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貼春聯的由來和寓意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貼春聯的由來和寓意精品多篇

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 篇一

1、貼春聯的時間

貼春聯的由來 篇二

春聯一開始不稱“春聯”,而叫“桃符”。即用桃木刻畫“神荼、鬱磊”兩神神像,用來驅穢辟邪。傳説,古代有一種極其兇殘的怪獸,經常作惡,危害百姓,卻又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降住它。後來,有兩位專門除妖的神仙,他們用桃枝降住了怪獸。於是,民間便傳出,直呼偶在門上掛上刻有兩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後來,這樣的桃枝被稱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來了。

在五代十國時期,桃符演變成了春聯。據記載,當時後蜀主孟昶讓張遜在桃木上題詞,他寫完之後,孟昶覺得不對仗,便又寫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第一幅春聯,而在當時還被成為桃符。後來紙張的出現,桃木換成了紅紙。春聯真正的出現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當時,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貼春聯,於是大街小巷處處貼滿了春聯。畫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寫春詞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幾經演變,這就形成了後來的門神、年畫與春帖、春聯兩大脈絡。

春節貼春聯的原因 篇三

貼春聯,意義是為了辟邪和去除今年的晦氣。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説起。古代傳説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七年級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

當他行至一户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户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春聯的寓意 篇四

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的歷史已有兩千年,那麼為什麼中國百姓對貼春聯一直情有獨鍾呢?這就涉及到中國百姓傳統的思維觀念問題。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裏有什麼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

他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的觀念裏,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