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51K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多篇】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一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原文: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瀟瀟 一作:蕭蕭)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譯文及註釋

譯文

遊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穀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誰説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歎時光的飛逝啊!

註釋

蘄qí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遊,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浸:泡在水中。

蕭蕭:形容雨聲。

子規:杜鵑,又叫杜宇、布穀、子規、望帝、蜀鳥等。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髮:老年。

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賞析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賞析

這是一首觸景生慨、藴含人生哲理的小詞,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樂觀曠達的性格。

上片寫暮春遊清泉寺所見之幽雅景緻。山下溪水潺湲,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夾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淨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杜鵑在瀟瀟細雨中啼叫着。這是一幅多麼幽美寧靜的山林景緻啊!首七字既點出遊清泉寺時的時令,也點明蘭溪之名的由來。“浸”字與“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楚辭·招魂》)中的“漸”字一樣,均有“蔓延”之意。蘭草此際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機勃勃,長勢很快,已由岸邊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鵑啼聲悽婉,本是易引發羈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際漫步溪邊,觸目無非生意,渾然忘卻塵世的喧囂和官場的污穢,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醫者相伴遊賞,故杜鵑的啼叫亦未能攪亂作者此時之清興。總之,上片只是寫實景,其內心所喚起的應是對大自然的喜愛及對人生的回味,這就引出了下片的對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髮感慨和議論。“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漢·《長歌行》)。“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歎。而作者此際面對着眼前西流的蘭溪水,卻產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麼不可以重新擁有青春年華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還童”,乃是説應保持一種年輕的樂觀的心態。因為人並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人所能改變的,僅僅是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詩有“誰道使君不解飲,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裏朱顏看已失”諸句,乃嗟老歎衰之詞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認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應有那種“黃雞催曉”、朱顏已失的衰頹心態,體現了作者在貶謫期間曠達振作的精神狀態。

全詞的特點是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於熙寧六年(1073)曾有詩云:“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乃是在錢塘潮來江水迴流時所生髮的感慨,與此詞旨趣有相近之處。但當時作者是自請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館的頭銜到美麗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並不濃。此時則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脱的。因此,此詞下片所表現出來的對青春活力的呼喚,對老而無為的觀點的否棄,便顯得尤為可貴。可以説,這種在“命壓人頭不奈何”的逆境中的樂觀奮發的精神,是蘇軾之所以受到後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東坡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於因緣自適。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台詩案”過後,於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初時雖也吟過“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裏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樣惴惴不安的詩句,但當生活安頓下來之後,樵夫野老的幫助,親朋故舊的關心,州郡長官的禮遇,山川風物的吸引,促使他撥開眼前的陰霾,敞開了超曠爽朗的心扉。這首樂觀的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當是在這種心情下吟出的。

上闋三句,寫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淨。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這一派畫意的光景,滌去官場的惡濁,沒有市朝的塵囂。它優美,潔淨,瀟灑……充滿詩的情趣,春的生機。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誘發詩人愛悦自然、執着人生的情懷。

環境啟迪,靈感生髮。於是詞人在下闋進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攄寫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長恨水長東”,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可復返,青春對於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説:“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講,人未始不可以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詞人發出令人振奮的議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人們慣用“白髮”、“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發出衰颯的悲吟。白居易當年在《醉歌》中唱道:“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裏朱顏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樂天詩,吟過“試呼自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之句。此處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歎。“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髮唱黃雞!”這與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黃雞並白髮”,用意相同。應該説,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二

古詩原文

門隔花深舊夢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鈎。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譯文翻譯

那道門隔着深深的花叢,我的夢魂總是在舊夢中尋遊,夕陽默默無語地漸漸西下。歸來的燕子彷彿帶着憂愁,一股幽香浮動,她那纖纖玉指扯起了小小的簾鈎。

墜落的柳絮靜靜無聲,春天的淚滴在飄零,浮雲投下了暗影,明月含着羞容,東風降臨此夜,竟覺得比秋天還冷!

註釋解釋

①玉纖:纖細潔白之手。

詩文賞析

本詞為感夢之作。全詞描述夢境尋遊情侶及離別之痛。“門隔”三句寫夢遊深閨情景。“舊夢”二字暗示詞人夢遊情侶居處已非一次,故言“舊”,正見其對情侶魂牽夢繞之眷懷深摯。“夕陽”句以燕歸於夕陽黃昏之際,舊巢難覓,渲染一層暗淡氣氛。“玉纖”句寫詞人來到情侶閨閣,她伸手為自己掀開帷簾相迎。下片寫夢中離別。“落絮”句寫詞人與情侶離別時,正是暮春柳絮愁寂無聲,冷雨淋漓如墮淚,既寫離別時淒冷氛圍,又象徵了情侶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之狀。“行雲”之雲影暗淡,遮住明月而月光朦朧,彷彿明月含羞。結句實為“情餘言外,含蓄不盡”(《白雨齋詞話》),顯然,春冷於秋是藝術的錯覺,在此展示的卻是詞人的一片真情。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三

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座生春。

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古詩簡介

《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雖是作者贈給同僚嚴子文的侍姬笑笑的調侃之作,但通過對侍姬這類卑賤女子的讚賞,表明作者對人好惡是以是否維護國家統一為標準的,這從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

賞析/鑑賞

辛棄疾的人格是偉大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瀰漫於他的整個精神世界,所以發之為詩文,大的可以成為《九議》、《十論》,小的或送一個侍姬這樣近乎遊戲的小令,也莫不都閃爍着思想的光芒。這闋詞就是稼軒於公元168年(乾道四年)他9歲時,在同僚嚴子文的家宴上,贈給嚴子文的侍姬一位名叫“笑笑”的調侃之作。儘管如此,但令人讀來總感到有一種潛在的思想力量,總覺得這闋詞在語言文字之外,還有一種思想之波在撼人的靈魂,讓人總想要去捕捉到它。

“儂”,江浙一帶方言稱“你”為儂。所謂“吳儂軟語”,想必這一位侍姬是吳人,故稼軒戲以她的家鄉話稱她。“嶔崎可笑”,這是借用晉周顗讚賞桓彝的故事。《晉書·桓彝傳》:“桓彝字茂倫,雅為周顗所重。顗嘗歎曰:‘茂倫,固可笑人也。’”這裏的“笑”據《詩詞曲語辭匯釋》解:“笑,欣羨之辭。與嘲笑之義別。”稼軒在另一闋《鷓鴣天·鄭守厚卿席上謝餘伯山》一詞也説:“君家兄弟真堪笑,個個能修五鳳樓。”修五鳳樓是盛讚他們兄弟文章寫得漂亮。所以這裏的“真堪笑”,也是真值得羨慕之意。嶔崎本是指山的高峻,喻於人,是比之為骨鯁俊拔。稼軒把這個典故拉來送給這位侍女,這就等於説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傑出不羣的值得欽佩的偉丈夫式的人物了。這作為對一個侍女的歌頌,確實有點不倫不類。這當然不是稼軒沒詞了,不懂得用典而胡亂比附。以他這樣一位寫起詞來“如春雲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無非可觀”的大家,不可能不懂用典,更何況他“其穠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為女人作豔語,原也當行。那麼就只有從文字的本意來理解了。這就是説笑笑一定有其不凡之處,所以稼軒才會許之以如茂倫那樣的嶔崎歷落,可欽可羨之人。古時侍姬,固多不凡。如張愔之關盼盼,石崇之綠珠,但那還多是忠於故主而已。而這裏的笑笑,可惜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其主既未故,那無妨反求之於稼軒所欽羨的事物。辛棄疾3歲奉表南歸,本擬為祖國的統一作番事業的,誰知《美芹十論》空上,朝廷本無恢復之志,僅讓他在建康作一行政之副職,而且是“添差之員”,形同虛設。以如此之壯年,抱一腔熱血而來的盛氣之英雄,僅給這樣一個冷板凳坐,其心情之抑鬱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他在這同一時期作的《滿江紅》中就説:“笑人世蒼然無物”。他對於主和派掌權的這個朝廷,認之為無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對滿朝公卿將相視之為“無物”的稼軒,卻以“嶔崎可笑”許一侍姬,以這些猥瑣的鬚眉作襯,則紅粉之磊落也就非常形象、可以感觸的了。

再從詞中具體地分析一下笑笑的傑出之在。稼軒詞中説了:就在於她“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理解這兩句詞,得了解當時的背景:南宋小朝廷正是如杜牧説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牆猶唱後庭花”那樣的一個萎靡世界。在這時,每一個有良心的人,歌時應當是痛苦的,但這還是一般的感情。而她卻於痛苦中反要淺笑。這不是寫她麻木不仁,不是寫她縱情歡笑,而是説她在本來欲顰之處,卻發出了“淺笑”。這就透露了她這笑含有悽傷之情。這無法或不屑縱聲的“淺笑”,只能是嘴角那苦苦的一撇,是冷然的微哂,是欲笑不得之強顏。總之它是內心痛苦之極的一種反態。長歌當哭,它是比哭更悽慘得多的。是以當別人快樂地喝醉了酒,作出種種醜態時,她卻又不由地皺起了眉頭,一股討厭鄙棄之情溢於眉宇。這一顰一笑之間,就把她那種高傲的秉性,活脱脱地寫了出來。正如屈原之“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一樣,她是很有點不同流俗而別具慧心的。在那樣的社會裏,竟有這樣一位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污,反而很有點脱俗超凡的女子,的確令人高興,無怪乎稼軒要由衷地讚歎她“宜顰宜笑越精神”了。顰其所顰而笑其所笑,是以曰“宜”。那麼這個“精神”就不單是指她那一種女性的美的外露,而更是指她一顰一笑所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從這裏可以看到稼軒對於這一種傲態的欽佩,無此傲態作為底色,則輕顰淺笑,都顯輕薄,徒見其不“宜”了。那麼由此可見:笑笑的顰笑,定與抗戰派的思想感情合拍,這固然是當時廣大人民的普遍意願,也不排斥她就是因堅持抗戰而獲罪以作奴婢的家屬。因而她的見解很合乎稼軒的思想,所以稼軒這才有“一笑坐生春”的感覺。這春,是説如坐春風之中,不要從淺處着想。能使稼軒感到如坐春風之中的,那當然是他非常愜意的時候。岳珂寫的他親自經歷的一段故事:稼軒守南徐的時候,每宴必命侍姬歌其所作。“既而又作《永遇樂》,序北府事,首章曰:‘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又曰:‘不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特置酒招數客,使妓迭歌,益自擊節,偏問客,必使摘其疵,遜謝不可。客或措一二辭,不契其意,又弗答,然揮羽四顧不止。”把稼軒記得虎虎有生氣。這當是“一座生春”最形象的解釋。稼軒之所以如此迭歌以請益者,只不過意在悲歌以寄慨,感到豪情有所發泄罷了。這當然是他後來的事。以此類推,可以想象得到:他們在此家宴中高談闊論,笑笑時發如花妙語,説得是那樣中聽,有助豪情,使人感到周身舒暢。故此稼軒對於的“開口笑時頻”寄予了那樣真摯而熱烈的感情。當此之時,酒酣耳熱,小小天地盡是他們主戰派的世界,更難得的是,紅粉居然知己,所以就更感到她越笑越精神,她此時,已完全不是一個歌舞妓,而直是他不能不欽佩的嶔崎歷落的大丈夫了。

也許有人會説,這只不過是遊戲筆墨,因為句句都要嵌有“笑”字,是以這裏的顰笑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這當然不失為一種詮釋。但劉勰説得好:“校練務精,捃理須核。”典故之為用,本來重在更豐滿地引證現實,是以用典宜切,這是絕不能胡亂拼湊的。辛棄疾詞全集,一共寫了184個“笑”字。可見他並不是不會用笑字。例如“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國傾城”,又如“的礫嬌波宜笑”,又如“忽地倚人陪笑”,皆寫得極盡風流之能事。因此,他不會無緣無故地以嶔崎之骨形容婀娜之姿。在古書中,這類形容女性的詞本就不少。柳永有許多詞是寫給侍姬的,如“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如“佳娘捧板花鈿簇,唱出新聲羣豔服”,如“蟲娘舉措皆掩潤,每到婆娑偏恃俊”等等,不一而足,從沒有以陽剛的嶔崎磊落之丈夫氣概許女子。當然,這是柳永,固不足論。稼軒自己寫的這類作品雖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如他在《鵲橋仙·贈人》中開頭就是:“風流標格,惺鬆言語,真個十分奇絕。”在《鷓鴣天·有所贈》中説:“眉黛斂,眼波流,十年薄倖説揚州。”説明他並不是不能温柔,而一定要作盤空硬語的。最可比較的是,他還有一闋《蝶戀花·席上贈楊濟翁侍兒》:

小小年華才月半。羅幕春風,幸自無人見。剛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見回嬌盼。昨夜西風陪女伴。柳困花慵,見説歸來晚。勸客特觴渾未慣,未歌先斂花枝顫。

題目説,與這篇堪稱姐妹,然而那倒真個是滿紙脂粉氣。當然不能説這樣嬌小的女兒“嶔崎可笑”,然而也不是沒有思想性。詞中的“渾未慣”、“花枝顫”,將一個小女子的自尊和那因屈辱而顫慄的靈魂,刻畫得非常深刻。稼軒畢竟是有心人,雖寫得極温柔,亦極見個性。

可見這闋《浣溪沙》詞決不是什麼無聊文字,而要看成是寫給“同志”的、又是一位為世俗所瞧不起而思想境界卻又是傑出的同志。那怕是從僅僅不小瞧侍姬這類卑賤的小女子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稼軒的不凡。這樣的主題,在當年要莊嚴地寫出一篇論文,那是有礙的。他以“小道”之詞,作即興之贈,那就反而是風雅之事了。所以他雖句句不離“笑”字,句句不離笑笑的身份,但也句句都飽含了對於“同志”的欣慰之情。愛國主義的思想是偉大的,但卻是無所不在的。所以他這裏文字是非常技巧而優美的,他把一位侍女抬高到了這樣高的地位,這就完全不是庸俗的捧角兒,而是他把對於祖國的熱愛看得高於一切,用以衡量一切:誰不愛國,誰不維護國家的統一,雖卿相君主,他亦視為“無物”;而贊成國家統一的,則雖歌妓侍女,也可以許之為“嶔崎歷落”之人。從這個側面,令人又看到了稼軒對於祖國有着無比深摯的感情。也正是這種愛國主義的感情,使得他顛倒了對於大人物和奴婢尊卑的陳腐見解,從而具備了進步的立場,這在當年應該説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四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

作者:蘇軾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註釋】

1.此句謂棗花紛紛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裝;簌簌,下落貌。

2.繅車:抽絲工具。

3.牛衣:《漢書·王章傳》"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條:"案《食貨志》,董仲舒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則牛衣者,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蓑衣之類也。"此處指賣瓜者衣着粗劣。或謂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齋詩話》:"予嘗見東坡墨跡作'半依',乃知'牛'字誤也。"

4.想要。

5.漫:隨便。因為十分渴,想隨便喝點茶,所以不管哪個人家,都想去敲門試問。蘇軾《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門",與此兩句意同。皮日休《閒夜酒醒》:"酒渴漫思茶",蓋即此語所本。

【翻譯】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着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豔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賞析】

這首《浣溪沙》詞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蘇軾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組詞《浣溪沙》,共五首,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鄉間的見聞和感受。藝術上頗具匠心,詞中從農村習見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現了淳厚的鄉村風味。清新樸實,明白如話,生動真切,栩栩傳神,是此詞的顯著特色。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中所寫的景,並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的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音響在詩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聯續不斷的影象。

這首詞是蘇軾在徐州(在今江蘇省)作官的時候寫的。按照當時的迷信風俗,一個關心農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龍王爺”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龍王爺”謝雨。這首詞就是蘇軾有一次途經農村去謝雨,記下的見聞之一。

“簌簌衣巾落棗花”,按照文意本來應該是“棗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寫詩詞,常常根據格律和修辭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調動,這裏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棗花紛紛落下的樣子。“衣巾”,是衣服和頭巾。古代服裝,男人往往戴頭巾。棗樹在初夏開出黃綠色的小花。作者不是從旁邊看到落棗花,而是行經棗樹下,或是佇[zhù]立棗樹下,這樣棗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響繅車”。“繅[sāo]車”,一種抽取蠶絲的手搖工具。村子裏從南頭到北頭繅絲的聲音響成一片,原來蠶農們正在緊張地勞動。這裏,有棗花散落,有繅車歌唱,在路邊古老的柳樹下,還有一個身披牛衣的農民在賣黃瓜。“牛衣”,是一種用麻或草編成的,用來覆蓋牛身的織物,這裏指蓑衣一類的東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寫出了景色的一個方面。這一次蘇軾偶然來到農村,很敏感地抓住了這些特點,特別是抓住了棗花、繅絲、黃瓜這些富有時令特色的事物,把它們勾畫出來。簡單幾筆,就點染出了一幅初夏時節農村的風俗畫。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五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朝:吳文英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鈎。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古詩簡介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為宋代詞人吳文英所作。詞的上片寫夢遊舊地而沒有與情人相見,下片用興、比並用的藝術手法,深入刻畫夢醒之後離別的痛苦。作者借夢寫情,更見情痴,從而使全詩籠罩着淒涼的情感。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翻譯/譯文

我的夢魂總是在舊夢中尋遊,夢境中我又來到當年的庭院,深深的花叢把院門遮掩住了。斜陽默默無言地漸漸向西邊沉下去,歸來的燕子也沉默無言,彷彿帶着萬般憂愁。一股幽香浮動,她那雙帶有香味的白皙的纖纖玉指,輕輕地拉開了小小的幕簾。

悠悠的柳絮無聲墜落,那是老天爺為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滴下的行行熱淚。月光被浮雲輕輕地遮掩住,那是因為含羞而擋住了淚眼,料峭的春風吹拂臉面,淒涼冷清的勢頭簡直就像秋天一樣。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註釋

⑴門隔花深:即舊遊之地,有“室邇人遠”意。夢魂牽繞卻比“憶”字更深一層。

⑵夕陽:連“燕”,用劉禹錫“烏衣巷口夕陽斜”詩意。燕子歸來,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覺燕亦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沒遮攔,與上句連;就上片結構來説,又只似一句插筆。

⑶玉纖:指女子的纖纖玉手。

⑷小簾鈎:指女子用手摘下簾鈎,放下簾子。

⑸臨夜:夜間來臨時。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賞析/鑑賞

這首懷人感夢的詞,借夢寫情,更見情痴,寫得不落俗套。

詞的上片寫夢遊舊地而沒有與情人相見。詞作首先寫道:“門隔花深夢舊遊。”“門隔花深”即舊遊之地,有“室邇人遠”之意,即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人卻離得遠了,多用於思念遠別的人。“夢舊遊”就如“憶舊遊”。這一句的意思是説,今夜入如夢,我又彷彿來到她那熟悉的而花團錦簇門前。詞人用夢境來寫,可以説,夢魂牽繞卻比“憶”和“想”更深一層,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同時,“門隔花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歐陽修《蝶戀花》)審美效果。接着寫道:“夕陽無語燕歸愁。”意思是説,西邊殘陽斜照庭院,靜悄悄的,燕子歸來也似憂愁。“夕陽”與“燕”相連,自然讓人想到劉禹錫《烏衣巷》中的:“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之語。劉禹錫在詩歌中表現了滄海桑田,人生多變的感慨。在吳文英的詞中,不能不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的《武陵春》)的滄桑變化之感。而“燕歸愁”即燕子歸來,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感覺燕子也含愁。這一句與杜甫《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藝術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不寫不寫人的傷別,而寫慘淡的情境,正是烘雲托月的妙筆。接着寫道:“玉纖香動小簾約。”“玉纖”即女子纖細柔美的手指。這一句的意思是説,突然回首,看見情人芊芊玉手拉動窗簾的簾鈎。此句寫人,寫情人拔開簾子的神態——纖手分簾。詞人注重了細節描寫,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出情人的美。

下片是興、比並用的藝術手法。夢醒之後,詞人深入刻畫這種離別的痛苦。詞人首先寫道:“落絮無聲春墮淚。”意思是説,柳絮在暮春的夜色中無聲飄零,一點點都好似離人的眼淚。表面來看,這一句描寫了春夜月色朦朧,楊花飛舞,柳絮無聲地飄零,好像春在墮淚,實則是在寫人。詞人通過“春墮淚”比喻人流淚,並“無聲”,真有柳永在《雨霖鈴》中所説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的審美效果。接着寫道:“行雲有影月含羞。”意思是説,天上一輪月亮高懸,行走的雲朵經過而遮住月光,好似含羞的少女。這一句寫景,描寫了雲彩移動,時時遮月,彷彿有影,好像月在含羞。這裏,詞人通過擬人手法,表明寫景,實則寫人。詞人以景寫人,懷人感受不言而喻。最後寫道:“東風臨夜冷於秋。”“東風”即春風。這一句的意思是説,夜晚時分,一陣春風吹過,也感覺寒氣浸骨,甚至比秋風還要淒冷。這裏,詞人在對比中,以景結情,不但突出了初春時節的自然狀況,而且在“景”和“境”中藴含着深深的情感——思念之情,寂寞之緒,悲傷之感交織一體。同時,雖然有“暖然如春、悽然如秋”之説,但心中悽然,暖也如秋寒。詞人這樣寫,不但引發讀者思考,而且更好地提升了詞作的境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言近旨遠”的審美效果。“落絮無聲春墮淚”,兼有兩個方面一形象,一是寫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寫離別時的吞聲飲泣。這裏略去了。絮花從空中飄落,好象替人無聲墮淚,這是寫春的墮淚,人亦包含其中。“行雲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個形象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寫人,“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韋莊《女冠子》),是寫婦女言別時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為了掩淚,怕增加對方的悲傷。同時也是寫自然,行雲遮月,地上便有云影,雲遮月襯出月含羞。劉熙載説:“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藝概·詞曲概》)此詞“落絮”、“行雲”一聯正是“寄言”。表面是寫自然,其實是寫情。詞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雲”當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墮淚”與“含羞”,也正表現了人的離別悲痛的深度,那説是説二人離別,連大自然也深深感動了。這兩句把離愁幻化成情天淚海,真乃廣深迷離的至美藝術境界。“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杜甫《夢李白》)。這種黯然神傷心折骨驚的離情別緒,怎麼能忘懷呢!有所思,故有所夢;有所夢,更生思緒。無晝無夜,度日如年,這刻骨相思是夠受的。如此心境,自然感覺不到一絲春意,所以臨夜東風吹來,比蕭瑟淒冷的秋風更不堪忍受了。這是當日離別的情景,也是夢中的情景,同樣也是此日夢醒時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悽然如秋的話,詞人因離愁的濃重,他的主觀感覺卻把它倒轉過來。語極警策。

春夜風冷,是自然現象;加上人心悽寂,是心理現象,二者交織融會,釀成“東風臨夜冷於秋”的蕭瑟淒冷景象,而且這種氛圍籠罩全篇,此為《浣溪沙》一調在結構上的得力之處。在藝術上,情景交融,提升審美意境。其次,擬人手法,增強抒情性。再次,比興手法,表現出含蓄性。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 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後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六

水漲魚天拍柳橋。

雲鳩拖雨過江皋。

一番春信入東郊。

閒碾鳳團消短夢,

靜看燕子壘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作品詩意:

春來潮漲,魚兒浮起,潮水拍打着柳橋。墨雲行雨,起色如鳩,在江水之上,給郊外帶來了春的消息。我閒坐在屋內,沏一杯風團茶,想提一提神。看燕子飛來飛去重新築着巢,日頭升起,又看到了花的影子,每天空對着春光,時光白白流失。

註釋:雲鳩:形容雲色如黑色的鳩。

江皋:江岸。

鳳團:一種名茶。

鑑賞:

這是首筆觸細緻而風格明秀的春日之作。詞篇幅一開,便春意盎然。“水漲魚天拍柳橋”。水漲,點春訊。以下五字渲染之。春來漲潮,浮起了魚天,不反水與岸齊,拍打着柳橋而已。魚天一辭,妙不可言。魚遊於水,如翔於天,可見當漲潮托起春水之後,那春水仍是空明瑩澈。“雲鳩拖雨過江皋”,雲鳩形容墨雲行雨,其色如鳩。這又是一個妙手偶得的好辭。上句寫春水空明,此句寫春江煙雨,一陰一晴,陰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徵之一。“一番春信入東郊”,春從東來,東郊先得春信。這又是詞人下筆極細緻有味之處。

過片二句,詞境從江郊轉為室內。“閒碾鳳團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上句寫自己沏茶。鳳團是宋時一種名茶。春日人常渴睡,短夢也是常有的。飲茶之意,在破睡提神。句首雖下一“閒”字,語似不經意,實則方才一餉短夢,竟大有難以遣除了卻之愁,故須飲茶以消其一份夢後的惘然。下句寫燕子壘巢。燕子不辭辛苦飛來飛去,一次又一次銜泥而來,眼看着就漸漸營造成了新巢。燕子極忙,詞人則靜。句首一下“靜”字,暗示的實是詞人並不平靜的心緒。大好時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為的悲哀,隱約見於此二句之言外。結句轉為室外。“又看日影上花梢”時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句首下一“又”字,則日日空對春光之意亦隱然可見。挽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閒”字、“靜”字、“又”字,詞人心頭不忍時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難體味。這種淡淡的哀怨,實是一種普遍的人生情緒。而詞中表現得極精微、含蓄。

課後問題

1。請分析本詞第二句中“拖”字的妙處。(3分)

2。請找出下片中能表現詞人情思的詞語(至少兩個),結合詞句分析詞人的思想情感。(5分)

參考答案

1。“拖”寫黑雲的移動(1分)。用擬人的手法(1分),寫出了雲帶雨來移過江岸的情景。墨雲似乎有意拖動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2。“閒”“靜”“又”(答出兩個即得2分)。“閒”字:看似悠閒,實則是詞人短夢後心有愁思難以遣除,所以借飲茶來消解夢後的惘然。“靜”字:燕子築巢的忙與人的靜形成對比,暗示詞人無聊的心緒:大好春光而無事可為。“又”字:時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個“又”字,暗示無事可為,每日空對春光的傷感。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七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後枝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户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後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翻譯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後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後,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着料峭春寒,最後一次湧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於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狂歡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註釋

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

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俗。

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於西湖九里鬆築室,作《青松居士集》。

翦燈心事:收燈。

峭寒:料峭寒氣。

蜜炬:蠟燭。

蜜炬來時:指秉燭而遊。

吹徹:言笙聲不已。

夜何其:夜已何時。

東風落靨:此處比喻東風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面頰上的微渦。

賞析

上片首二句寫未出觀燈前的寂寞心情。“春點疏梅雨後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兩句,真所謂“清空而義騷雅”。於情意講,惜梅心事,乃歎息於春來匆匆,不過一般傷春意緒而已。但所謂“翦燈心事”,引出李商隱《夜雨寄北》情景,言外自有許多令人想象處:此處是否也有類似李商隱那樣的意思,比如:“何當共剪兩窗燭,卻話春點雨梅時?”何況,首句“春點”所塑造的“春點疏梅雨後枝”的意象,非常詩意化,清寒寂寥中帶來幾分雅潤清麗,很耐品味。

第三句寫出行。“市橋攜手步遲遲”,“遲遲”兩字寫出層層心意,白石此行因收燈後百無聊賴引起,友人俞商卿呼之乃出,俞商卿不呼他人而單喚白石,顯然兩人情誼非同尋常,在舉城喧鬧過後攜手漫步,正是友人彼此交心的最佳時刻,步履緩慢,交談喁喁,生怕急促的腳步破壞了這份心靈間的寧靜。

下片首二句寫元宵燈市的熱鬧場面:蜜炬,是所見;笙歌,是所聞。結句寫看燈的人樂而忘返,到夜深不肯歸去。玉箏嗚嗚,江梅點點,行行走走,好不愜然。可惜一陣東風吹來,梅花吹落,望之不禁失神:“東風落靨”一句,以美人笑靨比嬌嫩梅花,韻致清絕,思之如圃,美不勝收。

從整體看,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後疏梅着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全詞用正面白描,勾畫出燈節的熱鬧氣象。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十六日,收燈之夜詞人百無聊賴,故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因記所見。

浣溪沙古詩詞鑑賞 篇八

古詩原文

舟逐清溪彎又彎。垂柳開處見青山。毿毿綠髮覆煙鬟。

夾岸鶯花遲日裏,歸船蕭谷夕陽間。一生難得是春閒。

譯文翻譯

小船兒沿着彎彎的清溪曲折而行。兩岸是濃密的楊柳,偶在風吹開處窺見遠遠的青山——彷彿像→←那絲絲綠髮披覆着女子的髻鬟。

夾岸鶯啼花放,在那遲遲的春日裏;歸船吹簫擊鼓,在那西下的夕陽間。啊,一生難得的正是這春天的閒暇。

註釋解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毿(sān)毿:毛髮或枝條細長貌。

綠髮:指眼前垂拂紛披的楊枝。

煙鬟:指女子烏黑美麗的頭髮,喻指雲煙繚繞的遠山。

遲日:指春日。

蕭鼓:指春社祭神時的蕭鼓。

創作背景

《浣溪沙·舟逐清溪彎復彎》寫作於1904年春,作者因患頸疾回海寧休養,在家鄉度過了幾天相對來説比較清閒的日子。詞中“一生難得是春閒”句就是與此有關。

詩文賞析

《浣溪沙·舟逐清溪彎復彎》是首寫山水風景的小詞,流露出一種《人間詞》中難得有的好心情和好興致。

起句“舟逐清溪彎復彎”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划行。“逐”,強調了舟行之隨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態,而是隨自然彎曲的溪水而行。正如蘇軾論文時所説的“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的那種“行雲流水”的境界(《答謝民師書》)。“彎復彎”,與《阮郎歸》中“美人消息隔重關,川途彎復彎”的用詞雖同而給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彎復彎”是強調前途的艱難阻隔,這裏卻是寫船行的自然隨意。“垂柳開處見青山”的“開”字用得很好,它既寫出了小舟在楊柳稀疏之處忽然發現柳外青山的豁然開朗之感。這兩句寫的是放舟春遊的自然環境,但也同時寫出了人在這種環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適意。“毿毿綠髮覆煙鬟”是進一步描寫近處垂柳和遠處青山共同組成的畫面。這一句實際上有雙關的含義,既可以看作是寫近景垂柳遠景青山的自然風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寫乘舟春遊的美人。

“夾岸鶯花遲日裏”寫春暖花開的兩岸景色,“歸船蕭鼓夕陽間”寫的是遊春之人的蕭鼓絲竹之樂。古人説:“四美俱,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王勃《滕王閣序》),王國維自己也説過,“四時可愛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曉步》)。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這美色提供給人間,不分貧富也不論貴賤,只要你有悠閒的心情和審美的悟性,就能夠得到盡情的享受。然而,這麼簡單的兩個條件卻不是人人都能具備的:蕭鼓樓船的達官貴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憂生憂世的詩人則很少有“能狂”的閒暇和“能狂”的興致。

在《人間詞話》裏,作者提出了境界説,大大豐富了文藝批評的理論。境界是一個空間。根據構成空間的要素,境界可分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來説,空間的構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間的維度是由要素決定的,景境是一維的,情境是二維的,意境則是三維的。比如説,在景境空間並非純粹的毫無情感的景物描寫,只不過其主要意藴是表現物和景的。

情境是二維空間,作品所表現的是景(物)和情,景既是情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情的背景,是情的襯托。《人間詞》中以情境詞為多,其中有表現戀情的,有表現思婦懷遠人的,有表現傷感的。無論是哪一類情境詞,大多采用以景襯情的手法,表現了聖潔的情境。“清溪彎復彎”表達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難得欣賞這樣的閒適美景,休養的時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盡情地欣賞美景。“一生難得是春閒” 正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作者對當前的美景是無限珍惜的,詞中表現的景是優美的,情是深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