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彭越者,昌邑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彭越者,昌邑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新版多篇】

“回君者,邑人”文言文閲讀附答案及翻譯 篇一

“回君者,邑人”文言文閲讀附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閲讀

回君者,邑人,於予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鬚髯,回聰慧,耽娛樂,嗜酒入骨。家有廬舍田畝,蕩盡,赤貧。善博戲,時與人賭,得錢即以市酒,邑人皆惡之。

予少年好嬉遊,絕喜與飲,邑人以之規予曰:“予輩亦可共飲,乃與無賴人飲,何也?”予曰:“君輩烏足與飲?蓋予嘗見君輩飲也,當其飲時,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雖在手,而意別有營,強為一笑,身上常若有極大事相絆,偶然一醉,勉強矜持。夫人生無事不苦,獨把杯一刻,差為可樂,猶不放懷,其鄙何如?回則不然,方其欲酒之時,而酒忽至,如病得藥,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專;自酒以外,更無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語言重複,形容顛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氣。與之飲,大能助人歡暢,予是以日願與之飲也。”人又曰:“此蕩子不顧家,烏足取?”予曰:“回為一身,蕩去田產;君有田千頃,終日焦勞,未及四十,須鬢已白。回不顧家,君不顧身,身與家孰親?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無以應。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飲即向人家住,不歸,每十日送柴米歸,至門大呼曰:“柴米

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繫一絲囊,常虛無一文。時予問回曰:“虛矣,何以為計?”回笑曰:“即至矣。”既實,予又謂曰:“未可用盡。”回又笑曰:“若不用盡,必不來。”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後,無立錐地,又不為商賈,然此囊隨盡隨有,雖邑中遭水旱,人多飢焉,而予獨如故。予自知天不絕我,故不營。”予曰:“善。”

予嘗偕回及豪少年二十餘人,結為酒社。大會時各置一巨甌,較其飲最多者,推以為長。予飲較多,已大酣,恍惚見二十餘人皆拜堂下。時月色正明,相攜步鬥②湖堤上,見大江自天際來,晶瑩耀朗,波濤激岸,洶湧滂湃,相與大叫,笑聲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復以失意就食京華,所遇皆貴人,不敢過為顛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厭繁華,喜靜定,枯坐一室,將來酒皆須戒之,豈能如曩日之豪飲乎?而小弟有書來,乃雲餘二十少年皆散去,獨回家日貧,好飲日益甚。予乃歎曰:“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取材於明袁中道《回君傳》)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步鬥:步行轉折,形容腳步踉蹌。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回聰慧,耽娛樂       耽:沉溺

B.絕喜與飲         絕:特別

C.此蕩子不顧家    顧:照顧

D.人不堪其憂           堪:願意

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君輩烏足與飲

你們怎麼配和我一同飲酒呢

B.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

回君有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

C.予自知天不絕我,故不營

我自己知道上天不會讓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謀生

D.不敢過為顛狂,以取罪戾

我不敢過分自由隨意,卻因此招致罪過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同鄉人對回君嗜酒如命深惡痛絕,有人勸説作者不要再同回君飲酒。

B.作者認為回君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與他飲酒,感覺十分輕鬆舒暢。

C.回君雖然生活貧困,但對錢財的有無毫不在意,從不刻意追求金錢。

D.作者對自己當年在酒社中與豪放少年共推回君為社長一事印象很深。

參考答案:

8.D堪:忍受

9.D(我)不敢過分自由隨意,(怕)因此招致罪過。

10.D 文中沒提及作者當年在酒社中與豪放少年共推回君為社長一事。

“黃福,字如錫,昌邑人”閲讀答案與原文翻譯 篇二

《吳起者,衞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

吳起者,衞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吳起不悦,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③,韓趙賓從④,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⑥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國設置相位。②田文:戰國時人,曾任魏相,能禮賢下士。③不敢東鄉:鄉,同“向”。不敢向東侵犯。④賓從:服從、歸順。⑤主少國疑:國君年輕,國人疑慮。⑥屬:同“囑”,委託、託付。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錯誤的一項是( )

A.將三軍,使士卒樂死 統領,率領

B.方是之時 這,這個

C.親萬民,實府庫 實用

D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不

9、下列句中加點的“所以”與例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A.所以動心忍心,曾益其所不能

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C.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D.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10、下列對吳起形象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善於與人比較,喜歡爭高下

B.性情率真,心胸開闊

C.有很強的軍事和領導才能

D.能以國事和大局為重

11、將上面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

參考答案:

8.C

9.D

10.A

11.統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比,誰好?

(樂,謀,孰與各1分,全句4分)

文言文翻譯:

吳起是衞國人,善於用兵。吳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聲望。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國相。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説:“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 田文説:“可以。”吳起説:“統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比,誰好?”田文説:“不如您。”吳起説:“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府庫的儲備,您和我比,誰行?”田文説:“不如您。”吳起説:“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服從歸順,您和我比,誰能?” 田文説:“不如您。” 吳起説:“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麼道理呢?”田文説:“田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當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託付給您呢,還是應當託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後説:“應該託付給您啊。”田文説:“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

“彭越者,昌邑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 篇三

6、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逢呂后從長安來,欲之洛陽”中的“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水陸草木之花

B、令校長斬之

C、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D、處處志之

7、下列對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彭越出身江洋大盜,卻極富軍事才能。面對“澤間少年”及其眾人,他以“後期者斬”予以約束;以誅最後者一人,來殺一儆百,震懾了這夥亡命之徒。

B、彭越雖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謀,在高帝討伐陳狶時,他按兵不動,想借機謀反。

C、劉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陰險,功臣彭越被誅與韓信被誅都耐人尋味,正如韓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屢立戰功,一生轟轟烈烈,僅僅因漢王徵兵未親自前往就獲罪,後又由於呂后進“誅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運。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4分)

①諸豪傑相立畔秦()

②遂破楚()

③欲自往謝()

④太僕亡走漢()

9、翻譯下列句子(2分)

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

參考答案:

6、C

7、B

8、①通“叛”背叛

②打敗

③道歉,謝罪

④逃跑

9、跟他們約好第二天太陽出來集合,遲到的人殺頭。(得分點:期、旦日)

參考翻譯:

彭越,是昌邑人,別號彭仲。陳勝、項梁揭竿而起,有的`年輕人就對彭越説:“很多豪傑都爭相樹起旗號,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來,咱們也效仿他們那樣幹。”彭越説:“現在兩條龍剛剛搏鬥,還是等一等吧。”過了一年多,澤中年輕人聚集了一百多,前去追隨彭越,説:“請你做我們的首領。”彭越拒絕説:“我不願和你們一塊幹。”年輕人們執意請求,才答應了。跟他們約好明天太陽出來集合,遲到的人殺頭。第二天太陽出來的時候,遲到的有十多人,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當時,彭越很抱歉地説:“我老了,你們執意要我當首領。現在,約定好的時間而有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只殺最後來的一個人。”命令校長殺掉他。大家都笑着説:“何必這樣呢,今後不敢再遲到就是了。”於是彭越就拉過最後到的那個人殺了。設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眾人都大為震驚,害怕彭越,沒有誰敢抬頭看他。

漢王舉兵追擊楚軍,卻被項籍在固陵戰敗。於是漢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裏。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領着全部人馬在垓下和漢王的軍隊會師,於是大敗楚軍。項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為樑王。漢十年秋天,陳豨在代地造反,漢高帝親自率領部隊前去討伐,到達邯鄲,向樑王徵兵。樑王説有病,派出將領帶着軍隊到邯鄲。高帝很生氣,派人去責備樑王。樑王很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他的部將扈輒説:“大王當初不去,被他責備了才去,去了就會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樑王不聽從他的意見,仍然説有病。樑王對他的太僕很生氣,打算殺掉他。太僕慌忙逃到漢高帝那兒,控告樑王和扈輒陰謀反叛。於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襲擊樑王,樑王不曾察覺,逮捕了樑王,把他囚禁在洛陽。皇上赦免了他,廢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縣。向西走到鄭縣,正趕上呂后從長安來,打算前往洛陽,路上遇見彭王。呂后向皇上陳述説:“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皇上就批准,於是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

“彭越者,昌邑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 篇四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陳勝、項梁之起,少年或謂越曰:“諸豪傑相立畔秦,仲可以來,亦效之。”彭越曰:“兩龍方鬥,且待之。”居歲餘,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越謝曰:“臣不願與諸君。”少年強請,乃許。與期旦日日出會,後期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後,後者至日中。於是越謝曰:“臣老,諸君強以為長。今期而多後,不可盡誅,誅最後者一人。”令校長斬之。設壇祭,乃令徒屬。徒屬皆大驚,畏越,莫敢仰視。

漢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漢王乃發使使彭越。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會垓下,遂破楚。項籍已死。春,立彭越為樑王。十年秋,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至邯鄲,徵兵樑王。樑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讓樑王。樑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不如遂發兵反。”樑王不聽,稱病。樑王怒其太僕,欲斬之。太僕亡走漢,告樑王與扈輒謀反。於是上使使掩樑王,樑王不覺,捕樑王,囚之雒陽。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西至鄭,逢呂后從長安來,欲之洛陽,道見彭王。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

《吳起者,衞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 篇五

《袁盎者,楚人也》閲讀答案及翻譯

試題內容: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楚人袁盎者,楚人也,字絲。父故為羣盜,徙處安陵。高後時,盎嘗為呂祿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郎。

絳侯①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楚人袁盎進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絕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呂后崩,大臣相與共畔諸呂,太尉主兵,適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後朝,上益莊,丞相益畏。已而絳侯望楚人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毀我!”盎遂不謝。

及絳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反,徵系清室,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楚人袁盎明絳侯無 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絳侯乃大與盎結交。

楚人袁盎常引大體慷慨。宦者趙同以數幸,常害楚人袁盎,楚人袁盎患之。盎兄子種為常侍騎,持節 夾乘,説盎曰:“君與鬥,廷辱之,使其毀不用。”孝文帝出,趙同參乘,楚人袁盎伏車前曰:“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於是上笑,下趙同。趙同泣下車。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長布席,楚人袁盎引卻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説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 今陛下既已立後,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賜 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於是上乃説,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然楚人袁盎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為隴西都尉。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

①絳侯:即周勃,劉邦的開國大臣。②上林:秦漢時皇家獵場。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 不絕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 不絕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 不絕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 不絕如帶/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舍人,本指官名,私門之官。通常指門客,戰國及漢初王公貴族常養一些食客,這些食客及親近左右通稱舍人,後來也用來俗稱顯貴子弟。

B.孝文帝即漢文帝,“孝文”是諡號。諡號是古代帝王、諸侯、貴族、大臣、后妃等 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其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所給予的稱號,用來褒揚死者,如齊宣王的“宣”,周厲王的“厲”。

C.諫,主要指規勸君主、尊長和朋友,對其言行提出批評或勸告,使改正錯誤。從春秋時齊桓公開始,我國曆代統治者都設有諫官,如漢朝的“諫大夫”,“諫議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遺均是諫官。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向君主提意見。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寢宮多位於後宮正中央,因此皇后寢宮可稱為正宮或中宮。中宮、正宮也就成了皇后的'別稱。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楚人袁盎出身卑微,父親曾當過強盜,呂后掌權時,他還是寄身呂祿門下的家臣,孝文帝時靠哥哥保任他為中郎。

B.楚人袁盎直言敢諫,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説周勃的壞話,要文帝堅守君臣禮節,致使周勃很恨他,但在周勃被無辜下獄時,他又替周勃辯説,使周勃因而獲釋,兩人又成了好朋友。

C.楚人袁盎有些行為可以説公私兼顧。宦官趙同受文帝寵幸,因為他常常忌恨楚人袁盎,楚人袁盎 對他也頭痛。於是找機會當面羞辱了趙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禮的規矩,只能笑一笑,讓趙同下車。

D.孝文帝一次帶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獵,舉行皇家宴會,楚人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氣,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惱怒,起身進入內室。後來經楚人袁盎解釋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諒了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已而絳侯望楚人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毀我!”盎遂不謝。

(2)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

試題答案:

4.D

5.B 諡號有褒有貶,周厲王的“厲”是貶義,“殺戮無辜曰厲”。

6.D “楚人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錯,原文是“楚人袁盎引卻慎夫人坐。”即楚人袁盎過來將慎夫人的坐墊(座位)向後拉了一些,引,拉,卻,後退,這樣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從下文也可以看出,楚人袁盎強調妾主之間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7.(1)譯文:過了不久,絳侯(周勃)怨恨楚人袁盎説:“我與你的兄長(袁噲)有交情,現在你小子卻在朝廷上毀謗我(或説我壞話)!”楚人袁盎也不向他謝罪(或也不理睬他)。(注意“已而、望、而、廷毀、謝”的翻譯)

(2)譯文:我聽説與天子共乘高大車輿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傑。如今漢王朝雖然缺乏人才,陛下為什麼單單要和一個宦官(直譯為受過刀鋸切割的人或受過的人也可)同坐一輛車呢!”(計分點:①“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之意;②臣聞……者,……豪英,為判斷句;③“漢雖乏人”之意;④獨奈何……,固定句式,譯為:為什麼單單要和……或為什麼唯獨要和……;⑤刀鋸餘人,譯為:宦官,或受過的人,受過刀具切割的人均可)

譯文:

楚人袁盎是楚地人,字絲。他的父親從前曾經與強盜為伍,後來搬遷定居在安陵。呂后時期,楚人袁盎曾經當過呂后侄呂祿的家臣。等到漢文帝登上了皇帝位,楚人袁盎的哥哥袁噲保舉他做了中郎的官。

絳侯周勃擔任丞相,朝覲之後,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躊躇滿志。皇上對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楚人袁盎進諫説:“陛下以為丞相絳侯是什麼樣的人?”皇上説:“他是國家的重臣。”楚人袁盎説:“絳侯是通常所説的功臣,並不是國家的重臣。國家的重臣能與皇上生死與共。當年呂后的時候,諸呂掌權,擅自爭相為王,以致使劉家的天下就像絲帶一樣的細微,幾乎快要斷絕。在這個時候,絳侯周勃當太尉,掌握兵權,不能匡正挽救。呂后逝世,大臣們一起共同反對諸呂,太尉掌握兵權,又恰好遇到那個成功的機會,所以他是通常所説的功臣,而不是國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對皇上表現出驕傲的神色,而陛下卻謙虛退讓,臣下與主上都違背了禮節,我私下認為陛下不應該採取這種態度。”以後在上朝的時候,皇上逐漸威嚴起來,丞相也逐漸敬畏起來。過了不久,丞相怨恨楚人袁盎説:“我與你的兄長袁噲有交情,現在你小子卻在朝廷上毀謗我!”楚人袁盎也不向他謝罪。

等到絳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職位,回到自己的封國,封國中有人上書告發他謀反,於是絳侯被召進京,囚禁在監獄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説話,只有楚人袁盎證明絳侯無罪。絳侯得以被釋放,楚人袁盎出了不少力。絳侯於是與楚人袁盎傾心結交。

楚人袁盎常常稱引些有關大局的道理,説得慷慨激昂。宦官趙同因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寵幸,常常暗中傷害楚人袁盎,楚人袁盎為此感到憂慮。楚人袁盎的侄兒袁種擔任侍從騎士,手持符節護衞在皇帝左右。袁種勸説楚人袁盎説:“你和他相鬥,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毀謗的話不起作用。”漢文帝出巡,趙同陪同乘車,楚人袁盎伏在車前,説道:“我聽説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車輿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傑。如今漢王朝雖然缺乏人才,陛下為什麼單單要和宦官同坐一輛車呢!”於是皇上笑着讓趙同下去,趙同流着眼淚下了車。

皇上駕臨上林苑,竇皇后、慎夫人跟從。她們在宮中的時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這次,等到就坐的時候,郎署長佈置坐席,楚人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後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氣,不肯就坐。皇上也發怒,站起身來,回到內室。楚人袁盎就上前勸説道:“我聽説尊貴和卑下有區別,那樣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經確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過是個妾,妾和主上怎麼可以同席而坐呢!這樣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別了。再説陛下寵愛她,就厚厚地賞賜她。陛下以為是為了慎夫人,其實恰好成了禍害她的根由。陛下難道沒有看見過‘人彘’嗎?”皇上這才高興,召來慎夫人,把楚人袁盎的話告訴了她。慎夫人賜給楚人袁盎黃金五十斤。

但是楚人袁盎也因為多次直言勸諫,不能長久地留在朝廷,被調任隴西都尉。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原文及答案 篇六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原文及答案

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説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於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仇也,非能為吳。”吳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慾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志,未可説以外事。”乃進專諸於公子光。 光之父曰吳王諸樊。諸樊弟三人:次曰餘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於季子札。諸樊既死,傳餘祭。餘祭死,傳餘眛。餘眛死,當傳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吳人乃立夷眛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故嘗陰養謀臣以求立。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

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餘、屬庸將兵圍楚之灊;使延陵季子於晉,以觀諸侯之變。楚發兵絕吳將蓋餘、屬庸路,吳兵不得還。於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不求何獲!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不吾廢也。”專諸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後。方今吳外困於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公子光頓首曰⑤:“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户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史記﹒刺客列傳》)

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乃進專諸於公子光 進:推薦

B、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 客:好客

C、公子光詳為足疾 詳:“佯”,假裝

D、既至王前,專諸擘魚 擘:掰,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5、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説明刺殺王僚成功原因的一組是( )(3分)

①光真王嗣,當立 ②方今外困於楚,內空無骨鯁之臣

③夾立侍,皆持長鈹 ④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

⑤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楚平王死後,吳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圍楚。不料楚國出兵斷其迴路,導致國內空虛,給公子光奪位造成可乘之機。

B、公子光看到奪位之機已到,一方面解除專諸後顧之憂,讓其刺殺王僚;另一方面設宴邀請王僚,王僚終於上當被殺。

C、專諸認為,公子光是吳國真正的繼承人,吳王僚欲把王位傳給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專諸才決定幫助公子光奪取王位。

D、公子光依靠專諸奪位成功,他沒有忘記自己對專諸的承諾,還是封專諸的兒子做了上卿。

7、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句5分,共10分)

(1)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説以伐楚之利。

(2)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

參考答案

4、B “客”像對待客人一樣,名詞作狀語。

5、C “光真王嗣,當立”與刺殺成功沒關係;“夾立侍,皆持長鈹”的是王僚的護衞

6、C 選項中的分析無中生有。

7、

(1)伍子胥進見吳王僚後,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説他。

(2)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

參考譯文:

專諸,是吳國堂邑人。伍子胥逃離楚國前往吳國時,知道專諸有本領。伍子胥進見吳王僚後,用攻打楚國的好處勸説他。吳公子光説:“那個伍員,父親、哥哥都是被楚國殺死的,伍員才講攻打楚國,他這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替吳國打算。”吳王就不再議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就説:“那個公子光有在國內奪取王位的企圖,現在還不能勸説他向國外出兵。”於是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吳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着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餘、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將蓋餘、屬庸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歸還。這時公子光對專諸説:“這個機會不能失掉,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為國君,季子即使回,也不會廢掉我呀。”專諸説:“王僚是可以殺掉的。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着軍隊攻打楚國,楚國軍隊斷絕了他們的'後路。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這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麼樣呢。”公子光以頭叩地説:“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

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王僚派出衞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裏,門户、台階兩旁,都是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衞,都舉着長矛。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裏,然後把魚進獻上去。到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匕首刺殺王僚,王僚當時就死了。侍衞人員也殺死了專諸,王僚手下的人一時混亂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擊王僚的部下,全部消滅了他們,於是自立為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闔閭於是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