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84K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精品多篇)

單元《觀察物體》 篇一

一、教學內容

(一)搭一搭

(二)練習三

二、教學目標

1、在搭立體圖形和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經歷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3、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4、在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並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三、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3、能根據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五、單元教學建議:

本單元是在學生二年級已學過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實物觀察與空間想象結合起來。

2、實物操作與空間想象結合起來。

3、提倡一個圖形的多種實物擺放。

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篇二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重複現象”是人教版數學3年級下冊新增設的一個內容。“重複現象”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教材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初步體會集合思想方法。集合是一種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而教材例1編排的意圖是藉助學生熟悉的題材,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這與實際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不相符合,從而使學生學會利用集合圖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此基礎上,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計算方法及含義。

教學設計上,我立足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在觀察、交流、反思、體驗等數學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從而真正落實在自主探究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提升的目標。

集合思想對3年級的學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學生在3年的學習過程中,其實早就已經在體驗和運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學生在學習分類時,學會將同一種物品圈在同一個圈裏;在學習數數時,學會將5棵樹、6枝筆、8只小鳥圈在一個封閉圈中,其實這些都藴涵着集合思想的原型。陌生,是因為學生此前對集合從沒有主動、充分地感知過,教材中的集合圖也僅僅是以單個圈(或框)的方式來呈現的,而本節課學習的卻是含交集的集合圖。因此,針對3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側重親自去感知、體驗韋恩圖的優勢,對比中提升思維,進而明確本節課的目標是藉助直觀的韋恩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重複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篇三

三年級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

華羅庚曾説:“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教材中“數學廣角”充分體現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數學廣角”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託,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於生活情境中。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把數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就在身邊,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廣角”作為人教版數學課標教材新增的特色板塊,其內容新穎、與生活聯繫密切,活動性和操作性較強,教與學都有着較大的探究空間,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隨着實驗的深入,各種困惑也隨之而來,如教學目標定位失當、數學思考落實不足、數學活動流於形式、過度追求生活化與趣味性等等,甚至有些教師把“數學廣角”當成“實踐活動課”來上,這都有悖教材編寫的初衷。那麼如何更好地把握這一內容,使學生能夠接受、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數學思想方法”,從而體現出其數學價值呢?下面結合近幾年的實踐與探索,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準確理解教學內容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系統而有步驟地向學生呈現了12個單元的數學廣角的內容,如在服裝搭配中滲透排列組合思想,在烙餅、燒水中滲透運籌思想等,還有通過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掌握其藴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如結合植樹問題、雞兔同籠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等。這些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於解決問題之中,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一些對提高人的素質有促進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這樣的編排改變了傳統教材僅通過基礎數學知識的教學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思路。

“數學廣角”的編排,一方面體現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理念,使數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另一方面拓寬了數學課程內容的領域,使學生在初步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同時,逐步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它對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的功能。離開了教學目標將使課堂教學活動迷失方向,教學情況與學習情況將得不到有效反饋,教學的評價將無法落實。因此,進行“數學廣角”教學時,教師要正確、合理地定位教學目標。

《課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因此,使每一個學生感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廣角”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知識技能目標要體現層次性。數學思想方法畢竟是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着明顯的差異,教學中不能同等相待。如在三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是學習稍複雜的排列組合,教師在教例1時,有的學生一看就明白兩件上衣搭配三件下裝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但有的學生卻一臉茫然,這樣,教師就要分解知識技能目標,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擺一擺圖片,在擺中數出方法,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讓他們連一連,能力較強的學生啟發他們算一算,這樣,教師就可較好的處理面向全體與關注差異的關係,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其次,要恰當把握教學要求。《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數學思想方法屬於默會知識,需要長期的滲透和不斷的體驗來感悟,學生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全部掌握其知識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與認知規律,分段加以落實,不能過高的定位於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比如,一年級下冊和二年級下冊都是教學“找規律”,但兩者的教學要求是不同的,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好教學要求。

三、靈活選擇教學素材

《課標》倡導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要求“素材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能靈活選擇學生所熟悉的、有趣味性的生活素材,通過提供豐富的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使學生在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初步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為後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時,因為教材上例題和練習只有習題,教師可以補充更多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素材讓學生去體驗,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如:1只小狗的重量等於2只小貓的重量,4只小貓的重量又等於2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狗的重量等於幾隻小兔的重量?又如:王老師出了兩道題,在第一小組的12人中,做對第一題的有8人,做對第二題的有10人,每人至少做對一題,兩題都做對的有幾人?這都是學生較熟悉的題材,學生易於融入,也易於思考,從而也體會到了集合的數學思想。

四、精心設計數學活動

數學思想方法是一種基於數學知識又高於數學知識的隱性數學知識,而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讓學生抽象地想象、理解數學思想是有困難的。因此,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進行觀察、操作、推理與交流,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從而訓練、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教師在教學《搭配中的學問》這一內容時,設計了早餐搭配、衣服搭配、路線搭配、詞語搭配、遊戲中的搭配等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數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具、多媒體軟件等教學輔助手段,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等量代換》這一節教學中,可用圓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塊代表砝碼,用三角形片代表蘋果,通過擺學具,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間的等量關係。而且直觀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可以減少記憶量,使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加清晰、有序。

五、注重培養應用意識

人教版教材關於“數學廣角”單元的安排思路,主要是通過一些比較簡單的事例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或者對比較著名的數學問題加以介紹,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接觸體會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活動的過程,逐步增加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即也可以説“數學廣角”的實質就是解決問題。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後,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比如優化思想、集合思想、運籌思想等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

“數學廣角”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中所佔課時不足十五分之一,雖然其內容有限,但是可供挖掘的空間無限,對學生的後繼發展的作用也是無限的。所以,我們的教師應在有限的教材空間內,深刻的去解讀去領悟,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雖無法做到“最好”,但可以追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