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W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多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通過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健康》這本書,才瞭解近幾年來,許多研究都已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職業人羣,我們幼兒教師也不例外,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不但極大地危害無數教師的身心健康,而且嚴重影響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因此,解決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刻不容緩的。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關心和嚮往的。所謂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體能充沛的一種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正如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對健康所下的定義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力,”這就使健康由單一要素擴大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力等三個要素,這才是現代健康的完整內涵。

心理健康也是人體健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幼兒教師肩負着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關係到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和幼兒心理髮展,從我園來看,許多教師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幼兒教師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幼兒呢?長期過重的壓力不僅會嚴重地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績效,這還將對基礎教育工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要重視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瞭解幼兒教師的心理特點,創設條件不斷改善內心狀態。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很關鍵。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推動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個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精熟的教學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心理狀態。很難想象,一位患有抑鬱症的教師能夠培養出開朗活潑的學生。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良好的心境,又怎麼能幫助學生去獲得快樂?所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運用教學行為去影響學生,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根據有關教師不良適應的研究顯示,教師心理適應困難比例較一般人羣要高。因此,正視教師心理健康成為了一項關係着國家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課題。

引起幼兒教師心理適應困難的工作環境因素。造成幼兒教師心理適應困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社會壓力、家庭負擔和工作環境。

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環節大都是沒有管理者和同行在場,因而其工作有較大的獨立性。正因為這樣,從心理上來説排斥管理,甚至敵視管理。在現行的幼兒園管理體制中,管理者扮演着檢查員的角色。但教師卻容易將管理和監督等同起來,由此產生了對立。例如某些幼兒園教室裏裝有閉路電視監視系統,使教師時刻感到被監視,處於十分壓抑的狀態,從而導致被監視的教師不喜歡本職工作。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篇二

佛洛伊德曾説過:“早期的心理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很重要”。成年期許多心理健康源於他的兒童早期,兒童早期的心理健康,它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人格健康發展。而3—6歲是幼兒心理髮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幼兒的心理髮展會直接影響着他的生理髮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體實施:

一、幼兒園方面

1、設立心理角:針對不同年齡心理教育的目標,創設、選擇適合幼兒操作的,有利於心理品質優化的環境與材料,如:某幼兒園的“快樂心情小屋”,教師將小朋友帶來的有趣的玩具與圖書,放進去,讓孩子在遊戲時間進去分享,交流快樂的事情。

2、幼兒園設立遊戲室(角):通過遊戲,讓幼兒自發地、自然地將自己的心理感受與問題充分表現出來,並獲得情緒上的鬆弛,最終認識自我,學分控制自我。個體性的遊戲矯治對解決由幼兒本身的情緒而導致的問題比較有效,而集體性的遊戲矯治對解決由社會適應困難引進的問題較為有效。

3、建立幼兒心情日記:為每位幼兒準備一本心情日記,在每天適當的時間請小朋友記下自己今天的心情,並與老師、同伴分享、交流,學會面對不同的心情,豐富幼兒生活中的情感體驗。

二、教師方面

1、每學期對教師進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培訓。(形式不限,聽講座,看錄像,觀摩心理教育輔導課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課。教師備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並組織聽課。

3、組建教師心理諮詢志願者隊伍。

4、在幼兒的生活學習中注重培養孩子

(1)生活活動

孩子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時有流露,教師要善於抓住機會,隨時隨地進行培養,這種培養要既有羣體性又有個別性。如在生活角里開展繫鞋帶、扣鈕釦、疊手帕;午睡起牀後兩人互疊被子等,這樣既鍛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又感受到了相互合作的快樂感。如去敬老院慰問老人,從而教育幼兒尊敬老人。開展親子活動,體會父母愛自己的情感,從而教育幼兒愛自己的父母。鼓勵孩子週日串門,既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又培養幼兒熱情、開朗、以及合羣性。

(2)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是幼兒的生成性活動和預設性活動的有機結合,它為幼兒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在活動中,老師要有目的地滲透一些心理健康的內容,並體現在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如:小班計算教學活動中的圖形分類。活動中,老師將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孩子分在一起,他們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將同類圖形歸在一起,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合羣性。

5、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同伴引導法

教師儘量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引導幼兒與同伴交往,使他們從小養成大方、合羣、熱情開朗、團結友愛的心理。在遊戲中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老師將合作能力強的幼兒和合作能力弱的幼兒一起遊戲,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例如:體育活動的小組競賽;日常生活中的共抬桌子、整理玩具、收拾積木、互疊被子等必須共同商量,才能順利進行。

2、角色互換法

在一定的情景中,或在感受一定的情緒體驗後,進行角色互換來體驗自己處於別人位置時的感受。如:小班孩子在角色遊戲中,他們很喜歡扮演大人的角色玩娃娃家的遊戲來照顧娃娃,於是,組織孩子們一起做“喂娃娃吃飯的遊戲”,通過角色互換,將吃飯這一生活行為,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行為和語言而牢記在心。通過兒歌“小寶寶,來來來,張開嘴,吃一口,一調羹,一勺飯,嚼一嚼,往下嚥”不斷地引導和鼓勵,教會小班孩子們逐步學會了用小調羹自己吃飯了。

3、情境表演法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通過情境表演讓幼兒觀看,在情境中讓幼兒感受自己處於別人位置時的情緒體驗。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玩具被搶的問題,於是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玩具被搶的情境表演讓幼兒觀看。通過觀看,孩子們知道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並讓幼兒明白長時間哭鬧不利於身體健康,同時也解決不了問題。通過觀看和討論,孩子們掌握瞭解決矛盾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4、遊戲法

在遊戲中通過角色扮演,有助於驅除“自我中心”,瞭解自我與他人的區別,使幼兒良好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

三、家長方面

與家長多溝通,利用幼兒園的家園之窗、家長園地、家園聯繫冊、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等,讓家長及時瞭解幼教信息,從而家園同步對幼兒進行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針對部分家長組織一些培訓。(形式不限,聽講座,看錄像,觀摩心理教育輔導課等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有指出,幼兒園應該將保護幼兒生命以及促進幼兒健康工作當作教育重點[1]。所以幼兒園有義務進行心理教育來促進幼兒心理實現健康發展,可是目前幼兒心理健康卻面臨着很多挑戰,需要社會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採取有效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同時注重幼兒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對幼兒心理髮展產生影響的兩大系統為家庭以及幼兒園,所以在幼兒心理教育過程中,家庭以及幼兒園應該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以及合作,加強幼兒心理教育,這樣才能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有效的幫助。

1.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園合作問題

(1) 家庭和幼兒園沒有足夠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儘管我國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時間已經有一段時間,同時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可是,目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只可以在摸索中發現以及解決問題。幼兒園進行教育的時候只能使用比較零散的書籍,沒有系統理論知識進行支撐,而幼兒園課程設置中並沒有專門心理教育課程,大部分教師也沒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培訓,所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系統規範的具體內容。由於教師缺乏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健康教育時間很難得到保證,所以當幼兒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就無從下手。

(2) 對於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有交流障礙。幼兒園與家庭經常在溝通方面存在問題。比如,家長比較重視教學結果和幼兒園比較重視教育過程存在一定矛盾,使得家長不信任幼兒園教育質量;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評價要比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高,而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評價要比教師低,整天批評孩子,從而產生各種偏激和過於主觀的意見等。所以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思想以及認識應該在有效的溝通中達到一致,不然教育工作很難進行。此外,家長比較關心幼兒身體健康,在和教師交流時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話題較少。

(3) 家園合作比較隨意,缺乏系統性以及長效機制。大多數幼兒園家園合作只是一種形式,比如,家長會以及向教師瞭解學生表現等形式,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2]。我國幼兒園儘管有家園合作,可對於幼兒心理健康方面卻缺乏實際操作,簡單的家長留言以及一兩次家園溝通是不能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

對於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是非常必要的,就是幼兒園、社區以及家庭共同關注幼兒心理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園合作環境是幼兒有效學習資源,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具體家園合作機制非常重要,家園共同實施教育以及家長參與到各種幼兒園活動中,一起設計情趣活動,使幼兒能夠主動探索新知識,同時家長也會受到教育,可是實際教育中卻很難做到這一點,嚴重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教育屬於複雜、長久以及隱蔽的系統工程,家園應該進行長期有效的'溝通,建立家園合作具體長效機制; 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順利有效的進行。

2.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策略

(1) 對幼兒心理健康加以重視。幼兒園應該對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使其全面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同時結合幼兒園實際狀況,開設家長學校,此外還可以制定家長接待日、心理健康教育電話諮詢以及家長育兒沙龍等制度,以此來提升家長所具有的育兒能力。同時應該有針對性對開設相應的雲兒論壇,讓家長可以交流育兒經驗以及困惑。創辦育兒專刊或給家長髮具體家教資料,使家長育兒視野更加寬闊,轉變育兒觀念,重視心理健康教育[3]。

(2) 建立家園合作具體長效機制。可以開展發展性心理健康相關主題教育,因為幼兒心理髮展具有階段性以及連續性,不同階段有獨特的心理差異,表現出不同主導活動以及不同心理能力,不同心理髮展階段必須面臨不同主要矛盾以及發展任務,所以應該有針對性的採取主題式這種心理教育課程,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的防範。比如,對以新生入園產生的焦慮問題,應該開展相應的親自入園適應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親子活動以及節慶活動等,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起接受教育,提高家長教育水平,實行 “家長助教”方式。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給幼兒營造一種自由友愛的感情環境。同時教師間、家庭成員間以及家長教師間的關係應該平等有愛,這樣能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

(3) 家園一起建立幼兒心理健康具體檔案。建立以及運用檔案能夠讓教師習慣觀察以及學會觀察,同時家長也可以更加全面的知道幼兒成長,獲得一些瞭解幼兒行為的方式,比如,閲讀孩子的作品,能夠了解其獨特的視角; 轉換到幼兒角色中,感受其情緒狀態; 通過幼兒的行為了解其個性特徵等,讓家園聯繫變得更加科學、有效以及深入,促進幼兒身心的有效積極發展。

3.結束語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長期性的一項工作,教師以及家長應該相互配合,將家園合作所具有的實際教育功效充分發揮出來,在開放中獲得有效的發展,同時在合作中獲得較好的心理教育質量。

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資源有效融合為一體,讓所有幼兒都可以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有效的發展以及健康積極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吳海蘭. 淺談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體會 [J]. 東方教育,20xx,11 ( 7) : 75 -76.

[2] 崔淑婧,劉馨,王曉菲等. 家長參與建構 “幼兒成長檔案袋”———一種有效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合作形式 [J].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20xx,06 ( 10) : 59 -61.

[3] 耿秀芝. 家園合作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J]. 都市家教( 上半月) ,20xx,23 ( 5) : 227 -227.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篇四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實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礎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素之一。近年來,由青少年心理障礙造成的社會問題時有發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普遍重視。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進一步指出,要“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的能力”。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促進受教育者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那麼,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應該怎樣開展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又在哪裏?幾年來,我們通過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實踐,認為:在幼兒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由於受幼兒理解、認知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以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為主,把一日活動作為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關注每個幼兒的心靈成長,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不斷優化幼兒的心理環境,調動幼兒積極參與到學習、遊戲中,使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並在不知不覺中,使這種心理影響逐步積澱在幼兒的心理結構之中,形成一種有益於心理健康發展的心理定勢或反射。

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與心理衞生專家共同研究,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育正常,喜學好問;情感豐富,性格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羣、樂羣,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等。

圍繞上述觀點,我們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初步探索,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品行。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幼關係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育氣氛,是保證教學有效進行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良好的師幼關係是幼兒形成積極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的前提,而良好的師幼關係又是建立在教師對幼兒博大的“教育愛”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尊重幼兒的教育思想。在組織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真誠地關心、愛護、賞識每個幼兒,走進每個幼兒的心靈世界,尊重、信任他們,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學會傾聽。教師要把幼兒當作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尊重每個幼兒。從幼兒的心理需求出發,主動、積極地去傾聽幼兒的種種訴説,並真誠地與他們交談,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任感、親切感。

學會接納。教學中,教師要理解每個幼兒,允許幼兒在學習、交往、自我表現等方面呈現不同風格。正確對待這種個性差異,正確評價幼兒,及時發現幼兒身上的長處和不足,幫助他們鞏固優點,戰勝和克服自身的弱點和不足。

學會尊重。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人格,與幼兒平等相處,要認識到每個幼兒的生命及尊嚴都是至高無上的。教學中,要以看“一個與自己平等的人”的眼光對待幼兒,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話語真誠而積極地評價幼兒。將每一次教學過程都作為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過程,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接納,在這個過程中,使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二、創設愉悦的樂學情景

教學中要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景,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展。

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趣影響一日活動各環節。因此,教師要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讚語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努力創造出一種生動活潑又可操作的樂學環境。在這種愉悦的學習環境中,幼兒通過主動、自由的學習、實踐、參與、發現,在整個過程中生成一種積極的自我價值觀,使教育要求、目的變為幼兒的內在需求,並使這種需求能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尋求知識、建構自我,從而向自主、獨立、創造和自我成熟的人生邁進。

在一日活動中,還應注意把握好各年齡段幼兒的生理特點和幼兒的個體差異。組織教育教學、遊戲活動時做到因材施教、深淺得當,保證每個幼兒在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濃厚興趣。

三、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激發其創造潛能,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感受、認識,豐富心理世界,發展心理素質。

提倡幼兒自主學習。幼兒是教育過程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把幼兒當成一個有需要、有尊嚴、有動機的相對自主、不斷變化的人。一日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及獨特性,儘可能多地給幼兒一些選擇的權利和承擔責任、表現自我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達到學習目標、有效地增強自制力和責任心、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開展探究式學習。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儘可能地利用各種自然空間和幼兒身邊的事物,讓幼兒通過看看、説説、問問來調動多種感官學習,從而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並能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知識經驗,陶冶形成愛自然、重實踐、相信事實的唯物觀點。

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在適當範圍內,教師要鼓勵幼兒去承擔一定的任務,讓幼兒擁有自主權、選擇權,去獨立完成任務,培養獨立能力。當然,當預見到任務中可能出現的困難時,應先讓幼兒想辦法解決;如果完成任務確有困難時,則應採取“幫助而不替代”的態度,去幫助他們解決。這對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創造性和不畏困難的精神、健全的自我意識等良好個性有着積極的作用。

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因為人的各種高級心理機能都是在活動和交往中不斷內化的結果。因此,一日活動中,要以引導幼兒學會做人為主線,堅持平等、理解、關愛的教育原則,不斷加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應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注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行為規範訓練,抓好幼兒生活衞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舉止和語言習慣的培養訓練,並開展諸如“我愛家鄉美”、“老師媽媽親”等活動;還可以組織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去公園開展環保小衞士活動,向福利院、貧困山區的孩子獻愛心,不定期去部隊、工廠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幼兒從廣闊、博大、深邃的社會變遷中,感受鄉情、歷史的厚重及人文變遷的有力脈動,培育他們心中美好的社會情感。

其次,應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開設各類藝術教育活動課程,如書法、美術、陶藝等。通過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薰陶,將幼兒引入藝術的神聖殿堂,為他們個性、特長、人格的健全發展開闢和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健康活潑的藝術教育,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獲得積極的審美體驗,而且能陶冶幼兒志趣情操,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全發展。

五、運用積極的評價手段

對幼兒的學習進行經常性的評價是促進幼兒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和維護幼兒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們要求教師要客觀公正而積極地評價幼兒,讓幼兒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準確認識自己的潛能和優點,悦納自己的不足,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識,激起積極進取的動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從幼兒成長的需要出發,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各種教育要素,抓住各種教育契機,採取行之有效而又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教育方法,力求使幼兒園一日活動成為師幼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濡染的過程,以此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使每個幼兒成長為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篇五

20xx年的這個夏天,本人非常榮幸能夠參加區教委組織的幼兒教師“幼兒心理與教育”和省裏組織的“心理健康c證”這兩次培訓。通過這兩次的培訓學習,讓我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又有了一個更為全新的認識,我相信,這次的學習不僅僅只帶給了我理論高度的提升,

xx年畢業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熱愛的幼教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進修,沒過幾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惹起注意,他上課時各種各樣總會控制不住地發出很多怪聲音,通常,出現這種情況,但要用眼神或動作提醒他,因為我覺得,他所編出的`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注意罷了,我願意去進一步探知他,當他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甚至被否定時,我沒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為背後更深層的一面,他需要關愛,他需要同伴,我願意尊重他,走近他,傾聽他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於是,我便這麼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開心扉,果不其然,他開始有了變化,通過一個學期的鼓勵,他突飛猛進在各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的進步,慢慢地,女伴們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學會了協調。是的,教育就是這麼一回事,尤其是對於我們體弱多病尤其的孩子,他們的心靈更需要我們儘可能的呵護和理解。培訓後的今天,回想起當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為我把孩子當人看,一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請每一位在幼教一線的教師,真正用心關注我們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做一位合格的幼兒幼兒教育教育教師,讓我們未來的主人翁幾乎能擁有健全的人格、愛的能力、創造的勇氣、積極的同伴關係、智慧和靈性以及審美體驗。

今天,我聽了關於《少年宮教師的心理健康》的精彩演講,通過這次學習,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高度關注心理的健康,幼兒教師直接面對的是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為了更好地終身教育幼兒,教師自己首先只要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名優秀的。教師除非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要反感幼兒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視自己的公共衞生。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進一步明白了我們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調整壓力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做一個樂觀、獨立、寬容、心態平和的幼兒老師,讓自己一下都儘可能地以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黨務工作中去!

總之,讓我深深懂得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磨礪是種幸福,和摯愛的兒童教育幼兒教育在一起成長是一種快樂。我們要做一名真正談合格的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六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緒表現完全是外顯的,缺少控制的,情緒常常極度強烈而高漲,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定,有一半的幼兒在入園初期都是哭着度過的,每天哭着喊爸爸,媽媽,怎麼勸都不好用,慢慢地對幼兒園熟悉了,你會發現孩子有時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時大發脾氣、哇哇大叫,調節情緒能力較弱。為了讓幼兒儘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且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特意設計了《情緒變變變》的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將心理健康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所以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設置情境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笑、生氣、哭的情緒變化,併產生相應的體驗。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調節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相關材料,三個大班幼兒。

2、心理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遊戲《找朋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熟悉同伴,拉近與教師、同伴的心理距離。)

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體驗感受情緒的變化。

(1)介紹三個大班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兒在一起玩耍,很開心,結果開始爭搶玩具,相互開始生氣,最後一名幼兒沒有搶到玩具,開始哭……

(通過創設情境讓幼兒更直觀的對這三種情緒變化的過程產生共鳴,幫助幼兒理解。)

3、幼兒體驗。

(1)嘗試用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經驗,並學學笑、生氣、哭時的表情。

(2)引導幼兒講述“生氣、難過哭時可以做些什麼?”

(3)師幼共同小結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可以對別人説出生氣的原因;為別人想一想;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會好了。

遊戲《情緒變變變》,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做個笑寶寶。

帶領幼兒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如:吹氣球、熊和木頭人、拔蘿蔔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篇七

1、為兒童提供有利於心理健康的物質環境創設綠化、美化、兒童化、美觀大方的外部環境;合理、多樣的膳食、良好的進餐環境氛圍;室內物質的擺放室空間的設置都應最大限度地有益於兒童的健康。

2、積極構建健康的心理環境。

(1)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改善教師自身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關心教師工作、學習、生活,減輕教師心理壓力,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要求教師在對幼兒的管理中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形成理解和諧的班級氛圍,平等鼓勵的師生關係和互幫幫助的家園關係,文明有禮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2)幫助兒童建立和諧的同伴關係良好的、支持性的同伴關係能夠使兒童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後盾和依賴,教師在兒童心目中佔重要地位,教師對兒童的評價或通過表情、語調等流露出來的情感態度往往影響到兒童對同伴的態度和行為,因此,教師應增強反思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避免自身言行,態度對兒童與同伴交往產生消極影響,反之,應運用自身的言行、態度對其產生積極影響。

(3)通過家教輔導,溝通家園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幼兒園應指導家長轉變教學觀念,具有重視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識。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陶冶孩子的心情和情感;以父母自己的追求,對生活的樂觀,對他人的寬容、言傳身教,給孩子學習的榜樣,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意教育方法,堅持説理,善於引導,給孩子更多鼓勵,對孩子愛而不嬌,嚴格而又民主,自而不放縱,尊重孩子,注重孩子獨立性和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篇八

本年度,在老師不斷地提醒下,幼兒大致上養成了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1、在身體發展方面:

通過户外體育區域活動、遠足活動、户外體育遊戲促進幼兒大肌肉發展達到肌體的有效鍛鍊:幼兒能較協調地走,跑、跳,屬於中等水平的約有70%,學會了一個跟着一個走成圓圈,學會了做模仿操等。小肌肉動作方面,多數幼兒小肌肉發展不夠靈活,表現為有的幼兒不會系鈕釦,還有的幼兒串珠、撕紙等不夠靈活自如等。

2、在自我保健方面:

通過成人對幼兒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兒進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使幼兒適應外界變化和抵禦疾病能力的增強。但遊戲中,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季節變化,不懂得自行增減衣。

3、在生活能力方面:

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普遍較低。穿衣、整理牀上用品較為困難,飯後漱口、擦嘴的常規有時仍需老師不斷地提醒。

4、在心理健康方面:

通過創設寬鬆和諧平等民主的班級氛圍,開設各種遊戲區域活動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增強自信心,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

幼兒園健康教育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隨着新的課程標準的頒佈,幼兒園健康教育作為課程領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發育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有機結合的。

3歲至6歲的幼兒處於人的一生中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幼兒教育機構的良好教育更是至關重要的。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要提高幼兒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幼兒對待個人健康和公共衞生的態度,培養幼兒的各種有益於個人、社會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還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幼兒樹立樂觀自信堅強的品格,引導幼兒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而言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是以實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為目標,全面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所實施的教育,將為幼兒的未來的健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自由閲讀和小組研討學習等方式,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進行了解讀,並進一步結合我們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深刻地理解了“健康”的涵義,並且將本學期健康領域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情感、人際交往和身體素質和活動技能上面,同時也點燃了我工作的導航燈。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讓幼兒主動活動,健康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尊重主體、積極、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健康教育既然將促進幼兒的健康作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過程就不應使幼兒

感到壓抑或受到傷害,然而日常生活中與之背道而馳的現象卻司空見慣,值得我們反思。因此我們十分注意在幼兒的整日生活中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幼兒在寬鬆的`環境中儘早建立起各種良好的健康行為。

第二設計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與途徑

幼兒園健康教育應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結合,羣眾教育、小組活動與個別交談相結合。目前,幼兒健康教育實踐中存在着一些誤區,有人認為幼兒健康教育就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衞生習慣培養,對於這些片面的認識我們就應加以注意和防範。我們儘量多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忙家長提高教育潛力。同時我們還重視幼兒園課程的潛在影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幼兒健康教育實施中,我們不僅僅重視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而且應重視幼兒園心理環境的創設,本着幼兒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園於本學期購置了超多的幼兒可選取的活動器材,以此來引導、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還培養了幼兒大方友善的交往潛力。

第三實施適宜的教育方法。

給幼兒自由選取、討論、合作的空間,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鍛鍊身體,鍛鍊意志。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篇九

活動時間:x月x日

活動地點:中心幼兒園會議室

參加人員:中心幼兒園全體教師及部分家長

教育內容

患了流行性腮腺炎應注意什麼

流行性腮腺炎多見於2—15歲兒童,好發於冬春季節,在集體兒童機構中易暴發流行。該病是一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在唾液中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強。 流行性腮腺炎潛伏期為2—3周,起病大多較急,多數患兒以腮腺腫大開始發病,少數患兒開始有發熱、頭痛、咽痛、食慾不佳、厭食、噁心、嘔吐、全身疼痛等不適症狀,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腫大的腮腺炎應注意以下事項:

1、隔離患兒,預防交叉感染。患兒在症狀出現9天內,不應到學校或公共場所。傳染期從症狀出現前一個星期到出現症狀後

9天。隔離患者至腫脹完全消失1周,避免跟其他未患此病的小兒接觸。

2、讓患兒適當卧牀休息,多喝水,保證液體攝入量,以利於毒素排出。要常用温開水或淡鹽水等漱口,特別是每頓飯後,要堅持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潔衞生,以預防口服腮腺管口繼發細菌性感染。

3、居室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一般開窗通風30分鐘即可。開窗通風對防止空氣傳播病毒會有一定的作用,也是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冬季,一間80平方米的房間在無風且與室外温差為20度時,開窗通風9分鐘即可置換室內空氣一次。但要注意避免受風着涼。

4、注意合理飲食。給患兒吃流質(如米湯、豆漿、蛋湯等)或軟質(如掛麪、面片、米粥等)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導致局部疼痛加劇。

5、對高熱患兒出汗過多者要及時更換衣服,避免受涼。

6、患兒口鼻分泌物污染過的用具(如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可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陽光下暴曬消毒。

預防腮腺炎和併發症的發生,要注意在冬春季節加強營養、保暖及耐寒鍛鍊。注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