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的由來_立夏節氣起源傳説【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7K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的由來_立夏節氣起源傳説【新版多篇】

立夏的古詩 篇一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

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

二麥俱秋鬥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

百沸繰湯雪湧波,繰車嘈囋雨鳴蓑。

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税急於飛。

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

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

-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槐葉初勻日氣涼,葱葱鼠耳翠成雙。

三公只得三株看,閒客清陰滿北窗。

-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

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

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

採菱辛苦廢犁鉏,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不把痴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牀?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朝中措》(立夏日觀酴醿作)

宋代:管鑑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處更花開。

莫趁垂楊飛絮,且隨紅藥翻階。

倦遊老矣,肯因名宦,孤負銜杯。

寄語故園桃節,明年留待歸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

宋代: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日南風大作》

宋代:項安世

堤邊樹子最無情,恰則春歸第一程。

舞向南風渾不住,葉間羞損舊啼鶯。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説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

宋代:薛澄

漸覺風光燠,徐看樹色稠。

蠶新教織綺,貂敝豈辭裘。

酷有煙波好,將圖荷芰遊。

田間讀書處,新筍萬竿抽。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説。

《立夏》(其一)

宋代:方回

小樓欲不怕泥行,春半曾無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霧,只消卧聽賣花聲。

《立夏》(其二)

宋代:方回

今年草草過清明,春莫曾無十日晴。

擔上牡丹猶許見,城中渾不識鶯聲。

《立夏》(其三)

宋代:方回

青梅未了已朱櫻,春盡曾無十日晴。

稍欲出城問蠶麥,生愁城外杜鵑聲。

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

立夏的古詩 篇二

1、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施肩吾的《夏雨後題青荷蘭若》

2、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3、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4、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陳文述的《夏日雜詩》

5、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夏意》

6、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謝靈運的`《遊赤石進帆海》

7、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8、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李商隱的《晚晴》

立夏節氣有哪些風俗活動 篇三

吃蛋:一般是荷包蛋,香香脆脆的,表皮煎的非常酥脆,上面還撒上了一些葱花,味道特別香,大人小孩都吃,寓意一家團圓。

鬥蛋遊戲:這一天大人會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鬥蛋,誰的蛋殼最後才碎就算是贏了。

吃麥蠶:是指用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據説人們吃了可免“疰夏”,避免精神不振,防止中暑。

立夏起源傳説 篇四

關於立夏節氣起源的兩個傳説版本一

立夏還是一個傳統的歲時禮俗節日, 周代在立夏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眾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並舉行祭祀先帝祝融的儀式。漢代也沿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 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舞《雲翅之舞》。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至明代始有“嘗新風俗”。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立夏取平時曝曬 之米粉春芽,並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並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還有立夏吃花飯的習俗,也有叫“吃補食”的。民間習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説立夏時吃雞蛋鴨蛋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筍,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趕在節日這天,名曰“立夏見三新”,南方地區舊時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並配以各種水果,饋贈親戚鄰居。

關於立夏節氣起源的兩個傳説版本二

立夏“稱人”的第二種傳説與三國時的蜀後主劉禪有關。

三國末期,後主劉禪經營的蜀國已是兵微將寡國力不繼。這一年魏國大將鄧艾奉命率大軍伐蜀,兵逼劉禪投降。蜀國有位忠臣叫正,他對鄧艾提出“劉禪乃一國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後不能受到半點虐待,不能瘦一星半點肉,不然寧死不降”。鄧艾答應了這一條件。

劉禪投降後被帶到了當時魏國的都城洛陽,魏國公封他為安樂公,賜給他住宅、綢緞萬匹、美女百名。劉[禪從此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竟沒有半點忘國之恥。第二年正叫人給劉禪稱了一下體重,這忘國之君不僅沒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國演義》裏有詩説“追玩作樂笑顏開,不念危土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

立夏的古詩 篇五

《金陵雜興二百首》蘇泂

立夏連朝劃地寒,

看承芍藥倩園官。

鞦韆拆罷無聊賴,

軒檻周遭綠一般。

《立夏》吳藕汀

多年不見小黃魚,

寄客何來櫻筍廚。

立夏將離春去也,

幾枝蕙草正芳舒。

《初夏即事十二解》楊萬里

蓮葉頭巾道樣裁,

仙桃扇子午時回。

撲蠅墮地猶能施,

閉合生塵底處來。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上海立夏的風俗 篇六

立夏吃蛋碰蛋,這和一種名為“疰夏”的病症有關。它是一種季節性病症,主要源於天氣的暑熱和體質的虛弱。古人預防疰夏,第一階段從“立夏”開始,這一時段的習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葉蛋的風俗。 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最容易疰夏,因為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體温調節及汗液排泄功能遠不如成人,因此“疰夏”在孩子中非常常見。

俗話説“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症狀,患者多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人們認為立夏吃蛋是可以保證孩子不得疰夏,而由於這是給小孩子準備的,所以到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碰蛋的習俗,人們將立夏蛋玩出了趣味,由此形成了立夏碰蛋的習俗。

立夏的民間風俗 篇七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着吉利話。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説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