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8W

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精品多篇】

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篇一

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馬克思於1845年春在布魯塞爾寫成的批判費爾巴哈的11條提綱,其論述的中心是實踐問題。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和一切舊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觀。

這個《提綱》,被恩格斯稱為 “包含着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在《提綱》中,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表現在他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上。實踐問題,就好是一條主線一樣自始至終地貫穿在整個《提綱》的每一條中。在這裏,馬克思非常強調實踐在人們認識中的作用、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並且強調指出用革命的實踐去改造世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一切哲學的根本區別之點。

由於馬克思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並把人的活動了解為實踐活動,把人看作是能夠改造世界的實踐的動物,這就為以後系統的制定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奠定了基礎。因此,強調實踐的作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中所做革命變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馬克思在文中第十一條説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在此,他闡明新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以往一切舊哲學的根本區別,指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歷史使命。由於以往的哲學家們不懂得實踐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於他們的歷史和階級侷限性,決定了他們只能停留在思想領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不可能指出將理論轉變為革命實踐的要求。馬克思創立的新唯物主義是一種實踐性的唯物主義,它服從和服務於無產階級改造現實的鬥爭,是無產階級改造世界和徹底解放全人類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實踐性,從而實現了哲學革命中的偉大變革。

《提綱》為系統地闡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制定了大綱,開闢了道路,它勾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雛形,為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必須學習掌握《提綱》的基本原理。

同時《提綱》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提綱》中的實踐觀點,是指導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重要理論武器。它要求我們在一切革命和建設中必須堅持實踐的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解放思想,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來開拓理論的新境界和建設事業的新階段。

關於《提綱》 篇二

《提綱》寫於1845年春,最早發表於1888年。對於這個《提綱》,恩格斯給予了高度地評價,認為這是一份“非常寶貴的”、“包含着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頁)在《提綱》中,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在這個《提綱》中心世界觀的天才萌芽就表現在他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上。實踐問題,就好是一條主線一樣自始至終地貫穿在整個《提綱》的每一條中。在這裏,馬克思非常強調實踐在人們認識中的作用、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並且強調指出用革命的實踐去改造世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以前一切哲學的根本區別之點。由於馬克思十分強調實踐的作用,並把人的活動了解為實踐活動,把人看作是能夠改造世界的實踐的動物,這就為以後系統的制定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奠定了基礎。因此,強調實踐的作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中所做革命變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內容而講,整篇文章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一、揭露一切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第一條)

唯心論先驗論看到了主體的能動性,但誇大了能動性

舊唯物論承認認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但否認了主體的能動性

二、以實踐為基礎,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反映論統一起來,創立了能動的反映論,點明新唯物主義的特點:實踐的能動性。(第二條)

辯證唯物論能動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主體在實踐中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1、對實踐作了科學規定——人類感性、能動、批判的活動。

2、提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把主體和客體相聯繫,實踐中主體和客體構成雙向關係,表現為:

人化自然(客體主體化):主體把自身的目的、願望賦予客體,創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東西。

自然人化(主體客體化):主體吸收了客體的本質、屬性,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是主觀對客觀的正確反映,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把主客觀相聯繫。

實踐是主觀指導下對客觀存在的改造,實踐把主客觀相聯繫。

三、以實踐為基礎,把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相結合,對舊唯物主義的各種錯誤進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條)

1、對人的本質作了科學概括

人的本質是後天形成的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2、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勞動實踐是人和社會產生的決定性環節

社會生活的最終根源在於實踐

3、思維、理論的世界根源於現實的世界

四、在指出新舊唯物主義立足點的不同的基礎上,把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相統一。(第十~十一條)

1、過去的哲學停留於“解釋世界”,而不在力於“改造世界”。

2、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

(1)、一種理論作用的發揮只能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表現出來。

(2)、一種理論作用發揮的程度在於人們實踐活動中被接受的程度。

(3)、正確的理論最終會被大多數人接受,也才會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

費爾巴哈的提綱 篇三

1、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對對象、現實、感

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性的活動看作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他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2、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

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3、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説,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

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説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説必然會把社會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駕於社會之上。(例如,在羅伯特。歐文那裏就是如此。)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合理的理解為變革的實踐。

4、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

一事實出發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因為世俗基礎使自己從自身中分離出去,並在雲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説明。因此,對於這個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發現神聖家族的祕密在於世俗家庭之後,對於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從理論上進行批判,並在實踐中加以變革。

5、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的感

性活動。

6、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費爾巴哈沒有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①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並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②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的聯繫起《本站·》來的普遍性。

7、因此,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的社會產物,而他所分析的個人,實際上

市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8、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祕主義的神祕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

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9、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理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做到對“市民

社會”的單個的直觀。

10、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文化的人類

11、哲學家們只能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