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4W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新版多篇)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篇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原文】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翻譯】

我被貶到巴山楚水這淒涼的地方,

已經有二十三年被朝廷閒置在那裏。

懷念老朋友,我只能徒然地吟讀向秀的詩,

即使回到故鄉,也會像王質那樣切都陌生。

在沉船的旁邊,正有千百艘船兒駛過,

在病枯的老樹前面,正有千百棵樹迎着春天生長。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唱的一首詩,

讓我暫時憑藉酒的力量來振奮精神。

【賞析】

一、內容分析

這是一首即興的應答詩,寶曆二年(公元826)詩人被貶官,奉命回京城,而好友白居易也回洛陽,兩人在揚州相遇,於是起吃飯,在宴席上白居易贈詩首,題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詩人便即興作了這首詩回贈。

詩的前兩句是承白居易詩的尾聯而寫的。白居易因詩人遭貶,對朝廷很是不滿,末尾兩句中“亦知會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正表達了這一點,認為劉禹錫是一個人才,不應該長時間遭貶。對此劉禹錫十分感動,恰巧此時白居易也遭貶,兩人更有共同語言。開頭兩句中的“淒涼地”與“棄置身”,便是詩人長時間遭貶的具體寫照,流露出詩人長期被貶內心痛苦與憤慨。

三、四兩句,詩人巧用兩個典故,一是魏晉時向秀對好友嵇康、呂安的懷念,兩人均為司馬氏所殺,為此向秀作了《思舊賦》懷念他們,也表達了對司馬氏亂殺無辜文人的憤怒之情。這裏詩人借用這典故來表達他對舊友的懷念,也藉此表達對統治者鎮壓並殺害當時革新運動的領袖王叔文等人的強烈不滿。另一個典故是寫晉代的王質進山砍柴,看山裏兩童下棋,等看完棋,他手中的斧頭柄已爛掉了:下山回家,才發現村中早已“物是人非”了,原來已經過了一百多年了,同時代的人早已作故。詩人藉此典故感歎人事變遷之快,轉眼二十三過去了。同時也流露出對故人舊友的懷念之情。

五、六句,是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兩句是應答白居易的“舉眼風光常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而寫的。這裏詩人以“沉舟”和“病樹”來比喻自己長時間地遭貶,仕途坎坷,歷經挫折。而以“千帆”和“萬木”,比喻那些鎮壓革新運動的統治集團中的新貴們,他們飛黃騰達,很快升遷。這兩句還有一層潛台詞,是説事物總是不斷髮展的,新事物總是要替代舊事物,時代總是要進步的,王叔文領導的改革雖然失敗了,總還是會後繼有人的。儘管自己長久以來被朝廷貶棄,但前途總是會美好。

詩的最後兩句,畫龍點睛,點明全詩的中心,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態度,一方面詩人感謝自居易作詩,讓他感到欣慰,另方面,又表示自己雖長期遭貶,但不會肖沉,會重新振作起來。這既是對自己的勉勵,也是對自居易的勉勵,共勉不要因為遭到貶謫而消沉。這充分表明了詩人胸襟的開闊。

二、中心

這首應答詩,通過寫詩人遭貶、被朝廷拋棄、閒置僻鄉二十餘年、身處逆境的敍述,表明了詩人在時代的變遷、仕途的'沉浮中所表現出來的豁達的胸懷和振奮的精神。

前言 篇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作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也寫詩作答。首聯概寫謫守巴楚、度盡劫難的經歷。“淒涼地”、“棄置身”,雖語含哀怨,卻在感傷中不失沉雄,悽婉中尤見蒼勁。二聯感歎舊友凋零、今昔異貌。“聞笛賦”、“爛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尋味。三聯展示的卻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陳代謝的進化思想和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達襟懷;在手法上,它則將詩情、畫意、哲理熔於一爐,以形象的畫面表現抽象的哲理,旨趣雋永。尾聯順勢而下,請白氏舉杯痛飲,藉以振奮精神。全詩感情真摯,起伏跌宕,沉鬱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劉禹錫唐詩鑑賞: 篇三

劉禹錫和白居易(樂天)都是中唐時期的大詩人,彼此慕名已久,並有書信往來,但在很長時間內,一直不曾謀面。敬宗寶曆二年(826),劉禹錫由和州刺史罷歸洛陽,當時白居易也因病免去蘇州刺史,在返京途中,兩人在揚州相遇,神交已久,初次相逢,既喜且悲,彼此談起了過去在政治上遭受打擊、迫害的事情,感慨萬端。在宴席上,白居易即席吟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全詩是: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詩題的劉二十八即劉禹錫,二十八,是兄弟間的排行。“使君”是刺史的稱呼,劉禹錫當時的官職是刺史,所以稱使君。這首詩的意思是説:請給我杯子裏添上酒,我用筷子敲着盤子為你歌唱。你的詩才堪稱國手,可又有什麼用呢?不幸的命運壓在你的頭上毫無辦法。舉眼四望,到處是一片繁華景象,只有你一個人長期孤單寂寞。滿朝人都升了官職,只有你長期坎坷。這是你詩才太高名聲太大,才使你在政治上遭受這樣的折磨。可竟折磨了二十三年,你被折磨得也太長了啊!

詩中對劉禹錫的不幸遭遇充滿同情,並指出他遭受折磨是由於才名所誤。劉禹錫讀後,十分激動,於是寫下了這首贈詩。

一開始詩人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沉痛地訴説:

“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這兩句概述了詩人從事政治改革失敗後的痛苦經歷和處境。永貞革新失敗後,詩人備受打擊、迫害,被逐出京,遠謫南荒,一貶再貶,在巴山、楚水這些僻遠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歲月蹉跎,壯年有為的時期過去了,現在已進入衰老之年,壯志未酬,兩鬢先斑,詩人怎能不萬分沉痛!這兩句敍事與抒情緊密結合,語極憤慨,“淒涼地”、“棄置身”,抒發了詩人深受打擊、迫害而無法平靜的憤懣心情。

三、四兩句接着從自己的不幸遭遇轉到對已過世的戰友的懷念和對時勢的感慨。“懷舊空吟聞笛賦”,這句借用“聞笛”的典故來抒寫懷念亡友之情。永貞革新失敗後,王叔文被殺害,王伾、凌準、柳宗元等先後死於貶所。現在自己年老歸來,不見昔日風雨同舟的戰友,不禁有西晉向秀聞笛懷友作賦之悲。“聞笛賦”就是向秀作的《思舊賦》。向秀的好友稽康、呂安,因得罪了西晉的統治者司馬昭而被殺害,有次向秀路過稽康故居山陽(今河南省焦作市),聽到鄰人吹笛,想起稽康和呂安,心情十分悲痛,便寫了《思舊賦》。這裏詩人是以向秀自比,藉以抒發對王叔文、柳宗元等亡友的懷念之情的。不過,除了這一意思外,還含有另一層意思:詩人認為當年司馬昭為清除異己,殺害稽康、呂安,已經遭到了歷史的譴責和人民的唾罵,今天迫害王叔文、柳宗元的人,也難免會落得同樣下場。“到鄉翻似爛柯人”,這句用“爛柯”的典故來抒發時局多變、世事全非的感慨。據《述異記》記載:晉人王質入山採樵,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他在旁觀看,看完一局棋後,發現他的斧頭木柄已經爛掉。回到家鄉,時間已過了一百年,同時代的人早已死了。這裏詩人借用這個故事,形容世事變化的迅速,自己長期謫居異地,這次迴歸故鄉,人事已非往昔,自己就象那個採樵歸來的人一樣,恍如有隔世之感。以上兩句,詩人所借用的兩個典故,用得非常自然貼切,如同己出,很切合詩人的懷舊之情和對時勢變遷的感喟,同時也增加了詩的抒情氣氛,收到了古典今用的藝術效果。

五、六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感慨身世和表明詩人對未來的看法。詩人對自己的`長期被棄,埋沒一世,是萬分沉痛的,他深感自己的身世有如“沉舟”、“病樹”。但是,他對未來並不失望。他堅信沉舟側畔,必然有千帆競渡,病樹前頭,終究會萬木爭春。正如他在另一首詩中所説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這表明詩人對未來仍是充滿信心的。這兩句是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的回答。和白詩比較,顯出了詩人較為開朗的胸襟。

詩的最後兩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表示感謝友人的贈詩。這兩句答白詩首聯“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長精神”,體現了詩人昂揚振奮的氣度。這説明詩人是一個堅毅不屈的人。事實也正是這樣,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一直沒有動搖過他的政治信念。

此詩抒發了詩人長期被棄於南荒的憤懣不平之氣,表達了對已故戰友的深切懷念之情,顯示了對未來的憧憬希望,內容豐富,意韻深長。在寫作上,採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表現了詩人堅毅不屈的性格。

全詩語言極概括精煉,出色地表達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尤其是“沉舟”、“病樹”兩句,造意新,立意高,含意深,詩人把對自己的身世感歎和對未來的深刻認識,巧妙地寓託於形象化的語言中,使詩句具有哲理意味,對人們很富啟發。白居易讀了,備加讚賞。是自唐以來廣為傳誦的佳句。後人作為比喻借用時,已賦予新意,常用來説明這樣一個道理: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敗,新的事物總是要勝利的,我們不應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應為它們的死亡而感歎,相反,應該把我們的希望寄託在新生的事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