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業項目建議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5K

農業項目建議書(精品多篇)

農業項目建議書 篇一

第一章、項目總論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不僅對玉米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進入家庭的粗雜糧。八十年代中期,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物的要求已不僅滿足於充飢,而且對食物結構和營養狀況有了更高的要求,對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工業化,產業化的養殖業蓬勃發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轉變為飼料工業最主要的原料,通過飼養業最終以肉、蛋、奶及水產品的形式回到人們的餐桌。

可以説,玉米對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人們對玉米深加工技術的發展,玉米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已成為農產品中最重要的可應用於食品、化工、醫藥、造紙、紡織等多行業的工業原料。

第二章、項目建設意義

目前,我國食用糖主要來源於甜菜的種植和加工,而澱粉糖是對澱粉深加工後獲得的產品,澱粉生產原料主要來源於玉米,而玉米是我國農作物中的高產作物,比較甜菜畝產有着明顯的優勢,按照甜菜和玉米轉換比例情況計算,生產每噸中等甜度的澱粉糖所用玉米種植面積佔用土地比甜菜種植所佔的土地節約2—3畝,從這一意義上來説,生產加工玉米為原料的澱粉糖,可以為國家節省有大量的土地資源,擴大其它作物的種植面積。

要確保5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的順利實施,必須建立高糖、高澱粉的玉米生產基地,保證原料供應,實行公司+基地+農户的一體化生

產,實現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資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這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貧困山區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使農民達到增產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促進了高效農業的發展。同時,澱粉糖是一種能改善人類健康的功能產品,適應了食品工業加工不同產品的特殊要求及人們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於提高廣大消費者的健康水平,促進我國食品加工業技術水平的改善與提高。

第三章、建設條件

一、自然條件

該項目基地中心示範區地處XX西部丘陵區,土地集中連片,土壤較為肥沃。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9.1℃,年總降雨量600㎜,海拔高度1050m,年日照2600小時,年無霜期180天,年平均相對濕度63%,年平均風速2.5/s,標準凍土深度50cm,上述自然和氣候條件,可以滿足基地建設的要求。

二、交通條件

該基地中心示範區,距縣城20公里,高平火車站25公里,處於曲輝路中段,交通極其便利。

三 、基礎條件

該基地中心示範區曾承擔國家級“生物覆蓋加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旱作農業示範區建設”項目,為高澱粉玉米生產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目前正在實施的W膜集雨補灌技術為主的旱作節水農業示範項目又為玉米基地建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第四章發展現狀及需求分析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的消費理念不斷成熟,綠色、健康逐漸成為食品消費的主流。澱粉糖作為澱粉的深加工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成為當今保健食品市場上的明星產品。據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玉米澱粉的產品分析師介紹,作為澱粉的主要種類之一,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玉米澱粉的產量與價格均處於上漲態勢,但其發展前景卻並不樂觀。

據悉,目前,玉米澱粉的需求量佔據全球澱粉量的80%—85%。近年來,玉米澱粉的產量上升優勢尤為明顯,主要原因在於下游澱粉糖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據專注於農資、農產品領域資訊及諮詢服務的山東卓創資訊有限公司的玉米澱粉產品分析師介紹,從20xx年到20xx年的10年間,在澱粉下游產品需求不斷增加的帶動下,國內玉米澱粉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大型企業紛紛建立,澱粉產能和產量也持續攀升,整體呈現了一個上漲的趨勢。20xx年我國玉米澱粉的產量在1892萬噸,是20xx年的500萬噸的3.7倍多,平均增長率14.17%。玉米澱粉產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於國內澱粉消費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為再生資源受到市場的普遍關注。

第五章基地建設目標及建設規模

一、建設目標

1、高澱粉玉米產量目標

項目區通過實施W玉米膜蓋集雨補灌高效種植技術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示範與推廣,高澱粉玉米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較20xx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較項目實施前三年的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實現中產變高產,旱地變水地,單產穩定在500公斤以上。

2、土、水、肥資源利用目標

通過實現該基地建設項目,使土、肥、水資源利用目標實現“四個提高”,即: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礎地力提高一個等級;土壤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提高10個百分點。

3、集雨旱井建設目標

在基地建成與W膜蓋集雨補灌技術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澱粉玉米在需水關鍵時期得到補灌。

4、化驗室建設目標

化驗是公司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擔負着對原料、中間體及產品產量進行全過程監測的任務。隨着產量的增加,基地水斷擴大,急需增加能迅速進行土壤、肥料、植物樣品、農藥殘留分析測試的儀器,為基地進行配方施肥、無公害高澱粉玉米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5、土地壤情測試網點建設目標

在基地設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墒情、地温監測網點100個,購置地温監測儀器設備10套,以便能及時準確監側土壤墒情、地温動態變化及年度演變趨勢,為基地合理耕作、種植、培肥提供科學依據。

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篇二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方面。

從經濟上來説,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

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

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

總論 篇三

1、項目名稱

2、承辦單位概況(新建項目指籌建單位情況,技術改造項目指原企業情況)

3、擬建地點:

4、建設內容與規模:

5、建設年限:

6、概算投資:

7、效益分析:

最新農業項目建議書 篇四

一、項目概要

1、項目名稱:__鎮觀光農業項目

2、項目實施單位:__鎮人民政府

3、項目主管單位:__區農業委員會

4、技術依託單位:__區農業委員會

5、項目建設性質:觀光農業

6、項目建設地點:__鎮

7、項目建設期限:2年

二、項目區基本情況

__鎮屬__市__區,地處大別山東北麓餘脈,位於__區最南端,與__、__縣交界,北與__區__鎮接壤、東南與__縣__鎮、__鎮交界,西南與__縣__鎮相鄰,總面積__平方公里,八山半水一分半田,鎮建成區__平方公里。全鎮轄__個村,__個街道,常住人口__萬人,其中鎮區人口__萬人。

國道__線、省道__穿鎮而過,向西約__公里連接__高速公路。__鎮資源稟賦良好,歷史遺存豐富,文化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優美。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生態農業與現代農業在概念和內涵上是相輔相成的。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方向和新的歷史階段,在突出現代高新技術的先導性、農工科貿一體性、農業開發的多元性和綜合性的基礎上,強化資源節約、環境零損害的綠色性。生態農業實質上是生態化的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既符合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又符合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也符合農村社會人文發展的方向。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可操作、可實現的現代農業,是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 現代生態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閒、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們對良好的鄉村環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營、觀光采摘、休閒度假等消遣休閒活動的渴望和追求,滿足了自身迴歸自然的心理需求,緩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帶來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遊,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鬆自己。於是,農業、農村與旅遊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生態觀光農業應運而生。可以肯定,生態觀光農業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現代農業,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預期目的。

四、市場分析

項目區位於__區__鎮__村、__村、__村和__村,

這裏青山綠水,藍天淨土。是國家4A景區__旅遊線路觀光和紅色旅遊採摘的黃金地段,適宜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科研、引種、示範推廣和品牌創立的理想場所。生態觀光園緊鄰__國道,與周邊縣市1小時路段,依託__旅遊區,適宜大力發展草莓、葡萄、茶葉和油茶等農作物的種植和觀光采摘。因此,各類產品銷售渠道多,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是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五、項目投資概算、資金來源和建設內容模 項目總投資約3279.5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779.5萬元,申請財政資金1500萬元。

1、新建古鎮草莓大棚生態觀光采摘園,位於__村境內,佔地300畝,建設標準化框架大棚,投資約49.2萬元。

2、新建民樂葡萄生態觀光采摘園,位於__村境內,佔地500畝,建設標準化框架大棚,投資約30.3萬元。

3、新建__茶廠,位於__村境內,建設標準化茶廠500平方米,培育觀光茶園1.3萬畝,投資約150萬元。

4、新建油茶生態觀光園,位於__村境內,佔地10000餘畝,綜合開發萬畝油茶基地,配以特色度假農莊、休閒垂釣中心等服務產業,投資約3050萬元。

六、項目實施進度安排及驗收投產

1、項目建設時間為2015年5月至2016年年底。

2、項目驗收投產為2017年2月。

七、綜合效益分析

立足生態園山青水秀、“綠色環保”以及生態的休閒園的特點,充分利用生態園的自然景觀,形成“可覽、可遊、可居”的環境景觀和集“自然一生產一休閒一康樂一教育”於一體的景觀綜合體,發展體驗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的特色旅遊。 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是旅遊業發展一個新方向,一方面拓寬了旅遊業的廣度,為旅遊活動增添了新景觀,有助於生態保護和環境優化,使環境恢復魅力,永保秀麗:另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態結構,優化了農業經濟的組合,開拓了農業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領域,強化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增加農產品的商品量和農業附加值,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是振興農村經濟、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措施。圍繞建設旅遊大產業、面向旅遊大市場,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通過生態農業園的建設,引導和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八、項目建設的意義

1、觀光農業旅遊項目的出現是後工業文明社會渴望已久的同歸自然的旅遊主題。

今天,已擁有了輝煌工業文明的後工業社會,卻正在失去與自然的和-諧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樓大廈疏遠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的距離,緊張、煩躁壓迫着現代人的神經,

於是“生態熱”、“休閒熱”成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與此強烈對照的鄉村田園撲面而來的泥土氣息與花香、一望無垠的大地、純樸的農民、清新的綠色食品則構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另外,目前我國城市居民與農村的千絲萬縷的血緣聯繫,加之過去“上山下鄉”的歷史經歷,尋根的潛意識驅使他們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與方式重新體驗過去生活,於是旅行社的“當一天農民”、“插隊落户”等項目一經推出,即產生了強烈反響。

2、高效益的觀光農業,為我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發展農業是我國的國策。觀光農業改變了我國傳統農業僅僅專注於土地本身的大耕作農業的單一經營思想,把發展的思路拓展到關注人-地-人和-諧共存的更廣闊的背景之中,這也正好契合了長期以來農民渴型脱貧致富的願望。可以預見,基於“天時、地利、人和”的新型觀光農業,將成為我國傳統農業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開發轉移的農業現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觀光農業旅遊開發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整時期社會資金尋求新投資領域的必然選擇,並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經濟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車、城市房地產,由於遠超越了現階段大眾的經濟承受力,加之缺乏相應的金融政策的支持,雖然短暫火爆,但終歸有價無市。而觀光農業旅遊卻由於其開發項目的農業特色,直接受到國家投資政策傾斜優惠。城市

劇邊農村地帶正是基於這種地緣加血緣的優勢,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紛紛進入,可能成為下一輪房地產開發的熱點地區。

方案結論 篇五

“LJ”五化垃圾處理廠與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互為支持,垃圾處理產生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同時生產出優質的純生態有機肥;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需要純生態有機肥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能帶動經濟發展,產生GDP和税收,補助垃圾項目的財政支出;兩個項目相輔相承,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和良性互動,在治理好環境的同時又能促進經濟發展,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礎是立項建設垃圾處理廠後的。應配套首選項目。

寫好生態農業項目建議書的五個關鍵因素

農業項目建議書 篇六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區所在位置

王坡鄉下觀村地處平山縣東北部山區,天台山南麓,距平山縣城22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下觀水庫移民村。全村轄2個村民組,28户,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畝,耕地200畝。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村集體沒有固定收入,是平山縣較為貧困村之一。

項目區地處下觀水庫北岸下觀村二隊自然莊,現有丘陵地900畝,多年來,由於缺乏資金投入不足,項目區至今尚沒有通水泥路和動力電,豐富的丘陵資源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本項目旨在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發展核桃生產和散養雞養殖,增加羣眾收入,加快發展步伐。

2、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項目區地質由於歷經多次的地殼運行和長期的剝蝕堆積,形成了南鄰水庫,東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狀的地貌輪廓。地貌屬山地類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米的低山區,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季節性強,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較大。受大氣環流分佈的制約表現為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年平均氣温12.7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分佈不均,7--9月份降雨佔全年降雨量70%。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2750小時,日照率為60%,全年無霜期130—190天。項目區地處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現有下觀水庫一座,水資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庫存水為主,較為豐富。項目區植被豐富,沒有工礦企業,生態環境優良,適合核桃生長髮育和散養雞養殖,是綠色食品的理想生產基地。

3、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較差,主要表現在:一是交通條件較差。通往項目區的道路由天台山旅遊路桃林村南向東,途徑二隊自然莊,止於東嶺,全長4.5km,仍然是泥土路,寬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機都難以通行,特別是每年三伏多雨季節,更是無法通行,經常斷交。只有拓寬硬化,才能為立體農業建設奠定基礎。二是電力較差。由於資金困難,項目區僅有照明電,沒有動力電。只有架設動力電,才能為澆地、飼料加工等提供廉價動力。

項目區資源豐富。一是丘陵地資源豐富。現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土質,有機質豐富,適合核桃樹等果樹生長。二是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該水庫流域囊括天台山,面積達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揚水設施,就可以實現引水上嶺,增產增收,造福於民。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小麥玉米養豬等等傳統種養業為主,收入較低,僅處於温飽狀態。近年來,由於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行情相對底下、基礎設施較差等諸多原因影響,農業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行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立體農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勢在必行。

4、項目區建設條件

(1)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項目區距平山縣縣城22公里,距王坡鄉政府所在地東王坡1公里,背靠天台山景區和藤龍山景區,有天台山旅遊路、藤龍山旅遊路和孟王出縣路繞行,只要把項目區內道路寬開硬化,與上述公路對接,項目區就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鄉又是林業大鄉、養殖大鄉,東與靈壽縣相靠,南有南甸、東王坡集貿市場相鄰,西與西柏坡接壤,北與天台山藤龍山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項目區是建設立體農業發展優質種植業的有利區域。

(2)自然資源豐富。項目區內有丘陵地900畝,沙土壤質,土地肥沃,只要加以開發利用,就可以成為抗旱防澇良田。同時,水資源豐富。項目區緊鄰下觀中型水庫,四季有水。可為農業綜合開發提供足夠水源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地處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綠色食品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養殖和果樹管理的多年曆史經驗,廣大人民羣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下觀村是移民村,王坡鄉對該村發展非常重視,明確了林業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農部門支持該村的目標任務時間要求,已經形成了支持該村發展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建設的依據

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也是平山縣縣政府20xx年工作重點,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開發丘陵地,強化設施配套,發展林業養殖業循環經濟,對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的丘陵地,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由於交通、電力,資金等多方制約,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這不能不説是嚴重的浪費。加快移民村科學發展步伐,就必須要依託資源優勢。開發丘陵地無疑是下觀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加大投入,儘快開發丘陵地,造福於民,既是下觀村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黨和政府關心移民羣眾的具體表現。開發改造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項目規劃設計

1、設計標準

(1)、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2)、項目區有明顯區域範圍,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堅持近期與遠期相結合,採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3)、項目區堅持嶺水林牧路綜合治理,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2、水電措施

(1)、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揚水站、機房、管道、閥門、蓄水池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同時,修好排水系統,做到抗旱防澇。

(2)、電力工程:架設動力電,配套機房、變壓器等設施,滿足揚水、飼料加工等電力需求。

3、交通措施

做到佈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幹道、支路兩級,幹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水泥硬化,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便於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牧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4、林業措施

丘陵地開發要因地制宜,堅持嶺水林牧路綜合治理,便於機械作業和果樹管理,工程以開水平溝、打魚鱗坑為主,樹種以核桃為主,苗林要達到二級以上的標準,造林當年成活率和三年後保存率要達到85%以上,林相整齊,結構合理。

5、牧業措施

立足於雞糞還田雞食昆蟲相互利用的循環發展模式,以核桃林為活動場地在東嶺建設散養雞基地。要按養殖場建設設計方案標準,充分考慮風向、排污和生產管理實際需要,搞好選址,建設雞舍。

6、科技措施

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完善項目區農業服務體系和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強化科技服務功能。在項目建設期間,對項目區基層幹部、農民技術是和科技示範户先進適用技術培訓,做到村有3—5名農業科技骨幹,每10户有1户科技示範户。

7、建設目標

項目建設堅持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開發,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發展循環經濟,實現高產高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架設動力電、寬開硬化道路、興建水利設施,綜合開發丘陵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2)、培植支柱型農業產業,改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開發適銷對路的核桃、散養雞雞蛋等綠色食品,並推向市場,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態農業產業,並帶動有關產業的發展。

(3)、發揮項目區示範帶動功能。把項目區建成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的示範樣板,為全市移民村的農業發展提供經驗,有效地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

四、建設內容

1、水電措施:

(1)、新建揚水站1座;

(2)、新建機房1座;

(3)、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4座;

(4)、鋪設管道20km;

(5)、架設電力線路2.5km;

(6)、新增100KV變壓器1台套

2、交通措施

(1)寬開硬化主幹路4.5㎞,設計路寬5m,厚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建橋2座。

(2)架橋2座。

(3)新築機耕路砂石路面2km;

3、林業措施:開發丘陵地500畝,栽植植核桃樹3萬株。

4、牧業措施:工程設計養殖規模10000只,佔地320畝,其中建築面積1000㎡。

5、其他:建設辦公室200平方米,倉庫1000平方米

五、投資概算及籌資措施

1、投資概算: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420萬元。

其中:水電措施80萬元;

交通措施200萬元;

林業措施60萬元;

牧業措施50萬元

其他30萬元;

2、資金籌措:

投資420萬元,其中,申請移民專項資金380萬元,村集體自籌30萬元,羣眾以勞帶資解決10萬元

六、預期效益

1、經濟效益:

通過開發丘陵,發展核桃樹3萬棵,五年後,每棵結果至少5kg,年共計增收300萬元。發展散養雞1萬隻,每隻雞年產蛋至少10kg,年共計增收100萬元,綜上所述,項目實施後,合計可增收400萬元,人均4萬元。

2、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優質核桃150萬kg;

②項目實施後,可年產散養雞雞蛋1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後,農業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於發揮資源優勢,有利於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④項目實施後,將促進當地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於人民的健康。

⑤項目實施後,能帶動當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⑥項目實施後,由於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機械的重複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7、項目實施後,極大的增加了廣大移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物資保障,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移民村的扶持和關懷。

8項目實施後,可依託毗鄰天台山景區、藤龍山景區的優勢,發展觀光農業,吸引顧客,成為平山縣的有一個亮麗景點。

3、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後,由於農業綜合開發,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範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七、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下觀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領導小組,由王坡鄉人民政府有關涉農部門和下觀村兩委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項目技術指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項目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工程施工和技術指導。

2、監督機制:

項目實施中,實行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分離,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建立項目內部相互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和資金管理正常運轉。

3、保障措施:

由項目 uawen.c n 管理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細化建設目標、內容、標準,強化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理,確保工程按時完成。

最新農業項目建議書 篇七

一、項目實施背景及必要性

(一)項目實施背景:

羊肉是我區人民-主要的肉食品來源之一,《國務院關於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5〕4 號)中指出,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畜牧業的貸款;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畜牧業建設。”我區提出鞏固發展已有一定規模的專業養殖村組,帶動發展養殖業,促進農民增收。

(二)項目實施必要性

吳城鎮是我區農業大鎮,經濟落後,但具有較強的畜牧業產業基礎,李家灣村具有廣闊的牧草資源,加快發展規模化、標準化肉羊生產,是促進我村農業結構調整,是推進羣眾增收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統一、規範肉羊標準化生產,確保畜牧業穩定發展的迫切要求。

二、項目建設條件

(一)項目區概況

自然地貌。吳城鎮李家灣村位於離石大東川河上游,周邊有呂梁有名的薛公嶺,植被茂密,水草豐茂,吳城水庫蓄水清澈,空氣新鮮。以黃土高原丘陵地貌為主,區域內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樑峁起伏,山多川少,坡陡溝深,有着得天獨厚的畜牧飼養基礎和優勢。

氣候條件。屬中温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豐富, 2

熱量較差,降水稀少,多集中於夏季,蒸發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00h,日照百分率56%,太陽年總輻射量,全年≥10℃的有效積温2239℃,年平均降水量420 mm,多集中在七、八、九3個月。

社會經濟條件。全村總耕地面積 畝,人均耕地4.58畝。農作物以產馬鈴薯、玉米、豆類為主。近年,退耕還林種草植樹 畝,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人工牧草留牀面積100畝,以玉米為主的飼料作物種植 畝。2015年全村畜禽存欄675頭(只),出欄各類畜禽420頭(只),較上年增加68頭(只),農民人均來自牧業純收入481元,較上年增加61元。

(二)項目建設場址概況

項目區位於離石區吳城鎮李家灣村,地處離石區東北部,距市區25km,距吳城鎮3km,有公路與外界相通,為本項目產品的流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能夠滿足養殖場需水量。項目區被有線、無線通訊信號覆蓋,信息通暢。

(三)項目開發的有利條件

近幾年來,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地位逐漸突出,比重增大,發展快,效益高。退耕還林還草、以草為主、生態環境建設、休牧禁牧、舍飼圈養等方針都為本地區發展優質、高效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條件,給我鎮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擬定項目區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資源環境及農林水牧等基礎建設來看,項目具有可行性,具備了各方面的條件,儀式牲畜改良舍飼圈養,有利於保護生態、恢復植被;二是該地有足夠的飼草料,農作物秸稈可加工優質飼料、尤其適合於進行青貯,養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證,項目實施有現實的可行性。

四、市場分析及銷售方案

1、市場分析

近年來,離石區吳城鎮李家灣村以發展綠色畜牧業、現代畜牧業為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狠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肉羊養殖,實行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有效地帶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2、產品生產及銷售

根據區內外市場情況及吳城鎮銷售渠道。項目產品的銷售方案如下:每年肉羊育肥出欄300只/年,銷往當地及周邊地區。

吳城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傳統商貿基礎良好,已形成了離石區東北重鎮和商貿物流集散地的優勢,該項目產品根據市場行情進行銷售,以品牌和質量佔領市場。

五、項目建設內容

(一)建設地點

吳城鎮李家灣村,養殖場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

(二)建設內容

1、土建工程:

標準化圈舍400平方米、飼草料加工車間50平方米、貯草棚100立方米、管理服務站30平方米。

2、購買種羊

購買優質小尾寒羊種羊150只。

3、設備購置:

青貯機具1台、飼草料加工機具2套。

(三)養殖場設計方案

肉羊養殖場生產區規劃選用現代的散欄飼養模式,整體佈局實現兩個三分開:即人(住宅)、羊(活動)、產品(存放)三分開;肉羊的飼餵區、活動區、加工區三分開,儘量減少污染。

六、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

按基本費用計,各分項目投資額如下:

興旺肉羊養殖場建設項目總投資為40萬元,其中土建工程20萬元,設備購置6萬元,購買種羊10萬元,其它費用4萬元。

(二)資金籌措

本項目所需投入資金40萬元,申請財政投資20萬元,

個人自籌20萬元。

七、效益分析

(一)社會效益

項目可使吳城鎮李家灣牲畜良種率和單位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改善畜種質量,使當地畜牧業促進當地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二)經濟效益

根據調研,每隻肉羊的生產成本為250元,售價為600元,每隻出欄肉羊純收入為350元;養殖場全年出欄肉羊300頭,可實現銷售收入18萬元,純收入10.5萬元。

(三)生態效益

進行圈舍飼養可以防止當地植被破壞,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八、結論

該項目的提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當地的自然經濟條件;項目財務評價結果良好,各項財務指標均處於較好的水平。經分析和論證認為,該項目的建設條件成熟,符合項目建設要求,可行性較高。

以縣為單位加大經濟規模 篇八

從規模來説,生態農業建設可以是以户、村、鄉和縣為發展單位。

縣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着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

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羣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設計優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

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

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篇九

(一)技術方案

1、種植業生產技術與流程

2、養殖業主生產技術與流程

3、農副產品加工生產技術與流程

(二)主要設備

備方案

1、種植業要設備選型(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設備列出清單表)

2、主要設備來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結構及面積方案(附平面圖、規劃圖)

2、建築安裝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構築物工程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