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二十四節氣小寒的由來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6W

二十四節氣小寒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小寒的由來是什麼你知道嗎?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別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共同閲讀二十四節氣小寒的由來,請您閲讀!

小寒節氣的由來和含義

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公曆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温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温低於小寒的。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這時北京的平均氣温一般在一5℃上下,極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我國東北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温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温可低達—5℃以下,午後最高氣温平均也不過—20℃,真是一個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區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區平均氣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嚴冬的景象。到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温則在0℃左右,此線以南已經沒有季節性的凍土,冬作物也沒有明顯的越冬期。這時的江南地區平均氣温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裏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含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就是説,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裏,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小寒節氣的來歷

小寒之一年温度最低

氣候觀測資料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從“小寒”到“大寒”節氣這一時段的氣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凍作一團”及“街上走走,金錢丟手”等古代民間諺語,都是形容這一時節的寒冷。由於氣温很低,小麥、果樹、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凍寒。

為什麼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這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説,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裏,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於小寒節氣之後的大寒,處於“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並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成為大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那為什麼最冷的節氣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們知道,一個地方氣温的高低與太陽光的直射、斜射有關。太陽光直射時,地面上接受的光熱多,斜射時,地面接受的光熱就要少,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時,光線通過空氣層的路程要比直射時長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熱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熱也就少了。冬天,對於北半球,太陽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氣都比較冷。

太陽斜射最嚴重的一天是冬至,這樣説來,冬至應該最冷?其實不然,最低氣温卻是出現在冬至後一個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間。這是因為,冬至過後,太陽光的直射點雖北移,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直射點仍然位於南半球,我國大部地區白天的熱量收入還是頂不住夜間向外放熱的散失,所以温度就會繼續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熱量趨於相等為止。這類似於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現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點左右的原因。至於小寒和大寒節氣哪個更冷?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歷史資料統計表明:不同地點、不同年份情況不盡相同,一般來説,北方大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温要低於小寒節氣的平均最低氣温;南方則反之。

小寒的由來是什麼

小寒節氣是漢朝時形成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

周朝和春秋時代的人們用土圭來測日影,也就是立竿見影,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時刻側其影子的長短。由此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為復至,最長的一天定為冬至,兩至中間(冬至到互至、夏至到冬至)影子為長短之和一半的兩天分別定為春分、秋分。

到了戰國末期,即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節氣(《呂氏春秋·十二紀》)。至漢時,歷時數千年,既反映季節,又反映氣候現象和氣候變化,能夠為農枚業提供生產日程的二十四節氣終於全部完備,其順序和現在完全一樣,並確定巧日為一節,以北斗星來定節氣。節氣中的“氣”字就是氣象、氣候之意,是古人主要觀察了華中、華北地區每個階段內所特有的氣象或物候現象、農事活動後定出的名稱。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至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