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伯倫的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W

紀伯倫的故事(精品多篇)

紀伯倫的愛情 篇一

紀伯倫的愛情十分悽美而動人。眾所周知,紀伯倫一生並沒有娶妻生子,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紀伯倫沒有感情經歷。相反,紀伯倫的愛情如同柏拉圖式的愛情,他和瑪麗、梅婭的愛情美好而動人。紀伯倫愛上的第一個女子名叫瑪麗,比紀伯倫大十歲。

當紀伯倫落魄時,瑪麗慷慨解囊地幫助了紀伯倫,為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在瑪麗的幫助下,紀伯倫還前往巴黎學畫畫。等到紀伯倫從巴黎回到波士頓後,立馬就向瑪麗求了婚。

但是,瑪麗拒絕了紀伯倫,她認為紀伯倫是一位自由藝術者,他不該被婚姻和家庭所束縛。雖然倆人沒有在一起,但是瑪麗和紀伯倫依然保持着書信聯繫。根據資料記載,在保留至今的書信中,紀伯倫共給瑪麗寫了325封信,而瑪麗給紀伯倫寫了290封。

除此之外,紀伯倫的愛情還與一名叫梅婭的女子有關。1911年,紀伯倫出版了長篇小説《折斷的翅膀》,不久之後,紀伯倫收到了一封來自阿拉伯的信件。這封信是梅婭寫的,她在信中表達出自己對紀伯倫的崇拜之情,並寫出自己對婚姻的看法。

於是,紀伯倫便和梅婭認識了。值得一提的是,梅婭是黎巴嫩著名的女作家,並且精通多門語言,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女子。後來,紀伯倫和梅婭以書信的方式展開了聯繫,在漸漸交流過程中,紀伯倫愛上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子。

紀伯倫經典散文詩歌 篇二

《法律》

於是一個律師説,但是,我們的法律怎麼樣呢,夫子?

他回答説:你們喜歡立法,

卻也更喜歡犯法。

如同那在海濱遊戲的孩子,勤懇地建造了沙塔,然後又嘻笑地將它毀壞。

但是當你們建造沙塔的時候,海洋又送許多的沙土上來,

到你們毀壞那沙塔的時候,海洋又與你們一同鬨笑。

真的,海洋常和天真的人一同鬨笑。

可是對於那班不以生命為海洋,不以人造的法律為沙塔的人又當如何?

對於那以生命為巖石,以法律為可以隨意刻雕的鑿子的人又當如何?

對於那憎惡跳舞者的跛人又當如何?

對於那喜愛羈軛,卻以林中的麋鹿為流離顛沛的小牛的人又當如何?

對於自己不能蜕脱,卻把一切蛇豸稱為赤裸無恥的老蛇的人,又當如何?

對於那早赴婚筵,飽倦歸來,卻説“一切筵席都是違法,那些設筵的人都是犯法者”的人又當如何?

對於這些人,除了説他們是站在日中以背向陽之外,我能説什麼呢?

他們只看見自己的影子。

他們的影子,就是他們的法律。

太陽對於他們,不只是一個射影者麼?

承認法律,不就是佝僂着在地上尋跡陰影麼?

你們只向着陽光行走的人,地上哪種的映影能捉住你們呢?

你們這乘風遨遊的人,哪種的風信旗能指示你們的路程呢?

如果你們不在任何人的囚室門前敲碎你們的鐐銬,那種人造的法律能束縛你們麼?

如果你們跳舞卻不撞擊任何人的鐵鏈,你們還怕什麼法律呢?

如果你們撕脱你們的衣囊,卻不丟棄在任何人的道上,有誰能把你帶去受審呢?

阿法利斯的民眾呵,你們縱能悶住鼓音,鬆了琴絃,但有誰能禁止雲雀不高唱?

紀伯倫的故事 篇三

提起紀伯倫,很多讀者都知道紀伯倫與瑪麗、梅婭兩位女子的柏拉圖式愛情故事。除去這段愛情經歷來説,紀伯倫還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則故事便是講述紀伯倫成長。紀伯倫於1883年在黎巴嫩北部的貝什裏村出生。

紀伯倫的父母都是典型的普通百姓。紀伯倫在黎巴嫩生活時,恰好是黎巴嫩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期。紀伯倫因不堪奧斯曼帝國對黎巴嫩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紀伯倫12歲時便跟隨母親前往美國波士頓生活。紀伯倫和母親並沒有充足的錢財,所以倆人一直在波士頓唐人街過着清貧的生活。

1898年,年僅15歲的紀伯倫回到祖國黎巴嫩上學。4年之後,紀伯倫再次回到美國生活。當他回到美國僅一年多的時間,紀伯倫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肺病奪走了紀伯倫妹妹的生命,此時紀伯倫的妹妹年僅14歲。

紀伯倫的妹妹臨死之前,想要見到父親和紀伯倫一面,但是這個願望還沒來得及實現,紀伯倫的妹妹便離開人世了。不久之後,紀伯倫同父異母的哥哥也病倒去世了,紀伯倫雖然和哥哥不是一母同胞,但是紀伯倫非常喜愛哥哥。

得知哥哥去世消息之後,紀伯倫深受打擊。紀伯倫的母親在陸續失去兩個孩子的打擊之下也一病不起,隨後撒手人寰。這對紀伯倫來説,無疑是巨大地打擊。正是因為紀伯倫早年經歷了生死離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對文學創作的慾望。後來,紀伯倫對人生反覆無常的感慨,也在《先知》中展現了出來。

紀伯倫簡介 篇四

1883年1月6日,紀伯倫在黎巴嫩北部的鄉卜舍裏出生,等到紀伯倫12歲時,他跟隨母親前往波士頓,時隔兩年之後,紀伯倫回到黎巴嫩。隨後,紀伯倫在貝魯特希克瑪學校學習法文和美術。紀伯倫在學校一面學習文化教育課程,一面利用課餘時間主辦《真理》雜誌。

紀伯倫因受西方文化教育的薰陶,所以當他回到國內之後,紀伯倫看到社會現狀,便有了激進的態度。1908年,紀伯倫時年25歲,他因發表《叛逆的靈魂》一文,而惹怒了政府當局。

第二年,紀伯倫遷往紐約,隨後紀伯倫在紐約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此後,紀伯倫一直在紐約生活,直到他1931年離世。早年間,紀伯倫的創作主要是小説領域,從1920年起,紀伯倫創作重心主要由小説創作轉向了詩歌和散文創作。

1920年,紀伯倫發表了《先驅者》、隨後在1923年,發表了《先知》,隨後又陸續發表了《沙與沫》、《人之子耶穌》、《流浪者》等多部作品。紀伯倫在文學領域有突出的成就,因此他和泰戈爾、魯迅等文學家一樣,都是引領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鋒者。

紀伯倫經典散文詩歌 篇五

《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慾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紀伯倫經典散文詩歌 篇六

《罪與罰》

於是本城的法官中,有一個走上前來説,請給我們談罪與罰。

他回答説:

當你的靈性隨風飄蕩的時候,

你孤零而失慎地對別人也就是對自己犯了過錯。

為着所犯的過錯,你必須去叩那受福者之門,要被怠慢地等待片刻。

你們的神性象海洋;

他永遠純潔不染,

又像以太,他只幫助有翼者上升。

他們的神性也像太陽;

他不知道田鼠的徑路,也不尋找蛇虺的洞穴。

但是你們的神性,不是獨居在你們裏面。

在你們裏面,有些仍是人性,有些還不成人性。

只是一個未成形的侏儒,睡夢中在煙霧裏蹣跚,自求覺醒。

我現在所要説的,就是你們的人性。

因為那知道罪與罪的刑罰的,是他,而不是你的神性,也不是煙霧中的侏儒。

我常聽見你們論議到一個犯了過失的人,彷彿他不是你們的同人,只象是個外人,是個你們的世界中的闖入者。

我卻要説,連那聖潔和正直的,也不能高於你們每人心中的至善。

所以那奸邪的懦弱的,也不能低於你們心中的極惡。

如同一片樹葉,除非得到全樹的默許,不能獨自變黃。

所以那作惡者,若沒有你們大家無形中的慫恿,也不會作惡。

如同一個隊伍,你們一同向着你們的神性前進。

你們是道,也是行道的人。

當你們中間有人跌倒的時候,他是為了他後面的人而跌倒,是一塊絆腳石的警告。

是的,他也為他前面的人而跌倒,因為他們的步履雖然又快又穩,卻沒有把那絆腳石挪開。

還有這個,雖然這些話會重壓你的心:

被殺者對於自己的被殺不能不負咎,被劫者對於自己的被劫不能不受責。

正直的人,對於惡人的行為,也不能算無辜。

清白的人,對於罪人的過犯,也不能算不染。

是的,罪犯往往是被害者的犧牲品,刑徒更往往為那些無罪無過的人肩負罪擔。

你們不能把至公與不公,至善與不善分開;因為他們一齊站在太陽面前,如同織在一起的黑線和白線,

黑線斷了的時候,織工就要視察整塊的布,也要察看那機杼。

你們中如有人要審判一個不忠誠的妻子,

讓他也拿天平來稱一稱她丈夫的心,拿尺來量一量他的靈魂。

讓鞭撻擾人者的人,先察一察那被擾者的靈性。

你們如有人要以正義之名,砍伐一棵惡樹,讓他先察看樹根;

他一定能看出那好的'與壞的,能結實與不能結實的樹根,

都在大地的沉默的心中,糾結在一處。

你們這些願持公正的法官,

你們將怎樣裁判那忠誠其外而盜竊其中的人?

你們又將怎樣刑罰一個肉體受戮,而在他自己是心靈遭滅的人?

你們又將怎樣控告那行為上刁猾、暴戾,

而事實上也是被威逼、被虐待的人呢?

你們又將怎樣責罰那悔心已經大於過失的人?

懺悔不就是你們所喜歡奉行的法定的公道麼?

然而你們卻不能將懺悔放在無辜者的身上,也不能將它從罪人心中取出。

不期然地它要在夜中呼喚,使人們醒起,反躬自省。

你們這些願意瞭解公道的人,若不在大光明中視察一切的行為,你們怎能瞭解呢?

只在那時,你們才知道那直立與跌倒的,只是一個站在侏儒性的黑夜與神性的白日的黃昏中的人,

也要知道那大殿的角石,也不高於那最低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