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6W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一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本節是乘法的起始課,是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同數連加。因此,本節教材是要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到同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和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我在備課時,注意到新教材的編排與以前的教材有了變化。本節教材通過四個主題圖來實現教學目標:遊樂園的情境圖藴含豐富的“相同加數”的因素,為引入作準備;例1用國小生拼擺圖形的活動引出加法算式,再由相同數相加引出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學習乘法算式的讀寫法;例2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例3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數相加的簡便算法。這種編排不符合我的學生實情,知識點的銜接不連貫、不流暢、於是我對教材資源進行了調整、刪減和補充。

具體做法是:直接用遊樂園的情境圖和補充的題目,在一節課內完成本小節所有知識點。

首先我出示遊樂園的情境圖,讓學生幫我安排秋遊的分組設計,在計算每個遊樂項目遊玩人數時,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接着讓學生比較幾個加法算式的相同點,得出“相同加數”和“幾個幾”的概念,為乘法的引入作準備;然後讓學生自己寫兩個這樣的加法算式,算式能寫多長就寫多長。我選擇了兩個學生寫的,一個算式是20個3連加,一個是42個7連加,我把字寫大些,學生髮現這些算式寫起來算起來都不方便,如果再多一些加數邊黑板都不夠寫怎麼辦?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用合併加數、省略號、語言敍述等方法表示,但沒有體會數學的簡單美,這時引出乘法算式,並用童化語言説“把加號扭一下就解決了這個難題。”這種説法讓學生知道乘法是從加法來的,感受到乘法是同數連加的簡便算法,接着認識乘號,乘法算式的讀寫法和各部分名稱。這樣一小節(3課時)的知識點一氣呵成。最後讓學生把其餘的連加算式都改寫成乘法算式,每改寫一個,都要複習“相同加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各部分名稱等知識點。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二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是二年級數學上冊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整節課努力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探索動機

二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如果把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溶入生動形象的情景中,必將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所以這節課中我安排遊樂園導入,使他們覺得貼近生活,生動有趣,再從圖片中入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自然而然的驅使孩子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探求知識。同時也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重視反饋,鼓勵學生積極思維

反饋教學的過程是對信息反饋的及時調控,有利於提高課堂質量的途徑之一。因為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的機會,也存在着失敗的可能性,由於他們能力的差異,有的孩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也總是在課堂中及時的反饋。及時的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閃光點,同時也可以及時準確的知道他們的不足之處。在這節課中,重難點定位就是讓孩子們瞭解並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可以更簡便的用乘法來計算。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儘量的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

三、創設認知衝突,理解知識含義

讓孩子們面對一個要求認知複雜性的情境,使之與他們的能力形成一種積極的不相匹配的狀態,即認知衝突。在他們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之後,我讓他們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其中有一題是2+3+1,我故意不點破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他們也馬上意識到,這道算式是不能直接改寫的。通過幾個孩子的分析,加深了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認知,也是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創設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情境,使孩子產生認知衝突,把孩子們引入自主的探究體驗的氛圍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主動的進行知識意義的獲得,並且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課後,通過與各位領導老師們探討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現反思如下:

1本堂課的設計雖比較順暢,但缺乏高潮,沒能對本課的教學重點予以強調,如“求幾個加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沒有形成明確的結論告知學生。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該隨着課的發展進一步設疑設阻,形成更尖鋭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時候,放得不夠。如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的不同意義時,雖然應該多讓學生自己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達的意義,而不是教師自始至終引領學生接話,使這兩個關鍵詞內化為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是從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細節處理不夠細膩。比如乘法算式中前後兩個數相同時其意義的區分沒有作重點強調;解決主題圖中的問題,對大多數學生列式情況的關注度不夠。

4學生參與的範圍不夠廣,個別學生遊離於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

總之,本堂課的教學在自身實踐和領導與同事們的共同探討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值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深思和改進,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進步。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 篇三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方案設計時,遵循“導、學、議、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這樣教學設計為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並用已有的方法解答問題。從3個2相加,到4個6相加,再到8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着加數的越來越多,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並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後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因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係,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部分教學環節。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併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便短了。還有的學生想到用符號、用語言敍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們的想法是那麼的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

一開始學生就説出了用乘法解決問題。因為這個班的學生比較聰明,可能從輔導班上知道了乘法,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乘法的意義還不是真正理解。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四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乘法的第一課時,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1、會把加法改寫成乘法算式。2、理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些方面處理得還可以。主要表現為:

一、激趣導入

創設闖關共設計3關,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利用主題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一幅拼圖的遊戲,讓學生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並且會把加法改寫成相應的乘法算式;第二幅主題圖――熱鬧的遊樂園,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對乘法的認識,並且感受到玩中也隱藏着許多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

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其實並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乘法之前,部分學生其實已經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乘法,所以,在教學時,通過學生對算式的比較、探究,讓學生在説一説,想一想,改一改中,逐步認識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並且能夠根據圖畫,根據加法算式清晰地表達出乘法所包含的意義。同時,板書清晰,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一目瞭然。

練習的設計體現重難點,並且有一定的梯度,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第1個練習是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圖提數學問題,並且用加法和乘法兩種方法列式計算,是對本節課基本內容的一個鞏固和檢驗;第2個練習是把加法改成乘法算式,前3個是比較簡單的,第4個是一個延伸,讓學生在練習中初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同時明白只有清楚了幾個幾相加,才能寫乘法算式,最後一個練習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該題對於剛接觸乘法的孩子來説,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出示題目時,我也給了學生一個小小的提示,即“5×2表示什麼意思?”,通過理解意思,再經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那麼突破該題也不成問題了。本題在第二課時還將涉及到,所以即使學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個意思,那也是可以的,不要求人人都會。

需要改進的地方:

1、雖然在備課時,有設計讓學生來讀一讀各個算式,説一説各個算式以及其中的數字所表示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時,這個過程還是有所忽略,還需加強,儘量讓孩子都來讀一讀,説一説箇中意義。

2、在練習中擺一擺為了節約時間讓學生畫小棒,沒有讓在動手操作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3、練習題的設計可以在第一個例題講完進行做一做第1個題的練習。隨講隨練會更好。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五

《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堂課之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以為主要是把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當作數學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功。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首先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列出連加算式,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圓片,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然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花片,分別列式求數量,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教學中,學生通過看圖數數—操作體驗—比較感知,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2)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通過解決“一共有多少台電腦”這個實際問題,在數數,連加等方法後,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至於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和交流來解決。數學概念的教學容易陷入枯燥灌輸的泥潭,因此要注意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形成“學習共同體”,培養合作與共享的意識。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篇六

今天,我聽了王先生的《乘法初步認識》。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和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乘法的初步瞭解它是乘法的入門課程,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公式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本課程的重點是讓學生親身體驗乘法的過程並理解乘法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王老師在課堂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設計了以下鏈接:

一、首先,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進行介紹和提問,使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學習,並有學習新知識的願望。

二、發現問題,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

這是本課的中心部分。觀察加法公式後,引導學生比較並讓學生知道相同的加數。在活動中,老師説公式和學生寫長相同的數連續加法公式,如寫:7+7+7+7+7+7+7+7+7+7+7+7+7+7+7。再比如,當老師説加了200個6時,學生們感到不知所措,這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到用加法公式來表示相同的加數確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思考:如何簡單地書寫?然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報告情況,並及時引導學生進行乘法運算。這樣,學生就可以體驗乘法的過程。乘法的知識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只有在學生經歷了簡化的加法並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後,才能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解釋和學生被動理解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發現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經驗的過程。

三、運用新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這是本課的練習課。首先,通過觀察公園操場的場景圖,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進行選擇,並使用今天學到的乘法知識解決問題。然後做一些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以及乘法和加法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讓學生自由思考、討論和交流,促進學生找到不同的方法,如3+3+3+9和4+2+2+2+2+2+2+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體現多元化問題解決策略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中,溝通和鞏固、雙基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拓寬了思維,培養了技能。

缺陷:

1對添加配方進行分類時,沒有真正的粉碎。學生只將相同加數的公式分為一類,而另一類不同加數的公式沒有得分,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後面的學生對乘法的含義缺乏更好的理解。如果老師讓學生觀察,為什麼這樣的表達式不能寫成乘法呢?這樣,問題就交給了學生,鼓勵他們提前思考,得出加數不同的結論,這樣他們就不會寫乘法公式了。我認為學生們會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含義。

2、如果將主題放在新課程之後,展示效果會更好。

3、有個別演習尚未處理。老師的語言不應該太宂長。總之,聽完王老師的課後,我認為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盡一切努力讓學生掌握新知識,用什麼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認真學習,不斷反思,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最終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