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W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多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國小階段學習完整數後,第一次學習分數,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課,他為我們以後學習的小數認識、性質及分數的意義等內容教學奠定基礎。

本課教學,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應用到課堂中,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新的變化。本堂課在教學過程中有收穫與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尷尬。這裏我就結合本節課教學談一些自己粗淺的想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基於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於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水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要學習一個新的數的需要,產生了積極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對分數含義的理解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在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理解上,我讓學生自己説這個蘋果的一半是怎麼來的,當學生説不出來的時候,適時地加以引導。然後充分放手讓學生充分的去説二分之一的含義。並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什麼還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通過讓學生地反覆的説,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分數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每個部分所代表的含義。在講二分之一書寫的時候,我注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畫分數線的時候用直尺。

此外,本節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值得反思: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

1、首先是時間觀念不夠強。

導致後邊的環節沒有更好的實施。在備課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每個環節的具體時間,導致這節課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組活動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講解二分之一的含義時,和讓學生説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這個環節我讓學生反覆的説,用時較多。而且形式較為單一。直接影響到後邊環節的講授。

2、教育機智有待加強。

在認識二分之一的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舉例説説生活中還有什麼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有個同學説到皮球,把皮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皮球的二分之一,當我把問題拋給學生以後,其實學生還不夠理解並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平均分。我沒有及時的指出這個學生的錯誤,應該抓住這個問題,試問學生,如果把這個皮球平均分了,這個球還能玩嗎?適時地給學生指導具體什麼樣的東西我們可以分,什麼樣的分不得。在之後就不會再出現分冰箱、鐘錶的問題了。或者即使出現了,把這個問題交給學生自己來解決。可能要比老師強調的要好。學生會更清楚。

3、知識的延伸、拓展不夠

比如在教學二分之一的含義的時候,指出了分數家族裏還有很多這樣的分數,但學生説的都是分母在10以內的分數,我應該加以拓展延伸,指出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等。讓學生理解分數幾分之一併不侷限於分母是10以內的分數。或是舉例,比如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把一個物品平均分成了二十三份。進而強化了學生對平均分的份數的理解。

4、小組活動不充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這節課我本設計兩個動手的環節,一個是摺紙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讓學生自己摺紙、塗色,再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摺紙塗色方法,卻可以得到同一個分數;説一説四分之一的含義。另一個是用圓形紙創造自己喜歡的分數。通過學生創造的不同的分數,進而引到分數大小的比較。但在課堂上都沒有實施起來。也是這節課最遺憾的地方。

5、評價語言不夠

在問到“一半”如何表示時,一個學生回答“0.5”,這個答案儘管也是在我的預設之內,但我忽視了對她的誇獎,僅是説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數是我們還沒有學過的知識。倘若這時我問下學生是如何得知的,再誇獎她好學,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給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但是我卻忽略了,這是這堂課的一個遺憾。

6、沒有聯繫到生活的分數。

常見物品中的分數、人體中的分數、廣告畫面中的分數。這樣做,有利於學生理解分數的產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同時也有利於學生聯繫常見的事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分數的含義,強化應用分數的意識。通過這些聯繫強化了孩子的實際應用能力。

這節課遺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講這節課,我會把這些不足彌補過來,並在環節的銜接上仔細斟酌,讓教學的時候環節更加的緊湊,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通過這次講課,我知道教學還是要多想、多實踐、多反思、多總結。這是我這節課反思。希望各位老師能夠給我多提寶貴意見。更希望通過老師們的指導,使我更快的成長起來。

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二

本節課,我緊扣新課改的理念,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情境,達到了新課標中要求的備學生、備生活、備教材,在這堂課教學中,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感悟知識

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獲得了強烈的情感體驗。

2、加強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學的過程

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找一找、折一折、塗一塗、畫一畫、比一比、説一説的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整堂課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説出他們的發現,再自主探索。同時,我注意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巧破

建立分數表象的關鍵是1/2的認識。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平均分,通過折一折中的故意刁難,判斷中的比較辨析。

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三

用了一週多的時間把第八單元學完了。學習起來還真沒那麼“難”,為什麼這麼説呢?

學習本單元的內容,關鍵是讓孩子們理解分數的意義,比較中理解、計算中理解、應用中理解。給出一個分數,能舉例説明他所表示的意義,反覆説,説完一個説第二個等,學生輪換着説。

在比較大小的時候,比較的是兩種分數的大小:一種是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另一種是分母一樣的分數。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從分數的意義上分析,一個月餅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分母越大,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同樣大小的月餅,分的份數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所以分母是1的兩個分數,分母大的反而小。其次是分母一樣的分數(同分母分數),同樣大小的物品,分成相同的份數,取出的份數越多,分子就越大,這個分數就越大。

分數的簡單計算,主要學習了:同分母(本冊沒有説明是同分母)的分數的加、減運算,1減一個分數。學生出現錯誤較多的是:結果的分子和分母都相等的時候化簡成1。1減去一個分數時,要把1看成是和這個分數的分母一樣的分子、分母一樣的分數,然後再計算。

最後一節是分數的簡單應用。主要是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作分子。還有一些這樣的題目:形如有15個蘋果,其中三分之一是紅蘋果,三分之二是黃香蕉蘋果,問題是紅蘋果有幾個?黃蘋果有幾個?從分數的意義上分析,三分之一就表示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15除以3等於5,每份是5個,1份就是5個,2份就是10個。檢驗的過程是:10+5=15,和總數15一致,因此解答正確。在講這一節時,學生是在理解了分數表示的意義的情況下進行的,感覺做起來特別的順,效果也挺好。

所以學習數學知識,必須以學生理解為前提,多説、多動手操作,這樣在練習的時候就沒有那麼難。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四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這節課從學生認知的角度出發,嘗試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利用現有對整數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平均分”概念,然後,從對1個“整體”進行等分,多等分,從而認識分數。具體的教程設計是從簡單易懂的故事講起:兩隻猴子平均分三棵桃樹上的桃子,第一顆有4個桃子,第二棵有2個桃子,第三棵有1個桃子,自然過渡到1/2。然後是摺紙、填塗遊戲,使學生對分數的大小有初步認知。最後是從日常的、活生生的例子中,讓學生看到分數的“影子”。

其次,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智慧是從動手開始的,只有親自經歷艱辛的探索實踐活動,才能使大腦變得更加聰慧,更有創造活動。”兒童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具有探究的天性,在本課教學中,針對這一特點,我讓學生自己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等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的活動中,主動探究,再通過交流進一步感知幾分之一的含義。

學生通過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2,進一步認識了1/2,豐富了1/2的表象,為後面繼續認識其它分數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動手摺紙,不只是對1/4認識的簡單瞭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分數的含義。因此,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求學生摺紙,還要求學生用彩色筆畫出陰影來表示四分之一。由於學生對二分之一已經理解,所以延伸到這部分知識很輕鬆。在辨認和應用方面,學生也能抓住分數的意義的實質來説明和辨認。

最後,在鞏固延伸教學內容,引用大量實際生活例子,不僅讓學生輕鬆地認識了分數,而且通過直觀的體驗,課中的思考,課後的觀察,學生還學會了一種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部分思考深刻的同學也體會到數學作為一門不斷進步的科學的真正含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因此在以後人生道路上面臨問題時,就會像今天兩隻猴子分一個桃子一樣,想到比困難更多的辦法。

建議:

(一)寓教於樂,在進行鞏固練習這一個環節,其實形式可以多樣;例如:闖關遊戲,奪星能手等,一環扣一環,從淺到深,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精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結束。

(二)對學生回答和評價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在這兩三課里老師對學生精彩的回答太簡單了,不是掌聲鼓勵,就是一句簡單的稱讚。這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還要採用多樣化的評價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嘗試讓學生來評價,或者小禮物獎勵等等。

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五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先從1/2,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畫一畫充分感知1/2,再判斷能不能用1/2來表示,在學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礎上再來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再折出長方形的1/4,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再折出1/8。1/16等。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後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幾分之一,然後讓他來介紹自己的分數。讓學生自己評析,説説理由,平均分成的數做分母,取的份數做分子。

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儘管學生在正方形紙上這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並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隊報版塊用哪個分數表示,再來比較1/2和1/4、1/8大,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啟發引導,希望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讓學生看生活中的圖片,並找其中的分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其實離自己很近。

練習分看圖寫分數,看分數塗一塗,判斷三個基本聯繫,很好的鞏固了分數的意義,最後的拓展題,不僅鞏固了分數意義的理解,而且為下節課的幾分之幾的學習和分數的大小比較作了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