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_立夏是什麼意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8W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_立夏是什麼意思精品多篇

為什麼立夏分為三候 篇一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人將一年四季分為了24個節氣,通常一個節氣持續半個月之久。聰明的古人為了將對氣候的探索分析更為細緻,又提出了三候的説法。因此立夏三候是指立夏節氣這段時期內,將氣候與大自然現象細化的三個階段。

三候,既應用於中醫,表示浮、中、沉三種脈象,又應用於氣象,用來表示節氣。中國將“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所以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故此,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七十二候。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將每個節氣的“三候”根據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有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明瞭的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立夏是什麼意思 篇二

立夏英文翻譯:the Beginning of Summer

立夏是夏季的開始。

立夏時,鬥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温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篇三

時間跨度、太陽運行角度不同

1、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迎來立夏。

2、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氣候特徵不同

1、“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在18~20℃上下。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2、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風俗習慣和飲食特色不同

1、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説“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2、“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麪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麪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立夏的來歷 篇四

立夏,是一個反映季節變化的節令,立是開始,夏是季節,按照傳統認識,這是當年夏季的開始日。一般在公曆5月5日或6日。

立夏當天,太陽運行到黃經45度,正午用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四寸三尺六分,相當於今天的1.108米。夜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巳的位置,也就是東南方向,這個階段一般在農曆四月,又叫巳月、初夏、槐夏、孟夏。

按照氣候學的標準,5天平均氣温達到22℃才算夏季開始。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立夏時節的候温同氣候學標準大致接近,而這一地區正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由此看來,二十四節氣把立夏節這天作為夏季的開始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立夏分為三候。“初候螻蟈鳴”,螻蟈一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種。這時節蛙類動物開始在田間、塘畔鳴叫覓食了。“二候蚯蚓出”,由於地下温度持續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鮮空氣了。“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這時已開始長大成熟了。清乾隆《新鄭一縣誌》載:“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謂之進鮮”。從這三候的描述中我們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篇五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

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温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立夏前後,四川盆地南部剛跨進夏季;盆地其餘的地區氣温為20℃左右,還處於“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時節;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

立夏民間風俗有哪些 篇六

1、古代皇帝立夏賜冰

跟據《歲時佳節記趣》一書中的記載,先秦的時候各代帝王在立夏的這一天,都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區舉行迎夏的儀式。彼時,君臣一律身着硃色的禮服,佩帶硃色的玉飾,乘坐赤色的馬匹和硃紅色的車子,連車子的旗幟也是硃紅色的。這種紅色基調的迎夏儀式,強烈表達了古人當時渴求五穀豐收的美好願望。

後來,隨着歲時的演進,古人立夏習俗逐漸發生了變化。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有這樣的記載:“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可見在明代的時候,一到立夏的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塊,切割分開,由皇帝賞賜給各級的官員。其實,皇帝立夏賜冰,並非起於明代,據考證,兩宋時期皇帝立夏賜冰給羣臣就已經成為一項慣例和習俗了。

而在民間,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雖不能得冰,但是在這一天他們有喝冰飲的'傳統習俗。還是《帝京景物略》載雲:“立夏日啟冰……編氓(指老百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生磕,曰‘冰盞’。”

清人讓廉的《春明歲時瑣記》也有記載道:“(立夏日)市中敲銅盞賣梅湯者,與賣西瓜者鏗聒遠近。”據考證,上面所説的“銅盞”,實際上就是盛冰鎮飲料的木桶。“銅盞”一般都是黑漆銅箍,桶蓋上有一根銅製的月牙幌子,不僅僅表示這酸梅湯是在夜裏製成,還表示着這是招徠顧客的標誌。

2、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也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喝粥

根據當地史料的記載,我國古代的時候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説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4、吃立夏飯

立夏的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着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就會變化出不同的顏色。

5、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嚐鮮”的傳統習俗,人們品嚐時令的食物,以此來祈求健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