二人對唱、小組對唱、領唱等),還有的用圖畫、色彩表現歌曲等,形式豐富多彩,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個性,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獨立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調控能力、獨立判斷決斷能力、自學能力,也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競爭意識、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了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內化過程,在這個內化過程中,我們必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方法有很多,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探討。

討論法 篇二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其優點在於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選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有討論、鑽研的價值。

第二,要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言。

第三,做好討論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要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現代製造工程技術研究生實踐課程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篇三

現代製造工程技術課程實踐教學圍繞數控加工製造、控制、監測的三個主要環節開展實踐型實驗教學,使機械工程類研究生較深入地掌握現代製造工程領域解決實際製造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工程實踐能力。

1 前言

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是瞭解機械工程學科發展的前沿和動態,掌握機械工程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先進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和工程管理等能力[1-2]。要達到這樣一個培養目標,專業實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充分的、高質量的專業實踐是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的最重要保證。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在讀研究生是從本科直接考取的,工作經驗很少,缺乏工程實踐的經驗,既極大限制了對機械理論知識的理解,又無法解決工程實際問題[3-4]。對工科機械類的研究生特別是工程碩士研究生而言,機械製造的實踐知識對他們來説尤為重要,他們對實踐要求也最為迫切,但現今機械製造實踐課程的缺乏,打擊了研究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應用型實踐人才的培養。

機械製造實踐基礎是從事機械製造、機械設計研究、裝備開發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現代製造工程技術涉及製造、加工、監測多個環節,集機械製造技術、數控技術、傳感器技術、信息技術為一體,瞭解並掌握現代製造工程技術,對機械工程類研究生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起步較晚,開展現代製造工程技術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可進一步完善研究實踐教學體系。該課程可直接作為機械製造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機械製造類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選修課。通過本課程學習,可培養機械工程類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掌握現代製造工程技術相關理論與技術,提高將數字化技術應用於工程實際的能力,為今後從事本學科的科學研究及工程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2 現代製造工程技術實踐教學總體內容

根據先進製造的發展方向[5]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的傳統優勢研究方向,以數控機牀加工製造、控制、監測為核心,結合機械行業實際工程案例及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就業需要,從提高基礎實踐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兩方面開展課程建設。現代製造工程技術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擬開設有三個方面的任務式專題實踐教學,即典型零件的數控編程與加工實驗、開放式數控系統開發與應用、製造過程監測與控制。三個單元循序漸進,採用教師理論講授與學生動手實際操作個性化實驗開發結合的理念,以學生實踐為主,完成三個專題的任務,最後以實驗報告+實驗程序的形式提交,課程內容及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

有哪些好的教學方法? 篇四

一、講授式的教學方法

1、定義: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具體實施形式:

1)講解教學方法

2)談話教學方法

3)討論教學方法

4)講讀教學方法

5)講演教學方法

3、運用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1)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2)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清晰、精練、準確、生動等特點。

(3)善於設問解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

1、定義: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1)問題教學法

(2)探究教學法

(3)發現教學法

3、運用發現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努力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發現的良好的教學情境。

(2)選擇和確定探究發現的問題(課題)與過程。

(3)有序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發現活動。

4、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的基本步驟:

(1)創設問題的情境

(2)選擇與確定問題

(3)討論與提出假設

(4)實踐與尋求結果

(5)驗證與得出結論

三、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

1、定義: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2、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練習法

(2)實驗法

(3)社會實踐法

(4)研究性學習法

四、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1、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現代教學媒體根據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

2、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體現在:

(1)再現功能。

(2)集成功能。

(3)交互功能。

(4)虛擬功能。

探討國中現代信息的教學方法論文 篇五

探討國中現代信息的教學方法論文

一、採取系統的講解方式,促進學生牢固地掌握信息技術的常識性知識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教師講解的教學方式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扼殺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動力。但我認為對於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來説,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解法更能夠讓學生掌握和了解信息技術的常識性知識。例如對於信息技術中一些概念性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講解這些知識更有利於讓學生接受和理解;還有在學習計算機的組裝和硬件系統時,教師便可以結合計算機上的器件十分清晰和準確地講給學生聽,順利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既能夠系統地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更能夠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中產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利用學習任務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提高教學效率

當我們帶着很強的目的性做一件事情時,注意力和精力就會十分集中,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實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給學生制定學習任務,或是鼓勵和鞭策學生給自己制定學習的任務和目的。這樣就會讓學生有學習的目標和方向,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幹勁十足,有效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效率,鍛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會在上課之前會精心設計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眼球的作品,在課堂一開始便將這些作品展現在學生眼前,激發學生自己操作製作的慾望,然後給予學生相關的指導,之後便放手讓學生自己努力實踐,朝着自己的目標邁進。例如photoshop的學習,我在學習其美化圖片的方法時想將自己的生活照呈現在學生眼前,然後把自己事前經過處理美化後的圖片與其對比,使學生感受到photoshop軟件的強大圖片處理功能,並且產生掌握這一技能的強大欲望。這時教師要趁熱打鐵,將這一技術傳授給學生,再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大膽的操作和嘗試,把自己的。相片變得更加漂亮。這種具有目的性的學習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和實踐活動之中,既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又能夠激發其學習和實踐的興趣。

三、教師進行熟練的示範,給學生展示正確的操作方式

在示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範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是講解及操作過程中的姿勢。教師通過演示將在操作計算機時操作者應該保持的正確的姿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對於經常使用的鍵盤、鼠標等的用法和注意事項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和知道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如何做。另一方面是對計算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詳細示範。從開始找到指定的位置到最後完成任務進行一一詳細的演示,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從教師的展示中學到具體的操作過程,從而讓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適當採取同步操作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難易程度選擇同步操作的教學方式。即學生和教師進行同步操作。同步操作時,教師要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行講解和指導,學生則按照教師的指導跟隨教師一步步地進行計算機的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得到教師的指點。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以上每種教學方式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選擇和組合,使信息技術課堂更加靈活和多樣,讓學生輕鬆地學到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提高國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方法 篇六

1.自學輔導教學法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實驗基礎上提出,是目前國內自學研究中影響較大、效果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1963年他們進行程序教學實驗,1965年在總結實驗的基礎上,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編寫自學課本、練習本、測驗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三個本子進行自學、訓練、自批作業,因此又稱為三個本子教學法。它的特點是通過一種新的教材、教法,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法為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的習慣與能力。

自學輔導教學法有一套新編的教材,其編寫原則是:

①步子適當,高而可攀,小步子逐步過渡到大步子;

②及時反饋,學習後及時練習,當時知道結果;

③分組安排練習,前一組為後一組做鋪墊,前者啟發後者,後者複習前者,從舊知識推出新知識;

④直接揭示本質特徵,表述概念、編寫習題時把常見性錯誤與正確特徵同時呈現,培養學生判斷力;

⑤從展開到壓縮,學習新的內容儘量展開,隨發展、熟練後逐步壓縮。

⑥變式複習,避免機構重複,使掌握、運用知識的質量螺旋式提高;

⑦按步思維,儘量把解題時的思路分成可操作的步驟,從活到死,再從死到活。

⑧可逆性聯想;

⑨步步有根據。

自學輔導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授給學生閲讀方法,使學生基本學會閲讀教材,理解詞義,概括段意。大約1至2周時間。

第二階段:引導學生學會自學,養成自學習慣,適應自學輔導教學法。大約2個月。

第三階段:在學生比較適應自學輔導教學形式,初步養成自學習慣,並有一定自學能力後,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相對獨立性,大約半年到一年時間。

第四階段:使學生完全適應自學輔導教學法,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自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獨立性。

自學輔導教學法是在數學教學中實驗的,1980年以後逐漸擴大到26個省市,實驗對象是各類學校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成為全國性的教改活動。

2.嘗試教學法

江蘇省常州師範學校特級教師邱學華根據各地教師實踐,吸收國內外現代教學法的經驗,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研究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變先講後練為先練後講,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先嚐試練習,然後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

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分為五個步驟,因此又稱五步教學法。

第一步:出示嘗試題。把認識客體和新問題呈現於學生面前,使認識的主體——學生處於積極活躍的探索狀態,激發其解決問題的內在動機與需要。

第二步:自學課本。由學習內驅力引起學生自學的興趣與願望。

第三步:嘗試練習。這是更活躍地解決問題的行動,學生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提出有關信息,探索問題的解答。

第四步:學生討論。藉助學生相互啟發與交流,使其進一步獲得認識與培養能力。

第五步:教師講解。針對學生解題過程中迷惑之處以及求得最佳解題策略的慾望,重點講解,使學生初步重新組織起來的認知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鞏固。

在新課前,有基本訓練和導入新課;在新課後,有鞏固練習,即第二次嘗試練習、課堂作業、小結等環節。從五個步驟分析,嘗試教學法的核心是把學生看作一個生動、活潑、積極、自覺的認識主體,是在教師指導下發揮主動性的探索者,在愉悦的情境中探求認知結果。這是它受到師生歡迎,在實踐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目前已有26個省市進行實驗,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讀議練講教學法

又稱“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八字教學法,是上海育才中學在教改實驗基礎上總結形成的。其特點是在“有領導的、茶館式的”開放性教學組織形式中,運用讀、議、練、講各種教學手段,求得多方面的教學效果。其中,“讀讀”是基礎,即學生閲讀課文,瞭解基本內容,找出問題,培養閲讀能力和自學能力。“議議”是關鍵,即組織學生在讀儀小組(由前後兩張課桌4位學生組成)中展開議論,通過互相啟發,理解內容,培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議題可以是教師為加深學生理解而準備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閲讀時提出的問題。“練練”是應用,即學生思考和解答為加深理解、掌握學習內容而設計的練習,通過練達到消化、鞏固知識的目的,並培養能力與技能。“講講”貫穿於教學過程始終,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和學生實際需要,可以對個別學生講,也可以對讀議小組或對全班講。通過教師的講,進行組織、啟發、引導、點撥、解惑、總結工作。講要注意針對性,有重點,畫龍點睛。

讀議練講教學法基本精神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運用這種教學法於理科教學中時,教師要把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成幾個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讀書、議論、實驗觀察,推導出或歸納出某個規律或結論。在文科教學中,可採用評論式方法,讓學生通過閲讀,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發表見解評論。

在這種教學法中,習題作為新的知識概念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形成的問題,而成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着發展學生智力、能力的載體的作用,而不再是一種課後的負擔。

4.學導式教學法

黑龍江礦業學院等高校首先實踐、倡導的一種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把教學的重點心從教轉到學,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由學生從事獨立學習的實踐活動。它的結構是四個環節:自學→解疑→精講→演練。

第一個環節:自學。1.課前預習教材。通過預習,温習教材中已知的知識,找出未知的新知識與難點。2.課堂自學。依據課題內容多少難易,用5~10分鐘或更多時間,教師先提示要點與要求,或作出示範,提供範例;學生獨立自學教材,寫自學筆記,分析要點,試做例題,找出疑難問題。

第二個環節:解疑。學生討論、交流、查閲參考資料或工具書,教師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小組或大組專題討論,解決一般性的難點。一般用5~10分鐘。

第三個環節:精講。教師針對學生無力弄清的難點和關鍵進行精講,並且示範、演示、操作,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自己作出結論,培養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五種智力要素。可用5~10分鐘,或者更多時間。

第四個環節:演練。具體步驟是:學生通過思考把學習要點和心得寫入筆記;根據個人基礎精選習題演練;同學互相批改作業,教師指定學生上講台評改評分,學生訂正錯誤;小結,把學習內容系統化、概括化。演練是學導式教學法綜合開發學生智能的主要環節,一般用半節課至2節課。

運用學導式教學法,應注意區別年級高低、教材難易、學生基礎好差等不同情況,也要注意讓學生有個適應過程,逐步從以講為主轉變到以自學為主。

5.六課型單元教學法

武漢師範學院黎世法等通過對中學教與學的調查分析,運用最優化教學理論創造的一種教學方法,又稱“最優中學教學方式實驗法”。它的特點是綜合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把教學的主要環節改變為六種課型。同時根據教材的特點與內在聯繫,把教材分成若干教學單元,每單元依次按六種課型進行教學。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自學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及有關學習手段,在已有知識、技能基礎上,自覺主動地通過讀書、作業等方式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這是基礎課型。

(2)啟發課。教師從學生自學實際出發,突出並圍繞單元教學重點,講清學生自學課上尚未理解的共性問題,同時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培養智力能力。啟發課有精講、典型實驗、基本技能講解和演示等。

(3)複習課。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並使知識系統化、概括化,為靈活運用做準備。

(4)作業課。指導學生獨立地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於實際,形成新的技能技巧,促進智能發展。

(5)改錯課。指導學生分析作業中錯誤的原因,進一步加深理解、鞏固認知。

(6)小結課。指導學生進一步把知識系統化、概括化,把技能綜合化、熟練化,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小結可以一個單元一次,也可以幾個單元一次。

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的理論1979年提出後,許多省市的學校在語文、數學教學中開展實驗,取得顯著效果,對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差生成績,發展優秀生等都很有效,受到歡迎。

6.引導發現法

上海師範大學附中等校實驗的教學方法。特點是根據教材的結構與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把教材劃分為一個一個發現過程,引導學生通過閲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主動地研究問題,總結規律,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教學過程分為:1.科學劃分發現過程,確定教學要求;2.精心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發現活動;3.積極創設利於學生髮現學習的情境,促使學生主動研究。

7.知識結構單元教學法

北京景山學校實驗的教學方法。特點是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繫,把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單元進行教學,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提高獨立學習能力。一個單元的教學步驟分為

(1)明確要求,自學探索研究;

(2)重點講授;

(3)綜合訓練;

(4)自學小結

值得指出的是,教師在借鑑學習這些方法時應該注意:

①每種教學方法都是針對具體的目標、教材、學生而起作用的,具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能機械地照搬。

②許多方法已不單純是方法的改革,而是涉及到教學組織形式、課堂教學結構才能取得效果。

③各種教學方法有自己獨特的結構與程序,但它們不是固定不變的,運用時不應將其程式化,必須適應具體情況和教師本身素質創造性地靈活運用。

④每種教學方法不是孤立地運用一種教學手段,往往要綜合多種教學手段,加以有機的組織運用。

⑤改革教學方法的關鍵是轉變教學觀念,如果教學觀念不轉變,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都可能會被弄得走了樣。

8.“問題討論式”教學法

“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對教學內容用問題的形式概括、串聯、提引、梳理、深化。它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能力,啟迪智力,發展個性,提高質量的一種開放型教學方法。其一般程序包括:設置問題——討論——歸納——整理——反思。關鍵是設置問題。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對教學內容設計出三套問題:一套預習思考題,一套課堂討論題,一套課後練習題。

9.“參與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與式教學就是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此要求教師為學生留出參與的教學空白。其方法大致可分為三步:1.教師講授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在這階段的任務是以最為簡潔明快、淺顯易懂的教學方法,講解基本概念、公式等。2.學生參與階段,是參與式教學的主體。這時,教師給學生一套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題目,由淺而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去做題目。3.宣佈題目的答案,如果需要還可以附上解題過程。此教學法優點:第一,能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教學的重點。第二,能使每個學生都能以其能力來掌握知識。第三,能使兩極分化轉化為均等的不平衡,使每個學生思維都積極活動起來,克服了採用“啟發式”時常有學生被趕出課堂思維空間的弊端。

10.“自學五步法”教學法

“自學五步法”即一看,二讀,三想,四説,五寫。看,即讓學生看教師擬寫的自學提綱,或課文後面的有關練習題等,明確學習任務與要求;讀,是讓學生帶着“自學提綱”、“練習題”等,閲讀教材,瞭解、掌握教材內容;想,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想想還有哪些疑難的問題,以便在適當時候提出,師生討論解決。記,是讓學生用筆在教材上面畫不同符號標記。寫,是在筆記本或作業本上,寫一些必要的筆記或作業。

11.“五環節”教學法

五環節教學結構大體分為: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師生研討——驗證結論——實習作用。

(1)創設情境。其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引進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複習舊知,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必要的準備。

(2)引導探索。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或看書來尋找問題的答案,探索新知。

(3)師生研討。對於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他們開展討論,並應根據討論情況,不斷做一些適當的啟發或引導。

(4)驗證結論。師生的討論獲得結論以後,還可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或設計實驗等方法來驗證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5)實習作業。作業的佈置要課內外一齊抓。課內作業一般要求學生運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課外作業,除了用來鞏固、延伸、拓寬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還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為今後學習做準備的觀察、實驗等作業。

教學方法心得 篇七

由於個人業務成長的需要,我利用課餘時間閲讀了教育類的書《有效教學方法》。仔細閲讀後,深深地體會到作為老師若想把教育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將教學原則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要具備相當的素質。

閲讀至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之後”,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突出教學重點時,教學語言要易於理解;概念教學時要清晰、規範;規律教學時要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實驗教學和習題教學要讓學生明晰步驟與方法。

2、多樣化教學:本人依據理解提出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教師提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精細設計提問的環節、調控課堂的氣氛等。

第二,學生回答。可以是口頭的表達,也可以是書面上的,對於觀點或解題思路不一致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辯論、討論,讓學生在碰撞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認識清楚。此外,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將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予以放大,既使學生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又讓學生有成就感。

第三,小組合作。合作為個人成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小組成員內的合作將學生的行為集中在完成教學中的既定任務。而小組與小組之間,通過相互競爭、相互“較勁”,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3、任務導向:教師提出待定課題,佈置給全體同學或分解成多個不同的“單元”,以任務的形式,因“任務而導”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這一關鍵行為,致力於增加學生學習學術性科目的時間。它與教師的任務導向和內容覆蓋面相關。教師的任務導向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學習那些將要評估的材料。

如何辦呢?教學刺激之後立即誘發理想行為;在一種非評價性的氣氛中提供反饋機會;必要時使用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使用有意義的口頭表揚;監督課堂作業,在獨立完成練習期間頻繁地檢查進展情況。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在每組教學刺激後,要安排練習或問題討論,使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才能得到發展。學習的本質屬性是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是教師的職責。有效學習必然是自主學習,有效教學策略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的教學策略。

不可否認,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並不是在空談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