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劉啟簡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71K

劉啟簡介(精品多篇)

林穎啟簡介 篇一

林穎啟簡介

林穎啟(1852-1914),福建福州人。1869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二期,林穎啟“超悟絕人,每遇文義奧衍,眾所瞠目不解者,公一一為之剖析肌理,文者灑然”。每試輒名列前茅。1875年,福州船政以自制之“揚武”快船為練船,將原“建威”練船上之劉步蟾等練生移入,又派第二屆畢業生林穎啟、薩鎮冰、林履中等登船見習。在此次航行實習中,林穎啟南歷新加坡、小呂宋、檳榔嶼各口埠,北至日本而還,頗增閲歷。

1877年,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學生出國,其中多是船政學堂第一期畢業生,第二期畢業生中僅林穎啟等3人。林穎啟與船政同屆同學薩鎮冰,同入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學習。1879年秋,監督李鳳苞又延聘英國水師炮隊教習蘇粹,教授林穎啟等炮壘、軍火諸學;延聘美國水雷官馬格斐,授水雷、電氣諸學。林穎啟頗能“專心學習”,徇有所長。在英留學期間,林穎啟還留心西方的政治情況,“虛心諮訪,深究其立國富強之本”。1880年4月,留學3年期滿,經李鳳苞諮送回國,分派北洋差遣。

林穎啟敏於治事,一絲不苟,數年間以積功,多次經北洋大臣奏保,擢花翎補用遊擊。1889年元月,李鴻章揀員補署海軍要缺,奏請精練前營遊擊以林穎啟補授,委帶“威遠”練船。

1894年6月起,日本往朝鮮不斷增兵,戰局一觸即發。林穎啟多次指揮“威遠”到朝鮮偵查情況,並護送陸軍增援牙山守軍。11月6日,日本第二軍佔領金州後,旅順旋落在即,劉公島勢孤,戰局急轉直下。李洪章採取避戰保船方針,命令北洋水師深藏威海衞港內,林穎啟頗不以為然,獻策萬言,提出“批亢虛”之計,對敵主動進攻,使其不及回顧,或可轉敗為勝,“議驚諸將”而不為當局所採納。

陳啟源簡介 篇二

陳啟源

陳啟源 (約1825~約1905)

廣東新式繅絲廠的創始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行者。字芷馨,廣東南海縣人。他自稱其家世代以農桑為業,自己則廣泛涉獵諸子百家、星象輿地諸書,並曾和外國人有所接觸。1854年(咸豐四年)他出國至南洋,遍歷各埠,在安南(今越南)或暹羅(今泰國)看到法國式的“機械制絲,產品精良”,遂蓄意創辦繅絲廠。1873年(同治十二年)陳啟源回國後,在他的故鄉南海簡村辦起一個名叫繼昌隆絲偈的繅絲廠。最初規模很小,絲釜不過數十部,但由於採用鍋爐熱水蒸汽煮繭,並使用蒸汽動力和機器傳動裝置,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其工效相當於手工繅絲的六至十倍。此外新法所繅之絲,粗細均勻,絲色潔淨,彈性較大,因此,售價也較手工繅絲高出三分之一。到80年代初,南海一帶已有絲廠多家,並出口繅絲。機器繅絲的出現受到絲業行會的手工業者的反對。繼昌隆成立不久,一些手工業者就起而鼓動風潮,要拆掉繅絲廠。1881年(光緒七年)因蠶繭歉收,工人失業,“錦綸行”(手工業行會)的手織工人,聚眾二三千人,搗毀一家絲廠。繼昌隆雖倖免於難,但不得不暫時遷往澳門。

80年代以後,手工繅絲業中,效率較高的足繅機逐漸代替了手繅機。陳啟源設計的一種半機械的繅絲小機,也逐漸為廣大的手工業者所接受。這樣,在20世紀初的廣東繅絲業中,手工繅絲和機器繅絲,又形成“並行不悖”的局面。進入20世紀30年代以後,廣東繅絲工業開始衰落。繼昌隆本身的結局也不例外,它經過多次轉手,營業不振。繼昌隆最初創立時,廠址是陳氏住宅伯豫坊,到了20世紀30年代以後,這一片廠址又還原為陳氏遺族的住宅。

向啟軍簡介 篇三

生命的回聲

作者:向啟軍[苗族]

雨落下來。

是那種落在地上能發出嘩啦嘩啦響聲的雨。在這之前,巨雷在九重天上一遍又一遍地滾響,閃電將雲層撕裂出一道又一道彎彎曲曲的口子,急聚的雨從低垂厚重的雲層裏噴射而出,橫掃過散漫的天空,落到地上。地上升騰起一層迷亂的煙霧,煙霧翻騰如滔天的波濤,填滿了每道溝壑,又衝上天空,吻接住大片大片的烏雲。天地於是變得混沌迷茫。雨水匯成一股股的濁流,四處流淌,水面漂浮着無數枯枝敗葉。呢土開始成塊成塊地崩塌,泥土默默無語。泥土被沖刷着分割着,稀釋了溶解了,隨流水源源而去。雨落了許多個世紀。忽一日,雲頭開始移動,雲頭疾走如飛,倏然退去,雨停歇了。

蒼白的太陽懸在頭上。

橫躺在天底下,土地袒露出一片悠遠千古的寂寞和沉靜。看不見一隻麂子奔跑,沒有一隻鳥飛過;到處是被沖刷後裸露的泥土。草衰敗着,稀疏凋零,地勢卻平曠,極開闊地鋪展過去,近處丘陵連着丘陵,遠處山巒套着山巒,如波浪似地推湧。望過去,太陽下面是一片黃土地。再望過去,黃土地裏佈滿了石頭。石頭密密麻麻,青色,極乾淨,被雨水沖洗出一道道清晰的溝紋。石頭高高低低,像拱出地面的筍。石頭拱出來,泥土便凹陷下去,世界似乎成了石頭的世界,這塊土地是一片瘠土。

山上只剩下一些細瘦的樹,稀稀落落,像是一些劫難後的餘生。但樹幹挺拔,盤根錯結於石縫裏,狠狠地扎進去,使石頭為之開裂。樹高而直,從山下看,棵棵將頭伸進天空,到了上面,才有了枝葉,很拘束地抱成如拳的一團,大風吹過也聽不見林濤,看不見搖動。看得久了,就會覺得它們似在孤傲無聲地從山脊上走下來。

樹的後面還是樹,山的後面還是山,樹和山的後面是隱藏的村寨。村寨裏一棟一棟多是黃糊糊的泥屋;石頭多,石頭便壘了院牆,寨牆,砌成台階,鋪就坪場和寨巷。在堆砌的泥巴和石頭當中,照例擁立着一棵樹皮剝脱根枝如虯的百年大樹。古老的大樹頂天立地,古老的大樹是一面旗幟。旗幟的頂端是個鳥巢。大樹老了,那個圓圓的黑色鳥巢同樣古老。

那時候,村寨裏落地嬰孩的呱呱啼哭聲飛進鳥巢的時候,人們便紛紛走出泥屋,站在石牆上,端起火槍對着快要落空的夕陽,瞄準了,叭的就是一槍。縷縷藍煙裏,夕陽晃了一晃。

雲朵極慢地在空中飄移,將陰影投放到山坡上。山坡隱隱的浮動。金黃的牛背一時消失,一時顯露,白色的羊羣像一個個撒落在山坡上的白色的石頭。

牧人坐在樹下,開始唱歌。歌聲滋潤如水,打濕了牧了身旁的稻草。

曠野裏燒起了一堆一堆的煙火。煙子飄過塊塊荒地,染藍了潮濕的天空。在天和地的背景下,人和牛的影子顯得非常渺小。土地已經暖過勁來,辛勤的牛們牽引着木犁,熟練地於石頭縫間犁來犁去,犁出無數彎曲的紋路。紋路很美麗,像海的波浪,那些石頭像孤獨的島嶼。隨後人們開始播種。種子從女人極温潤的手掌裏飛出,在陽光中劃一道金色的短線,緩緩落進土裏。

陽雀子從天邊飛來,悠長的鳴叫跌落山坡,油桐樹下便生出數不清的雪白菌子。那時候,禾苗從地裏齊刷刷地長出來,在天空下站成迷人的包穀林。包穀林漫山遍野,在陽光裏閃着翠綠的光澤。熱風吹起,包穀林便翻滾如湧動的海,完全淹沒了那些島嶼般的石頭。那時候,人們頂着烈日除草。男人脱去了衣服,只着一件褲衩,身上印滿了被如鋸的包穀葉劃出的傷痕。女人依舊全身包裹,衣服如膠布粘貼在肉上,凸處極凸,凹處極凹,同赤裸無異,只是多了一層神祕。汗水順着明處和暗處嘩嘩地流下來。喝光的水罐歪倒着,圓圓的罐口幽深黑暗,冒出縷縷乾渴的煙。送水的孩子已經玩倦了蚱蜢,倒在樹下睡着了,平穩的呼吸一短一長。

細雨再次落下來,淅淅瀝瀝,沒有盡止,像某種預兆或信息,同時落下的是一些漸漸的涼意。天晴了。早上有濃濃的白霧,人們叫它罩子,太陽被鎖在罩子裏,直到中午才艱難地鑽出來,草木日漸枯黃下去。莊稼地裏,包穀豆子都已經收穫,殘存的包穀稈兒凌凌亂亂兀立着,土地和遠山連成一體,褐黃一色,十分靜寂。天空極高,覓食的羣島像一張大網飛過曠野。這時候,山腳下的村寨喧鬧起來,坪場裏攤滿了辣椒和穀子,石牆上搭曬着成捆的黃豆,一束束的包穀棒子用繩索串起吊掛在屋檐下,雞在屋邊走來走去,啄食着落到地上的青蟲。樹寨裏四處響起槤枷的聲音。秋後的太陽擦過樹梢,緩緩向西天墜去,泥屋、石牆和人的影子都漸漸拉長。村寨一片金黃。

明朗的天空開始發暗,塵土開始揚起。遠山一寸一寸地矮伏下去,山影越來越淡了。荒野裏時常有尖厲的呼嘯伴隨毛皮厚實的孤獨躥來躥去。從村寨裏伸出的石板路通向四面八方,上面堆積的落葉失盡顏色,片片旋飛如舞。寨巷變得冷落深長,每一棟泥屋的門都已經關閉。火堂裏燃燒着熊熊的雜木疙瘩火,人們圍坐在火邊,吃煙,喝茶,喝包穀酒,納百層鞋底,紡線。老人開始講一個亙古不變的故事。銅頭刺杆煙袋抱在懷裏,喝着茶,眼睛眯縫着凝望着火光,下巴上灰白的山羊鬍子抖動得如風中的乾草。人們跟着故事翻過許多座高山,蹚過許多條河流,走過許多片樹林和草地,心裏陡然貯滿了渴望和期待。窗外的雪悄無聲息地飄落下來。紛紛揚揚,雪花如遠天放飛而來的紙鳶,停歇在大地上,將一層輕夢帶給山裏人……

牧人唱着歌,慢悠悠地將稻草搓成一根長長的粗大的草繩。

這塊台地是塊扇面。台地周圍是青嶙嶙的石崖。巖極高,極陡,崖間的白雲如絲如縷,飄來蕩去。崖下流淌着一溝清清的活水,微風吹過,便有隱約的聲音傳上來。

背上的隊伍已經走到台地的邊沿。人們揹着扁圓的木桶,從各自的村寨裏走出來,逐漸匯聚在一起。一支長長的隊伍,男的女的,老人孩子,皆弓着腰,拄着枴棍,爬過長坡翻過丘陵,連綿一線在平曠地裏,彷彿極艱難地從天邊走來。在溝邊飽喝一頓後,人們用瓢將水舀起來,倒進桶裏。人們舀得極悠然。偶爾抬頭望望,清空已只剩下窄窄的一縷,若淌在頭上的一縷飄逸的天河。隨後背水上崖。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羣體勞作總是伴隨着各種昂揚的號子聲的,但唯獨背水沒有號子。人們順着石梯附崖而上,行走在台地裏,無言,無聲,眼光近於茫然,一切在堅韌沉默中進行。直到進了村塞,進了堂屋,將水倒進缸裏,人們似乎才從如煙的往事中回過神來。

的確有許多幹旱的日子。天空藍得固執而美麗,沒有一絲雲雨的蹤影。一日復一日,太陽無遮無攔從東天走到西天。沒有朝霞和晚霞。牛卧在山坡上,耷拉着耳朵,迷惘地望着遠方。每一口山塘都已乾涸。禾苗和草由綠而黃,由黃而白,相互撞擊發出咔啦咔啦的響聲。這時候,村寨的古樹下,人開始敲打皮鼓和銅鈸,仰天吹奏號筒和嗩吶,一條紙紮的長龍舞動着,繞樹遊走,旋向樹外的野地。同行的除開人羣還有一公一母兩隻哀叫的山羊。野地裏設了案桌,香煙徐徐升騰,兩個赤膊男人手執利斧,猛力砍下羊頭設於桌上,人們便紛紛合掌跪倒。樂聲戛然而止,四野一片肅穆。樂聲再起時,游龍開始往回走,羊血順着桌沿流下來,染紅了桌前的泥土,不語的天空卻依舊藍得極淡漠……

節日不僅僅是一種歡樂。

迴旋的筍笙在台地上吹響,從石板道上傳過來,順着寨巷,迷人的音調越過一道又一道的牆院,飄進每一扇窗子。女人們在鏡前已經打扮了很久。穿上最新的衣裙和鞋子,佩戴上最重最美的銀飾,將頭髮梳過一遍又一遍,挽成髮髻盤在頭頂,用長長的絲帕包起來。隨後人們走進村寨,來到台地上,台地便開始微微顫抖。台地沉睡着,但在每一個節日它會醒來。人們開始聯手唱歌跳舞,跳筍笙舞擺手舞,唱屬於他們的很浪漫很撩人很古老很沉重的歌謠。歌謠裏有水酒般濃濃的味道。每支歌謠便是一條深深扎進地層的老根。老根會發出芽來,老根會長出枝葉,老人們唱過的歌謠跳過的舞蹈年輕人接着唱接着跳,節日永遠屬於年輕人。

牧人溘然去世了。臨終前沒有唱完的歌有如一條被截斷的河流。牧人的牛羊依然散落在山坡上,搓成的草繩一圈一圈盤在屋角。人們為牧人舉行了葬禮。清晨,九副銅鈸銅鑼鳴奏着開路,十二支嗩吶嗚嗚吹響,人們鬧鬧嚷嚷抬着靈柩走出村寨走進墓地,棺頭縛定的公雞拍打着翅膀,手持木棍的人一下一下地敲擊着棺蓋。墳地裏大霧瀰漫,一座挨一座佈滿墳丘的山上。靈樞被無聲地吊進墓穴,繼而堆土,壘石,插上一枝長青樹,燦爛的太陽正好鑽出迷霧散去。太陽極圓在牧人的墳上落滿了陽光。曠野裏燃起三堆篝火。哀思未盡的人們拖出牧人生前搓成的草繩,相連着纏在腰間,開始繞着火堆轉圈兒,唱歌羣舞。大碗大碗的烈酒被傾入火中,火焰騰空竄起,喝醉的人們雙手緊握草繩,搖啊搖,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吼。酒順着臉腮流下來,淚水順着臉腮流下來。這塊台地上看不見的嚮往,從前流淌在牧人的歌聲裏,現在流淌在人們的臉上。那是生命的河流,有如太陽生生不竭。

篝火不熄,人們醉倒的曠野裏。

據説這片土地曾經是一片大海。太古的海面上沒有帆影,海浪温柔地低語着,潮汐日來夜往。後來,海水退去了,留下一片礁石,留下新的生命的回聲……

高啟簡介 篇四

高啟簡介

明代詩人。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明初受詔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擬委任他為户部右侍郎,他固辭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給。後被朱元璋借蘇州知府魏觀一案腰斬於南京。高啟為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傑”。其詩雄健有力,富有才情,開始改變元末以來縟麗的詩風。學詩兼採眾家之長,無偏執之病。但從漢魏一直摹擬到宋人,又死於盛年,未能熔鑄創造出獨立的風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詩質樸真切,富有生活氣息。弔古或抒寫懷抱之作寄託了較深的感慨,風格雄勁奔放。有詩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鳧藻集》,詞集《扣舷集》。

劉啟簡介 篇五

吳楚七國之亂

發生在漢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諸侯王國的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吳王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七王的血統關係如下: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王國勢力強大的局面,是漢高祖劉邦時形成的。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漢五年(前202)劉邦稱帝后,共有異姓王七人(見異姓諸侯王)。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沙王吳芮以外的六人。他認為秦祚短促是由於秦不分封子弟的緣故,所以在異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為王,即同姓九王。高祖並與羣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漢初的同姓諸王國,土地遼闊,户口眾多。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着拱衞中央的作用,所以幹弱枝強的問題這時並不突出。

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后違背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后對於受封為王的高祖諸子,控制很嚴,有些國王甚至被摧殘致死。齊王肥是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后對他雖有猜疑,但卻難於處置。齊王肥獻城陽郡地與呂后之女魯元公主,主動調整同呂后的關係,才得以相安無事。

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以劉姓諸王與擁劉大臣團結反呂的形式表現出來。呂后死,諸呂聚兵,準備發動政變。當時齊王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宿衞長安。他們暗約其兄齊王將閭領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將閭繼承帝位。劉將閭應約起兵,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出擊。灌嬰屯兵滎陽,與劉將閭相約連和,待機共伐諸呂。這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羣臣認為代王恆外家薄氏比較可靠,估計不致出現類似諸呂弄權的嚴重問題。於是協議,舍齊王將閭而立代王恆為帝,即漢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漢初所封諸侯王,到這時都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文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是使列侯一概就國,功臣如絳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於文帝控制首都局勢,避免掣肘。其二是封諸皇子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為代王,於樑王揖死後徒封樑王。樑國是擁有四十餘城的大國,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其三是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例如析齊國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已故的齊王肥的諸子為王。這樣,齊國舊地雖仍在齊王肥諸子之手,但是每個王國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縮小,而且難於一致行動。此外,爰盎、晁錯針對淮南王長驕橫不法,都提出過削藩建議,文帝礙於形勢,沒有實行。

文帝時一再發生王國叛亂。原來,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將閭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自分割齊國一郡,受封為城陽工和濟北王。城陽王章不久死去。濟北王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乘文帝親自擊匈奴的機會,發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長謀反,被廢徒蜀,死於道中。這些事件預示着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所以賈誼在上漢文帝的《治安策》中慨歎説:“今或親弟謀為東帝(按指淮南王長謀反),親兄之子西鄉(向)而擊(按指濟北王興居擬襲滎陽),今吳又見告矣。”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卬六縣,楚王戊東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吳王濞會稽等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吳王濞首先與齊王肥諸子中最強大的膠西王卬聯絡,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卬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濞還與楚、趙、淮南諸國通謀。削藩詔傳到吳國,吳王濞立即謀殺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分別起兵。原來參與策劃的諸王中,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城守,濟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吳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錯所議削藩的主要對象。他致書諸侯王,聲稱起兵目的是誅晁錯,恢復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在他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整個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195),那時在江淮之間叛亂的淮南王英布敗走吳越,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壯王無以鎮之,而高祖親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劉濞為吳王。吳國是五十餘城的大國。吳國的彰郡(轄今蘇西南、皖南、浙北之地)產銅,濱海地區產鹽,吳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以船運載,一船相當於北方數十輛車,有較高的運輸能力。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境內不徵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時,吳太子入朝長安,由於博奕爭執,被漢太子劉啟(即以後的景帝)以博局擊殺,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疑,吳王濞自此二十多年託病不朝。文帝為了籠絡吳王濞,賜以几杖,允許不朝。吳王濞驕橫不法,以珠玉金帛賄賂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圖在政治上取得他們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154),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二十餘萬,還兼領楚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殽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景帝殺晁錯,恢復王國故土,以換取七國罷兵。景帝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時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樑國橫亙其間。吳楚軍破樑軍於樑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樑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鉅野東南),他不救樑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樑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飢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王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併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