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教體局經驗做法:鞏固拓展教育脱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W

縣教體局經驗做法:鞏固拓展教育脱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縣教體局經驗做法:鞏固拓展教育脱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縣教體局堅持問題導向,積極迴應羣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通過改變教育佈局結構、改變學校辦學模式、改變教師管理方式的“三變”改革,進一步鞏固拓展教育脱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全縣學生從脱貧攻堅期內的學有所教到過渡期內的學有良教,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轉變,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一、改變教育佈局結構。針對全縣優質教育資源總體有限且城鄉間、校際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按照“適度超前規劃、相對集中辦學”思路,推動教育佈局從分散低效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使學校發展更均衡、學生就學更方便、接受教育更公平。一是高中向城區集中。採取整體合併方式,將農村綜合高中併入城區和城市副中心,將3所職業技術學校整體併入縣職業技術學校,進一步擴大優質高中教學資源覆蓋面,實現高中“全面進城”。二是國中向中心集鎮集中。按照“合理佈局、效益最大”原則,規劃撤併教學質量低、生源相對較少的農村薄弱國中34所,在縣城所在地改擴建國中1所、擴容改建保留國中15所,滿足周邊鄉鎮就學需求。三是國小向鄉鎮集中。規劃撤併國小80所,新建中心國小2所,保留中心國小39所,將師資力量向集鎮和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鄉鎮中心國小轉移,着力構建以城鎮國小、鄉鎮中心國小為主,分校區為輔的多元協調發展的國小新格局。四是幼兒園就近就便集中。通過在鄉鎮中心國小增設幼兒園、將被撤併普通國小校舍改建為幼兒園等方式,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就便入學”。2023年,新增幼兒園1所,撤併中國小58所,分流學生9584名、教師885名。

二、改變學校辦學模式。着力破解縣域內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大膽探索學區制管理改革,打通城鄉教育“壁壘”。一是以城帶鄉劃學區。以全縣辦學實力最強的城區學校和城市副中心蘆溪鎮學校為學區長學校,在同一學段內,按照規模一致、實力相當、特色相似、地域相近的原則,將全縣28所國中劃分為5個學區、83所國小劃分為8個學區,實現強弱共建、大小共建、遠近共建的學區劃分格局,構建新的教育版圖。國中每個學區轄6-9個鎮鄉,平均覆蓋人口13萬人,學生5000人;國小每個學區3-5個鎮鄉,平均覆蓋人口8萬人,學生7000人。二是以放代管活學區。學區長學校校長實行競聘上崗,選聘1名學區長學校副校長負責學區日常事務管理。賦予學區長學校校長對學區內其他學校校長的推薦權、副校長的提名權、中層幹部的任免權。學區內教師實行“區管校聘”,由“學校人”轉變為“學區人”,學區內學校統一設崗,學區內教師同等競聘,賦予學區長學校校長競聘上崗後的組織調劑權。學區內教師職稱評定、崗位晉級、評先選優在保證學校基本名額下實行統籌使用。三是以優促均強學區。推行學區內資源共享、管理互通管理模式。建立全覆蓋的課堂資源,投入近兩千萬元建好“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充分發揮“三個課堂”資源優勢,定期開展送教下鄉、統一開展聯合教研、分學校輪流開展教學開放日活動,學生跨校共享學校優秀社團、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等教育資源,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到學區內全部學校。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學區長學校教學模式為主,吸納學區內其它教學能手的先進教學方法,構建常規、教研、課程、監測一體的教學模式,確保優質教育資源能夠落地落實見效,推動學區內學校優質均衡發展。四是以評促變管學區。實行學區長學校校長年度目標和任期目標責任制,根據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決定學區長學校校長的職務任免。實行學校獨立考核與學區綜合評價並行,學校獨立考核注重常規考核和基礎評價,學區綜合評價重點突出學區內學校差異係數,實現學區內學校捆綁考核、榮辱與共。綜合運用學區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學區內學校職稱評定、崗位晉級、評先選優指標分配的重要依據,納入對學區內學校年度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與學區內幹部提拔使用掛鈎。

三、改變教師管理方式。創新教師管理方式,全面推行“縣管校聘”。一是崗編統籌管統籌用。縣委編委管編制總量,縣教體局在總量內自主統籌用編。縣人社局在同一層次內統一設崗,將崗位總數交給縣教體局統一使用。二是教師競聘上崗。縣教體局在核定的編制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工作崗位,制定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雙向選擇競聘上崗工作方案。預留當年新招聘教師崗位,因佈局調整學校撤併的教師先期納入學生流入地學校管理。提前將競聘上崗時正在休產假、重病假、脱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員、援藏援彝支教人員和競聘上崗當年當月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三年的教師聘用在原學校相應崗位上,在剩餘崗位中按照本校競聘上崗90%、跨校競聘上崗10%的原則分兩批組織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競聘上崗,對競聘落選、有空缺崗位且本人願意服從組織調劑的由縣教體局依據教師任教學科和教學業績進行組織調劑。三是妥善處理落聘人員。對在競聘上崗中落選人員實行待崗管理,由縣教體局統一安排到相關學校進行跟崗學習和頂崗實踐,待崗時間為一學期,待崗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基礎性績效和不高於50%的年終質量獎,不發放獎勵性績效。待崗期滿後,根據各學校空缺崗位,進行競聘上崗。未競聘上崗者,繼續待崗,繼續待崗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基礎性績效,繼續待崗期滿後,根據各學校空缺崗位,進行競聘上崗。連續三年內不能競聘上崗成功的,按有關規定處理,直至解聘。

通過推行“三變”改革,全縣教育資源更加均衡,更容易滿足羣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加優化了財政對教育的支出結構,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加提高,鄉村振興的力量更加充實。教師更加滿意,切實解決了過去因為師資配置不均衡,一些教師不得不跨科教學的尷尬;學生更加滿意,破解了過去學得苦學得累還學不透的煩惱;家長更加滿意,緩解了過去對優質教育資源可望而不可求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