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6W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精品多篇】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一

未雨綢繆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人類天生有一種惰性,不到迫不得已就不會去改變現行的各種還過得去的做法,當這種做法還能夠讓人得到很大的滿足時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一個管理者、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失去了必要的刺激,處在一種安逸的工作氛圍中而不自覺,那麼,就會失去工作活力。等危機真正到來時,就來不及了。青蛙法則告訴我們的,也正是如此。

百事可樂公司作為世界軟飲料行業的大哥大級人物,可謂春風得意,每年有幾百億的營業額,幾十億的純利潤。但是,展望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公司的管理者們看到汽水業會趨於不景氣,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為避免被市場打敗的命運,他們認為應該讓自己的員工們相信公司在時刻面臨着危機。但百事公司一路凱歌高奏,讓員工相信危機這回事談何容易?

公司總裁韋瑟魯普決定要製造一種危機感。他找到了公司的銷售部經理,重新設定了一項工作方法,將以前的工作任務大大提高,要求員工的銷售額要比上年增長15%。他向員工們強調,這是經過客觀的市場調查後作出的調整,因為市場調查表明,不能達到這個增長率公司的經營就會失敗。這種人為製造出來的危機感馬上化為了百事公司員工的奮鬥動力,使公司永遠都保證處於一種緊張有序的競爭狀態中。正是這些,保證了百事公司能永遠欣欣向榮地走向未來。

在世界著名的大企業中,隨着全球經濟競爭的發展,他們面對的挑戰會越來越激烈。要是沉醉於自己的優勢地位,就可能會遭到淘汰。為改變這種狀況,各國企業都較為重視推行“危機式”生產管理。百事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例。

如果一位經營者不能向他的員工們表明危機確實存在,那麼他很快就會失去信譽,因而公司就會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國技術公司總裁威廉·韋斯看到,全世界已變成一個競爭的戰場,全球電訊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美國技術公司應該在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他先從公司上層推行“末日管理”計劃,啟用了兩名大膽推行改革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副董事長,免去了4名傾向於循序漸進改革者的高級職務。在職工中廣泛宣傳由於某些小單位忽視產品質量,成本上升,導致失去用户的危機。他要讓全體員工知道,如果技術公司不把產品質量、生產成本以及用户時刻放在突出的位置,公司的末日就會來臨。正是通過這樣的末日管理,才使得美國技術公司永遠走在同行們的前面。

在國內,很多企業也漸漸認識到了危機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在實踐中推行這種管理方式。江蘇無錫小天鵝集團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危機管理的例子。

被同行業稱為“大哥大”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全國市場佔有率已達42?2%,銷量在全國連續多年保持了第一,併成為國內洗衣機行業首家跨進億元利潤的企業。然而,這個行業的“排頭兵”卻在大好形勢下,充滿了危機感,採取令人警醒的“末日管理法”來鞭策自身不斷進取,向世界高水準衝擊。

集團董事長朱德坤對員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要求:要唱好兩首歌。一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首是《國際歌》。他強調,小天鵝的處境就像國歌裏唱的那樣“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願工廠破產的人們,請跟我一起拯救小天鵝。唱《國際歌》就是要大家明白“世上沒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的道理。朱德坤認為,一個沒有憂患意識與危機感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所以要求員工們天天唱這兩首歌,唱出信心,唱出志氣,唱出發展小天鵝的新舉措!

小天鵝公司的領導班子非常精幹,在他們的領導下,企業效益年年提高。然而,他們每個人的心中,始終充滿了危機意識。他們認為,眾多企業在市場大潮中都領過風騷,有的青春常在,但有的卻曇花一現,其原因在於經營者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更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因為,一種產品的銷量愈是接近鼎盛期,也就愈接近衰退期。所以,不管企業取得多大成績,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要時時刻刻與國內、國外同行中的先進企業比。只要世界上有一個企業排在你的前面,你就是落後的,就必須毫不鬆懈地追趕對方。這種危機感督促該公司班子全體成員,在班子建設、人才培養、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做了許多超前性工作。

小天鵝把“末日管理”融入到決策、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之中,特別是把高標準的質量管理作為企業“末日管理”的核心環節來抓。一次,有一批“小天鵝”洗衣機已裝上火車準備發往廣州,在抽檢時,發現有一台洗衣機的排水管有輕微的漏水現象。有的人認為,排水管輕微漏水不算質量問題,換一根排水管就是了。還有的説,乾脆把這台撤下來,重新換一台好的就行了。事情反映到朱德坤那裏。他立即趕到現場,要求對600台洗衣機全部開箱檢查一遍。最後儘管檢查結果只有兩台出現類似問題,但全廠員工的質量意識卻提高了。

市場給予小天鵝的回報是等價的。小天鵝全自動洗衣機不但連連保持了全國銷量第一,而且企業與五年前相比,產量和銷量雙雙增加了10倍,效益增加了130倍。

企業經營者和所有員工面對着市場和競爭,都要充滿危機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裏。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企業最好的時候往往是沒落的開始。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吳藴初 篇二

吳藴初,化工專家,著名的化工實業家,我國氯鹼工業的創始人。在我國創辦了第一個味精廠、氯鹼廠、耐酸陶器廠和生產合成氨與硝酸的工廠。他大力支持學會活動,資助清寒優秀學生上大學培養成高級科技人才。他為我國化學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23年的春天,上海聚豐園裏,環境雅緻,空氣清新。而立之年的吳藴初揣着他精心研製的晶瑩小顆粒靜靜等着一個人。這個人叫王東園,是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而張崇新醬園的老闆張逸雲,則是吳藴初最想結識的那個人,也正是他,為後來“天廚”的誕生,助了一臂之力。

1906 年的黃浦江、外白渡橋邊,時常蹲坐着一個衣衫單薄的少年。少年發現有人力車輛或者驢馬車通過時,都會奔上去幫人拉推,以得幾文錢回謝。這位少年就是還在上海兵工學堂化學專業讀書的吳藴初,他同時還兼任兵工學堂附屬國小的算術老師。如此刻苦努力,只為兑現自己當初對父親的承諾,“自立並補貼一些家用”。這樣的生活,他堅持了六年。這種奮發向上、吃苦耐勞而又恪守信用的品格,他堅守了一生。而兵工學堂化學專業的學習,則為他一生的事業開啟了最初的源泉。

化學專業的高材生,漢陽鐵廠小試牛刀

從兵工學堂畢業之後,吳藴初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他被恩師杜博推薦到漢陽鐵廠做化驗師。這份工作收入穩定,清閒易操作,在別人的眼裏算得上是一份很好的門路。然而,二十歲的吳藴初,此時想要的並不是安穩的生活,即便是錦衣玉食也填充不了自己內心一腔的報國夢。於是,1915年的冬天,他在 “實業夢”的驅使下,離開漢陽鐵廠,前往天津,準備參與籌辦硝鹼公司。可惜,事與願違,等他不遠千里趕到天津時,得到的卻是“股東們不幹了”的消息。這時的吳藴初已身無分文,苦不堪言。

此時的漢陽鐵廠決定試製在國際上用於築爐的效能很好的矽磚與錳磚。可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廠內的技術人員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理出頭緒。無奈,他們向剛從天津回來的吳藴初發出了邀請。

吳藴初是躊躇滿志的,雖然他並未研製過此類化學物質。可憑藉化學知識與素養,以及自己執着的性格特點和強國之夢,他接下了這個擔子。吳藴初的選擇是對的,那個黃浦江邊賣苦力的少年的倔強勁兒在這個二十五歲青年的體內再度重現。他查閲資料、分析數據、總結技術條件……。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刻苦鑽研,終於親手試製了矽磚與錳磚,這在中國人之中,還是首例。

頓時,吳藴初聲名鵲起。開始有一些廠家邀請他入夥或者與之合夥做生意。漢陽兵工廠聘他為製藥課的課長,還授予少校軍銜。同時,他接受了漢口燮昌火柴廠的老闆宋偉臣的邀請,與之合辦一個硝鹼公司,由宋偉臣出資,他出技術並任總工程師兼廠長,利用兵工廠的廢液生產氯酸鉀。

二十五歲的吳藴初身兼三職,開始在自己希望的道路上跨越有力的步伐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悄悄誕生了。

微小顆粒引發創業靈感,巧妙“邂逅”資深投資者

在外貨中找出創業點,在當時的中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21年的中國和世界都是那樣的動盪不安。吳藴初和劉鴻生共同創辦的新熾昌牛皮膠廠面臨着山窮水盡的境地。劉鴻生另創新業,吳藴七年級人難以抵擋企業衰勢。他開始在外貨中尋找機會。

研究之後,他選中了日本的原包裝產品“味の素”。這種產品最容易得利,因為它是人們一日三餐中很理想的調料。有錢人的山珍海味需要它,吃不起山珍海味的廣大貧苦百姓也需要它,一碗素湯,一碟兒青菜,只需放上那麼幾粒,就似魔幻般產生了奇效。然而,想要做這個微小顆粒的生意,首先必須知道它是怎麼做成的。這個時候吳藴初的化學素養又派上了用場。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鑽研這小小顆粒的研究方法了。

沒有實驗室,就在自己的家裏研製;缺少助手,自己的妻子來擔任。三十歲的吳藴初在創造和鑽研方面絲毫不減當年的激情。他要把“味の素”中最關鍵的哥羅登酸鈉提取出來,再加工製作,做成優質的“國產”化學調味品。這個化學專業的高材生,終究是值得驕傲的,經歷過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他終於把晶瑩剔透的小顆粒捧在了手心裏。

有了成功試製的小顆粒,如何才能使其轉化為生產力呢?資金、廠房還有設備開始困擾他。吳藴初明白單憑自己的力量,要把這個產品生產出來,投放到市場中,實在是太難了,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可靠的合夥人。

張崇新醬園的推銷員王東園成為了他在尋找合夥人的道路上的一個合適的人選。如何使他注意到自己的這顆微小的小顆粒?聰明的吳藴初選擇了“欲擒故縱”。他坐在“聚豐園”裏,細細品味着自己的小顆粒帶來的美味,還頻頻咋舌,惹得王東園忍不住上前探問。“你嚐嚐”,吳藴初微笑着將東西推薦給這個精明的推銷員。果不其然,王東園品後讚不絕口,連聲叫好,知道吳藴初乃是熾昌的廠長後,更是驚奇不已。兩人相談甚歡,在聽到吳藴初歎息缺乏資金時,王東園主動提出介紹他的老闆張逸雲與之合作。

張逸雲是一位寬厚熱誠的實業家,他爽快正派、有膽有識。兩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決定共辦一個生產如同“味の素”一般的調味品廠。於是,調味之精華“味精”、佛手為圖標的“天廚”誕生了。

好風憑藉力,天原天盛齊誕生

天廚廠從幾顆微粒變成了大廠,為他的股東們特別是為吳藴初創造了可貴的財富。這些財富在吳藴初的支配下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佛手味精大量生產,自然所需原料也隨之猛增,這也就越發顯出原料的重要性了。吳藴初製造味精的原料,主要是麪筋,其次是鹽酸。麪筋的來源,除紡織廠供應外,還有自己的澱粉廠,都是就地取材,數量上也能得到保證,是不成問題的了。主要的不成問題,次要的有了問題,也就上升為主要了。當時國內根本沒有生產鹽酸的廠家,國內用鹽酸基本上靠從日本進口,價格自然十分昂貴,日商也往往用此鉗制中國的民族企業。正因為這樣,早在1926年吳藴初就很想辦個電解食鹽廠生產鹽酸,為國家增添個化學工業項目,擺脱日商的鉗制,甚至將日貨擠出中國。但當時因制酸耗費的資金太多,他那時只是想想罷了,要去做卻絲毫沒有經濟能力。如今,有“天廚”做後盾,辦廠的條件已具備了。

有了自己的鹽酸,不但自己用起來方便保險,節省資金不説,還可以掙脱國內一些廠家所受的日貨控制與盤剝。有此種種,吳藴初便決心將電解廠辦起來。可是做起來也不容易,儘管理論上已經掌握,可是理論到實際還有段距離,但是吳藴初決心辦起來,金錢他毫不吝惜,投到科學實驗裏,失敗了也值得,精力也是如此。於是他便開始收集材料研究了起來。或是痴心感動了上天,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出現了:越南有個法國人辦的鹽酸廠,由於經營不好,剛剛倒閉。一聞此信吳藴初抓住良機不放,當即上路,千里迢迢地趕到了越南的海防,親自仔細地考察了那個廠的設備狀況,對那些機器的性能、使用期等要點一一做了確認:電解槽是美國產的,機器是法國造的,在當時稱得上一流,且使用時間也不長,產品的質量也基本上與日本的相當。自是更加喜出望外。經與那法國人磋商,以九萬銀元的價格購下了這全套設備。機器尚未到達時,吳藴初便先期趕回,迅即集資二十萬,在上海周家橋購置了地皮,建起了廠房。還是廠名先行,因其是為天廚味精廠提供原料的,故吳藴初為它取名為“天原電化廠”。且“天原”還有天府樂原之解,響亮而吉祥。

然而,天原盛裝鹽酸的“鹽酸甏”是日產。價格昂貴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抵制日貨不徹底,如味精,必須全部原料都能自產自給才行。可生產耐酸陶,也不是很容易的,不像一般改變一下工藝就可的新式陶製品,那要有科學研究的參數在內的。吳藴初硬是憑他的化學基礎與曾制過矽磚、錳磚的經驗很快地“啃”下了這塊 “骨頭”。于歸國的當年,即1934年即着手實施;在龍華濟公灘購了地皮,親自帶人由廠房到設備全部自行設計製造出來;聘請了曾多年從事製陶業的李思敬擔任廠長。幾個月後,1935年初,便正式投產了。窯爐是新式的,機器是攪拌擠壓機,原料是取自天然的著名的宜興陶土,整體生產方式為半機械半人力的組合。初始時月產量為二十至二十四噸,產品除滿足天原的需用外,還銷往國內的化工廠與軍工廠。廠名仍是吳藴初的巧思,以產天原產品盛器為因,取做“天盛”。當諸多遊商打快拳似地逐利於淺層經營時,吳藴初立足長遠,出發點高出一籌,踏踏實實地構築着基礎化學工業。不斷向深層探求,以“天盛”又為國家填補了一項化學陶器的空白。天廚——天原——天盛,如同化學的連鎖反應方程式一般,互為動因與補充,形成一個完善的天字號系列。

達者兼濟天下,盡心效家邦的味精大王

天原天盛成立之後,吳藴初又相繼創辦了另外兩個天字號的化工廠“天利和天山”。此時的吳藴初已經不再是那個受祖父格外憐愛的孩童,也不再是黃浦江邊那個賣苦力的少年,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實業家和化學家。他的堅持和勤奮,成就了他一生的夢想,抵制外貨,提倡國貨,實業救國。

1928年,天廚廠為他和他的同伴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標準,這個清貧出身的實業家毫不猶豫地拿出資金組建了“中華工業化學研究所”,自任董事長,研究化工產品與接受化學研究的項目委託,兼培育化工人才。隨後,研究所又與“中華化學工業會”合併,吳藴初為副理事長。

1931年。他又積極成立了“清寒教育基金委員會”,由他拿出五萬元作為基金,聘請幾位化學界人士為委員。同時又在滬江大學化學系設立化學獎金,獎勵學習優秀的學生;為中華職業教育社投資捐辦了理化教室。由基金會主持每年對大學化學系一年級學生與高中一年級學生分別考試,從中選出十餘名優秀者發給獎學金,發給相當於一個大學生每年平均費用,標準三百元。獲得這種獎金的多為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有的因一直保持在校的優異成績,這種獎金只於一年級時獲准資格便可一直領到畢業。為了鼓勵寒門學子,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專利所得,並以此為樂。

1933年,張逸雲病故。可惜這位智達見明又寬厚的企業家不壽,而子女又因紈絝而驕奢,墮入了“富不及三代”的悲慘邏輯之中,恣意揮霍了起來。天廚幾乎被其掏空一半,吳藴初為顧全大局,於1935年將天廚改為有限公司,清產作價,資本已由1928年的十萬增至二百萬(利潤分紅在外)。在吳藴初的主張下,由這兩百萬之中,提取出二十萬元,即總資本的十分之一,一律以新公司股票的形式依照進廠先後與所得薪水累計數按比例發給每一個職員與工人。早在 1928年,吳藴初就主張“放棄專利”,此舉更是將那可觀的一大發明權報酬獻給了社會。

內戰爆發後,吳藴初謝絕了蔣委員長的“經濟部部長”的承諾,在上清寺的和桂園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1950年,吳藴初由香港乘船抵達重慶,幾天後在錢昌煦的引薦下在中南海拜見了周恩來。

吳藴初回上海不久,就被任命為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任以及化學工業同業工會主任委員;不久,又增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總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這個出生於1894年的江蘇嘉定的“細娃貴崽”,成了口中以及人民心中名副其實的“味精大王”。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三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先生最近發表言論:“富貴險中求!凡是卓越的企業家或者卓越的企業家都接近神經病。”

對萬建林的這一言論,我首先是舉雙手贊成。其次,從企業家精神的角度,我談談我的理解。

第一,我經常説,人人都能當企業家,但是,卓越的企業家在人羣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也是很低的。正如人人都能唱兩首歌、都能吼兩嗓子,但是,真正的歌唱家卻是不多的。也就是説,任何一個職業,要做到極致、做到卓越,是需要天賦的,僅僅依靠後天的努力並不夠。而那些具有極強天賦的人,往往都有些神經質。

第二,不管是卓越的企業還是卓越的企業家,都需要歷經時間的考驗。那些兩三年就希望做強做大的公司,非但談不上卓越,而且會不幸夭折。這方面,已經有大量的案例。這裏面,實際上體現了一種重要的企業家精神,那就是堅持。正如王健林所説,“一個人沒有這種堅持、鍥而不捨的精神,太圓滑或者太容易放棄,是不會成功的。”

第三,在追求細節方面,卓越的企業家往往都是一個偏執狂。而正是因為這個“細節”,恰恰能夠讓企業家變得卓越!我們經常説,為客户創造價值。而價值,包括基本價值和超值價值。基本價值只能讓客户滿意,超值價值卻可以讓客户舒服甚至感動。那麼,超值價值來自哪裏?超值價值就藏在細節中。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四

中國人的性格具有深刻、廣闊、單純、細膩、重情等特點;品格包括氣質、道德品質、意志等因素,體現人在一定社會中受教育和自我修養的文明程度;資格包括能力、尊嚴、價值、地位、權利等因素,體現人在一定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權利和義務的統一。不同的人格,造就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社會,打造不同的人格。而企業家人格則是衡量一個企業文明進步與發展狀態的標誌。

企業的成功是由無數個成功個體所組成的,我們期待着成功。成功使我們每個個體從自然人轉變成了組織人或企業人,從而演變成了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人,但這個轉變是個曲折而又漫長的過程。

正直、公正、信念、恆心、毅力、進取精神等等優秀的人格品質無疑會提升企業家的影響力和個人魅力,從而擴大其追隨者隊伍。物以類聚,企業家的個人價值觀會吸引着具有同類價值觀取向的人凝聚於組織,增加對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企業家的人格和價值觀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組織成員,成為組織默認的行為標準。具備優秀價值觀和人格的企業家會使組織成員對其產生敬佩、認同和服從等心態,其影響力無疑會不斷得到提高。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企業職業經理人體系建設被逐步提上日程,很多學者開始對現代企業家的生存與發展這一問題倍加關注。

中國企業家隊伍的成長,是在我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快速變革的背景下進行的。在這種不斷變革的環境中,企業家隊伍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增強企業家羣體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經濟環境不斷變革的背景下,創新成為國家強盛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家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於推動企業和全社會的創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中國企業家,我們應該正確認知企業人格的未來,不斷在一次次成功之後審視自我人格的缺陷,讓它在市場人格、情場人格和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五

1965年,FredSmith還在耶魯上學時,有篇研究美國物流的經濟學作業要寫。那會兒,美國貨運商大多都專注於用卡車或者客運飛機的空間運送大件物品。Smith覺得搞一個有專用飛機來更高效運送小件物品的公司能填補這個市場空缺。

他拖到最後一刻才寫完這篇論文,沒有在裏面細述怎麼來具體經營這個公司。於是他的教授給了他一個“C”。

但這個想法在Smith心裏生根發芽了,他真的在1971年把這個公司創辦了出來。可惜,三年後因為石油價格大幅上升,公司一個月虧掉100萬,瀕臨倒閉,賬下只有5000美金。

這點錢壓根不夠給貨運飛機加油。Smith四處尋求資金被拒,於是一橫心,帶着這5000美金飛到了拉斯維加斯。整個週末他都在那裏玩21點。

到了週一早上,公司其他高層一查賬户,驚呆了……公司名下的資金突然激增到了32000美金,正好剛夠給他們的飛機加上油,再飛個幾天。

有了這幾天緩衝,公司終於籌到足夠資金,並在5年後開始盈利。

這家公司名叫FedEx,全球最具規模的快遞運輸公司。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鄭南雁 篇六

他37歲走上創業之路,用11年時間把公司做到100億

他是一個勇於冒險的“離經叛道”者:從高薪IT軟件寫手進入攜程負責營銷,實現“鼠標到水泥”的轉變;後在攜程納斯達克上市後“激流勇進”,拉起一支毫無酒店業經驗的隊伍,成功創辦7天連鎖酒店。作為國內最年輕的經濟型連鎖酒店掌門人,他37歲時創辦的7天連鎖酒店在3年之內就已躋身國內經濟型酒店的一線陣營。而如今他擁有的鉑濤集團,市值也已超100億。

説起鉑濤集團,大家未必都認識。但要是説起7天酒店,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估計沒有不知道的。7天酒店正是鉑濤集團的前身,創始人鄭南雁。

2005年7天酒店成立,11年後的今天,鉑濤不再只有7天一個品牌,市值也已超過100億,但當我們找上門的時候,驚奇地發現我們還是能夠從他身上看到創業人的影子,或許是因為他依然保持着創業時期的勤奮。

他説,酒店人靠的就是勤奮

但凡是極具成功的企業,它的成功往往是極具優秀的創始人所撐起來的。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他們對自己如何嚴苛,如何用自己的價值去帶動企業的價值。也只有這些人,才能夠被稱為“企業家”。

創業之初,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回憶起創業時期,他之前身邊的一位副總裁説,剛開始的時候,任何事情鄭總都會親力親為。

當初,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帶着我們團隊所有人去酒店做檢查。當時店面還不足10家,然後他就帶着我們一家一家的跑。到了店裏他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們在一旁看他檢查哪些問題。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第一次去檢查,鄭總就直奔客房的衞生間去,然後俯身用手去擦拭馬桶的周圍。擦完一看手是髒的,我們當時有點尷尬,誰都沒有説話,鄭總也沒有説話。但是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後來再去店面檢查的時候,鄭總調侃説還需要去衞生間嗎?

後來鄭總説:“看一個酒店的好壞,就看它的衞生間。衞生間是最能説明一個酒店品質如何的地方。我們可以在一個環境一般的地方睡覺,但是沒人喜歡在一個環境一般甚至有點髒的衞生間洗漱裝扮。”

做酒店,要學會拒絕傳統,這或許是最大的挑戰

起初創業,鄭南雁其實並沒有多少經驗,但他非常清楚:酒店屬於傳統行業,所以很容易做成傳統品牌。但是必須要跳出來,否則説不定哪天就跟着傳統一起死掉了。

他最喜歡對團隊説的一句話就是:“微亂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這種微亂,會讓人的思維保持活躍,會讓品牌保持活躍。

他鼓勵所有人都暢所欲言,鼓勵基層員工與自己對話,説出只有基層員工才能瞭解的酒店狀況。

他強調信息透明,讓所有人都實時瞭解酒店的運營狀況,而不是後院已經着火,前方還在忙着打戰。所有人,都不能保持在舊的認知裏。

他每一個決定,都是大家碰撞後的結果,拒絕一個人説了算。發散思維才能不被傳統化。事實上,7天的出現,確實給酒店行業帶來了一股新的力量。

保持空杯心態,想進軍酒店新領域

他可以説是中國酒店行業的大佬,他用7天酒店的成功證明了他在酒店行業的地位。幾乎沒有人再可以對他指點酒店的江山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外界都知道,鄭南雁近年對客棧領域興趣漸濃,他看中這個市場,但想要做好這個市場,之前的經驗未必能夠幫到他。所以在這方面,他表現出了強烈的學習欲。

之前有一位客棧行業的創始人去見鄭南雁,説是取經實則可能是想要獲得投資。這是鄭南雁第一次深度接觸和了解客棧領域的創業人。具體過程我們無法瞭解,但是我們後來知道,他確實投了那位創業人一筆錢。

他説:“我在客棧領域是零,但我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通過這種方式,我可以和他一起學習。”

所以,前段時間,雲掌櫃做了一期客棧的經營課堂會,請的主講人是剛剛獲得3000萬投資的蜜月客棧詩莉莉創始人許先生。課堂過程中有人驚奇地發現,鄭南雁竟然也在這場課堂中,只不過角色確是一個默默旁聽的學員。

這位詩莉莉的創始人,僅僅是一個90後的年輕人,對鄭南雁來説,可以説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晚輩。但他似乎默認客棧領域自己才是晚輩,別人是前輩。

真正成功的人,永遠會保持一種應有的謙遜,保持一種空杯心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獲取能量,重新出發。否則,成功只是一時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説,其實就是保持終身學習。

11年不變的是,他對酒店的極度熱情

雲掌櫃的課堂結束之後,詩莉莉創始人認為鄭南雁既然來聽自己講課,説明對自己的項目感興趣,或許也應該去找這個大哥談一談。

許先生説:“當我決定去鉑濤集團找大哥的時候,我發現我竟然只能用攔截的方式找到他。

恰好得知他第二天會在公司,無奈我只能連夜把商業計劃書趕了出來,決定第二天過去“冒然訪問”。我聽説大哥是一位感性的人,然後就寫了一段能夠讓他感動的話,告訴他詩莉莉正在做什麼,而我又想找他做什麼。第二天早晨7點鐘我準時到了鉑濤大廈,我到的時間有點早,當時公司還沒人,我心裏有點惶恐,不知道大哥見到我會是什麼反應。

7點半的時候,大哥出現了,他是第3個到公司的人。我過去和他打招呼自報家門,大哥説你跟我去辦公室吧,雖然我今天很忙,不過還是願意和你聊一聊。

當時我就在想,大哥對酒店真的是一種熱愛,所以創業這麼多年,鉑濤市值已超100億,依然還是秉持着這麼勤勞的工作狀態,那一瞬間,我真的深受他感染。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熱愛,所以他對酒店創業人都有一種情懷在其中,願意幫助更多的酒店創業人。

見面過程中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很詫異,我在向大哥遞名片的時候,大哥説他有我的名片。那是兩年前在一個酒店論壇上我遞給他的,當時我才剛剛創辦詩莉莉。

從鄭南雁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的勤奮、他的熱情、他的專注,所有這一切,都投身於他所創辦的酒店。

如今,他是中國酒店最佳創新人物。他是酒店行業唯一獲得“贏在未來·商界領軍人物”大獎的CEO。他是唯一獲得“十大時代營銷人物”稱號的酒店業人士。

如此多的唯一,讓這位“離經叛道”的創業者成為了真正的酒店人。

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蘭世立 篇七

撿牙膏皮成億萬富翁 擁有飛機20架 破產入獄後再創業

從一無所有到腰纏萬貫,再從高空跌落而後觸底反彈。任何一段都能寫一部電視劇,蘭世立會悠悠地告訴你,THIS IS MY LIFE!強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撿牙膏皮起家成為小康大學生

沒錯,這開掛的人就是蘭世立,出生農村的他1987年考上了武漢大學,據説大學報到時,身上只有七塊錢,勉強交了學費後,生活費就沒了着落。

都説這飽的神經連接着懶神經,意思就是吃飽了就不想動腦子了唄。這人肚子都吃不飽的時候,大腦就開始飛速運轉,怎麼才能給自己整點飯吃,賺點生活費。其實在當時來講,蘭世立還是很有經濟頭腦的,腦子聰明,而且能觀察入微。小到這牙膏皮都入了他的眼。學校的洗漱間裏,很多同學們用完丟掉的牙膏皮,他記得當時廢品收購站的價格是,鋁製一兩分錢收購,學校食堂裏賣的饅頭是一分錢一個,這牙膏皮在他眼裏分分鐘就變成了熱氣騰騰的白饅頭,瞬間讓蘭世立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吃飽起碼不成問題了。

就這樣,蘭世立在學校裏到處蒐集牙膏皮,男生寢室收集完了,還想要更多,那就去女生寢室收集。趁着宿管阿姨不注意,就偷偷溜進女寢,別人溜進女寢室看女朋友,蘭世立可真是幹正事兒啊,所以説,誰成功,誰平凡,真不是天生就決定的,而是一點點地拉開了距離。但男生出現在女寢,完全不合理啊,被女孩兒發現後,一度被認為是小偷,誤會解釋清楚後,蘭世立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蘭世立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讀書,但他撿牙膏皮也越來越多,除了自己學校,還到其他學校,慢慢地不僅改善了自己生活,也讓他有了自己賺錢,創業的想法。

白手起家創業成為億萬富翁

在我們看來, 蘭世立這麼有經濟頭腦的大學生創業應該會很順利,但其實,任何人創業都不會一帆風順,所謂成功的人,也只是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辛苦,經歷了更多的困難,才最終做出一番事業來,畢竟,牙膏皮都能撿,其他的還會更難面對嗎?

蘭世立創建了自己的電子公司,生意越做越好,此後的幾年他增加了很多創業項目,比如代理、酒店、房地產、旅遊等行業,15年內收到20億財富積累。

1995年,他開始涉足旅遊行業,到2005年,經過十年的壯大,他的東星國際旅行社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營旅行社。國內國際旅遊蓬勃發展,當時的旅行社包飛機出遊成了熱門。

2005年6月20日,蘭世立籌建了東星航空公司,註冊資金8000萬元。成立不久,他就放出消息,要購買20架飛機。在這兒看起來,真的是財富積聚的太快,讓蘭世立也有點飄飄然了。對民航一無所知的他,不僅轟動了整個中國航空界,連世界航空界也轟動了。後來一算,20架飛機就要100多億,太誇張了。但蘭世立並不是那種誇下海口,就放在一邊不去理會的人,他在一年之後真的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從法國接走了四架飛機。

談判神話將蘭世立推上風口浪尖

買飛機需要錢,並且是一大筆錢,蘭世立找銀行擔保,這種錢銀行是斷然不會放出來的,但蘭世立還是想挑戰一把,於是就有了和世界航空公司的巨頭--美國通用電氣金融航空服務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公司那場“神談判”。

這場著名的談判前前後後經歷了兩個多月,最重要的一次談判,創造了連續27個小時不下談判場的記錄。這場談判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2006年5【本站】月9日,他與美國通用電氣航空服務公司以及歐洲空客分別簽訂了一份租賃購買意向協議,準備分五年從兩家公司租賃10架和購買10架空中客車飛機,總價值估算為120億人民幣。

最終,2007年8月14日,法國時間下午兩點,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副總裁博龍正在把鑰匙交給了蘭世立,蘭世立這個名字和他的中國東星航空公司名噪一時。

高空下落跌到谷底

做生意就是這樣,不可能始終順風順水,從2008年開始,東星航空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就被媒體所關注。2009年3月14日,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自15日0時起,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3月15日蘭世立在珠海機場試圖出境時被警方控制,隨後被帶回武漢小範圍監視居住,其所涉案件由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辦理。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於3月30日立案受理了通用電氣商業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申請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一案,人民法院裁定東星航空破產。

在法院作出清算裁定後,先是油料公司、多家機場公司等向武漢中院提出對東星航空進行重整的申請。但民航有明文規定,現行法律是不允許機場、航油公司參股航空公司的。

2009年6月22日,東星國旅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引進上海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進行重整。

2009年8月2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破產。

東星航空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蘭世立,因犯逃避追繳欠税罪,2010年4月9日,被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鋃鐺入獄卻不改創業初心

蘭世立在被拘押期間,並沒有閒着,在那個時候,他也思考了很多的問題,並且寫了兩部文稿,一部《東星18年》,一部是自己的監禁生涯。東星航空被宣告破產後,蘭世立所建立的東星集團已然如風中殘燭,就只有東星旅遊還在堅持經營,但蘭世立並沒有放棄自己,他心中依然堅信自己可以東山再起。依靠東星旅遊的經營而去慢慢打開局面。作為公司核心人物的蘭世立沒有放棄,他的部下們,有許多也依然在堅守,因為他們相信蘭世立的能力,願意和蘭世立一起去奮鬥。這樣看來,作為領導,蘭世立絕對是有着相當的領袖氣質和凝聚力的。

“蘭世立一直認為自己是冤枉的,自入獄後,他開始啟動系列的自救行動。”一長期關注東星集團人士介紹, 2011年3月,服刑期間的蘭世立,傳出了一份《遺書》,遺書內容以太太、女兒、東星同仁和其母校武漢大學為對象,為自己喊冤,成功地引起了外界廣泛的關注。蘭世立還讓外國國籍的侄女蘭劍敏作為庭外代言人,聘請律師、聯絡媒體,同時在各種相關場合奔走、活動,通過民航界首度“民告官”的形象,在司法界叫冤,並利用輿論壓力,陳述案情。所以,那段時間,蘭世立雖然人在牢裏,但他的消息卻一直沒有間斷,監獄裏的人也能把自己經營成這樣,心思確實不是一般的縝密。

出獄後依然能鹹魚翻身離不開朋友的鼎力支持

就這樣,出獄的日子到了,蘭世立自己説,從監獄出來以後,他什麼都沒有,但監獄都熬出來了,真沒有什麼事情能難倒蘭世立了。

蘭世立花了幾個月時間,拜訪了很多朋友,如王石、任志強、戴志康、陳東昇、雷軍等等。去聆聽朋友們的建議。也獲得了朋友們真金白銀支持,後來,蘭世立花了幾個月時間整合航空、旅遊等相關資源。建立旅遊全產業鏈,從機票、酒店、餐飲、購物、都親力親為自己去談判,然後利用規模優勢,充分的去發掘行業內的利潤點,使產品價格低於對手,而對於出境旅遊最大的花費項目,航空和酒店,蘭世立選擇的是從“庫存資源”入手。

事實上就是將酒店和航空公司那些賣不出去的產品集中採購下來,以月甚至是年為單位,實行長期批量採購,實現了以市價1/10的價位拿到房源的不可思議之舉。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巨大的客流作為支撐。通過整合資源,蘭世立把旅遊產品真正做到品質優良价格親民。

經過這番努力,他的公司已擁有上百億資產,1700多名員工。

蘭世立2015年11月7日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從事旅遊業,將大有作為。

出身貧寒卻又極具智慧,白手起家創下一片天空,鋃鐺入獄卻又備受關注,出獄後很快身價上億。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像是電視劇的情節,帶給人們一個又一個的驚歎,這經歷,簡直了!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八

山姆·沃爾頓是沃爾瑪的創始人。他1918年出生於俄克拉何馬的金菲舍鎮,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他用50年的時間,將一個小雜貨店打造成為強大的商業帝國。2002年依然位居《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企業的榜首”,經營沃爾瑪公司的沃爾頓家族以超出700億美元的身價名列全球富豪第一。

正如美國總統老布什在1992年授予他美國總統自由獎章時説,“山姆。沃爾頓,一個地道的美國人,他具體展現了創業精神,是美國夢的縮影”。

每個人都期望留下一份遺產。山姆。沃爾頓留給我們的就絕不僅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商業數字,而是一筆澤被後世的精神財富。正是憑着他不凡的心智和堅韌的毅力,成就了不朽的商業模式。解讀成功,信念使然。山姆對自己堅持不懈的信念作了如下概括:

信念一:敬業。

山姆堅信,“如果你熱愛工作,你每天就會盡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裏感染這種熱情”。

信念二:所有同事都是合夥人,合夥人要分享你的利潤。

只有當同事都把他自己作為合夥人,他們才能創造出超乎想象的業績。

信念三:激勵你的合夥人。

僅僅金錢和股權是不夠的。每天經常想一些新的、較有趣的辦法來激勵你的合夥人。比如,設置高目標,鼓勵競爭,並隨時進行區分;讓經理們互相調換工作以保持挑戰性;讓每個人都去猜測你下一步的計策會是什麼,但不能被一猜就着。

信念四:坦誠溝通。

儘可能地同你的合夥人進行交流,他們知道的越多,理解的就越深,對事物也就越關心。情報就是力量,你把這份力量給予你的同事後所得到的益處,將遠遠超出消息泄露給競爭對手帶來的風險。

信念五:感激你的同事為公司做的每一件事。

支票與股票或可以收買某種忠誠。而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幾句精心措辭、適時而真誠的感激之詞。它們不花一分錢,但卻珍貴無比。

信念六:成功要大肆慶祝,失敗也不必耿耿於懷。

不幸失敗,也不妨穿上一身戲裝,唱一首歌曲,其他人也會跟着你一起演唱。要隨時隨地設計出你自己的新噱頭。所有這一切將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更有趣,而且它會迷惑對手。

信念七:傾聽公司每一位員工的意見,廣開言路。

第一線的員工才是最知道實際情況的。你要儘量瞭解他們所知道的事情。為了組織下放責權,激發建設性意見,你必須傾聽同事們告訴你的一切。

信念八:要做得比客户期望更好。

如果你這樣做了,他們將成為你的回頭客。妥善處理你的過失,要誠心道歉,不要找藉口。顧客永遠是對的。

信念九:為顧客節約每一分錢,這可以為你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如果是高效運營,你可以犯許多不同的錯誤而依然能恢復元氣。但如果運作效率低下,那麼你可能顯赫一時,最終卻會敗北。

信念十:逆流而上,另闢蹊徑,蔑視傳統觀念。

如果每個人都在走老路,而你選擇一條不同的路,那你就有絕好的機會。

簡單樸素的信念很容易讓人接受,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幾十年如一日地、於細微之處堅守和貫徹這些常識。沃爾瑪公司的成功之處正是我國許多企業的缺欠所在。做企業,最需要的正是這種始終如一的'精神。

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 篇九

Ferruccio以前是個造拖拉機的農民,他造得很成功,賺了很多錢,成了意大利最有錢的人之一。他有輛法拉利,老是給他製造點小狀況。到底他也是技工出身,於是決定自己修修看。

結果打開車蓋一看,他發現法拉利用的離合器跟他自己拖拉機上那款怎麼長得一模一樣呢。那可是法拉利啊,居然用這種劣質零件?於是Ferruccio一怒之下衝到摩德納的法拉利總部去投訴。

恩佐·法拉利一貫高傲,這次也不例外,對着Ferruccio説這跟車沒關係,問題出在他這個“農民”自己身上。

Ferruccio一聽氣爆了,立馬發誓要造出一輛能打敗法拉利的車。他苦心研究,後來果然報了這個仇,他造出的車以動力享譽世界,着實給了法拉利迎頭一擊。

知道這個老Ferruccio姓什麼嗎?他姓蘭博基尼(Lamborgh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