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4節氣立夏吃什麼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24節氣立夏吃什麼精品多篇

拓展內容:立夏的來歷 篇一

立夏的來歷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平靜書齋(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着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温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 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 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立夏節氣習俗 篇二

1、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裏“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駰在賦裏説:“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説:“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2、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説,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3、鬥蛋遊戲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羣,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4、立夏“稱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説“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説“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説“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裏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裏。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説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託,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鬥,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説,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茶 篇三

為迎接立夏,我國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説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共同烹飲,説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

香豆 篇四

主要原料是蠶豆,起源於南方,後成為南北方人們皆喜愛的時令小吃。

蠶豆的品種很多,特別是四月正是蠶豆上市之時,著名的有粒小、皮黃、性硬的東北豆、四川豆;有粒大、皮青、性播的江蘇豆、浙江豆。而製作五香豆的豆則以浙江餘姚縣的為最佳。製作五香豆,全國要首推上海城隍廟的最為若名。

製作五香豆:一般選用青皮豆,用清水洗淨後開始燒煮,傳統的製作是用雙眼灶頭,上放一隻清水鍋,一隻塘水鍋。

當清水鍋內水熱後,將洗淨的生蠶豆倒入。煮燒25分鐘左右,豆熟了,然後撈入糖水鍋中,撈豆前,先將一定比例的糖汁和香草香精放入糖水鍋內,待豆撈入鍋中後,再加入適!的食鹽至箱水鍋中,並不斷翻動,燒25分鐘左右,看到豆殼上泛出鹽花後,就可以起鍋把豆晾在竹絲容器內,繼續進行翻扒。待涼透、乾燥後即成。與一般五香豆不同的是,一般的五香豆只加入食鹽一燒到底,而上海城隆廟五香豆則除加食鹽之外,還加香草香精和搶汁,並先後要在清水鍋,格水鍋內分二次燒煮而成。

五香豆,糯韌香味撲鼻,久食不厭。現時製作五香豆已採用先進的現代設備了,如高温鍋、不鏽鋼鍋等,在配方、工藝上更趨營養、科學、合理。並且在五香豆的基礎上還開發了怪味豆、鹽炒豆等新產品。

三鮮 篇五

立夏嘗三鮮又稱為“立夏吃三鮮”或“立夏見三新”。三鮮一般又分為“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説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有櫻桃、枇杷、杏子(一説是青梅、杏子、櫻桃)。水三鮮即海螺、河豚、鰣魚(一説是鰣魚、鯧魚、黃魚)。

黑米飯糕 篇六

黑米飯糕也是寧波傳統的立夏點心之一,是將烏樹葉搗爛泡水後,用烏樹葉汁泡糯米使其染色變黑,再將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後手工壓制成糯米糕,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烏樹葉香味。

賣時新菜 篇七

四月,正是各種菜蔬、水果、鮮魚應時迭出的季節。商販們均趕先爭到市場,賣得好價鈾。而城市居民也願意趕早,寧可出高價買回嚐鮮,故俗稱“賣時新”。四月的時新雖因氣候差異,上市,落令略有不同,但相差不大。

時新水果有:櫻桃、楊梅、杏子、花紅、李子等;菜蔬有:韭菜、黃瓜、紫茄、水芹、蠶豆、蜀芥等;水產有:白條魚、塘裏魚、蝙魚、鯉魚、螂魚、銀魚、江擠魚、黃魚等。